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目录1. 知识点一:物体的三种状态2. 知识点二:冰的融化和冰的凝固3. 知识点三:水的沸腾和水的凝固4. 知识点四:空气的存在和测量5. 知识点五:鱼的生活性知识点一:物体的三种状态物体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 固态:物质密度大,形状不易改变。

例如:石头、木块等。

- 液态:物质密度较小,形状可改变。

例如:水、果汁等。

- 气态:物质密度非常小,形状可改变。

例如:空气、烟雾等。

知识点二:冰的融化和冰的凝固- 冰的融化:当温度升高时,冰会变成水。

这个过程叫做融化。

例如:冰袋中的冰块变成了水。

- 冰的凝固:当温度降低时,水会变成冰。

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将水放进冰箱里,水会变成冰。

知识点三:水的沸腾和水的凝固- 水的沸腾: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会变成蒸汽,并冒出许多气泡,这个过程叫做沸腾。

- 水的凝固:当水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液态变为固态,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知识点四:空气的存在和测量- 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形的,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存在。

但我们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例如:风、呼吸等。

- 空气的测量:可以通过气温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通过湿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知识点五:鱼的生活性- 温度对鱼的影响:鱼喜欢生活在水温较适宜的环境中,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鱼会生病或死亡。

- 水中的氧气:鱼需要呼吸氧气,它们通过鳃来吸收水中的氧气。

如果水中的氧气含量太低,鱼就会窒息。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知识点科学课程在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然界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认识。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课程的一些核心知识点:1. 自然界的多样性:- 学生将学习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 了解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性。

2. 植物的生长:- 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

- 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如水、阳光和土壤。

3. 动物的特征:- 识别不同动物的特征和行为。

- 了解动物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

4. 物质的性质:- 学习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探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密度、硬度和溶解性。

5. 力和运动:- 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学习基本的力学概念,如推力、拉力和摩擦力。

6. 能量的转换:- 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热能、电能和机械能。

- 探究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换过程。

7. 天气和气候:- 学习天气现象,如雨、雪、风和雷电。

- 了解气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8. 地球和宇宙:- 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和结构。

- 探究太阳系和其他天体。

9. 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结论。

- 培养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环境保护:- 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结语:三年级的科学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参与。

2. 植物的生长有个体生长和细胞分裂两种形式。

3.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4.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缺水会导致植物枯萎和逝去。

二、动物的生长1. 动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构成的。

2.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

3. 动物的生长速度与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有关。

三、物体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形式。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3. 物体的运动是受力作用的结果。

四、物体的速度1. 速度是一个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可以用公式v= s/t来表示。

2. 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速度的大小可以用速度计来测量。

五、物体的运动轨迹1. 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圆弧、抛物线等形式。

2. 物体的运动轨迹受到外力的影响。

3. 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的运动轨迹。

六、物体的重量1. 物体的重量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力。

2. 物体的重量可以用砝码秤来测量。

3. 物体的重量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

七、物体的浮力1.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一种支持力。

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程度与其密度有关。

3. 浮力可以使物体浮起或沉下。

八、物体的密度1.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

2. 密度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程度。

3. 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会浮起。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空气的压力1. 空气是由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分子的运动产生了气体的压力。

2. 大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 空气的压力可以通过气压计来测量。

十、声音的传播1. 声音是一种能够使物体振动的机械波。

2. 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比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人教版三-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植物》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3、我国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

4、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不同点:大树高大、茎粗、很硬、寿命长,是木本植物;小草矮小,茎细、较软,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5、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莲、菖蒲等。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都生长在水中,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不同点:水葫芦生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是浮水植物;金鱼藻叶片细,呈针状,沉在水中,是沉水植物。

7、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不同点:水葫芦生长在水里,是水生植物;狗尾草生长在陆地,是陆生植物。

8、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芽、又慢慢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生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他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植物的叶制造养料需要光合作用。

