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硕士

合集下载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简介及细分表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简介及细分表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简介及细分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Journalism andCommunication”,简称 MJC,是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硕士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实行双导师制,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毕业考核合格,颁发专业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即“双证”。

高校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研究生概况新闻与传播硕士(MJC)是 2011 新设立的专业,成立之后迅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2011的报考人数约在数千人以上,本专业考生占了 70%左右,其余为跨专业考生,但是由于考纲已经确定,所以对应大纲结合参考书目把内容补充完整为最佳途径,对新闻与传播专业喜爱而又属于跨专业的考生将会在今年凸现出来,估计今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但是,2012 年总的招生人数和录取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

其中优秀名校,尤其是全国前十强的学校招生数量不到百人。

所以,该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是相当惊人的。

专业细分▼01 新闻实务新闻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操作上包括:采、写、编、播、收等一切新闻行动能力在课程上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在考核上包括:基本测试和综合运用02 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方向“传播研究方法方向”为基础,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面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媒体调查、受众研究的高素质人才03 国际新闻与传播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04 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报道原则、报道方式、报道手法及采制流程,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传播格局。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3)适用学科: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位持有者可以在传播媒体、新闻机构和宣传出版部门从事特定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在高校从事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研究,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和公共关系工作。

二、研究方向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2.网络传播3.媒体与舆论4.平面媒体(出版)传播5.新闻传播史三、多年的学习基本学制为2年。

四、授予毕业学分和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修满至少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7学分,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学位必修课7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专业主干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发展方向课不少于8学分,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3学分。

修满上述学分、学位论文进行的各个环节符合要求、学位论文取得合格成绩,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训模式1.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师生互选。

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二级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及发展方向课程为基础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

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要求提交至少2份读书报告。

3.学术活动。

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应当在省级以上出版物(含省级出版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含一篇)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并作为第一作者署名;或者作为主旨发言人在学院的硕士演讲厅做学术报告。

在书博演讲厅参加10场以上的学术讲座(一位主旨演讲人相当于5场讲座)。

六、课程学习1.课程和学分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公共100020001001基础课100020001002-x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学时学分备注603804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门第二学期104020212001104020802001语言文化哲学新闻理论研究西方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402402402402402402需至少选择3门共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学科基础课104020802002104020802021104020802021104020802021(二)专业课程和发展方向课程课程类别专业104020803001新闻传播与舆论研究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学时分备注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第一学期402分的课程第二学期402第二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或第三学主干课104020803002中外报纸编辑比较研究104020803003大众文化传播研究104020804001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专业方104020804003平面媒体传播研究104020804002网络传播研究期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程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第二学期或第三学402期发向展课方向课104020804004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研究104020804005文学传播研究104020804006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公选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课、跨专业课补修课程如果学生是具有相同学术水平或跨学科的硕士生,则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本学科的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两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基础课作为补充课程。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3)一、学科简介1.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2.学科方向简介:(1)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2)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记者编辑学习——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记者编辑学习——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硕士新闻学研究生阅读书目陈力丹必读报刊:《读书》月刊《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一,综合《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世界新闻出版大典》,新华社国际部编纂,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冯健总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新闻技法鉴赏辞典》,刘文波主编,林业出版社1999年版。

二,新闻理论1,马列主义新闻理论较全的原著类:《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或:任何一本中共中央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简读的原著类:《马恩列斯论报刊》上下册,人民大学新闻系编,内部出版。

或:《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研究类:《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新闻学科》(在下卷内),廖盖隆总主编,新闻学科陈力丹分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2,世界传统著作《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一般新闻理论历史开篇:《新闻学》,徐宝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或见:《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国内教材类代表作:《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新闻传播学原理》,童兵、展江、郭青春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专题研究
36
2
2
考查
5022068
媒体广告
36
2
2
考查
502206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6
2
2
考查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跨学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36
2
2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独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和承担新闻、信息传播实际工作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必须在阅读不少于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基础上,写出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总结和归纳。
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作出论证。之后,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
36
2
2
考查
5022079
传播经典文本举要
36
2
2
考查
5022080
传播伦理学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是一门专业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该课程涵盖了国际新闻、国际传播、国际关系、跨文化沟通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传播策略、跨文化管理等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习机会。

