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之孤独者中的《孤独者》

合集下载

鲁迅孤独者经典段落摘抄

鲁迅孤独者经典段落摘抄

鲁迅孤独者经典段落摘抄
摘要:
一、鲁迅作品《孤独者》简介
二、孤独者的形象描绘
三、孤独者的悲剧命运
四、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和批判
正文:
鲁迅作品《孤独者》通过一个看似古怪的历史教员魏连殳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孤独者。

魏连殳身世凄凉,性格孤僻,行为古怪,常常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他在社会中格格不入,饱受歧视和排挤,最终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作品中,魏连殳的孤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人际关系极差,与家人、亲戚、朋友都没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甚至被当作一个“怪物”来看待;其次,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无力改变,只能选择逃避,这让他更加孤独;最后,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身患重病,生活困苦,最终病逝在寒夜里。

《孤独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悲剧。

在鲁迅的笔下,魏连殳的孤独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作品通过魏连殳的形象,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期许。

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

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

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我便推开门走进他的客厅去。

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7〕,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连书籍也只剩了在S 城决没有人会要的几本洋装书。

屋中间的圆桌还在,先前曾经常常围绕着忧郁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脏吵闹的孩子们的,现在却见得很闲静,只在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我就在桌上放了酒瓶和纸包,拖过一把椅子来,靠桌旁对着房门坐下。

的确不过是“一会儿”,房门一开,一个人悄悄地阴影似的进来了,正是连殳。

也许是傍晚之故罢,看去仿佛比先前黑,但神情却还是那样。

“阿!你在这里?来得多久了?”他似乎有些喜欢。

“并没有多久。

”我说,“你到那里去了?”“并没有到那里去,不过随便走走。

”他也拖过椅子来,在桌旁坐下;我们便开始喝烧酒,一面谈些关于他的失业的事。

但他却不愿意多谈这些;他以为这是意料中的事,也是自己时常遇到的事,无足怪,而且无可谈的。

他照例只是一意喝烧酒,并且依然发些关于社会和历史的议论。

不知怎地我此时看见空空的书架,也记起汲古阁初印本的《史记索隐》,忽而感到一种淡漠的孤寂和悲哀。

“你的客厅这么荒凉……。

近来客人不多了么?”“没有了。

他们以为我心境不佳,来也无意味。

心境不佳,实在是可以给人们不舒服的。

冬天的公园,就没有人去……。

”他连喝两口酒,默默地想着,突然,仰起脸来看着我问道,“你在图谋的职业也还是毫无把握罢?……”我虽然明知他已经有些酒意,但也不禁愤然,正想发话,只见他侧耳一听,便抓起一把花生米,出去了。

门外是大良们笑嚷的声音。

但他一出去,孩子们的声音便寂然,而且似乎都走了。

他还追上去,说些话,却不听得有回答。

他也就阴影似的悄悄地回来,仍将一把花生米放在纸包里。

“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他低声,嘲笑似的说。

“连殳,”我很觉得悲凉,却强装着微笑,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

你看得人间太坏……。

”他冷冷的笑了一笑。

“我的话还没有完哩。

孤独者鲁迅

孤独者鲁迅

孤独者鲁迅
鲁迅,他的名字改变了中国的文学和思想,他的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使他的作品无人能比,这也使他有数不尽的粉丝,然而他也不得不承受漫长的孤独,被人们遗忘。

鲁迅本人也对自己的孤独感到痛苦,在他的书信中,他曾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情绪:“没有
人能够知道,因为大家和我完全不一样,我是多被孤独、默默无闻……它只需要一个爱心
温暖的人,而不是搜索真理的人来明白我……”
虽然他有一些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他也被认为是一个孤独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即使他拥有众多粉丝,他的实际生活依然是孤独的,且更加痛苦。

但鲁迅的孤独尤其是他的财富。

面对无尽的国家压迫,鲁迅仍然保持着完整的文学独立性,坚韧的不折不扣的巨大的孤独是他的精神力量来源。

多少年来,他在孤独中工作,他的艺术才华和思想迸发出前无古人的力量和非凡的深度。

被困于孤独,鲁迅仍然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撰写出如此聪明而又饱含感情的
序言、文章,如此雄辩的演讲、文学思想以及深邃的散文,这些都是他的传世作品。

在鲁迅独处之时,他思考着自己的孤独,洞悉着人性的弱点,发现着生活的真谛,他如此
一步步步落寻觅,就如海底寻获珍珠,构筑出有趣而丰富的文学写作,给后人留下深厚而
宝贵的文学遗产。

当今,已经没有人能理解鲁迅的孤独,但我们可以藉由他的文学作品,得以一窥其孤独的过程以及读懂它。

鲁迅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群语言的组合,而更是一个记录他自身从孤独中蜕变的历史,厚重的意义,令我们的心更加深邃。

孤独者鲁迅读后感

孤独者鲁迅读后感

孤独者鲁迅读后感《孤独者鲁迅》是一本由余华所著的传记作品,以鲁迅先生的孤独一生为主线,展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一生经历和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和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鲁迅先生是一位孤独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与孤独作斗争。

从小失去父母,长大后又饱受挫折和磨难,他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他以鲜明的个性和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他的孤独并没有让他放弃,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强烈的创作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读《孤独者鲁迅》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坚韧和执着。

他用自己的文字,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的文学创作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思和警示。

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伟大的启示。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孤独的,但他的孤独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强烈的创作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一生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怀,他的作品是对社会的呐喊和对人类精神的启示。

他的一生是对孤独的坚守和对信念的坚持,他的作品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的一生是对黑暗的挑战和对光明的追求,他的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他的一生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作品是对社会的警示和对人类精神的启示。

