中秋节的习俗及图片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与习俗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与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作为家庭团聚和祭拜月亮的节日,中秋节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习俗。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民俗文化与习俗,以及人们庆祝中秋节的方式和一些传统活动。
一、民俗文化中秋节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国人民丰富的传统文化。
其中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是对月亮的崇拜。
月亮在中秋节中被视为家庭团圆和幸福的象征,人们通过赏月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此外,中秋节也与农耕文化相关,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二、习俗1.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室外或家中的庭院中摆放桌椅,与家人一起观赏明亮的圆月。
人们还会品尝美食,如月饼、柚子等,以增添节日气氛。
2. 吃月饼中秋节的最经典美食是月饼。
月饼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和五仁等。
除了家庭聚餐时品尝月饼,人们还会送月饼互相祝福,这是中秋节传统的礼仪之一。
3.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
人们会用彩纸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如兔子、桂花等,然后贴在窗户上。
这些剪纸作品给人们带来节日的喜庆氛围。
4. 点灯笼点灯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家庭、街道或公园中挂起华丽的灯笼,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彩色的,都给城市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三、庆祝方式和活动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庆祝。
晚上,人们经常找一个开放的空地或公园进行户外活动,摆席子、赏月、品尝美食,一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一些城市还会举办传统的文艺表演,如舞狮、舞龙和民间音乐演奏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居民参加。
中秋节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庆祝活动,如广州的“花灯大游行”、温州的“船灯游溯”等。
这些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时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总结:中秋节作为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习俗。
其中,赏月、吃月饼、剪纸和点灯笼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及传统美食

中秋节的习俗及传统美食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每年的秋分时节。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中秋节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美食,以下简单介绍一下。
一、中秋节习俗1. 月亮赏月中秋节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赏月。
每年的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在月亮最圆的时候出门赏月。
不仅是因为月亮看起来格外美丽而且还有祈求祖先守护,普世平安的寓意。
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月亮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在台湾,月圆象征完整,而月饼则象征家庭团圆。
因此,人们在中秋节会一起赏月和品尝月饼,并向远方或在天堂的亲人祷告平安。
2. 赛月饼赛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项传统活动。
人们会在家或社区组织赛月饼活动,比赛制作出最美味、最具特色的月饼。
而在赛月饼的同时,也添加了互相赠送月饼以展示友谊和珍惜人际关系的习俗。
除了赛月饼,中秋节期间也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传统活动,例如手工制作灯笼、吃柿子、放烟火等等。
这些活动与地区有关,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体现出相似的精神。
二、传统中秋美食1. 月饼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之一就是月饼。
月饼外皮酥松,内馅风味独特,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闻名于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口味也越来越多种多样。
在香港和澳门,月饼的风味则更加独特,例如咖啡、巧克力、蛋黄及红豆沙等等。
而在南方,月饼则更加注重皮薄馅嫩,例如松花蛋、五仁月饼等等。
不论什么种类的月饼,这种传统食品通常都是家人一起分享和品尝的重要元素。
2. 柿子在福建和台湾等地区,柿子也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之一。
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采摘柿子、悬挂于家中的榆树上,或在月饼中加入柿饼、干水果、花生等补品,以求安康长寿。
3. 葡萄虽然葡萄并不是所有地区的传统中秋美食,但在一些北方地区却十分盛行。
人们会在篝火旁边品尝新鲜的葡萄,寓意丰收和团圆。
4. 粽子虽然粽子更多的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但在某些地区也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一些过去从事江湖活动的工匠,搭着荷叶船到处卖传统的粽子,因此也形成了某些地区中秋节青睐粽子的传统。
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意义

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意义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代代相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
一、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这是因为中秋节正值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水果和茶水,然后在庭院或阳台上摆放桌椅,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赏月。
夜晚的月亮洒下银色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
赏月不仅是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也是人们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的方式。
二、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食品,其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多种口味。
