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P-糖蛋白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P-糖蛋白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陆蕴红【摘要】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依赖的外排型药物转运蛋白,对药物的体内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由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resistance protein 1,MDR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引起的个体化差异是P-gp底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本文对P-gp 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相关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3)004【总页数】5页(P495-499)【关键词】P-糖蛋白;药物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药物相互作用【作者】陆蕴红【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8;R969.2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等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药物转运蛋白是影响上述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药物转运蛋白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多药耐药蛋白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D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OCT)及寡肽转运蛋白 (peptide transporter,PepT)[1]。
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由多药耐药基因MDR1编码的P-gp,广泛分布于肠道、血-脑屏障、肝、胆管等组织器官,参与多数药物体内过程的调控,故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MDR1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许多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p-gp(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
抑制
P-糖蛋白介 导的地高辛 经肾分泌
P-糖蛋白在小肠中的表 达与肾小管十分相似
小肠上P-蛋 白同样被抑 制?
奎尼丁的肠道试验
当用奎尼丁对进行 P- 糖蛋白表达的肠道进行灌注时 , 地 高辛静脉给药后的血浆浓度提高到原来的 2倍,而肠腔中药物 量降低了 40%, 在奎尼丁作用下总清除率由 318.0±19.3ml/h 降低到 167.1±11.0ml/h, 而肠中的清除率由 28.8±1.7ml/h 降 低到 11.1±1.6ml/h 这表明奎尼丁不仅影响地高辛的肾排泄 , 也影响地高辛在肠中的吸收与分泌。
Polymorphisms in Human MDR1 (P-glycoprotein): Recent Advance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75, 13-33 (January 2004)
人体各部位P-糖蛋白的作用
地高辛的相互作用
5. 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约一倍, 提高程度与奎尼丁用量相关,甚至可达到中毒浓度, 即使停用地高辛,其血药浓度仍继续上升,这是奎 尼丁从组织结合处置换出地高辛,减少其分布容积 之故。两药合用时应酌减地高辛用量1/2~1/3。 6.与维拉帕米、地尔硫䓬、胺碘酮合用,由于降 低肾及全身对地高辛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 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7.螺内酯可延长本品半衰期,需调整剂量或给药 间期,随访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 本品血药浓度增高。
Polymorphisms in Human MDR1 (P-glycoprotein): Recent Advance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75, 13-33 (January 2004)
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浓度增高8。 并非所有P p 物吸收 11 但 . 9 - 的底 g 都受到Pg - p 转运的影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给药剂量通常超过该药的K 值,P m -
9 的活性很容易达到饱和,只有一部分药物以小剂量 p 给予时, 才会受到Pg 主动排泄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 p 但对于一些药物,如环抱霉素、紫杉醇等因其水溶性
要为M R(u d g tc 1 R(u d g tcaoad e ) D I l r ri n ) m f u es e s a 及M P l m ri n -s iep t m t es e sct r i i sa on 家族。它们结构相似, 但转运底物不同。MD 1 R 主要转运疏水性阳离子化合 物,MR P既转运疏水性非带电化合物, 也转运水溶性的阴离子化合物。目 前对M R 编 D1 基因 码的P糖蛋白 ( g c re , ) 究比 深人。 - P l o o i P p 的研 较 -y p tn - g 它利用A 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作用底物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分子结 T 构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区和与此相连的N端和 C端的两个功能区、每个 功能区各自 包括6 个疏水的跨膜部位及一个位于细胞浆内的亲水A P T 结 合位点。2 个功能区有4 %的同源性,任何一个A P 3 T 结合位点的灭活都可 使整个蛋白质功能丧失。药物结合位点遍布整个Pg 分子, - p 包括跨膜区、 连接区、甚至A P T 结合区。在人体正常组织肝脏、肾脏、肠道、胎盘、血 脑屏障、血塞屏障以及淋巴细胞系和心胜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等部位都有 分布。 - 在人体正常 Pp g 组织内 的分布以及对药 物的逆向 转运功能使 - 得P p g
407 ) 10 8
一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个 体 化 用 药———医药治疗的革命李 清① 周宏灏3摘要: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发现及其机制的阐明,使药物治疗模式开始由过去的诊断导向治疗向根据个体的遗传机构实行基因导向性治疗的新模式转换。