读完《孤独者鲁迅》,我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和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他的一生是对孤独的坚守和对信念的坚持,他的作品是对社会的呐喊和对人类精神的启示。

他的一生是对黑暗的挑战和对光明的追求,他的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读鲁迅《彷徨》·之孤独者有感

读鲁迅《彷徨》·之孤独者有感

读鲁迅《彷徨》·之孤独者有感首先从这篇简短文章的题目讲起。

孤独者是作者塑造的魏连殳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是作者自己真是贴切的写照。

鲁迅的一生是孤独的,在孤独中斗争,在的孤独中思索,在孤独中死去;连自己的兄弟也无法在心灵上与他产生共鸣。

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自从鲁迅弃医从文起,一方面要与黑暗腐朽的当局作斗争,以唤醒国人为己任;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同类的质疑和责难。

这种境地是两难的,然而,尽管一个人孤军奋战,鲁迅毕竟是鲁迅,不是别人。

正如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所写的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做到了,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这个信念。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没有比这种形容更恰当的了。

只不过鲁迅要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强大了,是由各种势力混杂在一起汇聚而成的,而鲁迅这边就只有他自己,因此是孤独的。

《哈姆莱特》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鲁迅生活的时代并没有颠倒混乱,而本身就是混乱。

不知道鲁迅是否也感觉到倒霉了呢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然而鲁迅是严肃的,没有时间去想这些问题就已经挑起了振兴中华民族的大梁,这是时代本身所赋予的,也是作家的宿命。

鲁迅之所以孤独,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实在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鲁迅来,如果能够的话,那么鲁迅本身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第一段写作者和主人公魏连殳的特殊相识。

在这一段作者就已经告诉了读者故事的发端和结局——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种相识是“别致”的,读者读来难免感觉到沉重和压抑,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在这里已初见端倪。

接下来是对主人公魏连殳的一些个人信息和基本概况的介绍,基本上都是采用村人们对他的印象来叙述的。

在村人的眼中,魏连殳这个家伙是与大家大不相同的,被归为异类,也因此而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

在这里我们或许能多多少少看到鲁迅的影子,这也许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所有接受过新式教学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乡土时所受到的特殊待遇吧!在提到魏连殳的唯一亲人——他的祖母时,作者向读者透漏了三层意思:一,形成魏连殳孤独的性格是有原因的;二,魏连殳是个很孝顺的晚辈;三,更让读者感觉到主人公命运的凄凉。

对鲁迅作品《孤独者》的分析——对魏连殳悲剧形成的矛盾分析

对鲁迅作品《孤独者》的分析——对魏连殳悲剧形成的矛盾分析



对 魏连 妥 悲 剧 形成 的 矛 盾 分 析
胡丛欢
,
北 京 语言 大 学
天 真… …

这 句对 申 飞 的 辩解 可 以看 出 他对 于 孩子 的期 望
,
,
这个集 合 体 便是鲁 迅本人 法 但在我 看 来
,

也就是
,


的集合 体
,
有 人说
,
大 人 己 经 被 这 个 社会 所污染
而 这一 句
矛 盾与 矛盾 内在 的联 系
那 么 他爱 管其 闲事 的 别人 则分 为 两 类


一 类 是 孩子

,
,
(一 )
内在矛 盾
,
表 现在 哪 怕 是 完 全 没 有关 系 的房 东 的孩子
,

三良
也在 其
,

从开 篇
作 者 就 交代 了主 人 公 身 上 一 系 列 的矛 盾 之 处
:
生病 时

竟 急得 他 脸上 的黑 气 愈 见 其 黑 了
总 的来 说 是 围绕着 魏连受 的一


族长
,,近房,源自他 的祖母 的母 家 的亲 丁

,
闲人
基 本都 属 这
,
而 这崩 溃 则把魏连受 变 成 了一 个
,
一类
他对 于 这 些 人 的冷淡 态 度 与 他对 孩子 们 热 情 的态 度完

那么 接 下 来
我来进 行作 品 中 的矛 盾 分析
全 是 天壤之别
’ , ,
这 其 中 的原 因 包括 那 些
,
给读 者 一个 非 常 别扭 的形 象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摘要】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

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单四嫂子”“孔乙己”“夏瑜”“祥林嫂”“魏连殳”“涓生”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

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

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关键词】鲁迅;孤独;笔下;孤独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考察巨擘鲁迅的思想嬗变及其凸显表征时,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绕开或遮蔽、误解或曲解他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并且于这方面缺乏系统审视和扎实探究。

文艺心理学强调:文学乃著者内心情感、价值理性外化、展示的呈现物,任何作品无不深度关涉作家的内在冲动、思想脉搏。

概言之,孤独情结是生发、激荡鲁迅创作深层欲望而信念持守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鲁迅的孤独1、鲁迅一生踽踽独行鲁迅的终生是落寞的,特别晚年作为杂文家、思想家的他,完全是一个严肃的、尖锐的甚至无情的“孤傲”的批判家、“独行侠”。

从同时代人的诸多回忆录中可以发现,鲁迅总是给人一种“孤寂”“孑立”“孤冷”“辛酸”“哀愁””的赫然印象。

于《亡友鲁迅印象记》里,许寿裳说,自己与同乡鲁迅1902年同于东瀛留学时便成挚友,这时鲁迅给他一个强烈印象便是“我觉得他感到孤寂”。

其实,鲁迅本人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种压抑、沉重的伶仃感、寂寥感,而且他在自述中也多次鲜明体露过。

比如1933年3月,应日本朋友索书并求字,鲁迅作《题<仿徨〉》一诗,凄然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

