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论文
西方经济论文
西方经济论文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其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揭示:市场根源于人性,表现为自主的交换——分工活动,市场经济的灵魂在于政府提供的保护、支撑、促进互利双赢交易的制度体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经济论文范文一:西方经济学网络教改分析1我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设置状况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实际的深入考察以及面向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目前我院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经济学本身综合性、理论性强的特点,使得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多、经济学方法训练较少。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身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体系庞大,流派众多,知识点中重、难点较多,因此实际教学中,面对诸多的理论知识,为按照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以理论教学为主,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传授西方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而对经济学方法的介绍相对较少。
学生在听完课之后也习惯通过死亡硬背来了解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
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建立逻辑能力的锻炼。
而且由于课时限制,加之学生学习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学生很容易产生抽象、枯燥、难学之感,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教学中传统理论讲解较多、非主流学派理论和前沿动态理论介绍较少。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所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尽管有限侈不同的版本,但内容基本都是以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针对非主流经济学派和许多较为前沿的理论缺乏系统介绍。
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动态的了解,不能对学生经济学多元化思维方式进行启迪和训练。
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背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还是有较大差异,客观上造成理论与实践的错位。
有加之,学生开课年级较低,其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特别是对宏经济发展的认识、理解都较为肤浅,这也影响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一:西方经济学教改思路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一)学科流派众多,学生难于区分差别。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英国的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持有不同观点的学派。
例如,以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1887-1975)、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15-)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以琼•罗宾逊(JoanV.Robinson1903-1983)、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Koldor1908-1986)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罗伯特•韦内•克洛委尔(R•W•Clower,1926-)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7.31—2006.11.16)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等。
正是因为这种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状况,经济学才得以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得以紧密结合,关于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
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教育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很难理清思路去辨别哪种理论是主导的,这就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和对理论体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多样,学生难于理解掌握。
与其他经管类课程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它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等。
实际上,该门学科大体上分成三种层次: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高级微宏观经济学。
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说明就越多,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多产生在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领域。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最新8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最新8篇一、西方经济学的性质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
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特点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1、数学基础薄弱。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
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
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西方经济学期末结业小论文)浅析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浅析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浅析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论XXX国土资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4班学号:XXXXXXXXXXXX摘要:效用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很广的一个概念。
它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卞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
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用的另一个概念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单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新增的效用量或满足程度。
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的边际效用,某一物品的边际效用是衡量该物品的价值量的尺度。
进而认为,商品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
商品数量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其价格就越高。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1 相关概念的界定效用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中使用很广的一个概念。
它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
效用不同于商品的客观用途,但它又是建立在商品客观用途之上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身欲望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
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某种商品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程度越大,它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就越大。
因此,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间单消费同一商品,或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单对不同消费者而言,其效用大小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饿得越厉害,食物给他带来的效用就越大;而一个人在饱食之后,相同食物给他的效用可能是零,甚至为负数。
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用的另一个概念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单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新增的效用量或满足程度。
因为效用是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给自己带来欲望满足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因此,随着个人连续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他从中得到的增加的或额外的效用量是递减的。
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按照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观点,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同时效用又必须与商品的稀缺性相结合,而最终形成价值。
因为物品越稀缺,则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
