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油气田地质特征及开采策略
海上油田开采的特点简介
1.1.海上油田开采的主要程序海上油田常规开采的模式可分为六个程序(参考《海洋自升式平台设计与研究》)。
1. 由地球物理勘探船对海底地质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是以二维或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到的地下声波反射数据来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和地层岩性,用以找出有希望的含油气构造。
2. 在该构造上进一步采用移动式钻井平台,按选好的井位钻井取芯,对地层作更详细、更具体的调查。
如钻的井有油气发现,而且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就称这口井为发现井。
3. 为了对油气构造进行评价,还要由移动式平台钻若干口评价井与探边井,通过评价井可进一步掌握含油构造的油层范围、油气的性质、产量及储藏量方面的材料。
4. 根据上述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确定油田是否开发,进而提出最佳的开采方案,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
5. 钻生产开发井。
开发井中包括生产井和注入井(注水或注气),这些多数是定向井。
钻生产开发井可用移动式平台,也可用固定式平台。
钻井后涉及到完井,即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
完井过程中涉及固井,即在井眼内套管柱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使之固结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6. 当部分开发井完成后且原油的集中、处理、储存及输送系统完备后,油田即可投产。
生产中还涉及到修井,即为维持和改善油、气井正常生产能力,所采取的各种井下技术措施的统称。
从上面所述的勘探开发程序中,可以看到,除了移动式钻井平台外,海上油气开发还需要生活平台、生产平台、维修供应平台、铺管平台、修井平台等。
1.2.海上钻井的主要特点就钻井的工艺方法而论,海上与陆上基本相同。
但海上移动式钻井装臵和海底井口之间可能存在深达上千米的海水,而且这些海水不停的运动着。
这样海上钻井除了要配备钻井设备外,还必须有一套非常重要的水下设备。
同时,由于波浪、海流、潮汐与冰等对钻井装备及水下设备的作用必然引起钻井装臵(主要是半潜式平台)与海底井口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钻井装臵还必须配备与水下设备相适应的运动补偿装臵和张紧装臵。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是指油田地质条件中的各种特点和特征。
了解油田地质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油田地质特征以及相应的开发策略。
1. 产状特征:产状特征主要指油田的地理和地质位置,包括油田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断裂走向等。
根据产状特征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
在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油田,需要选择适当的钻井技术和油藏开发方法,以克服地质条件的限制。
2. 油藏特征:油藏特征主要指油田的油藏类型、储层特征和岩石性质。
根据储层特征的不同,可以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
对于低渗透储层,可以采用增加射孔数、提高注水量等方法来增加采收率;对于高含硫油藏,可以采用选择性防砂技术和硫化物封堵技术来减少硫化物含量。
4. 储量特征:储量特征主要指油田中蕴藏的石油资源量和分布情况。
根据储量特征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
对于大规模的油田,可以采用全面开发策略,包括多井开采、注水和压采等方法;对于小规模的油田,可以采用集中开发策略,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口井。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油田地质特征油田地质特征是指油田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了解油田地质特征,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
1.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对于油田的分布和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隆起、凹陷、断裂带等。
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油田的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勘探区域和开发方案。
2.地层特征地层特征是指地质剖面上的各个岩石层次的特点,包括岩性、分布范围、岩性序列等。
了解地层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油气的运移路径和储集条件,指导勘探与开发。
油田的储层特征对于勘探和开发至关重要。
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渗透率等储层参数。
通过对储层特征的研究,可以评价储层的储集能力和产能,指导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开发程度。
4.油气成因特征了解油气的成因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油气的来源和形成环境,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油田开发策略1.科学勘探科学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
在了解油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科学勘探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储集条件,确定勘探目标和勘探方案。
2.合理开发在了解油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包括注水开采、压裂增产、水驱采油、提高采收率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油气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3.环保开发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要求,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安全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科学管理油田开发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油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结语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了解油田地质特征,结合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才能够实现油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东海油田_精品文档
东海油田引言:东海油田位于中国东海,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陆上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区域之一。
东海油田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产区,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东海油田的地理特点、油气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关键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
一、地理特点东海油田地处中国东海,包括陆上和海上油气田。
陆上油田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和江苏等沿海省份的近海地区,海上油田则分布在福建、浙江、上海和江苏等省份的沿海海域。
东海油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石油产区。
二、油气资源开发现状1. 沉积盆地特征东海油田位于中国东海扬子坳陷和杭州湾坳陷等多个沉积盆地中。
这些沉积盆地相对独立,沉积层特征各异,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东海油田通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已经初步掌握了油气资源分布的规律。
2. 油气勘探与开发东海油田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气和原油。
通过海陆勘探,先后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油气田,如长岛油田、苏北油田、桃源油田等。
