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犊牛饲养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养牛技术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对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犊牛可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饲喂初乳。

初乳是指母牛在产犊后第一次挤出的牛奶,此后7天所产的奶为过渡期牛奶,以后的则为常乳。

初乳对犊牛的意义重大,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可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增加抵抗力。

初乳的饲喂量要根据犊牛的初生重来确定,要尽早的让初生犊牛吃上初乳,一般以犊牛在出生后th内饲喂2.25~2.5 kg的初乳,在出生后6~8 h再喂2. 25~2.5 kg的初乳。

饲喂方法是使用插有胃导管的奶瓶进行强制饲喂,这种饲喂方法可保证犊牛摄入充足的初乳,对健康有益。

对于泌乳性能好的母牛,初乳吃不完时可将其挤出进行冷冻保存,在其他母牛无奶的情况下给其产下的犊牛食用。

饲喂常乳。

犊牛在刚出生后肠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还不完全,唯一具有消化功能的胃是皱胃,此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似,因此在出生后4周左右的时间以吃母乳为主。

常乳的饲喂方法主要有随母哺乳、人工哺乳。

随母哺乳是指犊牛在出生后与母牛在一起一直到断奶。

目前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多使用人工哺乳的方法,这样可控制犊牛的采食量,便于管理。

犊牛在饲喂完初乳后即可进行吃常乳的阶段,般在30~40日龄以内都以吃常乳为主,饲喂量一般占体重的8%~20%,每天的饲喂次数为3次,饲喂时要注意避免饲喂过量,否则会导致多余的牛奶返流到不具备消化功能的瘤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引起腹泻或者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饲喂常乳的方法可以使用带有奶嘴的奶瓶,或者直接使用奶桶。

要注意喂奶时要严格的消毒。

饲喂时还要注意控制好牛奶的温度,犊牛在出生后的前几周对牛奶温度的要求较高,如果犊牛饮用冷牛奶易引发腹泻,所以在犊牛出生后的第一周,饲喂牛奶的温度最好与体温相近,对于日龄稍大的犊牛饲喂的温度则可以低于体温。

第二节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第二节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第二节犊牛饲养操作规程一、新生犊牛的护理(一)去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

(二)擦干体表的粘液。

(三)脐带消毒: 犊牛出生后立即用5%-7%的碘酊来消毒,然后每次喂初乳时消毒一次,第二天、第三天各消毒一次。

(四)母子要在半小时后分开。

(五)打耳标: 犊牛出生后立即打耳标并记录产犊信息。

(六)称重: 以上的护理工作做完后进行称重,并记录。

二、犊牛饲喂(一)初乳的饲喂1、犊牛出生后13小时以内必须最少喂完6L初乳,38℃≤温度≤39℃。

2、饲喂初乳步骤:犊牛出生1小时内饲喂2L初乳,最好15—30分钟之内,再过6小时后饲喂2L初乳,第13小时时再饲喂2L初乳。

3、如犊牛拒绝吮乳,可用袋式喂奶器,对于那些无吸吮能力的犊牛进行强行饲喂。

饲喂量同等。

4、初乳质量(抗体)在黄色(31-50mg/ml)范围时24小时内补救多饲喂4升。

如果抗体(50-80mg/ml)范围时24小时内补救多饲喂2升。

4、跟踪初乳饲喂情况初乳饲喂完后犊牛出生24小时-72小时和犊牛出生15-20天内采血送检测试(牧场化验室)犊牛吸收抗体情况,并保存记录。

5、奶嘴十字孔必须保持完好,奶嘴孔不能超过1cm。

(二)常乳的饲喂初乳喂完8小时后饲喂常乳,夏季35℃≤温度≤38℃,冬季38℃≤温度≤39℃,(见表一)。

犊牛牛奶饲喂表(表一)注意:4L/天常乳(如:早7:00Am,下午3:00Pm分2次喂)。

(三)饮水犊牛出生后第3天开始给水,主要自由饮水为主。

每天保证水槽和水桶的干净,水必须清洁,冬季必须给温水。

犊牛岛的水每天随时观察,24小时不可断水。

(四)开食料的饲喂犊牛出生后第3天开始训练采食精料。

根据犊牛的生长速度增加开食料,精料桶里24小时有精料。

(五)犊牛断奶程序1、犊牛在57天—59天内早晨一次3L/天,第60天断奶。

断奶后5-7天是为过渡期,如果小牛断奶应激造成拒绝采食任何食物时工作人员隔离后第一3升/天,第二天早2升/天,第三天早1升/天,并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犊牛精料采食量。

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

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的饲养管理乳用犊牛全部采用人工哺乳的方式饲喂,出生后立即与母牛隔离,饲养上要求精细。

(一)犊牛的饲养1、哺喂初乳初生犊牛应尽快哺足初乳。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初乳中还含有较多的镁盐,有倾泻作用,有助于胎粪的排出。