”简言之,鲁迅的孤独深具双重性且二者叠加:一为外我的客观原因,即昏暗社会、炎凉世态、冷漠人心,万马齐喑,知音者寡。

二为内我的主观原因,即自己目光如炬、意识敏锐、思想深邃、救世情怀、忧国忧民。

孤独者鲁迅先生原文解析

孤独者鲁迅先生原文解析

孤独者鲁迅先生原文解析
孤独者鲁迅先生原文解析如下: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魏连殳的一生。

魏连殳是一个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他曾经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无奈,让他逐渐陷入了孤独和迷茫之中。

小说的开头,鲁迅先生通过魏连殳的朋友叙述了他的不幸遭遇。

魏连殳因为不愿意迎合世俗,失去了工作,又因为生病而失去了亲人。

他的朋友在叙述中提到,魏连殳是一个性格独特、思想独立的人,但他的孤独和不幸却让人感到心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鲁迅先生通过魏连殳的自述,展现了他人生的起伏和心路历程。

魏连殳曾经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这样的困境中,魏连殳遇到了一位老祖母。

这位老祖母虽然贫穷,但她的善良和乐观给了魏连殳一些启示。

她告诉魏连殳:“世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让魏连殳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现实仍然残酷。

魏连殳最终因为贫困和疾病的折磨,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离世让人们感到惋惜和悲痛,同时也展现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无情。

通过《孤独者》这篇小说,鲁迅先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新思想的探索。

他通过魏连殳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黑暗面。

同时,他也通过魏连殳的孤独和迷茫,表达了对新思想的追求和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总之,《孤独者》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小说,它以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孤独者》

《孤独者》

鲁迅与内山完造
瞿秋白
• 鲁迅与内山完造结识得很晚(28年)。瞿 秋白,鲁迅曾送给瞿秋白一幅清人何瓦琴 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回 怀视之。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 晚,且结识两年后,瞿就被国民党抓住杀 害了。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 缺少交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 突出。有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 质之一。
• 从鲁迅的情感世界看,他的爱国、忧国忧民之情, 无疑是伟大的;他个人情感的对爱的渴望对情的 看重,是符合人性的。但却不被人理解,所以, 他又是孤寂的。(许广平曾回忆,鲁迅有时喝很多的酒,到阳
台上躺着。这也是心中痛苦、寂寞的一种表现与排遣。见张梦阳: 《中国鲁迅学通史》下,第557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 鲁迅“孤寂”形成的原因,也是一个值得 探讨的课题。这涉及: • 1.时代、历史的外在原因; • 2.个人气质的原因; • 3.与所受的影响,特别是尼采、安特莱夫等。
《孤独者》分析
• 新文学初期,鲁迅和其它文化主将们一样,奉行 新文学初期,鲁迅和其它文化主将们一样, 易卜生的一句名言: 易卜生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 孤立的人” 但近十年过去了, 孤立的人”。但近十年过去了,鲁迅体验到孤独 者失败的愤怒和悲哀, 者失败的愤怒和悲哀,塑造了这个由独立地反抗 社会走向变态自戕直至毁灭的知识分子形象。 社会走向变态自戕直至毁灭的知识分子形象。 • 小说中用一句方言点出了魏连殳的性格特征和现 实处境:独头茧。(据新版《鲁迅全集》注释, 。(据新版 实处境:独头茧。(据新版《鲁迅全集》注释, 绍兴方言称孤独的人为独头。蚕吐丝作茧,将自 绍兴方言称孤独的人为独头。蚕吐丝作茧, 己孤独地裹在里面,鲁迅用“独头茧” 己孤独地裹在里面,鲁迅用“独头茧”比喻自甘 孤独的人。) 孤独的人。)

孤独作为一种精神——鲁迅小说中孤独者研究

孤独作为一种精神——鲁迅小说中孤独者研究
日记都是一个狂人说 的话 , 这个狂人没有对 话者 , 没有聆 听者 , 我们 只能偷窥他 的内心 , 日记便是他的独自的 。 作为一个狂人 的不可 能被理解的, 却 还是要表达出那些疯 狂的话 , 这就是鲁迅 的 开篇 《 狂人 日记 》。 “ 凡事 总须研 究 ,才会 明白。古 来时常
文 史艺术
2 0 1 3年 7期 ( 上)
孤独作为—种精神
鲁迅小说 中孤独者研 究
李睿
( 同济大学 人 文学院 上海 2 0 0 2 8 2 )
摘 要 :鲁迅的小说 中的个体孤独是绝对 的.这些孤独者在他的小说 中以一种 决绝的生命个体存在 ,他们不被理解也找不到任何 同类,有些是被孤独的,有些
以 “ 听故事”的名义 听她说 ,最后周 围没有
鲁迅在小说集 《 呐喊 》和 《 彷 徨 》中塑 造了一系列的孤独者的形象 , 鲁迅在这些小 说讲了一件事 , 这4 q -  ̄ J * 就是” 绝对的孤独”, 所有鲁迅小说 中的个 体都是孤独者 , 不论是 祥林嫂 ,单四嫂子 ,阿 Q , 孔 乙已 ,涓生和 子君还是魏连殳 ,的吕纬甫 ,范爱农 。鲁迅 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是 决不重 复的, 他们各 自 孤独着 自己的命运 , 没有任何 交集和互相理 解 ,这就是绝对的孤独 。在鲁迅 的小说 中, 则没有这种势力的形成 , 他 的小说 中的失落 者是绝对的 ,孤独的个体 ,不管是被动的 , 还是主动的 , 他们彼此之间并 没有相通之处 以形成势力 , 他们不 能形成群像矗立在那里 以拒绝孤独。就像祥林嫂和 阿 Q, 孔 乙己 。 同样是被侮辱和被伤害的 。 阿 Q不会 同情祥
… 我真傻 ,真的 ,’祥林嫂抬起她 没 有神采的眼睛来 , 接着说。 “ 我单知道下雪 的时候野兽 在 山坳 里没有 食吃 ,会到村 里 来 ;我不 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