这些油气田储量丰富,开发效益显著,对中国的能源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技术创新和应用东海油田在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通过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提高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效率和储量利用率。
同时,引进了海上钻井平台、海底生产设备等先进设备,推动了东海油田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三、环境保护措施东海油田在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首先,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明确油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东海油田还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四、未来展望东海油田作为中国重要的石油产区,未来仍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东海油田将继续发掘和开发油气资源,提高勘探效率和储量利用率。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油田地质特征是指油田的地质构造、沉积岩层、储层特征等一系列与油气勘探开发密切相关的地质要素。
了解油田地质特征对于确定油气开发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地质构造、沉积岩层和储层特征三个方面来介绍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地质构造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各种力和构造形成的结果。
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会对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产生影响。
断层是地壳中发生破裂和错动的地质构造,断层对于油气运移和储集起着重要作用。
在勘探时,需要通过综合解释地震资料、地质剖面和钻井数据等来判断断层的存在和性质,并根据断层的特征来确定合理的勘探目标和钻井布置。
沉积岩层特征是指油气形成与富集的沉积作用和岩石组合特征。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层不仅对油气的形成和储集起着影响,还影响着油气的运移和勘探开发工作。
碳酸盐岩是沉积岩中重要的储层类型,具有良好的储层特性,但其分布受到岩性、构造和埋藏古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同属碳酸盐岩的不同层系在储集性能和控制油气运移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勘探和开发时,需要准确分析沉积岩层的类型、性质和分布规律,并根据岩石物性测试和储层模型构建来确定油气勘探开发策略。
储层特征主要包括储集空间、储集能力和储集性能等方面。
储集空间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的容纳能力,储集能力是指储层中储集和释放油气的能力,储集性能是指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特性。
了解储层特征对于确定油气的产能和开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油气储集在孔隙中的储集空间受到岩石孔隙度和孔隙连通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储集性能则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流动性和采集难度。
研究储层特征是评价油气资源量、确定开发方式和开采技术的基础。
在油田开发中,需要根据地质特征来确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和方法。
如果油田的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且储层含水层位多,就需要采用钻井配套技术和水驱开发技术来提高采收率;如果沉积岩层类型为碳酸盐岩,就需要结合裂缝特征来确定裂缝酸化和压裂改造的开发方法。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一般由几个主要地质体系组成,包括沉积层系、构造体系、岩性类型及油藏构造等。
沉积层系是生油的主要层系,一般由泥岩、砂岩、灰岩、凝灰岩等几种沉积岩石组成,其沉积环境多样,包括海相、湖相、河相、沙漠等多种类型。
构造体系是油藏形成和演化
的基础,包括构造带、断裂带和岩溶带等多种类型。
岩性类型是油藏地质形态的关键,主
要类型包括透水性好的砂岩、白云岩、天然气的储层,以及煤、页岩等非常规油气储层。
油藏构造是油藏形成和存储的重要特征,包括单斜构造、隆起构造、陷落构造等多种类型。
开发策略
油田开发旨在实现油气的最优化开采,最大化产出,并兼顾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常规油田开发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常规井开采、压裂开采和提高采收率等;非常规油气
开发则主要包括煤层气开采、页岩气和油开采、油砂开采等。
在实施油气开采之前,必须
进行充分的储层评价和试采试验,调查储层性质、油气藏状态、规模、产量和开采技术措
施等,从而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制定运行计划和安全措施。
同时,应积极探索采用科
技手段与改进管理方法,不断优化油气开采过程,提高加工成品油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密切相关,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经济性和环保要求
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实现油气储量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油田地质特征1. 地质构造特征油田地质构造特征是指油田地层构造特征、构造圈闭类型以及构造运动特征等。
地层构造特征指的是地质年代和岩性的分布规律,包括沉积地层的分布范围、产状特征以及层内外关系等。
构造圈闭类型主要是指构造圈闭类型、构造圈闭等级和构造风险等。
构造运动特征则是指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裂缝类型和赋存规律等。
2. 地层特征油田地层特征主要是指含油气地层的岩性、孔隙结构、渗透性和储层特征等。
岩性是指含油气地层的岩石种类和成分组成。
孔隙结构是指油气藏中的孔隙类型、大小和分布规律。
渗透性是指油藏岩石孔隙中液态流体(油、水和天然气)的渗透性能。
储层特征是指油气藏的保存状态、储量和产能等。
3. 地层圈闭特征地层圈闭特征包括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成岩相圈闭和水力圈闭等。
构造圈闭是指构造运动形成的圈闭类型和封盖性能。
岩性圈闭是指岩层产裂缝、孔洞、孔喉、溶洞、空洞和构造滑动、断裂带等岩性圈闭体系。
成岩相圈闭指沉积期间形成的岩相圈闭。
二、油田开发策略1. 有效勘探技术要想有效地开发油田,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勘探工作。
在勘探工作中,可以采用地震勘探技术、电磁勘探技术和测井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含油气层和圈闭构造。
2. 合理开发方案在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油田地质特征和储层特性,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合理的开发方案要综合考虑油藏的储量、产能、渗透率、含油层厚度、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等因素,确定出合适的井网布局、注采工艺和生产措施。
3. 精细油田管理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油田进行精细管理。
这包括对井眼动态管理、井眼产能维护、注水调剖技术、分布式变电技术等。
通过这些管理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4. 提高采收率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采收率,可以采用一些增储技术和增产技术。
通过注水和调剖技术可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和产量。
5. 绿色开发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开发技术。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摘要: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油田地质特性的分析力度,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作为指导,保障地质特征分析的充分性,才能够选取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以此来保障油田开发作业的安全性,并实现高效化的转型目标,为油田开发行业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促进油田开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油田地质特征;开发;对策1油田的地质特征分析1.1地层对比油层区域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在开发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油层会随之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通过对油层区域的对比和分析,需要从实际断裂情况、岩石物理特征、相关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趋势、岩石具体结构以及实际带电状况等多个不同的角度,以此来保障对比分析结果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了解地层区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为油层的开发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应对地层区域进行划分,保障划分环节的合理性,并充分的结合底层的不同情况,筛选出更加完善的划分方法,从而对其进行归类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底层来说,还需要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采油措施。
