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变函数》课程自学进度表

合集下载

201411031复变函数进度表

201411031复变函数进度表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开课单位
教学(含实 践)学时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23~24
25~26 27~28 29~30 31~32 撰写人签字: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表
复变函数 2
理学院
课程编号 2014110031 课程性质 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课程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签字:
实验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上机
其它
开课学期
3
开课专业
全校理工科各专业
教学基本进度
主要教学内容
说明
第1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复数及其运算,复数的几何表示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复平面上的点集 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第2章 解析函数 复变函数的导数、解析函数
调和函数 初等函数 第3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曲线积分、柯西积分定理 不定积分、柯西积分公式及其推论 习题课 第4章 解析函数的级数表示 复数项级数、幂级数 泰勒级数 洛朗级数、习题课 第5章 留数定理及其应用孤立奇点 孤立奇点 留数定理 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 习题课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进度表(48学时)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进度表(48学时)

33~34 35~36
几个初等函数构成的映射、分式线性映射 关于保形映射的例题 第七章 傅立叶变换
授课 授课
37~38 39~40 41~42
傅里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习题课四 第八章 拉普拉斯变换
授课 授课 授课
43~44 45~46 47~48
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拉普拉斯逆变换 习题课五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 总学分 开课单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 理学院 课程编号 理论学时 开课学期 0911009 48 3 课程性质 实践学时 开课专业 专业指定选修Biblioteka 实验 上机 其它 全校理工科各专业
教学基本进度
教学(含实 践)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2 3~4 复数及其运算,复数的几何表示,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复平面上的点集,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第二章 解析函数 5~6 7~8 复变函数的导数、解析函数 初等函数 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9~10 11~12 13~14 15~16 复变函数的积分、柯西积分定理 不定积分、柯西积分公式 调和函数 习题课一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级数表示 17~18 19~20 21~22 复数项级数、幂级数 泰勒级数 洛朗级数、习题课二 第五章 留数定理及其应用 23~24 25~26 27~28 29~30 孤立奇点 留数定理 应用留数定理计算积分 习题课三 第六章 保形映射 31~32 复平面上的曲线极其简单性质、保形映射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授课 说 明
授课 授课 授课
撰写人签字:
院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组长签字: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变函数》教学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变函数》教学大纲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变函数》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54 学分:3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复变函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数学分析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单复变量的复值可微函数的性质,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全纯函数,即复解析函数。

复变函数论又称复分析,是数学分析的推广和发展。

因此它不仅在内容上与数学分析有许多类似之处,而且在逻辑结构方面也非常类似。

复变函数论是一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早在19世纪,Cauchy、Weierstrass及Riemann等数学巨匠就已经给这门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变函数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如理论物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以及自动控制学等,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电子工程等领域。

复变函数论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特有的研究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并通过与微积分理论的比较加深理解,掌握它自身所固有的理论和方法。

2.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复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获得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某些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并为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2)通过基本概念的正确讲解,基本理论的系统阐述,基本运算能力的严格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同时注意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应用知识。

(3)作为师范专业,在有关内容方面注重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提高和指导意义,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较高的起点。

3.选用教材与参考书目选用教材:《复变函数论》(第三版),钟玉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复变函数》(第二版),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多复变函数》[美]那托西姆汉著,科学出版社。

《解析函数边值问题》路见可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解析函数的边界性质》[苏]N.普里瓦洛夫著,科学出版社。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共6页word资料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共6页word资料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说明1.本大纲适用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教学2.学科性质:复变函数论是成人高等师范数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论、力学等学科中都有应用,复变函数论方法是工程、科技的常用方法之一。

复变函数论主要研究解析函数。

解析函数定义的几种等价形式,表现了解析函数这一概念在不同方面的特性。

复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以柯西定理为主要定理,柯西公式为重要公式,留数基本定理是柯西定理的推广。

保形映照是复变函数几何理论的基本概念。

;留数理论和保形映照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特有的复变函数论方法。

3.教学目的:复变函数论是微积分学在复数域上的推广和发展,通过复变函数论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微积分学的某些内容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复变函数论在联系和指导中学数学教学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复变函数论的学习对中学数学的某些知识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增加做好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能力。

