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中国地缘战略
(二)中国的区位优势是其他大国所不具备的
美国
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地缘环境最好的国家,它东 西邻两大洋,南北是弱国,曾经占领了墨西哥 55%的领土,成功地削弱了竞争对手。它面临的 本土压力比起中国来要轻得多。
它的地缘环境要做地区大国是再好不过,可是它 要做世界大国就不一样了,它与亚欧大陆、非洲 大陆远隔重洋,欲控制世界,称霸全球,就必须 借助外力。它不得不耗费精力,在各大洲建立军 事基地,还要小心翼翼地提防他国的崛起;
俄罗斯
地处极北之地,偏处一隅,东西除北冰洋 外仅陆路相连,唯一连通本国领土的北冰 洋长年冰冻,邻国虽多而区位优势不显;
印度
区位优势相对较好,但地处南亚次大陆, 周围高山阻隔,且幅员不够大,难以进入 亚洲的核心地区;
日本
孤悬亚洲大陆东部海岛,地域狭小,纵深 狭窄,虽有一定的海洋优势,但其海上生 命线与中国重合,确切地说是仰仗中国, 命中注定其只能被边缘化
三、基于中国地缘环境的主要判断
• 判断之一:中国强弱两重天 即:中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我国在国力 弱时易受周边国家的反噬和强势国家的封 锁遏制;而在国力强时则对本国大大有利
• 判断之二:周边国家能对我国家安全造成 重大危害的不多,但能形成严重的“扰局”
• 判断之三:区外大国如不能借力,难以对 我国形成实质性的遏制封锁
(二)我东南沿海与南部沿海直面朝、韩、日本和 东南亚诸国,缺乏战略防御屏障,易受外部敌对 势力战时的打击
(三)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少大岛,不利于我国 控制此海域和保卫本土腹地
(四)北部失去蒙古,使我北方战略纵深大大缩短, 且使我东北和西北不能连成一片,使我北方的地 缘环境恶化,自卫且存在着大缺口,更遑论收复 面积17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和其他的领土了。 如蒙古被敌对势力控制,对我的威胁就极大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
治谁就能统治全世界 , 无形之 中就将 中国推向了风 口浪尖 , 各
强国特别是美 国将中国视为其霸权主义最大的威胁 。
从 事实验证上 , 美国近代发动 的朝 鲜战争 、 海 湾战争 、 阿 富汗战争等侵略都 是在试 图加强 对欧 亚大陆 的话语权 。想
要通过统治亚欧大陆 的黄金地带来 控制整个大 陆 , 领导 全世 界。美 国 自奥巴马上任后 , 提出最 多的就是 “ 重返亚太 ” 实施 战略 , 并与之接应的在 2 0 1 1年发布 了“ 新丝绸之路 ” 战略 , 想 要将 已经控制 的阿富汗地 区加入丝绸 之路 亚太经 济地 区中 收获渔人之利 , 目的是 以阿 富汗为交 通 中转 站 , 使 中亚 和西 亚地区经济政治一 体化 , 加 紧各 地 区的经济 贸易 , 形成 由美
进 步的经济带。同时对 于 中国的地 区经 济快速发展 营造 良
好的周边环境 , 在经济政 治上加 大发展 扩充 , 提 高综合 国力。
本 文将 从 “ 一带一路” 发展背景 、 发 展 前 景 和 发 展 意 义 等 角 度
分析“ 一带一路” 战略对 中国地缘经济战略 的重构 。 关键词 : 一带一路 ; 战略重构 ; 地缘政 治; 战略 解读 “ 一带一路” 与 中国地缘政 治的关系 , 首先要 了解 什 么是 “ 一带一路” , 它是 “ 丝绸之路经 济带 ” 和“ 2 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 ” 的简称 , 是习 近平 总书记 首先倡导 的一个 和平发 展
本、 菲律宾等国挑起 与 中国的岛屿争端 , 不仅是在 “ 高政 治” 领域挑 战中国。另外 , 美 国还利用 T P P ( T r m a s —P a c i f i c P a r t . n e r s h i p A g r e e me n t , 跨太平洋 战略经济伙伴关 系) 和 T 1 1 P
中国与东亚地缘政治的定位和战略
中国与东亚地缘政治的定位和战略中国的地缘战略是绕不开东亚的,因为东亚是中国的邻居之一,也是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
中国以及周边国家都受到了东亚地缘政治的影响。
因此,中国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定位和战略,以确保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
第一章:中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人口国家,在东亚地缘政治中拥有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东亚地区的领导力量之一,其国内发展、外交政策和向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等都对周边国家产生着影响。
在东亚地区,中国是一个大国。
它与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存在外交纠纷和安全威胁。
同时,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军事力量之一,其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也对东亚地缘政治产生着影响。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
虽然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存在着传统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但是在某些领域中也存在着独立的、互不相信的态度。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政策和对全球议程的立场也在发生变化。
第二章:中国的东亚地缘台阶中国作为一个文明悠久且经济强盛的国家,其应对东亚地缘政治的策略和行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下面探讨一下中国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对中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角色和地位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国内政治的影响中国国内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内实现了持续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这些进步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为其在东亚地缘政治中扮演更大的角色提供了持续的支持。
然而,中国的国内政治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的定位和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角色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一些矛盾可能可能在国内和周边国家之间产生,从而威胁中国的外交关系。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对其在东亚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常对区域内的紧张局势和其他国家的安全造成影响。
近年来,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这也对周边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构成了挑战。
中国地缘大战略之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中国地缘大战略之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提要】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直出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与中巴通道一样,是中国缓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重要战略布局。
加上西北重要油气管道,东北俄罗斯油气管道,中国能源安全困局,可以得到极大缓解,同时,也开通了中国西北和西南直出印度洋的战略通道。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倡议是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期间提出,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
该倡议对深化四国间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东亚与南亚两大区域互联互通有重要意义。
项目概况及相关协议:2013年12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各方签署了会议纪要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研究计划,正式建立了四国政府推进孟中印缅合作的机制。
2014年12月,在孟加拉国考斯巴萨举行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联合工作组展开了广泛讨论并展望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前景,优先次序和发展方向。