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人们将月饼作为祭品供奉给月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团圆的时刻,品尝着美味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三、赏花灯中秋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花灯展览。
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形状精美的花灯,如龙、凤、狮子等。
花灯的制作工艺独特,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赏花灯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艺术作品,也能够感受到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和祝福。
此外,赏花灯还是人们互相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大家可以一边赏灯一边交流,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四、祭拜祖先中秋节也是人们祭拜祖先的时刻。
在这一天,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献上香烛和食品,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祭拜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尊重,也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祭拜祖先,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血脉相连的亲人,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秋节传统习俗的意义不仅在于庆祝团圆和丰收,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赏月、吃月饼、赏花灯和祭拜祖先等习俗,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这些习俗通过代代相传,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寓意深远。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烧香祈福、玩花灯和舞龙舞狮。
1. 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仰望天空,欣赏明亮的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赏月时,人们还会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聊天交流,共度佳节。
2. 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
月饼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和完整。
在中秋节这天,家人会聚在一起,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共同分享美味和欢乐。
3.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秋节另一项有趣的传统活动。
人们会在这一天挂起各种花灯,并在灯上写上谜语。
家人和朋友们一起猜谜语,不仅可以增加节日气氛,还可以锻炼智力。
4. 烧香祈福
中秋节也是祭拜月神的重要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寺庙或在家中烧香祈福,为家人平安、事业顺利祈求神灵保佑。
这种习俗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仍然受到广泛欢迎。
5. 玩花灯
玩花灯是中秋节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人们会在这一天制作各种造型独特、色彩斑斓的花灯,然后挂在屋檐下或院子里。
花灯的亮光和美丽的造型为节日增添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6.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中秋节另一项富有特色的活动。
在古代,龙和狮子都是祥瑞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们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好运。
中秋节PPT课件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
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 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 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 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 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 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 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贰
22
传统月饼 traditional styles
苏式月饼 Suzhou-style mooncakes 京式月饼 Beijing-style mooncakes 滇式月饼 Yunnan-style mooncakes 广式月饼 Cantonese-style mooncakes
shǎng yuè
赏 月 enjoy the full moon
2020/9/15
jiā rén tuán yuán
家人团圆
Reunit with family members
2020/9/15
chī yuè bǐng
吃月饼
2020/9/15
舞火龙 Fire-dragon Dance
18
燃宝塔灯
吴刚伐桂
Wu Gang cuts the laurel.
朱元璋与月饼
Zhu yuan zhang and the moon cakes
2020/9/15
hòu yì shè rì 后 羿 射日
2020/9/15
chánɡ é bēn yuè 嫦 娥奔 月
2020/9/15
wú gāng fá guì 吴 刚 伐桂
制作:胡利飞 讲解:刘博 图片:江嫦翊 文字:胡飞林
目录
1
中秋节简介
2
中秋节之由来
3
中秋节之传说
4
中秋节之习俗
5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的国家法定假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团圆共度,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以及其习俗。
一、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据传始于商朝晚期。
古人认为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最美的月亮,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最早的含义是庆祝农作物丰收和感谢月亮守护农田和人民的节日。
后来,中秋节与祭祀月神的活动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团圆、感恩及祈求幸福的盛大节日。
二、中秋节的习俗1. 赏月:中秋节最经典的习俗之一是赏月。
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会聚集在室外或登高望月台,欣赏明亮的圆月。
赏月活动常常会伴有吟诗、吃月饼和品茗等传统习俗。
2. 敬拜月亮: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亲手制作精美的蜡烛灯笼,点燃蜡烛来敬拜月亮。