学习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毕业后,他们可以在国内外新闻媒体、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公共关系机构等领域从事新闻采编、传播策划、国际交流、跨文化管理等工作。

- 1 -。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是一门涉及国际新闻、传播和媒体的高级学位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国界之内,而是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壁垒,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新闻传播理论、国际新闻报道、跨文化交流、媒体管理等方面。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国际新闻事件,如何运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媒体工具进行新闻报道,如何处理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以及如何管理和运营媒体机构等。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国际新闻报道和跨文化交流项目中,亲身体验和掌握新闻传播的实践技能。

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是一门非常有前途和发展空间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为推动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新闻与传播硕士(“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专业学位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人才的专业性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新闻采编方法及先进理念,能够在新闻媒体从事独立新闻采编、媒体管理工作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习年限(一)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二)学制为2.5年,其中从事新闻传播实践的时间为6—12个月。

(三)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5年。

三、基本学分(一)学分设置应不低于下表中的要求。

(二)18课时为1学分。

四、指导方式采用导师组制。

导师组由2个或2个以上的导师组成,应明确1名主导师和至少1名校外导师。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课程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核心课和选修课,其中:核心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具体课程见附表中的课程设置。

六、考核方式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课程考核采取闭卷、开卷、课程论文等考试方式,其中学位课程以闭卷笔试为主。

七、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时间为6-12个月,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2学年进行,分段实践在1—2学年均可安排,实践地点可选择固定的专业实践基地,也可联系相关专业实习单位。

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学硕士专业课程和申请条件

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学硕士专业课程和申请条件

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学硕士专业课程和申请条件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简称谢大,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学府,位于英国第四大中心城市谢菲尔德市,在英国乃至全世界一直享有极高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教学科研中心。

其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828年。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学硕士专业课程和申请条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作为英国最顶尖的百年老牌名校之一,谢菲尔德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而享誉全球,共培养出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工程学院更是与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并成为英国工学领域的顶级代表。

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硕士课程主要有这样几个专业:全球新闻学文学硕士(MA Global Journalism)、新闻学文学硕士(MA Journalism)、广播新闻学文学硕士(MA Broadcast Journalism)。

下边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专业。

1、全球新闻学文学硕士1)课程设置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Writing for the Media、The Weaponisation of the Media:Abuses of the Principle of Publicity、The Victimisation of the Media:Challenges and Threats to the Principle of Publicity、Research Methods、Journalism、Globalisation & Development、Dissertation、Journalism in Britain、Media、Politics and Publics、Global Communication: 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Reporting the European Union、Propaganda、Media and Conflict、Online Journalism Studies、Media Freedom:European、UK and US Perspectives、Media、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Digital Advocacy2)申请要求学制1年,学费21050英镑年,9月开学,雅思6.5(听力6、阅读6、写作6、口语6),托福88(听力19、阅读20、写作19、口语22),PTE 61(听力56、阅读56、写作56、口语56)2、新闻学文学硕士1)课程设置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Researching News、Writing News、Law for Journalists、Ethics and Regulation、Power and Society、Advanced Print Journalism、Dissertation/Portfolio 、Dealing with Data:Statistics for Journalists、Communicating with the Media、Radio and NGO Communication in Conflict-Affected Areas、Media Freedom:European,UK and US Perspectives2)申请要求学制1年,学费23250英镑年,9月开学,雅思7.5(听力7、阅读7、写作7、口语7),托福103(听力22、阅读24、写作24、口语25),PTE 72(听力67、阅读67、写作67、口语67)3、广播新闻学文学硕士1)课程设置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Researching News、Broadcast News、Law for Journalists、Ethics and Regulation、Power and Society、Advanced Broadcast Journalism、Portfolio 、Dealing with Data:Statistics for Journalists、Communicating with the Media、Radio and NGO Communication in Conflict-Affected Areas、Media Freedom: European, UK and US Perspectives 2)申请要求学制1年,学费23250英镑年,9月开学,雅思7.5(听力7、阅读7、写作7、口语7),托福103(听力22、阅读24、写作24、口语25),PTE 72(听力67、阅读67、写作67、口语67)。