第12次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于2015年2月10日至11日在缅甸仰光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孟中印缅地区的合作”,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应继续作为一个多轨平台发挥作用;承认保护环境可持续性需要共同框架;强调促进贸易和交通便利化改革的需要;同意考虑开发和利用水道;鼓励成员国商务和工业部门主官开展更多交流;决定考虑孟中印缅旅游圈的概念;同意考虑建立一个JointMedia CoverageProgram(新闻媒体联合报道计划)以提升本地区的全球知名度;同意于2016年在中国云南省召开第13次论坛讨论地区合作。
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在推进实施中面临的诸多风险与挑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进度落后于预期。
中印边界,东部争议地区主要项目建设情况:(1)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由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两个组成,天然气管道起点为缅甸皎漂,原油油管起于缅甸西海湾马德岛,从中国西南边陲瑞丽入境,接入保山后,借由澜沧江跨越工程连接大理,继而经由楚雄进入昆明。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
中国位于亚
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周边国家众多,与之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的地缘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强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提高共同利益的关联度,中国能够较好地维持与周
边国家的稳定关系,为自身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
中亚和西亚地区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重要中转区域,也是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
通过推动
中亚和西亚地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中国能够加强与这些地区的联系,实现能
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而确保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拓展中国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非洲是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也是全球最为贫困和落后的地区之一。
中国与非洲经
济合作的深化,不仅有助于帮助非洲实现经济发展和脱贫,也能够为中国提供更加广阔的
市场和资源。
通过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中国能够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自身的
战略利益。
“一带一路”倡议也对于加强中国与欧洲、拉美等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地缘战
略研究价值。
欧洲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地区之一,与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
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领域。
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能够推动与欧洲等地区的合作深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同样,拉美地区也是中国战略合作的
重要目标,通过加强与拉美国家的联系,中国能够拓展在西半球的影响力。
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地缘经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化进程则是现 阶段 和平崛起 的首要关切 。然而
以此为战略依托 , 扩大 国际贸易, 争夺国际市
场 。从发展 的眼光看 , 今后 国际经济关 系将会
由国家之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 由国家之间 的谈判协 商逐 步转变为 区域 组 和战略安全压力 , 影 响我 国能否 实现 和平 逐 , 则是 【 在这一 区域经济 集 团化 4 崛起 的关键 因素 。这一局面导致我 国在 国防安 织之间的经济 协调 。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1 期 N .1 20 o 06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l f i nU i r t( h ooh n oi c n e) ora o J a n e i P i sp y dSc l i cs n v sy l a aS e
在各种 国际外 交场 合提 出了“ 和平 崛 起 ” 的崭 新理念实质上是 要在理论 与实践层 面破解 大 国 崛起必然带来 冲突与战争的历史 逻辑命题 。观
[ 收稿 日期 】 20 — 9— 1 05 0 2
而言不容 易得到高度重 视 。然而 大 国的 崛起 如 果缺乏文化 和文 明乃 至制度 因素 的 内在 支持 , 那它就 很难 跳 出大 国兴 衰 的 历 史周 期 律 。因
展仍然是关键要 素。 其次 , 中国崛起 的历史 背景是 经 济全球 化
贸易体系也是不可忽视 的力量 。在世 界经济多 极化和 国际竞 争 日益 激烈 的形 势下 , 国要取 各
竞争优势, 仅靠一 国本身的实力是不 在世 界各地 的快速 推进 , 因此 积极融 入全 球化 得更大的 必然需要组织排他性的区域合作组织 , 并 浪潮 , 确保安全持 续地从 国际社会 获取发 展 的 够的,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争及中国地缘战略方向_洪菊花
中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战略初探
中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战略初探逝去年华(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摘要:在当前世界格局转换变动时期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当前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未来走向什么样的发展。
这些问题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内涵出发,分析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关系,对当前中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发展态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试图提出几点未来可行的发展战略,以期对我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字:中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发展战略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急剧转换变动时期。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和战略资源正在逐步东移,国际权力结构正发生深刻重组,世界格局也从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霸权主义向多极化方向演进,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地缘战略关系出现新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大时代。
1.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研究丰富多样,方兴未艾。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其中陆大道院士提出:地缘政治,就是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基于地理区位、地理空间和历史地理等因素而形成的政治军事联合、结盟(政治和军事集团化) 或政治对立乃至遏制或者战争的相互关系态势及演变过程[1]。
地缘经济,就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基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形成的合作、联合(经济集团化) 或竞争、对立乃至遏制等经济关系[1]。
而张文木认为:地缘政治即地理和政治的关系。
而且地缘的关键是人缘,人缘即政治[2]。
认为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地缘政治就只能是纯物质的地理学。
沈伟烈在其《地缘政治学概论》中提出:“地缘政治是指在研究国内和国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地理(地缘)要素与政治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达到国家利益目标所提出的思考方法和理论见解”[3]。