1.2油田的购藏和油藏油田的构造形式具有复杂化和多变化的特点,实际的分布区域也具有零散化的趋势,并不单单局限于同一个区域内部。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层位各不相同的油藏来说,在实际的分布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分布区域也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且不同区域的油藏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不同。
在通常情况下,油气在聚集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如:源控、相控、压力差控等等。
1.3油层的物理性质对于基岩的孔隙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会伴随着流体状况出现,且此类流体的成分较为多样,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天然气、石油以及水等物质组成。
在开发油藏层的资源时,由于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散发了大量的热量,并且存在摩擦生热的现象,导致油层的温度在机械设备的影响下而随之升高,使油层内部的压力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此时,油层的物理性质缺乏稳定性,并且逐渐失去了稳固的状态,在受到高温和高压等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时,导致大量的烃类气体逐渐的融入到了油层当中,致使最终所开发出来的油层,其物理性质与原式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及开发对策
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及开发对策石油是全世界的重要能源,开采石油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油田开发时必须了解油田的地质特点,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开发技术。
不同油田的地质特点有很大差异,为了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保证质量,就要对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促进我国油田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签: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正在不断递增,这就对油田的开发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
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存在许多问题,而且很容易受到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仅开发的成本高,而且开发效率比较低,充分保证石油的产量。
在开发石油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油田地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开发技术和对策,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国油田事业更上一层楼,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油田地质开发技术应用特点1、了解油層分布情况在正式应用油田地质开发技术时,需要了解油田油层的分布情况,掌握分布规律。
可根据油层的平面分布情况明确油田中的构造,并获得与之相关的具体数据。
仔细分析各类数据,了解油层分布的特点和位置,根据上盘区域和下盘区域的分布情况制定油田开发对策。
此外,还要考虑到油藏的分布情况,对油层的剖面仔细分析,确定油层的具体分布位置,这样就可以锁定开采目标。
根据油藏的分布特点,以及油层的分布规律,就可以确保油田开发工作的效率更高。
2、根据油层的物理性质进行油田开发在储集岩中会存在许多的空隙,在这些空隙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流体,如地层水、石油和天然气。
进行油田开发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油层到温度会逐渐提升。
此外,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也会导致油层温度不断升高。
此外,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层所面临的压力也会有所不同。
油层的物理性质会受到温度高和压力高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其性质将会变得不再稳定,产生大量的烃类气体。
在进行油层开发时,必须要考虑到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摘要:在如今这个人口不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来说,能源的高度利用已经成为了各国都十分重视的一大问题,如何才能更好更环保节能的开发石油,加强油田的地质特征分析以及根据实地情况进行开发对策的考虑才是核心关键。
这样才能将石油最有效和最大化的开采出来,这对于满足现在对于能源极具需求的人们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油田地质;石油开发;对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油田开发工作如火如荼。
但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油田开发技术措施、油田开发管理团队专业化程度以及油田开发相关设备的更新程度等影响,油田开发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延长了油田开发的实践,同时又增加了油田开发的成本,此外,油田地质特征也是油田开发方式选择的基础和条件之一,为了切实做好油田开发工作,我们需要从油田地质特征分析入手,有针对性的采取油田开发策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一、油层具体概述油田内的不同分层对于是否能够多、快、好的开发出石油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了解工作,只有合理的划分好油田的分层情况才能选择相应的注水方式,然后将特性不同的油层进行划分和综合评价。
进行评价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包括油层的延伸长度,和其分布形态及特点等。
二、油田地质特征分析(一)主要的地质特征分析在油田地质特征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油田地质的地层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另外,还要积极对油层分布、储集层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在对油层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的本质是确定含油层中油层的划分,在对比过程中主要是以油田的特殊矿物质、地层的构成等。
(二)地层的对比分析科学合理的地层对比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掌握相应的地层信息,从而为油田的开发提供基础。
在地层对比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应该了解地层的相关资料,例如:岩心、物理性质、接触关系等,依据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剖面图,在此基础上对单层、砂层组、油层组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在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够得出相应的地层数据图,实现对地层状况的分析。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综述
气地 质 条件 对我 们进 行 近 海油 气资源勘 探 和 开发 有着 重要 的指 导作 用。本 文 综合 以往 的研 究并 结合 自 己的认 识 阐 述 了中 国近 海含 油 气盆 地 的构 造 和油 气地 质 条件 。 关键 词 : 国近 海 盆 地 ; 中 构造 ; 气地 质 条件 油 中 图分 类号 : 3 1 TE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 6 7 8 ( 0 0 1 一O 4 一 O 10- 91 21 ) 5 0 1 3
1 3 近 海 盆地 的 新构造 运 动 .
