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文学、艺术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a5a9f0b7360b4c2f3f643a.png)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文化背景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
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
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
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1、由于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2、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3、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4、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1c02d8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f.png)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20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许多优秀的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风格。
下面是一些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相关参考内容,它们展示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多样性和影响力。
1. 《麦田里的守望者》 - J.D.塞林格(1951年):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为视角,讲述了一个青春期男孩的故事。
通过描绘霍尔顿的反叛和迷茫,塞林格探索了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和情感问题。
该小说强调个人主义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深受读者欢迎,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 《一千零一夜》 - H.G.维尔斯(1894年):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描述了一个大瓦斯时代的未来社会。
维尔斯通过讲述人物肖邦先生的冒险经历,探讨了未来社会的政治、科技和社会问题。
小说提出了对科学发展的警告,以及对社会不公正的批判。
3. 《老人与海》 - 恩内斯特·海明威(1952年):这是一部关于老人圣地亚哥捕鱼的故事。
海明威以简洁而强大的语言,描绘了圣地亚哥与大海的对抗,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坚持不懈的精神。
小说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认为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 《福尔摩斯探案集》 - 亚瑟·柯南·道尔(1887年):这是一系列短篇侦探小说,以福尔摩斯及其助手华生博士为主人公。
道尔以独特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揭示了各种犯罪之谜,小说展示了福尔摩斯对社会现象透彻的理解和犯罪心理的洞察力。
5. 《1984》 - 乔治·奥威尔(1949年):这是一部描述极权主义社会的反乌托邦小说。
奥威尔预测了一个压制和监控个人自由的未来社会,通过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经历,揭示了政府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这部小说让人们意识到权力和自由之间的永恒斗争,成为对独裁统治的严厉警告。
6. 《居里夫人》 - 西尔玛·拉格洛夫(1997年):这是一部以居里夫人为灵感创作的小说。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5300b7eaf1ffc4ffe47ac18.png)
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
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下
的社会危机以及人的异化。
现代主义的流派
现代主义内部流派纷杂,综合起来看,
大致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流派: 象征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表现主 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 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基本特征 之一
• 现代主义文学基本主题:关于整个人 类文明的危机意识。 具体分为三大主题: 世界的荒诞性 人的精神异化 寻找自我
基本特征 之二
•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美学原则是“表
现”而非“再现”,它将艺术表现的
重心由客观外界转向主体内部世界,
着重表现人的主体性。
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
• 传统文学认为艺术是生活的镜子,它
要求艺术“摹仿”生活 。
• 现代主义的美学强调的是“表现”生
活,是对生活的主动创造;不是生活
的镜子,而是对生活的象征。
The End
20世纪初——二战结束前
这时的作家基本遵循斯丹达尔等人 的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典型环境的刻 画和典型人物的塑造,并且以风采斐 然的人物来吸引群众。
例如:法国的罗曼· 罗兰 英国的肖伯纳 德国的享利希· 曼和托马斯· 曼
《变形记》:荒诞背后的真实
• “一天早晨,格里高 尔· 萨姆沙从不安的 睡梦中醒来,发现 自己躺在床上变成 了一只巨大的甲 虫。……”
地位,成为西方最重要的文艺思潮。
什么叫现代主义文学?
•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为现代派文学。它
萌发于19世纪末,是以第一次世界大
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轴心兴起、发
展的一个文学思潮,是一系列标榜反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1d83f0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a.png)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的西方文学是一个非常丰富多样的时期,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1.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20世纪初,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成为主流文学运动。
代表作品包括弗兰克·诺里斯的《铁路巨头》,艾米莉亚·皮莱的《中上层社会》等。
2. 现代主义: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开始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
代表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
3. 战争文学:两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包括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约瑟夫·海勒的《1984》等。
4. 社会批判和政治抗议:20世纪是社会运动和政治抗议的时期,文学也反映了这些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包括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赫尔曼·黑塞的《荆棘鸟》等。
5. 后现代主义: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成为主导文学思潮,注重对语言、身份和历史的探索。
代表作品包括艾伦·加里的《赛博朋克三部曲》,多尼·戈夫的《奥兰多》等。
6.女性文学:20世纪看到女性作家的崛起,她们关注女性的权利和经验。
代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作品,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等。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和挑战性,代表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冲突。
(完整版)20世纪西方文学
![(完整版)20世纪西方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324e694afe04a1b171de01.png)
二、《巴巴拉少校》
1、情节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通过英国文学中常见的财产继承