关键词: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基因多态性;基因导向性治疗;基因芯片;试剂盒中图分类号:R-02;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5)06-0052-03Personalized Medicine-the R evolution of Medicine Therapy L I Qing.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 acology,Cent ral South U ni2 versity,Changsha410078,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promotes the observation of ethnic differences of dru g re2 sponse and clarification of its mechanism,which makes the mode of dru g treatment shift from diagnosis-directed drug therapy to gene-directed drug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genetic structure.K ey Words:ethnic difference of drug response;polymorphism;gene-directed drug therapy;gene chip;test kit1 药物反应种族差异20年前,种族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尚未受到重视,更无科学实验论证。
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许多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肠道、肾脏、肝脏和血脑屏障等。
它起到跨膜转运药物的作用,通过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药物和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药代动力学意义。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转运是通过被动扩散和活性转运两种方式进行的。
被动扩散通常发生在小分子药物上,而活性转运主要发生在大分子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上。
药物通过P糖蛋白的跨膜结构进入细胞内,然后通过ATP酶活化P糖蛋白,将药物排出细胞外。
药物与P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首先,在肠道中,P糖蛋白通过封闭细胞内的药物转运,减少药物的吸收。
例如,一些心律药物和化疗药物,如地高辛和阿霉素,经P糖蛋白介导的转运被排出肠道,减少了它们在肠道中的吸收。
其次,在肾脏中,P糖蛋白通过排泄药物阻止它们重新进入肾小管细胞,从而增加药物的排泄。
最后,在血脑屏障中,P糖蛋白阻止许多药物从血液进入脑组织,这种转运过程称为脑脊液排泄。
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低生物利用度、药物的低浓度和临床疗效的降低。
药物可以通过抑制P糖蛋白表达或减少其活性来改变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P糖蛋白的ATP酶活性来抑制其功能。
这些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断剂、胺碘酮、珠蛋白抑制剂等。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以诱导P糖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药物的转运和排泄。
如含有谷胱甘肽乳剂的化疗药物、肠道抗菌素等。
此外,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结构特征、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等都可能影响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和肝病等疾病状态也可能增加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应特别关注药物与P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降低。
总之,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在体内转运和排泄的关键过程。
P_糖蛋白最新研究进展_闻镍
中国药事 2011 年第 25 卷第 7 期
719
排泵 , P-gp 通过 A T P 供能 , 将细胞内的药物泵出 细胞外 , 从而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 , 既是机体生理 状态下的自身防御保护机制 , 也是产生肿瘤 MDR 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 P-gp 外排作用机制的假说 中 , “疏水性真空清除泵” 的理论得到了较多的认 同[ 2-3] 。 1 P-gp 生理功能 1.1 血脑屏障上的功能 :大多数 P-g p 底物是脂溶 性的 , 理论上应该容易进入脑内 。 然而由于在脑血 管内皮细胞的腔侧面上 P-g p 高度表达 , 促使已进 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回到血液中 , 结果净通透结果显 著降低 。 如在 mdr1a/ mdr1b 基因缺陷小鼠 , 由于 血脑屏障上 P-gp 缺乏 , 导致 P-g p 底物通透性可以 增加 10 和 100 倍 , 药物的毒性和活性显著增加 。 1.2 血睾屏障和血神经屏障 :在许多敏感组织如 睾丸 、 神经中的微血管内 皮细胞上 有 P-gp 表达 , 类似血脑屏障 , 阻止相关物质进入这些敏感组织 。 1.3 胎盘屏障 :P-g p 存在于胎盘合胞体滋养层顶 侧面膜上 。合胞体滋养层构成胎儿-母体屏障 , 交 换必需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 也起着保护作用 。 P-gp 功能类似于血脑屏障 , 防止有毒物质 从母体 进入胎儿 。 如在 P-gp 缺陷或 基因敲除 动物体内 , 阿维菌素 、 地高辛 、 塞喹那韦和紫杉醇通透性增加 10 ~ 20 倍 。 对于多数治疗药物而言 , 在胎 盘上的 低通透性当然是需要的 , 但在有些情况下 , 成为治 疗上的障碍 。 如对于 H IV 治疗 , 希望在婴儿出生 前 , 有一个合适的 “负荷剂量” , 以降低在出生过 程中母-婴 H IV 感染的频率 。 1.4 在肝-胆和肠中的作用 :在肝细胞的胆管侧细 胞膜和肠上皮细胞腔侧面膜上 , 表达丰富的 P-gp , 功能是促进药物 、 毒物从肝细胞进入胆汁和促进药 物从肠上皮细胞进入肠腔 。 肠上皮细胞中 P-gp 分 泌功能成为许多药物吸收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 1.5 肾中 P-g p 也表达于近曲小管的腔侧面 , 也可 能是促进药物从血液侧进入尿中 。然而用 P-gp 敲 除动物模型 , 有些药物显示相反的结果 , 某些药物 在 P-gp 缺陷小鼠中的尿排泄反而高 。 这也可能有 其他原因如 P-gp 缺陷小鼠 , 药物代谢酶活性下调 , 也可能是动物的其他条件变化 , 也可能是肠和胆分 泌作用下降 , 继 发性引起尿排泄增加 。 P-g p 在肾 中的功能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2 P-gp 的底物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摘要】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作为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重要因素已被广泛研究,P-糖蛋白(P-gp)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转运子。
P-gp的结构、特点及组织分布决定了其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重要作用。