一般犊牛出生后0.5-1.0小时就应喂给初乳。

第一次初乳喂量以体重的5%为上限,具体喂量可根据犊牛的体质等具体情况调节,一般为1-2千克,以后可按体重的l0%-12%喂给,一天分2-3次饲喂。

挤出的初乳应及时喂给,如温度下降应水浴加热至36℃-38℃饲喂。

2、哺乳期和哺乳量过去一直采用3-4月龄断奶,哺乳量为300-500千克,但现在多采用2个月左右断奶,哺乳量为250-350千克。

畜牧业发达的国家5-8周龄断奶。

犊牛哺乳要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温。

3、植物性饲料的饲喂及早训练犊牛采食植物性饲料,是提高犊牛生长发育和消化能力的有效措施。

犊牛出生后7天开始训练补饲精饲料和优质干草。

干草可放在运动场的干草架上任其自由采食。

21日龄后可饲喂切碎的块根饲料,2月龄后喂给青贮饲料。

4、饮水初乳期在每次喂奶后1-2小时饮给温水。

15-20日龄在喂奶和精料后饮水,一月龄后在运动场饮水槽自由饮水。

5、饲养方式传统的饲养方式为集中饲养法。

犊牛出生后在犊牛舍单独的犊牛笼内饲养,7天后与其他犊牛混群饲养。

由于舍内阴暗潮湿,相互吸吮,增加了疾病传播的机会,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目前多采用户外单栏培育。

即犊牛从出生到断奶,单独饲养在一个可移动的犊牛栏中。

每个牛栏设有三面封闭,一面开放朝阳,无底部,顶部有可移动顶板的敞开式小棚和一块犊牛可自由活动围栏围绕的场地。

牛栏设在舍外,一牛一栏,避免相互吸吮和接触,减少了疾病传播机会,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

栏内通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增加了犊牛的体质。

(二)犊牛的早期断奶早期断奶的关键在于:一是犊牛料及代乳料的配制和营养的合理过渡;二是精细的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一、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包括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犊牛
饲养环境要求、犊牛健康管理要求和犊牛饲料管理要求等内容。

2、犊牛饲养环境要求:
(1)犊牛的饲养场应设置在安全、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
并应有足够的饲养空间。

(2)犊牛饲养场应设置有准备饲料的地方,并保持清洁。

(3)犊牛饲养场应设置有清洁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清洗。

(4)犊牛饲养场应设置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保证犊牛有足够
的运动空间。

(5)犊牛饲养场应注意犊牛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犊牛有足够的阳光。

3、犊牛健康管理要求:
(1)犊牛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犊牛应定期进行免疫,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3)犊牛应定期清洁、消毒,保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4)犊牛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操作标准化

产房管理及犊牛饲养管理标准化第一部分分娩及助产管理一、分娩管理:1、建立围产牛群并将临产牛只转入产房区域,便于观察、监护。

2、兽医员每1 小时巡圈两次。

3、每次巡圈观察牛只乳房、腹部,必要时做直肠检查。

4、分娩环境必须做到干燥、松软、干净的分娩环境。

降低新产牛和新产犊牛暴露在微生物疾病感染的环境下的机会。

二、奶牛接产程序:1、接产准备工作(1)产房:清洁、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无贼风、宽敞。

(2)用药品及工具在产房里接产用具及药械应放在一定的地方,以免临时缺少,造成不便。

5%—7%碘酊、消毒液(百毒杀)、石蜡油、助产绳、助产器、长臂手套、照明设备(夜用)等。

2、接产接产应在严格遵守消毒的原则下,按照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以保证胎儿顺利产出和母牛的安全。

(1)正常分娩工作人员仔细观察临产牛的情况,产出期开始时,观察母牛的体质情况和母牛胎膜漏出至排出胎水这一段时间。

如果胎儿正常时,三件(唇及二蹄)俱全,可等候它自然出生。

2)难产产出期开始时,观察母牛的体质情况和母牛胎膜漏出至排出胎水这一段时间,难产主要以下几项:a. 如果前腿已经露出很长而不见唇部。

b. 唇部已经露出而看不见一或两腿。

c. 只见尾巴,而不见一或两后腿。

d .产道狭窄,犊牛特大。

e. 倒生(包括仰卧倒生)或仰卧顺产。

f. 母牛的产力不足(母牛患病)。

遇到以上难产时候把母牛保定后清洗母牛的外阴部及其周围,并用消毒药水擦洗。

接产人员带长臂手套,准备必要的检查工作,检查确定胎势、胎位后,方可矫正、助产。

如无法矫正,则截胎处理。

3、助产时注意事项(1)胎儿是否反常,检查时首先要注意胎儿前置器官露出的情况有无异常。

确定胎儿异常的性质及程序,而不要把露出的部分向外拉。

否则可使胎儿的反常加剧,给矫正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2)胎儿进入产道的深浅,来决定助产。