图 1 中国近海 含油气盆地和天然气 区分布 图( 据杨 甲明,0 0 20 )
1 近 海 盆地 的 构造 特 征
1 1 盆 地 类 型 及 发 育 特 征 .
中 国近 海盆 地大 都 形 成于 在 中生 代 以来太 平 洋 板 块 向 欧亚 板块 的持 续 俯 冲产 生 的弧 后伸 展 作用 背 景下 , 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 3 ] 渤海 湾 盆地 是 受第 三 纪 为主幕 的裂 陷作 用影 响 形成 的裂 谷 型 断 陷 盆 地 , 有典 型 裂谷 盆 地 的 双 层 具
结构 , 即古 近 纪 的 裂 陷和 新 第 三 纪 的 裂 后 热 沉 降形 成 的坳 陷 。其 他 几个 主 要含 油 气盆 地都 分 布在 大陆 边缘 带 。其 中 , 南黄 海盆 地 总体 发 育在 内陆 海 范 围 , 构造 上发 育于 大 陆地 壳 之上 , 成于 裂 陷 作用背 景 , 形 属于 裂 陷盆地 。 部 湾盆 地发 育 背 景与 之类 似 , 北 属于 内陆 海断 陷 盆地 。东 海 陆架 盆 地和 南海 边 缘诸 盆地 是 最 典 型 的大 陆 边 缘 盆 地 , 海 盆 地 在 其 沉 降 历史 东 中 曾有 多 次 的反 转 和 大 的 间 断 , 于 陆 架 边缘 裂 陷 属 弧后 盆 地 。南 海北 部边 缘 盆地 是 与南 海 的扩 张 同 步形 成 的 。 中 , 江 口和 琼 东 南盆 地都 属 于断 陷 一 其 珠 坳 陷盆地 。莺歌 海盆 地 受到 伸 展与 走 滑双 重机 制 的 联合作用 , 属于转换0 5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油田作为我国工业企业重要的能源支持,其开采量也越来越大。
如何提高石油开发的效率和环保性,是当前我国相关专业人士都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基于油田地质特征研究对于石油开发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影响,近年来也逐渐地受到了我国石油开发企业的重视。
为此,下文就油田的地质特征和相关的开发对策方面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提高我国石油开采的效率、保障開采人员的作业安全等方面有所启示和帮助。
标签:油田;地质特征;开发对策1 引言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
但是,就目前我国石油开采的基本现状来看,其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石油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有待提高。
为此,我国石油开采企业应该加强对油田地质特征的分析,从而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结合油田的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开采方法,节约开采成本、提高开采效率,为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 油田的主要地质特征2.1油田构造及油藏油田的构造存在多样性,而油藏的分布区域通常情况在也不会局限在一个地方。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油藏的分布也会因为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油气的聚集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油气聚集分为“源控区、相控区、压力差控位”[1]。
2.2油田的地层对比对于油田开发的工作人员来讲,其首要工作就是了解油层的地层情况,然后才可以按照地层的实际情况进行油田开采。
油田的地层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且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田的地层还会跟着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油田开采人员的作业。
油田的地层对比则指的是开采人员要分析地层的断裂情况、地层的厚度、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带电情况、接触关系和岩石的具体构造。
然后,工作人员要结合最后的分析结构制作油田地层的平面剖析图,将油田的地层对比在平面图中展示出来,进而充分发挥油田地层对比工作的作用。
最后,工业人员要根据对比结果选择合适的采油方法,保证油田开采的效率。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一、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地质特征是指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层厚度、地下水条件等因素对油气运聚和保存的影响。
良好的地质特征是油气储量丰富、开发效果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 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对于油气的聚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地质构造条件会导致油气的富集区域有所不同。
背斜、凹陷等地质构造对于油气的形成和积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油田的地质构造特征,确定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地质构造区域,以便指导勘探工作的展开。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对于储层岩石的渗透性、孔隙度等属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的岩性特征会导致储层的物性参数有所不同,因此在勘探中需要充分了解油气层的岩性特征,以便确定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3. 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是储层岩石的重要物性参数,对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具有关键的影响。
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会导致储层的储量和生产率有所不同。
了解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分布规律,对于确定油气勘探和开发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地层厚度地层厚度是储层的另一个重要物性参数,对于油气的储集和生产率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层厚度越大,储量和生产率就越高。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储层的地层厚度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钻探位置和方向。
5.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条件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的运移和压力变化会影响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在油气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确保油气的安全开发。