了解P-gp的这些作用有助于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虽然研究P-gp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目前对转运子的研究仍有许多争议存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主要阐述P-gp的特性及其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P-糖蛋白;药物体内过程近年来,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亚系。
研究发现,P-gp在许多组织有分布,是一种ATP依赖性膜转运体,作为药物转运子,其作用类似于排出泵,可将药物从细胞内外排而使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效[1]。
因此,P-gp与底物及调节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目前主要用细胞内模型(caco-2细胞系)和动物模型(mdr基因敲除小鼠)研究 P-gp 对其底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常用的调节子有环孢素A(CsA)和维拉帕米。
1 认识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家族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是细胞膜糖蛋白,这些蛋白包括调控性膜通道等,包含有一个ATP结合蛋白盒及一个转运膜区。
哺乳类动物,活性ABC至少由四个这样的区域构成(两个转运膜区和两个ATP结合盒)。
这些区域或呈现在一个多肽链里(完整转运子),或在两个分离的蛋白中(半转运子);后者是功能性ABC特殊的转运子二聚体[2]。
已有49种人类ABC基因被命名[3]。
基于种系分析,这些转运子已被分为7个亚科(ABCA~ABCG)。
三种主要的多药耐药性ABC是MDR1、MRP1和ABCG2[2]。
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
・综 述・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左明新 刘晓东(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摘要 目的:综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 -糖蛋白药物外排功能。
方法:根据对有关的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P -糖蛋白与脑内药物转运的关系。
结果: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具有ATP 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降低脑内药物的浓度。
结论:利用多药耐药性逆转剂有可能提高脑内的药物转运或者降低药物的通透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血脑屏障;P -糖蛋白;药物转运The P -glycoprotein at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and drugs deliveryZuo Mingxin (Zuo MX ),Liu Xiaodong (Liu XD )(Center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ChinaPharmacen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ABSTRACT OBJECTIVE :Specific drug efflux from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capillary blood vessels of brain mediated by p -glycoprotein (P -gp )is described.METHOD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 -glycoptein and drug delivery was drawn from datum analysis induce and summary.RESU L TS :P -glycoprotein at the blood -brain was found to function as ATP -depended efflux pump transporting various drugs out of cells and decreasing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brain.CO NCL USIO N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es may make it possible to inhance delivery of drugs into the brain or decrease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in order to prevent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in the central neural system.KEY WO R DS blood brain barrier ,P -glycoprotein ,drug delivery 血脑屏障在物质进入脑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上与外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紧密,缺乏孔道,因此,长期以来认为物质能否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和物质的脂溶性,一般认为分子量小,脂溶性大的物质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P糖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P-糖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药理学指导教师:***20090615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论文中文摘要中文摘要P一糖蛋白(P—gp)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属于药物研发早期药代性质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药的研发过程中,随着组合化学的发展,诞生了数量庞大的组合化学分子库,成千上万的新化学实体(NCEs)需要高通量、快速、灵敏而有效的评价筛选方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预测P—gp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体外及在体评价模型,丰富和完善临床前创新化合物药代性质评价体系,为创新药物的高内涵筛选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研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建立体外Caeo.2细胞、肠外翻及在体肠灌流等模型,并采用多种工具药物对模型进行验证,以确保模型可靠性和实用性。
所建成的模型可用于药物的肠道吸收性质预测;评价药物是否为P.gp底物、抑制剂及诱导剂等。
其次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开展对多种类型的创新化合物和适宜的中药复方与P—gp的相互作用进行预测和评价。