进入产道很深,不能推回,且胎儿较小,一般不严重,可先试行拉出;产道尚未开张时,如有异常,则应先行矫正。

哺乳牛饲养

哺乳牛饲养

哺乳牛饲养
犊牛饲喂完第一次初乳1h后转移至单独的犊牛笼饲养一周,一周后转移至散放牛舍分小群饲养。

此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犊牛身份信息的采集:出生后纪录犊牛系谱(父号、母号、外祖父)、出生体重(低于30kg不留养)、出生日期、品种等信息。

(2)母犊标写耳号,公犊出售(做好相关记录)。

(3)常乳的饲喂:使用无抗生素、低体细胞常乳饲喂犊牛,每天3次,每次2升。

坚持″三定″原则,即定温、定时、定量(牛奶温度控制在38度、每天固定时间饲喂、一天3次固定用量)。

每头牛各自使用不同的奶桶,喂完奶后用毛巾擦干犊牛嘴。

(4)卫生措施
①犊牛笼置于通风牛舍,笼离地面一定高度,便于清理地面。

②保持垫料干净,每2天更换一次更换时用生石灰消毒。

③每天清理一次地面,每周用酸或碱消毒地面。

④喂奶的容器使用完后清洗干净,确保无奶垢等污物`每天用消毒水(次氯酸钠)漂洗一次,倒置于通风口晾干。

(5)犊牛7日后转移到散放牛舍分群饲养
①开始训练采食犊牛颗粒料,有条件则提供优质苜蓿草供自由采食。

②每天更换牛舍垫料(木屑)、清理地面、每周一次消毒。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在哺乳期内,其胃的生长发育经历了一个成熟过程,出生最初20天,犊牛瘤胃、网胃和瓣胃的发育极不完全,没有任何消化功能;7天以后开始尝试咀嚼干草、谷物和青贮料,出现反刍行为,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开始形成,瘤胃内壁的乳头状突起逐渐发育,瘤胃和网胃开始增大;到3个月龄时,小牛4个胃的比例已接近成年牛的规模,五个月龄时,前胃发育基本成熟。

人为的干预,可改变这个过程,使其缩短。

一、哺乳期犊牛的饲养1.饲喂常乳可采用随母哺乳、保姆牛法和人工哺乳法。

随母哺乳法是让犊牛和其生母在一起,从哺喂初乳至断奶一直自然哺乳,见图1。

为促进犊牛发育和减轻母牛泌乳负担,有利于产后母牛正常发情,可在母牛栏旁边设一犊牛补饲栏,单另给犊牛补草料。

栅栏间隙宽25~30厘米,高1米,犊牛能通过,但母牛不能通过。

保姆牛法选择健康无病、气质安静、乳及乳头健康、产奶量中下等的乳用牛做保姆牛,按其产奶量安排1~3头其母缺乳或母亲已死亡的犊牛调教其相认后,自由哺乳。

犊牛栏内要设置饲槽及饮水器,以利于补饲。

把保姆牛的尿或生殖道分泌物或其亲犊的尿涂于寄养犊的臀部和尾巴上,可使保姆牛接受犊牛。

注意安全,对脾气燥的母牛第一次让寄养犊吮乳时,可把后肢捆绑,多次吮乳之后,证明保姆牛已承认寄养犊时,可停止捆绑。

找不到合适的保姆牛或乳牛场淘汰犊牛多用人工哺乳法。

新生犊牛结束5~7天的初乳期后,哺喂常乳。

见图2。

哺乳时可先将装有牛乳的奶壶放在热水锅中进行加热消毒,不能直接在锅内煮沸,以防乳清蛋白在锅底沉淀糊锅,降低奶的营养价值,并增加有害因子,待冷却至38~40℃时哺喂。

1周龄内每天喂奶3~4次,1~3周龄每天喂奶3次,4周龄以上每天喂2次。

小型肉用犊牛的喂奶量:1~2周龄3.7~5.1公斤,3~4周龄4.2~6公斤,5~6周龄4.4公斤,7~9周龄3.6公斤,10~13公斤2.6公斤,14周龄以后1.5公斤。

大型肉用犊牛的喂奶量:1~2周龄4.5~6.5公斤,3~4周龄5.7~8.1公斤,5~6周龄6公斤,7~9周龄4.8公斤,10~13周龄3.5公斤,14周龄以后2.1公斤。

乳用犊牛的饲管

乳用犊牛的饲管

乳用犊牛的饲管一、新生犊牛的饲喂准备1.新生犊牛的护理犊牛出生后,立即用清洁毛巾擦去口、鼻、耳内的黏液,擦干牛体。

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时应烘干其身体,为加速血液循环用干抹布擦拭身体。

当犊牛呼吸微弱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挤出脐带内潴留的血液,距腹壁基部约5毫米处剪断脐带,断端浸泡于7%~10%碘酊中1分钟;出生后30~50分钟喂给第一次初乳,喂量约2公斤,喂5~7天;犊牛称重,填写出生记录,对新生犊牛建立档案。