新闻及传播专业硕士学科简介

新闻及传播专业硕士学科简介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专业介绍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开办于2000年,2001年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2020年被海南省教育厅遴选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并被学校遴选作为重点学科予以建设。

2021年12月,中宣部确信将新闻传播系作为全国首批由地址党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的10所新闻院系之一。

2016年5月,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在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科进展步入快车道,软硬件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

学科专业实验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媒体实验室500平方米,包括数码制作室、虚拟演播室、静物拍照室、非线性编辑室、苹果高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有400多平方米的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

学院实验器材丰裕、设备完善,能知足本学科各项实践实训的教学需求。

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现有硕士导师5人,专职教师13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教师有4人,副高职称有4人;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有硕士学位教师7人。

近5年来,本学科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3项;同时学术功效丰硕,获科研功效奖5项,在国家权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出版学术高作7部。

另外,学科还聘有7名校外导师。

这些教师或为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从业人员,或为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负责人,既有丰硕的新闻从业或治理体会,又有极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培育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育目标新闻与传播学科专业硕士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紧培育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术与较强创意策划能力的高层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人材。

(一)培育要求本专业面向社会的特定专业需求,培育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视野、熟练把握新闻传播技术与方式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材。

具体要求为:1.熟练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大体要点;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固守新闻与传播职业道德。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教授数字媒体设计原理、制作技术和工具软件 应用,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意设计和制 作能力。
全球传播与国际新闻
介绍全球传播理论、国际新闻格局和跨文化传 播策略,拓展学生的国际Βιβλιοθήκη 野和跨文化交流能 力。实践课程
新闻业务实习
学生在新闻单位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熟悉新闻采编流程、 媒体运作机制和行业规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导师制度
为保证研究生得到有效的学术指导,应实行导师负责制,导 师应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学术指导和帮助,包括研究方向确 定、论文撰写和修改等。
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
论文质量
研究生应具备独立或合作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和价值,体现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论文发表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向国内外学术期刊投稿,争取发表高水平论 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需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论文 主题需与新闻学相关,体现学生的研究能 力和学术素养。
VS
毕业设计
学生需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项目,可以是新 闻报道、纪录片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体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04
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
研究方向与导师制度
研究方向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结合自身 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新闻传播史、新 闻理论、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与新媒体等。
03
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与实践结合
学术研究
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或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研 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践调查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基础常识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基础常识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基础常识[摘要]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的热门专业,很多考生都选择报考新闻传播学。

为大家分享一下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如愿考上理想大学!无论是考研报考什么专业,考生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该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试方式、课程设置等等各种基础知识。

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有兴趣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专业硕士之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基础知识。

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背景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它对应着蓬勃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方兴未艾的传媒产业。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面对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三大社会需求:第一,构建我国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新闻媒体是现代传播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因此,加速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掌握对内对外新闻传播规律、适应互联网等新媒介环境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振兴文化产业、加速传媒产业发展新闻传播业具有突出的产业特性,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文化产业已经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标志着中国的传媒产业将进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主体多元的快速发展时期。

培养大量适应传媒产业升级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既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第三,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新闻传播从业者队伍建设随着现代传媒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的加快,我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但从业者的整体素质离社会发展需要尚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解决部分从业者的知识老化问题、为了解决从一线业务转为管理者的再培养问题、也为了解决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科的从业者专业训练问题,发展高层次的在职专业教育迫在眉睫。

新闻与传播专业 硕士点 社会服务

新闻与传播专业 硕士点 社会服务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社会服务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社会服务方面,它涉及到多个领域。

首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毕业生可以在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公关公司、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新闻报道、媒体策划、广告创意、公关活动策划等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度、采访和写作能力,以及对市场和受众的深刻理解。

其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毕业生还可以在教育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研究能力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