模型建立及评价:Caco一2单层细胞外排模型,利用Caco.2细胞类似小肠上皮细胞且高表达P—gp的特性,将细胞接种到Millicell小室膜上,待细胞分化完成后进行转运实验,实验时分别将药物加入顶侧(AP侧)或底侧(BL侧),不同时间点取对应侧的样品,采用LC.MS或LC.MS/MS检测其药物浓度变化,计算表观渗透系数,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用于评价P.gp底物或抑制剂。
荧光法预测P—gp抑制剂模型,采用具有荧光性质的P-gp底物Calcein-AM或Rh0123与待测药物共同孵育作用于Caco一2细胞,实验根据细胞内荧光强度的变化,评价待测化合物是否为P.gp抑制剂。
该模型可采用单层细胞种植于96孔板,联合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可实现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也可以采用细胞悬液,联合流式细胞仪,可极大的提高检测准确性,适用于药物研发不同阶段的筛选。
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P-糖蛋白(P-gp)是一种依赖ATP的外排转运蛋白,可将药物由细胞内泵出细胞外,对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产生重要影响。
P-gp的底物、抑制剂及诱导剂普遍存在于常用药物中,当药物合用时,某些药物通过抑制或诱导P-gp而与合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药物的清除率或生物利用度发生改变,增强或减弱疗效。
因此合理利用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联合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维拉帕米;他林洛尔P-gp是一种分子量170KD的细胞内组织特异性转运蛋白,是由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ABCB1)基因编码的产物。
P-gp由12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12个跨膜区和2个ATP结合位点,其结构类似通道蛋白,具有膜转运蛋白的功能,主要定位于肝脏、肾脏、脑毛细血管、胎盘、胃肠道的上皮细胞膜表面[1]。
P-gp是一种ATP能量依赖性跨膜外排泵,通过ATP供能,将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外,阻止有毒代谢产物经肠道和血脑屏障被吸收,并将其排泄至肝脏和肾脏,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
作为一种药物外排泵,P-gp的外排作用具有底物广泛性、ATP依赖性、竞争性及饱和性等特点。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理作用减弱或增强的现象[2]。
有益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费用,而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对于一些治疗指数很低的药物,甚至会导致药物蓄积,产生严重后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可发生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各个环节,其机制较复杂,目前已证实代谢酶、转运蛋白及受体与之相关[3]。
临床上常见的转运蛋白包括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等。
作为一种膜转运蛋白,P-gp的表达可被抑制或诱导,由于其底物、抑制剂及诱导剂普遍存在于常用药物中,所以当底物与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可产生转运体水平上的药物相互作用,由此引起的药物疗效不佳或中毒反应不容小觑。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位于细胞膜的跨膜蛋白质,在药物转运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P-gp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包括肝脏、肾脏、肺脏、肠道和血脑屏障。
它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通过将药物从细胞内外倒灌以降低其在细胞内浓度,从而起到保护细胞免受药物毒性的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学科。
P-gp作为一种药物转运蛋白,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P-gp在肠道中影响药物吸收。
通过将药物积聚在肠道细胞中,P-gp降低了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
这使得一些P-gp底物(被P-gp转运的药物)在给药后生物利用度降低。
因此,P-gp对于口服给药药物的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P-gp在肝脏中影响药物代谢。
肝脏是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P-gp在肝脏内调控药物从肝细胞向胆道的转运。
通过减少药物在肝脏内积聚,P-gp降低了药物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清除率。
因此,P-gp在药物肝脏清除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P-gp还可以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来调节药物药效。
P-gp在血脑屏障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排出药物,它限制了许多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
这使得一些药物难以达到治疗浓度,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考虑到P-gp对药物的重要影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通过干扰P-gp的功能而产生。
一些药物可以与P-gp竞争结合位点,干扰P-gp对药物的转运作用,从而增加了底物药物的暴露水平。
相反,一些药物也可以通过激活P-gp,提高底物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率,从而降低其暴露水平。
药物与P-gp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导致临床上的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P-gp抑制剂(如红霉素和氨苯蝶啶)可能会导致底物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增加其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P-gp诱导剂(如卡马西平和利福平)可能会减少底物药物的血浆浓度,降低治疗效果。
P-糖蛋白介导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以及部分肿瘤细胞内表达的膜蛋白,它能够将选择性地将药物从细胞内转运外排出,从而影
响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 基于 P-gp 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 DDI)
的研究对定向药物设计,缩短药物开发周期等起到促进作用。关于 P-gp 的 DDI 的研究方法
10 主要包括体内法(in vivo)、在体法(in situ)、体外法(in vitro)等。本文就目前常用的