4.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熟练的引进基本计算(复数、判断可导性及解析性、复积分、函数的展式、孤立奇点的判断、留数的计算及应用、求线性映照及简单映照等);2.固和加深理解微积分学的有关知识。

5.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共讲授72学时(包括习题课),学时分配如下表:教学时数分配表以上是二年制脱产数学本科的教学时数。

函授面授学时不低于脱产的40%,可安排28~30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复数,因此,复数和平面点集是研究复变函数的基础。

复变函数及其极限理论与微积分学的相应内容类似,但因复变函数是研究平面上的问题,因此有其新的含义与特点。

(一)教学内容1.复数发展史略;2.复数的定义及运算。

复数的定义、复数的表示式及代数运算、复数的模和辐角、共轭复数。

3.平面上的点集。

平面点集、邻域、聚点、孤立点、内点、外点、边界点、边界、开集、闭集、有界集、曲线、连续曲线、简单曲线、简单闭曲线、光滑曲线、逐段光滑曲线、区域、闭区域、单连通区域、复连通区域、聚点原理、有限复盖定理、闭区域套定理。

《复变函数》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2000091课程名称:复变函数/Function of a Complex Variable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总学时/学分:48/3开课学期:第三或四学期适用对象:非数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共性映射等内容。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继高等数学后的又一门数学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复变函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复变函数的基本理论和数学物理及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巩固和复习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等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级数、留数、共性映射共六章。

第1章复数与复变函数主要内容:1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几何表示。

2 复平面上区域、曲线的概念及它们的复数表示。

3 复变函数、映射的概念及其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基本要求:1熟悉复数概念及各种几何表示。

2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乘幂方根共轭等运算并能简单应用。

3了解复平面上区域、曲线的概念,掌握用复数表示它们的方法。

4 了解复变函数与实二元函数的关系及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熟悉复变函数极限与连续性的运算法则及性质,熟悉复变函数与实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复数的运算及各种几何表示法,复变函数及映射概念。

难点:用复数方法表示平面区域、曲线。

第2章解析函数主要内容:1 复变函数的导数及解析函数的概念。

2 复变函数可导与解析的充要条件,柯西-黎曼方程及解析函数的性质。

3 初等函数。

基本要求:1 理解复变函数的导数及解析函数的概念,掌握复变函数连续、可导、解析之间的关系及求导法则。

复变函数课程自学指导书

复变函数课程自学指导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自学辅导资料二○○八年四月《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自学进度表教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材编者:徐大申等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8月给任课教师。

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参考教材:1 《复变函数》(第四版),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自学指导书第一章复数及复变函数一、本章的核心、重点及前后联系(一)本章的核心复数及运算,区域,复变函数及映射理解复数、复变函数、极限及连续的概念;掌握复数运算及几何表示法;了解区域及有关定义。

(二)本章重点复数及运算,区域,复变函数及映射(三)本章前后联系本章介绍了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其表示和复变函数的概念及其极限、连续两部分内容。

是后续各章的基础。

二、本章的基本概念、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一)本章的基本概念复数及运算,区域,复变函数及映射(二)本章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1.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其表示方法是学习复变函数的基础,通过学习复数,做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学习时要注意下边几点:(1)正确理解辅角的多值性,见(1-5)式;(2)熟悉两个复数乘积和商的辅角公式,见(2-3)和(2-4)式;(3)由于复数可以用平面上的点与向量表示,因此能用复数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表示一些平面图形,解决有关的几何问题,见例1.3及相关习题;(4)了解无穷远点和扩充复平面的概念,它们是为了用球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而引入。

无穷远点和无穷大∞这个复数相对应。

这里的无穷大∞是指模为正无穷大(辅角无意义)的唯一的一个复数;2.复变函数及其极限、连续等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相应概念的推广,它们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在学习中要善于比较,深刻理解。