认为地缘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缘经济政治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缘经济政治分析作者:王志民来源:《唯实》2015年第04期“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宏伟战略,目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已进入实施阶段,并被列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
从中国崛起的地缘经济政治环境分析,虽然面临诸多方面的地缘经济政治挑战,但中国正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依托兼具“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发挥二者相连的地缘优势,推进发展最具有活力的东亚地区经济与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经济等板块相连,实现亚欧大陆的经济整合,进而带动和提升中国与非洲和南美的经济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中国的地缘经济政治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地缘政治背景近代以来,欧亚大陆一直是世界的中心。
无论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还是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都将欧亚大陆视为世界的中心。
麦金德将欧亚大陆称为“世界岛”,并将“世界岛”的“心脏地带”范围界定为是从伏尔加河到长江,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北极的广袤地区。
麦金德甚至做出这样的判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主宰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在麦金德“心脏地带”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做出了新的判断:谁控制边缘地带,谁就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世界的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验证了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的理论。
冷战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地区均位于“心脏地带”。
美国2001年以反恐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试图达到通过主宰“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来控制亚欧大陆,以维持“领导世界”的地位。
奥巴马上台后,为兑现竞选承诺开始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
与此相配合,美国提出“重返亚太”实施所谓“再平衡战略”,并于2011年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战略,试图利用阿富汗独特的地缘优势,将阿富汗融入地区经济并从中获益,特别是以阿富汗为交通贸易枢纽,推动南亚、中亚、西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的战略目标。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探讨中国在此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作为国际关系的两个重要维度,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包括重要邻国的政治经济动态、地区安全形势的演变、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走向等。
通过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中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时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加强经济合作、深化政治互信、推进地区安全合作等。
通过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为中国在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中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国际地位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或存在海洋争端。
这一地区的政治格局呈现出多元、交织和动态的特点,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陆地接壤国家众多,地缘政治竞争激烈。
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西部与中亚五国相邻,南部则与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交界。
这些国家之间因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引发的冲突和摩擦不断,给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例如,中印边境争端、中缅边境的毒品问题等,都是中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海洋争端频发,海洋权益保护形势严峻。
中国周边海域广阔,与多个国家存在海洋划界和岛屿争端。
东海、南海等海域的争端尤为突出,涉及领土、渔业资源、能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这些争端不仅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对中国的海洋权益保护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再次,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周边地区的大国竞争也日趋激烈。
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在该地区都有重要的战略利益,对中国的崛起持有一定的防范和制衡心态。
中国主要国际关系与地缘战略分析
国际维和:中国 积极参与国际维 和行动,为维护 世界和平与安全 作出贡献。
中国在国际维和与人道主义援助中的表现
参与国际维和行 动:中国派遣维 和部队,为维护 地区和平稳定做
出贡献。
提供人道主义援 助:中国积极参 与国际人道主义 救援行动,为受 灾国家提供紧急 物资和资金支持。
医疗救援:中国 派遣医疗分队, 为国际救援行动 提供医疗保障和
中国在非洲和 拉美的地缘战 略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合作
投资领域:基 础设施、制造
业、农业等
投资方式:直 接投资、援助
项目等
合作模式:政 府间合作、企
业间合作等
成果与影响: 促进非洲经济 发展、改善民
生等
中国在拉美的投资与合作
投资领域:基础设施、能源、 农业等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援助项 目等
合作项目:中拉经济论坛、中 拉科技创新论坛等
经济关系: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经济联系密切,互为重要 贸易伙伴
科技合作: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合作广泛,涉及能源、环保、航天等多个 领域
文化交流: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交流频繁,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 解与友谊
中俄关系
政治关系:中俄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经济关系: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涉及能源、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 文化交流: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丰富多彩,推动了双方文化互鉴和民心相通 地区合作:中俄两国在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中国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事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促 进文化交流和国际理解。
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通过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加强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度。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摘要】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极为复杂,各个区域存在不同的特点和挑战。
在亚太地区,美中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中国制定灵活的对策以维护国家利益。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中国需平衡各方利益以确保能源安全。
南亚地区存在着印巴冲突等问题,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合作来推动地区稳定。