9、植物叶片常见的叶脉有网状叶脉、平行叶脉和叉状叶脉。

叶的生长有互生、对生、轮生和根生几种方式。

10、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有大树、狗尾草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等。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1.2 物质的颜色、形状、重量等性质2. 物质的变化2.1 溶解、融化、汽化等物质的变化过程2.2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3. 能量的传递与转化3.1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量形式3.2 火的形成与燃烧的能量转化第二部分:大自然中的现象与过程1. 灾害与保护1.1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与影响1.2 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 季节与气候2.1 春夏秋冬的原因及气候特点2.2 暖气与冷气的形成过程3. 水循环与空气循环3.1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2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的形成第三部分:生物世界1. 植物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方式2. 动物2.1 动物的分类与特点2.2 动物的生活习性与行为3. 生物的生长发育3.1 生物的生命周期3.2 生物的适应与变异第四部分:科学实验与探究1.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1.1 提出问题、做假设、实验设计、记录数据、得出结论1.2 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2. 科学与生活2.1 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2 科学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科学技术的发展3.1 科技改变生活的方式和影响3.2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语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与能量、自然现象与过程、生物世界以及科学实验与探究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扩展上述科学知识点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在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常见物质的特点。

三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小学

三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小学

三年级科学必背知识点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观察、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研究生物、物质和宇宙等自然界现象的规律和原理。

三年级是学习科学的关键阶段,下面是三年级科学必背的知识点:物质与能量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2. 物质的性质:物质有颜色、形状、硬度、重量等不同的性质。

3. 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状态或性质的改变,如熔化、凝固等;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4. 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本原因。

能量有多种形式,如热能、化学能、电能等。

生物与生态1. 生物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分类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生物分类有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2. 动物:动物具有呼吸、运动、感觉和繁殖等特征。

动物有不同的形状、身体结构和习性,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

3. 植物: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种。

天文与地球1. 天体:天体是存在于宇宙中的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等。

2. 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有陆地、海洋和大气等不同部分。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引起白天和黑夜、四季交替等现象的原因。

3. 太阳系: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小行星等。

4. 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有不同的形状和月相。

月球表面有山脉、火山坑等地貌。

力与运动1. 力: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2. 运动: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可以产生运动。

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

3. 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速度=位移÷时间计算。

速度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4.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物体的重量可以用质量×重力加速度计算。

最全人教版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精心

最全人教版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精心

人教版 _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观察)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活力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 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屡次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突出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同样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一样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圆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同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

像狗尾草同样的茎叫(草质茎)。

像樟树茎同样的茎叫(木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同样与不一样。

大树长在土壤里,需小草植株高达,茎粗、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有根、茎、叶,软,寿命短,是草本很硬,多年生寿命长,有的会开花结植物。

是木本植物。

果,有种子。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除了水葫芦、金鱼藻以外水生植物还有(水花生、浮萍、莲、荷花、菱、菖蒲、茭白等)。

水杉可是陆生植物哦!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一样与同样)同样与不一样。

水葫芦同样点:生长都需要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

生殖后代,寿命都短,。

都是草本植物。

狗尾草长在土壤里,植株矮小,茎细,较软,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附:向日葵一世经历了生长阶段: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生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13、植物的叶一般有(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叶是(有生命的)。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包括观察、实验和思考等科学活动,以及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基本结构特征等。

以下为你提供一些详细内容:
1. 观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感受事物。

2. 实验:通过设定条件来观察事物的变化。

3. 植物的生长: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是植物生长的过程。

4. 植物的变化:叶子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叶片的长度和宽度来衡量,并且能通过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5. 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6. 新鲜叶和落叶的区别:新鲜叶有生命活力,水分多,颜色绿,叶片平整;而落叶水分少,易脆,叶片皱缩。