吸收代谢及首过效应以来,该模型在药物吸收、代谢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体研究方
法主要是应用于完整动物实验,肠道、肝脏具有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能够直接反映药物
的吸收、分布情况。主要有在体肠灌流法、肝灌流法。由于 P-gp 在肠道上皮细胞、肝脏中 高表达,可以利用在体肠段与肝脏研究药物与 P-gp 的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 No.IRT097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 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21210110011); 作者简介:邢海艳,(1989-),女,硕士研究生,中药药效物质与 P-gp 的相互作用研究。 通信联系人:何新,(1966-),女,教授,博士生导师,药代动力学。E-mail: hexintn@
30 ATPase activity; MCF-7/ADR cell
0 引言
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是由多药耐药蛋白 1(Multidrug resistance 1, MDR1) 基因编码的能量(ATP)依赖性膜蛋白,1976 年由 Juliano 等[1]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首次 35 发现。P-gp 能利用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药物等外源性物质从细胞内主动转运出细胞外, 从而产生多药耐药现象[2]。由于 P-gp 在人体内分布较广,如在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肝脏、 肾脏、胃肠道、胎盘等都有表达,它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转运和处置起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多 药耐药密切相关,一直受到广泛关注[3-6]。由于 P-gp 分子上有多个药物结合位点,其转运的 底物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抗肿瘤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2,7]。因此在药物联合使用时, 40 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动学过程,从而产生良性或非良性的临床疗效改变,甚至产 生毒性[8-10]。近年来,P - gp 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国内、 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普遍采用 组织细胞模型,基因敲出小鼠等作为 P - gp 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工具,常用的包括 人类结肠癌单层细胞系 Caco - 2、MDCK-MDR1 细胞、mdr1a/1b(-/-)小鼠等模型[11-13]。 本
p-gp(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
地高辛的相互作用
5. 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约一倍, 提高程度与奎尼丁用量相关,甚至可达到中毒浓度, 即使停用地高辛,其血药浓度仍继续上升,这是奎 尼丁从组织结合处置换出地高辛,减少其分布容积 之故。两药合用时应酌减地高辛用量1/2~1/3。 6.与维拉帕米、地尔硫䓬、胺碘酮合用,由于降 低肾及全身对地高辛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 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7.螺内酯可延长本品半衰期,需调整剂量或给药 间期,随访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 本品血药浓度增高。
胺碘酮的相互作用
不推荐联用药物
环孢素:由于肝脏内代谢的降低,循环中环孢素的水平会升高,有 增加肾毒性作用的危险。
注射用地尔硫卓:有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密切的临床 抑制2C9 监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 需加注意的联合用药: 华法林:浓度升高引起抗凝作用和出血危险的增加。 除索他洛尔(禁止联用药物)和艾司洛尔(需加注意的联合用药) 外的β受体阻滞剂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紊乱(抑制交感神经代偿 机制)。进行心电图和临床监测。 洋地黄类药物:抑制自律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进行临 床和心电图监测,并且控制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和调整地高辛的使用 剂量。
阿托伐他汀对地高辛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4个健康志愿者连服地高辛20d,每天0.25mg,前10d仅用地高辛,后10d 分二组,分别与每天10mg和每天80mg的阿托伐他汀合用。结果阿托伐他汀 10mg 未提高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 , 但 80mg 剂量组 , 地高辛 Cmax 提高 20%, AUC0-24提高了 15%,此结果与以前发现阿托伐他汀能提高地高辛的吸收率 相符,地高辛能被肠中P-糖蛋白转运而分泌,阿托伐他汀抑制了P-糖蛋白的作 用。虽然阿托伐他汀也是 CYP3A4 的底物 , 但体外证明在人类 P- 糖蛋白表达 的 Caco-2肠细胞中 ,阿托伐他汀 100μmol/L使地高辛由基底膜向顶膜侧的转 运降低58%,其抑制能力与维拉帕米相当,所以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提高可能是 阿托伐他汀80mg抑制肠道P-糖蛋白的功能。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举例说明药物的相互作用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举例说明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引起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患者同时服用了抗癫痫药物苯妥英和降压药利尿酮,这两种药物之间可能发生代谢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
苯妥英通过诱导肝酶系统,增加其代谢速率,从而加速药物的清除。
然而,利尿酮被代谢酶CYP2C9催化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该代谢酶同时也参与苯妥英的代谢。
因此,利尿酮的同时使用可能会竞争性地抑制CYP2C9,降低对苯妥英的代谢,导
致苯妥英在体内的浓度升高。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苯妥英的疗效增强,可能会增加苯妥英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如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