二、油藏地质开发对策1. 根据地质特征合理部署钻探工作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合理部署钻探工作是油气勘探的首要任务。
只有在了解了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层厚度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钻探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开展勘探工作。
2. 合理确定开采技术和方案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合理确定开采技术和方案是油气开发的关键。
我国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特征
我国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特征黄海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近海海域之一。
对黄海近海海域的地质勘察是了解该海域地质特征、资源潜力和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的特征。
一、地质构造特征黄海近海海域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其主要构造类型包括断裂、褶皱、岩浆活动等。
断裂是黄海近海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褶皱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的褶皱带。
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岩的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海东南部。
二、沉积特征黄海近海海域沉积物丰富多样。
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物质和海洋生物残骸组成。
陆源物质主要包括土壤、岩屑、植物残骸等,主要通过河流输入到黄海。
海洋生物残骸主要包括贝壳、藻类等,是海洋生物的遗骸。
沉积物的类型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海域的环境变化和生态状况。
三、地质灾害特征黄海近海海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啸、海底滑坡、地震等。
海啸是由地震、火山活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海底波浪,对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海底滑坡是指海底沉积物由于地震、洪水等外力作用而发生滑动,可能引发海啸或破坏海底管线、电缆等设施。
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对海域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四、资源潜力特征黄海近海海域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
其中,油气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
黄海地区已经开发的油气田有多个,还有一些尚未开发的油气田具有较大的潜力。
此外,黄海还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鱼类、虾类、贝类等海产品以及沙、石等矿产资源。
五、环境状况特征黄海近海海域的环境状况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海近海海域面临着水污染、海洋垃圾、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保护黄海近海海域的环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黄海近海海域地质勘察特征丰富多样,包括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地质灾害、资源潜力和环境状况等方面。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油田地质特征油田地质学是研究油气藏的形成、分布规律、地质构造、岩性等特征的科学,对于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田的地质特征包括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岩性特征等方面。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岩石层次、排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油田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确定油气的聚集规律以及开采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隆起带、凹陷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构造类型,油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对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岩石形成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深、水流速度、沉积速度等因素。
油气形成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了解沉积环境对于确定油气勘探开发的方向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孔隙度、渗透性、孔隙类型等。
岩性特征对于油气的储集和流动具有直接影响,通过对岩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油气藏的类型、规模、物性参数等,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关键内容。
二、油田开发策略油田开发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勘探、开采、生产、输送等步骤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发出来并加以利用的过程。
油田开发策略的制定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勘探开发工作的计划制定、技术指导和管理监督等。
1. 油田勘探阶段油田勘探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地下潜在的油气资源进行勘察和探测,以确定油气资源的位置、规模、性质等信息。
在油田勘探阶段,需要制定相应的勘探计划,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从而获取足够的勘探数据进行资源评价和预测。
油田开采是指通过钻井、注水、注气等工程技术手段,将地下的油气资源开采出来,并进行生产和输送。
在油田开采阶段,需要制定开采方案,包括油田地质特征分析、油井设计、生产管理等,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提高产量。