7. 植物的相同特点: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

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进行解决等内容。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教材或相关教辅练习。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
以下是三年级《科学》的知识点详细归纳:
1. 生物与生活:
- 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幼虫的变态、动物生长过程等
- 动植物的特征与分类:观察、比较和分类各种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2.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观察、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状态等
- 物质的变化:观察和记录物质的变化,如融化、凝固、溶解等
- 简单的能量认识:了解能量的来源和转化,如阳光能、食物能等
3. 天文与地理:
- 天体和天空现象:观察天体,了解日月星辰的变化、四季变化等
- 地理环境与地貌:了解地球的形状、陆地和水域的分布等地球表面的特征
4. 科学实验与观测:
- 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和工具,进行观测和测量,如放大镜、尺子等
-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究科学现象,如水的沸点、悬浮液等
5. 科技与创新:
- 认识简单的科技产品和创新发明,如电话、电视、电脑等
- 探究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影响,如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变化等
6. 环境保护和科学道德:
- 学习环境保护意识,会循环使用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植物和动物等
- 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的道德操守,诚实、正直、负责任等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的部分主要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培养对生物、物质、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学会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如果你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大自然与我- 大自然包括了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

- 大自然的变化有四季变化、天气变化等。

- 大自然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如提供食物和水源等。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性质包括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

-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

-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 物体的运动受到力的影响。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等。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分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需要的环境。

第五单元:动物的特点-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等。

- 动物有不同的体形、生活性和食物来源等。

- 动物需要环境来提供食物、栖息地和保护等。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能源- 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化石能等。

- 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发电、照明和取暖等。

- 合理使用能源可以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

第七单元:金属- 金属的一些特点包括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 金属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

第八单元:运动与健康-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增强体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等。

-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

- 要注意安全和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引起的伤害。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料;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花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它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里面有种子,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生存需要。

-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例如,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养料;水分能使植物保持挺拔的姿态,也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空气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适宜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 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植物。

看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闻植物的气味,有的植物有特殊的香味,有的可能有臭味;用手触摸植物的茎、叶等部位,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光滑或粗糙等;有些植物在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耳听。

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蚯蚓身体柔软,细长且由许多环节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靠身体的伸缩爬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蚂蚁身体很小,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喜欢群居,通过触角交流信息,寻找食物等。

2. 动物的生存需要。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栖息地等。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兔子吃青草,老虎吃肉等;水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物质;空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栖息地为动物提供居住、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像鸟类需要在树上筑巢,松鼠需要树洞等。

3. 动物的分类。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背诵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背诵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背诵一、自然界的构成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

2.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形成了四季和日夜。

3.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转,影响着潮汐。

二、植物的生长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需要阳光、水和二氧化碳。

2.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3. 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过授粉和结实来繁殖后代。

三、动物的分类1. 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分为陆地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2. 哺乳动物是一类有毛发、能哺乳后代的动物,如猫、狗、牛等。

3. 鸟类有羽毛、喙和翅膀,能够飞行或滑翔。

四、物质的状态1. 物质有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当温度升高,物质会从固态变为液态,再从液态变为气态。

3. 当温度降低,物质会从气态变为液态,再从液态变为固态。

五、力和运动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

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使物体向地面下落。

3. 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面滑动时产生的阻力。

六、简单机械1.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放大或改变力的方向。

2. 滑轮系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帮助我们更轻松地提升重物。

3. 齿轮和轮轴也是常见的简单机械,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速度。

七、能量的转换1. 能量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2. 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总能量是守恒的。

3.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太阳能板转换为电能。

八、地球的保护1.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减少污染和浪费。

2. 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3. 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土壤和水源。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三年级的学生们在科学课上取得好成绩,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记住,科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必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必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必学知识点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育中,有一些必学的知识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1. 生活与科学生活是科学的起点,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改善生活。

同学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2. 科学观察和实验观察是科学的基础,同学们要学会仔细观察、有条理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在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从而得出结论。

3. 物体的性质物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重量、大小等。

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性质,并能够将物体按照性质进行分类。

4. 物体的运动物体可以静止或者运动,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起点、终点、方向、速度等。