鲁迅和他的影子——读《孤独者》

鲁迅和他的影子——读《孤独者》

解刹 我 自 己
《孤

独者 》 写 毕于 一九二 五年 十— 月
,

鲁迅
;

《仿 徨 》

和 迅 鲁 子 影 他 的
ī í 者 读 孤 独
!
里篇幅 最长 的小说
它以 送 硷开始
,,ຫໍສະໝຸດ 又 以 送硷告 终主 人 公 魏 连 受强 烈 的 生 存 欲 望 与有 意 识 的 死亡 动 机 对 立而并 存 见证
灵魂 了

如 大毒 蛇
已不 是 因 为 社会 环 境 的 恶 劣 和 黑 暗 势
,

在 《野 草

希 望 》 中又 说
,
我 没

力 的强大 够 团结 之
, ,
更 多 的 是 感 慨 革 命 队 伍 内 部不

的 心分外 地寂 寞 有爱僧
,
然而 我 的心 很平安
:
战友 之 间缺乏 信 任 和 理 解
总 仍
,
但是
,
他又
《野
就 是人 类生 活
生活
,
便 写 下 《坟 》
,

铁屋 子

里 生 活在封 闭 禁锢的社 会
,
,
草》

《 仿 徨 》 里 的 许 多篇 章 把 自 己 的 影
,
最清 醒 的人往 往最痛 苦
也最 孤 独 和 寂
,
子 收 敛起 来
造 成一座 小小 的心 坟
,
一面


辛亥 革 命 的 失 败 和 五 四 运 动 的 退 潮
迅 总 觉 得 自 己灵 魂 里 有 阴 影
想除 去而不 能

简析鲁迅名篇《孤独者》的三次谈话

简析鲁迅名篇《孤独者》的三次谈话

简析《孤独者》的三次谈话摘要: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孤独者》,分析了小说中三次鲁迅代表的“我”和主人公的三次谈话。

关键词:《孤独者》原著鲁迅在《孤独者》中,作者鲁迅先生用的是第一人称,角色定位为一名叙述者,小说主人公为第三人称的魏连殳。

这样的叙述方式,阅读起来其实来的直观感受就是时常难分谁是谁了。

在这个安排上,我们不难猜出,在这篇短文中,“我”和魏连殳两者,只是作者内心的两个话语者存在的方式,“我”和魏连殳可能在作者一开始就没打算分开。

文本内容安排主要就“我”和魏连殳的三次谈话进行展开,三次的谈话可以代表着作者内心深处那两个不同声音的相互辩驳,而这三次谈话我们可以将其看成鲁迅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辩论。

一、原著简介主人公是一位叫魏连殳的青年,他接受过五四新思想熏陶,有着自己自由独立思想和独立精神。

但五四落潮,他发现他的眼前自己的努力后还是难以改变的社会腐朽,难以改造的庸众愚钝,希望沦为绝望、梦想沦为黑暗、抗争沦为堕落,回到“原地”的他在孤独和混沌中逝去。

鲁迅先生曾对人说过,“《孤独者》是写我自己的。

”鲁迅与小说人物魏连殳一起,成为绝望的孤独者,冷眼看世界,有着强烈的自我放逐以及自我戕害的倾向,无疑这是鲁迅沉默的方式,魏连殳代替作者验证了一个彻底在理想上失败后孤独者的境遇。

二、关于“孩子天性”的第一次讨论第一次讨论,主题是孩子天性是善还是恶,这看起来像是孟子和荀子两个儒家代表在对人性的善与恶的辩论。

不过,鲁迅先生并不满足于这样肤浅的讨论,他的争论的实质是在驳问人这个个体的生存希望的存在有无。

“孩子总是好的。

他们全是天真……”“那也不尽然。

”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是没有错的。

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

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有希望,只有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体内中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的时候才能够发出些这东西来。

两种不同的声音——鲁迅小说《孤独者》细读

两种不同的声音——鲁迅小说《孤独者》细读

(魏 ) “孩 子 总 是 好 的 。 他 们 全 是 天
真 … …” ( ) “ 也 不尽 然 。 ” 我 那 ( ) “ 。 大人 的 坏脾 气 ,在 孩 子 们 是 篇 佳作 。如 同 《 人 日 狂
记》, 《 孤独者》 的思想 内含 容量极大,多年来 ,学术 界
篇 小 说 的 艺术 特 色 , 不 但 在 中 国其 他 现 代 文 学 作 家 作 品 中 段 对 话 :
绝 无 仅 有 , 即 使在 鲁 迅 的 作 品 中 ,也 只 有 《 人 日记 》 、 狂
《 》 、 《 酒楼 上 》 、 《 碣 文 》 、 《 败 线 的 颤动 》 药 在 墓 颓 等 少 数 篇 章 足 以 当之 。 《 独 者 》 的 重 要 性 亦 由此 可知 , 孤
到 的鲁 迅 给 她 的 印象 是 这 样 的 : “ 然 ,一 个 黑影 子投 进 很 令 人 震 惊 的 。 当革 命 的 先 驱 者 ,为 着 被 压 迫 者 奋 斗 了 一 突
教 室 里 来 了 。首 先 惹 人注 意 的 便 是 他 那 大 约 有 两 寸 长 的 头 生 ,再 也 无 能为 力 时 ,最 后 遭 到 的 却 是 自己人 的唾 弃 。这 发 , 粗 而 且 硬 ,笔 挺 的竖 立着 , 真 当 得 ‘ 发 冲 冠 ’ 的一 也 是 鲁 迅 所 欣 赏 的一 位俄 国 作 家— — 阿 尔 志 跋 绥 夫 在 描 写 怒 个 ‘ ’字 。 ”从 以上 两 段 描 写 中 不 难 看 出两 者 的 相 似 , 冲 他 笔 下 的 主 人 公 工 人 绥 惠 略 夫 时 所 深 深 感 受 到 的哀 痛 。在
子 ,逼 他 在 笔 据 上 画 押 。 这 正 是 鲁 迅 早 年 所 亲 身 经 历 过 就 可 以逐 渐 好 起 来 :而 “ ” 却 认 为 中 国 的 现 在 的坏 ,恰 我 的 , 创 痛 酷 烈 ,终 生 难 忘 ,所 以 不 由 自主 地 在 他 的 小 说 中 恰 在 于 从 根 苗 上 就 坏 了 ,从 这 一 点 上 看 来 , 中 国是 没 有 希