权题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 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及人们陷于金 钱摆布的怪圈现象。
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河小说”。 它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和具 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
❖ 通过主人公的游历经历去反映欧洲各国 的面貌。
❖ 描写了资产阶级文化和精神的堕落。 ❖ 描写了战争笼罩欧洲上空的严重威胁。
2、艺术特色
❖一部“现代心灵的道德史诗” ❖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 ❖遵循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的方法 ❖朴素中隐含着绚丽,流畅中蕴含着精粹。
2、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写实风格突出 ❖ 透过现实关照历史与传统 ❖ 喜剧效果强烈,并有讽喻意味。 ❖ 机智幽默的对话艺术。
第三节 劳伦斯
1、生平及主要创作
劳伦斯 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
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 要的作家之一。
2、艺术特色
创作三阶段:1926年以前 1926-1933年 1933-1956年
二、《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1、情节梗概和主要人物
《大胆妈妈和他 的孩子们》剧照
2、艺术特色
❖ 内容简洁 ❖ 歌唱性因素 ❖ 开放形式 ❖ 共时性场景
第七节 德莱塞
1、生平和主要创作
西奥多 ·德莱塞 (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 以两性关系为创作核心,具有社会 批判、文化批判、心理探索等多重含义。
20世纪初文学艺术的成就
![20世纪初文学艺术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490590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a.png)
20世纪初文学艺术的成就
20世纪初是一个文化繁荣和创新的时期,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成就:
文学方面:
小说:20世纪初的文学以小说为主导,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如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和中国的鲁迅等。
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在诗歌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人,如美国的埃兹拉·庞德、英国的T.S.艾略特等。
他们的诗歌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和风格,为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戏剧:在戏剧方面,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等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推动了现代戏剧的发展。
同时,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对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方面:
绘画:在绘画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如荷兰的蒙德里安、法国的毕加索、德国的马克斯·贝克曼等。
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技巧,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雕塑:在雕塑方面,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和风格,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建筑:在建筑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师,如德国的包豪斯学派、荷兰的现代主义建筑师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功能性和简洁性,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20世纪初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趋势,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0章 20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0章 20世纪文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d7db5b3150e2524de4187eb4.png)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0世纪前期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20世纪前期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2fcbf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6.png)
20世纪前期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概况1.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状况(1)思想上在19世纪末期已经成名的作家,一方面继续坚持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对资本主义进行不懈的揭露、批判,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展示了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并达到了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未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2)艺术上在艺术上,他们仍然遵循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的创作原则,重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与故事情节的逻辑性,重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具有较为浓厚的传统色彩。
2.长河小说英国著名戏剧家肖伯纳、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美国小说家德莱塞、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和爱·摩·福斯特、德国的亨利希·曼、法国的马丁·杜伽尔、美国的尤普顿·辛克莱等,这些作家的创作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观念基本相同,而且大都热衷于写作多卷本的长篇小说,力图通过一个家庭的历史变迁或一个人物的一生遭遇,对社会历史风貌作史诗性的反映。
罗曼·罗兰称这类作品为“长河小说”。
3.约翰·高尔斯华绥(1)约翰·高尔斯华绥以描写福赛特家族几代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比重最大,成就最高。
它们包括《福赛特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之歌》;《尾声》三部曲:《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
(2)这些小说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福赛特家族几个主要人物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纠葛,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盛衰史。
其中索米斯和芙蕾父女两人的形象塑造得尤为出色,他们自私、冷酷、任性而又颓唐、绝望的性格,被称为“福赛特性格”,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疯狂的占有欲和贪婪、掠夺的本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精神崩溃与道德堕*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级特征。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c5342abec3a87c24028c489.png)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浩劫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分子严重的信仰危机,其理论基础,则是这时期广泛流行的种种唯心主义哲学。
