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论文)题目: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摘要: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特别是各种塑料制品及大型覆盖件等产品形状结构比较复杂,单使用图纸已很难正确和详尽地表达产品的形状和结构,这就要求模具设计制造者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描述的手段,同时要求模具制造者必须充分掌握产品的各种资料,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原料的特性、精度要求、特殊表面效果等。
有些产品还需客户提供实物或模型。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制件质量好,交货期越短越好,模具精度越高越好,模具价格越低越好,由此,现代塑料模具的制造应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及以上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塑料压圈单分型面一模一腔注射模具轮辐式浇口尼龙1010、聚奎二栈奎二胺及纤维前言: (4)一、模具的重要意义 (5)二、现代塑料模具的设计 (6)1、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 (6)1、1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 (6)1、2 模具总体方案设计 (7)1、3 总体结构设计 (7)1、4 施工图设计 (7)2、 CAD/CAE技术的应用 (8)三、现代塑料模具的制造 (9)1、 CAD/CAE/CAM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制造一体化 (9)2、先进设备的作用 (9)3、手工加工的作用 (10)4、检测手段 (10)四、反向工程的应用 (10)五、快速成型制造的应用 (11)六、发展方向和前景 (12)七、模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八、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塑料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工业,同时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
从20 世纪30 年代前后开始研制至今,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不断被开发应用,到目前塑料工业已经实现了产品系列化、生产工艺自动化,不断开拓出功能塑料新领域。
塑料在国发经济中许多领域不同程度地替代了金属、木材及其他材料,成为当前社会使用的一大类材料。
现代数控技术
燕山大学数控技术与应用文献综述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学号: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刘阳指导教师:陈继刚完成日期: 2014/12/31第1章机床数控技术现状介绍及前沿发展趋势 (1)1.1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1)1.2特种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1)1.2.1数控电脉冲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1)1.2.2数控激光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2)1.2.3数控超声波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 (3)1.3数控复合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4)1.4数控齿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5)1.5数控外圆、内圆磨床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6)1.6数控成形加工(压机、冲床、弯管、折弯等)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 81.6.1数控弯管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8)1.6.2数控冲床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9)1.7数控尺寸与轮廓测量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 (10)第2章国内外高速数控加工中心的关键控制与补偿技术及研究机构技术特色分析 (12)2.1国内外高速数控加工中心的关键控制技术及研究机构技术特色分析 (12)2.1.1 国内高速数控加工中心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机构概况 (12)2.1.2 国外高速数控加工中心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机构概况 (12)2.2国内外高速数控加工中心补偿技术及研究机构技术特色分析 (12)2.2.1 国内高速数控加工中心补偿技术研究机构概况 (13)2.2.2 国外高速数控加工中心补偿技术研究机构概况 (13)第3章世界著名数控机床公司产品介绍 (14)3.1美国MAG公司 (14)3.1.1 H5系列五轴五联动卧式加工中心 (14)3.1.2数控加工中心 (14)3.2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产品介绍 (15)3.2.1 复合加工中心INTEGREX e II系列 (15)3.2.2 倒立式CNC车床 (16)3.3德国吉特迈(GILDEMEISTER) (16)3.3.1 NC车床“DuraTurn 310 V3 eco” (16)3.3.2立式加工中心“DuraVertical 635 eco” (17)3.4中国知名公司与产品 (17)3.4.1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3.4.2南京斯瑞恩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18)第4章先进3D打印技术及设备应用案例 (19)4.1 3D Systems:全新3D打印流水生产线案例 (20)《数控技术与应用》的文献综述第1章机床数控技术现状介绍及前沿发展趋势1.1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前沿发展趋势国外电主轴最早用于内圆磨床,上世纪80年代,随着数控机床和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和需要,逐渐将电主轴技术应用于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等高档数控机床,成为近年来机床技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数控机床与数控技术综述报告
数控机床与数控技术综述报告【摘要】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控机床带有数控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编制程序来实现自动化加工。
而普通机床没有该特性。
本文在介绍数控机床特点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数控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国家在数控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国内外机床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研究发展趋势引言数控机床及由数控机床组成的制造系统是改造传统产业、构建数字化企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的发展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数控机床以其卓越的柔性自动化的性能、优异而稳定的精度、灵捷而多样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瞩目,它开创了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先河,因此数控技术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的研究,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促进了数控机床的进一步提升,进入21世纪,我国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需求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加速推进数控技术将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1.数控机床概述1.1 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对零件的加工过程,是严格按照加工程序所规定的参数及动作执行的。