西方经济学论文消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论文消费者均衡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有限收入下,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最优的消费组合。
消费者理性地进行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消费者均衡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理论结论。
首先是理性行为假设,即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是理性的,能够准确地评估不同商品或服务对其带来的满足度。
其次是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努力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最后是预算约束条件,消费者的消费不能超出其收入范围。
消费者均衡的概念对于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均衡不仅可以解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需求和定价策略。
消费者均衡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消费者均衡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做出最佳选择,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消费者均衡理论的研究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消费者均衡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模型,更是一种市场行为的表现。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受到信息技术、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受到广告、宣传、口碑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因此,消费者均衡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
消费者均衡模型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忽视了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
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所面临的选择不仅仅受到效用和价格的影响,还受到市场波动、经济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综合考虑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风险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更能够准确地描述现实市场的情况。
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消费者均衡模型与实际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消费者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如何做出决策,并研究不同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发展更多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市场模型,从而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指导企业决策。
大一西方经济学理论论文范文
大一西方经济学理论论文范文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在财经类高校教学工作中的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西方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一:《“绝对利益说”和”比较利益说“的异同及启示》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自有贸易,数量在增加,质量在好转,其中各方的博弈也愈发激烈,提到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就不得不提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它们的理论依旧是自由贸易论者手中强大的武器。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绝对利益说“和”比较利益说“的异同及它们对当代世界贸易的启示做一个简浅的分析。
一、绝对利益理论绝对利益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一)绝对利益理论的概念和理解绝对利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若各国都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如果我们对此进行1:1的商品交换,则英国获得了1单位的酒,本国剩余了1.7单位的毛呢,显然本国对毛呢的消费将会增加;则葡萄牙从英国获得了1单位的毛呢,本国剩余了1.375单位的酒,显然本国对酒的消费也将增加。
从两个国家的总和来看,毛呢的产量和酒的产量都得到了增长,也就是说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绝对利益论的特点:(1)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2)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3)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精选8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精选8篇)一、方法论的内涵及层次划分1、方法论的内涵2、方法论的层次划分经济学方法论从层次上划分为哲学基础、一般方法及其具体方法。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理念是科学哲学,它指明了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方向。
一般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例如:抽象的和历史描述的、归纳与演绎、证实与证伪、实证与规范、个体与总体、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前提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在生存发展中,会提出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着无限多样性的欲望。
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欲望。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需要或欲望开始的。
2、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
所谓假定即是指其中一种理论适用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调节机制,在进行经济理论分析时都对人性或经济行为主体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假定,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都是自私自利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因此在其从事经济活动时,都会充分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去谋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
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收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常用“效用”这一概念来表明消费者通过购买到的经济物品而得到的消费满足程度);作为一个厂商,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投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利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就会设法去追求最大化的要素报酬。
这就是“经济人”假定。
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国家干预主义学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直至目前各种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
包括了:(1)标准凯恩斯经济学;(2)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3)新剑桥学派(虽然未能成为主流学派并居于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也在一些方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供给和需求论文
西方经济学供给和需求论文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通常被用来解释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决定的。
供给指的是在某一价格范围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指的是在某一价格范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用来解释价格的变动,以及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是如何被决定的。
根据供给和需求的理论,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会增加,而需求量会减少。
这是由于当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有更多的动机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同时消费者则会有更少的动机购买。
相反地,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会减少,而需求量会增加。
这种关系被称为价格弹性,它可以用来解释价格变动对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影响。
除了价格以外,供给和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税收政策以及消费者偏好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以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因此,在分析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时,除了考虑价格弹性以外,还需要考虑这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之,供给和需求是西方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被用来解释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决定的。
