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学数学竞赛培优教程试题19及解析
(完整版)2019年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对于任意一条直线 l ,在直线 l 从平面图形的一侧向另一侧平移的过程中,当图形被直线 l 分割后,设直线 l 两侧图形的面积分别为 S1,S2.两侧图形的面积由 S1<S2(或 S1>S2)的情形, 逐渐变为 S1>S2(或 S1<S2)的情形,在这个平移过程中,一定会存在 S1=S2 的时刻.因此,一定 存在一条直线,将一个任意平面图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5 分
--------------------15 分
18.(15 分)(1)在图中每画出一条给 0.5 分
-----------------2 分
(2)① -----------------------5 分
②
S1<S2 S1=S2 S1>S2
(3)存在.
S1<S2 S1=S2 S1>S2
-------------11 分 ---------------13 分
请你在图18中相应图形下方的横线上分别填写s1s2的数量关系式用182请你在图18中分别画出反映s1s2三种大小关系的直的横线上分别填写s1s2的数量关系式用3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将一个任意的平面图形如图请简略说出理由184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9
2019 年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以下每题的 4 个结论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圆括号内.)
17.(15 分)设第一代表团有 a 人,第二代表团有 b 人,由题意得:
a 35m 15 , b 35n 20 ,其中 m、n 是自然数--------------------3 分
两个代表团共拍了 a×b 张照片,
七年级数学尖子生培优竞赛专题辅导第十九讲几何不等式(含答案)
第十九讲几何不等式趣提引路】已知:如图19一1,三个居民区分别记作A、B、C,邮电局记作0,它是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0、A、B、C每两地之间有宜线道路相连,一邮递员从邮电局出发,走遍各居民区再回到O点,若AC> BOAB.问:哪条路线走的距离最短?并说明理由.解析若不考虑顺序,所走路线有三条:OABCO(或OCR40)、OBACO(或OCABO), OBCAOC或OACBO), 其中OABCO最短.在AC上截取AB' =AB,连结OB',设三条路线OABCO, OBACO, OBCAO的距离分别为〃「厶、厶,易证△ AOB^AAO B, A50=B0,d厂心=(OB+BC+CA+AO)—(OA+AB+BC+CO) =0B+ (AC -AB)一CO=OB'+ (AC-AB )一CO=OB'+B'(7 — CO〉。
, A d3>d t,同理d2>d x.・•.路线OABCO最短.知识拓展】1.三角形的不等关系是研究许多几何不等问题的基础,这种不等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同一三角形中进行比较;一类是在两个三角形中比较•这里主要方法是把要比较的边或角如何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或适当安排在两个三角形之中.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关边或角不等关系的证明,常有以下泄理:(1)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4)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5)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例1如图19-2,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AB=CD, E、F分别在AB、CD上且AE=CF.求证:EF2 丄(AD+BC).------- i ------- /c G图19・2证明如图所示,延长AD至2,使DD严BC,延长36?至(7「使CC「=AD,连结G D「则ABC;®是平行四边形,ABCD和CDD、C、是两个全等的梯形,在上取一点G 使D、G=AE,连结FG和EGFh AE=CF,则£F=FG,又EG=A D. =AD+BC.•••2EF=EF+FG2EG=AD+BC.即EF=- (AD+BC)・2点评当且仅当点F落在EG上时,即E为AB的中点时,结论中的等号成立•证明这类不等式的一个常用方法是能过添加辅助线,把要比较大小的线段或角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或者适当地安排在两个三角形中, 以便应用上述基本不等关系.例 2 如图19-3, △ABC 中,AB>AC. BE、CF 是中线,求证:BE>CF.解析BE、CF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将BE平移到FG,在AGCF中比较FC与FG的大小即可.证明将BE、CE分別平移到FG、FD,则四边形EFDC为口作FH丄BC于H.VAB>AC9且F、E分别为AB、AC 的中点,:.FB>CE.:.FB>FD.由勾股泄理得:HB>HD,即FB>FD又•••GH=GB+BH=EF+BH=DC+BH>CD+DH=CH,即GH>CH, :.GF>CF.即BE>CF・例3 如图19-4,在等腰AABC中,AB=AC, D为形内一点,ZADOZADB.求证:DB>DC.解析由于厶DC、/ADB与BD、DC不在同一三角形之中,所以考虑将某一图形绕着某点旋转一是角度,使图中的对应元素不变,使它们能集中在同一个三角形之中.证明把AAB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AACD',连接DD',则AD^AD'.:.ZADD^ = ZAZT D,而ZADC> ZADB,:.ZADOZAD C・••• ZADD f + ZD' DC> ZAD f D+ ZCD D••• ZD DC> ZDD C・:.CD r>DC,即DB>DC.点评几何图形在平移、对称、旋转变换中,只是图形位置发生变化,而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不变. 例4 如图19-5,在ZVIBC中,心b、c分别为ZA. ZB、ZC的对边,且求证:2ZB<ZA4-ZC.证明延长BA到D 使AD=BC=u,延长BC到& 使CE=AB=c,连结DE,这就把图形补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有BD=BE=a+c ・:.ZBDE=ZBED・ffl!9-5DF//AC. CF//AD,相交于F,连结EF,则ADFC是平行四边形.•••CF=AD=BC・又ZFCE=ZCBA,•••△FCE仝△CBA (SAS)・:.EF=AC=b.于是DEWDF+ EF=2bJ+c=BD=BE.这样,在ABDE中,便有ZB<ZBDE=ZBED・2ZB< ZBDE+ ZBED= 180°一ZB=ZA+ZC,即2ZB<ZA+ZC.例5过三角形的重心任作一宜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部分,求证:这两部分面积之差不大于整个三角形面积的丄9证明如图19-6,设AABC重心为G,过点G分别作各边的平行线与各边交点依次为B「C「C?、A?・连结 A 九、B| 、C] C21•.•三角形重心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二倍,:• A| A = A[ B、= B\B,B B? = B、Cj = C] C,CC2 = G = A,A.■ ■ ■ ■V A l A2//BC. B\B」AC、C\CJ AB・••图中的9个小三角形全等.即AA C x C.所以上述9个小三角形的而积均等于AABC而积的1・9若过点G作的直线恰好与直线AG、BG、B2 A2,重合,则AABC被分成的两部分的而积之差等于一个小三角形的而积,即等于而积的1.9若过点G作的直线不与直线AG、BG、场儿重合,不失一般性,设此直线交AC于F,交AB于E, 交G C?于D •:GB严GJ ZEB\G=ZD:C,Zfi, GE=ZC2 GD.GD.:・EF分皿眈成两部分的而积之差等于|S,5-S他伽心|,而这个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5AC|C.C的而积.从而EF分AABC成两部分的而积之差不大于AABC而积的丄・9综上所述:过三角形重心的任一直线分三角形成两部分的而积之差不大于整个三角形而积的丄.9好题妙解】佳题新题品味例1如图19-7,求VPHT + J(4_x)‘ +4的最小值.R图19・7解析本题周旋于根式,那就不易求岀最小值,但从式子的特征联想到勾股定理,由数想形,构成直角三角形可使问题迅速解决.解构造如图19-7 所示的RtAPAC. RtAPBD> 使AC=1, BD=2, PC=x, CD=4,且PC、PD 在直线 /上,则所求最小值转化为“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取点A关于/的对称点A',显然有M+PB=% +PB2A' B= j3’+¥ =5.・•. A/P+T + J(4二x),+4 的最小值是5.例2 如图19-8,已知AD是AABC的角平分线,且AB>AC,求证:BD>DC.解析由于AB>AC,所以可在AB h截取AE=AC.连接DE,易证△ ADE^/\ADC.于是DE=DC,这样把DC. BD放入ABDE 中进行比较即可.证明:TAD为角平分线,•••作△/!£>(?关于AD为对称轴的△△£>£・:・DC=DE、ZADE= A ADC ・••• ZBED> ZADE= ZADC> ZABD.:.ZBED>ZEBD•:・BD>ED即BD>CD.中考真题欣赏例1 (陕四中考题)如图19-9,已知人》为厶ABC的中线,求证:AD<- (AB+AC)・2解析考虑如何将A AC. AD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去,采取中线加倍法.证明延长AD 至E,使得DE=AD,连结CE,则厶ABD^AECD, :.EC=AB,在AACE 中,AE<AC+EC 即2AD<AB+AC, AD<- (AB+AC).2例2 (连云港市中考题)在△ABC中,AC=5,中线AD=4.则边AB的取值范帀是()A. 1VABV9B.3<AB<\3C.5<AB<\3D.9<AB<\3解析参见图19-9.延长AD至E, DE=AD,连结CE,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3VCEV13,又CE =AB.故3VABV13,选B.竞赛样题展示例1 (1996年“希望杯”初二竞赛题)如图19-10,在厶ABC中,ZB=2ZC,则AC与2A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AC>2AB B・ AC=2AB C. ACW2AB D. AC<2AB解析关键在于构造等腰三角形,延长CB至D 使得BD=AB,则ZD=ZD/\B=ZC, AD=AC,在厶ABD中,AB+BD^2AB>AD.即2AB>AC.选D例2 (2000年“希望杯”初二竞赛题)如图19-11, AABC中:AB>AC. AD. AE分别是BC边上的中线和ZA的平分线,比较AD和AE的大小关系.解析延长AD 至F,使DF=AD,连结BF•则AADC^AFDB, :.AC=FB. ZDAC=ZF. \9AB>AC.•••AB>FB, :.ZF>ZBAF. :. ZDAC> ZBAF,•••点D 在点E 的左边,A ZBAF< ZEAC. V ZADE= Z BAF+ A ABC. kAED=ZC+/EAC, ZABCVZC, Z. ZADE< ZAED,故AD>AE.RI19-91^19-10例3如图19-12,在ZVIBC中,P、Q、/?将英周长三等分,且P、Q在AB上,求证:迪竺>2.S/u 肚9解析易想到作AABC和△PQR的髙,将三角形的而积比化成线段的乘积比,并利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泄理,把其中两条高的比转换成三角形边上线段的比.证明如图32作V丄帖厶,R5于H,则进=册=册不妨设IWBC的周长为1,则PQ丄 AB<丄,3 2•陀、2■ ■ , ” — *AB 3':AP^AP+BQ=AB-PQ< 1-1例4 (2000年江苏省初三竞赛题)如图19-13,四边形ABCD中,AB=BC, ZABC=60a , P为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ZAPD=120°・证明:用+PD+PCMBD・解析在四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 D,由ZAPD= 120°可证明B'P=AP+PD.易知B CMPB' +PC,得B'CWAP +PD+PC.下iiEBD=£C・VAAB D是等边三角形,:.AB r=AD, ZBAD=60°,又易知ZVIBC是等边三角形,故AC=AB, ZB AC =60°,于是△ AB C竺AADB,:・B'C=DB・例5设h「叽、虬是锐角心菟三边上的髙,求证:訂罟弊“解析如图19-14>在RtAADC中,由于AC>AD,故同理可证c> h b, a> h c,Sg3又A迢,从而等h a + % + 九 <"+b+c.设AABC 的垂心为H 点, 由于 HA+HB>AB, HB+HOBC,HC+HA>AC, 则 HA+HB+HC>1 (a+b+c)・2从而h a + h b + h e >HA + HB + HC>-(a+h+c),2即5+hJ ②a+b+c 2由①、②得丄v34_vi2 a+b+c例6如图19-15,在Z\ABC 中,®AC ,过点A 作EF//BC,D 为EF 上异于A 点的任一点,求证,AB+AC 〈BD+DC ・解析将AACD 以直线EF 为对称轴对折到厶AC' D 中, ••• ZC'AD 二 ZDAC 二 ZACB 二 ZABC ・・・・ ZC ,AD+ZDAC+ZBAC=ZABC+ZACB+ZBAC=180° .・・.B 、A 、C'三点共线..v BC Z <C D+DB, 又•••AC'二AC, CD 二 DC',・•・ AC' +AB<BD-DC.即 AB+ACCBD+DC ・过关检测】A 级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Z\ABC 中,AD 为中线,AB=7, AC 二5,则AD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94年安徽省数学竞赛题)已知在AABC 中,ZAWZBMZC,且2ZB 二5ZA,则ZB 的取值范围 是 _______ .3. (1997年太原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用长度相等的100根火柴棍,摆放成一个三角形,使最大边的 长度是最小边长度的3倍,求满足此条件的每个三角形的各边所用火柴棍的根数 ___________ •4. (1998年全国高中理科试验班招生数学试题)面积为1的三角形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且满 足a£bWc,则a+b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 .5. (2000年江苏数学竞赛培训题)在任意AABC 中,总存在一个最小角(「则这个角的取值范围为c r^19-15B 级AABC 中,E 、F 分别为 AC 、AB 上任一点,BE 、CF交于 P,求证:PE+PF<AE+AF.1.如图 19-16,2.如图 19-17, 等线段 AB 、CD 交于 0,且ZA0C=60° ,求证:AC+BD2AB. 3.如图 19-18, 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求证:EF<AC.A4.已知a. b、、y 均小于0, x2 + y2 =1.求证:y]a2x2 +h2y2 + y]a2y2 +b2x2 >a+b.5.如图19-19. 在AABC 中,ZB=2ZC,求证:AC<2AB.6•平而上有n个点,其中任意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求n的最大值7•如图19-20.已知ZkABC中AB>AC, P是角平分线AD上任一点,求证:AB-AOPB-PC.第十九讲几何不等式A 级1. 1 <AD<62. 75°W 乙BW100。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培优试题一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① 3y x =-,②21y x =-,③()10y x x=-<,④223y x x =-++ 其中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2.(2018济南,9,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线的格点上,将△ABC 绕点P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B ′C ′,则点P 的坐标为( )A .(0,4)B .(1,1)C .(1,2)D .(2,1)xy–1–2–3–412341234567BCA A'C 'B'O3、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 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的x 的不同值最多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x a x a ->-⎧⎨-<⎩的解集中任意一个x 的值均不..在04x ≤≤的范围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a >或2a <- (B )25a -≤≤ (C )25a -<< (D )5a ≥或2a ≤-5、如图所示,已知点A 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 是AN 的中点,点P 是半径ON 上的动点。