油田环保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采取环保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的工作。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制定环保措施,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地资源保护等,以保证油田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近年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的特点及方向
2.1立足已证实的富生烃凹陷 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富烃凹陷是储量和产量的主要贡献区。在富烃凹陷的勘探程度不断深
入的背景下,要继续保持储量稳定增长,必须在勘探研究、作业、开辟新层系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深入 挖潜。 2.1.1用新方法、新观点反复认识已钻井。加强老井复查工作
中国近海探井已经超过千口,十年以前的探井数量超过五百口。部分老井由于受当时技术和研 究水平的限制,对油气层的判别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利用现有技术进行重新识别将有望增加一批油气 层,并推动勘探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勘探领域的拓展。
一14一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论文集
在勘探目标的选择上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所有的勘探目标都要进行全海域排队,按照滚动区、 成熟区、新区新领域,实现优化投资组合的动态化管理,这样既降低勘探风险,又避免了决策的盲目 性。同时,勘探过程中始终贯彻“集束勘探”理念,根据区域研究的成果从整体考虑勘探部署和评价,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1.5加强中长期勘探规划
2.2.1加强低勘探程度区的基础研究,优选勘探新区新领域 中国近海分布着10个含油气盆地,50余个主要凹陷,目前仅在6个盆地中的16个凹陷里获得了
较好的油气发现。在其余凹陷中,除少数凹陷已证实不具备大规模成藏的地质条件外,大部分凹陷勘 一ls—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论文集
探程度相对较低,勘探潜力有待证实。近几年,我们有计划对这些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开展整体研究 部署,相继钻探了渤海湾盆地的秦南凹陷、青东凹陷、莱州湾凹陷,北部湾盆地的雷东凹陷,琼东南盆 地的松东凹陷、松西凹陷等,陆续在青东凹陷、莱州湾凹陷、秦南凹陷等地区获得了油气发现。这些地 区将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有利地区。
3 中国近海勘探面临的技术问题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浅析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摘要:对一个国家来说,石油是一种战略资源。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石油的需求都相当大。
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发展受到利润空间、机械设备和应用开发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油田开发之前,有必要分析油田地质开采技术的各种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油田开发的最终效益。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对策目前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虽然石油资源数量相对丰富,类型相对多样,但也不难发现,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并不十分均匀。
石油是任何国家的重要化石资源,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油田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如油田所在地区的居民问题和该地区的地质条件等。
当然,它也包含了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
从油田本身来看,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掌握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基本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
1、油田开发与地质开发技术特征的关系在油田实际开发过程中,要提前做好油田的基础调查工作。
然而,由于我国油田分布相对分散,也使得油田调查工作越来越困难。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必须尽可能少地投入成本。
为了保证油田开发的效益水平,有必要在开发之初制定这项工作所需的经济效益目标。
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才能延长油田的稳定期和高产期,保证油田的最终产量,实现油田的高效、科学开发。
高效的油田开发也需要更科学的开发计划。
该计划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然,它还需要有效地评估油田的质量。
不同地区油田的地质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异和差异。
因此,应用的生产技术也应基于这些差异和差异。
为了更好地制定油田开发规划,提高油田产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研究应用的油田地质技术,结合油田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和有效改进油田地质开发技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油田开发的基本水平。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
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一、前言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是指对油田地质结构、油气储层性质、油气运移规律及勘探开发工程实践积累的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选择合适的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安全可靠地开发油田的过程。
一、地质构造1.地形地形特征直接影响油气储藏型式和其空间分布规律,丘陵、山地、隆起地形等往往是油气聚集及富集区。
2.构造构造是油气在地层中运移和聚集的物质基础,构造类型和特征直接决定着油气的层位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
3.断裂断裂是重要的成藏构造。
断层既是油气的通道,又是油气的封盖层。
断层的活动对原来的油气储层有着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断层有利于储集、富集油气,如果过大会破坏储层。
二、石油地质1.油源油源是油气的物质来源,是油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油源通常是由海洋动植物、浮游生物、藻类等形成的沉积有机质。
2.储层储层是地下储藏油气的岩石层位,主要包括砂岩、石灰岩、泥岩等,岩性和孔隙度是储存油气的重要因素。