此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毕业生还可以在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领域从事公益宣传、公共关系等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的社会服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其毕业生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设置于2000年,次年开始招生,在部属院校中处于同专业点的中上水平;要紧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要紧研究特色是关于新闻理论范畴的研究;现有导师11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刘九洲教授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明显的成就;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8项,已连续推出一批时期性研究成果,有的在全国学界产生了一定阻碍;已有5届共115名研究生毕业,大部分在高校任教。

二.培养目标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新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敞,熟悉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其进展趋势;把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与功能,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工作。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三年。

学习优秀者可申请二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早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优良,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早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刻达2年及以上,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可申请提早毕业,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学生要求毕业时获得总学分为38学分,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6门,18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3门,9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任选2门,4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任选5门,10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有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能够免修教学实践。

6、凡以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用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培养打算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同时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新闻学专业硕士生的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新闻传播实践)和学术实践两部分,各占1分。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1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硕士点设置于2000年,次年开始招生,在部属院校中处于同专业点的中上水平;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主要研究特色是关于新闻理论范畴的研究;现有导师11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6人,刘九洲教授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显著的成就;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8项,已陆续推出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有的在全国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有5届共115名研究生毕业,大部分在高校任教。

二.培养目标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新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阔,熟悉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与功能,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工作。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三年。

学习优秀者可申请二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优良,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并报学校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学生要求毕业时获得总学分为38学分,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6门,18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3门,9学分)。

2、二级学位课程(通选课)任选2门,4学分。

3、指定选修课课程任选5门,10学分。

4、任意选修课课程任选2门,4学分。

5、教学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6、凡以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培养计划中增加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三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

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六.实践环节新闻学专业硕士生的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新闻传播实践)和学术实践两部分,各占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打印版,共20页¥252-6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内容详实,人大新闻学院考研内部资料。

打印版,共52页¥352-7传播学基本理论笔记。

重难点突出,人大内部资料。

打印版,共30页¥252-8中国新闻史笔记。

内容精练,条理性好。

电子版,共38页¥302-9新闻理论复习纲要。

内部参考资料,重难点清楚。

电子版¥202-10新闻事业史概论摘要。

最新版笔记摘要,李良荣老师授课,重难点明晰。

电子版¥302-11外国新闻史最新笔记。

最新版本科生笔记,出题老师授课。

电子版¥202-12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

最新资料,重点全部标明。

电子版¥252-13新闻传播史考前必会知识点。

精华资料,考研过来人总结,包括新闻、传播各个部分。

电子版¥20 2-14《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

条理清楚,重难点明晰。

打印版,共37页¥302-15新闻传播史论考试答题思路。

含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等,例题经典。

打印版,共43页¥28 注:以上收集资料均为本校本科生考研内部使用资料,目的是帮助跨校跨专业考生把握内部重难点,和本校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第三部分跨考专业课辅导班笔记、讲义3-12010年考研强化班讲义。

涵盖考研全部知识点,重难点突出,条理明晰,考生进行强化复习的绝好材料。

打印版,共83页¥703-22010年考研冲刺班讲义。

全总结考点,重难点突出,条理明晰,考生进行最后冲刺复习的极好资料。

打印版,共65页¥5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第四部分跨考专业习题库4-12010年考研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共三套。

打印版,共31页¥45注:跨考专业课习题库的作用是强化训练,保障复习效果。

全套资料包含上述所有,套餐优惠价:¥328跨考建议参考书目0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0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03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年04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05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06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07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5年适用学院/专业——新闻学院新闻学(050301)/新闻学(02-国际新闻传播)(050301)/传播学(050302)/传媒经济学(050320)/广播电视传播学(05032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70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

1990-2009年的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新闻广播电视业务、电视新闻业务、国际新闻业务艺术学,新闻学基础等试题,含1990年-2010年详细答案;(仅答案单卖,10元/份答案)¥110注:本考试科目2002年以前考试分开考。