战争的种种灾难,使作家们原有的理性、正义、博爱、信赖等价值观念全部倒塌。
---------于是非理性、反传统、重表现、重自我、重形式成为其基本特点。
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特征是在四种基本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
这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
现代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此。
异化: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资本论》前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后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标志:反传统非理性现代主义文学亦称为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各种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20年代出现第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流派,形成第二个高潮;50、6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在理论和创作都又较大的发展,被称为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概述: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社会因素: 20世纪混乱的社会现实(人欲横流,道德沦丧)思想基础: 非理性主义哲学 (法国诗人韩波认为波德莱尔和美国作家爱伦▪坡开辟了“现代主义”,并由此开始对理性精神的讨伐。
)现代主义分:前(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前(期)现代主义重要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7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4ebe2ff6c8d376eeaeaa3193.png)
《城堡》(《The Castle》,1922年)
《变形记》
《变形记》写的是人变成虫的荒诞离 奇故事。成为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最 精彩的是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异化,通过格里高尔与家人 关系的变化过程揭示了金钱的本质。 《变形记》具有极度夸张、变形与抽 象相结合的艺术特征。《变形记》构 思奇特,象征意蕴丰富,叙事语言平 实无奇,质朴自然,不故弄玄虚,不 设置悬念与矛盾冲突,情节淡化,内 容冷俊而严肃。
卡夫卡创作的艺术特色:
1、卡夫卡的作品具有整体暗示象征的特征,意 蕴丰富,耐人寻味。卡夫卡及其作品被称为 文学的无解方程。 2、卡夫卡善于运用幻觉梦魇、扭曲变形、怪异 荒诞的手法去表现生活、虚幻中又不失细节 的真实。 3、卡夫卡的语言表述简朴平实,较少使用描绘 性和比喻性的句子,并且避免语句的感情色 彩。
《变形记》书影
创作背景
•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 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 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 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他 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 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 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 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 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 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 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 艺术手法。
20世纪西方文学
![20世纪西方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fff001bed5b9f3f90f1ce3.png)
20世纪西方文学绪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一、20世纪西方文学精神的发展形态一部西方文学史,是西方人的自由精神的发展史。
西方文学精神的演进,大约主要经历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物三个发展阶段。
1857年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第一次从新的认识角度和反映角度——亦即作者本人内心体验的角度,反映了近代西方文化的没落和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20世纪初,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被物化,人的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在心灵深处切实的感到了人是非人的悲哀。
人的内在情感被现实中的物的关系无情的取代了。
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变成了孤独冷漠、荒芜无序的物的天地。
20世纪西方作家用自己的全部创作表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人的本质并不只是异化成了某一种固定的物或仅仅是受某一种物的暴力的戕害。
在他们看来,“自我”丧失使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变成任何一种物的奴隶。
物变成了与人的本质和自由精神格格不入的“暴力”形式。
人的本质在当代被理解为是超自然和社会、超越理性和意义、超越悲剧和苦恼,去开拓无限物质与精神时空的绝对自由。
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原有的看待世界与人之间关系的视点的根本转变。
用现代人本主义取代了传统的人本主义。
2、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
3、表现人独特的生存境遇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友谊基本特征。
4、20世纪西方文学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拨。
表现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满和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西方作家在反映异化状况,并以非理性反抗异化,反抗现代文明,反抗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时,对人的非理性又常常表现出忧虑、恐惧甚至否定。
在这种危机意识和悲观情绪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作家们对人的处境及命运与前途的理性思考,依然有着更高意义上的追求。
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
20世纪的欧美文坛上存在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两大文学主流。
从二十世纪文学的转向看世界文学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文学的转向看世界文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6e46d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d.png)
从二十世纪文学的转向看世界文学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世界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在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这一艺术运动的兴起,带动了世界文学的转型。
现代主义在文学上表现为对传统故事结构、语言、叙事方式和主题的反叛,使世界文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二十世纪文学的转向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结构一直占据主导。
追求美和真实性的现代主义,拥抱新语言和形式,以反叛传统为题材,以此来反映社会文化变化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交融,现代主义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主导思潮。
在20世纪初,以维尔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兴起,它拥抱在艺术与知识之间发生的交错。
虽然现代主义充满了反叛与挑战,但其文学性质依然会给传统文学带来启发和鼓舞。