3.运移运移是油气从油源到储层的流动过程,主要包括源岩中由化学反应生成油气、油气经过孔隙流动到收集层等过程。
4.富集富集是指油气从储层中聚集和集聚起来,主要分静压富集和构造富集两种类型。
三、开发策略1.勘探开发根据油气层位和储量分布的特征,选择相应的勘探开发方法和技术,例如湖相砂岩油气适合钻探井进行勘探开发。
2.评价储量评价储量是确认油气产地储量规模,合理选取开采方案和开采方式的必要步骤。
3.采收率采收率是指石油开采量与储量之比,它是衡量开采效果是否理想的指标。
4.提高采油率提高采油率是指通过优化采油工艺,增加采收实现增产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五、结语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策略是关系到油气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开发油气资源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近海油气田地质特征及开采策略
中国近海油气田地质特征及开采策略
陈国风;胡仲琴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年(卷),期】2002(016)006
【摘要】根据地质特征可以将中国近海油气田分为以海相砂岩为主的中小型油田,以陆相砂岩为主的大中型常规重质油油田,以复杂断块为主(包括潜山和特殊岩性)的复杂油气田和大中型砂岩气田等四大类.总结了中国近海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并论述了针对不同地质特征油气田所采取的不同开采策略,以及实施不同开采策略所取得的良好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总页数】7页(P400-406)
【作者】陈国风;胡仲琴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开发设计院,河北三河,065201;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河北高碑店,07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5
【相关文献】
1.中国近海油气田区域开发战略思考 [J], 朱江;周文胜
2.中国近海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新领域 [J], 张功成
3.中国近海油气田开发回顾与展望 [J], 徐嘉信;张伶俐;张培茂
4.“源热共控”中国近海盆地油气田“内油外气”有序分布 [J], 张功成;陈国俊;张
厚和;李友川;梁建设;杨树春
5.中国近海油气田高效开发的途径 [J], 郑洪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近海开发的策略介绍
HZ26-1油田油藏综合图
• 海上工程采用以“三大件” 为 主、 全海式的方案,基本上满 足我国海上油田生产的需要。
“三大件”是指生产平台、单点系泊和储油轮, 三者用海底管线连接。油气处理、集输和 动力系统都在储油轮上,大大减少平台的 负担。这种设施基本上符合我国海上油田 情况,珠江口、渤海湾和北部湾等地区油 田,多数采用这种形式。
底部密封总成
带引鞋和单流阀的底部延伸筒
• 注水油田多数采用正方形井网、 面积注水,井距小、井数多。一 般井距350-400米,开发一个大 的油田需要上百口井。
如绥中36-1油田需要157口井,
秦皇岛32-6油田需要244口井。但比 起陆地油田需要上千口井要少得多.。
•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 尽可能采用水平井。海上 重质油油田多数为多油层 油藏,水平井的应用受到 一定的限制,如果采用多 底水平井,可以增大水平 井底应用范围。
• 流体性质较差,具有密度大 (0.93-0.97),粘度高(地下原 油粘度26-150mPa.s),胶质和沥 青质含量高(17-44%)及低含蜡(59%),低凝固点(一般-29ο-3ο), 低气油比(5-30立方米/立方米) 的特点,属常规重质油,可以用常 规的注水方式进行开发;个别油田 例外。
南海挑战号(FPS)
南海胜利号(FPSO)
水下生产系统
3、复杂(断块、潜 山和岩性)油气田
• 渤中34-2/4、歧口18-1、歧口 17-2、17-3油田;
• 锦州20-2凝析气田; • 涠洲10-3 、 12-1 、渤中
28-1等油气田。 • 平湖油气田、春晓油气田群等。
3.1 复杂(断块、潜山和 岩性)油气田
• 实施油田群联合开发方案, 使一部分在经济警戒线以 下的油田也能投入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Ο10Ο25收到中国近海油气田地质特征及开采策略陈国风 胡仲琴(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开发设计院 河北三河 06520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河北高碑店 074010)摘要 根据地质特征可以将中国近海油气田分为以海相砂岩为主的中小型油田,以陆相砂岩为主的大中型常规重质油油田,以复杂断块为主(包括潜山和特殊岩性)的复杂油气田和大中型砂岩气田等四大类。
总结了中国近海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并论述了针对不同地质特征油气田所采取的不同开采策略,以及实施不同开采策略所取得的良好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国近海 油气田 地质特征 开采策略 海相砂岩油田 常规重质油油田 复杂油气田 大中型砂岩气田 开发效果 经济效益截至2001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有24个海上油气田正在生产,年产原油1881×104t ,年产天然气42×108m 3,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根据地质特征可将中国近海油气田划分为四大类型,即以海相砂岩为主的中小型油田,以陆相砂岩为主的大中型常规重质油油田,以复杂断块为主(包括潜山和特殊岩性)的复杂油气田和大中型砂岩气田。
根据不同类型油气田的地质特征,采取不同的开采策略,可以使每个油气田的开采方法基本符合其地下地质实际,能够使每个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 以海相砂岩为主的中小型油田此类油田主要分布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如惠州油田群、西江油田群和陆丰油田群等;南海西部北部湾盆地的涠洲11Ο4油田和珠三坳陷的文昌13Ο1/13Ο2油田也属于此类。
这类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约占总公司石油地质储量的1/4,但其产量却占到总公司原油总产量的2/3。
111 油田地质特征 中国近海海相砂岩油田具有如下地质特征:(1)构造相对简单、完整,多数为背斜构造,圈闭面积小,构造闭合度低(倾角1°~5°,构造闭合度10~45m );储层以海相砂岩为主,分布稳定,物性好(孔隙度20%~26%,渗透率一般为500×10-3~10000×10-3μm 2,最高达几十平方微米);含油井段长、油层多。
(2)油藏类型以块状底水和层状边水油藏为主,天然水驱能量十分充足;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都不大(含油面积几~十几平方公里,地质储量几百万~几千万吨),如惠州26Ο1油田(图1)。
(3)流体性质好,以中低粘度轻质原油为主(地面原油密度0179~0189g/cm 3,地层原油粘度一般为013~5mPa ・s ,最高达14mPa ・s );生产能力旺盛,油井单井产量高(14个油田18口井61个层段的试油资料统计,单井日产量大于2000m 3、2000~1000m 3和1000~500m 3的分别占2718%、3818%和3313%)。
