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检校规程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
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千分尺计量检定规程1.0目的规范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千分尺计量检定。
3.0校验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外观5.1.1要求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使用中的和修理后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
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5.2.2检定方法试验和目力观察5.3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
5.3.1要求: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5.3.2检定方法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使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测微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N~5N。
测微螺杆的径向摆动示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将测微螺杆伸出尺架10mm后,使杠杆千分表接触测微螺杆端部,再往杠杆千分表测量方向加力2N~3N,然后以相反方向加力2N~3N,这一检定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径向方向检定。
5.4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相对偏移5.4.1要求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应不大于JJG21-2008标准中的规定。
5.4.2检定方法在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检定,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mm的千分尺用百分表检定,检定时借助千斤顶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板上,根据JJG21-2008要求,调整千斤顶使千分尺的测微螺杆与平板工作面平行,然后用百分表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这方位上的偏移量x,然后将尺架侧转90°按上述方法测出测砧与测微螺杆在另一方位上的偏移量y,测砧与测微螺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Δ按下式要求的Δ=√x2+y2此项检定也可用其它专用检具检定。
千分尺校验规程
千分尺校验规程千分尺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校验方法5.1外观检查用目视观察,千分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5.2仔细检查仪器各零件是否有磨损、碰伤、腐蚀或其他缺陷,同时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被校准千分尺应先清洗,擦拭干净,其侧面应光洁无划痕。
5.4拿取量块时,应带手套,不可对着标准量块及配套设备讲话,以免手汗或唾液造成标准器锈蚀。
5.5选择适当的标准量块,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测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测量时要手持千分尺的隔热装置,测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千分尺刻度线垂直成90度角,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测量数值减去标准量块数值,即为误差值),普通最大允许误差为±4μm,数显最大允许误差±2μ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5.7校准完毕后,把量块和配套设备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放回原处妥善保管。
把校准合格的量具放在已检合格区域摆放整齐。
收拾工作台上的5S保持工作台清洁干净。
校准合格的千分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千分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5.8校准记录填写并完成测量仪器内部校验报告。
校准完后需填写校准记录由实验室或档案室保存至少3年。
6.0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校准。
7.0参考文件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0记录表格内校合格证千分尺校验记录内校合格证千分尺校验记录检定:核验:检定日期:200 年月日注:表中A表示千分尺测量下限。
千分尺自校规程
千分尺自校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自校,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千分尺的自校。
3、自校基准外校合格的校对用量杆、刀口尺。
4、环境条件室温。
5、外观5.1目视:千分尺及其校对用量杆不应有锈蚀、碰伤、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3千分尺上应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5.4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各部分相互作用手感: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7、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手感检查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不允许明显松动。
8、测力手感与外检千分尺的测力比较,相差不应太悬殊。
参考量:标准为(5~10)N9、测量面的平面度一级刀口尺检定,不允许出现白光。
在距测量面边沿0.4 mm范围内的平面度忽略不计。
10、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对校对杆(0~25 mm的用0.5 ~1mm塞尺)同一“点位”在四个位置上进行测量(图一),应符合《表1》、《表2》规定。
板厚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超过4μm。