若O 的半径长为,则AP BP +的最小值为( )(A )2 (B )3 (C )2 (D )6.(3分)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tan ∠DCE=.设AB=x ,△ABF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P B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7.已知一组数据:12.10.8.15.6.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2019年初三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9年初三数学竞赛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抛物线c bx x y ++=2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为223y x x =--,则b c 、的值为 ( ) A 、22b c ==, B 、20b c ==, C 、21b c =-=-, D 、32b c =-=,2、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上取两点M 、N ,使∠MCN =45°,记AM =m ,MN =x ,BN =n ,则以x 、m 、n 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随x 、m 、n 变化而变化3、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延长BG 交CD 于F 点,若CF=1,FD=2,则BC 的长为( ) A. B.C. D.4、已知函数2|82|y x x =﹣﹣和y kx k =+(k≠0,k 为常数),则不论k 为何值,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A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 、有且只有二个交点C 、有且只有三个交点D 、有且只有四个交点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恰有5个整数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6-<t <112-B 、6-≤t <112-C 、6-<t ≤112-D 、6-≤t ≤112-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6、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24,点D 在线段AC 上,点F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4BC CF =,DCFE 是平行四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FAAB CN255332x xx t x +⎧->-⎪⎪⎨+⎪-<⎪⎩7、如图,△ABC 内接于⊙O ,且AB =AC ,直径AD 交BC 于E ,F 是OE 的中点.如果BD//CF ,BC =25,则线段CD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放置一个直角梯形AOCD .已知AB =3,AO =8,OC =5,若点P 在梯形内,且S △PAD =S △POC ,S △PAO =S △PCD ,那么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不论k 取什么样的实数,直线y =kx ﹣3k +4总经过一个定点P ,若以原点O 为圆心的圆过点A (13,0),与⊙O 交于B 、C 两点,则弦BC 的长的最小值为10、小明某天在文具店做志愿者卖笔,铅笔每支售4元,圆珠笔每支售7元.开始时他有铅笔和圆珠笔共350支,当天虽然笔没有全部卖完,但是他的销售收入恰好是2013元.则他至少卖出了 支圆珠笔.三、解答题(共4题,满分60分)11、如图,抛物线y =23ax bx +-,顶点为E ,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OB =OC =3OA .直线113y x =-+与y 轴交于点D .求∠DBC -∠CBE .(第11题)12、如图,已知AB 为圆O 的直径,C 为圆周上一点,D 为线段OB 内一点(不是端点),满足CD AB ⊥,DE CO ⊥,垂足为E .若10CE =,且AD 与DB 的长均为正整数,求线段AD 的长.13、已知:y 关于x 的函数y =(k -1)x 2-2kx +k +2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x 1,x 2是函数图象与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且满足(k -1)x 12+2kx 2+k +2=4x 1x 2. ①求k 的值;②当k ≤x ≤k +2时,请结合函数图象确定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4、如果将正整数M 放在正整数m 左侧,所得到的新数可被7整除,那么称M 为m 的“魔术数”(例如,把86放在415的左侧,得到的数86415能被7整除,所以称86为415的魔术数).求正整数n 的最小值,使得存在互不相同的正整数12n a a a ,,…,,满足对任意一个正整数m ,在12n a a a ,,…,中都至少有一个为m 的魔术数.参考答案 1、B2、15、B ;提示:作∠CAD =∠BAM ,AD =AM , 可得△ABM ≌△ACD ,再得△MN ≌△AND ,可得结论3. B ; 【解析】过点E 作EM ⊥BC 于M ,交BF 于N ,易证得△ENG ≌△BNM (AAS ),MN 是△BCF 的中位线,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GN =MN =1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G =3,求得BF =2BN =5,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 的长.4. B ;【解析】函数y =8-2x -x 2中,令y =0,解得:x =-4或2.则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4,0)和(2,0).则函数的图象如图.一次函数y =kx +k (k 为常数)中,令y =0,解得:x =-1,故这个函数一定经过点(-1,0).经过(-1,0)的直线无论k 多大,都是2个交点.故选B . 5、C . 解:根据题设知不等式组有解,解得,32t -<x <20.由于不等式组恰有5个整数解,这5个整数解只能为15,16,17,18,19,因此14≤32t -<15,解得6-<t ≤112-. 6、解:因为DCF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 //CF ,且EF //DC.连接CE ,因为DE //CF ,即DE //BF ,所以S △DEB = S △DEC ,因此原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CE 的面积.连接AF ,因为EF //CD ,即EF //AC ,所以S △ACE = S △ACF .因为4BC CF =,所以S △ABC = 4S △ACF .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 78、ABCM ND(第6题)9、2410、207; 解:设x ,y 分别表示已经卖出的铅笔和圆珠笔的支数,则472013350,,+=⎧⎨+<⎩x y x y 所以201371(5032)44y y x y -+==-+, 于是14y +是整数.又 20134()343503x y y y =++<⨯+,所以204y >,故y 的最小值为207,此时141x =.11、解:将0x =分别代入y =113x -+,23y ax bx =+-知,D (0,1),C (0,3-),所以B (3,0),A (1-,0).直线y =113x -+过点B .将点C (0,3-)的坐标代入y =(1)(3)a x x +-,得1a =.…………5分抛物线223y x x =--的顶点为E (1,4-).于是由勾股定理得BC=CEBE=因为BC 2+CE 2=BE 2,所以,△BCE 为直角三角形,90BCE ∠=︒.…………10分因此tan CBE ∠=CE CB =13.又tan ∠DBO =13OD OB =,则∠DBO =CBE ∠.所以,45DBC CBE DBC DBO OBC ∠-∠=∠-∠=∠=︒.…………20分12、解:连接AC ,BC ,则90ACB ∠=︒.又CD AB ⊥,DE CO ⊥,由Rt △CDE ∽Rt △COD 可得2CE CO CD ⋅=,由Rt △ACD ∽Rt △CBD 可得(第11题)2CD AD BD =⋅,所以CE CO AD BD ⋅=⋅.设AD a DB b ==,,a b ,为正整数,则2a bCO +=,又10CE =,代入上式得 102a bab +⋅=, …………10分 整理得(5)(5)25a b --=.考虑到a b >,只能是550a b ->->,得52551a b -=-=,. 因此30AD a ==. …………20分13、【解析】(1)当k =1时,函数为一次函数y =-2x +3,其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 当k ≠1时,函数为二次函数,其图象与x 轴有一个或两个交点,令y =0得(k -1)x 2-2kx +k +2=0.△=(-2k )2-4(k -1)(k +2)≥0,解得k ≤2.即k ≤2且k ≠1.12x =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是k ≤2.(2)①∵x 1≠x 2,由(1)知k <2且k ≠1.由题意得(k -1)x 12+(k +2)=2kx 1.将(*)代入(k -1)x 12+2kx 2+k +2=4x 1x 2中得:2k (x 1+x 2)=4x 1x 2. 又∵x 1+x 2=21k k -,x 1x 2=21k k +-, ∴2k ·21k k -=4·21k k +-.解得:k 1=-1,k 2=2(不合题意,舍去).∴所求k 值为-1. ②如图5,∵k 1=-1,y =-2x 2+2x +1=-2(x -12)2+32. 且-1≤x ≤1.由图象知:当x =-1时, y 最小=-3;当x =12时,y 最大=32. ∴y 的最大值为32,最小值为-3. 14、解:若n ≤6,取m =1,2,…,7,根据抽屉原理知,必有12n a a a ,,…,中的一个正整数M 是(1i j ,≤i <j ≤7)的公共的魔术数,即7|(10M i +),7|(10M j +).则有7|(j i -),但0<j i -≤6,矛盾.故n ≥7. …………10分又当12n a a a ,,…,为1,2,…,7时,对任意一个正整数m ,设其为k 位数(k 为正整数).则10ki m +(12i =,,…,7)被7除的余数两两不同.若不然,存在正整数i ,(1j ≤i <j ≤7),满足7|[(10)(10)]k kj m i m +-+,即7|10()k j i -,从而7|()j i -,矛盾. 故必存在一个正整数i (1≤i ≤7),使得7|(10)ki m +,即i 为m 的魔术数. 所以,n 的最小值为7.。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试题一:代数问题题目:如果\( a \)和\( 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 a^2 + b^2= 45 \),求\( a \)和\( b \)的值。
解答:设\( a \)为较小的自然数,那么\( b = a + 1 \)。
根据题意,我们有:\[ a^2 + (a + 1)^2 = 45 \]\[ a^2 + a^2 + 2a + 1 = 45 \]\[ 2a^2 + 2a - 44 = 0 \]\[ a^2 + a - 22 = 0 \]分解因式得:\[ (a + 11)(a - 2) = 0 \]因此,\( a = -11 \)或\( a = 2 \)。
由于\( a \)是自然数,所以\( a = 2 \),\( b = 3 \)。
试题二:几何问题题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求斜边的长度。
解答: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c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 = \sqrt{a^2 + b^2} \]其中\( a \)和\( b \)是直角边的长度。
代入数值:\[ c = \sqrt{3^2 + 4^2} \]\[ c = \sqrt{9 + 16} \]\[ c = \sqrt{25} \]\[ c = 5 \]所以斜边的长度是5厘米。
试题三:数列问题题目: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解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_n = a_1 + (n - 1)d \]其中\( a_n \)是第\( n \)项,\( a_1 \)是首项,\( d \)是公差。
已知首项\( a_1 = 2 \),公差\( d = 5 - 2 = 3 \)。
代入公式求第10项:\[ a_{10} = 2 + (10 - 1) \times 3 \]\[ a_{10} = 2 + 9 \times 3 \]\[ a_{10} = 2 + 27 \]\[ a_{10} = 29 \]所以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29。
九年级数学下学期培优作业19 试题
OABD E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九年级下册数学培优作业191、如图,△ABC 内接于⊙O ,AD 是的边BC 上的高,AE 是⊙O 的直径,连BE. 〔1〕求证:△ABE ∽△ADC ;〔2〕假设AB=2BE=4DC=8,求△ADC 的面积.2、如图,AB 、CD 为⊙O 两弦,且AB=CD ,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求证:∠AMN=∠CNM3、:如图,∠AOB=900,D 、C 将⌒AB 三等分,弦AB 与半径OD 、OC 交于点F 、E 。
求证:AE=DC=BF 。
4、如图,△ABC 内接于⊙O ,AB 是直径,D 为弧AC 的中点,连接BD ,交AC 于G,过D 作DE ⊥AB 于E 点, 交⊙O 于H 点,交AC 于F 点。
〔1〕、求证:FD=FG(2)、假设AF ·FC=32,ED=6,求ADF S。
5、如图,AE 是△ABC 外接圆⊙O 的直径,BC ∥AE ,过C 点作CD ⊥AE 于D ,CD 交AB 于F〔1〕求证:△ACF ~△ABC ;〔2〕假设CF=2DF=2,AD=4,求⊙O 的直径.6、如图,AE 是△ABC 外接圆⊙O 的直径,假设B 、C 在AE 的同一侧,过C 点作CD ⊥AE 于D ,CD 交AB 于F 。
〔1〕求证:∠ACF=∠B ;〔2〕假设点B 为弧CE 的中点,CD=3AD=3,求ACB S ∆的值.7、:如图等边ABC ∆内接于⊙O,点P 是劣弧PC 上的一点〔端点除外〕CD .〔1〕假设AP过圆心O ,如图①,请你判断PD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又是什么三E A C DBF E O A角形?为什么?8、(1)如图OA 、OB 是⊙O 的两条半径,且OA⊥OB,点C 是OB 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过点C 作CD 切⊙O 于点D ,连结AD 交DC 于点E .求证:CD=CE(2)假设将图中的半径OB 所在直线向上平行挪动交OA 于F ,交⊙O 于B’,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上述结论CD=CE 还成立吗为什么(3)假设将图中的半径OB 所在直线向上平行挪动到⊙O 外的CF ,点E 是DA 的延长线与CF 的交点,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上述结论CD=CE 还成立吗为什么9、在直径为AB 的半圆内,划出一块三角形区域,如下列图,使三角形的一边为AB ,顶点C 在半圆圆周上,其它两边分别为6和8,现要建造一个内接于△ABC 的矩形水池DEFN ,其中D 、E 在AB 上,如图24-94的设计方案是使AC=8,BC=6. 〔1〕求△ABC 的边AB 上的高h .〔2〕设DN=x ,且ABNFh DN h =-,当x 取何值时,水池DEFN 的面积最大?〔3〕实际施工时,发如今AB 上距B 点1。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第五版电子版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第五版电子版高中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第五版电子版:一、数论1、重要概念认识(1)数论及其基本概念(2)数论中的重要概念(3)因数分解、自整除、递归2、素数的基本性质(1)素数的定义(2)求素数的方法(3)素数的性质3、整除性质(1)余数定理(2)倍数定理(3)欧拉定理(4)欧几里德定理4、欧拉函数(1)欧拉函数的性质(2)求欧拉函数值(3)应用欧拉函数求素数个数二、组合数1、组合数的基本概念(1)组合数的定义(2)组合数的性质2、组合数的求法(1)排列组合的求法(2)卡塔尔乘方的求法(3)频率表的求法3、组合数的计数法(1)构造法(2)两个位置求和(3)一次函数的性质4、组合数的重要性质(1)奇偶性(2)加减乘除法(3)快速改变组合列表三、概率1、随机事件与概率(1)概率(2)试验(3)事件求概率2、独立性与条件概率(1)独立事件(2)条件概率(3)贝祖定理3、联合概率与贝叶斯定理(1)联合概率(2)贝叶斯定理(3)费雪推论4、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1)随机变量(2)概率分布(3)分布函数及其性质四、微积分1、函数与曲线(1)函数及其基本概念(2)函数图形(3)曲线及其特征2、复变函数(1)复变函数的定义(2)复变函数的性质(3)复变函数的向量表示3、微积分的基本概念(1)极限、导数、和积分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多变量函数的导数及其计算4、积分(1)积分的定义(2)积分的性质(3)重要形式的积分(4)向量积分。
