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作者:潘忠岐,黄仁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0-9-11 9:11:47
阅读量:213次
摘要:中国经济在全球、亚洲地区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三个层次上都存在广阔的地缘经济空间。主要经济伙伴及其所在地区构成中国地缘经济的现实空间,其他地区则是中国地缘经济可以拓展的潜在空间。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脆弱和对主要经济伙伴的依赖过重两个方面。中国经济在承受其他经济体外部性的同时,也在对外传递着自己的外部性,现实和潜在的经济冲突颇多。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不仅需要从全球层次上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需要借助地区的力量,从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着手,规划中国的总体地缘经济战略。总体上,中国地缘经济发展应依托三环结构的地缘格局,遵循由近及远的战略思路,以周边自然经济区域的发展推动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地缘经济整合,并进而在全球层次上拓展潜在的地缘经济空间。
关键词:中国经济; 地缘经济; 地缘经济空间; 地缘经济挑战; 地缘经济战略
所谓地缘战略就是/ 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地缘经济战略是指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地缘经济空间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资源,
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总体构想。要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国地缘经济战略,就必须明确认清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明确辨识中国的地缘经济挑战,并明确界定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和手段维护中国地缘经济利益的战略选择。
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地缘经济挑战和地缘经济战略选择,可以从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首先考察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亚洲地缘经济空间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地缘经济空间,进而将三个层次综合起来概括中国地缘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再提出中国地缘经济战略的可能选择。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
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塑造了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推行的,它不仅显著地改善了中国的经济环境,而且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空间的影响力。/ 由于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快速增长和显著开放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影响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结构、投资结构、金融
结构、经济制度结构等多方面。中国经济在这些方面与世界经济体系的互动,一同塑造了中国的全球地缘经济空间。
从全球贸易结构来看,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并且全球排名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但几十年来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一直是中国的主要伙伴。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欧盟和美国属于全球层次,日本、东盟和韩国属于亚洲地区层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则属于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即/ 大中华经济圈0。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也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依赖对象。以2006 年为例,在全球层次上,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分别占中国贸易总值的15. 47% 和14. 92%,总计接近达到三分之一。但除此之外,中国在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地区都缺乏类似的贸易伙伴。这些地区因此应该成为中国今后努力拓展全球地缘经济空间的主要目的地。
从全球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的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又进一步表现为中国贸易对外来直接投资的依赖。在全球层次上,欧盟和美国的对华投资占据相当高的比例,是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对华投资总额和比例都极低,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不平衡格局都不会改变。相反,这些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随着/ 走出去0战略的提出和推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日益扩展,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截至2004 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与实际使用外资的比例仅为1 B11。1而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非常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香港。中国在全球层次上的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和欧盟中的德国与西班牙。这说明在全球投资结构中,中国至多还只能算是一个潜在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与中国对外贸易的潜在空间一致,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将是中国在全球层次上扩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从全球金融结构来看,中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中国的贸易依赖和投资依赖,说到底就是中国的金融依赖,即中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依赖。相对而言,中国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参与程度较低,中国在资本自由化、货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等方面都走在后面,尤其是中国货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更没有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结算货币或储备货币。要让人民币成为一种真正的强势货币,中国的发展空间可能还是在于中国可以有效发挥金融影响力的那些地区,即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以及中国的周边地区。
从全球经济制度结构来看,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参与不断深化,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拓展了全球经济空间,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而且还反过来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提高了自身的发言权。正是鉴于中国的贡献和影响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6 年9 月决定将中国的基金份额从2. 98% 提升至3. 72%,相应地,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所占的投票权也从2. 98% 提升至3. 72%,排名由第8 位升至第6位。当然,总体上,中国在全球经济制度中的空间还相当有限,所受制约还非常明显。尽管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和投票权有所提升,但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权力结构和表决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当类似
的世界银行中,在以/ 协商一致0为决策机制的世界贸易组织中,中国的地位也与此类似。. 因此,在国际经济制度结构中中国可以拓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种空间的拓展可能仍然需要中国依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概而言之,北美地区和欧盟地区是中国在全球层次上的主要地缘经济空间,中国经济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些空间中从贸易、投资、金融、制度等角度与全球经济体系的积极互动。欧洲独联体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则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在全球层次上进一步拓展的主要地缘经济空间,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成长要求中国在稳固现实地缘经济空间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这些潜在的地缘经济空间,从贸易、投资、金融、制度等角度与发展中地区进行积极的互动。
二、地区化进程中中国的亚洲地缘经济空间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更是对亚洲经济的巨大推动。中国不仅推动亚洲经济走出了1997 年) 1998 年金融危机的困境,而且已经成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以/ 雁行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亚洲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中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新的地区发展模式中的/ 领头雁或/ 火车头。虽然就此断言亚洲经济体系已完全以中国为中心还为时尚早,但中国经济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推动大大改善了中国在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的地缘经济空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亚洲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的贸易伙伴在亚洲地区层次上主要是日本、东盟和韩国,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主要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但不论在哪个层次上,中国都没有成为各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的主要依赖对象。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其他经济区域,如南亚、中亚、中东和南太平洋地区,则构成中国经济发展尚待开发的潜在空间。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很多跨境自然经济区域。其中首推中国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之间、中国台湾与长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联合体,二者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 大中华经济圈0。o 其次,发展较快的还有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但相对而言,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与韩国、朝鲜和日本,中国西南地区与南亚,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之间的自然经济区域等,与/ 大中华经济圈0在贸易水平上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 .并因此成为中国地缘经济有待拓展的潜在空间。
从亚洲投资结构来看,中国在亚洲地区层次上的外资来源地主要是日本、东盟和韩国,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主要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相比而言,在这两个层次上,其他经济体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是很少的。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中国的主要投资对象是亚洲地区层次上的韩国、澳大利亚、伊拉克、东盟部分国家和日本,以及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的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在这两个层次上,其他所有国家或经济体都是中国投资发展的潜在地缘空间。具体而言,在亚洲地区层次上主要包括:南亚、中亚、中东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各个经济体,以及东盟中获得中国投资份额很少的几个国家( 菲律宾、文莱、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 在周边自然经济区域层次上主要包括:中国台湾地区( 由于台湾当局拒绝/ 三通0,因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直接投资几乎为零) 、已经有所发展的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以及尚待推进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跨境自然经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