它是一种高效能自动或半自动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适合于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数控机床可以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零件的加工,因此在宇航、造船、模具等加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加工精度高(3)加工稳定可靠实现计算机控制,排除人为误差,零件的加工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可靠。
(4)高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体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可大大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在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具有更高柔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
(5)高生产率数控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 3~5 倍,对某些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数控技术发展状况及策略综述
数控技术发展状况及策略综述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控加工已经成为国家机械化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这项技术涉及到的领域范围很多,包括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制造业,在未来,数控加工技术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将会促使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数控技术;发展状况;策略;综述对于数控系统而言,一方面由于传统数控系统的各个模块相互耦合,使得结构变更和功能扩展异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数控系统结构的开放程度低,其研发过程无法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极大降低了数控系统的研发效率,同时基于小团队的数控系统研发不能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资源和积极性,包括工艺过程实现在内的各模块难以全面细致,使得开发的高端数控并不高端。
我国数控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数控系统自身的封闭性,数控系统的不开放以及制造工艺流程未体现等问题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数控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随着先进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组件式软件技术、通过互联网手段把全社会乃至全球的资源集中起来,有效发挥掌握工艺经验的一线人员等社会资源参与开发和甄别成为可能。
1数控木工机械的发展现状1.1数控木工机械发展现状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质量好、加工性能强、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其中木材加工行业广泛应用起数控机床,且相关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在近几年,我国数控木工机械发展迅速,以下将会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控技术进行分析。
①数控木工机械硬件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木工机械硬件仍未建立起系统的体系,基本是由背景文泰垄断中低档数控镂铣机,其不但销售软件,同时还出处全套硬件。
②数控木工机械软件发展现状。
当前主要是由中国台湾恩德控制了大部分高档数控镂铣机数控软件,其销售软件时通常都是配套硬件一同销售,基本在我国大陆形成了垄断局面。
③木工机械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现状。
数控机床改造文献综述.【甄选文档】
数控机床改造文献综述.(优选)文献综述一、前言最近一段时间中,我们国家的许多机构从外国引入了许多的品质优秀的数控机床。
在这些设备中一些已经完成了工作时间,而有一些无法合理的运作,被放置在一边,因而导致了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
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以机械层次大体是优秀的,而且精确性合理,那么关键要素是什么呢,通过研究发现关键内容是因为体系面对不利现象,而且还无法买到合适的部件,无法确保平时的管控活动以及生产对于精确性的规定。
假如使用数控体系来革新当前的装置的话,大体上仅仅需要几十万的资金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买一台相同功效的全新设备的话,大约得花费几十甚至几百倍的费用。
所以,当前形势下,对其进行改造就成为了当务之急的事项,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地讲解了其特征,以及进行改造工作对其精确性的意义等内容。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从总体来看,我国机床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普通车床差距仍然十分明显:(1)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品种、水平和数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国内的发展需求,加工中心高档数控机床目前仍然要大量依赖进口。
(2)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发展滞后,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
(3)机床制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制造能力、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不能满足市场快节奏发展的要求。
(4)大型国有企业的旧有设备比例大,设备更新所需资金缺口大。
三、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采用微机技术改造普通机床,选用优化方案,实现简易数控,对机床结构改动不大,安装简单,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可以使机床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适于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和小批量零件。
文献综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发展前景
郑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目立柜式四轴数控铣床培训装置主轴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级本科(6)班学号院(系)机械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邬宝寅助教完成时间 2012年 5 月 16 日文献综述前言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或地区经济的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
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制造生产能力及机械制造装备的竞争。
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而数控机床是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数控机床,顾名思义,是一类由数字程序实现控制的机床。
与人工操作的普通机床相比,它具有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强、操作者劳动强度低、易于组成自动生产系统等优点。
目前,国内、外数控机床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高自动化和模块化方向迅速发展。