数学:中学数学竞赛培优教程试题10及解析
15、三角形总复习【知识精读】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2. 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4.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如等腰三角形);5.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一章在平面几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知识上来看,许多内容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证题方法来看,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及为方便的工具,通过证明全等,解决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从而解决平行、垂直等问题。
因此,它揭示了研究封闭图形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研究的工具。
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多总结,多归纳,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解题方法更加规范,从而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分类解析】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例1. 如图1,已知中,于D ,E 是AD 上一点。
∆ABC ∠=︒⊥BAC AD BC 90,求证:∠>∠BED C证明:由AD ⊥BC 于D ,可得∠CAD =∠ABC 又 ∠=∠+∠ABD ABE EBD 则 ∠∠ABD EBD > 可证 ∠∠CAD EBD >即∠∠BED C >说明:在角度不定的情况下比较两角大小,如果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间接求得。
2.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例2. 已知:如图2,在中,,AM 是BC 边的中线。
∆ABC AB AC >求证: ()AM AB AC >-12证明:延长AM 到D ,使MD =AM ,连接BD在和中,∆CMA ∆BMD AM DM AMC DMB CM BM ===,∠∠,∴≅∴=∆∆CMA BMDBD AC在中,,而∆ABD AB BD AD -<AD AM =2()∴-<∴>-AB AC AMAM AB AC 212说明:在分析此问题时,首先将求证式变形,得,然后通过倍长中2AM AB AC >-线的方法,相当于将绕点旋转180°构成旋转型的全等三角形,把AC 、AB 、2AM ∆AMC 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初一数学竞赛培优讲义 含答案 全册 共15讲 改好98页
装订线初一数学竞赛培优第1讲数论的方法技巧(上)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个数学分支,它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数论问题叙述简明,“很多数论问题可以从经验中归纳出来,并且仅用三言两语就能向一个行外人解释清楚,但要证明它却远非易事”。
因而有人说:“用以发现天才,在初等数学中再也没有比数论更好的课程了。
任何学生,如能把当今任何一本数论教材中的习题做出,就应当受到鼓励,并劝他将来从事数学方面的工作。
”所以在国内外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中,数论问题总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常常涉及整数的整除性、带余除法、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约数与倍数、整数的分解与分拆。
主要的结论有:1.带余除法:若a,b是两个整数,b>0,则存在两个整数q,r,使得a=bq+r(0≤r<b),且q,r是唯一的。
特别地,如果r=0,那么a=bq。
这时,a被b整除,记作b|a,也称b是a的约数,a是b的倍数。
2.若a|c,b|c,且a,b互质,则ab|c。
3.唯一分解定理:每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其中p1<p2<…<p k为质数,a1,a2,…,a k为自然数,并且这种表示是唯一的。
(1)式称为n的质因数分解或标准分解。
4.约数个数定理:设n的标准分解式为(1),则它的正约数个数为:d(n)=(a1+1)(a2+1)…(a k+1)。
5.整数集的离散性:n与n+1之间不再有其他整数。
因此,不等式x<y与x≤y-1是等价的。
下面,我们将按解数论题的方法技巧来分类讲解。
一、利用整数的各种表示法对于某些研究整数本身的特性的问题,若能合理地选择整数的表示形式,则常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这些常用的形式有: 1.十进制表示形式:n=a n 10n +a n-110n-1+…+a 0; 2.带余形式:a=bq+r ;4.2的乘方与奇数之积式:n=2m t ,其中t 为奇数。
例1 红、黄、白和蓝色卡片各1张,每张上写有1个数字,小明将这4张卡片如下图放置,使它们构成1个四位数,并计算这个四位数与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10倍的差。
201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数学周报》杯”201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1.若20 10a b b c ==,,则a b b c++的值为( ). (A )1121 (B )2111 (C )11021 (D )21011解:D 由题设得12012101111110a ab bc b c b +++===+++. 2.若实数a ,b 满足21202a ab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2- (B )a ≥4 (C )a ≤2-或 a ≥4 (D )2-≤a ≤4 解.C因为b 是实数,所以关于b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02b ab a -++= 的判别式 21()41(2)2a a ∆--⨯⨯+=≥0,解得a ≤2-或 a ≥4.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135°,∠C =120°,AB =23BC =422-CD =2AD 边的长为( ).(A )26 (B )64(C )64+ (D )622+解:D如图,过点A ,D 分别作AE ,DF 垂直于直线BC ,垂足分别为E ,F .由已知可得BE =AE 6,CF =2DF =6,于是 EF =46.过点A 作AG ⊥DF ,垂足为G .在Rt △AD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D 222(46)(6)(224)=++=+226+4.在一列数123x x x ,,,……中,已知11=x ,且当k ≥2时,1121444k k k k x x -⎛--⎫⎡⎤⎡⎤=+-- ⎪⎢⎥⎢⎥⎣⎦⎣⎦⎝⎭ (第3题)(第3题)(取整符号[]a 表示不超过实数a 的最大整数,例如[]2.62=,[]0.20=),则2010x 等于( ).(A) 1 (B) 2 (C) 3 (D) 4解:B由11=x 和1121444k k k k x x -⎛--⎫⎡⎤⎡⎤=+-- ⎪⎢⎥⎢⎥⎣⎦⎣⎦⎝⎭可得 11x =,22x =,33x =,44x =,51x =,62x =,73x =,84x =,……因为2010=4×502+2,所以2010x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等腰梯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1),B (2,-1),C (-2,-1),D (-1,1).y 轴上一点P (0,2)绕点A 旋转180°得点P 1,点P 1绕点B 旋转180°得点P 2,点P 2绕点C 旋转180°得点P 3,点P 3绕点D 旋转180°得点P 4,……,重复操作依次得到点P 1,P 2,…, 则点P 2010的坐标是( ).(A )(2010,2) (B )(2010,2-)(C )(2012,2-) (D )(0,2)解:B 由已知可以得到,点1P ,2P 的坐标分别为(2,0),(2,2-).记222 )P a b (,,其中222,2a b ==-. 根据对称关系,依次可以求得: 322(42)P a b --,--,422(2)P a b ++,4,522(2)P a b ---,,622(4)P a b +,.令662(,)P a b ,同样可以求得,点10P 的坐标为(624,a b +),即10P (2242,a b ⨯+), 由于2010=4⨯502+2,所以点2010P 的坐标为(2010,2-).二、填空题6.已知a =5-1,则2a 3+7a 2-2a -12 的值等于 .解:0由已知得 (a +1)2=5,所以a 2+2a =4,于是2a 3+7a 2-2a -12=2a 3+4a 2+3a 2-2a -12=3a 2+6a -12=0.7.一辆客车、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匀速行驶.在某一时刻,客车在前,小轿车在后,货车在客车与小轿车的正中间.过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5分钟,小轿(第5题)车追上了客车;再过t 分钟,货车追上了客车,则t = .解:15设在某一时刻,货车与客车、小轿车的距离均为S 千米,小轿车、货车、客车的速度分别为a b c ,, (千米/分),并设货车经x 分钟追上客车,由题意得()10a b S -=, ①()152a c S -=, ② ()x b c S -=. ③由①②,得30b c S -=(),所以,x =30. 故 3010515t =--=(分).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多边形OABCDE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O (0,0),A (0,6),B (4,6),C (4,4),D (6,4),E (6,0).若直线l 经过点M (2,3),且将多边形OABCDE 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是 .解:11133y x =-+ 如图,延长BC 交x 轴于点F ;连接OB ,AF ;连接CE ,DF ,且相交于点N .由已知得点M (2,3)是OB ,AF 的中点,即点M 为矩形ABFO 的中心,所以直线l 把矩形ABFO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又因为点N (5,2)是矩形CDEF 的中心,所以,过点N (5,2)的直线把矩形CDEF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于是,直线MN 即为所求的直线l .设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则2352k b k b =⎧⎨+=⎩+,, 解得 1311.3k b ⎧=-⎪⎪⎨⎪=⎪⎩,,故所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11133y x =-+. 9.如图,射线AM ,BN 都垂直于线段AB ,点E 为AM 上一点,过点A 作BE 的垂线AC 分别交BE ,BN 于点F ,C ,过点C 作AM 的垂线CD ,垂足为D .若CD =CF ,则AE AD= . (第8题) (第8题解: 215- 见题图,设,FC m AF n ==. 因为Rt △AFB ∽Rt △ABC ,所以 2AB AF AC =⋅.又因为 FC =DC =AB ,所以 2()m n n m =+,即 2()10n n m m+-=, 解得51n m -=,或51n m --=(舍去). 又Rt △AFE ∽Rt △CFB ,所以AE AE AF n AD BC FC m ====51-, 即AE AD=51-. 10.对于i =2,3,…,k ,正整数n 除以i 所得的余数为i -1.若n 的最小值0n 满足020003000n <<,则正整数k 的最小值为 .解:9 因为1n +为2 3 k ,,,的倍数,所以n 的最小值0n 满足[]012 3 n k +=,,,,其中[]2 3 k ,,,表示2 3 k ,,,的最小公倍数. 由于[][]2 3 88402 3 92520 ==,,,,,,,, [][]2 3 1025202 3 1127720==,,,,,,,, 因此满足020003000n <<的正整数k 的最小值为9.三、解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1.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AP 是底边BC 上的高,点D 是线段PC 上的一点,BE 和C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外接圆直径,连接EF . 求证: .tan EF PAD BC ∠=(第9题) (第11题)证明:如图,连接ED ,FD . 因为BE 和CF 都是直径,所以ED ⊥BC , FD ⊥BC ,因此D ,E ,F 三点共线. …………(5分)连接AE ,AF ,则AEF ABC ACB AFD ∠=∠=∠=∠,所以,△ABC ∽△AEF . …………(10分)作AH ⊥EF ,垂足为H ,则AH =PD . 由△ABC ∽△AEF 可得 EF AH BC AP=, 从而 EF PD BC AP=, 所以 tan PD EF PAD AP BC∠==. …………(20分) 12.如图,抛物线2y ax bx =+(a >0)与双曲线k y x=相交于点A ,B . 已知点A 的坐标为(1,4),点B 在第三象限内,且△AOB 的面积为3(O 为坐标原点).(1)求实数a ,b ,k 的值;(2)过抛物线上点A 作直线AC ∥x 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 ,求所有满足△EOC ∽△AOB 的点E 的坐标.解:(1)因为点A (1,4)在双曲线k y x=上, 所以k=4. 故双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xy 4=. 设点B (t ,4t ),0t <,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mx n =+,则有 44m n mt n t=+⎧⎪⎨=+⎪⎩,, 解得4m t =-,4(1)t n t +=. 于是,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4(1)0,t t +⎛⎫ ⎪⎝⎭,故 ()141132AOB t S t t∆+=⨯-=(),整理得22320t t +-=, 解得2t =-,或t =21(舍去).所以点B 的坐标为(2-,2-). 因为点A ,B 都在抛物线2y ax bx =+(a >0)上, 所以 4422a b a b +=⎧⎨-=-⎩,, 解得13.a b =⎧⎨=⎩, …(10分) (第11题)(第12题)(2)如图,因为AC ∥x 轴,所以C (4-,4),于是CO =42. 又BO =22,所以2=BO CO . 设抛物线2y ax bx =+(a >0)与x 轴负半轴相交于点D ,则点D 的坐标为(3-,0).因为∠COD =∠BOD =45︒,所以∠COB =90︒.(i )将△BO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1B OA '.这时,点B '(2-1A 的坐标为(4,1-).延长1OA 到点1E ,使得1OE =12OA ,这时点1E (8,2-)是符合条件的点.(ii )作△BOA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2B OA ',得到点2A (1,4-);延长2OA 到点2E ,使得2OE =22OA ,这时点E 2(2,8-)是符合条件的点.所以,点E 的坐标是(8,2-),或(2,8-). …………(20分)13.求满足22282p p m m ++=-的所有素数p 和正整数m .解:由题设得(21)(4)(2)p p m m +=-+,所以(4)(2)p m m -+,由于p 是素数,故(4)p m -,或(2)p m +. ……(5分)(1)若(4)p m -,令4m kp -=,k 是正整数,于是2m kp +>, 2223(21)(4)(2)p p p m m k p >+=-+>,故23k <,从而1k =.所以4221m p m p -=⎧⎨+=+⎩,,解得59.p m =⎧⎨=⎩, …………(10分) (2)若(2)p m +,令2m kp +=,k 是正整数.当5p >时,有46(1)m kp kp p p k -=->-=-,223(21)(4)(2)(1)p p p m m k k p >+=-+>-,故(1)3k k -<,从而1k =,或2.由于(21)(4)(2)p p m m +=-+是奇数,所以2k ≠,从而1k =.于是4212m p m p -=+⎧⎨+=⎩,, 这不可能.当5p =时,2263m m -=,9m =;当3p =,2229m m -=,无正整数解;当2p =时,2218m m -=,无正整数解.综上所述,所求素数p =5,正整数m =9. …………(20分)14.从1,2,…,2010这2010个正整数中,最多可以取出多少个数,使得所取出的数中任意三个数之和都能被33整除?解:首先,如下61个数:11,1133+,11233+⨯,…,116033+⨯(即1991)满足题设条件.(5分)另一方面,设12n a a a <<<是从1,2,…,2010中取出的满足题设条件的数,对于这n 个数中的任意4个数i j k m a a a a ,,,,因为33()i k m a a a ++, 33()j k m a a a ++,所以 33()j i a a -.因此,所取的数中任意两数之差都是33的倍数. …………(10分)设133i i a a d =+,i =1,2,3,…,n . 由12333()a a a ++,得12333(33333)a d d ++, 所以1333a ,111a ,即1a ≥11. …………(15分)133n n a a d -=≤2010116133-<, 故n d ≤60. 所以,n ≤61. 综上所述,n 的最大值为61. …………(20分)。