2003年以后改为综合考“新闻学基础”。

A4,打印版,共100页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理论》核心专题笔记。

此笔记为05、06级本科生在历届考研笔记的基础上总结而成,A4,打印版,共18页¥302-2《中国新闻传播史》核心专题笔记。

此笔记为05、06级本科生在历届考研笔记的基础上总结而成。

打印版,共19页¥322-3《外国新闻史笔记》核心专题笔记。

A4,打印版,共30页¥362-4《新闻学业务》核心专题笔记。

A4,打印版,共39页¥382-5《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

A4,打印版,共20页¥302-6《新闻采访笔记》。

A4,打印版,共22页¥302-7中国新闻史笔记。

部分内容不清晰,A4,打印版,共33页¥302-8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汇总,知识点的汇总,简答题汇总,无答案,需仔细阅读,打印版,共7页。

¥202-9中国新闻史大事年表。

按章节阐述各期的大事表,打印版,共17页。

¥302-10外国新闻事业史课堂笔记。

此笔记由高分研究生提供,打印版,共34页。

¥40注:以上收集资料均为本校本科生考研内部使用资料,目的是帮助跨校跨专业考生把握内部重难点,和本校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第三部分跨考专业课辅导班笔记、讲义3-12010年考研大纲解读。

跨考专业课顾问深入剖析,重难点明确。

A4,打印版,共4页¥183-22010年考研强化班讲义。

高级辅导学员专用。

跨考专业课顾问深入剖析,为考生的复习指明方向,A4,打印版,共46页¥783-32010年考研冲刺班内部讲义。

A4,打印版,共10页¥2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第四部分跨考专业课习题库4-12010年考研新闻学基础模拟试题。

专业课顾问出题,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六套,含一套答案,A4,打印版,共11页¥204-2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及解答,打印版,共6页。

¥204-32011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共三套,含详细答案,共14页。

¥45注:跨考专业课习题库的作用是强化训练,保障复习效果。

全套资料包含上述所有,套餐优惠价¥490跨考建议参考书目01新闻史:《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清华出版社02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03新闻业务:《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闻评论作品选》李舒、王振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适用学院/专业——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050301)/国际新闻学(050320)/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21)/舆论学(050322)/编辑出版学(050323)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理论(740)<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1999-2008,2009(回忆版),2010(回忆版)年专业课考研试题。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传播学本科生笔记。

对应邵培仁的传播学,手写版,共52页¥662-2传播学本科生大纲。

打印版,共35页¥462-3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

参照本科生笔记总结而来。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复印版,共12页¥322-4新闻学导论复习提纲。

参照本科生笔记总结而来。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复印版,共17页¥362-5新闻学新论教学大纲。

共3页¥102-6新闻传播专业热点总结。

根据06年浙江大学传播学试题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几大专业热点,包括“传播学理论经典”解读篇、“整合营销传播解读”篇、“受众注意力资源”解读篇等。

共29页¥522-7新闻传播理论相关论文。

邵培仁和吴飞导师的核心论文30余篇,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这份试卷的最后几题大多要结合热点,或是导师自己论文中的相关论点,因此这些论文能够让你的阐述更加全面和专业化。

共58页¥782-8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导师介绍及考研复习经验。

导师的详细资料,浙江大学笔试答题窍门,复试程序,及复试特别注意事项。

附传播学思考题¥10注:以上收集资料均为本校本科生考研内部使用资料,目的是帮助跨校跨专业考生把握内部重难点,和本校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全套资料包含上述所有,套餐优惠价:¥192指定参考书目01《传播学》(修订本)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02《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03《新闻学概论》(2006年第二版)邵志择著,浙江大学出版社04《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05《消息写作学》沈爱国著,浙江大学出版社06《新闻摄影学》徐忠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07《大众传媒经济学》吴飞著,浙江大学出版社08《电视新闻学》朱菁,浙江大学出版社。

09《唯物史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林泰主编适用学院/专业——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050302)/新闻学(050301)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709)<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4-2008年专业课考研真题。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考研整理笔记。

有助于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手写版,共18页¥50注:跨考专业课习题库的作用是强化训练,保障复习效果。

全套资料包含上述所有,套餐优惠价:¥50指定参考书目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适用学院/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传播学(050302)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基础(610)<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历年真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