这一传统源自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感谢之情,也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3.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具有丰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和核桃等。
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4. 赏桂花:中秋节正好是桂花盛开的时节,人们喜欢去公园、街道或院子里赏桂花。
桂花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联想到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5. 剪纸和灯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形状的剪纸和灯笼,如兔子、月亮、花草等。
这些剪纸和灯笼用来装点家中或放在室外,增添节日氛围。
6. 儿童游戏:中秋节也是儿童的节日。
在中秋节的晚上,孩子们会穿上新衣服,提着灯笼在街头巷尾玩耍。
他们会玩耍各种传统游戏,如踩高跷、玩风筝等。
7. 家庭团聚: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团圆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追求尽可能与家人团聚。
无论家人身在何处,中秋节都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总结:中秋节是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来纪念这一传统节日。
无论是赏月、吃月饼,还是进行各种传统习俗的庆祝,中秋节都体现了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
让我们期待中秋节的到来,与家人一同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刻。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与意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与意义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蕴含着家庭团聚和美好祝愿的深厚意义。
一、赏月祭拜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欣赏明亮的月光。
这是因为据传在古代,月亮上住着嫦娥仙女,而中秋之夜,她会带着玉兔来到人间。
为了表达对嫦娥仙子的敬意和祈求美好的愿望,人们会祭拜月亮,放上香烛,摆放水果和糕点。
家人们围在一起,共同欢度这一美好的时刻。
二、吃月饼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口味,如莲蓉、豆沙、核桃等。
它的形状象征着团圆和完整。
在中秋节,人们会互赠月饼,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
吃月饼也成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增进亲情和友情。
三、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另一个受欢迎的传统活动。
在节日里,人们会将灯谜挂在门前,并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与猜谜游戏。
灯谜的猜测既考验了人们的智慧,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氛围。
猜对灯谜的人可以得到小奖品,这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和参与度。
四、舞狮表演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举办舞狮表演来庆祝中秋节。
舞狮表演通常由男子扮演的两个人组成,一个扮演狮头,一个扮演后腿。
舞狮的动作矫健、生动活泼,象征着希望迎来好运和吉祥。
这一传统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也为中秋节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中秋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着美食和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蕴含着家人团聚和美好祝愿的寓意。
在这一天,亲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欢乐和美好。
无论亲人们身处何地,他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深情厚意。
总结起来,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与意义与祈愿丰收、家人团聚、友谊增长等内容密切相关。
人们通过赏月祭拜、吃月饼、猜灯谜、舞狮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秋节ppt图片背景图片PPT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 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 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 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 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 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 大都,起义成功了。
、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能,围绕全乡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 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现已全面结束,共完成个班,人,涉及个村委 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 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沿江乡位于麒麟城区以东公里,交通方 经济繁荣,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 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 当地桃杏花开即凋 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 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 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 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
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
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
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 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 游人,达旦不绝 .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 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 “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各地中秋节风俗

各地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各地在庆祝中秋节时有不同的风俗习俗。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地方风俗:
1. 北京:北京的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敬月、赏桂花等习俗。