中学数学竞赛练习题及解析
中学数学竞赛练习题及解析题目一:若曲线 $y=ax^2+bx+c$ 与 $y=2x+1$ 相切于点 $(1,3)$,求实数$a,b,c$ 的值,并求出此曲线的切点及切线方程。
解析一:设曲线与直线相切于点 $(x_1,y_1)$,则由题意可得以下两个方程:$\begin{cases}ax_1^2+bx_1+c=y_1\\2x_1+1=y_1\end{cases}$利用以上方程组求解,首先需要消去 $y_1$:$ax_1^2+bx_1+c=2x_1+1$由于曲线与直线相切,所以二次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即判别式$b^2-4ac=0$。
由判别式得出以下等式:$b^2-4ac=0$代入 $(1,3)$,可得:$a+b+c=3$ --- (1)解得 $c=2-a-b$,将其代入一次方程中,可以得到:$a+b-2a-2b+2=0$化简得 $a+b=2$ --- (2)联立方程组 (1) 和 (2),可以解得:$a=1, b=1, c=1$所以方程 $y=ax^2+bx+c$ 的解为 $y=x^2+x+1$。
题目二:已知函数 $f(x)=\log_2(x^3-5x^2+8x-4)$ 的定义域为 $(0,+\infty)$,求函数 $f(x)$ 的零点及最小值。
解析二:首先,由于底数为 2 的对数只有在正实数范围内才有定义,所以需要找到 $x^3-5x^2+8x-4$ 大于 0 的范围。
对 $x^3-5x^2+8x-4$ 进行因式分解:$x^3-5x^2+8x-4=(x-1)(x-2)(x-2)$可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1,2)$。
当 $f(x)=0$ 时,$x^3-5x^2+8x-4=1$,解得 $x=1$。
当 $f(x)$ 最小时,$x^3-5x^2+8x-4=2$,解得 $x=2$。
所以,函数 $f(x)$ 的零点为 $x=1$,最小值为 $x=2$。
题目三:已知等差数列 $\{a_n\}$ 的前五项分别是 $3, 7, 11, 15, 19$,求$a_{n}$ 的通项公式,并求出当 $n=10$ 时的数列求和。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9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9)第一试一、选择1.若()222,2m n n m m n =+=+≠,则332m mn n -+的值为( ).A .1 B.0 C.-1 D.-22.不等式054ax ≤+≤的整数解是1,2,3,4.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4a ≤- B.1a <- C.514a -≤<- D.54a ≥- 3.如图1,凸四边形ABCD 中,AD=DC=CB ,A C ≠BD ,且∠DAB+∠CBA=120°.过A 、B 、D 三点作圆ω,则C 关于AB 的对称点'C ().A .在圆ω上B .在圆ω外C .在圆ω内 D.无法确定4.如果一列数12,,a a 满足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312n a a a n ++=,则23100111111a a a ++---的值为( ) A.33100 B.11100 C.1199 D.331015.已知,x y 是不相等的自然数,满足331919xy y x +=+,的整数部分是() A.4 B.3 C.2 D.16.已知凸四边形ABCD 的DC//AB,A C ⊥BD,则( )A.AB+DC <AD+BCB. AB+DC ≤AD+BCC. AB+DC ≥AD+BCD. B. AB+DC >AD+BC 二、填空1. 已知2222221234100101S =-+-+-+.则S 被103除的余数是_________. 2. 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ac =________.3. 若关于x 的方程()221210m x mx -+-=的所有根都是比1小的正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 如图2,半圆⊙O 的直径AB=2R,动点C 在半圆上.以C 为圆心作一圆与AB 恰相切.则该圆与AB,AC,BC三边所围成的阴影面积S 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_.第二试一、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分别等于,,a b c .求证:322a b c b c c a a b ≤++<+++.二、如图3,在△ABC 中,AB=AC,AD 是高,B,C 两点在直线1l 上,点A 在直线2l 上.已知1O 与AB,12,l l 均相切,2O 与AC, 12,l l 均相切.求证: 1O 半径与2O 半径之和等于AD.三、已知p 为大于3的质数.证明p 的平方被24除的余数为1.。
九年级数学培优题含详细答案
九年级培优竞赛1.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C .(1)求点C 的坐标;(2)若抛物线y =-14x 2+ax +4经过点C .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点C 除外)使△ABP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C 的坐标为(3,﹣1);(2)①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 2+12x+2; ②存在点P ,△ABP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有P 1(﹣1,1),P 2(﹣2,﹣1)两点.【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C 作CD 垂直于x 轴,由线段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C ,根据旋转的旋转得到AB=AC ,且∠BAC 为直角,可得∠OAB 与∠CAD 互余,由∠AOB 为直角,可得∠OAB 与∠ABO 互余,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一对角相等,再加上一对直角相等,利用ASA 可证明三角形ACD 与三角形AOB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D=OB ,CD=OA ,由A 和B 的坐标及位置特点求出OA 及OB 的长,可得出OD 及CD 的长,根据C 在第四象限得出C 的坐标;(2)①由已知的抛物线经过点C ,把第一问求出C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列出关于a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a 的值,确定出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假设存在点P 使△ABP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i )A 为直角顶点,过A 作AP 1垂直于AB ,且AP 1=AB ,过P 1作P 1M 垂直于x 轴,如图所示,根据一对对顶角相等,一对直角相等,AB=AP 1,利用AAS 可证明三角形AP 1M 与三角形ACD 全等,得出AP 1与P 1M 的长,再由P 1为第二象限的点,得出此时P 1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检验满足;(ii )当B 为直角顶点,过B 作BP 2垂直于BA ,且BP 2=BA ,过P 2作P 2N 垂直于y 轴,如图所示,同理证明三角形BP 2N 与三角形AOB 全等,得出P 2N 与BN 的长,由P 2为第三象限的点,写出P 2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检验满足;(iii )当B 为直角顶点,过B 作BP 3垂直于BA ,且BP 3=BA ,如图所示,过P 3作P 3H 垂直于y 轴,同理可证明三角形P 3BH 全等于三角形AOB ,可得出P 3H 与BH 的长,由P 3为第四象限的点,写出P 3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检验,不满足,综上,得到所有满足题意的P 的坐标. 试题解析:(1)过C 作CD ⊥x 轴,垂足为D ,∵BA⊥AC,∴∠OAB+∠CAD=90°,又∠AOB=90°,∴∠OAB+∠OBA=90°,∴∠CAD=∠OBA,又AB=AC,∠AOB=∠ADC=90°,∴△AOB≌△CDA,又A(1,0),B(0,﹣2),∴OA=CD=1,OB=AD=2,∴OD=OA+AD=3,又C为第四象限的点,∴C的坐标为(3,﹣1);(2)①∵抛物线y=﹣12x2+ax+2经过点C,且C(3,﹣1),∴把C的坐标代入得:﹣1=﹣92+3a+2,解得:a=12,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12x+2;②存在点P,△ABP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i)若以AB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则延长CA至点P1使得P1A=CA,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P1,过点P1作P1M⊥x轴,如图所示,∵AP1=CA,∠MAP1=∠CAD,∠P1MA=∠CDA=90°,∴△AMP1≌△ADC,∴AM=AD=2,P1M=CD=1,∴P1(﹣1,1),经检验点P1在抛物线y=﹣12x2+12x+2上;(ii)若以AB为直角边,点B为直角顶点,则过点B作BP2⊥BA,且使得BP2=AB,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P2,过点P2作P2N⊥y轴,如图,同理可证△BP2N≌△ABO,∴NP2=OB=2,BN=OA=1,∴P2(﹣2,﹣1),经检验P2(﹣2,﹣1)也在抛物线y=﹣12x2+12x+2上;(iii)若以AB为直角边,点B为直角顶点,则过点B作BP3⊥BA,且使得BP3=AB,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P3,过点P3作P3H⊥y轴,如图,同理可证△BP3H≌△BAO,∴HP3=OB=2,BH=OA=1,∴P3(2,﹣3),经检验P3(2,﹣3)不在抛物线y=﹣12x2+12x+2上;则符合条件的点有P1(﹣1,1),P2(﹣2,﹣1)两点.考点:1.二次函数综合题2.点的坐标3.等腰直角三角形.2.在Rt△ABC中,∠ACB=90°,AC=BC,D为AB边的中点,点P为BC边上一点,把△PBD 沿PD翻拆,点B落在点E处,设PE交AC于F,连接CD(1)求证:△PCF的周长=2CD;(2)设DE交AC于G,若53PEEF=,CD=6,求FG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FG的长为152 14.【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CE,根据三角形的角边关系可以得到∠FCE=∠FEC,从而FC=FE,△PCF的周长=2CD;(2) 由.(1)结论CP+PF+CF=2CD,和PF5EF3=,CD=6,求出CF=EF=322,作GK⊥EF于点K,易得FG的长为152 14.试题解析:.(1)连接CE,∵CA=CB,D 为AB 中点,∴∠BCD=∠ACD=45°,由翻折可知∠B=∠DEP=45°,∴∠DCF=∠DEF=45°,CD=BD=DE ,∴∠DCE=∠DEC ,∴∠DCE-∠DCA=∠DEC-∠DEF ,即∠FCE=∠FEC ,∴FC=FE ,∴CF+PF=PE=BP ,∴,∴△PCF;(2)∴设PF=5x,EF=CF=3x ,在Rt △FCP 中,PF 2=CP 2+CF 2,∴CP=4x ,∵,∴作GK ⊥EF 于点K ,∵tan ∠GFE=tan ∠ 设GK=4a,FK=3a,EK=4a , G F D AB PC KFDAB PC∴EF=7a=322, a=3214, FG=5a=15214, ∴FG 的长为15214. 考点:三角形综合.3.如图,抛物线y=-x 2+4x+5交x 轴于A 、B (以A 左B 右)两点,交y 轴于点C.(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点P 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函数图象上一点,设P 点的横坐标为m ,△PBC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连接AP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线段PA 被BC 平分,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点P 的坐标.【答案】(1) y=5x -+ (2) S=252522m m -+ (3)存在,P(2,9)或P(3,8) 【解析】试题分析:(1)令y=0,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点A 、B 的坐标,再令x=0求出点C 的坐标,设直线BC 解析式为y=kx+b (k≠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2)过点P 作PH ⊥x 轴于H ,交BC 于F ,根据抛物线和直线BC 的解析式表示出PF ,再根据S △PBC =S △PCF +S △PBF 整理即可得解;(3)设AP 、BC 的交点为E ,过点E 作EG ⊥x 轴于G ,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EG ∥PH ,然后判断出△AGE 和△AHP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表示出EG 、HG ,然后表示出BG ,根据OB=OC 可得∠OCB=∠OBC=45°,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EG=BG ,然后列出方程求出m 的值,再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P 的纵坐标,即可得解.试题解析:(1)当y=0时,x 1=5,x 2=-1,∵A 左B 右,∴A(-1,0),B(5,O)当x=0时,y=5,∴C (0,5),设直线BC 解析式为y=kx+b,∴5005k b k b +=⎧⎨⨯+=⎩ ∴15k b =-⎧⎨=⎩∴直线BC 解析式为:y=5x -+;(2)作PH ⊥x 轴于H ,交BC 于点F ,P(m ,-m 2+4m+5),F(m,-m+5)PF=-m 2+5m ,S △PBC =S △PCF +S △PBF(3)存在点P ,作EG ⊥AB 于G,PH ⊥AB 于H ,∴EG ∥PH ,∴△AGE ∽△AHP ,∵P(m ,-m +4m+5),AH=m-(-1)=m+1,HB=5-m ,GB=152mm ++-,∵OC=OB=5,∴∠OCB=∠OBC=45°,∴EG=BG,∴2452m m-++=152mm++-,∴m1=2m2=3,当m=2时,P(2,9),当m=3时,P(3,8),∴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线段PA被BC平分,P(2,9)或P(3,8).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D上BC,垂足为D,以AD为直径作⊙0,⊙0分别交AB、AC于E、F.(1)求证:BE=CF;(2)设AD、EF相交于G,若EF=8,BC=10,求⊙0的半径.【答案】(1)证明见解析;(2)⊙O的半径为5.【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DE,DF,由AB=AC,且AD为BC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为BC的中点,AD为顶角平分线,再由AD为圆O的直径,利用直角所对的角为直角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EBD与三角形FCD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E=CF,得证;(2)由EB=CF,AB=AC,得出AE=AF,确定出AE:AB=AF:AC,且夹角相等,得到三角形AEF与三角形ABC相似,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AG:AD=8:10,设AG=8x,AD=10x,连接OE,在直角三角形OEG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即可确定出圆O的半径.试题解析:(1)连接DE、DF,∵AB=AC,AD⊥BC,∴∠B=∠C,BD=CD,∵AD为⊙O的直径,∴∠DEA=∠DFA=90°,∴△DBE≌△DCF,∴BE=CF;(2)∵BE=CF,∴AE=AF,AE AFAB AC=且∠BAC=∠BAC,∴△AEF∽△ABC,∴设AG=8x,AD=10x,连接EO,在Rt△OEG中,∴OE2=OG2+EG2,∴(5x)2=(3x)2+42,x=1,∴5x=5,∴⊙O的半径为5.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勾股定理,4.圆周角定理.5.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直线MN上,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点O作OE⊥MN于点E,过点B作BF⊥MN于点F.