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应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来促进共同繁荣。
中亚地区受到俄罗斯和欧美的影响,中国需要增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以拓展经济版图。
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应坚持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周边地区事务,推动地区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亚太地区、中东地区、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亚地区、对策建议、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概述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拥有众多周边国家,这些国家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多样复杂,其中亚太、中东、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格局尤为重要。
在亚太地区,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存在着领土争端和地缘政治冲突。
美国的存在也给亚太地区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地缘经济方面,中国与亚太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也存在贸易摩擦和竞争。
中东地区是中国能源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因此在中东地缘政治中的稳定与动荡对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而在地缘经济方面,中国与中东的合作不仅限于能源领域,还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南亚是中国重要的邻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直接影响着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但也面临着地缘政治上的挑战。
中亚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区域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在中亚地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的分析至关重要,为制定科学的对策和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1 引言.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同周边地缘安全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个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健康发展;而一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周边环境则会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营造一个有利的周边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
习近平同志2013年10月在研究中国未来10年周边国家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目标,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①。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周边陆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陆地边界线(含界河、界湖)总长22800 多 km;有 6 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3.2万km(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km,岛屿海岸线1.4万km),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约300万km2。
在世界大国中,除俄罗斯外,中国是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加上这些国家历史变迁、民族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因此,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也错综复杂,对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2.1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定义. 地缘政治又名地理政治学(geopolitics),根据《辞海》第6版的定义,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理论(夏征农等, 2009, p.444)。
通俗地讲,地缘政治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基于地理区位、地理空间和历史地理等因素而形成的政治军事联合、结盟(政治和军事集团化)或政治对立乃至遏制或者战争的相互关系态势及演变过程(陆大道, 2003; 陆大道等, 2013)。
地缘政治强调地理对政治的影响,将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作为制定对外战略方针的理论依据。
按照地缘政治的基本观点,在国家关系中,对抗和结盟一般是不可避免的,其目的是为了谋取领土、资源等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的支配权力与控制权力(刘妙龙等, 1995; 孔小惠, 2010; 陆大道等, 2013)。
简析中国地缘战略形势
简析中国地缘战略形势
中国地缘战略形势的简析如下:
1. 区域影响力扩大: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使得中国能够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并在亚洲以及其他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2.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投资和贸易,中国试图加强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的联系,提高自身在这些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
3. 南海争端:中国与邻近国家在南海拥有领土主权争议。
中国声称拥有南海绝大部分海域的主权,但这与其他国家的声索存在冲突。
这一争端使得中国与美国等国的关系紧张,并引发了地区的地缘政治不稳定。
4. 台湾问题:台湾被视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在政治上保持了独立状态。
中国坚决主张统一台湾,但台湾方面则主张维持现状。
台海问题是中国地缘战略形势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可能引发地区安全和稳定的挑战。
5. 与美国的竞争: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日益加剧。
两国在贸易、军事、科技等领域存在分歧,并试图在亚太地区争夺主导地位。
这种竞争可能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并对其他国家产生压力,要求它们在两个大国之间做出选择。
总体而言,中国地缘战略形势是复杂而多变的。
中国正在通过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来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争端。
《中国地缘战略》课件
2
周边国家争端
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存在领土和海洋争端,需要处理这些地缘战略挑战。
3
经济转型
中国的崛起带来经济转型的挑战,需要适应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应对地缘战略挑战的策略
扩大开放
中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增强自 身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海权益
中国追求自己在海洋事务中的合法权益。
国际影响力
中国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塑造国际秩 序。
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利益诉求
和平发展 民族安全 资源安全
中国积极推动和平发展,构建和谐国际关系。 中国确保民族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追求资源安全,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中国的崛起与地缘战略挑战
《中国地缘战略》PPT课 件
中国地缘战略PPT课件大纲
简介
1 地理和人口概况
介绍中国的地理和人口概况,包括面积、人 口数量和分布。