112 开采策略[1,2]11211 充分发挥天然水驱能量,在不注水的条件下获得完全水驱的开发效果 惠州21Ο1、惠州26Ο1和西江24Ο3油田,原先设计的开发方案都要注水,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天然水驱能量充足,不注水也可获得完全水驱的开发效果,因此将注水井改为了生产井。
11212 采用稀井、高产和高速开采的方针,使油田在较短的开发寿命内获得较高的采收率 开发这类油田的井数一般都比较少,一个油田一般只有几口到十几口井,最多的也只有20口井(如惠州26Ο1、西江30Ο2油田)。
单井产量都比较高,在含水率较低时的平均单井日产量均超过500t ,千吨井占1/4;目前钻探了许多2002年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CHINA OFFSHORE OIL AND G AS (GEOLO GY ) 第16卷 第6期 图1 惠州26Ο1油田综合图 (据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2002)加密井和调整井,含水率已经达到70%~80%,但单井平均日产油仍超过200t 。
采油速度一般为5%~10%,开采年限一般为7~8年,长的也只有12~14年,短的仅5~6年。
采收率达30%~40%,其中惠州32Ο3、西江24Ο3、涠洲11Ο4等油田的采收率都超过了40%,分别达到了5116%、5011%和4310%。
11213 海上工程采用以“三大件”为主、全海式的方案,基本满足了我国海上油田生产的需要 “三大件”是指生产平台、单点系泊和储油轮,三者用海底管线连接。
这样,油气处理、集输和动力系统都在储油轮上,大大减少了平台的负担。
由于这种工程设计方案基本符合我国海上油田的实际情况,因此在珠江口、渤海和北部湾等地区的多数油田都采用了这种方案,如惠州油田群、西江油田群、渤中28Ο1、渤中34Ο2/4和文昌13Ο1/13Ο2油田等,并且比全平台的工程方案要节省投资约1/3。
11214 实施油田群联合开发方案,使一部分在经济线以下的油田也能投入开发 油田群联合开发首先在惠州21Ο1和惠州26Ο1油田实施。
这两个油田平台起初是公用一套单点系泊和储油轮,后来随着惠州32Ο2和惠州32Ο3油田的先后开发,4个平台公用一套单点系泊和储油轮设施;再后来惠州32Ο5和惠州26Ο1N 油田用水下井口开发时也用这套设施,结果是6个油田、4个平台公用一套单点系泊和储油轮,从而使原来独立开发没有效益的边际油田(惠州32Ο2、32Ο3、32Ο5和26Ο1N 油田)也能投入开发,独立开发有效益的油田(惠州21Ο1、26Ο1油田)效益变得更好。
西江油田群也采用了这种开发方式。
11215 采用先进有效技术,开发小型边际油田 西江24Ο1油田距西江24Ο3油田8km ,石油地质储量535×104t ,独立开发没有经济效益。
中外双方研究确定,利用西江24Ο3平台剩余井槽,向西江24Ο1构造钻一口大斜度长距离水平位移井(即X J 24Ο3ΟA14井),设计井深9529m ,水平位移8200m ,最大井斜79°33′,预充填筛管完井,电潜泵采油。
该井钻井、完井、投产一次成功,创当年世界钻水平位移井最高记录。
陆丰22Ο1油田水深330m ,面积918km 2,基本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903×104t ;1986年西方石油公司发现后钻2口评价井,认为开发风险大,于1991年退出合同;1992年,澳大利亚安波利克斯公司与中方合作又钻一口评价井,经双方评价研究后决定采用5口水平井、水下井口、人工举升系统,在水下井口设电动增压泵,将生产的流体直接送上储油轮进行处理,从而节省了建造平台的投资,打破了“三大件”开采模式,开创了用一条船开发一个油田的先例。
11216 不断地进行油田开发调整 通过补钻加密井、调整井和水平井,补孔调整开发层系,调参、放大生产压差等措施,使油田开发更加合理,经济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达到了最佳的经济效益,其中补钻和侧钻水平井对于底水油藏和动用程度较低的低渗透层及薄油层应用效果较好。
104第16卷 第6期 陈国风等:中国近海油气田地质特征及开采策略由于采用了以上正确的开采策略,从而使以海相砂岩为主的中小型油田在开发和生产中投资回收快,经济效益好。
除个别新投产的油田外,都已回收全部开发投资,例如惠州油田群已回收全部开发投资的3倍,其中惠州26Ο1N 油田投产7个月就收回了全部开发投资,惠州32Ο5油田投产1年多也收回了全部开发投资。
2 以陆相砂岩为主的大中型常规重质油油田此类油田主要分布在渤海,如绥中36Ο1、埕北、秦皇岛32Ο6、锦州9Ο3、南堡35Ο2、蓬莱19Ο3、渤中25Ο1和曹妃甸11Ο1等油田。
南海东部流花11Ο1油田是个例外,它是以上第三系珠江组生物礁Ο滩灰岩为主力产层的大型重质油油田。
此类油田的石油地质储量占总公司石油地质储量的2/3,但其目前的产量却只占到总公司原油总产量的近1/3。
在将来,此类油田的产量要占总公司原油产量的一半以上,渤海油气区也将成为我国海上原油生产的主要基地。
211 油田地质特征 中国近海常规重质油油田具有如下地质特征:(1)以大型披覆背斜为主,构造面积大,储量规模大。
这类油田含油面积一般为数十平方公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一般都在亿吨级以上,如绥中36Ο1油田(图2)近3×108t ,秦皇岛32Ο6油田117×108t ,蓬莱19Ο3图2 绥中(SZ )36Ο1油田综合图(据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2002)油田超过5×108t ;也有一些储量规模为中等的常规重质油油田,如埕北油田地质储量为2000×104t ,锦州9Ο3油田为4600×104t ;有的油田断层发育,有的不发育,如绥中36Ο1油田构造简单且断层很少,而秦皇岛32Ο6和蓬莱19Ο3油田则断层较多,一系列断层已将大型构造切割成为许多断块。
(2)储层均为河湖三角洲—河流相沉积砂体,埋藏浅(800~1800m ),含油层数多(数层~数十层),含油井段长(几十~数百米);储层物性好,渗透率高(500×10-3~8000×10-3μm 2),孔隙度大(25%~35%),胶结疏松,油井出砂严重。
(3)流体性质较差,原油具有密度大(0193~0197g/cm 3)、粘度高(地下原油粘度26~150mPa ・s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17%~44%)及低含蜡(5%~9%)、低凝固点(-29~-3℃)、低气油比(5~30m 3/m 3)的特点,属常规重质油,可以用常规的注水方式进行开发。
204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4)油藏类型多数为层状边水油藏,大多数油田天然能量不足,边水不活跃,只有少数油田天然能量充足(如流花11Ο1和埕北油田);油层饱和压力高,地饱压差小,常有小气顶存在。
212 开采策略[3]21211 建立有效的水压驱动方式,是开发海上常规重质油油田的核心 除个别油田(如埕北、流花11Ο1)天然能量充足,可以采用天然水驱能量开发外,大多数常规重质油油田天然能量都不足,需要人工注水才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21212 认真进行油藏评价,编制符合油田实际的ODP 报告以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由于受开发年限、平台寿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海上常规重质油油田井下作业不能过于频繁,调整工作量也不能过大,油田地质储量、单井产能、生产规模、层系划分、井网和井距等都不能有重大失误。
因此,只有针对海上常规重质油油田埋藏浅、地震反射质量好、油藏描述相对容易等特点,结合其它数据对油藏进行认真评价,才能编制出一个符合油田实际的ODP 报告,从而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21213 生产井采用先期防砂和机械采油技术,采用正方形井网和面积注水 先期防砂以绕丝筛管管内砾石充填和压裂防砂为主,做到一次作业终身免修;机械采油以电潜泵为主;油田多采用正方形井网、面积注水,井距小(350~400m ),井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