鲁迅的孤独者6句主要内容

鲁迅的孤独者6句主要内容

鲁迅的孤独者主要内容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魏连殳被众人视为异端,并在祖母大殓时受到众人联手的压制和逼迫,他是孤独的。

第二部分,他傲世蔑俗、孑然独立,却有着一副同情弱者、希望未来的热心肠。

可是,当他对儿童的希望被唆使儿童贪占抢夺的现实击碎后,他陷入了茫然失望的孤独。

第三部分,失业和众人的歧视将他推向更凄凉的孤独。

而他谈祖母,谈“独头茧”似的人生态度时,显露出他内心深处更沉重更顽固的孤独。

第四部分,为活下去,他走上了一条违背意愿的路,而新的一切连同自己的选择都令人反感、令人憎恶,于是他仍然孤独,而且是一种带着绝望的痛苦和报复的快意的孤独。

第五部分,他入俗玩世,胡闹自戕,作践别人,毁掉自己,是一种更惨痛、更绝望、更彻底的孤独。

死亡结束了他孤独的一生。

孤独者鲁迅

孤独者鲁迅

孤独者鲁迅肃杀的秋夜
孤寂的窗外
除了一棵枣树
还是一棵枣树
始终燃着一支烟
嘴角漾着冷笑
伤逝
同胞反目
没有谁再可称兄道弟
于是广平兄
就成了相濡以沫的谐称
许广平生为女人
收藏虫蛀腊叶
爱人妻子之外
还要是兄弟姐妹
许广平好累
鲁迅也于心不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而这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书生也化成绯红的流星
抉心自食
苦不堪言
"我梦到——"
就成了惯用的开篇坟
墓碣文
过客一路隐忍
被影子追赶诘问
最痛苦的莫过于灵魂精通医道
诊治国民性
一剂药方
正对泱泱大国绝症
但从屈原到自己的压抑和苦闷却疏于用心也力不从心
一旗民族魂
覆盖壮志未酬的严峻
不要被恕也不恕人
嘴角漾着冷笑
冷笑古今。

《孤独者》解读

《孤独者》解读

《孤独者》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

对别的作品鲁迅似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小说的叙述者“我”,名字叫做申飞,这正是鲁迅曾经用过的笔名。

我们看鲁迅给小说中主人公的这幅肖像:“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对照许广平笔下的鲁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里来了。

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着,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是不难看出两者的相似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神似。

可以说,魏连殳就是鲁迅的自画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魏连殳到底揭示了鲁迅的哪一方面。

我们就来读这篇《孤独者》。

小说开头第一句就很特别——“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这是一个暗示:“死亡的轮回”的沉重阴影将笼罩小说人物的命运,以及整篇小说。

小说的叙述也从“送殓”始:魏连殳一直跟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这个祖母其实不是他亲祖母,是他的父亲的继母。

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

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

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

按照中国农村的习俗,装殓的时候别人是会非常挑剔的,看子孙孝顺不孝顺。

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但有一点很不对劲,就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大家都不哭的时候——“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

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样一个魏连殳,很自然地使我们想起了魏晋时代非常特殊的一个人物——的阮籍。

孤独者的人生求索之路——解读鲁迅《孤独者》

孤独者的人生求索之路——解读鲁迅《孤独者》

作者 简介 : 孙 明( 1 9 9 5 一 ) , 女, 吉林公主岭人 , 本科在读 , 延边大学人 文社会科 学学院, 研 究方 向: 汉语 言文 学
完成 了对孤独者人 生之路的求 索过程 , 但 求索的终极 目的地却没有定论。 而《 彷徨》 集题辞 引用屈原的心声“ 路
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恰 也是孤独者 的精神追 求。 魏连 殳的整个人 生 , 从被动到 自觉走上 了孤 独者 由外在 关照到 内在 自省 , 至 自我选择 的人 生求索之路 。 关键词 i 外 在 关 照 内在 自省 自我 I W ENXUE 文