通过理解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以及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此外,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也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当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便处于均衡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会趋于稳定,而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也会达到最优水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并不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常常出现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情况。
这会导致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对市场产生影响。
除了单一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外,供给和需求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
通过对不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影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商品和服务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浅谈西方经济学(小论文)
西方经济学即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也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它既赞美价格机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西方经济学主要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角度切入,研究对象下至家庭厂商,上至国民经济,主要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方法,寻求市场经济的本质与发展规律。
经过两百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出了诸多流派,尽管西方经济学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是它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
换言之,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我们应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在它的部分的概念,论点和方法上,还要看到它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引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也应多注意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硬件,也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软件,人口压力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
在某些市场中,市场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这就是非对称信息。
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表达的古典福利经济学定理如下:第一、竞争均衡或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若对初始收益进行适当的再分配,任何具有帕累托效率的配置都能达到瓦尔拉斯均衡.当然,上述结论必须满足一系列的假定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对称信息假定。
该假定认为,所有的经济行为人对所有的经济变量具有相同的信息。
但是现实的经济活动无法满足对称信息的要求,而经济学家却能另辟蹊径通过非对称信息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非对称信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在 1967年以前,经济学家还不能够恰当地处理这一问题,因为当一个行为人不知道对手的情况时,竞争规则是没有定义的。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综述西方经济学作为全球经济学的核心分支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旨在对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我们需要回顾其历史沿革。
古典经济学派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主义思想,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的观念,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
新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货币和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
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也与微观经济学紧密相连。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金融市场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使得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经济学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实证分析主要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而规范分析则侧重于评价经济政策的优劣和提出政策建议。
计量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数据和模型来验证理论假设。
西方经济学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在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试图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背景、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西方经济学作为世界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自古典经济学时代至今,西方经济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经济理论和思想,逐渐形成了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庞大理论体系。
其背景主要涵盖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经济危机的挑战、政府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推动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于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指导经济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宏观)论文
通货膨胀浅析摘要:通货膨胀是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带来很多的效应,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一个永远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年里,我国就面临着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挑战。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全面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但对于通货膨胀的认知,经济学界众说纷纭。
最有代表性的,笔者认为可分为两类:以新古典综合派代表,认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持续的全面上涨的现象;以货币学派为代表,认为通货膨胀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
它发生在货币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时,每单位产品所包含的货币量增加的逾快,通货膨胀律也就逾高。
对通货膨胀的测度一般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来定。
二.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一)由外汇储备引起的供需失衡是通货膨胀的内在因素通缩是社会总供需失衡,同样,通胀的本质也是社会总供需失衡,不过它与通缩相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在有国际贸易的背景下,供需平衡在于:国内供给+总进口=国内需求+总出口。
当总出口大于总进口时,表现于顺差,企业手中握有外汇存款。
此时,国内的需求是大于国内供给的,缺口部份就是顺差中的外汇购买力,只有当这些外汇用于进口等额商品时,总供需才实现平衡。
西方经济学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论文浅谈贫与富学院:电控学院专业:微电子学号:11023203 姓名:路思2013/4/29目录一、前言 (2)1、课程感受 (2)2、正文 (2)二、中国贫与富 (3)(一)基尼指数(二)贫富差距——马太效应(三)个人看法三、社会贫与富 (4)(一)社会现象(二)个人看法四、我眼中的贫与富 (5)(一)新兴群体(二)引用——金钱与幸福五、参考文献 (13)六、后语 (13)一、前言1、课程感受很荣幸这个学期选修了汤老师的两个课程,管理学原理完美落幕后,现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也结束了,记得第一节课老师问过我们为什么会选这门课程,有的同学答因为专业,有的因为爱好,有的因为学分。
而我,一方面是因为对于管理和经济两个方面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工科女。
确实需要一些这样的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由于父母工作性质的原因,对于管理和经济学方面确实有很浓厚的兴趣。
在之前也对经济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曾选修过经济学原理的课程。
这个学期选修了西方经济学后,对于这个领域又迈进了一步。
而幸运的是这学期的管理学原理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都是由同一个老师讲解的,而老师的授课方法是我很喜欢的,每节课的前半段,她讲解一些经济学原理的知识,让我们慢慢理解,后半段她让我们用PPT的形式与大家一同交流自己对于管理学不同层次各个方面的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课下去搜集资料,小组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学习到了更多。