此外,苯妥英的代谢产物对肝脏和骨髓具有毒性,因此若同时使用利尿酮可能增加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别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药物治疗的安全与有效非常重要。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和药师应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知识来评估和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杨少林;李焕德;彭珍珍;赵绪元【摘要】目的:介绍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几年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就P-糖蛋白性质、功能和作用机制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评述.结果:发现P-糖蛋白可以介导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抗生素类药、免疫调节剂、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等药物的相互作用.结论: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研究.【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1(011)006【总页数】4页(P494-497)【关键词】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杨少林;李焕德;彭珍珍;赵绪元【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2P-糖蛋白(P-gp)是一种ATP依赖性的外向型转运泵,分布于全身多个重要脏器中,参与多类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由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编码的,也是抗抗肿瘤药产生多药耐药作用的主要原因。
1 P-gp调节剂1.1 P-gp底物P-gp底物包括抗肿瘤药、抗生素、免疫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类固醇激素、抗心律失常药、抗真菌药、消化道用药、抗惊厥药等。
此外还有一些亲脂性的肽类、吗啡等。
水果、蔬菜和天然产物中的黄酮或香豆素类成分、小檗碱等也被证实为P-gp的底物[1]。
此外,一些药剂中的辅料,如表面活性剂吐温80、溶剂聚乙二醇400、亲水环糊精等也显示出对P-gp的抑制作用,在使用这些物质做药用辅料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点。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摘要】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作为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重要因素已被广泛研究,P-糖蛋白(P-gp)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转运子。
P-gp的结构、特点及组织分布决定了其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重要作用。
了解P-gp的这些作用有助于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虽然研究P-gp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目前对转运子的研究仍有许多争议存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主要阐述P-gp的特性及其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P-糖蛋白;药物体内过程近年来,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亚系。
研究发现,P-gp在许多组织有分布,是一种ATP依赖性膜转运体,作为药物转运子,其作用类似于排出泵,可将药物从细胞内外排而使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效[1]。
因此,P-gp与底物及调节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目前主要用细胞内模型(caco-2细胞系)和动物模型(mdr基因敲除小鼠)研究 P-gp 对其底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常用的调节子有环孢素A(CsA)和维拉帕米。
1 认识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家族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是细胞膜糖蛋白,这些蛋白包括调控性膜通道等,包含有一个ATP结合蛋白盒及一个转运膜区。
哺乳类动物,活性ABC至少由四个这样的区域构成(两个转运膜区和两个ATP结合盒)。
这些区域或呈现在一个多肽链里(完整转运子),或在两个分离的蛋白中(半转运子);后者是功能性ABC特殊的转运子二聚体[2]。
已有49种人类ABC基因被命名[3]。
基于种系分析,这些转运子已被分为7个亚科(ABCA~ABCG)。
三种主要的多药耐药性ABC是MDR1、MRP1和ABCG2[2]。
P-糖蛋白介导药物相互作用的细胞模型研究概况
P-糖蛋白介导药物相互作用的细胞模型研究概况宋娟;刘晓磊;彭文兴【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06(17)15【摘要】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由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基因编码的能量(ATP)依赖性膜蛋白,可发挥外排泵作用,将细胞内的化合物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胞外。
P-gp在正常人体肝、肾、肠道、胎盘、血脑屏障(BBB)、血睾屏障及淋巴细胞系和心脏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等部位均有表达。
P—gp分子上有多个药物结合位点,故其底物范围非常广泛。
由于P—gp底物和分布的广泛性,在合用药物时,可能发生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动学过程,引起临床疗效的改变或产生毒性。
近年来,P—gp 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已普遍采用组织细胞模型作为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筛选工具,常用的包括人类结肠癌单层细胞系Caco-2(The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s)、犬肾上皮细胞系MDCK(The madin darby canine kidney cell lines)、MDR1基因转染的MDR1-MDCK细胞等。
本文主要就这些细胞模型在研究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1183-1185)【作者】宋娟;刘晓磊;彭文兴【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长沙市,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长沙市,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长沙市,4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6【相关文献】1.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杨少林;李焕德;彭珍珍;赵绪元2.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王月3.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郑雅俊;曹蘅4.微流控芯片技术分析细胞外酸性环境对肿瘤细胞P-糖蛋白表达、活性及其介导的道诺霉素细胞毒性的影响 [J], 李远;向姣;张莎莎;刘北忠;龚放;彭明清5.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J], 王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抗性分子机制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抗性分子机制