尽管我国数控机床的制造、设计、检测等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应变能力差、产品开发周期长、设计手段落后等,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高精度、高速度等尖端机床方面。
因此,我们必须紧跟国际机床技术发展的前沿,发展机床的设计、检测、制造等技术。
随着机械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对机械制造装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50年代“刚性”生产模式下,通过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进行单一或少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以“规模经济”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从90年代开始,为了对世界生产进行快速响应,逐步实现社会制造资源的快速集成,要求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化程度更高,采用拟实制造和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制造业,机械制造装备工业得到先发展。
对比之下,我国目前机械制造业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表现在大部分工厂的机械制造装备基本上是通用机床加专用工艺装备,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装备中的比重还非常低,导致“刚性”强,更新产品速度慢,生产批量不宜太小,生产品种不宜过多;自动化程度基本上还是“一个工人,一把刀,一台机床”,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文献综述-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绪论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数控机床业。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业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及战略地位。
在文章中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度、高精度化、高柔性化、复合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造型宜人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1.1 网络化数控系统的网络化,主要指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统或上位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网络控制。
使数控机床具有双向、高速的联网通讯功能,以保证信息流在车间各个部门间畅通无阻对于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既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又可实现数控机床的远程监视、控制、培训、教学、管理,还可实现数控装备的数字服务。
数控系统的网络化技术还可以提供大容量存储器,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数控系统内存较小,没有网络功能(仅有速度较低的DNC接口),没有大容量存储设备(如硬盘)。
而大型复杂模具加工程序量非常大,一般以1MB为计量单位。
应用网络数控系统即可在高速局域网上满足CAD/CAM 系统与数控系统进行大容量信息的通信与交换的要求。
1.2 高柔性化柔性是指机床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
即当加工对象变化时只需要通过修改而无需更换或只做极少量快速调整即可满足加工要求的能力。
数控机床对满足加工对象对变换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提高数控机床的柔性化正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提高数控机床的单机柔性化,另一方面向单元柔性化和系统柔性化发展。
实践证明,采用柔性自动化设备或系统,是提高加工效率、缩短生产和供货周期、并能对市场变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1.3 高速度与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他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高速数控加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电主轴和和电动机的应用为特征,电主轴的发展实现了主轴的高转速;直线电动机的发展实现了坐标轴的高速移动。
数控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摘要:现代制造技术正朝着提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高集成和高智能方向发展,加工智能化和虚拟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最重要的组成和发展方向,并成为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
而机械加工过程仿真在虚拟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对机床—刀具—工件构成的工艺系统中的各种加工信息的有效预测与优化,为实际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它也是研究加工过程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概述了数控仿真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运用这一新技术的综合概况。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仿真、虚拟、制造1 对所述研究方向阅读文献的概述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仿真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适应市场能力和竞争能力。
虚拟制造技术就是根据企业的竞争需求,在强调柔性和快速的前提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并随着计算机,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90年代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获得迅速的发展。
在不长的时间里,已成为企业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当今国际上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目前在美、英、日、西欧诸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部门,商品化软件已经日趋成熟,应用比较广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全面与世界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的中心,进入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机械零件制造复杂程度的提高,对数控代码正确性验证的需求越来迫切,数控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形显示技术模型实际加工过程,是验证数控加工程序正确性的有力工具之一,这必然对掌握现代化制造技术的人才,特别对一线数控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的需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计算机辅助仿真技术是美国在曼哈顿计划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在科学家们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开发先进技术时仿真技术的发展成为进行预测气候变化和武器生产试验的关键技术。
当这项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时,仿真技术被推广到其他军事和民用工业生产和应用中。
早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完全依赖于个人的努力,仿真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仿真者在仿真过程的各个环节所具有的经验,这就要求仿真者拥有很多方面的知识,而这种要求阻碍了仿真技术的普遍应用。