2 地缘战略影响
探讨中国的地缘战略对中国发展和世界格局 变化的影响。
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
领土完整
中国致力于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周边稳定
中国关注维护周边和平稳定的地缘战略利益。
加强合作
中国积极与各国加强合作,促进 共同发展和利益共享。
改善邻国关系
中国努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维护地区稳定和和谐。
中国地缘战略与国际格局
全球影响力
中国地缘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提升,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多边合作
中国倡导和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地区一体化
中国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
结论
中考重点中国与世界的地缘关系
中考重点中国与世界的地缘关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地缘关系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国际秩序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与世界的地缘关系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与世界的地缘关系。
一、政治地缘关系中国政治地缘关系的核心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首先,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十分密切。
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该地区拥有重要的地缘位置。
中国积极参与亚洲地区的政治合作,推动着亚洲一体化进程。
例如,中国是上合组织、东亚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的亚洲地区合作机制的创始成员,为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中国与美国的地缘关系备受关注。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地缘关系直接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两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既有利有弊。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地缘关系将继续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二、经济地缘关系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增长,其经济地缘关系与全球各国密切相关。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着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中国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为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其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地缘关系。
该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亚欧非拉各国的经济联系,构建起一个面向全球的合作网络。
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贸易合作等方式,中国与包括中国海外利益地域在内的沿线国家进行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这一倡议为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地缘经济关系。
三、文化地缘关系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与世界的文化地缘关系也日益紧密。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的传播、汉字的使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为全球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联络。
例如,中国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影视展和国际电影节等活动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一、引言“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旨在通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
本文将从地缘战略的角度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探讨该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地缘战略意义。
二、“一带一路”的地缘背景1. 亚欧大陆地缘格局:亚欧大陆是世界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却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地缘冲突等许多问题。
通过加强沿线国家的连接和合作,可以促进区域稳定与发展。
2. 中国的地缘战略需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迫切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开放的市场。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中国能够扩大市场和影响力,为自身的地缘战略需求提供支持。
三、“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意义1. 扩大中国的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能够在沿线国家中扩大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缘战略地位。
2. 资源保障和能源安全:中国依赖进口大量的能源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
通过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可以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缓解能源资源的压力。
3. 扩大市场与产能合作: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经贸通道,中国可以扩大市场、提高出口,并利用自身的产能过剩,进一步参与沿线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互利共赢。
四、“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的地缘战略意义1. 经济发展:沿线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借助“一带一路”的建设,沿线国家可以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国家中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但受制于资金和技术等问题。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可以提供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帮助沿线国家缩小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促进发展。
3. 地缘平衡和稳定:一些沿线国家存在地缘政治压力和潜在冲突。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和区域联盟,可以缓解地缘政治压力,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我国属于什么地缘战略区
我国属于什么地缘战略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缘位置特殊重要,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国际上重要的战略中心。
我国属于亚洲地区,与东西南北周边国家有着良好的沟通,其地缘战略区的位置十分重要,受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首先,作为东亚地缘战略中心,我国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坐落在国际贸易交通关口,促进国际间贸易往来,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作为和平稳定的领导者,中国有同周边国家就具体地区问题的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加快,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缘地位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重视舆论的关注。