孤独者 的人生求索之路
_ 解读鲁 迅《 孤独者 》
荆、 明
延边 大 学人 文社会 科 学学 院



要: 作为“ 最富鲁迅 气氛的 小说” , 《 孤独 者》 作于鲁迅 交“ 华盖运” 的人 生彷徨 期 , 小说 以先 觉者的个人 悲剧
外在关照 : 新 与 旧的 冲 突 孤独者魏连殳少有朋友 , 连本 家都对其 另眼看待 的现实处境直接 交待 了他孤独 的生存状 态 。他这种 “ 反常 ” 的生 活状 态并不是本性 孤僻 、 骄恃所致 , 而是 他作 为一个先觉 者 、 启 蒙者 、 知识者关 照外在现 实世 界时, 自我与外界产生 了思想上新 与旧的 冲突 , 守旧 的群体 阻力 : 无聊 、 保守 、 奴性 的国民劣根性 使先 觉的 启蒙者 只能在 以卵击石 的徒劳努力 中, 被动 地把 自己 与群体分隔 开来 , 被动走向孤 独。 安 于旧思想束缚 的群体不允许异端存在 , 无聊的 看 客心理从 一开始就不可 能接受拥有新 思想 的启蒙 者 。封 闭僻 远的寒石 山村是 愚昧思想 萌发 的天 然环 境, 平 庸的生活常态导 致无聊 的困境 , 便 助长看 客猎 奇、 “ 看戏 ” 的庸俗 心理 。 正是得知魏连 殳是新式 知识 分子 。 族长才和亲丁筹划 旧式丧葬仪式三式 : 穿孝 、 跪 拜、 法事, 想 用I E I  ̄ L 俗为难 他以引起争 斗 , 以期“ 出人 意料 的奇观 ” 供观 赏以排解无聊 。 不料 魏连殳顺 从了 使“ 打 听新 闻的村人们很失望” f l 1 1 o 2 无知的村人们把他 们的领 路人 作为消遣 的对象 , 魏连殳面对的不仅是几 个愚昧小 民 , 而是 全社 会强大 的守旧势力 。 他 的悲剧 性处境 又不 仅在于他 与庸众 的隔阂 , 更 在于寄寓他希 望 的青年们 对他 的伤 害 : 青年们拜访 他 , 多 出于把他 当做谈 资的 目的 , 在他人生顺意 时热情登 门 , 在 他失 业后冷漠离去 , 前 后 天 壤 之 别 把 世 人 势 利 的 功 利 心 理 及 发 于 无聊 的 国 民 劣 根性 披 露 得 无 可 遮 蔽 。 为 亲 人 送 终、 关爱青年 , 本是人基本 的社会欲求 , 却被 无聊 的国 民性所中伤 , 到头来悼念变成表演 , 关爱变成 消遣 , 他 的爱得 到的反馈是冷漠 、 无聊 , 而这 只是他孤独 的开 始。 魏连殳成为众人 眼中的异 己 , 更源于众人对他用 新思想 变更社会 现实 的忌惮 : “ S城 最 不 愿 有 人 发 些 没有顾 忌的议论 , 一有 , 一定暗暗地来 叮他 ” 【 1 群体 ] 的保守把启蒙者的启 蒙批评诬 为破 坏 , 魏连殳 因这保

读鲁迅小说《孤独者》

读鲁迅小说《孤独者》

2016.10《孤独者》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10月创作的一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

细细品味,会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与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魏连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个性主义者。

在连小学都没有的寒石山村中,只有他是出外游学的学生,他是村人眼中的一个异类,常有古怪事迹传出;魏连殳喜欢发表没有顾忌的言论,遭致别人的攻击和讨厌;对于人际交往他总是很冷淡,也不愿接受爱情和婚姻,反而愿意亲近孩子和失意之人;他向来一有钱来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储蓄。

凡此事例还有很多。

深入文本,笔者感受更多的是蕴藏在这独特的个性主义背后的一种脉脉温情。

魏连殳是一个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性格充满着一种良善和纯真,一种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魏连殳的“温情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与祖母之间。

魏连殳的祖母并非他的亲祖母,只是他父亲的继母。

就是这样的祖母,“终日终年的做针线,机器似的”,供养整个家庭,并在他父亲去世后,继续辛苦劳作,抚养他长大成人,进学堂,有了事做。

可以说祖母的一生对魏连殳产生了很强烈的影响,他感受到了祖母一生贫困坎坷的命运和她内心的悲苦与孤独,甚至认识到世上这样的人还很多。

可以说,魏连殳对祖母的感情不止局限于孝,更多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

此外,文本时常流露魏连殳对贫苦下层人民的关怀,如:“赠器具给女工并借房屋给她居住”、“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和“倒很亲近失意的人”,这亦是主人公身上社会良知与人道温情的表现。

而小说中魏连殳对待孩子的态度更加表明他内心的那份带有“温情”色彩的梦想和性格中的纯善。

魏连殳在成人的世界不喜交际,对人总是冷淡,然而每次见到孩子却“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他时常给房主家的孩子买小礼物,听说孩子生病“竟急的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

在他眼里,孩子总是天真,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后来的坏是环境教坏的,他也因此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只要改变环境,便可杜绝人之坏。

鲁迅孤独者赏析

鲁迅孤独者赏析

鲁迅孤独者赏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呐喊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篇名为《孤独者》的散文,通过对孤独这一主题的描绘,展示了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

《孤独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作者通过对自己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他对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困惑和无奈。

文章开头,作者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在黑暗中凭空站着一个我”。

这种孤独并非是身体上的孤立,而是内心的孤独。

他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无法与他们建立起真实的联系。

他与人交往时,总是感到自己被冷漠和疏远,无法找到归属感。

他感叹道:“我不能发抖,不能哭,不能死,我只能把自己关在这个房间里,面对着暗夜,抱着自己的身体,不停地颤抖”。

作者接着描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种种遭遇和挫折。

他经历了工作上的失败、爱情的失落和友情的破裂。

他感叹自己仿佛成了一个废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他在文章中写道:“我在黑暗中看到了我的身体,它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种自我放逐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使得作者在社会中越来越孤立,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鲁迅并非只是停留在对孤独的抱怨和绝望之中,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对孤独者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功利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冷漠。

人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成功,常常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这种冷漠和疏离使得人们在社会中感到越来越孤独和无助。

他写道:“我常常感到,世界上有千百万个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我的。

”这种对社会冷漠的揭示,使得《孤独者》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哀叹,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在鲁迅的笔下,孤独者并非只是个体,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他通过对个人孤独的描写,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脆弱。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进而促使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他认为,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孤独作为一种精神--鲁迅小说中孤独者研究