人们还会提前购买好的月饼以及中秋节专属的水果、瓜子等,与家人一起共享月饼和美食。
2. 上海:上海的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提灯游街等习俗。
人们会制作各式各样的提灯,通常是动物或花卉的造型,然后挂在室外或者悬挂在竹竿上。
3. 广东:广东的中秋节有吃月饼、猜灯谜、观赏舞狮等习俗。
在广东,中秋节吃的月饼通常是广式月饼,口味多样丰富。
同时,人们还会举行猜灯谜活动,带有娱乐性和智力挑战性。
4. 四川:四川的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摘桂花等习俗。
人们会提前采摘桂花,以桂花制作成酒或茶,品尝桂花糕等食品。
5. 浙江:浙江的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举行舞狮等习俗。
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表演舞狮,舞狮的队伍穿行于街头巷尾,以示喜庆和祈福。
以上只是一些地方的中秋节风俗,不同地方还有更多的习俗和传统。
无论在哪里,中秋节都被视为一个团圆和感恩的时刻。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与民俗活动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与民俗活动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赏月习俗与民俗活动。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赏月习俗以及常见的民俗活动。
一、赏月习俗1.家人团聚: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许多人会提前回家与家人共度节日。
人们会一起准备丰盛的晚餐,并在室外或阳台摆放一桌美食,围坐在一起观赏中秋月。
2.赏月祭拜:许多人会在观赏月亮的同时,为中秋节祭拜祖先或神灵。
他们会在家中或庭院摆放香炉、花瓶等供品,向祖先表达敬意和祝福。
3.赏月诗词:中秋节是文人雅士们喜欢的主题,他们会写诗或赋文来赞美月亮的美丽和中秋的意义。
有些人还会通过诗词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4.品尝月饼:中秋节的主要食品是月饼,各地人们都会制作不同口味的月饼。
在赏月时,亲朋好友会一起分享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二、民俗活动1.灯笼展览:在中秋节期间,很多地方会举办灯笼展览,展示各种精美的手工灯笼。
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造型独特、艺术精湛的灯笼,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
2.舞狮表演:舞狮是中秋节常见的民俗活动之一,人们会在庙宇、广场等地举行舞狮表演。
舞狮寓意着祈求好运和驱除邪气,人们通过观看舞狮来庆祝中秋节。
3.嫦娥奔月:许多地方会举办嫦娥奔月的传统活动,人们会身着传统服装,模仿嫦娥奔月的故事。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舞蹈、歌曲等文艺表演,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看。
4.水上灯会:一些水乡地区会举办水上灯会,人们会在湖泊、河流等水域放置装饰精美的灯笼,同时举行烟花表演和民间艺术演出。
这样的活动为中秋节增添了一份浪漫和神秘的氛围。
5.提灯游行:有些地方会举行提灯游行,人们手持彩灯或提灯,在夜晚的街道上游行。
这种活动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同时也传承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民间艺术。
总结:中秋节的赏月习俗和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它们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团圆的感受。
无论是团聚赏月,还是参与各类庆祝活动,中秋节都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思乡情切的节日。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以及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
其中,赏月习俗是中秋节最为重要和独特的部分,它代表了人们对团圆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赏月是中秋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食品和饮料,布置整齐的庭院或阳台,准备观赏明亮的月亮。
当夜幕降临,人们便会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月亮的美景。
有时候,人们还会组织家庭或社区的赏月晚会,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一美好时刻。
在赏月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充满温馨和喜悦,这是一种充满着浪漫和诗意的体验。
赏月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那个时候人们跟月亮之间有着很深的情感纽带。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被视为团圆和希望的象征。
因此,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怀念离散的亲人和朋友,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
家人团聚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赏月时,人们会一起分享美食,一起欣赏月亮,一起开心地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除了赏月,中秋节的习俗还包括其他许多有趣的活动。
例如,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将其挂在庭院或街道上,照亮整个夜晚。
灯笼设计多样,有动物的形状,也有写有吉祥寓意的字或符号。
这些灯笼在夜晚闪烁,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此外,还有一种有趣的民间传统活动叫做“猜灯谜”。
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挂起有谜语的灯笼,大家可以猜灯谜来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猜对了灯谜,可以得到奖品或礼物,这使得猜灯谜成为中秋节期间大家乐此不疲的游戏。
在不同地区,中秋节的习俗也略有差异。
例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晚上举行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在另一些地方,人们会举行传统的婚礼仪式;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划龙舟比赛等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了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使其更加多彩和有趣。
总的来说,中秋节的赏月习俗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而美丽的一部分。
它代表了人们对家人团圆、团结友爱和美好未来的期待。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过赏月、品尝美食和参与各种活动来庆祝,共同创造出难忘的回忆。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PPT模板

风俗习惯
| 风俗习惯
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 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 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 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 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 风俗习惯