2.做好耳标、耳号等标记准确地给母牛标记是配种、产奶记录,免疫接种的基础。

标记分永久性和非永久性两种。

永久性的有烙印(酸烙、碱烙、火烙及液氮冻烙),花纹图及耳印;非永久性的方法有颈圈、标记漆号。

3.去角目的是防止牛伤人或伤害其他牛。

7~30天去角,烙铁或20%火碱,破坏角基细胞。

去角方法有:电烙法,对30日龄前的犊牛电烙去角;苛牲钠(钾)灼烧法,用于1~3周龄的犊牛,对较大犊牛和成年牛可用凿子或锯去角。

4.单圈饲养法将刚出生后的犊牛在单独的犊牛饲养栏内饲养,是一种个体饲养方式。

一头犊牛从出生直到断奶,始终在一个圈舍内饲养,其优点是:圈舍通风,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运动自由,可增强犊牛体质,提高抗病力。

犊牛始终单独饲养在一个牛栏内,避免了与其他牛互相吸吮、接触的机会,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可降低犊牛发病率。

保证犊牛的进食量,避免了相互抢食现象。

便于发现病牛,便于治疗和观察,对发病犊牛能起到隔离的作用。

圈舍较小,便于清扫和消毒,有利于对疾病的控制。

圈舍结构简单,建设成本费用较少,一旦疾病暴发。

圈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可将犊牛栏消毒后移植于新的新的场地,便于犊牛饲养地的更新。

实践证明,犊牛单圈饲养法,对于控制犊牛大肠杆菌的发生,降低犊牛脐带炎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犊牛的管理要点确保犊牛在出生1小时之内吃到2~3.8升初乳,如有必要,使用胃管或奶瓶喂奶,并保证初乳的质量。

在出生12~24小时内,应给犊牛饲喂3~4次初乳,每次大约2升。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操作规程一、哺乳期犊牛饲养1.牛奶巴氏消毒早班接产员负责:中班犊牛饲养员负责。

打完牛奶后必须清洗干净巴氏消毒锅巴氏消毒程序;开关搬至运行→按绿键启动按钮→开搅拌器现将牛奶加热至60保温30分钟,再冷却至牛奶饲喂温度38-40度溶解代乳粉:50度水、充分搅拌(温度小于50导致溶解不充分、大于60会破坏乳中蛋白)管道清洗程序:每周五上午,巴氏消毒锅打完奶后放水加热,中班打完奶前清洗。

链接长奶管→加酸或者碱液→循环清洗5分钟→清水清洗2.转移新生犊牛:每天早中班将出生24h后的犊牛转移至犊牛岛脐带2次消毒:用10%的碘酊浸泡消毒脐带防寒保暖:冬季需给新生犊牛穿戴马甲抗体检测:随机采集2毫升血样、用折光仪检测抗体含量(正常读值5-7)并做好记录打耳号:犊牛移至犊牛岛一切正常后打耳号牌3.饲养模式一牛一栏单独饲养、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两早、三足、四勤、五定a. 两早:早喂初乳、早补饲接产员在在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喂给优质初乳;5日龄开始给水、补饲开食料B.三足:足够的初乳喂量、足够的饮水、足够的运动初乳喂量4KG,温度38+1;供应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冬季饮温水C.四勤:勤打扫,亲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保证犊牛生活环境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

保持喂奶器具干净卫生,每天清洗消毒奶壶、奶桶、运输罐。

雨雪过后清理湿料。

观察犊牛精神、食欲、粪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犊牛主管D.五定:定时、定人、定温、定质、定量每天饲喂两次早班7点、中班两点,按犊牛日龄从小到大饲喂牛奶温度夏季38+1,冬季40+1全乳或者代乳粉必须经过巴氏消毒奶浴锅加热处理后方可饲喂犊牛犊牛哺乳期50天,全期喂奶量为350--400KG,哺乳期犊牛日喂量如下:0--15日龄6KG/天,16--35天8--9KG/天、36--50天6KG/天饲喂量要准确,特别是在喂奶量减少时必须保证犊牛采食到足够的开食料、饮水;负责不仅影响犊牛正常断奶,而且影响犊牛断奶后生长发育及疾病抵抗能力4.去角去副乳头:犊牛出生后20--30天犊牛主管负责去角、去副乳头5.犊牛断奶:50日龄及时做好断奶、称重和转群工作根据饲养方案,到50日龄时,结束哺乳期断奶标准:连续三日开食料采食达1.5KG以上断奶过渡期饲养:断奶时口蹄疫首免,2月后加强免疫犊牛转出后将整排犊牛岛移开集中清理垫料,底层经深翻、晾晒。

犊牛饲养操作规范

犊牛饲养操作规范

犊牛饲养员操作规范为进一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培养健康高产奶牛,让奶牛迈出其生长发育的第一步,要求犊牛饲养员按以下操作规范执行:一.基本原则:1.犊牛出生后尽早吃初乳2.牛奶饲喂量要控制在每天4公斤3.4日龄开始饲喂犊牛饲料,需要人工诱食4.饲料与饮水应该同时供应,而且都要做到自由采食5.犊牛阶段(出生~2月龄)不饲喂任何粗饲料6.犊牛从出生到断奶后一周,需要单栏饲养,与其他犊牛隔离7.犊牛生活的环境必须干净,干燥,舒适二.具体操作:1.喂奶管理:●犊牛出生后要争取在半小时之内喝到2公斤以上初乳,出生的24小时以内至少要喂5次初乳,每次都不要限量●要保证在前三天吃到自己母亲的初乳。