同时,还要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如重物下落的规律等。

5. 声音和光线声音和光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和描述声音和光线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和光线的传播方式和条件。

6. 温度和天气温度是我们身体和生活中需要关注的因素之一,同学们要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并了解温度对物体和人体的影响。

此外,天气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同学们要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并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7.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生长和繁殖是小学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要了解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成年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繁殖方式。

8.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习性,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并能够将动物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的动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习性。

9. 地球和宇宙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同学们要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季节变化等相关知识,并能够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的现象。

三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知识点三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教材主要涵盖了生活与科学、物质与能量、生物与环境以及科学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该册教材中的部分重点知识点。

1.生活与科学-观察:通过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

-分类:根据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预测:通过观察和分析,预测事物的变化和结果。

-比较: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大小、长短、高低和量的比较。

2.物质与能量-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学生要了解物质的这三种基本态,并通过观察、感受、实验等方式,认识它们的特点。

-物体的测量:学生学习使用尺子、秤等测量工具,掌握长度、质量和容积等测量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物体的性质:理解物体的硬度、光滑度、透明度等性质,并学习通过实验等方式,观察不同物体的这些性质。

3.生物与环境-种子的发芽:了解种子的特点和发芽的条件,如光线、温度、水分等,并通过实践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花的结构和功能:学习花的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如花瓣的吸引昆虫传播花粉、花蜜的吸引动物等。

-动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对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进行简单的分类。

4.科学实践-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如通过实验观察硬币的氧化、热水的变化等。

-调查: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取适合的调查方法与技巧,进行简单的调查和记录。

-设计: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设计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以上仅是三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的部分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科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需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和记录等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1.物体有哪些性质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硬度、透明度等是物体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不同性质。

2.物体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拉、压、挤等方式进行改变。

同时,物体的颜色可以通过染色等方式进行改变。

3.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空是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氮气、氧气和微尘对太阳光的散射。

由于气体分子的大小比可见光短,所以对蓝光的散射较为明显,而对红光的散射较少。

4.水是怎么产生的水是由两种气体——氢和氧在一定条件下结合而成。

一般情况下,水的产生是通过让氧气和氢气进行燃烧产生水蒸气,然后冷却后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

5.冷暖空气的运动地球表面受太阳的照射,不同地区受到的热量不同,形成了冷暖气团。

冷气团比热气团密度大,下沉形成高气压,天空晴朗;热气团比冷气团密度小,上升形成低气压,天空多云或下雨。

6.四季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地球倾斜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春季太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气温适宜;夏季照射角度较大,气温较高;秋季太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气温适宜;冬季照射角度较小,气温较低。

7.饮食均衡饮食均衡是指各种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符合人体的需求,并在适度摄入的基础上,保持营养摄入的动态平衡。

饮食均衡有助于维持人体健康,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保障。

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等。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垃圾分类、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节约用水等。

9.天气相关知识天气一般分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气温、风向等来判断天气情况,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

这些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最全的人教版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精心整理

最全的人教版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精心整理

最全的人教版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精心整理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科学态度的重要学科之一,人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涉及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下面将对人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材的知识要点进行精心整理。

一、生物科学知识要点:1. 動植物的種類和特徵- 动物: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等。

- 植物:树木、花草、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等。

2. 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动物的生长变化:孵化、幼年期、成年期。

- 植物的生长变化:播种、发芽、生长、结果、衰老。

3. 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动物的生活习性:冠羽、饮食习性、觅食、栖息地等。

- 植物的生活习性:光合作用、吸收水分、适应环境等。

4. 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和食物链- 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食物链、食物网。

- 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动物呼吸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形成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物质科学知识要点:1. 材料的常见属性-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性质:形状、大小、重量、颜色、透明度等。

- 物体的硬度、柔软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2. 物体的分类和相互影响- 物体的分类:金属、非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