数控加工相关文献
数控加工相关文献1.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2.1.1 早期数控加工技术的出现3.1.2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4.1.3 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5.2. 数控机床的分类与特点6.2.1 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应用领域7.2.2 数控机床相对于传统机床的优势和特点8.3. 数控编程与数学模型9.3.1 G代码和M代码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10.3.2 基于数学模型的数控编程方法11.4. 切削力模型与切削参数优化12.4.1 切削力模型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和意义13.4.2 基于切削力模型进行切削参数优化方法14.5. 刀具磨损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进展15.5 .1 刀具磨损对数控加工质量和效率影响分析16..5 .2 常见刀具磨损监测与预测方法17..5 .3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刀具磨损预测研究18.6. 数控加工中的表面粗糙度控制技术研究19.6 .1 表面粗糙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20..6 .2 数控加工中常见的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21..6 .3 基于优化算法的表面粗糙度控制技术22.7. 数控加工中的刚性建模与刚性补偿23.7.1 刚性建模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24.7.2 基于刚性建模进行数控机床补偿方法25.8. 数控加工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26.8.1 自适应算法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27.8.2 自适应参数调整与优化方法28.9. 数字孪生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29.9 .1 数字孪生技术概述30..9 .2 数字孪生在数控机床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31..9 .3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数控加工过程仿真32.10. 智能化数控加工系统研究进展33.10.1 智能化系统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分析34.10.2 智能化数控加工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35.10.3 智能化数控加工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36.11. 数控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37.11.1 航空航天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38.11.2 数控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案例39.12.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40.12.1 汽车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41.12.2 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案例42.13. 数控加工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43.13.1 医疗器械制造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44.13.2 数控加工技术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案例45.14 .数控加工技术在光学制草中的应用46..14 .1 光学制草中对零部精度的要求47..14 .2 数控加工技术在光学制草中的应用案例48.15. 数控加工技术在微加工中的应用49.15.1 微加工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50.15.2 数控加工技术在微加工中的应用案例51.16. 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52.16.1 模具制造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53.16.2 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案例54.17. 数控机床刚性误差与精度提升研究55.17.1 数控机床刚性误差分析与评估方法56.17.2 刚性误差补偿方法研究57.18 .数控加工技术在精度焊接中的应用58..18 .1 精度焊接中对零部精度的要求59..18 .2 数控加工技术在精度焊接中的应用案例60.19 .数控加工技术在雕刻加工中的应用61..19 .1 雕刻加工对零部精度的要求62..19 .2 数控加工技术在雕刻加工中的应用案例63.20. 数控加工技术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64.20.1 电子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65.20.2 数控加工技术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案例66.21 .数控加工技术在零部组装中的应用67..21 .1 零部组装对零部精度的要求68..21 .2 数控加工技术在零部组装中的应用案例69.22. 数控加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70.22.1 船舶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71.22.2 数控加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案例72.23. 数控机床动态误差补偿研究进展73.23.1 动态误差补偿方法研究现状分析74.23.2 动态误差补偿算法研究与优化75.24 .数控加工技术在人造纤维制造中的应用76.24 .1 人造纤维制造对零部精度的要求77.24 .2 数控加工技术在人造纤维制造中的应用案例78.25. 数控加工技术在能源装备制造中的应用79.25.1 能源装备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80.25.2 数控加工技术在能源装备制造中的应用案例81.26. 数控加工技术在军工制造中的应用82.26.1 军工制造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83.26.2 数控加工技术在军工制造中的应用案例84.27. 激光数控加工技术研究进展85.27 .1 激光数控加工的原理和特点86.27 .2 激光数控加工在制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87.28.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控加工训练研究88.28 .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控加工训练中的应用89.28 .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控加工训练方法研究90.29. 数控加工技术在石油化工制造中的应用91.29.1 石油化工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92.29.2 数控加工技术在石油化工制造中的应用案例93.30. 数控加工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94.30.1 食品制造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95.30.2 数控加工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案例96.31 .数控加工技术在纺织制草中的应用97.31 .1 纺织制草中对零部精度的要求98.31 .2 数控加工技术在纺织制草中的应用案例99.32. 数控机床刚性补偿与刚性提升研究进展100.32.1 刚性补偿方法研究现状分析101.32.2 刚性提升算法研究与优化102.33 .数控加工技术在金属制草中的应用103.33 .1 金属制草中对零部精度的要求104.33 .2 数控加工技术在金属制草中的应用案例105.34. 数控加工技术在建筑制造中的应用106.34.1 建筑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107.34.2 数控加工技术在建筑制造中的应用案例108.35. 