(1)平面曲线(特别是简单闭曲线、光滑或按段光滑曲线)和平面区域(包括单连通域与多连通域)是复变函数理论的几何基础,要求熟悉这些概念,会用复数表达式表示一些常见平面曲线与区域,或者根据给定的表达式画出它所表示的平面曲线或区域;(2) 认真体会复变函数的定义与一元实变函数的定义的异同;复变函数极限的定义与一元实变函数极限定义形式上相似,但实质却有很大差异,注意进行比较;复变函数有极限的等价条件是其实部和虚部同时极限存在;复变函数连续等价于其实部和虚部同时连续。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英文名称: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s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s课程编号:06209C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课程总学时:48 (理论 40,实验 8 )学分:2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开课系部:应用数学系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的后继课。

它的许多概念、理论和方法与数学分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又有许多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并不是数学分析理论在复数域中的简单平移。

它是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它的理论和方法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流体力学、电磁学、热学、工程力学等领域中,都会遇到平面向量场的问题,对于这类场,复变函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借助复变函数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较简捷、深刻、完美地研究这类具体问题。

积分变换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在某些数学分支中,而且在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在数学上用积分变换可以很容易的解答一些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还可以研究广义积分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无线电技术中,当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放大器时,往往要利用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在控制理论中,当我们需要进行系统分析时,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来分析系统的传递特性等。

因此,积分变换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运算工具。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复数与复变函数教学内容:1.1 复数1.2 复数的三角表示1.3 平面点集的一般概念1.4 无穷大和复球面1.5 复变函数1、掌握复数的三种表示法,知道复平面的点集与区域。

2、理解复变函数的概念,了解其几何表示。

3、了解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4、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及乘方、开方运算及它们的几何意义,会进行一些不太复杂的运算第二部分解析函数教学内容:2.1 解析函数的概念2.2 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的关系2.3 初等函数基本要求:1. 理解复变函数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完整版)《复变函数》教学大纲.docx

(完整版)《复变函数》教学大纲.docx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说明1.本大纲适用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教学2.学科性质:复变函数论是成人高等师范数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论、力学等学科中都有应用,复变函数论方法是工程、科技的常用方法之一。

复变函数论主要研究解析函数。

解析函数定义的几种等价形式,表现了解析函数这一概念在不同方面的特性。

复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以柯西定理为主要定理,柯西公式为重要公式,留数基本定理是柯西定理的推广。

保形映照是复变函数几何理论的基本概念。

;留数理论和保形映照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特有的复变函数论方法。

3.教学目的:复变函数论是微积分学在复数域上的推广和发展,通过复变函数论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微积分学的某些内容加深理解,提高认识。

复变函数论在联系和指导中学数学教学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复变函数论的学习对中学数学的某些知识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增加做好中学数学教育工作的能力。

4.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熟练的引进基本计算(复数、判断可导性及解析性、复积分、函数的展式、孤立奇点的判断、留数的计算及应用、求线性映照及简单映照等);2.固和加深理解微积分学的有关知识。

5.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共讲授 72 学时(包括习题课),学时分配如下表:教学时数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共计 8§ 1复数2§ 2复平面上的点集2§ 3复球面与无穷远点2§ 4复变函数2第二章解析函数共计 12§ 1解析函数的概念与C—R条件4§ 2初等解析函数4§ 3初等多值函数4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积分共计 10§ 1复积分的概念及其简单性质2§ 2柯西定理4§ 3柯西积分公式及推论4第四章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共计 8§ 1复级数的基本性质2§ 2幂级数2§ 3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2§ 4解析函数零点的孤立性及唯一性定理2第五章解析函数的罗朗展式与孤立奇点共计 8§ 1解析函数的罗朗展式2§ 2解析函数的孤立奇点2§ 3解析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2§ 4整函数与亚纯函数2第六章留数理论及其应用共计 14§ 1留数计算及基本定理4§ 2用留数基本定理计算实积分6§ 3辐角原理及应用4第七章保形变换共计 12§ 1解析函数的映照性质及最大模原理4§ 2线性变换及其应用4§ 3初等函数所构成的保形变换4以上是二年制脱产数学本科的教学时数。