姜兵;李电东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1994(015)003
【摘要】肿瘤细胞的抗药性,被认为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逐步增加药物浓度来筛选抗药性细胞株,人们已建立了许多多抗药性株.这些抗药株不仅对筛选的药物具有抗药性,还对秋水仙素、长春新碱、阿霉素、桑红霉素、放线菌素D、氯醌等结构和功能没有联系的药物具有交叉抗药性.多药抗性机制相当复杂,除了有P-糖蛋白将药物泵出细胞外的机制外,还有拓扑异构酶Ⅱ的功能变化和各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变化引起的多药抗性等等.本文论述与P-糖蛋白有关的多药抗性机制.【总页数】5页(P189-193)
【作者】姜兵;李电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从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的作用P-糖蛋白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介导 [J], 令红艳;李军
2.专题报告 H1逆转P-糖蛋白介导肿瘤多药耐药作用及其对P-糖蛋白表达与功能的影响 [J], 魏宁;孙华;魏怀玲;刘耕陶
3.DNA-PKcs 介导多药耐药恶性胶质瘤细胞化疗抗性及分子机制 [J], 惠双;郭宏强
4.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P糖蛋白介导的膀胱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代昌远
5.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 [J], 胡静姿;刘惠敏;李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摘要P-糖蛋白是一个能量依赖性转运蛋白,能将许多结构不同的化合物逆向转运出细胞。
它除了在肿瘤组织过度表达引起多药耐药外,在人体正常组织肝,肾、小肠、血脑屏障、肌肉组织、肾上腺等部位也有分布,对许多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具有调控作用。
本文综述了P-糖蛋白对药代动力学的作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底物药效学的影响。
关键词:P-糖蛋白药代动力学药物间相互作用药效学一前言P糖蛋白(P-gp)由人类多药耐药基因-1(MDR-1)编码,是一种能量依赖性外排泵,可将其作用底物排出细胞外。
P-gp在人体正常组织肝脏、肾脏、肠道、胎盘、血脑屏障、血睾屏障以及淋巴细胞系和心脏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等部位都有分布。
这种组织分布情况提示P-gp在机体将异生化合物及代谢物质排泄到尿液和胆汁以及肠腔,并且阻抑其在脑组织的积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gp 在药物代谢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在肾脏中的尿液排泄机制,在肝脏中的胆汁排泄机制,口服生物有效性的吸收屏障和决定簇以及作用于血脑屏障限制药物在脑组织中的积聚[1]。
P-gp所有的这些功能都有赖于其作为一种能量依赖型的外排泵的主动转运机制的发挥。
P-gp这种转运功能一旦受到抑制即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对脑组织的渗透力,增加药物在脑组织中的积聚。
本文将主要介绍P-gp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清除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二本论2.1 P-糖蛋白的基本特征2.1.1 结构特征P-糖蛋白(由MDRl或ABCBl基因编码),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ABC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
MDRl基因定位于人7号染色体,编码由128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170kDa的蛋白质,故P-糖蛋白又称P170。
通过序列分析发现,P-糖蛋白的分子结构包括两个核苷酸结合区(Nucleotide Binding Domains,NBD)和两个跨膜区(Membrane Spanning Domain,MSD),每个跨膜区和核苷酸结合区各自包括六个疏水的跨膜部位和一个亲水的位于胞浆内的ATP结合位点,跨膜区作为膜通道有利于药物转运,而ATP结合点与能量供应有关。
每两个相邻的跨膜部位相对而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这样整个分子共具有六对跨膜α-螺旋,12次横跨质膜,在N端第一个跨膜环的细胞外侧发生糖基化。
P-糖蛋白的基本序列为MSDI、NBDI、MSD2、NBD2。
2.1.2 生物化学特性研究表明1 mol P—gp可水解1 mol的ATP。
已证实人和小鼠提纯的P.gp的两个ATP部位均能水解ATP,但机制并不完全一致[2]。
人类P-gp的突变将影响底物的特异性。
2.1.3 P-gp的转运机制不同的研究模型已被用于解释P-gp的转运机制。
Roepe描述的改变分配模型中,P—gp的过度表达可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和/或细胞内pH的改变,最终改变药物的分配和细胞内药物浓度。
flippase模型中,P-gp扮演类似于膜脂质移位酶的角色,它将底物从脂质双层分子的内面转移至外面。
Vaecum cleaner model模型中,P-gp直接与底物在脂质双层分子中相互作用,并通过ATP及ATP酶把它们转运到细胞外。
P—gp似乎既从脂质双层分子的外层也从脂质双层分了的内层泵出底物。
P-gp在底物到达细胞浆之前即将细胞膜脂质层的底物转运到细胞外,进而消除其作用。
但至今没有一个模型被进一步验证核实,P-gP在药物转运方面的机制仍有争议[3]。
2.1.4 P-gp的生理功能P-gp是由人类MDR1基因编码的一种ATP依赖性膜蛋白,具有药物外排泵功能,可将药物逆浓度梯度转运至细胞外,以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减轻细胞毒作用,从而产生类似肿瘤耐药现象及正常组织的解毒功能。
除肿瘤细胞外,P-gp还在多种正常组织中高度表达,对P-gp底物的体内过程具有重要作用,P-gp底物药动学的变化又可引起药理效应的变化。
由于P-gp对其底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可通过调节P-gp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上调P-gp活性可使P-gp在生理状态下作为一个外排泵,清除进入细胞内的毒性产物或外源性物质,从而提高药物安全性;反之,下调P-gp活性可以减少药物外排,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蓄积,从而增加药物的有效性。
2.2 P-gp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P-gp在大肠及小肠的黏膜、血脑屏障、睾丸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肝细胞、肾上腺及肾近端小管均有分布,P-gp在人体正常组织内的分布以及对药物的逆向转运功能使得它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1 P-gp对药物吸收的影响P-gp在肠道内主要位于小肠粘膜成熟的上皮细胞刷状缘,且由胃肠道近侧端到远侧端逐渐增加。