因为往往一个课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别人看待问题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优势,分析自己的劣势。
扬长避短,以此来学习更多知识。
作为一名工科生,平时很少能接触到这类学习。
在这次的学习中,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也许我还不能够很专业的谈论经济学中的某些方面,也不能很准确的说出每一个经济学原理的概念。
但是,对于经济领域却充满了向往。
这次论文我想主要从贫富差距方面入手,浅谈我眼中的贫与富。
2、正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上个世纪末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经济学案例的选编1.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
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
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
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ZG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一般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
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2.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
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3.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
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
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怀GJ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二、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案例教学中,教师或在课堂当堂呈现案例,或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
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制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示自己的观点。
教师则由前台转向幕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则应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
西方经济学期末论文
西方经济学期济学期济学期末论文济学期题目: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的经济学分析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班级:1303班姓名:古古怪怪个学号:辉光放电挺好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的经济学分析一运用供求理论分析1 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瑞士银行发布的全球石油领域现状的最新报告显示,世界已证实石油储量有1.8 万亿桶。
这意味着,按现有石油消费水平,世界石油还可开采46年。
2 人们对于石油需求的分析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嗜好影响石油的需求。
近些年全球经济复苏,人们的收入水平有所上升,随之而来的的私家车购买浪潮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于是石油的需求。
据统计,美国平均每户人家至少拥有3辆私家车;中国私家车拥有率已达8.2%,及私人购车总量可达29万辆,并且司家车购买量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除此之外,其他商品的价格影响消费者对于石油的需求。
目前全世界对石油的替代品研究及推广虽有一定成效,但其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
据统计,当前成熟的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技术并不多,技术上最成熟的就是乙醇和植物油为原料的乙醇汽油油,目前已占世界燃油供应的近3%,但其成本造价远远高于石油的价格。
替代品的高价,自然导致石油需求量的上升。
石油价格在最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但由于石油的需求弹性较小,价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最近几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保持在每天210万桶左右。
总言之,世界石油需求量依然巨大。
根据供给理论可得,石油需求的增加会引起石油均衡价格的增加,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大利益。
3 供给对价格的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政策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全球石油供给的下降。
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供给的减少,根据供给理论可得,石油供给的减少会导致石油均衡价格的上升。
据统计2013年因“限油”政策供给减少约每日100万桶,石油价格每桶同比可上涨1美元左右,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大利益。
西方经济学期末论文-浅谈价格歧视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
浅谈价格歧视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对价格歧视的概念、分类及其福利效果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并以餐饮业、电力和民航业为例考察了价格歧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最后,从社会福利重新分配的角度阐述了价格歧视不仅可以使得厂商获利最多,而且可以使部分社会福利分配更加公平。
关键词:价格歧视福利分析【案例】麦当劳经常以某种形式发放优惠券,例如,在麦当劳的网站上发放,顾客只要打印这张优惠券,就可以凭券到麦当劳以7—8折不等的优惠价格享受某种套餐.或者把优惠券夹在麦当劳的宣传报纸里,顾客只要看这张报纸就会得到优惠券,或者在路边免费发放。
等等,事实上,不仅仅是麦当劳,许多餐厅也有类似的优惠券。
那么,为什么要发放优惠券呢?一种容易想到的解释是: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销售量。
但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为什么不直接降价呢?可见,这个解释不对。
另一种解释是:麦当劳想借此进行价格歧视—-把顾客分开。
要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总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的,而不是随手可得-—上麦当劳的网站浏览寻找优惠券,打印优惠券,或者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或者倒路边索取,都是需要花费少许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通常是什么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成本呢?是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
能上麦当劳的人中,什么人时间比较便宜呢?显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工薪阶层)。
另外,优惠券能够购买的通常是某种指定的商品组合,而不是随意购买.也就是说,使用优惠券的顾客,是要付出代价——不能随意挑选商品的代价.这也是一种成本。
总而言之,使用优惠券,无论是谁都是要付出代价(成本)的。
通过上述种种方式,麦当劳成功地把麦当劳的顾客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开,然后,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没有优惠),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
时间地点商品相同但价格不同,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
通过价格歧视,麦当劳向消费者榨取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利润。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优秀12篇)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优秀12篇)一、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先期课程作为支撑,比如《经济史》、《高等数学》等课程。
比如通过学习《经济史》,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产生意义。
在接触《西方经济学》时,对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会加深。
现代经济学中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公式推导以及图形,需要以《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为铺垫才能完成这些知识的讲授。
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以及生产者均衡理论,都离不开《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求导运算、函数求极值运算。
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刚刚升本的院校,缺乏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深层次理解,在课程设置上忽视《经济史》,有的院校虽然开设《高等数学》,但是却将其开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后,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缺乏必要的数学储备,教学效果不理想。
2.体系过于庞杂。
《西方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又包含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包含了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等。
这么庞杂的内容,有的学校将其压缩为一个学期讲授,只能浅尝辄止。
即使在一个学年讲授,学生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演算能力,知识点环环相扣,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后面的学习。
在许多学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往往出现高分率低、不及格率高的现象。