表2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测量面的平行度11、示值误差11.1一般只“调零”。
常用尺寸若有怀疑(如窜动)可与外检千分尺比较后“修正”使用。
11.2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表1规定;壁厚千分尺、板厚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8μm;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
12、校对用标准量杆块12.1外径千分尺校对用标准量块值的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应不超过《表3》规定。
12.2数显外径千分尺校对用标准量块值的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应不超过《表4》规定。
外径千分尺检定规范
外径千分尺检定规范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外径千分尺的检定,适用于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0-1000mm的外径千分尺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JJG 21-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千分尺)3 检定条件3.1检定室内温度:20±5℃3.2检定室内湿度:≤85%RH4检定方法和技术要求4.1 检查外观4.1.1检查方法:用专用擦布擦试尺身表面,保持表面清洁、无油污,目力观察卡尺。
4.1.2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鉵或其他缺陷;4.1.3千分尺应附有调零位的工具,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
4.1.4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 检查各部分相互作用4.2.1检查方法:目测和手动检查4.2.2轻轻转动微分筒,使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4.2.3 搬动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4.3检定微分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用杠杆千分表检定,检定时使杠杆千分表与测微螺杆测量面接触,沿测微螺杆轴向方向分别往返加力3N-5N。
4.4 检定测力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专用测力计检定,检定时使工作面与测力计的球和工作接触后进行。
4.5 检定微分筒锥面棱边上边缘主固定套管纵刻线表面的距离。
4.5.1在工具显微镜上检定,也可以用0.4mm的塞尺置于固定套管刻线表面上以比较法检定;4.5.2微分筒锥面棱边上边缘不应高于塞尺表面,这一检定应至少使微分筒在一周范围内每90度角位置上进行。
4.6 检定微分筒锥面端面至固定套管上横刻线的距离将千分尺零位调整好后,此时微分筒锥面端面应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右边缘相切。
如不相切时,转动微分筒使其相切并按微分筒读出零刻线相对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偏移量,此值即为离、压线的数值。
4.7 检定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用比较法进行检定。
千分尺检校规程
千分尺检校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千分尺的内部检定。
2 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GB/T 20919-2007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JJG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3 概述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测力装置、锁紧装置和读数装置等组成。
如图1,2,3所示。
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来测试各种外尺寸。
4 技术要求4.1 外观4.1.1 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锈蚀、碰伤、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4.1.2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4.1.3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4.1.4 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4.2.1 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 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 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2.4 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4.3.1 微分筒锥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3.2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上的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如不相切,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0.1mm。
4.3.3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1μm。
4.3.4 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的数值偏移应不大于1μm/h。
4.3.5 示值误差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表1规定。
壁厚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8μm。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
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
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
相切。
2.示值误差
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3.校准条件
3.1环境湿度:20±5℃
3.2相对湿度:≤80%
4.标准器具