孤独作为一种精神--鲁迅小说中孤独者研究

孤独作为一种精神--鲁迅小说中孤独者研究
李睿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3(000)019
【摘要】鲁迅的小说中的个体孤独是绝对的,这些孤独者在他的小说中以一种决绝的生命个体存在,他们不被理解也找不到任何同类,有些是被孤独的,有些则是主动选择孤独的,这些孤独选择的背后隐藏着鲁迅“反现代”的思想内核,本文通过对这些孤独者个体生命的析出来观察孤独作为一种“反现代”精神的存在实质。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李睿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8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孤独的不同诠释——鲁迅小说《孤独者》与蹇先艾小说《孤独者》的比较 [J], 吴川
2.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另类”叙事——《孤独者》与《伤逝》的另一种并置阅读[J], 钱亚玲
3.孤独者的形象及其文化价值--走进鲁迅小说的孤独者形象世界 [J], 陈进东
4.孤独的抗争——鲁迅小说《孤独者》分析 [J], 赵莹
5.孤独在二重组合中叠现——读鲁迅小说《孤独者》 [J], 黄晓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孤独者————《孤独者》浅析摘要: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就是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现代科学思想和价值观念,既关心他人利益和社会前途,又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虽被受困馁,仍坚持不懈地追求生存的意义。

在《孤独者》中,鲁迅就塑造了“魏连殳”这样一个灵魂上极其孤独的知识分子形象。

鉴于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以及小说的思想内涵,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本篇小说:第一,为什么鲁迅要选取“葬礼”开始作为一个侧面来表现魏连殳的性格呢?第二,我和魏连殳关于孩子的讨论到底暗示着什么呢?为什么在鲁迅的作品中总是出现对孩子的描写呢?第三就是文中“我”与“魏连殳”关于孤独探讨,人的孤独到底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一种命运呢?第四就是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呢?正文:孤独一直是活跃在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热门话题,古今中外,各位文人们笔下的孤独者们也都是形形色色,不尽相同。

当然,作为首先觉醒于“黑屋子”之中的先知——鲁迅先生,自然也刻画过许多灵魂的孤独者。

从《狂人日记》中的“我”到《药》中的夏瑜,这些都是在黑屋子中觉醒了,但清醒后却依然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孤独形象。

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他们自己是孤独的;在世俗的人们眼中,他们更是一群“极端另类”分子,而魏连殳也就是其中的一员。

文章的开头是十分有趣的,“我与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鲁迅的这一句话不仅是写出了“我”与魏连殳相识的开始,也大致地写出了整篇文章的脉络——那就是由送殓写起,又写送殓以终篇,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死亡的雾霭之中。

一、首先要探讨的是,作者为什么要由丧礼写起,来表现魏连殳的性格呢?鲁迅是非常擅长从容美学的,从《孔乙己》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

同样,在此鲁迅也没有在开篇的第一段之后直接让魏连殳出场,而是先写了“我”从S 城人们那里听来的魏连殳的形象,间接的表现之后就该是主人公的正式出场了,那么这位主角要在什么时候登场,又该以怎样的事情将其引出场呢?鲁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魏祖母的丧礼来引魏连殳出场。

个人认为,鲁迅先生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想真正展现世俗人们眼中的“异类”到底是什么样;其二则就是为了来写孤独。

先解释第一点,众所周知,婚丧嫁娶是封建礼教礼仪的集中体现,鲁迅就是要通过一个封建礼教的大事来表现一个表面上反礼教的异类到底是什么样。

魏家以及S城中的人们都知道魏连殳是个异类,于是料定他必不会遵从先辈的规矩来办丧礼,为此他们还特意提出了三个要求强制魏连殳答应,为了看这个热闹,S 城不少的看客们都聚集到了魏祖母的灵堂之上。

可是出人意料的就是魏连殳全盘接受了家族的要求,并在为祖母穿殓衣是那么地认真仔细,这时的看客们是有些失望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高明所在,不是所有的异类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上讲什么礼教的人,实际上是违背礼教的;表面反对礼教的,往往是最守礼的。

在此,魏连殳没有做任何的反驳,这说明他的骨子里还是深刻着礼教的脑海中的思想,也还是受着礼教的影响的。

这在后面的文章中也有所表现,据说魏连殳是可怕的“新党”,可是他收藏的书籍中却没有任何的“新书”,可见,魏连殳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反抗一切旧事物的“异类”。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魏连殳这样首先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并不是打破一切的“破坏者”,而只是那个沉睡时代的清醒者罢了。

那么魏连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很明显,用先知这个词来形容他,是在恰当不过了,“他议论非常多,而且颇为奇景”,可见,魏连殳的意识是极为清醒的、进步的,他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及现象都是有自主认识的,他不是一个麻木的看客,而是一个明智的观察者。

耶稣曾经说过“先知总是不被故乡悦纳”,所以魏连殳这样一个有着进步意识的知识分子就成了世俗人眼中的“异类”。

就第二个目的来讲,既然这篇小说的题目叫做“孤独者”,那么孤独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章所要探讨的话题。

那么选用什么样的事件来将魏连殳的孤独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就十分重要了。

于是作者安排了丧礼这样一个场景。

在没有读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时,我个人认为魏连殳那像受伤的狼一样的哀嚎声只是对祖母的逝世的哀悼,可是后来魏连殳的话则更深层地解读了那哀嚎声,他说“……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了孤独了,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别人的一生”可见,魏连殳所哀悼的不仅是唯一的亲人的去世,而且也是那亲人的一生的孤独,更是他所延续的孤独的命运,他的哀嚎声中渗透的是自己身处孤独中的悲伤,这种孤独者的内心的呼喊是需要一个合理的场合来宣泄的,然而丧礼则是最明智不过的选择了。