现代主义呼唤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必然是一个富有创新性和想象力的世界。
二、现代主义的文学表现方式现代主义在文学上注重个体化,作家们开始将自我、内心的体验以及意识流等复杂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
《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就是意识流从理论层面上的应用,也是为后世提供了现代主义散文的典范。
此外,伍尔夫的《到灯光之下》,在纪实与想象之间形成的内在张力,凸显了现代主义的“流派性”。
现代主义文学形式和语言是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语言评论、技法,以及新文学潜藏的意识和想象力,都紧扣着现代主义的世界观。
这些新的语言、技法和想象力,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内涵。
三、二十世纪文学的全球发展现代文学运动不仅仅是欧洲的事情,在美国、俄罗斯、南美洲、亚洲等世界各地都有着相应的文学运动,多样化的文学运动交融在一起,造就了更为多元化、开放性更大的世界文学。
20世纪初,以俄国为中心的“西方化”文学运动的出现,意味着此时期的现代主义在欧洲和亚洲国家都得到推崇。
俄国作家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以及南美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等都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学风格。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755c8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c.png)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是指一种文学运动,主要出现在20世纪前半叶的欧洲和北美。
这种文学运动强调形式和语言的创造性,与传统文学规则和传统主题的突破。
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采用复杂的结构和语言,突出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对现实和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弗朗茨·卡夫卡的《变形记》,托马斯·曼的《魔山》等。
这些作品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语言,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质疑。
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文学和文化进行了颠覆和挑战,使文艺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总之,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是一种反映现代社会变革的文学运动,它引领了文学的新潮流,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c0c4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e.png)
20世纪现代主义⽂学20世纪现代主义⽂学⼀、现代主义⽂学20世纪上半叶西⽅⽂学主要思潮之⼀,也是在这⼀思潮影响下所有⽂学流派的统称;1、以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的⼼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理性因素,主张从个体⼼灵出发,强调表现内⼼⽣活和⼼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在哲学思想上受尼采的影响,反对传统对个体、物质对⼼灵、理性对感性的压制,注重在⾃然与⼈、社会与⼈、⼈与⼈之间的各种关联中剖析个体的⽣存状态(异化),具有虚⽆主义和⽂化批判倾向;3、热衷于艺术技巧的⾰新与实验。
⼆、现代主义⽂学发展概况1、发展轨迹:肇始期(1890-1910)⿍盛期(1910-1930)衰退期(1930-1950)2、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等。
三、未来主义1、20世纪最早出现的⼀个以意⼤利为中⼼的反传统⽂学流派,以全新的、发达的未来为号召,肯定机器⽂明,讴歌⼒量、运动和速度,在⽆序联想和⾃由放任的⽂字中显⽰其刺激性和冲击⼒,致⼒于清除传统⽂化,表现出狂热的⽆政府主义和⽂化虚⽆主义。
创始⼈是意⼤利作家马⾥内蒂,代表⼈物有法国诗⼈阿波⾥奈尔,俄国诗⼈马雅可夫斯基等。
2、未来主义发展概况1909年意⼤利作家菲利普·托马索·马⾥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1944 )在巴黎《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的创⽴和宣⾔》,宣告了这⼀运动的诞⽣。
未来主义的“诗歌宣⾔”、“戏剧宣⾔”、“电影宣⾔”、“⾳乐宣⾔”、“舞蹈宣⾔”、“雕塑宣⾔”、“建筑宣⾔”陆续产⽣,形成热潮。
20年代初,未来主义出现分化,趋于沉寂。
3、未来主义的美学原则及意义热衷于把握“现代的感觉”,讴歌机器化⼤⽣产这⼀新时代的标志,并由此形成以强烈动感为中⼼,以⼒量美和速度美为追求的美学原则;未来主义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障碍,提出了⽂学艺术应为适应⼯业化发展⽽变⾰这⼀命题,使艺术的创造空间得到延展,对现代主义⽂学有开拓意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de37c8c3240c844769eaee66.png)
一、新文化运动1、《新青年》: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
这个小小的刊物创造了石破天惊的举动,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既是呼唤“文学革命”的最初舞台,又是培育新文学创作的第一个园地,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创作群体,最早的白话新诗,白话体散文,白话小说和话剧剧本都是在这个摇篮里诞生的。
2、《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上,胡适在文章中针对中国旧文学的八大罪状,具体阐述了他的“八事”。
在阐述中击中了旧文学的种种弊害,触及到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比晚晴白话文运动时期的主张更富于彻底性,因而此文成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正式的宣言书。
3、《文学革命论》发表于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军”的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陈文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其动机是想让文学的革命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民族性格、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革命的先导,他认为中国旧文学所包含的陈腐的思想内容与国民劣根性互为因果,所以革新政治就必须要革新与之相关的文学。
4、初期创作尝试(1)《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从审美角度来看,《尝试集》的艺术价值远远低于它的文学史价值,胡适本人缺乏诗人的禀赋,他的诗体解放,带有明显的过渡性。
尝试集的开拓性贡献有三:一是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不避俗字和口语;二是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三是破坏格律,追求“诗体的大解放”。
(2)《终身大事》胡适作品,1919年3月,胡适推出了中国话剧剧本的开山之作《终身大事》(发表于1919年3月《新青年》第六卷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文学剧本)剧本把老少两代在婚姻问题上的矛盾安排在一个半新半旧,中西合璧的家庭里,使戏剧冲突的内涵超出了一般的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范围,作品在形式上显然深受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但在内容上切中五四时期青年最关心的时代问题,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美国20世纪文学的历史特点与流派分析
![美国20世纪文学的历史特点与流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286c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f.png)
美国20世纪文学的历史特点与流派分析20世纪,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为繁荣、多元化的时期。