| 神话传说
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 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 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 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 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 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பைடு நூலகம்
/
/
吃 吃 香 稃 吃 了 饼 风
/
吃 大 饼 大 饼 勿 吃 吃
月 歌
水 桶 来 显 圣
那 到
刀 尺 也 有 花 粉 镜
脂 给 你 姑 仔 点 口 唇
也 有 粉
肚 围 穿 色 裤 滚 青 边
绣 荷 包
穿 白 衫 滚 乌 边
姑 仔 今 年 你 几 岁
铰 莲 花 绣 莲 子
月 十 五 来 坐 土
仨 大 元 宝
相传在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有一棵桂树生长得极为繁茂,高达 五百多丈,下边常有一个人对其进行砍伐,然而每次砍完之后,被 砍之处即刻就合拢了。数千年来,一直如此砍了又合,这棵桂树始 终无法被砍尽。
据说这个砍树之人叫做吴刚,乃是汉朝西河人士,曾经跟随仙 人修习道术,升入天界,可他犯下过错,仙人便将他贬谪至月宫, 让他每日从事这种徒劳无益的苦役,以此作为惩处。李白的诗中有 着“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相关记载。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禁忌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禁忌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每年的中秋月圆之夜。
中秋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有着美好的习俗,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
接下来,我们来一一了解。
一、传统习俗1.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在月亮最圆的时候,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在庭院或阳台看月亮,一边吃着月饼、瓜子、葡萄和糖果,一边畅谈天地间的万象。
2.吃月饼: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之一便是月饼。
传统的月饼馅料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多种口味。
而如今,月饼味道的丰富多样化,如草莓口味、绿茶口味、奶黄口味等等,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秋节的独特氛围和文化底蕴。
3.赏菊:赏菊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中秋节之际,菊花开得正盛,因为其清高脱俗的形象与姿态,被视为君子的象征。
在中国的文化中,菊花也象征着坚贞、忠诚、高尚的品格。
4.赏竹:中秋节期间,许多人会赏竹,因为据说竹子在农历八月十五夜会从根部冒出霜气。
因此,赏竹也成了中秋节的习俗之一。
5.家庭聚集: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经过一年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人们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表达关爱和感恩之情。
二、禁忌1.禁止剪切指甲:据传说,中秋节剪指甲会使月亮受损,如同钳奇兔足,因此中秋期间是禁止剪指甲的。
2.禁止晒太阳:中秋节期间晒太阳则会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要尽量避免。
3.禁忌走夜路:中秋节夜间不能走路,因为据传说,鬼怪会趁人们不备出现,挑拨人们之间的感情,给人们带来麻烦。
4.禁忌掏耳朵: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中秋掏耳朵”,因为依照传说,中秋月亮上的野兔会升天后在月亮上拔掉毛,掏掉耳朵,因此,中秋期间是禁止掏耳朵的。
5.禁忌烟火:在过中秋节的时候,不要放烟花爆竹,因为烟火带有浓烈的气味,可能会“熏坏”月亮。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有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和禁忌,这些习俗和禁忌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了中秋节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怎么过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怎么过
中秋节,也被称为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是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如何过的相关信息:
1. 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古代农耕社会人们习惯性地根据太阳、月亮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来确定农事活动的时间。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是秋收之时,人们将丰收的喜悦与月亮神话相结合,形成了中秋节这个具有民俗特色的团圆节日。
2. 习俗:
(1) 月亮赏月:
中秋的主要习俗之一是赏月。
在这一天的夜晚,人们会一家人或者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共赏明亮的圆月。
有的人会在户外举行户外聚餐,也有人会在家里点起蜡烛,围坐在一起欣赏月亮。
(2) 吃月饼:
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中间通常会有各种馅料。
吃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人们常常把月饼作为礼物送给亲友,表达团圆和祝福。
(3) 赏桂花:
中秋节也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集体前往花园或公园赏桂花,这也成为中秋节的一个习俗之一。
(4) 点燃彩灯:
为了庆祝中秋佳节,人们也会点燃彩灯。
彩灯造型各异,有金鱼灯、莲花灯、兔子灯等等,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的氛围。
3. 如何过中秋节:
(1) 和家人或者好友一起聚餐,共赏明亮的圆月,分享团圆的喜悦。
(2) 品尝传统的中秋节食品月饼,并将月饼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
(3) 欣赏桂花的芬芳和美丽,可以去公园或者花园参观。
(4) 点燃彩灯,给家里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5) 参加各种中秋节活动,如赏月会、诗歌晚会、舞龙舞狮等等。
中秋节的风俗及传统食物

中秋节的风俗及传统食物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和感恩的象征。
在这一天,家庭成员和亲友都会聚集在一起,享受烤月饼、赏月和其它传统食物。
除了赏月外,中秋节还有很多其它的风俗和传统食物。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赏月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喜欢到户外赏月。
这是因为在民间传说中,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比平时更加圆满和明亮。
因此,大家都会在这一天打开所有的门窗,坐在门前的桌子旁,一边赏月,一边品尝中秋节的传统美食。