在每个奶瓶上要写上犊牛和母亲的编号,以免造成初乳的混淆。

●一定要用奶壶喂奶,每日分2~3次喂奶●奶壶要在喂奶后清洗干净,喂奶前开水浸泡消毒。

每天要用消毒液消毒一次●4~24日龄犊牛喂奶量掌握在其初生体重的10%左右●从25日龄起,用2~3天的时间将喂奶量调整到每天4斤(如果犊牛料不能采食到500克,则减奶时间需要推迟)●到35~45日龄左右,当犊牛的精料采食量连续3天达到800克左右时断奶●奶温要控制在37~38摄氏度之间,冬天可适当提高到39度,夏天可到36度●禁止奶中掺水。

●喂奶一定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定人,“五定”2.喂料管理:●从第4天开始提供犊牛饲料,并进行诱食训练和强化补饲(强行用特制的补饲器具补饲)●要做到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喂奶之后进行强化补饲,并坚持15天左右,到犊牛基本能够做到自由采食为止●决不允许奶泡料●定时测定犊牛的精料采食量●断奶后如果犊牛有出现瘤胃臌气时,可适当给一些柔软的干草给犊牛3.饮水管理:●犊牛饮水同喂料一起开始●饮水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喂完奶之后半小时再给水●夏天应做到自由饮水,冬天不要自由饮水,防止水温下降太多4.环境管理:●每天对犊牛舍及犊牛栏消毒一次,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潮湿的垫草应随时更换●加强犊牛舍的通风,保证犊牛舍内空气清新●保持犊牛栏和舍内的干净、卫生●犊牛一定要单栏饲养,防止舔癖发生5.其他管理:●去角:在犊牛15日龄时,用犊牛去角器去角●打耳标:在3日龄时打耳标●犊牛在犊牛栏生活7~10天左右,然后转到犊牛岛生活,直至断奶后7天左右,再进行合群饲养●刷拭牛体,搞好牛体卫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培养犊牛温顺的性格观察犊牛精神、食欲、粪便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班长或兽医望以上制度饲养员要认真执行,以下为饲养员的绩效考核:1、犊牛饲养员工资构成:基础工资800元,全勤奖100元,药费反补100元,绩效工资100元,在完成各项绩效考核的情况下最高月收入为1100元。

犊牛饲养技术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技术操作规程

犊牛饲养科学技术操作
为强化犊牛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成活率,最大限度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结合牛场实际,特制定犊牛操作规程,请遵照执行。

1、初生犊牛应放在铺有垫草的犊牛栏内精心喂养护
理。

2、出生后1—2小时内应及时采用人工哺乳方法喂给
母牛初乳,饲喂初乳5-7天,喂量:第一天至七天3
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6千克、6.5千克。

3、从第二周改喂常乳或混合乳,喂量:第二周至第四
每日5千克、第五周至第八周每日6千克,第九周至
第十二周每日3千克,每次喂完奶后,喂给犊牛充足
清洁的36-37℃温开水。

4、喂乳应定时(日喂乳3次),定温(38-40℃),定
量(按标准执行)定员(饲喂员专职),保质(新鲜奶),
喂完乳应用清洁毛巾擦净犊牛嘴部、鼻部的残奶,避
免相互吸吮,养成“添癖”。

5、毛巾、奶桶每次用完必须用清水—碱水—清水顺序
清洗干净。

6、犊牛出生10天后,可赶到舍外运动,每天进行0.5-1
小时驱赶活动,逐渐增加。

7、八日龄以后,将犊牛料放置饲槽内,训练其自由采
食,促进瘤网胃的发育。

8、从2月龄以后,每天喂青贮100-150克,以后逐渐
增加,3月龄可喂到1.5-2千克。

9、犊牛出生后14-30天内,采用电热去角器去角,去
角时尽量避免在阴雨天,并保证卫生条件。

10、保持牛栏内清洁,不允许残留粪尿,每天消毒一次,
每周大消毒一次,用药液喷洒栏杆及墙壁,垫草一
周更换两次。

11、如有病牛应及时隔离治疗。

新疆西部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良种繁育中心牛场。

奶水牛犊牛期饲养管理技术

奶水牛犊牛期饲养管理技术

奶水牛犊牛期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管理不论在任何一个品种的牛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养殖场(户)的发展方向。

因此做好犊牛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至关的重要,以下就对大家介绍下奶水牛犊牛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1、犊牛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奶水牛犊牛期的饲养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奶水牛初乳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先清除口、鼻、耳内粘液,确保呼吸畅通,剥软蹄,碘酒消毒脐带,然后进行称重、编号、记录再转入犊牛栏内人工哺乳,并垫上褥草。