从细胞内模型及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指出,调节P—gp可以影响P-gp底物的生物利用度、血浆峰浓度、表观清除率、药一时曲线下面积等药动学参数。
P-gp的作用底物范围非常广泛,它所介导的药物的外排是口服药物吸收差和变异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P-gp的外排作用使生物利用度降低,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对于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引起药物吸收的变异较大,因此在开发药物前,先确认是否对P-gp底物有很大意义。
除了转运功能,P—gp等转运体和代谢酶一起形成一道自然的防御屏障,抵御肠腔内有毒物质的入侵。
缺乏了P—gp 的小鼠,对毒物的排泻减少,可以损害肠粘膜,引起肠溃疡、克隆病等。
与药物代谢酶一样,P-gp的转运也存在着饱和性。
给予高剂量的药物口服,当肠腔内药物浓度超过其Km值时,P-gp的转运就可能达到了饱和,这种饱和性可以解释他林洛尔、环孢霉素剂量依赖性的血药浓度增高[4]。
但并非所有P-gp的底物吸收都受到P—gp转运的影响,临床给药剂量通常超过该药的Km值,P—gp的活性很容易达到饱和,只有一部分药物以小剂量给予时,才会受到P—gp主动排泄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但对于一些药物,如环孢霉素、紫杉醇等因其水溶性差、分解慢及分子量大,肠腔中药物浓度低于Km,阻碍药物被动通过细胞膜,即使给予高剂量时,P—gp对它们的转运仍有一定的影响。
体外试验(Caco-2细胞模型)结果表明。
CsA 口服给药时,胃肠道部位的P-gp 可导致其吸收不完全。
CsA作为P—gp的抑制剂,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起这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改变。
Scheulen等证实应用CsA后,阿霉素的AUC增加了40%。
CsA与头孢吡肟合用,头孢吡肟的平均滞后时间(MRT)由原来的34.9min延长至48.6 min,因此,P-gp可能成为口服给药吸收的屏障[5]。
2.2.2 P-gp对药物分布的影响药物的分布是代谢和转运相互作用的过程。
单独的药物代谢酶并不足以解释药物的分布及反应的个体差异。
目前已日益认识到转运体在药物吸收、分布、排泄中的重要性。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药物本身的因素,也有机体自身的因素。
药物进入体内后,从给药部位要穿过几个生物膜才能到达靶组织和作用位点。
机体中的一些屏障组织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睾屏障等分布的P-gp,外排外源性化合物至细胞外,从而改变药物在局部组织的分布。
mdr基因敲除小鼠和基因完整的小鼠组织内药物浓度测定结果显示,mdr基因敲除小鼠的小肠、肝及脑中地高辛、CsA及地塞米松的浓度高于mdr基因完整小鼠。
这说明药物在含P-gp较多的组织(如血一脑屏障、肾、肝等)分布时将受P-gp的影响[6]。
体内高表达P-gp的保护性屏障可改变药物在局部组织的分布,从而使机体免受化学物质损害。
高表达P—gp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为大脑的重要保护性屏障,P-gp的选择性的药物外排作用有利于BBB的中枢神经保护功能与毒性物质的主动清除。
P-gp在人胚胎滋养层细胞高表达,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证明胎盘P-gp的逆向转运,可降低胎儿和外源性物质接触,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所以在孕期内要慎用P-gp 的抑制剂,以降低有毒物质对胎儿的损害[7]。
P—gp在心脏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上皮细胞也有分布,心脏内药物的浓度可能也受P—gp的调节[8]。
此外P—gp也表达在HIV—l主要攻击的CD+T淋巴细胞,高水平表达p-gp的淋巴细胞系,可以降低细胞内HIV蛋白酶抑制剂的浓度,对HIV 蛋白酶抑制剂抗病毒的敏感性降低[9]。
2.2.3 P-gp对药物代谢的影响P糖蛋白不直接参与药物代谢过程,但对药物代谢过程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小肠首过代谢的影响。
研究发现,P—gp和CYP3A4通常有共同的底物和调控剂,并且两者的分布比较近似,P—gp可以通过CYP3A4对药物的代谢间接发挥作用。
P-gp分布于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即“入口”部位,在药物进行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之前,先与P—gp的相互作用。
大部分药物进入肠腔上皮细胞后,被P —gp从上皮细胞内泵出到肠腔内,其中一部分药物会被重吸收,在反复的泵出和吸收过程中,P—gp延长了药物在细胞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药物和酶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可能会增加肠道内药物的代谢,而对肝、肾内药物的代谢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P-gp有助于代谢产物及时时从细胞内排出,降低其对cYP3A4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药物在肠道内的代谢[10]。
2.2.4 P-gp对药物消除的影响药物进入体内以后,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肝、肾在药物的排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肝细胞基底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助于药物进入到肝细胞,从而和药物代谢酶发生作用。
肾脏肾小管的管腔面的主动排泄使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移出细胞,从而使细胞内保持低的浓度,以利于新药物进入,这些转运蛋白对药物的清除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中,MRP2转运有机阴离子,BSEP转运胆盐,MDR3转运磷脂,两亲有机阴离子和中性化合物则通过MDR1分泌。
P—gp在肾脏中主要分布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此外还有OAT4,OATPs,NPTI,MRP等转运蛋白也参与肾脏的药物排泄。
肾脏的药物排泄包括3个步骤: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
循环系统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非肾清除,除通过胆汁排泄以外,从循环系统排泄到肠腔是目前新认识到的非肾清除的另一机制。
静脉给予P—gp的底物地高辛,具野生型P—gp的小鼠在90min内排泄16%的地高辛到肠腔,而基因敲除的小鼠则在肠腔内没有发现地高辛[11]。
由此可见,P —gp介导的药物从肠细胞泵出的功能并不仅是吸收功能,还可能是一种药物的清除模式。
2.3 P-gp的诱导和抑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P-gp的表达可以被诱导和抑制,它的底物范围较广,当底物和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可产生转运体水平上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