复变函数课程自学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docx

复变函数课程自学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docx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自学辅导资料二OO八年四月《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自学进度表教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材编者:徐大申等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8月注:期中(第10周左右)将前半部分测验作业寄给班主任,期末血授时将后半部分测验作业直接交给任课教师。

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参考教材:I《复变函数》(笫以版),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复变两数与积分变换》(第二版),华屮科技人学数学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自学指导书第一章复数及复变函数一. 本章的核心.重点及前后联系(一)本章的核心复数及运算,区域,复变函数及映射理解复数、复变函数、极限及连续的概念;掌握复数运算及几何表示法;了解区域及有关定义。

(二)本章重点复数及运算,区域,复变函数及映射(三)本章前后联系本章介绍了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其表示和复变函数的概念及其极限、连续两部分内容。

是后续各章的基础。

二、本章的基本概念、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本章的基本概念复数及运算,区域,复变函数及映射(-)本章难点及学习方法指导1.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其表示方法是学习复变函数的基础,通过学习复数,做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学习时要注意下边几点:(1)止确理解辅角的多值性,见(1-5)式;(2)熟悉两个复数乘积和商的辅角公式,见(2・3)和(2-4)式;(3)由于复数可以用平面上的点与向量表示,因此能用复数形式的方程(或不等式)表示一些平面图形,解决有关的儿何问题,见例1.3及相关习题;(4)了解无穷远点和扩充复平而的概念,它们是为了用球而上的点来表示复数而引入。

无穷远点和无穷大oo这个复数相对应。

这里的无穷大-是指模为正无穷大(辅角无意义)的唯一的一个复数;2.复变函数及其极限、连续等概念是《高等数学》屮相应概念的推广,它们有相似之处,乂有不同之点,在学习中要善于比较,深刻理解。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工科)(2)

复变函数教学大纲(工科)(2)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复变函数(Complex Functions)《复变函数》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复变函数的理论和方法,对物理、力学、工程及数学的其他分支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复变函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本大纲在内容选取上注意了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大纲内容,重点放在单复变函数的微分、积分、解析函数的级数展开、残数定理等内容上。

对于初等多值解析函数和解析开拓,要求只作初步介绍。

本课程总时数为36学时左右,其中讲授时数与习题课时数之比大致是3:1。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复变函数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获得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些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并为其他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2、通过基本概念的正确讲解,基本理论的系统阐述,基本运算能力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为初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解析函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地运用这些性质来证明或计算四、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主要内容: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点集的概念,复数的运算。

要求:1、理解复数的下列概念:实部、虚部、模、幅角、共轭复数、乘幂与方根,熟练掌握相应的运算。

)2、理解平面点集(复数集)的下列概念:区域、单连通区域,边界、闭区域。

3、了解Jordan曲线概念,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定义并能进行相应的运算,知道复球面与无穷远点的关系。

重点: 复变函数的概念,极限与连续性难点: 同上第二章解析函数主要内容:解析概念与初步运算性质,Cauchy——Riemann 条件,初等解析函数与初等多值函数。

要求:1、了解复函数的可导与微分的概念,理解解析的概念及其与Cauchy——Riemann 条件的关系。

2、熟练掌握初等解析函数的运算。

复变函数课程大纲

复变函数课程大纲

复变函数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复变函数是数学分析的重要分支,研究复数域上的函数及其性质。

本课程旨在介绍复变函数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使学生对复变函数的复杂性和美妙性有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复变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和解析性。

3. 熟悉复变函数的积分理论和Laurent级数展开。

4. 理解共形映射的概念和应用。

5. 学会应用复变函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大纲1. 复数与复平面1.1 复数的定义与运算规则1.2 复数的几何表示及其性质1.3 复平面上的点集与集合运算2. 复变函数的基础2.1 复变函数的定义2.2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2.3 复变函数的导数与解析性2.4 初等函数的复变函数3. 全纯函数与解析函数3.1 全纯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2 解析函数的概念与判定条件3.3 应用:调和函数与调和共轭函数4. 积分理论4.1 积分路径和积分曲线4.2 积分的独立性与积分路径的连通性 4.3 柯西黎曼积分定理及其应用4.4 柯西积分公式和柯西定理5. 级数展开与留数理论5.1 函数的Taylor展开5.2 Laurent级数的定义与性质5.3 留数与留数定理5.4 应用:计算复积分和求解微分方程6. 共形映射6.1 什么是共形映射6.2 平面区域的共形映射6.3 上半平面到单位圆盘的映射6.4 应用:边值问题与几何构造四、教学方法为达到课程目标和要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将重点突出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讲解。