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
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
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千分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
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千分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千分尺校准规程
编制千分尺校准规程批准生效日期文件编号版次A0 页次第 1 页共 2 页1.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骏汇公司内部所使用的最大量程在500mm以下的外测千分尺、内测千分尺和深度千分尺均可按本标准进行校准。
2.校准条件校准室内温度(20)℃校准室内相对湿度<70%校准前,应将被校准的千分尺及校准用的量杆等置于大理石平台或木桌上,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区分测量范围上限/mm 室内温度20℃允许偏差/℃平衡温度时间/h 千分尺校准用量杆非数显千分尺0~100 ±5±3 2 >100~500 ±4±2 3数显千分尺0~100 ±3±1 3 >100~200 ±2±1 4 >200~500 ±1±1 53.校准方法项目校准方法说明图测定点千分尺清洁用酒精及无尘布将千分尺的各测定部位及本尺进行清洁。
外观①千分尺及其校准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严重划伤或其他缺陷。
②标尺刻印应清晰、均匀,数显千分尺的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各部分相互作动①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②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外径千分尺①测定面的清洁取一张干净的打印纸置于测量面,拧动测量旋扭使其夹紧,然后缓慢抽出打印纸.②将两测量面缓慢接触,然后转动测量旋扭3~5圈,确认读取数是否归零.在没有归零时则调至归零.③最小测量值大于零的场合则选用校准用量杆(归零块)进行归零。
④再用千分尺进行受检点的测量,千分尺的受检点参照附表1《各种千分尺受检点一览表》,测2次,取最大测量值记录。
最大测量值4. 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附表1(各种千分尺受检点一览表)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
千分尺检定规程
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是一种非常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正式验证其测量精度的检定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检定规程。
一、检定前准备1.1 检定设备进行千分尺检定的设备需要包括专门的卡尺、校正块等测量工具,这些工具需要定期检定以保证其准确度。
1.2 检定环境检定千分尺的环境需要干净、稳定,同时温度、湿度等条件也需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进行检定前需要仔细清理千分尺上的杂质及水垢等。
1.3 确定检定频次根据千分尺的使用情况,需要确定其检定频次,通常建议进行6个月一次的检定。
二、检定步骤2.1 清洁千分尺首先需要用丝刷去除千分尺上的杂质、污渍等,如果有生锈情况则需要切记不要将其清理过于频繁以防破坏表面涂层。
2.2 校准零点将千分尺的游标调整到零点位置,并用调整螺丝锁定,同时检查千分尺刻度盘和游标是否对准。
2.3 用卡尺检查用卡尺测量标准物体不同位置的长度以检查千分尺的精度,按照规定测量次数和测量方向得到测量值,并计算出平均值。
2.4 误差计算将测量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千分尺的误差值,并计算误差值的标准差,如果误差值超过规定精度范围则需要重新校准。
2.5 记录和报告记录千分尺的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校准人、校准结果等信息,并将检定结果报告给相关人员。
三、检定后维护3.1 保持清洁千分尺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振动等,避免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3.2 定期检定按照千分尺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定,保证其精度达到标准要求。
3.3 使用注意事项千分尺的使用需要注意松紧度、避开低温、热源,避免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以上就是千分尺检定规程的详细介绍,通过以上步骤可对千分尺进行有效检定,避免因千分尺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
作为一种关键的测量工具,千分尺的检定不仅对生产、检测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积极的意义。
千分尺校准规程
千分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300㎜范围、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
4-1、外观:
4-1-1、要求:千分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
4-2、各部份相互作用:
4-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可换或可调测砧的装卸或调整应顺畅,其作用可靠,锁紧装置应切实有效,测微螺杆无明显的轴向窜动与径向摆动。
4-2-2、方法:手感
4-3、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距离:
4-3-1、要求:对准零位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不大于0.05㎜,离线不大于0.10
4-3-2、方法:调整好千分尺的零位,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相切,并按微分筒读出零刻线相对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偏移量,该数值即为离线、压线的数值。
4-4、示值误差:
4-4-1、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4-2、方法:以5等或2级或相应等级量块,依下表一规定之受检点进行校准。
4-5、校对量杆的尺寸误差
4-5-1、要求:校对量杆尺寸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5-2、方法:校对量杆尺寸误差在三座标上进行校准。
表一:单位mm
5、校准周期为12个月2016年10月。
内测千分尺检定校准规程
内测千分尺检定校准规程