中国是国际上独一无二的国家,其地缘战略区位置不仅对中国开放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也成为国际社会树立和平稳定的象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我国属于亚洲地缘战略区,受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贡献,其地位的提升也使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作者:潘忠岐,黄仁伟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本站发布时间:2010-9-11 9:11:47阅读量:213次摘要:中国经济在全球、亚洲地区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三个层次上都存在广阔的地缘经济空间。
主要经济伙伴及其所在地区构成中国地缘经济的现实空间,其他地区则是中国地缘经济可以拓展的潜在空间。
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脆弱和对主要经济伙伴的依赖过重两个方面。
中国经济在承受其他经济体外部性的同时,也在对外传递着自己的外部性,现实和潜在的经济冲突颇多。
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不仅需要从全球层次上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需要借助地区的力量,从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着手,规划中国的总体地缘经济战略。
总体上,中国地缘经济发展应依托三环结构的地缘格局,遵循由近及远的战略思路,以周边自然经济区域的发展推动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地缘经济整合,并进而在全球层次上拓展潜在的地缘经济空间。
关键词:中国经济; 地缘经济; 地缘经济空间; 地缘经济挑战; 地缘经济战略所谓地缘战略就是/ 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
地缘经济战略是指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地缘经济空间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资源,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总体构想。
要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国地缘经济战略,就必须明确认清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明确辨识中国的地缘经济挑战,并明确界定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和手段维护中国地缘经济利益的战略选择。
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地缘经济挑战和地缘经济战略选择,可以从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首先考察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亚洲地缘经济空间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地缘经济空间,进而将三个层次综合起来概括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再提出中国地缘经济战略的可能选择。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塑造了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
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推行的,它不仅显著地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环境,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空间的影响力。
/ 由于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快速增长和显著开放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中国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结构、投资结构、金融结构、经济制度结构等多方面。
中国经济在这些方面与世界经济体系的互动,一同塑造了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
从全球贸易结构来看,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并且全球排名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但几十年来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一直是中国的主要伙伴。
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欧盟和美国属于全球层次,日本、东盟和韩国属于亚洲地区层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则属于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即/ 大中华经济圈0。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也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依赖对象。
以2006 年为例,在全球层次上,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分别占中国贸易总值的15. 47% 和14. 92%,总计接近达到三分之一。
但除此之外,中国在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地区都缺乏类似的贸易伙伴。
这些地区因此应该成为中国今后努力拓展全球地缘经济空间的主要目的地。
从全球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的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又进一步表现为中国贸易对外来直接投资的依赖。
在全球层次上,欧盟和美国的对华投资占据相当高的比例,是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
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对华投资总额和比例都极低,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不平衡格局都不会改变。
相反,这些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随着/ 走出去0战略的提出和推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日益扩展,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
截至2004 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与实际使用外资的比例仅为1 B11。
1而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非常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香港。
中国在全球层次上的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和欧盟中的德国与西班牙。
这说明在全球投资结构中,中国至多还只能算是一个潜在的主要投资来源国。
与中国对外贸易的潜在空间一致,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将是中国在全球层次上扩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从全球金融结构来看,中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中国的贸易依赖和投资依赖,说到底就是中国的金融依赖,即中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依赖。
相对而言,中国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参与程度较低,中国在资本自由化、货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等方面都走在后面,尤其是中国货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更没有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结算货币或储备货币。
要让人民币成为一种真正的强势货币,中国的发展空间可能还是在于中国可以有效发挥金融影响力的那些地区,即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以及中国的周边地区。
从全球经济制度结构来看,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参与不断深化,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拓展了全球经济空间,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而且还反过来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提高了自身的发言权。