(1)如图1,当O、B两点均在直线MN上方时,易证:AF+BF=2OE(不需证明)(2)当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图2、图3的位置时,线段AF、BF、OE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并选择一种情况给予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思路分析:(1)过点B作BG⊥OE于G,可得四边形BGEF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EF=BG,BF=GE,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可得OA=OB,∠AOB=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OE=∠OBG,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OB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G=AE,OE=BG,再根据AF-EF=AE,整理即可得证;(2)选择图2,过点B作BG⊥OE交OE的延长线于G,可得四边形BGEF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EF=BG,BF=GE,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可得OA=OB,∠AOB=90°,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OE=∠OBG,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OE和△OB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G=AE,OE=BG,再根据AF-EF=AE,整理即可得证;选择图3同理可证.解:(1)证明:如图,过点B作BG⊥OE于G,则四边形BGEF是矩形,∴EF=BG,BF=GE,在正方形ABCD中,OA=OB,∠AOB=90°,∵BG⊥OE,∴∠OBG+∠BOE=90°,又∵∠AOE+∠BOE=90°,∴∠AOE=∠OBG ,∵在△AOE 和△OBG 中,,∴△AOE ≌△OBG (AAS ),∴OG=AE ,OE=BG ,∵AF-EF=AE ,EF=BG=OE ,AE=OG=OE-GE=OE-BF ,∴AF-OE=OE-BF ,∴AF+BF=2OE ;(2)图2结论:AF-BF=2OE ,图3结论:AF-BF=2OE .对图2证明:过点B 作BG ⊥OE 交OE 的延长线于G ,则四边形BGEF 是矩形,∴EF=BG ,BF=GE ,在正方形ABCD 中,OA=OB ,∠AOB=90°,∵BG ⊥OE ,∴∠OBG+∠BOE=90°,又∵∠AOE+∠BOE=90°,∴∠AOE=∠OBG ,∵在△AOE 和△OBG 中,,∴△AOE ≌△OBG (AAS ),∴OG=AE ,OE=BG ,∵AF-EF=AE ,EF=BG=OE ,AE=OG=OE+GE=OE+BF ,∴AF-OE=OE+BF ,∴AF-BF=2OE ;若选图3,其证明方法同上.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与矩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0,4),点B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4,0),点P 在射线AB 上运动,连结CP 与y 轴交于点D ,连结BD .过P ,D ,B 三点作⊙Q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延长DQ 交⊙Q 于点F ,连结EF ,BF .90AOE OBG AEO OGB OA OB ∠=∠⎧⎪∠=∠=︒⎨⎪=⎩90AOE OBG AEO OGB OA OB ∠=∠⎧⎪∠=∠=︒⎨⎪=⎩(1)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2)当点P在线段AB(不包括A,B两点)上时.①求证:∠BDE=∠ADP;②设DE=x,DF=y.请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请你探究: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D,F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满足两条直角边之比为2:1?如果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4 (2)①见解析x (3)存在,点P的坐标为(2,2)或(8,-4)【解析】解:(1)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4,代入(4,0)得:4k+4=0,解得:k=-1,则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x+4;(2)①由已知得:OB=OC,∠BOD=∠COD=90°,又∵OD=OD,∴△BDO≌△COD,∴∠BDO=∠CDO,∵∠CDO=∠ADP,∴∠BDE=∠ADP,②如图,连结PE,∵∠ADP是△DPE的一个外角,∴∠ADP=∠DEP+∠DPE,∵∠BDE是△ABD的一个外角,∴∠BDE=∠ABD+∠OAB,∵∠ADP=∠BDE,∠DEP=∠ABD,∴∠DPE=∠OAB,∵OA=OB=4,∠AOB=90°,∴∠OAB=45°,∴∠DPE=45°,∴∠DFE=∠DPE=45°,第11页,总68页∵DF 是⊙Q 的直径, ∴∠DEF=90°,∴△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 ,即x ; (3)当BD :BF=2:1时,如图,过点F 作FH ⊥OB 于点H ,∵∠DBO+∠OBF=90°,∠OBF+∠BFH=90°, ∴∠DBO=∠BFH ,又∵∠DOB=∠BHF=90°, ∴△BOD ∽△FHB , ∴=2, ∴FH=2,OD=2BH ,∵∠FHO=∠EOH=∠OEF=90°, ∴四边形OEFH 是矩形, ∴OE=FH=2, ∴EF=OH=4-OD , ∵DE=EF , ∴2+OD=4-OD , 解得:OD=,∴点D 的坐标为(0,),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x+, 由,得:, 则点P 的坐标为(2,2); 当时, 连结EB ,同(2)①可得:∠ADB=∠EDP ,OB OD BDHF HB FB==12124343134314334y x y x ⎧=+⎪⎨⎪=-+⎩22x y =⎧⎨=⎩12BD BF =试卷第12页,总68页而∠ADB=∠DEB+∠DBE ,∠EDP=∠DAP+∠DPA , ∵∠DEP=∠DPA ,∴∠DBE=∠DAP=45°,∴△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过点F 作FG ⊥OB 于点G ,同理可得:△BOD ∽△FGB , ∴, ∴FG=8,OD=BG , ∵∠FGO=∠GOE=∠OEF=90°, ∴四边形OEFG 是矩形, ∴OE=FG=8, ∴EF=OG=4+2OD , ∵DE=EF ,∴8-OD=4+2OD , OD=, ∴点D 的坐标为(0,-),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 由,得:, ∴点P 的坐标为(8,-4),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2,2)或(8,-4).7.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6cm ,BC=8cm .点D 、E 、F 分别是边AB ,BC ,AC 的中点,连接DE ,DF ,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 ,点P 沿AFD 的方向运动到点D 停止;点Q 沿BC 的方向运动,当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过点Q 作BC 的垂线交AB 于点M ,以点P ,M ,Q 为顶点作12OB OD BD GF GB FB ===1243431433y x =--14334y x y x ⎧=--⎪⎨⎪=-+⎩84x y =⎧⎨=-⎩第13页,总68页平行四边形PMQN .设平行四边形边形PMQN 与矩形FDE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cm 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有几何图形),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s )(1)当点P 运动到点F 时,CQ= cm ;(2)在点P 从点F 运动到点D 的过程中,某一时刻,点P 落在MQ 上,求此时BQ 的长度;(3)当点P 在线段FD 上运动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5 (2)(cm ) (3)当3≤x<4时,y=-x 2+x 当4≤x<时,y=-6x+33 当≤x≤7时,y=6x-33 【解析】 解:(1)当点P 运动到点F 时, ∵F 为AC 的中点,AC=6cm , ∴AF=FC=3cm ,∵P 和Q 的运动速度都是1cm/s , ∴BQ=AF=3cm ,∴CQ=8cm-3cm=5cm , 故答案为:5.(2)设在点P 从点F 运动到点D 的过程中,点P 落在MQ 上,如图1,则t+t-3=8, t=, 11234214112112112试卷第14页,总68页BQ 的长度为×1=(cm ); (3)∵D 、E 、F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 ∴DE=AC=×6=3, DF=BC=×8=4, ∵MQ ⊥BC ,∴∠BQM=∠C=90°, ∵∠QBM=∠CBA , ∴△MBQ ∽△ABC , ∴, ∴, MQ=x , 分为三种情况:①当3≤x<4时,重叠部分图形为平行四边形,如图2,y=PN•PD =x (7-x ) 即y=-x 2+x ; ②当4≤x<时,重叠部分为矩形,如图3, 11211212121212BQ MQBC AC =86x MQ =343434214112第15页,总68页y=3[(8-X )-(X-3))] 即y=-6x+33; ③当≤x≤7时,重叠部分图形为矩形,如图4,y=3[(x-3)-(8-x )] 即y=6x-33.8.已知: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12,BC=6,AD ⊥BD .以AD 为斜边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内部作Rt △AED ,∠EAD=30°,∠AED=90°.(1)求△AED 的周长;(2)若△AED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DC 向右平行移动,得到△A 0E 0D 0,当A 0D 0与BC 重合时停止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A 0E 0D 0与△BDC 重叠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3)如图②,在(2)中,当△AED 停止移动后得到△BEC ,将△BE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0°<α<180°),在旋转过程中,B 的对应点为B 1,E 的对应点为E 1,设直线B 1E 1与直线BE 交于点P 、与直线CB 交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α,使△B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α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112试卷第16页,总68页S= (3)存在,α=75°【解析】 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6.在Rt △ADE 中,AD=6,∠EAD=30°,∴AE=AD•cos30°=3,DE=AD•sin30°=3, ∴△AED 的周长为:6+3+3=9+3.(2)在△AED 向右平移的过程中:(I )当0≤t≤1.5时,如答图1所示,此时重叠部分为△D 0NK .∵DD 0=2t ,∴ND 0=DD 0•sin30°=t,NK=ND 0•tan30°=t ,∴S=S △D0NK =ND 0•NK=t•t=t 2;(II )当1.5<t≤4.5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 0E 0KN .∵AA 0=2t ,∴A 0B=AB-AA 0=12-2t , ∴A 0N=A 0B=6-t ,NK=A 06-t ).∴S=S 四边形D0E0KN =S △ADE -S △A0NK =×(6-t )×(6-t )=-t 2;(III )当4.5<t≤6时,如答图3所示,此时重叠部分为五边形D 0IJKN .222(0 1.5) 4.5)--6)6t S t t ≤≤⎪⎪⎪=+<≤⎨⎪⎪+<≤⎪⎪⎩333312123321231231233363332第17页,总68页∵AA 0=2t ,∴A 0B=AB-AA 0=12-2t=D 0C , ∴A 0N=A 0B=6-t ,D 0N=6-(6-t )=t ,BN=A 0B•cos30°=(6-t ); 易知CI=BJ=A 0B=D 0C=12-2t ,∴BI=BC-CI=2t-6, S=S 梯形BND0I -S △BKJ =[t+(2t-6)]• (6-t )-•(12-2t )•(12-2t )=-t 2+20t-42.综上所述,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 (3)存在α,使△BPQ 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经探究,得△BPQ ∽△B 1QC ,故当△BPQ 为等腰三角形时,△B 1QC 也为等腰三角形. (I )当QB=QP 时(如答图4),则QB 1=QC ,∴∠B 1CQ=∠B 1=30°, 即∠BCB 1=30°, ∴α=30°;(II )当BQ=BP 时,则B 1Q=B 1C ,若点Q 在线段B 1E 1的延长线上时(如答图5),∵∠B 1=30°,∴∠B 1CQ=∠B 1QC=75°,12312312331336332223(0 1.5)2333-23-(1.5 4.5)62133-203-423(4.56)6t t S t t t t t t ⎧≤≤⎪⎪⎪⎪=+<≤⎨⎪⎪+<≤⎪⎪⎩试卷第18页,总68页即∠BCB 1=75°, ∴α=75°.9.如图1,已知直线y=x+3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y=-x 2+bx+c 经过A 、B 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个点C ,对称轴与直线AB 交于点E ,抛物线顶点为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第三象限内,F 为抛物线上一点,以A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求点F 的坐标;(3)点P 从点D 出发,沿对称轴向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值.【答案】(1)y=-x 2-2x+3;(2)(3212--,3212--) (3)当t 为43秒或2秒或3秒或143秒时,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试题分析:(1)先由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3,求出它与x 轴的交点A 、与y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再将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y=-x 2+bx+c ,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第三象限内的点F 的坐标为(m ,-m 2-2m+3),运用配方法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D 的坐标,再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G ,连接FG ,根据S △AEF =S △AEG +S △AFG -S △EFG =3,列出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m 的值,进而得出点F 的坐标;(3)设P 点坐标为(-1,n ).先由B 、C 两点坐标,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C 2=10,再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BC=90°,先由勾股定理得出PB 2+BC 2=PC 2,据此列出关于n 的方程,求出n 的值,再计算出PD 的长度,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此时对应的t 值;②∠BPC=90°,同①可求出对应的t 值;③∠BCP=90°,同①可求出对应的t 值.试题解析:(1)∵y=x+3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 ∴当y=0时,x=-3,即A 点坐标为(-3,0), 当x=0时,y=3,即B 点坐标为(0,3),将A (-3,0),B (0,3)代入y=-x 2+bx+c ,得930c 3b c --+==⎧⎨⎩, 解得23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3; (2)如图1,设第三象限内的点F的坐标为(m,-m2-2m+3),则m<0,-m2-2m+3<0.∵y=-x2-2x+3=-(x+1)2+4,∴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D的坐标为(-1,4),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G,连接FG,则G(-1,0),AG=2.