数控加工技术在家电制造中的应用109.35.1 家电制造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110.35.2 数控加工技术在家电制造中的应用案例111.36 .数控加工技术在精密仪器制草中的应用112..36 .1 精密仪器制草对零部精度的要求113..36 .2 数控加工技术在精密仪器制草中的应用案例114.37. 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115.37.1 数据挖掘方法与算法分析116.37.2 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案例117.38. 数控加工技术在化工制造中的应用118.38.1 化工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的要求119.38.2 数控加工技术在化工制造中的应用案例120.39 .数控加工技术在精度研磨中的应用39 .1 精度研磨中对零部精度的要求39 .2 数控加工技术在精度研磨中的应用案例40. 数控加工技术在冶金制造中的应用40.1 冶金制造中对零件精度与质量要求分析40.2 数控加工技术在冶金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x-y工作台文献综述数控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参考资料[1] 傅晓琳.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2009,1~130.[2] 范超毅,赵天婵,吴斌方,等.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190.[3] 田振亚,高东强,郭文举,等.二维数控工作台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2):179~180.[4] 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181~214.[5] 尹志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8~192.[6] 张毅刚,彭喜元,姜守达,等.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8~321.[7] 张志良.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22~227.[8] 安东省,崔焱.AT89C51单片机与PC及串行通信设计.山西电子技术,2009,(4):46~58.[9] 常喜,刘微.单片机和PC及串行通信设计. 网络与通信,2009,(4):105-108.[10] 甄任贺,愈寿益.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25~27.[11] Kazuo Yamazkaki, Yadong Liu, Xingui Guo.STUDY ON SYSTEMATIC CNC CORE DESIGN METHOD FOLLOWING MODEL-DRIVEN DESIGN STRATEGY.Transactions of NAMRI/SME,2007,(35):497~504.[12] 李文元,明兴祖.基于MCS-51单片机的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工艺与装备,2007,(5):75~78.[13] 康伟,王艳秋.基于单片机的机床经济型数控系统设计.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3):161~163.[14] 王玉琳.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一种实用型驱动器.电力电子技术,2005,(3):71~72.[15] 杜家熙,陈艳锋,李国厚.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煤矿机械,2007,(2):88~90.[16] 杨辉媛,杨红海,谭伟杰.基于AT89C51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舰船电子工程,2008,(8):204~206.[17] 常喜,姜文龙,丁桂英.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23(11):8~10.[18] 王海波,吴晓光,李沛,等.基于AT89S52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机电产片开发与创新,2009,(6):161~162x-y工作台文献综述1 前言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
数控综合实践综述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数控技术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数控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数控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数控技术的起源数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模具问题,开始研究数控技术。
195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标志着数控技术的诞生。
2. 数控技术的发展自诞生以来,数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早期的直线插补数控机床到今天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1)数控系统的演变数控系统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演变。
目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控系统已成为主流。
(2)数控机床的发展数控机床从最初的直线插补数控机床发展到今天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3)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数控技术已经从最初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拓展到模具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行业。
三、数控技术的应用1. 航空航天领域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机、导弹、卫星等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
通过数控技术,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 汽车制造领域数控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
通过数控技术,可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模具制造领域数控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模具的设计、加工和检测等方面。
通过数控技术,可以缩短模具开发周期、提高模具精度、降低模具成本。
4. 医疗器械领域数控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手术器械、医疗器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
通过数控技术,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国内并联机床的发展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已成为当前机床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受到了国际机床行业的高度重视。
并联机床克服了传统串联机床移动部件质量大、系统刚度低、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
并联机床可完成从毛坯至成品的多道加工工序,实现并联机床加工的复合化。
并联机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机床。
因没用实体坐标轴,固又称为虚拟轴机床。
并联机床是空间机构学研究成果在数控机床领域中的创造性应用,它集机构学理论﹑机器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于一体,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物。
它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模拟器阶段、并联机器人阶段和并联机床阶段。
并联机床的优点并联机床是新一代的数控机床。
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机床结构的概念,采用了多杆并行驱动方式。