初乳期7天,日喂两次,喂量3.5公斤~4公斤/天,奶温在37℃~39℃。

3、奶水牛常乳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结束初乳期后即转入常乳期,常乳通常采用奶壶进行人工哺
乳。

哺乳量可根据犊牛大小、健康状况而定,一般每头犊牛3.5公斤/天。

喂乳结束后须将犊牛嘴擦拭干净,且保持哺乳用具清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哺乳用具,要求每日清洗、消毒两次。

4、奶水牛早期补料和饮水的饲养管理
犊牛在生后7天以后应开始训练采食犊牛料、粗饲料,粗饲料选用优质干草,两种饲料分开放置,任其自由采食。

犊牛初乳期7天过后可在运动场及栏内放置清洁饮水,应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饮用水温25℃左右。

总结:以上就是对奶水牛犊牛期的饲养管理的介绍,除了以上的之外,还要注意犊栏卫生、运动与光照、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特别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1、哺乳犊牛饲养操作规范标准

1、哺乳犊牛饲养操作规范标准

哺乳犊牛饲养管理操作规哺乳犊牛是指牛初生到断奶这一阶段。

初生犊牛从母体到体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自身抵抗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旺盛,代强度大,需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工作是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强力保障。

制定本规的目的是为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犊牛。

一、管理目标:1、提高犊牛成活率,1—70日龄犊牛死亡损失率<5%;2、犊牛早期生长极大化,断奶平均日增重>0.75kg;3、实现早期断奶,35—42天断奶;4、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率,腹泻治疗百分比<15%、脐带感染与呼吸疾病治疗百分比<5%。

二、管理要点:1、犊牛产出后,接产人员应在1-3分钟用干净的毛巾擦净犊牛口、鼻、耳中粘液,去除软蹄;断脐带(5-10cm),并用5-10%碘酒浸泡5-10秒,12小时再消毒一次。

2、犊牛出生后应进行称重、记录(早产或体重低于25kg犊牛为弱仔),填写出生报告、分娩报告,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母犊要进行编号、照相并建立相关档案。

迟早进行母子分离,将犊牛用专门转运车移入预先铺好的干净、柔软垫草的犊牛床,进行单独饲喂;3、出生后0.5-1小时,要让犊牛吃初乳,初乳初次喂奶量控制在1.5-2公斤,4小时累计使其吃到3—4公斤、12小时累计吃到6-8公斤。

初乳每天可喂3-4次,5-7天后可转为常乳饲喂,并且转入犊牛栏,日喂2—3次,数量控制在体重的10%,全天最大饲喂量不得超6公斤,奶温35-38℃。

4、出生后2—3天,经观察无明显的生理缺陷,进行编号打耳牌,耳号书写规完整、便于识别;打于耳中部,左右各一个。

5、出生2天要检查犊牛脐带是否有感染。

正常的犊牛,此时脐部周围柔软,如发现犊牛精神沉郁,脐部红肿并有触痛感,要立即报告兽医人员,兽医人员要立即处理。

6、转入犊牛栏的犊牛,实行小群饲喂,每群5—6头,进行定时、定点、定人、定温、定量饲喂。

7、哺乳量控制办法:(1)初生1-7天,出生后使犊牛吃到初乳,12小时争取达6-8公斤,第2-7天哺乳量可控制在每头5-6公斤;第4天开始用犊牛料进行诱食,7天开始进行正式补料。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一、饲养管理1、犊牛出生后立即清理口、鼻腔粘液,保证犊牛正常呼吸,发生窒息者及时做人工呼吸。

2、断脐带,为防止脐带感染,应在距犊牛腹部6-8厘米处剪断,结扎、并用5%碘酒浸沾消毒1分钟后给犊牛编号、称重、记录。

3、吃足初乳,犊牛出生后必须在1-2小时内吃足初乳(乳温37℃-38℃),具体喂量第一次1.5-2公斤,以后每日按犊牛体重的10%-15%分3-4次饲喂,开始自由饮水。

4、哺喂方法:用奶桶或奶瓶哺喂时,应先让犊牛吮吸手指10秒钟左右,再让犊牛自行哺乳,以防止消化不良。

5、补喂精料,犊牛在7日龄-10日龄时使用元兴犊牛专用料开始诱食,每日添加20克左右(拌湿后抹在犊牛鼻镜上舔食),只可以舔食绝不可以稀喝。

15日龄后可将犊牛料放在食槽内,让其自由采食。

6、犊牛断角、打耳号、建档案,从15-20日龄用断角器给犊牛断角、打耳号、建档案,切除副乳头。

副乳头生长一般有三个位置。

a、正常乳头后方,b、前后乳头之间,c、正常乳头边上,可根据大小来区别,副乳头比正常乳头小。

如不能确认,可等犊牛略大些再去除副乳头。

7、饲喂干草。

断奶后开始补饲干草(苜蓿、羊草),让犊牛自由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

8、在培育过程中注意卫生条件、适当运动,并做好消化不良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9、犊牛培育过程中,如出现下痢的防治措施:(1)减少犊牛的喂奶量,并加入适量的口服补液盐。