3.教材选用不合适。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往往选用国家规划级教材,比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数学推导、数学公式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中级西方经济学的难度。
国外经济学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非常多,而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多是对理论、模型的书面阐述,案例非常少,即使有案例往往是从国外教科书上搬下来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
关于西方经济学论文怎么写
关于西方经济学论文怎么写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一:《西方经济学论文消费,要对自己负责》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消费理性收益最大化每当年末或者节日来临,父母单位经常会发东西,前些年,是日常用品或者是食品,但近些年,更多的是发现金。
当然,我更希望父母单位发现金,这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学了西方经济学,便能用消费者消费行为来分析这种心理。
在消费时,也能更理性,学着在消费的时候对自己负责。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在这个方程式中,分母是欲望,在这里,欲望指的是一种我们在生活中所缺乏的感觉,也是渴望被满足的愿望,可见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
而效用同样也是一种心里感觉,消费某种物品而得到的满足感越多,效用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那么,既然效用和欲望都是一种心里感觉,幸福自然也是一种心里感觉。
效用的大小也是因人而异的,既然有欲望就容易造成消费行为,所以,消费给每个人带来的效用也是不同的。
既然如此,每个人的消费方向和消费水平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同,但是,为了使自己的幸福感最大化,就应该试着使自己的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这样的消费行为,也是对自己负责。
像我在开篇提到的,发给一定的实物和发给与实物价值相同的现金,我们觉得发给现金更合适,那么现在,我们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来分析。
首先,从无差异曲线来看,尽管同一条线上的取值不同,但所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无论发给的实物如何组合,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都是相同的。
另外,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若发给的实物是几种物品的组合,则其中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其他几种物品的数量就会下降,因此,无论怎么样组合,其总效用都是相同的,无法使每种物品所带来的效用都增加。
而发给我们现金,就保证了消费者的个人自由,我们可以对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进行消费,大大增加了满足感,对于发给实物来说,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而发给现金则可以实现这一点。
因此,从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来看,在这件事上,企业发给员工相应的现金比发给实物更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期济学期济学
期末论文
济学期
题目: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的经济学分析
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班级:1303班
姓名:古古怪怪个
学号:辉光放电挺好看
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的经济学分析
一运用供求理论分析
1 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瑞士银行发布的全球石油领域现状的最新报告显示,世界已证实石油储量有1.8 万亿桶。
这意味着,按现有石油消费水平,世界石油还可开采46年。
2 人们对于石油需求的分析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嗜好影响石油的需求。
近些年全球经济复苏,人们的收入水平有所上升,随之而来的的私家车购买浪潮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于是石油的需求。
据统计,美国平均每户人家至少拥有3辆私家车;中国私家车拥有率已达8.2%,及私人购车总量可达29万辆,并且司家车购买量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除此之外,其他商品的价格影响消费者对于石油的需求。
目前全世界对石油的替代品研究及推广虽有一定成效,但其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
据统计,当前成熟的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技术并不多,技术上最成熟的就是乙醇和植物油为原料的乙醇汽油油,目前已占世界燃油供应的近3%,但其成本造价远远高于石油的价格。
替代品的
高价,自然导致石油需求量的上升。
石油价格在最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但由于石油的需求弹性较小,价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最近几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保持在每天210万桶左右。
总言之,世界石油需求量依然巨大。
根据供给理论可得,石油需求的增加会引起石油均衡价格的增加,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大利益。
3 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政策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全球石油供给的下降。
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供给的减少,根据供给理论可得,石油供给的减少会导致石油均衡价格的上升。
据统计2013年因“限油”政策供给减少约每日100万桶,石油价格每桶同比可上涨1美元左右,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大利益。
二运用需求弹性理论分析
消费者对于石油的需求是强大而稳定的,石油的可替代程度也是比较低的,石油的使用时间也是比较短的。
总言之,对于有车的家庭石油的需求弹性是比较小的。
据统计,在美国石油的弹性系数为0.81。
石油输出国的“限油”政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石油价格的上升,但石油的需求缺乏弹性,因此其需求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可得,石油价格的上升,会使石油输出国总收益增加。
三从寡头垄断分析“限油”政策
寡头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现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
当各寡头之间存在勾结时,产量是由个寡头协商确定的,卡特尔是指各寡头之间公开进行勾结形成的寡头垄断组织,目的是协调他们的行动,共同确定价格。
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是这样一个国际卡特尔。
卡特尔共同制定统一的价格,为维持这一价格还必须对产量进行限制。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的的目的是在于协调各国石油政策,商量原油产量和价格,采取共同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保护本国资源,维护自身利益。
石油输出够组织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
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石油输出国组织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采取战争等掠夺手段,恶意压低石油价格。
石油输出国组织近几年来组织多次“限油”活动,致使油价激增来抗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平衡世界力量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贮备,约共占世界石油蕴藏78%以上的石油储量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
它们占全球产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
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的决定是相当影响油价的。
1973
年石油危机中,石油输出国组织对石油的限制政策,石油价上升了4倍。
四石油输出国组织“限油”的影响
根据上文供求理论,可知“限油”政策会导致油价的上涨,使用石油成本的不断增加,会促使人们更加积极的寻找石油的替代品,德国最初从油菜籽中提炼生物柴油,这种柴油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以植物作原料,燃烧彻底,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使用普通柴油低50%,更有利于环保。
巴西根据本国的国情以甘蔗为原料开发乙醇燃料,全部或部分替代汽油,在全国广泛推广使用,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巴西的乙醇汽油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
南非利用其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五位的优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大力研发煤变油技术,其煤变油产品占南非燃油市场的28%,每年为南非节省的外汇高达51亿美元。
此外,全球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积极提供原油,全球石油供过于求,石油价格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北美岩油热潮仍在持续,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五结论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油”政策,虽然在能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在市场经济时代,在没有完全垄断市场的情况下,想通过这种减少供给的方式去谋取利益,是不能够增加效益的,由于供给和需求是有弹性的,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消化之后,总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的。
因此,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从选择奇特的经营方式上入手,采用这种破坏市场的行为,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