- 物质的相互影响:水能溶解某些物质、磁性物质能够吸引其他金属物质等。

3. 物质的变化和能量- 物质的变化:溶解、燃烧、融化、凝固等。

- 能量与物质变化的关系:煮沸水需要加热能量、冰的融化需要热能等。

4. 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的气温、降雨量、风力等。

- 天气现象的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大风等。

三、地理科学知识要点:1. 国内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国内:中国的四大方位、东南西北、自然、经济和人口等特点。

- 国外:热带、亚热带、温带、南极等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水资源和水循环- 河流、湖泊、海洋的重要性和作用。

- 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凝结、降水、渗透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其中考试科学要点背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其中考试科学要点背诵

三年级科学背诵第一单元1、科学是(神奇)的,但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向两片纸中间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4、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

5、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会改变,比如:(身高)、(体重)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比如:(指纹)、(酒窝)、(胎记)等。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7、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的。

8、我们一只手上五个手指的指纹(都不相同)。

第二单元1、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2、分辨动物和植物有很多方法,比如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手(摸)。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摸蚯蚓时会感到它的身体是(柔软)的。

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6、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7、种子植物都是由(根)、(茎)、(夜)、(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组成。

8、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

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第三单元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职务)生长的(家)。

2、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组成的。

3、把土块放进水里,会看到(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5、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有(肥沃)作用。

6、(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形成的。

7、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可以生存。

8、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第四单元1、(水)是生命的(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_三年级科学知识要点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的植物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

3、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白纸上反复按压,再用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5、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观察大树用到了(放大镜、软尺、蜡笔、白纸等工具)。

8、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与不同。

9、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10 11、比较水葫芦与狗尾草(也就是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相同与不同。

1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等。

1314、叶是(有生命的)。

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是(死的)。

15、植物的一生大约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6、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

19、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叶片的大小。

20、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属于草本植物。

21、植物的一生经历:种子——生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长成幼苗——出现花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22、在观察小动物过程中,同学们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他们并保护他们的(生大树植株高达,茎粗、 很硬,多年生寿命长, 是木本植物。

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小草 植株矮小,茎细、较软,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水葫芦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 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

相同点: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狗尾草 长在土壤里,植株矮小,茎细,较软,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存)环境,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蜗牛的身体包括:头、腹、尾、壳、触角、眼睛、嘴等组成。

3、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

蜗主要靠(腹足)爬行。

4、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5、蜗牛没有牙齿,蜗牛口中有(齿舌)。

蜗牛用(气孔)呼吸,从(肛门)中排出粪便。

6、蚯蚓由(口、环带、肛门)组成。

蚯蚓的身体摸起来总是(湿湿的)。

7、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蚯蚓怕水,所以别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89、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3对(或6只)脚。

10、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或为什么不要随便干扰蚂蚁?)蚂蚁在行进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线路。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11、金鱼身上长着(鳞片)和(鱼鳍)。

用(鳍)帮助游泳。

金鱼用(鳃)呼吸。

12、动物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16、(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

1314、(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

15、生活在海洋中的(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世界上最小的动物叫(蜂鸟)。

(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16、池塘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鱼类)。

金鱼是人工培育的,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7繁殖产卵产卵产卵产卵18、观察蚂蚁的过程中,那一总是乱跑,怎样解决观察难的问题?说出你的方法。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

(2)在一个前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19、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腮部流了出来。

原来金鱼没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20、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第三单元知识点1、常见材料有金属、塑料、玻璃、纸、纤维等。

2、材料的物理性质有: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3、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硬度)是材料的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之一。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易传热、能导电、高温能融化、易保存。

5、饮料罐(易拉罐)的加工利用了金属铝的(延展性)。

喝完的饮料罐不能随便乱丢,应该回收再利用。

6、实验:比较柔韧性材料:三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尺、金属尺和塑料尺,白纸一张、重物1块。

方法过程:(1)在三种尺子上分别标出1厘米,并在标注处挂上一个相同重的重物。

(2)把木尺、金属尺、塑料尺的一端分别用手压住,另一端分别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结论:塑料尺的弯曲程度最大,木尺的弯曲程度最小。