二、其次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我与魏连殳关于孩子的讨论到底暗示着什么呢?为什么在鲁迅的作品中总是出现对孩子的描写呢?提到孩子其实大家都会理解到鲁迅先生的意思,关于孩子的讨论无疑就是关于未来的希望的讨论,文章中的“我”坚持认为孩子的根苗就是坏的,而魏连殳则还是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全是天真的”,只是环境教坏了他们,这实际上是关于生活的希望有无得讨论,如果孩子象征着希望,那么“我”自然就是认为人的生存是无希望而言的,因为既然孩子的本性都是坏的,那么这个世界还能寄希望于谁呢?因此可以看出本文中的“我”是一个极端的绝望者的形象;而魏连殳则还是对人的生存抱有期望的人,他对别人爱理不理,唯独对那两个“又讨厌又丑的可以”大良、二良却极尽关爱,因为他认为既然本性是好的,是教坏了孩子,那么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还有生存好的希望。

魏连殳和“我”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心中的矛盾的体现,在小说中鲁迅先生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总是能发现“孩子们”的踪迹,在《祝福》中,虽然孩子没有正式出场,但是却写到了孩子的死,在《明天》中鲁迅又写道单四嫂子这个寡妇也死掉了儿子,鲁迅总是写到小孩子,孩子是生存的希望,是上一代人生命的延续,可是这些孩子不是死了,就是已经被环境教坏了,只会拿着芦叶,喊道“杀!”,这样的孩子怎么会给人们以好的希望呢,他们只会一代一代地延续着黑暗的社会现状。

我和魏连殳探讨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从人的本性来讨论人的善恶,讨论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可是关于人的本性到底是怎样的,总是还没有能说清楚,所以说当时的鲁迅先生也没有找到生存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只感受到了现实的黑暗。

三、人的孤独到底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一种命运呢?在小说中我与魏连殳的正面讨论总共是有两次,其中一次是关于孩子的讨论,而第二次就是魏连殳落寞时我和他关于孤独的讨论。

这一场讨论完全就是鲁迅先生内心的争斗的一次体现。

据胡风回忆,鲁迅曾经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就是写我自己的。

”从小说中的细节里我们也不难发现,文中我的名字叫做“申飞”,这正是鲁迅用过的笔名;而且我们从鲁迅先生以往的作品中也发现他曾经将自己“一分为二”地变成文章中的两个人物,《在酒楼上》就是这样,鲁迅将自己变成了“我”和吕纬甫,而在《孤独者》中鲁迅也将自己化为了“我”和魏连殳,我是一个极端的绝望者,魏连殳是一个极端的异类。

鲁迅先生在内心对于孤独的存在有一个极大的疑问,那就是孤独到底是自己亲手造成的还是继承的命运呢?“我”劝说魏连殳时曾经说“你实在亲手造成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

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

”这是鲁迅心中的希望,他也希望通过将外界的世间看得光明些来排解心中的孤独,可是一次又一次的事实打击使得他无法看到光明,开始认为在一个黑暗的社会时代下怎会有光明,于是他又有了孤独是一种命运传承的想法,于是魏连殳说“也许如此吧。

但是,你说:那丝是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母就是。

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

然而这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预先一起哭过了……”。

其实,魏连殳与魏祖母之间没有半点的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的孤独是一致的,是一脉传承下来的,在魏连殳看来,孤独仿佛就是一种早已经注定好的宿命,是任何人采用任何行动都无法改变的,所以他早就替自己的这种宿命哭过了。

对于孤独的原因,鲁迅先生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然而我个人认为,孤独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人和人之间的想法就如同树叶一样,是没有完全的一样的,当一个人的某些想法不能他人所理解的时候,它必然会产生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孤独的,也是正因为如此,人的一生是无法摆脱孤独的,而在那种黑暗堕落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孤独则是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以至于魏连殳最后放弃自我,走向生命失败的方向了。

四、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呢?这是“我”与魏连殳探讨的第三个话题,表面上我和魏连殳只有两次证明的讨论就是关于孩子和孤独的争执,实际上我们就三个话题讨论过了,这第三个就是“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魏连殳在被封建落后势力打击迫害之后,生存成了问题,曾经何等高傲的他开始出卖自己收藏的书,竟然还会找到“我”来帮忙,他说到“我……我还得活几天”,我当时虽没有追问但是心底里却是一直在纳闷为什么还要再活几天,在读者的眼里也是这这样,对于魏连殳来讲,这世上再无一个让可以亲近之人,也可以说从来也没有过,因为祖母也并不是亲生的,那么对于他这个极具傲骨的人来讲为什么已经生活地这么落寞了还要在活几日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从魏连殳口中得到答案,而是在他的信中找到了答案。

他信中这样写到“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这貌似是矛盾的,最早的魏连殳是为自己而活,后来也有人愿意他活着,于是他就为了愿意他活着的人而活着,可是后来这些都“被敌人诱杀了”,此时的魏连殳貌似是没有再活下去的理由了,可是他却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他坚强地活着,哪怕是求乞,他说“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一个愿意我活下去的都没有了。

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

同时,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可见魏连殳已经从为自己和愿意自己活的人而活转变到为自己的敌人而活,这样的转变是让人觉得恐怖的,很少有人要为自己的敌人而活,自己存在只为打击敌人,让敌人忌惮自己的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魏连殳在做了军阀的幕僚之后转变极大地原因,他存在的原因既然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他的生存方式自然也不会再与先前相同,“他的脸也抬得高起来,气昂昂的……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

后来就两样儿了,孩子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这是魏连殳转变后对待社会和周围人的态度,之前被他娇惯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他身边的狗,他这是公然地戏谑着周围的人们,在他家中聚会逐渐增多,可是那只不过是他形式上的交际,并不能排解他内心中真正的孤独,他大把大把地花钱,也不娶亲,因为这些对于他这个孤独者来说都是无意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