∵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当x=-1时,y=-1+3=2,∴E点坐标为(-1,2).∵S△AEF=S △AEG+S△AFG-S△EFG=12×2×2+12×2×(m2+2m-3)-12×2×(-1-m)=m2+3m,∴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时,m2+3m=3,解得:1321 2m--=,23212m-+=(舍去),当3212m--=时,-m2-2m+3=-m2-3m+m+3=-3+m+3=m=3212--,∴点F的坐标为(3212--,3212--);(3)设P点坐标为(-1,n).∵B(0,3),C(1,0),∴BC2=12+32=10.分三种情况:①如图2,如果∠PBC=90°,那么PB2+BC2=PC2,即(0+1)2+(n-3)2+10=(1+1)2+(n-0)2,第19页,总68页化简整理得6n=16,解得n=83,∴P点坐标为(-1,83),∵顶点D的坐标为(-1,4),∴PD=4-83=43,∵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t1=43;②如图3,如果∠BPC=90°,那么PB2+PC2=BC2,即(0+1)2+(n-3)2+(1+1)2+(n-0)2=10,化简整理得n2-3n+2=0,解得n=2或1,∴P点坐标为(-1,2)或(-1,1),∵顶点D的坐标为(-1,4),∴PD=4-2=2或PD=4-1=3,∵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t2=2,t3=3;③如图4,如果∠BCP=90°,那么BC2+PC2=PB2,即10+(1+1)2+(n-0)2=(0+1)2+(n-3)2,化简整理得6n=-4,解得n=-23,∴P点坐标为(-1,-23),试卷第20页,总68页第21页,总68页 ∵顶点D 的坐标为(-1,4), ∴PD=4+23=143, ∵点P 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t 4=143; 综上可知,当t 为43秒或2秒或3秒或143秒时,以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1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2AB =,点P 是边BC 上的任意一点,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联结AP ,作PF AP ⊥交DCE ∠的平分线CF 上一点F ,联结AF 交边CD 于点G .(1)求证:AP PF =;(2)设点P 到点B 的距离为x ,线段DG 的长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点P 是线段BC 延长线上一动点,那么(2)式中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保持不变吗?如改变,试直接写出函数关系式.【答案】(1)证明见解析;(2)()42022x y x x -=≤≤+;(3)改变,()24>22x y x x -=+. 【解析】试题分析:(1)欲证AP PF =利用原图无法证明,需构建三角形且使之全等,因此在边AB 上截取线段AH ,使AH PC =,连接PH ,证明AHP ∆与PCF ∆全等即可.(2)由APM ∆∽GAN ∆列式化简即可得.(3)在AD 延长线上取点N ,令ND DG =,∴N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2NG DG y AN y ===+ .同理,2,2PM x AM x ==- ,∵45,45APM PAM NAG PMA ANG ∠=︒+∠=∠∠=∠=︒ ,∴APM ∆∽GAN ∆.∴AM NG PM AN =,即2222x y yx -=+. 整理,得()24>22x y x x -=+.试卷第22页,总68页 试题解析:(1)在边AB 上截取线段AH ,使AH PC =,连接PH ,由正方形ABCD ,得90B BCD D AB BC AD ∠=∠=∠=︒==,,∵90APF ∠=︒,∴APF B ∠=∠.∵APC B BAP APF FPC ∠=∠+∠=∠+∠,∴PAH FPC ∠=∠.又∵90BCD DCE ∠=∠=︒,CF 平分DCE ∠,∴45FCE ∠=︒.∴135PCF ∠=︒. 又∵AB BC AH PC ==,,∴BH BP =,即得45BPH BHP ∠=∠=︒.∴135AHP ∠=︒,即得AHP PCF ∠=∠.在AHP ∆和PCF ∆中,PAH FPC AH PC AHP PCF ∠=∠=∠=∠,,,∴AHP ∆≌PCF ∆,∴AP PF =.(2)在AD 上取点N ,令ND DG =,∴N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2NG DG y AN y ===- .同理,2,2PM x AM x ==- ,∵45,135APM PAM NAG PMA ANG ∠=︒-∠=∠∠=∠=︒ ,∴APM ∆∽GAN ∆.∴AM NG PM AN =,即2222x y y x-=-. 整理,得()42022x y x x -=≤≤+. (3)改变,()24>22x y x x -=+.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11.如图,已知直线y =-2x +4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C 两点,抛物线y=-2x 2+bx+c(a ≠0)经过点A 、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在抛物线上存在点Q,使△ABQ的面积等于△APC面积的4倍.求出点Q的坐标;(3)点M是直线y=-2x+4上的动点,过点M作ME垂直x轴于点E,在y轴(原点除外)上是否存在点F,使△M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及对应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2x2+2x+4;(2)Q(0,4)或(1,4)-4)或-4);(3)存在,点F坐标为(0M,点F坐标为(0,-4)时,点M的坐标为(4,-4);点F坐标为(0,1),点M的坐标为(1,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直线y=-2x+4求出点A、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答即可;(2)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P的坐标,过点P作PD⊥y轴于D,根据点P、C的坐标求出PD、CD,然后根据S△APC=S梯形APDO-S△AOC-S△PCD,列式求出△APC的面积,再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B的坐标,从而得到AB的长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Q 的点Q的纵坐标的值,然后代入抛物线求解即可得到点Q的坐标;(3)根据点E在x轴上,根据点M在直线y=-2x+4上,设点M的坐标为(a,-2a+4),然后分①∠EMF=90°时,利用点M到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列式求解即可;②∠MFE=90°时,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点M的横坐标的长度等于纵坐标长度的一半,然后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试题解析:(1)令x=0,则y=4,令y=0,则-2x+4=0,解得x=2,所以,点A(2,0),C(0,4),∵抛物线y=-2x2+bx+c经过点A、C,∴24204b cc-⨯++=⎧⎨⎩=,解得24bc=⎧⎨=⎩,∴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2x+4;(2)∵y=-2x2+2x+4=-2(2第23页,总68页∴点P的坐标为(12,92),如图,过点P作PD⊥y轴于D,又∵C(0,4),∴PD=12,CD=91422-=,∴S△APC=S梯形APDO-S△AOC-S△PCD,=12×(12+2)×92-12×2×4-12×12×12=4514 88--=32,令y=0,则-2x2+2x+4=0,解得x1=-1,x2=2,∴点B的坐标为(-1,0),∴AB=2-(-1)=3,设△ABQ的边AB上的高为h,∵△ABQ的面积等于△APC面积的4倍,∴12×3h=4×32,解得h=4,∵4<92,∴点Q可以在x轴的上方也可以在x轴的下方,即点Q的纵坐标为4或-4,当点Q的纵坐标为4时,-2x2+2x+4=4,解得x1=0,x2=1,此时,点Q的坐标为(0,4)或(1,4),当点Q的纵坐标为-4时,-2x2+2x+4=-4,解得x1=1172+,x2=1172-,试卷第24页,总68页此时点Q的坐标为(1172+,-4)或(1172-,-4)综上所述,存在点Q(0,4)或(1,4)或(1172+,-4)或(1172-,-4);(3)存在.理由如下:如图,∵点M在直线y=-2x+4上,∴设点M的坐标为(a,-2a+4),①∠EMF=90°时,∵△M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2a+4|,即a=-2a+4或a=-(-2a+4),解得a=43或a=4,∴点F坐标为(0,43)时,点M的坐标为(43,43),点F坐标为(0,-4)时,点M的坐标为(4,-4);②∠MFE=90°时,∵△M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12|-2a+4|,即a=12(-2a+4),解得a=1,-2a+4=2×1=2,此时,点F坐标为(0,1),点M的坐标为(1,2),或a=12-(-2a+4),此时无解,综上所述,点F坐标为(0,43)时,点M的坐标为(43,43),点F坐标为(0,-4)时,点M的坐标为(4,-4);点F坐标为(0,1),点M的坐标为(1,2).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12.已知:在梯形ABCD中,CD∥AB,AD=DC=BC=2,AB=4.点M从A开始,以每秒1个第25页,总68页试卷第26页,总68页单位的速度向点B 运动;点N 从点C 出发,沿C →D →A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运动,若M 、N 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N 作NQ ⊥CD 交AC 于点Q . (1)设△AM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2)在梯形ABCD 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D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 到AB 的距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点M 、N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值,使△AM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33=-62S t t +(0<t ≤2),233=-123S t t +(2≤t <4);(2)233;(3)t=65,12-63,2. 【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t 的临界点t=2,分别求出当0<t ≤2时和2≤t <4时,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即可,(2)作梯形对称轴交CD 于K ,交AB 于L ,分3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取AD 的中点G ,②以D 为直角顶点,③以A 为直角顶点,(3)当0<t ≤2时,若△AMQ 为等腰三角形,则MA=MQ 或者AQ=AM ,分别求出t 的值,然后判断t 是否符合题意.试题解析:(1)当0<t ≤2时,如图:过点Q 作QF ⊥AB 于F ,过点C 作CE ⊥AB 于E ,∵AB ∥CD ,∴QF ⊥CD ,∵NQ ⊥CD ,∴N ,Q ,F 共线,∴△CQN ∽△AFQ ,∴ CN NQ AF QF=, ∵CN=t ,AF=AE-CN=3-t ,∵NF=3,∴QF=33t 3-,第27页,总68页 13(323t - 23362t + 当2≤t <4时,如图:△FQC ∽△PQA ,∵DN=t-2,∴FD=DN •cos ∠FDN=DN •t-2), ∴t-2) ∴FQ=FC •tan ∠FCQ=FC •tan30°=t+2), ∴ 13[326t -23=-123t + (2)作梯形对称轴交CD 于K ,交AB 于L ,情况一:取AD 的中点G ,GD=1,过G 作GH ⊥对称轴于H ,GH=1.5,∵1.5>1,∴以P 为直角顶点的Rt △PAD 不存在,情况二:以D 为直角顶点:KP1 ∴P 1情况三:以A 为直角顶点,LP 2综上:P 到AB PAD 为Rt △, (3)0<t ≤2时, 若MA=MQ ,∴试卷第28页,总68页若AQ=AM ,则t=23233t -, 解得t=12-63, 若QA=QM ,则∠QMA=30°而0<t ≤2时,∠QMA >90°,∴QA=QM 不存在;2≤t <4(图中)若QA=QM ,AP :AD=3:2,∴t=2,若AQ=AM ,23-33(t+2)=t , ∴t=23-2,∵23-2<2,∴此情况不存在若MA=MQ ,则∠AQM=30°,而∠AQM >60°不存在.综上:t=65,12-63,2时,△AMQ 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 1.等腰梯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C (0,3-)点,点P 是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结PO 、PC ,并把△P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C 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ABP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答案】(1)y=x 2﹣2x ﹣3;(2)存在,(2102+,32-);(3)(32,-154),758. 【解析】试题分析:(1)将B 、C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得待定系数的值;第29页,总68页(2)由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若四边形POP′C 为菱形,那么P 点必在OC 的垂直平分线上,据此可求出P 点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P 点的坐标;(3) 由于△ABC 的面积为定值,当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时,△BPC 的面积最大;过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Q ,交x 轴于F ,易求得直线BC 的解析 式,可设出P 点的横坐标,然后根据抛物线和直线BC 的解析式求出Q 、P 的纵坐标,即可得到PQ 的长,以PQ 为底,B 点横坐标的绝对值为高即可求得△BPC 的面积,由此可得到关于四边形ACPB 的面积与P 点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及对应的P 点坐标.试题解析:(1)将B 、C 两点的坐标代入得 9303b c c ++=-⎧⎨⎩=解得:23b c =-⎧⎨=-⎩; 所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 2﹣2x ﹣3.(2)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C 为菱形;设P 点坐标为(x ,x 2﹣2x ﹣3),PP′交CO 于E若四边形POP′C 是菱形,则有PC=PO ;连接PP′,则PE ⊥CO 于E ,∴OE=EC=32∴y=32-; ∴x 2﹣2x ﹣3=32- 解得:12102x +=,22102x -=(不合题意,舍去) ∴P 点的坐标为(2102+,32-) (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与BC 交于点Q ,与OB 交于点F ,设P (x ,x 2﹣2x ﹣3),易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 ﹣3则Q 点的坐标为(x ,x ﹣3);S 四边形ABPC=S △ABC+S △BPQ+S △CPQ=12AB•OC+12QP•OF+12QP•BF 21143(3)322x x =⨯⨯+-+⨯试卷第30页,总68页 23375()228x =--+ 当32x =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 此时P 点坐标为(32,-154)四边形ABP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758.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14.如图,直角坐标系中Rt △ABO ,其顶点为A(0, 1)、B(2, 0)、O(0, 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 △A ′B ′O .(1)一抛物线经过点A ′、B ′、B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是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B′A′B 的面积是△A′B′O 面积4倍?