2. 示例演练: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和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的复变函数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

4. 讨论互动: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思考,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作业:布置课后习题和实践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同时,通过各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另外,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一些基本知识,逐步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是提高学生求解析函数、复积分、留数的计算能力。

第二,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提高学生能利用所学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学时分配《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7学时)(一)教学要求1.理解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表示方法;2.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乘方与开方运算;3.了解复平面上点集的基本概念,理解区域的概念,了解无穷远点的概念;4.掌握复变函数的概念,了解复变函数极限与连续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复数的表示方法,复数的四则运算、乘方与开方运算,区域,复变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复数的乘方与开方运算,区域,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复数1.复数的概念2.共轭复数及复数的四则运算第二节复平面及复数的三角表达式1.复平面2.复数的模、辐角及三角表达式3.复数模的三角不等式4.利用复数的三角表达式作乘除法5.复数的乘方和开方第三节平面点集1.邻域与开集2.区域、简单曲线3.单连通区域与多连通区域4.无穷远点第四节复变函数1.复变函数的概念2.复变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本章习题要点:1.复数的模和辐角;2.复数的三角表达式;3.利用复数的三角表达式作乘除法、乘方和开方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变函数》课程自学进度表
教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材编者:徐大申等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8月
周次
学习内容
习题作业
测验作业
学时
自学重点、难点、基本要求

第一章§1-2
习题1.1::2,4,5
习题1.2:1
自测练习一:1,2,6,7
8
复变函数的重点是:解析函数的概念、C-R条件、单复闭路的柯西定理、柯西积分公式、高阶导数公式、泰勒级数、洛朗级数、孤立基点及其留数计算、保角映射的概念、分式线性映射及 所构成的映射。难点是:复闭路柯西定理、高阶导数公式、洛朗级数、保角映射。
习题4.1:4,5
习题4.2:3,4
总习题四:1,3
自测练习四:1
8

第四章§3
习题4.3:
总习题四:4,5
自测练习四:4,5
8

第五章§1-2
习题5.1:1
习题5.2:1,2(1)(2),3(1)(2)
总习题五:1,3(1)(3)(5),4
自测练习四:1,2,3(1)((1)(4),2(1)(3)
总习题五:5(1)(2),6(1)(4)
自测练习五:3(3)(4)(5)
8
十一
第六章§1-3
习题6.1:1,3
习题6.2:1,2
习题6.3:1,4(1)(2),5
总习题六:4,5
自测练习六:1,2
10
十二
第六章§4
习题6.4:1(3)
总习题六:7(1)(2)
10
注:期中(第10周左右)将前半部分测验作业寄给班主任,期末面授时将后半部分测验作业直接交给任课教师。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总习题二:1
自测练习二:1,2,3
8

第二章§3
习题2.3:1,2,4,5
总习题二:3,4
自测练习二:4
8

第三章§1-2
习题3.1:1,2,3
习题3.2:1,3
总习题三:1
自测练习三:1,2
8

第三章§3-4
习题3.3:1,2
习题3.4:1,2,3
总习题三:3,5
自测练习三:3,4,5,6
8

第四章§1-2
参考教材:
《复变函数》(第四版),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复变函数是以复数代替实数与实微积分平行建立微积分。其定义、公式、结论与实微积分一致,但往往存在条件不一样。学习时要注意与实微积分联系、对比。

第一章§3-5
习题1.3:1,2
习题1.4:1,2
习题1.5:1,4
自测练习一:8
总习题一:1(3),6,9
8

第二章§1-2
习题2.1:2,3
习题2.2:1,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