1.检定标准。
内测千分尺的检定校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912-2001《内测千分尺》。
2.检定器具。
(1)内测千分尺标准样本;
(2)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3)电子称或千分尺计量系统;
(4)参照检定器具。
3.检定方法。
(1)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内测千分尺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其主要参数和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2)尺子长度标定:将内测千分尺的两个臂平放于水平面上,使用标准样本按照尺子长度的1000等分点进行校准。
(3)尺子间距标定:将内测千分尺两臂放置于标准参照器具上,按尺子间距的100等分点进行校准。
(4)读数误差检定:使用精密电子称或千分尺计量系统对内测千分尺进行读数误差检定,要求读数误差小于等于0.02mm。
4.检定记录。
(1)对检定设备进行记录,包括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商、检定周期等信息;
(2)对每一项检定步骤进行记录,包括检定日期、检定人员、检定结果等信息;
(3)记录检定设备所在部门和责任人信息。
5.检定周期。
内测千分尺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或1年,如有情况需要调整,应经检定负责人和使用单位负责人协商并经过批准后执行。
6.检定结果及处理。
(1)符合要求:经检定合格的内测千分尺应在检定记录中注明,并进行适当保养和标识。
(2)不符合要求:经检定不合格的内测千分尺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对检定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使用单位。
千分尺校验规程
千分尺校验规程
1、目的:
规范千分尺的校正方法,确保测量准确可靠,满足测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DXC公司千分尺的校正。
3、责任部门:品质部计量室
4、环境要求:温度20℃±3℃,相对湿度小于80%
5、检定周期:六个月
6、检定所需设备:千分尺、量块
7、操作方法:
7.1、清洁
用棉花沾酒精清洁测头及量块。
7.2、外观检查
7.2.1、千分尺表面不应有锈块、碰伤有其它影响测量的缺陷,数显千分尺的显示应完整。
7.2.2、刻线完整清晰,各功能按键正常,功能键标记清晰可辨。
7.3、各部分相互作用
微分筒的转动和测微螺杆的转动应平稳,无阻滞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7.4、示值误差检查
7.4.1、要求:分度值:0.01mm 0.001mm
示值误差:±0.01mm ±0.005mm
7.4.2、检验方法:
用1级量块在平台上检验,检验点不少于五点并均匀分布于整个测量范围内(参考下表)
7.4.3、校对杆检验(若适用)
校对杆由厂外校验,偏差不超过±0.001mm
8、检验结果的处理
8.1、示值误差符合要求的贴上合格证,送还使用部门正常使用。
8.2、示值误差超差,重新调整零位后,仍不合格者贴上限用标签,并注明超差数值,同时通知使用部门追查由该千分尺所涉及到的产品检测的有效性。
8.3、示值误差严重超差,且无法调整的,贴上停用证,作报废处理,同时通知使用部门追查由该千分尺所涉及到的产品检测的有效性。
千分尺校准规程
6.0相关使用者日常点检:卡尺校准合格期内,测试产品前,首先日常点检测量工具,确
认测量工具测量准确性。
6.1目测检查千分尺各部分是否完好,是否滑动平稳;校准合格证是否完好、是否过期,如果异常或者合格证过期,及时送品管部校准,修理及补合格证。
6.2确认检验产品大概测量范围。
5.3.4量杆的校准方法:采用标准量块比对测量,误差不允许超过正负0.004mm。
5.4校准合格贴上合格标签或者暂停使用标签,并填写《卡尺检定记录表》,合格标签上面必须填写校准修正值。
5.5注பைடு நூலகம்事项:
5.5.1拿取时轻拿轻放。
5.5.2校准完成,需在千分尺移动滑动部位涂上防锈油,放置时测砧和测微螺杆必须留有间隙。
5.3.校准项目:。
5.3.1外观校准方法:目测
5.3.1.1要求没有碰伤、锈蚀、带磁性、或者其他缺陷;
5.3.1.2必须具有调整零位的工具;
5.3.1.2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
5.3.2各部分相互作用校准方法:实验和目测
5.3.2.1微分筒的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无卡死现象;
5.3.2.2锁紧装置有效;
1.0目的:
确保千分尺校准严格按规定操作、保证校准的准确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普通千分尺内部的校准。
3.0定义:
量块:指专为千分尺校准设置的标准长度量块。
4.0测试条件:
温度20±5℃,湿度不超过75%.
5.0内部校准测试步骤:
5.1校准前将千分尺清洁干净,准备好校准工具。
5.2确认尺架、测微装置、测微螺杆、固定套筒、微分筒、等是否完好,检查方法:目测。
千分尺校验规范
千分尺校验规范版序:A
制订日期:2014/03/14
文件编号:TT-CY-08
制订部门:品质部
1.目的:
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范围:
本公司所有千分尺。
3.校验内容:
3.1.外观
3.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影响使用准
确度的外观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
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内测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
具和校对用的环规
3.1.2校验方法:目力观察。
3.2.各部分相互作用
3.2.1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可调或可换测砧
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3.2.2校验方法:试验和目力观察
3.3.示值误差
3.3.1精度0.001mm ±0.002mm。
内测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0.008mm。
3.3.2 校验方法:测量专用量块,以作比较,各种千分尺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
测量范围的5点上。
如下表所示:
内测千分尺示值误差用专用环规检定,也可用5等或2级量块和量块
附件组成的内尺寸检定。
应在固定套管和微分筒的全部刻度范围内
均匀分布的不少于5个点上进行检定。
如下表所示:
3.4.内测千分尺校对用的环规
3.4.1校对用的环规尺寸偏差应不超±0.003mm。
3.4.2校验方法:校对用的环规尺寸偏差用三次元进行校验。
使用中或修理
后的环规,若尺寸偏差超过要求时,可按实际尺寸使用。
4. 校验周期为半年一次。
内径千分尺内校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50-300)mm的内径千分尺的校准.