若存在,请求出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 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出四边形PB′A′B 的两条性质.【答案】(1)y=-x 2+x+2;(2)P (1,2);(4)四边形PB′A′B 为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A ′(-1,0),B ′(0,2),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利用S 四边形PB′A′B =S △B′OA′+S △PB′O +S △POB ,再假设四边形PB′A′B 的面积是△A′B′O 面积的4倍,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得出P 点坐标即可;(3)利用P 点坐标以及B 点坐标即可得出四边形PB′A′B 为等腰梯形,利用等腰梯形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试题解析:(1)(1)△A′B′O 是由△ABO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又A (0,1),B (2,0),O (0,0),∴A′(-1,0),B′(0,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2+bx+c (a≠0),∵抛物线经过点A′、B′、B ,∴0=2=c 042a b c a b c ⎧-+=++⎪⎨⎪⎩,解得:112a b c =-⎧⎪=⎨⎪=⎩,∴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x+2.(2)∵P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P(x,y),则x>0,y>0,P点坐标满足y=-x2+x+2.连接PB,PO,PB′,∴S四边形PB′A′B=S△B′OA′+S△PB′O+S△POB,12×1×2+1212-x2+x+2)+1=-x2+2x+3.∵A′O=1,B′O=2,∴△A′B′O面积为:12×1×2=1,假设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则4=-x2+2x+3,即x2-2x+1=0,解得:x1=x2=1,此时y=-12+1+2=2,即P(1,2).∴存在点P(1,2),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3)四边形PB′A′B为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③等腰梯形上底与下底平行;④等腰梯形两腰相等.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1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2x²+bx+c的图像经过点A(-3,0)和点B(0,6)。
2019年浙江省中考数学竞赛试题附解析
2019年浙江省中考数学竞赛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如图,P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连结 PO 交⊙O 于点 A ,PA =2,PO= 5,则 PB 的长为( )A .4B .10C .26D .432.如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 .点PB .点OC .点MD .点N3.如图,P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P 点作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4.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落地后至少有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 ) A .43 B .32 C .21 D . 41 5.下列图形中,∠l 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 6.下列图形中,与如图1形状相同的是( )图 1 A . B . C . D .7. 小明的书包里共有外观、质量完全一样的 5本作业簿,其中语文 2本,数学 2本,英语1 本,那么小明从书包里随机抽出一本,是教学作业簿的概率为( )A .12B .25C .13D .158.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A .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B .钟表的钟摆的摆动C .气球升空的运动D .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过程9.如图,可以写出一个因式分解的等式是( ) A .2265(23)(2)a ab b b a b a ++=++ B .22652(32)a ab b a a b ++=+C .2265(2)(3)a ab b a b a b ++=++D .2265(5)(2)a ab b a b a b ++=++10.2006200720082009(1)(1)(1)0-+---+等于( )A .0B .-1C .1D .2二、填空题11.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5,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 12.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 3、4、5,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小边长是 6,则另一个三角形的大边长是 .13.方程3x 2=x 的解是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21y x =-向上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15.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 .16.整式的化简应遵循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再算 ,最后算 .17. 请你写出一个次数是 3 次的多项式 .18.3 的平方的相反数与 3 的倒数的积是 .19.如图,校园内有一块梯形草坪ABCD ,草坪边缘本有道路通过甲、乙、丙路口,可是有少数同学为了走捷径,在草坪内走了一条直“路”EF ,假设走1步路的跨度为0.5米,结果他们仅仅为了少走________步路,就踩伤了绿化我们校园的小草(“路”宽忽略不计).三、解答题20.如图,由山脚下的一点 A 测得山顶D 的仰角是 45°,从点 A 沿倾斜角为30°的山坡前进 1500米到达点 B ,再次测得山顶 D 的仰角为60°,求山高 CD.21.袋里装有 20 只手套,其中红色 12 只,白色6 只,黄色 2 只.(1)从中任意摸出一只手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分别是什么?(2)从中任意摸出两只手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分别是什么,其中两只都是红色的概率是多少?22.已知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求锐角α(精确到 1").(1) sin α= 0.3475P ;(2)cos α=0. 4273;(3) tan α= 1.2189.23.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 °,BC= ;(2)判断△ABC 与△DEF 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24.截止2007年底,某城市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为 4%,尚未达到国家A 级标准,因此市政府决定加快绿化建设,力争到2009年底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达到 8%以上,若要达到最低目标8%,则这个城市自然保护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保留 2个有效数字)?25.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40m m x m x -+-+=,(1)当取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2)当m取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6.一篇稿件有3020 千字,要8小时内打完,在第一小时内已打出 60 千字,问在剩余的时间内,每小时至少要打出多少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2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和m,l⊥m.(1)将折线ABC先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镜面对称变换,然后以直线m为轴,将所得的像作镜面对称,作出经两次变换所得的像;(2)如果要使(1)题图形变换最终的像回到原来的折线ABC,那么应作怎样的图形变换?28.已知,如图所示,△ABC中,∠B=30°,∠C=40°,D为BC上一点,∠1=∠2,求∠BAD的度数.29.观察下列各式:3×5 =15,而15 =42-15×7 =35,而35 = 62 -1……11×l3 =143,而 143 =122 -1将你猜想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30.七年级(3)班为丰富课外活动,准备去商店购买羽毛球拍及羽毛球,已知每副球拍30元,每个球2元.甲商店说:“买羽毛球拍及羽毛球都打9折.”乙商店说:“买一副球拍赠送2个球.”若准备用90元买2副羽毛球拍及球若干个,问到哪家商店购买更合算?【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A2.A3.C4.A5.C6.B7.B8.B9.C10.B二、填空题525-12.1013.01=x ,312=x 14.32+=x y 15.60° 16.乘方,乘除,加减17.如. 3221x x ++18.-319.4三、解答题20.作 BE ⊥AC 于 E ,BF ⊥CD 于F,设 BF=x 米,∵∠BAE=30°, AB=1500,∴BE= FC=750,7503AE =∵∠DBF=60°,∴∠BDF=30°,∠BDA=∠EAD=15°,∴BD=AB=1500,7503DF =, ∴(7503750)CD =+米.21.(1)3 种,红色,白色,黄色;(2)6 种(红,红),(红,白), (红,黄),(白,白), (白,黄),(黄,黄). 其中两只都是红色的概率为121133201995⨯=(1) 020204α'''≈;(2) α≈64°42′13";(3)'050383a '''≈ 23.(1)∠ABC= 135 °, BC=22 ;(2)能判断△ABC 与△DEF 相似(或△ABC ∽△DEF ) 这是因为∠ABC =∠DEF = 135 ° ,2==EF BC DE AB ,∴△ABC ∽△DEF. 24.41%25.(1)-2;(2))2m =或1m =或1m =-26.423千字27.(1)图略;(2)以直线l 与m 交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l80. 28.∠l=∠2=70°,∠1=∠B+∠BAD ,得∠BAD=40° 29.猜想的规律: 2(1)(1)1n n n -+=-30.到甲商店购买更合算。
初三培优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培优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²-4ac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D. 以上说法均正确答案:D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A. 0B. 1C. -1D. 0或1答案:A3. 已知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1,2)和(-1,0),则k和b的值分别是()。
A. k=1,b=1B. k=-1,b=1C. k=1,b=-1D. k=-1,b=-1答案:B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6,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4B. 16C. 18D. 205.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²+b²+c²=ab+ac+bc,那么△ABC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B6.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A. 5B. 6C. 7D. 87. 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A. 0B. 1C. -1D. 0或1或-1答案:D8.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那么这个数列的第n项可以表示为()。
A. a₁+(n-1)dB. a₁-(n-1)dC. a₁+ndD. a₁-nd答案:A9.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2,3),且经过点(1,1),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A. y=(x-2)²+3B. y=(x-2)²-3C. y=(x-1)²+3D. y=(x-1)²-3答案:A10. 一个圆的半径为5,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
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经过点(0,1)和(2,-3),那么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2019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2019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b都是有理数,并且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
答案:C解析:令a=2,b=-2,满足2+(-2)=0,由此a、b互为相反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
答案:D解析:x²,x³都是单项式。
两个单项式x³,x²之和为x³+x²是多项式,排除A。
两个单项式x²,2x²之和为3x²是单项式,排除B。
两个多项式x³+x²与x³-x²之和为2x³是个单项式,排除C,因此选D。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C错误。
答案:C4.如果a,b代表有理数,并且a+b的值大于a-b的值,那么b>0.答案:D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4个。
答案:C解析:在数轴上容易看出:在-π右边的左边(包括在内)的整数只有-3,-2,-1,共4个。
选C。
6.有四种说法:甲。
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乙。
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丙。
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丁。
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1个。
答案:B解析: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所以一定大于它本身,故丙错误。
7.a代表有理数,那么a和-a的大小关系是a不一定大于-a。
答案:D解析:令a=0,马上可以排除A、B、C,应选D。
8.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以在原方程的两边都加上1.答案:D遇到这一类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不变量,本题中盐的含量是一个不变量,通过它列出等式进行计算。
1.甲乙两人每年收入相等,甲每年储蓄全年收入,乙每月比甲多开支100元,三年后负债600元,求每人每年收入多少?解:设甲乙两人每年收入均为x元,则甲每年储蓄x元,乙每年收入为x-1200元。
(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 (含竞赛答题技巧)
(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适合中学教师作为辅导教材使用第一讲 走进追问求根公式形如02=++c bx ax (0≠a )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aacb b x 2422,1-±-=内涵丰富: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例1】满足1)1(22=--+n n n 的整数n 有 个。
思路点拨: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例2】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个根,那么1942231+-x x 的值等于( )A 、一4B 、8C 、6D 、0思路点拨:求出1x 、2x 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1213x x -=,2223x x -=。