从机床整体来说,传统的串联机构机床是属于位置求解简单而机构复杂的机床而相对于并联机构机床,则机构简单而位置求解复杂。
在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中,位置反解比较简单,位置正解却非常复杂,与串联机构截然相反。
与串联机构机床相比,并联机床主要有以下优点。
(1)刚度重量比大。
因采用并联闭环静定或非静定杆系结构,且在准静态情况下,传动构件理论上为仅受拉压载荷的二力杆,故传动机构的单位重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2)动态性能好。
运动部件惯性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伺服控制器的动态品质,允许动平台获得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因而特别适合各种高速数控作业。
(3)机床结构简单,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
这使得并联机床结构设计和加工等多方面得以简化。
(4)变换坐标系方便。
由于没有实体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转换全部靠软件完成,非常方便。
(5)技术附加值高。
并联机床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设计、控制却很复杂,具有“硬件”简单、“软件”复杂的特点,是一种技术附加值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使用寿命长。
并联机床由于没有传统机床导轨,避免了导轨磨损、锈蚀、划伤等现象。
数控激光加工机床技术文献综述
数控激光加工机床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发展、数控激光雕刻机的加工原理、加工影响因素、组成及常见故障等内容。
通过这些对数控激光雕刻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设计做准备。
关键词:数控,激光加工前言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机床,数控系统能够处理加工程序,控制机床自动完成各种加工运动和辅助运动。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能够自动换刀,自动变更切削参数,完成平面、回旋面、平面曲线和空间曲面的加工,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都比较高,因而应用日益广泛。
它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很多危险、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
[1]数控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集成和交融的产物,它涉及机械、控制、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库系统以及认识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之一。
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和数控机床的研究、应用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各院校都比较重视数控技术和控制技术等课程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开设,使培养的学生懂得数控机床设计方面的技术。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代数控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航空航天、商业、旅游、医药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数控技术,尤其是数控激光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使整个制造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控技术可以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综合国力[4][11]。
由于社会的需求,造就了一批从事设计、开发和使用数控加工机床的高级人才。
而设计和开发的基础是对机械系统和控制理论等的理解和掌握,才能较好的使用其中的资源来进行设计。
故此本文介绍了数控激光雕刻机设计的基本理论,描述了数控激光雕刻机设计的基本内容,然后再介绍数控激光雕刻机常见故障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既懂得怎样设计一个数控激光雕刻机,同时能熟练排除机床故障。
1.数控机床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开始研究数控机床,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数控铣床,并于1957年投入使用。
C615机床数控化改造【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C615机床数控化改造一、数控系统发展简史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
六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还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了,而我国仍习惯称数控(NC)。
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
数控未来发展的趋势1.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基于PC所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会走上这条道路。
至少采用PC机作为它的前端机,来处理人机界面、编程、联网通信等问题,由原有的系统承担数控的任务。
PC机所具有的友好的人机界面,将普及到所有的数控系统。
远程通讯,远程诊断和维修将更加普遍。
2.向高速化、智能化和高精度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逐步适应机床向高速、高精度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数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1)应用自适应控制技术数控系统能检测过程中一些重要信息,并自动调整系统的有关参数,达到改进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
(2)引入专家系统指导加工将熟练工人和专家的经验,加工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存入系统中,以工艺参数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具有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
(3)引入故障诊断专家系统(4)智能化数字伺服驱动装置可以通过自动识别负载,而自动调整参数,使驱动系统获得最佳的运行。
1. 微观看改造的必要性从微观上看,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有以下突出的优越性,而且这些优越性均来自数控系统所包含的计算机的威力。
(1)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的文献综述
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姓名:向捷1.前言从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连续控制铣床研制成功至现在,数控机床已经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
从最初的电子管控制的简单铣床,到如今采用CNC控制的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飞跃。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设备性能日益完善,数控设备如今正朝着高速度化、高精度化、一体化、智能化、开放化与绿色环保化[1]等方向发展。
2.数控机床的发展2.1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数控机床是综合了当今世界上许多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
其技术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计算机及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及伺服驱动、精密检测及传感和网络通讯等技术。
1948年,美国有一家帕森斯公司承担了一项研制直升飞机浆叶轮廓检查用样板的任务,向美国空军部门提出了革新样板加工专用机床的一个新的设想,这是研制数控机床的最初萌芽。