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22-2003
3.0校准条件
3.1室内温度应保持(20±3)℃,校准前受检内径千分尺放置于校准室内,其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4H.
1.5内径千分尺必须附有组合尺寸的选用表.
1.6校准方法:目视检察.
2
各部分相互作用
2.1微分筒在全部工作行程内往返转动时必须灵活、平稳、无卡滞和摩擦现象,无手感觉到的径向摆动和轴向窜动,测微头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可靠。
2.2各接长杆装卸应灵活,连接要可靠,无手感觉到的晃动.接长杆内的量杆接触应良好,移动应灵活.校准工具
技术要求和校准方法
1
外观
1.1内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卡规均不应有碰伤、锈蚀、镀层脱落等外观缺陷,刻线应清晰、平直、均匀、无断线。
1.2内径千分尺上应刻有编号、厂标和 标志。
1.3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内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卡规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1.4内径千分尺测量头球面中心不应明显偏离测量轴心线.
2.3校准方法:试验与目力观察
3
示值误差
00级检验
平板
外校环规
3.1尺寸范围0—100mm,示值误差不大于0.005mm
3.2校准方法:用经外校合格之环规来校准,其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3点上,各点的示值误差均不超过0.005mm规定.
注:每一测量点校准时需测量三次,记录下来并依平均值做为判定标准.
千分尺校验规程
5.1外觀要求
5.1.1.千分尺或量杆不應有碰傷、鏽蝕、或其它缺陷,刻線清晰、均勻。
5.1.2.千分尺應附有調整零位的工具,測量上限大於25mm的千分尺應附有校對量杆。
5.1.3.千分尺應標有分度值、測量範圍、制造廠名及出廠編號。
5.1.4.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千分尺及其校對用的量塊或量杆,不應有影響使用準確度的外觀缺陷。
5.2.各部分相互作用要求
5.2.1.微分筒轉動和測微螺杆的移動應平穩無卡住等現象。
5.2.2.可調或可換測砧的調整或裝卸應順暢,測力及鎖緊裝置的作用應切實有效
5.2.3.帶有表盤的千分尺,表針移動應靈活,無卡住現象。
5.3.示值校驗方法
5.3.1.校驗時戴上棉紗白手套,用四等二級量塊,使用帶有膠套的鑷子,從量塊盒里取出該尺所用量塊,在潔凈容器內,用高標號航空汽油,用毛刷洗去量塊防鏽脂,然后放於綢布上陰干。千分尺受檢點不少於五點並均勻分布於刻度上,受檢點如下:
6.3若該尺經修理與調整后,校驗仍不合格,須通知使用部門作報廢處理。
名稱
測量範圍(mm)
分度值(mm)
示值誤差(mm)
千分尺
0~200
0.01
±0.02
0.001
±0.005
6.測量誤差計算及校驗結果處理
6.1計算
測量誤差=測量值-真值=被校儀表讀數值-標準量塊值
6.2經檢符合本規程要求的貼“檢驗合格證”,並把校驗細節、參數及偏差等結果記錄到<<校驗報告>>上;不符合本規程要求的貼“停用證”,並及時填寫<<設備不合格通知單>>通知使用部門及品管部,請其對發現問題前此尺受檢的產品,進行復檢或作出其它適當處理措施。
千分尺校验规范
为使本公司千分尺校验规范化,保证千分尺校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制定此规范.
2.0范围:
本公司生所有千分尺均适合.
3.0定义:
无
4.0权责:
由仪校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此规范.
5.0作业流程:
5.1误差允收标准(根据仪器本身容许误差及产品精度要求而制定)
千分尺型号精度长度误差允收标准
数县千分尺0.001mm 0-25mm +/-0.002mm
刻度千分尺0.01mm 0-25mm +/-0.01m
5.3.1准备工业酒精及无尘擦拭纸.
5.3.2用无尘擦拭纸沾工业酒精将千分尺及块规擦拭干凈,置于仪校室至少4小时.