(2)20日龄以上的犊牛尽量选用乳酶生、乳酸菌、苏打片来治疗,可适量减少喂奶量,严重时配合肌注抗生素或输液治疗,关键要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3)20日龄以上述方法不行,可适当用抗生素内服,如磺胺眯片。

表一犊牛从出生至2月龄培育方案单位:kg注意:犊牛连续三天每天能够采食0.8—1公斤犊牛料时即可以断奶,如达不到,应延长到75天断奶,断奶后必须提供给犊牛优质的青干草及适宜的环境。

断奶至6月龄日粮生长期混合精料1.4~1.8kg优质干草1.8~2.2kg分群管理、每群15~20头。

初生犊牛操作规程新

初生犊牛操作规程新

初生犊牛操作规程1、除去口鼻粘液,让母牛舔干身上粘液,全舍内温度过10℃以上,不得有贼风。

2、断脐带10cm处用消毒剪剪断,碘酊消毒伤口。

3、喂初乳,产后一小时内喂初乳2公斤(温度38℃)。

5小时后再喂1次。

4、喂奶后用毛巾擦干嘴头乳汁。

5、喂奶2小时后饮38℃温开水一次。

6、犊牛站之后,移至犊牛栏,单栏饲养。

7、喂初乳5天以后喂常奶,4—5天开始喂开食料,让其自由采食。

8、训练犊牛利用奶桶饮奶。

(1)日喂奶三次,奶量每次1。

斤,奶温38℃。

时间早:5:30—6:00 中:13:00 晚:18:30观察犊牛采食情况,精神状态,并做记录,异常报告生产部和兽医。

(2)清洗、消毒奶具,喂奶后马上自来水清洗,之后用碱性洗涤剂擦洗,最后用温水漂洗,奶具使用前,用开水冲洗消毒。

(3)清扫犊牛栏。

观察犊牛粪便形态,犊牛精神状态并做记录,有异常马上报告生产部和兽医。

(4)清扫、消毒牛舍环境。

犊牛舍(1—60)操作规程1、喂奶时间:早:5:00 中:12:00 晚:19:002、喂奶量: 1.5公斤/次,每天3次。

当犊牛每顿可吃0.15公斤饲料时,稳定3天后停中午一顿奶。

当犊牛每顿可吃0.20公斤饲料时,稳定3天后停中午、晚上两顿奶。

当犊牛每顿可吃0.35公斤饲料时,稳定3天后停奶。

3、奶温38℃(冬可升至38.5℃);不喂变质奶、乳房炎奶。

热奶后立即喂不得耽误,喂奶后擦干牛嘴。

4、精料:3日龄以少量料诱导犊牛采食,逐渐增加,视犊牛采食情况加料。

5、干草:从40日龄开始,诱导犊牛采食干草。

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以后自由采食,视犊牛采食情况,而定全栋干草采食量。

6、饮水:冬天水温35℃—38℃;夏天自来水自由饮用。

7、犊牛15日龄去角。

8、犊牛1日龄-----断奶,单栏饲养。

9、犊牛断奶后,训练上槽,之后转入育成牛舍。

10、刷拭牛体:不要用手推顶犊牛的头部。

11、饲喂过程中,不得用手摸犊牛头部,记录每天情况,观察犊牛精神、采食、喂奶、饮水、反刍、粪便情况,并做记录,有异常上报生产部和兽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犊牛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哺乳犊牛是指牛初生到断奶这一阶段。

初生犊牛从母体内到体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自身抵抗力较差,但生长发育旺盛,代谢强度大,需切实加强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工作是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强力保障。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健康犊牛。

一、管理目标:
1、提高犊牛成活率,1—70日龄犊牛死亡损失率<5%;
2、犊牛早期生长极大化,断奶平均日增重>0.75kg;
3、实现早期断奶,35—42天断奶;
4、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率,腹泻治疗百分比<15%、
脐带感染与呼吸疾病治疗百分比<5%。

二、管理要点:
1、犊牛产出后,接产人员应在1-3分钟内用干净的毛巾擦净
犊牛口、鼻、耳中粘液,去除软蹄;断脐带(5-10cm),
并用5-10%碘酒浸泡5-10秒,12小时内再消毒一次。

2、犊牛出生后应进行称重、记录(早产或体重低于25kg犊牛
为弱仔),填写出生报告、分娩报告,相关责任人签字确
认,母犊要进行编号、照相并建立相关档案。

迟早进行母
子分离,将犊牛用专门转运车移入预先铺好的干净、柔软
垫草的犊牛床,进行单独饲喂;
3、出生后0.5-1小时内,要让犊牛吃初乳,初乳初次喂奶量
控制在1.5-2公斤,4小时内累计使其吃到3—4公斤、
12小时内累计吃到6-8公斤。