弯曲程度大说明材料的柔韧性好。

(如果效果不明显,自己设计一种方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达到的位置,然后用尺子量他们的长度。

)7、塑料是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人工材料)。

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塑料能(重复利用)。

8、塑料的特性: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防水、耐磨、轻便、能反复熔化成型。

循环利用标志。

9、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是应注意什么?答:塑料制品可以循环使用,用完后的塑料制品要再回收,我们要节约资源。

10、在做吸水性实验时,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在纸上的水滴很快就看不到了。

吸水能力由弱到强排列:塑料、金属、木头、纸。

由强到弱排列:纸、木头、金属、塑料。

11、写出自己造纸的过程:(1)把一小块废报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12、 自己造的纸与平时所用的纸的不同:薄厚不同、疏密程度不同、光滑程度不同。

13、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

14、 木头的特性:承重力强、易加工、易上色、质量轻、能浮在水上、比较坚硬。

15、 木头的替代品有:纤维板、三合板、高密度板、压缩板。

16、砖是用(粘土)烧制成的,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纸是(蔡伦)发明的。

第四单元知识点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分开填是: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

水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用鼻子闻无气味,用嘴尝无味道。

纸的特点:吸水性好、由纤维组成、纤维之间有空隙、用途多。

2、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水滴是圆的、面积比较小;油滴比较瘪,面积比较大。

3、水比食用油(重),食用油比水轻,所以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油在水的上面。

4、水和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5、5、设计一个水、洗涤灵、食用油的流动比赛。

我猜想,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

材料:水、食用油、洗涤灵各少许。

伸出桌面的长度木条(尺) 金属尺 塑料尺1厘米 0厘米 0厘米 0厘米 5厘米 0.1厘米 0.2厘米 0.3厘米 10厘米 0.4厘米 0.5厘米 0.8厘米 15厘米 1厘米1.3厘米 2厘米水水重、完全透明,不粘手,没有气味,没有颜色,水在玻璃上流得快,水滴更圆食用油比水轻、有点透明、粘手、有气味、淡黄色、油粘在杯壁上慢慢流下,油滴不够圆都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是液体,都有重量,都能形成滴状。

方法过程:将三种液体分别滴在玻璃板的同一高度上,然后倾斜玻璃板。

观察三种液体流动的速度。

现象:水滴流得最快,其次是油滴,洗涤灵流的最慢。

结论: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

实验中那些条件必须相同:三种液体要从同样高的地方同时流下来、液体滴的多少相同。

你还有别的方法进行三种液体流动比赛吗?写下来。

答:可以在可乐瓶的底部钻一个孔,比较三种同样多的液体流完的时间。

谁最先流完,谁留得就最快。

6、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与它的黏度大小有关。

7、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中装有不同多的水,你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个瓶子中水多?哪个中水少?方法1:倒在量筒里,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

方法2:将水倒在同一个杯子中称出他们的重量进行比较。

方法3:用一个小一点的杯子来量,谁量得的杯数多,谁就多。

方法4:分别在三个瓶子中放入同样多的墨水,比较瓶子中水的颜色深浅,颜色浅的水多。

方法5: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比比谁先流完。

8、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9、在测量液体体积中,要注意:(1)、量筒必须放平稳;(2、)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0、一瓶酱油、醋、料酒、白酒大约500毫升。

一瓶矿泉水600毫升,一小瓶矿泉水300毫升。

11、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也可以说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12、空气和水比较:空气轻,水比空气重。

13、设计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我认为:空气占据空间。

材料:玻璃杯一个、纸巾一团、胶布、水。

过程方法:把一团纸巾用胶布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现象:纸巾没有被水浸湿。

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14、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

水也占据空间但是水不能被压缩。

15、生活中打气筒、压力喷壶、篮球充气都是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制作的。

16、空气有重量,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17、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