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控制机床样机三座标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连续控制铣床试制成功。
1958年,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由K&T公司研制成功。
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发展也进入现代高速发展阶段。
2.2 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2.2.1 高速度化高速型切削加工属于当前的高新技术,其综合性较为突出,运用高速切削加工系统来优化机床,以实现高速化运转机床,机床可以被看做是这种优质技术的主体。
研发新型机床时,高速化已经成为其具有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4]。
对于数控系统而言,薄壁零件、模具行业的复杂曲面以及航空航天领域高速的加工更是对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进给驱动、机床的机械结构、CNC 控制以及主轴、刀夹装置、冷却系统、排屑系统等其它辅助部分共同实现数控机床的高速、高精度化。
这些技术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关系,而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2.2.2 高精度化高精度加工是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机械加工新工艺,它不同于传统的加工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综合应用机械发展的新成就,以及现代电子技术,测量计算机等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结晶[5]。
数控技术综述
数控技术综述16级机械创新班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历了初期的封闭式开发阶段,“六五”、“七五”期间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阶段,八五”期间建立国产化体系阶段,“九五”期间产业化阶段,现已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建立了数控开发&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数控专业人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数控产业。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
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数控技工”的现象。
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
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
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另外开放式和网络化已成为当今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华中“世纪星”系列数控系统采用工业微机作为硬件平台的开放式体系结构的创新技术路线,充分利用PC软硬件的丰富资源,通过软件技术的创新,实现数控技术的突破。
通过工业PC的先进技术和低成本保证数控系统的高性价比和可靠性,并充分利用通用微机已有软硬件资源和分享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成果%如大容量存储器、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多媒体信息交换、联网通讯等技术,使数控系统可以伴随PC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文献综述-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铣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摘要: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发达国家把数控机床视为具有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主要电机出口产品。
世界贸易强国在进行国内机电产品贸易的同时,把高技术的机电产品出口打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出口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数控铣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数控铣床发展趋势智能化柔性化英文:In international trade,many centuries view digital lathesare as hi-techvalue-adds and profitable exports.Digital lathesare expensiv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The powerful trade nations export hi-texh mechanical snd electrical products to the world market whiledoing such business at home ,Which is now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ir export economyKey words digital lathe ; development tendency; intelligence; tenderness1.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对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伺服性能、主轴驱动、机床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FMS的迅速发展和CIMS的不断成熟,又将对数控机的可靠性、通信功能、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并联机床的发展
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已成为当前机床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受到了国际机床行业的高度重视。
并联机床克服了传统串联机床移动部件质量大、系统刚度低、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
并联机床可完成从毛坯至成品的多道加工工序,实现并联机床加工的复合化。
并联机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机床。
因没用实体坐标轴,固又称为虚拟轴机床。
并联机床是空间机构学研究成果在数控机床领域中的创造性应用,它集机构学理论﹑机器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于一体,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物。
它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模拟器阶段、并联机器人阶段和并联机床阶段。
并联机床的优点
并联机床是新一代的数控机床。
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机床结构的概念,采用了多杆并行驱动方式。
从机床整体来说,传统的串联机构机床是属于位置求解简单而机构复杂的机床而相对于并联机构机床,则机构简单而位置求解复杂。
在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中,位置反解比较简单,位置正解却非常复杂,与串联机构截然相反。
与串联机构机床相比,并联机床主要有以下优点。
(1)刚度重量比大。
因采用并联闭环静定或非静定杆系结构,且在准静态情况下,传动构件理论上为仅受拉压载荷的二力杆,故传动机构的单位重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2)动态性能好。
运动部件惯性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伺服控制器的动态品质,允许动平台获得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因而特别适合各种高速数控作业。
(3)机床结构简单,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
这使得并联机床结构设计和加工等多方面得以简化。
(4)变换坐标系方便。
由于没有实体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转换全部靠软件完成,非常方便。
(5)技术附加值高。