正是鉴于中国的贡献和影响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6 年9 月决定将中国的基金份额从2. 98% 提升至3. 72%,相应地,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所占的投票权也从2. 98% 提升至3. 72%,排名由第8 位升至第6位。
当然,总体上,中国在全球经济制度中的空间还相当有限,所受制约还非常明显。
尽管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和投票权有所提升,但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权力结构和表决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当类似的世界银行中,在以/ 协商一致0为决策机制的世界贸易组织中,中国的地位也与此类似。
. 因此,在国际经济制度结构中中国可以拓展的空间还很大。
这种空间的拓展可能仍然需要中国依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概而言之,北美地区和欧盟地区是中国在全球层次上的主要地缘经济空间,中国经济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空间中从贸易、投资、金融、制度等角度与全球经济体系的积极互动。
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则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在全球层次上进一步拓展的主要地缘经济空间,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成长要求中国在稳固现实地缘经济空间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这些潜在的地缘经济空间,从贸易、投资、金融、制度等角度与发展中地区进行积极的互动。
二、地区化进程中中国的亚洲地缘经济空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更是对亚洲经济的巨大推动。
中国不仅推动亚洲经济走出了1997 年) 1998 年金融危机的困境,而且已经成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
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以/ 雁行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亚洲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新的地区发展模式中的/ 领头雁或/ 火车头。
虽然就此断言亚洲经济体系已完全以中国为中心还为时尚早,但中国经济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推动大大改善了中国在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的地缘经济空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亚洲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的贸易伙伴在亚洲地区层次上主要是日本、东盟和韩国,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主要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但不论在哪个层次上,中国都没有成为各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的主要依赖对象。
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其他经济区域,如南亚、中亚、中东和南太平洋地区,则构成中国经济发展尚待开发的潜在空间。
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很多跨境自然经济区域。
其中首推中国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之间、中国台湾与长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联合体,二者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 大中华经济圈0。
o 其次,发展较快的还有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
但相对而言,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朝鲜和日本,中国西南地区与南亚,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之间的自然经济区域等,与/ 大中华经济圈0在贸易水平上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 .并因此成为中国地缘经济有待拓展的潜在空间。
从亚洲投资结构来看,中国在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外资来源地主要是日本、东盟和韩国,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主要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相比而言,在这两个层次上,其他经济体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是很少的。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中国的主要投资对象是亚洲地区层次上的韩国、澳大利亚、伊拉克、东盟部分国家和日本,以及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的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在这两个层次上,其他所有国家或经济体都是中国投资发展的潜在地缘空间。
具体而言,在亚洲地区层次上主要包括:南亚、中亚、中东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各个经济体,以及东盟中获得中国投资份额很少的几个国家( 菲律宾、文莱、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 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主要包括:中国台湾地区( 由于台湾当局拒绝/ 三通0,因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直接投资几乎为零) 、已经有所发展的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以及尚待推进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跨境自然经济区域。
在金融结构方面,相对于北美经济区和欧洲经济区,亚洲经济区还远远走在后面。
中国尚无法发挥主导作用,发展完善亚洲自己的金融结构,人民币也不具备成为/ 亚元0首选货币的条件。
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正好为中国提供了可以拓展的潜在空间。
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中国的发展空间则更为广阔。
正如很多中国学者所设想的那样,在两岸四地实现货币统一,建立/ 华元区或/ 中元区,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区内贸易,推动/ 大中华经济圈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扭转中国的地缘经济劣势,使中国可以在整个亚洲金融体系中提高竞争力。
相对来说,亚洲地区不仅缺少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而且缺少全局性的贸易制度安排。
亚洲开发银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东盟为核心的10+ 3 机制是亚洲地区层次上的主要经济制度。
中国不仅参与了这些制度,而且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亚洲地区层次上,中国还创建了有亚洲/ 达沃斯0之称的博鳌亚洲论坛。
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中国目前参与的主要制度安排是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澳门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即/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0,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等。
但是,除此之外,在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的其他空间中,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则缺乏类似经济论坛、经济伙伴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之类的制度安排。
而这恰恰构成了中国地缘经济可以进一步拓展的潜在空间。
概而言之,日本、东盟( 尤其是其中的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和韩国是中国在亚洲地区层次上的主要地缘经济空间,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则是中国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的主要地缘经济空间,并与中国大陆形成了意义深远的/ 大中华经济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