5.3.3把千分尺固定在千分尺专用夹具上.
5.3.4熟读整个校验程序与使用说明书.
20.000,25.000mm的标准块规进行量测.
5.5.5校验结果判定:
5.5.5.1用测得值减去相应块规示值为误差值.
5.5.6校验结果记录于<<检测设备内部校验报告>>
6.0参考数据
千分尺使用说明书,检测设备校验/管理作业办法.
7.0附件:
无
5.4校验:
5.5.1外观检查:
无锈蚀,划伤,碰伤,刻线清晰,数字显示清晰无闪跳.
5.5.2归零调整后对光检查无透光
5.5.3各部分相互作用:移动顺畅平稳.
5.5.4千分尺长度误差校验:
5.5.4.1对0-25mm规格的千分尺,依次取0.500mm, 5.000mm,10.000mm, 15.000mm,
千分尺校准教程
平衡温度 的时间/h
千分尺
±5
校对用的 量杆
±3 2
外径、板厚、 壁厚 数显
~100
>100 ~500
~100 >100 ~200 >200 ~500
±4
±3 ±2 ±1
±2
±1 ±1 ±1
3
3 4 5
五、计量器具控制
1.2 检定设备 主要检定设备见表7。 2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见表7。
三、计量性能要求
10、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数 值漂移应不大于1 μm/h。 11 、两测量面的平面度 外径千分尺锁紧装置紧固与松开时, 千分尺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均应不超过表 2规定。
三、计量性能要求
表2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两侧量面的平面度
测量范围/mm 最大允许误差/μm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μm
五、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 检定和使用中检定。 1 检定条件 1.1环境条件 检定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 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均应符合表6规定。 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
五、计量器具控制
• 表6 室内温度及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
受检千分尺 受检千分尺 名称 测量范围 /mm
五、计量器具控制
使用平行平晶检定时,依次将4块厚度差 为1/4螺距的平行平晶放入两测量面间,使量 测量面与平行平晶接触,转动棘轮机构,并 轻轻转动平晶,使两测量面出现的干涉环或 干涉带数目减至最少。分别读取量测量面上 的干涉条纹数,取两测量面上的干涉条纹数 目之和与所用光的波长值的计算结果作为两 测量面的平行度。利用平行平晶组中每一块 平行平晶按上速程序分别进行检定,取其中 最大值作为受检千分尺的两测量面平行度测 量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分尺检校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千分尺的内部检定。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
GB/T 1216-2004 外径千分尺
GB/T 20919-2007 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JJG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
3 概述
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测力装置、锁紧装置和读数装置等组成。
如图1,2,3所示。
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来测试各种外尺寸。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锈蚀、碰伤、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4.1.2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4.1.3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4.1.4 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
4.2.1 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 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 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2.4 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
4.3.1 微分筒锥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表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3.2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上的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如不相切,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0.1mm。
4.3.3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应不大于1μm。
4.3.4 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的数值偏移应不大于1μm/h。
4.3.5 示值误差
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表1规定。
壁厚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8μm。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
表2 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5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5.1 检定条件
5.1.1 环境条件
检定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均应符合表3规定。
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
5.2 检定设备
主要检定设备见表4.
5.3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见表4.
5.3 检定方法
5.3.1 外观
目力观察。
5.3.2 各部分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5.3.3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
用0.4mm的塞尺置于固定套管刻线表面上用标价你法检定。
检定时在微分筒转动一周内不少
于3个位置上进行。
5.3.4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使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科西安的右边缘相切时,读取微分筒的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向刻线的偏移量。
5.3.5 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并分别读数。
示值重复性以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
5.3.6 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锁紧测微螺杆,观察1h内显示值的变化不超过规定值。
5.3.7 示值误差
外径、壁厚千分尺示值误差用5等量块测量。
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如表5中所示。
得出千分尺示值与相应量块尺寸的差值,各点上的示值误差均不超过表1或
表2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5.4 检定结果的处理
填写千分尺首次/周期检校表,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判定为合格;不符合要求的判定为不合格,并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注明不合格项目。
5.5 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个月。
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