并联机床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设计、控制却很复杂,具有“硬件”简单、“软件”复杂的特点,是一种技术附加值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使用寿命长。
并联机床由于没有传统机床导轨,避免了导轨磨损、锈蚀、划伤等现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并联机床具有许多传统机床无法替代的优点,弥补了串联机床的不足。
虽然不会成为传统机床的替代者,但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并联机床将会在一些专业领域里成为传统机床强有力的补充者。
并联机床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并联机床的研究与开发几乎与世界同步。
1994年并联机床在国际上首次展出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也纷纷投入力量进行研究。
由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台并联机床,在1998年的北京机床展览会上展出。
在1999年北京CIMT’99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BJ-30型并联机床,该机床还成功地进行了叶轮加工的演示。
同时,在这次展
览会上还展出了由天津大学与天津机床厂联合研制的3自由度并联机床。
2001年,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CIMT’2001上,展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联合研制的BLJ-Ⅰ型并联机床,该机床成功地进行了不锈钢汽轮机叶片的加工演示。
展会上同时还展出了清华大学与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6自由度并联机床XNZ63、大连机床厂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五轴联动串并联机床DCB-510、清华大学与江东机床厂联合开发的龙门式并联机床XNZ2010。
在2002年的北京中国国内机床展上,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展示了新一代并联机床BXK-6127,并实现了在一次装夹下完成不锈钢汽轮机叶片的加工。
此外,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也都在进行并联机床的研究工作。
我国并联机床正逐渐由研究试验走向市场。
2004年,由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研制的五台并联机床加工中心HLNC 5001型分别应用于哈尔滨汽轮机厂的生产加工现场及无锡鼎元叶片厂的生产加工现场。
该并联机床加工中心由开放式数控系统构成。
在叶片加工过成中,仅需一次装夹,自动换刀,即可完成叶片汽道型面、叶顶、叶根圆角及进、出汽边圆角的加工,并成功地加工出多级别、具有复杂自由曲面的汽轮机叶片零件。
实现了并联机床加工的自动化,从而实现了由并联机构向并联机床加工中心的转化,以适应并联机床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并联机床加工技术正式步入实用化阶段。
HLNC5001型加工中心的加工范围及定位精度如下:·主轴与Z轴夹角27°时:φ400×250mm;·主轴与Z轴夹角10°时:φ600×290mm;·双向定位精度:0.022mm。
随着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并联机床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应用了瑞典艾克斯康(Exechon)公司最新技术(并联机构Tripod),合作推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机床LINKS-EXE700。
该机床是一种典型的串并联机床,并联部分由定平台和动平台以及3个分支组成,串联部分由2个轴线互相垂直的转动副组成。
它应用了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丰富的软件资源和先进的在线仿真数控加工软件ILP,采用了最新并联机床校准和标定技术。
该型机床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加工精度,更大的工作空间;在一次装夹中可实现高速、敏捷、复合角度5到6面体的加工;实现加工功能复合化,并可自动换刀,加速度可达3g;是近年来我国在国际机床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面向全球市场的最新一代并联机床。
其性能参数如下:
●电主轴功率:32.5kW;
●转速:18000 r/min;
●转矩:28N·m;
●执行机构的行程:700mm;
●工作行程:X轴2000mm;
●Y轴1500mm;
●Z轴500mm;
●A轴0~150°;
●C轴0~360°;
●X、Y轴最大速度:125m/min;
●Z轴最大速度:45m/min;
●X、Y轴最大加速度:3g;
●Z轴最大加速度:1g;
重复定位精度:0.01mm。
并联机床存在的问题
并联机床在研制及实用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并联机床的驱动杆多,互相牵制,导致工作空间小;每个驱动支路的关节较多,影响了整体刚度;驱动杆的反馈困难,运动精度难以保证。
目前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还难以和传统高精度机床相比拟。
现在并联机床的正解有多种方法可以求出,但如何找到一种快速、高效的正解算法仍是目前的难点。
国产并联机床从高性能数控系统到关键功能部件基本都依赖进口,即使近几年有些国内制造商艰难地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但其产品功能、性能的可靠性仍然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
在并联机床结构、精度、可靠性以及人性化等基础性设计方面,国产并联机床的技术水平、性能和质量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应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工作。
虽然目前并联机床依然面临诸多技术问题,但并联机床作为新一代机床的代表,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并联机床的发展趋势
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已成为当前机床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受到了国际机床行业的高度重视。
并联机床克服了传统串联机床移动部件质量大、系统刚度低、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
并联机床可完成从毛坯至成品的多道加工工序,实现并联机床加工的复合化。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并联机床与串联机床各有优缺点,为了充分利用并联机床和串联机床的优点,克服两者的不足,研究人员将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进行合理的结合,形成了新型的串并联机床。
如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LINKS-EXE700就是一种典型的串并联机床。
它综合了串联机床和并联机床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不足之处,具有刚度高、承载能力强、机构灵活度高、动态性能好、响应速度快、工作空间范围大、重量轻、集成化和模块化程度高、技术附加值高和结构简单等很多突出的特点。
它引起许多研究机构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成为继并联机床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也是并联机床最有潜力的发展分支之一,并成为并联机床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以及复杂自由曲面等的加工,具
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结束语
并联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的前沿,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设备,在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进程中必须加大研究力度,加快我国在并联机床领域技术理论及其实用化、产品化的进程。
打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并联机床,对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兵,王知行,刘文涛,等.新型并联机床的固有特性研究.机械设
计,1999(9):13-15.
[2]岳素平,刘德忠,李士良.7自由度虚拟轴串并联机床概念设计.华
报,2004,25(4):23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