【例3】 解关于x 的方程02)1(2=+--a ax x a 。
思路点拨:因不知晓原方程的类型,故需分01=-a 及01≠-a 两种情况讨论。
【例4】设方程04122=---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
思路点拨: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5】 已知实数a 、b 、c 、d 互不相等,且x ad d c c b b a =+=+=+=+1111, 试求x 的值。
思路点拨:运用连等式,通过迭代把b 、c 、d 用a 的代数式表示,由解方程求得x 的值。
2019年初三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9年初三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2019年初三数学竞赛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用甲乙两种饮料按照x:y(重量比)混合配制成一种新饮料,原来两种饮料成本是:甲每500克5元,乙每500克4元。
现甲成本上升10%,乙下降10%,而新饮料成本恰好保持不变,则x:y=()A。
4:5B。
3:4C。
2:3D。
1:22.一个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写有一个自然数,并且相对的两个面内的两数之和都相等,如图是这个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20、__、9的对面分别写的是a、b、c,则a²+b²+c²-ab-bc-ca的值为()A。
481B。
301C。
602D。
9623.把一枚六个面编号分别为1,2,3,4,5,6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投掷2次,若两个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为m,n,则二次函数y=x²+mx+n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的概率是()A。
1/12B。
1/6C。
1/4D。
1/34.设$f(x)=\frac{1}{\sqrt{2\pi}}e^{-\frac{x^2}{2}}$,S是曲线$y=f(x)$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S_1$是曲线$y=\frac{1}{2}f(x)$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则4$S_1$的整数部分等于()A。
4B。
5C。
6D。
75.横坐标、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函数y=$\frac{1}{x}$在第一象限内有整点,这些整点的个数是()A。
3个B。
4个C。
6个D。
8个6.有红色、黄色、蓝色三个盒子,其中有一个盒子内放有一个苹果;三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红色盒子上写着“该盒子没有苹果”,黄色盒子上写着“该盒子内有苹果”,蓝色盒子上写着“黄色盒子内没有苹果”;已知这三句话中有且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XXX在哪个盒子内()A。
红色B。
黄色C。
江苏省第十九届初三数学竞赛试卷(含解答)
江苏省第十九届初中数学竞赛试卷初三年级(2018年12月26日 8﹕30-11﹕00)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以下每题的4个结论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圆括号内。
1、已知整数,x y =(,)x y 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2、方程222x x x-=的正根的个数是( ) (A ) 0 (B )1 (C )2 (D )33、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 (8,3)-、B (4,5)-以及动点C (0,)n 、D (,0)m ,则当四边形ABCD 的周长最小时,比值mn为( ) (A )23- (B )2- (C )32- (D )3-4、设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正整数,,a n b ,其中b n a ≤≤。
则对于给定的边长n ,所有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 )n (B )1n + (C )2n n + (D )1(1)2n n + 5、甲、乙、丙、丁4人打靶,每人打4枪,每人各自中靶的环数之积都是72(中靶环数最高为10),且4人中靶的总环数恰为4个连续整数,那么,其中打中过4环的人数为( ) (A ) 0 (B )1 (C )2 (D )36、空间6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两两连线,用红、蓝两色染这些线段,其中A 点连出的线段都是红色的,以这6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中,三边同色的三角形至少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二、 填空题:(每题7分,共56分) 7、已知1222S x x x =--++,且12x -≤≤,则S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 。
FA8、已知两个整数a 、b ,满足010b a <<<,且9aa b+是整数,那么数对(,)a b 有__个。
9、方程22229129x y x y xy ++-=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竞赛讲座第10讲计数的方法与原理 计数方法与原理是组合数学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讲介绍一些计数的基本方法及计数的基本原理。
一、枚举法 一位旅客要从武汉乘火车去北京,他要了解所有可供乘坐的车次共有多少,一个最易行的办法是找一张全国列车运行时刻表,将所有从武汉到北京的车次逐一挑出来,共有多少次车也就数出来了,这种计数方法就是枚举法。
所谓枚举法,就是把所要求计数的所有对象一一列举出来,最后计算总数的方法。
运用枚举法进行列举时,必须注意无一重复,也无一遗漏。
例1四个学生每人做了一张贺年片,放在桌子上,然后每人去拿一张,但不能拿自己做的一张。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解:设四个学生分别是A,B,C,D,他们做的贺年片分别是a,b,c,d。
先考虑A拿B做的贺年片b的情况(如下表),一共有3种方法。
同样,A拿C或D做的贺年片也有3种方法。
一共有3+3+3=9(种)不同的方法。
例2甲、乙二人打乒乓球,谁先连胜两局谁赢,若没有人连胜头两局,则谁先胜三局谁赢,打到决出输赢为止。
问: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况? 解:如下图,我们先考虑甲胜第一局的情况: 图中打√的为胜者,一共有7种可能的情况。
同理,乙胜第一局也有 7种可能的情况。
一共有 7+7=14(种)可能的情况。
二、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分别有m1,m2,…,mn种方法,而不论采用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单独地完成这件事情,那么要完成这件事情共有:N=m1+m2+…mn种方法。
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加法原理,也是利用分类法计数的依据。
例3 一个自然数,如果它顺着数和倒着数都是一样的,则称这个数为“回文数”。
例如1331,7,202都是回文数,而220则不是回文数。
问:1到6位的回文数一共有多少个?按从小到大排,第2000个回文数是多少? 解:一位回文数有:1,2,…,9,共9个; 二位回文数有:11,22,…,99,共9个; 三位回文数有:101,111,…,999,共90个; 四位回文数有:1001,1111,…,9999,共90个; 五位回文数有:10001,10101,…,99999,共900个; 六位回文数有:100001,101101,…,999999,共900个。
到六位数为止,回文数共有 9+9+90+90+900+900=1998(个)。
第1999个回文数是1000001,第2000个回文数是1001001。
例4设有长度为1,2,…,9的线段各一条,现在要从这9条线段中选取若干条组成一个正方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这里规定当用2条或多条线段接成一条边时,除端点外,不许重叠。
解法1:因为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不大于11。
下面按正方形的边长分类枚举: (1)边长为11:9+2=8+3=7+4=6+5,可得1种选法; (2)边长为10:9+1=8+2=7+3=6+4,可得1种选法; (3)边长为 9:9=8+1=7+2=6+3=5+4,可得5种选法; (4)边长为8:8=7+1=6+2=5+3,可得1种选法; (5)边长为7:7=6+1=5+2=4+3,可得1种选法; (6)边长≤6时,无法选择。
综上计算,不同的取法共有 1+1+5+1+1=9(种)。
解法2:由于这些线段互不等长,故至少要用7条线段才能组成一个正方形。
当恰取7条线段组成正方形时,正方形的3条边各用2条线相接,另一条边只用一条线段;当恰用8条线段时,只能每边各用2条线段相接(容易看出,其他情况不可能发生)。
因为1+2+…+9=45,45不能被4整除,所以用9条线段,不可能组成正方形。
由解法一知,拼出的正方形边长至多为11,又易知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为1,2,3,4,5,6。
有了以上分析就容易计数了。
(1)取出7条线段,有以下7种: 7=1+6=2+5=3+4; 8=1+7=2+6=3+5; 9=1+8=2+7=3+6=4+5 (这个式子有5种); (2)取出8条线段,有以下2种: 1+9=2+8=3+7=4+6; 2+9=3+8=4+7=5+6。
综上所述,不同的取法共有7+2=9(种)。
三、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必须分n个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分别有m1,m2,…,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方法。
这就是乘法原理,它是分步法的依据。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被称为是计数的基本原理。
我们应注意它们的区别,也要注意二者的联合使用。
例5一台晚会上有6个演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
求: (1)当4个舞蹈节目要排在一起时,有多少不同的安排节目的顺序? (2)当要求每2个舞蹈节目之间至少安排1个演唱节目时,一共有多少不同的安排节目的顺序? 解:(1)先将4个舞蹈节目看成1个节目,与6个演唱节目一起排,有7!=7×6×5×4×3×2×1=5404(种)方法。
第二步再排4个舞蹈节目,有4!=4×3×2×1=24(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一共有 5040×24=120960(种)方法。
(2)首先将6个演唱节目排成一列(如下图中的“□”),一共有6!=6×5×4×3×2 ×1=720(种)方法。
×□×□×□×□×□×□× 第二步,再将4个舞蹈节目排在一头一尾或2个演唱节目之间(即上图中“×”的位置),这相当于从7个“×”中选4个来排,一共有7×6×5×4=840(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一共有720×840=604800(种)方法。
例6有8个队参加比赛,如果采用下面的淘汰制,那么在赛前抽签时,实际上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安排表? 解:8个队要经过3轮比赛才能确定冠亚军。
将第1轮的4组,自左至右记为1,2,3,4组,其中第1,2组为甲区,3,4组为乙区。
8个队抽签即是在上图的8个位置排列,共有 8!=8×7×6×5×4×3×2×1=40320(种) 不同的方法。
但是,两种不同的排列不一定是实际上不同比赛的安排表。
事实上,8队中的某4队都分在甲区或乙区,实际上是一样的;同区的4队中某2队在某一组或另一组,实际上也是一样的;同组中的2队,编号谁是奇数谁是偶数实际也是一样的。
由乘法原理知,在40320种排法中,与某一种排法实质上相同的排法有 2×22×24=27=128(种),故按实际不同比赛安排表的种数是四、对应法 小孩子数苹果,往往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掰,掰完左手掰右手,这种数苹果的方法就是对应法。
小孩子把苹果与自己的手指头一对一,他掰了几个指头,也就数出了几个苹果。
一般地,如果两类对象彼此有一对一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类较易计数的对象计数,而得出具有相同数目的另一类难于计数的对象的个数。
例7在8×8的方格棋盘中,取出一个由 3个小方格组成的“L”形(如图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解:每一种取法,有一个点与之对应,这就是图1中的A点,它是棋盘上横线与竖线的交点,且不在棋盘边上。
从图2可以看出,棋盘内的每一个点对应着4个不同的取法(“L”形的“角”在2×2正方形的不同“角”上)。
由于在 8×8的棋盘上,内部有7×7=49(个)交叉点,故不同的取法共有 49×4=196(种)。
例8数3可以用4种方法表示为1个或几个正整数的和,如3,1+2,2+1,1+1+1。
问:1999表示为1个或几个正整数的和的方法有多少种? 分析与解:我们将1999个1写成一行,它们之间留有1998个空隙,在这些空隙处,或者什么都不填,或者填上“+”号。
例如对于数3,上述4种和的表达方法对应: 111,11+1,1+11,1+1+1。
显然,将1999表示成和的形式与填写1998个空隙处的方式之间一对一,而每一个空隙处都有填“+”号和不填“+”号2种可能,因此1999可以表示为正整数之和的不同方法有五、容斥原理 在应用加法原理时,关键在于把所要计数的对象分为若干个不重不漏的类,使得每类便于计数。
但是具体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常常扭成一团,难以分为不重不漏的类,而要把条理分清楚就得用加法原理的推广——容斥原理。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A表示A类元素的个数,用B表示B类元素的个数,用 A∪B表示是 A类或是 B类元素的个数,用A∩B表示既是A类又是B类元素的个数。
A∪B∩C,A∪B∩C的意义类似。
容斥原理1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两类,那么A∪B=A+B-A∩B。
容斥原理2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三类,那么A∪B∪C=A+B+C-A∩B-B∩C-A∩C+A∩B∩B。
容斥原理的实质在于包含与排除,或形象地称之为“多退少补”。
容斥原理若用韦恩图进行分析和记忆,十分方便,留给读者研究。
例9在100名学生中,有10人既不会骑自行车又不会游泳,有65人会骑自行车,有73人会游泳,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的有多少人? 解:从100名总人数中减去既不会骑自行车又不会游泳的10人,就是会骑自行车或会游泳的人数 100-10=90(人)。
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的有(65+73)-90=48(人)。
例10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3整除,还不能被5整除的数,占这100个自然数的百分之几? 解:由容斥原理2知,1至100的自然数中,或能被2整除,或能被3整除,或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的个数是 =50+33+20-16-6+3=74。
所以,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3整除,还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100-74=26(个),占这100个自然数的26%。
六、归纳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先观察其简单情况,归纳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例11 10个三角形最多将平面分成几个部分? 解。
设n个三角形最多将平面分成an个部分。
n=1时,a1=2; n=2时,第二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与第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个交点,三条边与第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3=6(个)交点。
这6个交点将第二个三角形的周边分成了6段,这6段中的每一段都将原来的每一个部分分成2个部分,从而平面也增加了6个部分,即a2=2+2×3。
n=3时,第三个三角形与前面两个三角形最多有4×3=12(个)交点,从而平面也增加了12个部分,即: a3=2+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