多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在此时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社会与政治观点,而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文学流派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美国20世纪早期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强调人类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认为人类无法逃脱自身的本性。
该流派的作品常常描述人类在恶劣环境中的境遇,表现出生活在城市贫民窟和工厂中的人们的苦难和生存状态。
美国作家菲利普·韦斯特在《三毛猫》中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特色:人物命运悲惨、常常受到外界环境和遗传因素的限制,他们往往面临着无法逃脱的命运的困境。
二、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中期,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这一全新的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形式的创新、将文学视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家们通常采用象征主义等手法,通过扭曲的形式、不连续的叙述和旁白等技巧,表现一种缺失感和审美主义。
例如,欧内斯特·海明威在《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描述的老渔夫就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人物。
小说描绘了老渔夫独自乘船出海,最终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鱼的故事。
这一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含蓄的艺术形式和复杂的象征主义内涵,使其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始成为主流文学流派之一。
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不注重故事线的逻辑、情节的连贯性和传统的文学习惯。
作者会采取多种文学形式,例如碎片化的文字、错位的时间和空间、多方面的叙述等等,让读者在众多形式中自行建立连续的故事线。
著名的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在其作品《重力彩虹》(Gravity's Rainbow)中采用了多元的叙述方式,通过对人物的多重角度描写,以及连续不断的突然转换叙述位置,使作品变得非常复杂和有趣。
20世纪文学与艺术的现代主义
![20世纪文学与艺术的现代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34c16f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e.png)
20世纪文学与艺术的现代主义20世纪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文学与艺术也不例外。
在这个时代里,现代主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运动,它对传统的艺术和文学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新定义。
现代主义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引领了新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式。
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批判和反叛。
传统的艺术形式被认为过于陈旧和束缚创作的自由。
现代主义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创造力,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规则和约束,以求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在文学方面,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这部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背景,通过多重叙述和内心意识流的运用,展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感受。
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同时,《尤利西斯》中的语言运用也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乔伊斯采用了大量的新词汇和语言游戏,使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毕加索。
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独特而前卫,他以几何形状和抽象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对象。
他的作品《亚娜塔西亚》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典范,它抛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和色彩运用,以平面和几何形状来表现形象。
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了新的感受和体验。
现代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艺术形式,也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方式。
传统的艺术追求真实和再现,而现代主义则强调艺术的主观性和个体的表达。
现代主义作品的观赏需要观者主动参与,去感受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这种互动式的观赏方式使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共鸣和思考空间。
然而,现代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现代主义过于晦涩和难懂,缺乏对大众的吸引力。
他们认为艺术应该是普及和通俗的,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所能理解和欣赏。
此外,现代主义的一些作品也被指责为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和情感的表达。
尽管存在争议,现代主义仍然是20世纪文学与艺术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英国二十世纪文学
![英国二十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d163e94afe04a1b071dea6.png)
英国二十世纪文学(一)概述20世纪文学的第一个成就是戏剧上的突破。
首先是爱尔兰人萧来到伦敦,用泼辣的剧评为易卜生所代表的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打开局面,接着又在自己的创作里巧妙地把它同阿时斯托芬以来的欧洲古典喜剧传统结合起来,写出了51个剧本,其中有《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人与超人》(1903)、《英国佬的别一个岛》(1904)、《巴巴拉少校》(1905)、《皮格马利翁》(1913)、《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等名作,它们或是辩论社会问题,或是发表新颖思想,但都给观众以高尚的艺术享受。
萧的出现使过去一百年英国戏剧不振的局面根本改观。
新戏剧的另外一支强大力量也来自爱尔兰。
随着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出现了一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都柏林的阿贝戏院,在格雷戈里夫人和诗人叶芝的主持之下,演出了他们自己的和新起的爱尔兰作者包括辛格和奥凯西的剧本。
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1907)和奥凯西的《朱诺和孔雀》(1924)都是杰作,他们不但成功地写了爱尔兰题材,而且在戏剧语言上有重大的创新。
叶芝写了《胡时痕的凯瑟琳》(1902)一剧,鼓舞了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后来他又在戏剧艺术方面多所试验,但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更为突出,早期诗作以优美著称,后来则写得精粹深刻,吸收而又超越现代主义,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诗人之一。
在英格兰本土,两次世界大战对文学有重大影响。
特别是1914至1918年的战争,英国虽胜而遭受重大损失,一整代有才华的青年死于战壕。
战争文学几乎全是创伤文学。
炮火初停,仍然疮痍满目,在精神的废墟上出现了现代派文艺,其诗歌上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它用新奇的形象、多变的韵律和通过大量引文对比古今各国文化的手法来写西方文明的危机感,造成了一时影响。
现代派还发表文学理论,为他们作品的晦涩与险僻辩护,又对过去的作家重作评价,如艾略特就抑革命诗人弥尔顿与雪莱,而扬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