二、烤月饼烤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种传统食品。
这种食品在传统中是用来留住月亮的,相传是唐朝时期,皇帝李隆基曾经散发食品,以奖励官员。
其中就有月饼。
这些月饼都被包在紫色的小纸笼里,味道非常好,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产妇黄瓜产妇黄瓜又称“夜明珠”,这是一种秋季最为普遍的蔬菜品种。
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味道鲜美。
所以,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将产妇黄瓜作为中秋节的主菜之一,加入各种调料一起制成菜品。
据说这也有预防暑湿之功效。
四、柚子柚子是中秋节期间的另一种传统食品。
据传,吃柚子是为了保佑一家人平安。
柚子通常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因为“柚子”和“玉石”字形相似,所以又被称为“盆景果”。
柚子的叶子和花瓣也可以用来泡茶,非常的香甜。
五、莲藕莲藕也是中秋节的传统食物。
以前,人们会把莲藕洗净,在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其味道鲜美,非常受人们的喜欢。
现代人则更喜欢将莲藕切成片状,煮到糯糯软软的状态后蘸sauce 吃。
这种菜肴不仅口感独特,而且非常适合大众口味,所以在中秋节时备受欢迎。
六、苋菜粿苋菜粿是一种南方地区比较流行的传统食品。
形状长条,呈灰白色,口感软糯。
每逢中秋佳节,各家各户都会准备苋菜粿来招待亲友。
人们会将苋菜挑选干净,剁碎后与糯米粉拌匀,加适量清水煮熟,然后拌上麻酱和葱花,味道十分好吃。
以上就是中秋节的风俗及传统食物了。
虽然时间已经流逝了那么久,但是人们对这些传统文化和食品的热爱从未改变和减弱。
每当中秋节到来时,人们都会欣然期待,欢聚一堂,分享传统美食,留下美好的回忆。
(完整word)中秋节的习俗及图片

中秋节的习俗及图片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习俗一: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习俗二:吃月饼《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习俗三: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其寓意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其寓意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庆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不仅有赏月、吃月饼等活动,还有一些寓意深远的习俗。
首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就是赏月。
在这个夜晚,人们会在户外或户内摆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上水果、糖果、茶水等供品,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起欣赏月亮。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中秋节的象征之一。
人们相信,月亮代表团圆和美好的寓意,因此赏月也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愿望。
在赏月的同时,人们会互相祝福,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其次,中秋节还有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月饼的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
吃月饼的习俗源远流长,据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明朝抗击外敌的英雄文天祥而制作的。
吃月饼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传统习俗,代表着人们对和谐团圆的向往和祝福。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中秋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
比如,人们会制作灯笼,将其挂在门口或院子里,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灯笼的制作工艺精湛,形状各异,有动物、花卉等各种图案。
灯笼的燃亮象征着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此外,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游戏活动,那就是猜灯谜。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在灯笼上挂上谜语,然后大家互相猜谜语。
猜灯谜不仅考验智力,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而猜中灯谜则象征着智慧和好运。
总的来说,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每一项习俗都寓意深远。
赏月、吃月饼、制作灯笼和猜灯谜等活动都代表着人们对团圆、美好和希望的向往。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人们通过一系列的习俗活动,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身处何地,中秋节的传统习俗都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圆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中秋佳节中,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共享团圆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习俗及图片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习俗一:赏月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习俗二: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
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习俗三: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五: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
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习俗六:玩儿兔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
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习俗七: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习俗八: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习俗九:吃鸭、螺和芋头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
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
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
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
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习俗十: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
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中秋节的习俗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