初乳每天可喂3-4次,
5-7天后可转为常乳饲喂,并且转入犊牛栏,日喂2—3
次,数量控制在体重的10%,全天最大饲喂量不得超6公
斤,奶温35-38℃。

4、出生后2—3天,经观察无明显的生理缺陷,进行编号打耳
牌,耳号书写规范完整、便于识别;打于耳中部,左右各
一个。

5、出生2天要检查犊牛脐带是否有感染。

正常的犊牛,此时
脐部周围柔软,如发现犊牛精神沉郁,脐部红肿并有触痛
感,要立即报告兽医人员,兽医人员要立即处理。

6、转入犊牛栏的犊牛,实行小群饲喂,每群5—6头,进行定
时、定点、定人、定温、定量饲喂。

7、哺乳量控制办法:
(1)初生1-7天,出生后使犊牛吃到初乳,12小时内争取达6-8公斤,第2-7天哺乳量可控制在每头5-6公斤;第4天开始用犊牛料进行诱食,7天开始进行正式补料。

(2)8-15天,每天哺乳1—3次,每头6公斤/天,15天以后可诱导采食优质牧草或干草。

(3)16-25天,每天哺乳2—3次,每头5公斤/天。

(4)26-35天,每天哺乳2—3次,每头4公斤/天。

(5)36-45天,每天哺乳2次,每头3公斤/天。

8、喂完奶后,擦净犊牛嘴边乳汁,以防止相互吮吸,形成吮癖。

9、4-7天开始对犊牛进行补料(犊牛专用料)训练,诱导其采食,犊牛采食顺利后观察记录采食量;15天后开始进行补草;不可将犊牛料和奶拌在一起饲喂。

常用的饲喂方法:
(1)开食料使用颗粒饲料或破碎料、放入料盘中由犊牛自由舔食。

(3)少喂勤添,以保持料、草新鲜、草料分开(用犊牛专用补草架)。

(4)饮水应清洁卫生,犊牛饮水同喂料一起开始,饮水温度应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喂完奶之后半小时再给水;夏天应做到自由饮水,冬天不要自由饮水,防止水温下降太多。

10、饲喂犊牛过程应温热对待,严禁粗暴操作,并经常刷拭牛体,搞好牛体卫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培养犊牛温顺的性格。

11、犊牛舍应清洁卫生,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犊牛床春、夏、秋三季使用橡胶床垫,、每日清理2—3次,冬季在橡胶上铺垫草2-4天添加一次,实行厚垫草卧床,15天后清除;粪便及时拣出、保持清洁干燥。

12、10-20日龄,要对犊牛进行去角处理。

可用去角器或去角灵进行处理。

13、剪除副乳头,适宜剪除副乳头时间是2-6周龄,如果乳头过小,一时还分辨不清,可等到母犊年龄稍大时再剪除。

14、免疫消毒:
(1)犊牛舍卫生勤打扫,每天必须打扫二次。

随时保持牛舍干净、整洁。

春、夏、秋季每2天喷雾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犊牛转出后,应对栏舍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并铺好垫料,为下批犊牛转入作好准备。

(2)用具清洗、消毒:
喂奶用具(如奶壶及奶桶)每次用后都要进行严格清洗消毒。

其程序为:
冷水冲洗用开水或84水冲洗消毒倒置晒干
(3)免疫:根据牧场实际与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对犊牛是行免疫接种。

15、每天2次健康观察,做饲养日记:
平时对犊牛进行仔细观察,发现异常犊牛,及时向兽医或生产场长汇报,观察内容包括:
(1)犊牛的被毛和眼神
(2)精神、食欲以及粪便情况
(3)检查有无体外寄生虫
(4)有无咳嗽或气喘
(5)脐带是否感染、肢蹄是否损伤
16、当犊牛连续3天采食精饲料达0.8-1公斤,体重达初生重2倍,且日龄在35日龄以上时,就可安排犊牛一次性断奶;断奶后
原栏饲喂一周,再进行大合群。

以上规范,饲养人员要严格执行,以下为犊牛舍的绩效考核:
1、工资构成:基础工资____元,全勤奖____元,岗位补贴____
元,另外还有犊牛成活率、平均日增重罚款和奖励。

2、保持水槽、棚舍内及卧床的清洁卫生,场长临时抽检,发
现一次不合格罚款___元。

3、监督栏舍消毒,发现一次未及时进行罚款___元,消毒人员
和饲养员各罚50%。

4、精料严格按量投喂,保证粗料自由采食,并对料槽进行清
理与剩料回收,发现一次未进行清理,罚款___元。

5、温热对待奶牛,对奶牛有所尊重,严禁粗暴操作(如打牛),
每发现一次,罚款___元,如造成伤害,由饲养员负全责。

6、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与汇报,因延迟造成的损失,
饲养员承担50%。

7、1-70日龄犊牛死亡损失率<5%,每增加一头罚款___元,每
降低一头奖___元。

8、哺乳犊牛平均日增重>0.75kg,每月随机进行称重抽查,每
增加10g奖____元,每降低10g罚___元。

如饲养员同意上述的规章及绩效考核,签字自___年___月___日开始有效执行。

饲养员(签字):_____
厂长(签字):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