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元-0元 > 100元-99元(边界递减作用) (3). 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 I=F(SIN) I (impact) :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 S (strength):社会源的强度(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等) I (immediacy):接近性(时间、空间) N (number):作用源的人数 作用源某一维度被削弱,整个作用力的强度也会削弱; 提高某一维度的强度也可以弥补另一维度强度较弱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整个作用 力的强度。 4.4匆忙与助人代价 匆忙的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匆忙的条件,增加了人们助 人的代价,从而使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减小 。 达利(J.M. Darley)等人1973年的研究证明,个人在有紧急的事情要做和没有紧急事情的情 况下,助人行为有着不同的模式。匆忙的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 小。 5、谁更容易获得帮助?
第十讲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利他主义(altruism):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2、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 一、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为了基因的保存。 近亲选择:人们偏好直接指向血亲的利他行为。证据:人们在灾难中寻找家人比寻找朋友 的可能性大得多。 互惠规范:帮助对方能够增加对方将来帮助自己的可能性 学习社会规范:自然选择使得学习社会规范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人们要学习的规 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 二、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真正的利他主义是不存在的,只 有报酬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 三、移情-利他主义假设(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巴特森(batson,1991)认为人 们常常纯粹是出于善心而助人。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即使自己可能付出代价。 当移情发生的时候,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 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Batson,2002的研究 2*2因素设计,自变量:1、移情;2、利己 研究程序: 大学生被试听录音,内容为一个出了车祸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人帮助补课。 移情条件的控制:通过指导语改变被试的移情程度。高移情条件下,要求想象该学生遇到 这样的事件感受是怎样的,低移情条件下,要求被试不要关注该学生的感觉。 利己条件的控制:研究者改变不帮助该学生的代价,高代价条件中,被试知道该学生下周 将回班级上课。那么被试将会因为拒绝帮助他而感到不舒服。低代价条件:该学生会在家 学习,不会来上课,被试不必面对他,并为没有帮助而感到内疚。 结果:在高移情条件下,无论代价高低,人们都愿意提供帮助。在低移情条件下,认为将 在课堂上遇到该学生的人比认为不会遇到她的人,愿意提供帮助的要多得多。表明移情低 的时候,社会交换开始起作用。 3、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利他行为 3.1个体差异:存在利他人格吗?一些人有更多的利他人格,但人格的个体差异不是一个人多么 乐于助人的唯一预测源。研究表明,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分数高的人未必比分数低的更能助人。
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太愿意帮助那些内在可决定的理由而使得自己面临困境的人。 5.4外部特征:吸引力越大,被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6、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二、示范作用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 五、价值取向的教育 二、攻击行为 1、什么是攻击? 攻击行为: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有明确的意图 行动可能是身体上或言词上的。 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Berkowitz(1993)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攻击: 敌对性攻击:一种源于愤怒、旨在将痛苦加于人的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以攻击为手段来达成某种目的,而非以造成伤害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4
4、社会情境与攻击 1) 挫折攻击理论:遭受挫折的经历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加。
经典研究:(Roger Barker, Tamara Dembo, Kurt Lewin,1941) 小孩子被方便领到一屋子,里面放满玩具。但是有网隔着不能玩,经过长时间 等待后,这些孩子被允许玩。另一控制条件下,孩子直接玩玩具。 结果,前一组接触到玩具时非常具有破坏性。他们摔玩具,用脚踩等。后一组 高兴地玩玩具。
康拉德 ·洛仑兹( K.Lorentz)
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人与动 物攻击的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而与外界 刺激无关。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 期性的释放。(基于对一种热带鱼的观察) 目前普遍接受的结论 攻击之所以在进化中被保留下来,因为这具有使动物存活的价值。同时,几乎所有的动 物也演化出一种有力的抑制机制, 使他们这么做对其最有利的情况下, 抑制它们的攻击。 因此攻击确实有本能的成分,并并非完全出自于本能,它是一种选择性策略,取决于先 前的社会经验和当时的情境。总之,攻击行为可以被改变。
移情能力强者更多助人,即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需要、痛苦等) 就能产生助人行为。 价值观:如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能助长信教者的利他行为, 因为宗教一般都向教徒宣传 “与人为善” 盖洛普(1984) 。
1
Baidu Nhomakorabea
的民意测验表明,具有高度信仰的宗教徒到需要帮助的地方去工作的可能性最大。 3.2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女人在长期的照顾关系中比男性更多助人行为,而在冒险救助陌生人 方面男生的比例更大。6-12岁间,年龄增长,利他行为也增多。 3.3文化差异:人们更愿意帮助内群体的人。文化因素决定人们在划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界限有 多清晰时起作用。 3.4心境的影响:心情好,做好事;做好事,好心情;情境性的内疚-补偿 4、亲社会行为情境因素:什么时候人们会帮助他人 4.1环境:乡村与城市 人口密度越大,人们助人的可能性越少。米尔格拉姆认为,住在城市里的人经常被刺激轰 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 4.2关系的性质:人们会更愿意熟悉的人,如朋友或家庭成员。对人们彼此熟悉时,更关注 助人的长期收益。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比较亲密的关系中,人们较少考虑他们会收到的好 处。但是也有例外,在重要的领域中,人们更愿意向陌生人提供帮助而非朋友。因为看见 亲近的朋友做得更好,会伤害我们的自尊。 4.3旁观者数目:目击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 这一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Latanee和darley1970的研究 你在参加一个人们对城市生活问题态度的研究。指导语让你填写一张问卷。然后注意到白 色的烟从小通风口一点点进入室内。不久后,房间里充满了烟,你会做什么? 结果:当人们独自一人时,大多数做出反应。2分钟之内,50%的人离开房间找到实验者。6 分钟之内,75%的人向实验者报警。 在三人组的条件下,只有12%的人在2分钟内报告雾,38%的组有人在6分钟之内报告雾。在 不反应的组织,在不反应的组中,参与者还是用手挥开烟雾,填写问卷。 责任扩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一)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来源 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是一个关于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著名理 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Latané, 1981)在总结自60年代开始的利他行为和旁观 者干预的实验研究后,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 渊源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B=F(P, E) 个体的行为(behavior)是个体内外需要(person)与其所处心理环境 ((environment)的函数,即个体所处的心理场决定个体的行为。 拉特纳认为应该从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的角度来探索社会力(即他人或群体 的影响力)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及其规律。 (1). 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在一个社会力场中 ,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 ,接受其影响的人越多,这个 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目标人越多,每个目标人所接受的来自影响源 的作用力也越小。第n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要小于第((n-1)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 散作用。 (2). 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 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 影响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 力场的作用力增加 ,但与原有影响源 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产生的作用力递减。
但是个体的人际责任归因风格、移情能力和利他技能和价值观影响其利他行为。 人际责任归因:责任归属于谁? 面对失去能力而需要帮助的人,人们是否会给以帮助主要通过认知归因而作出决定。 一般的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若他人的困难是由于 自我放松而造成,则助人行为受到抑制,反之,他人困难若是不可控制的,则人们更愿意 作出帮助。 移情能力
3
例:球场上的攻击行为 2、攻击是天生的本能,还是后天习得?
Thonmas Hobbes,1651主张人类在自然状态中是残暴的。 Freud,人天生具有死本能,它致力于摧毁生命。除非得到释放,否则将会爆发。
能否证明攻击行为不是严格预设的(本能)? 郭任远的实验——猫和老鼠可以是朋友? 关于实验证据的争论 郭任远的实验中,小猫与老鼠成了朋友,而且当小猫有机会捕杀其他老鼠时,它也拒绝了。 它的友善泛化到其他的老鼠上。 能否证明攻击行为不是天性吗?----它可能证明了攻击本能可以被童年的经验抑制。 另一位科学家证明,当一只老鼠被诱入笼子时,隔离抚养的老鼠会攻击,且其方式与有打 斗经验的老鼠完全相同。因此,攻击不需要学习。 Scott,1958认为这个实验不意味着攻击必然是本能的。需要发现生理学上的证据,打斗 的刺激仅仅来自于身体内部。 才能证明这个结论。 上述实验中, 新来的老鼠刺激其打斗。 Scott认为没有天生的打斗需求。如果一个生物可能很好地安排生活,不需要打斗。
5.1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者是男性的时候。 男性更愿意帮助那些忧伤的女性(Latane & Dabbs,1975; Piliavin & Unger,1985)。
5.2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5.3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些是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而使
3、神经和化学成分对攻击的影响 大脑区域: 杏仁核,受到刺激时,攻击行为增加;杏仁核神经活动受阻时,动物会变得温顺。 影响攻击行为的生物化学成分: 1)大脑中的5-羟色胺,会对攻击产生抑制作用。该物质过少,会导致攻击行为增加。 2)一种男性激素---睾丸素也会使得攻击行为增加。 男性是否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别差异是否具有文化共通性? 酒精:为什么增加攻击行为:一、减少社会抑制力。二、改变了信息处理的方式,人们在 酒精作用下会遗失细节,从而对信息错误的理解。 身体不适和痛苦:人们在身体不适时,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增加。研究表明高温度与攻击性 也存在关系。 美国五十个城市45年(1950-1995)的年平均温度 vs 暴力犯罪的信息——天气越热的年份里 暴力犯罪的比率越高。 戴厄舍和德勒维(C.A. Anderson, S.B. Deuser & K.M. DeNeve,1995)实验:被试在一个可 调温度的房间内打游戏。房间内可调为适宜温度(大约72。F)或是非常高的温度(94。F)。 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被试体验到更多敌意,人们会出现越多的侵犯念头。
什么样的挫折更易引起攻击? 与目标越接近时遇到的阻碍会加重挫折感从而引起攻击;(M.B. Harris, 1974)“排队”现 场实验: 实验助手在商场、银行和售票窗口排队的人群中插队,插到第二个人或者第十二个人的前 面。 出乎意料的挫折;(James Kulik & Brown,1979)“募集捐款”实验 挫折的环境因素:如引起挫折的人的报复能力、挫折的合理性 2)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替代性侵犯 (displaced aggression ):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对方抗衡时,不能 够直接实施在引发挫折感的对象身上 。 替代性侵犯(displaced aggression)有两种类型: 侵犯对象的替代 侵犯类型的替代 eg. 受到父亲责打的孩子由于不能直接挥拳打倒父亲,可能会嘟嘟囔囔地骂父亲几句 (侵犯类型上的替代),或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侵犯对象上的替代)。 3)挫折-攻击理论的修正:攻击性物体的提示作用 侵犯线索(aggression cue) 挫折引发了个体做出侵犯行为的预备状态,以及被个体标定是“愤怒”的情绪状态; 只有当环境中出现能引发侵犯的适当线索时,侵犯才会出现。 侵犯线索具有个体差异性,只有当个体将某个事物与侵犯行为联系在一起时,线索 才具有引发侵犯的作用。 Leonard Berkowitz & Anthony Le Page ,1967的研究:武器效应 让学生变得很生气,其中一些人在一间有一支枪的房间里,另一些人用一个中性物体代替 枪的房间里。最后参与者有机会对他的同学施加电击。结果,有枪的房间的学生对同学的 电击更加强烈。这证明了提示性线索的作用。 Archer & Garner,1994在一个跨国暴力研究中发现,世界各国的谋杀率都与枪支流通密切 相关。 5、模仿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