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
SS
MS
df
F
sig
社会行为
15.650 15.650 1 27.258* .000
性别
.061 .061
1
.101 .101
年龄
9.643 3.214
3
5.277 .003
性别*年龄
5.976 1.992
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0.05=3.270,p<0.05,通过简单效应分 析,4 岁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接纳倾向存在性别差异,描述性 统计表明女孩的分数高于男孩分数,即 4 岁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接纳 这两种社会行为。
2.4 幼儿在社会地位维度对两种社会行为的认识 表 4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社会地位的方差分析表
讨论31幼儿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幼儿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显示幼儿更倾向于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是有意的这个研究结果与幼儿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父母和老师经常教育幼儿做一个好孩子要有爱心乐于帮助其他小朋友周围成长的环境往往也是对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表示更多的赞扬所以在幼儿的头脑中会认为友好和互助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因此幼儿对亲社会行为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动机和有意性的认识这也促使幼儿更倾向于接纳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他们认为这样的儿童才是好孩子才乐于和他们交往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幼儿就具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结论都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3
3.270* .027
社会行为*年龄
.500 .167
3
.290 .832
社会行为*性别
.023 .023
1
.040 .843
社会行为*性别*年龄 1.365 .455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10):侵犯与亲社会行为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10):侵犯与亲社会行为第一节侵犯及其控制1.侵犯:即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构成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人们将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归为敌意。
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
3.侵犯发生的原因(1) 侵犯的生物学解释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
性本能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使人们的心为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保存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弗洛伊德见他原来的两大基本本能,修正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他提出了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
但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
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出的侵犯冲动,如过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则表现为争论、竞争、冒险等。
但是不管哪种方式,侵犯的冲动作为一种能量必须得到宣泄,不然就会得精神疾病。
②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同弗洛伊德一样,洛伦茨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与弗洛伊德相反,他不认为侵犯指向毁灭,而认为侵犯时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的体现。
动物通过争斗来保护自己的领地,人类也是如此。
洛伦茨相信,侵犯是人们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预言人口爆炸会导致世界爆发战争的危险。
(2) 挫折—侵犯理论① 早期的观点多拉德挫折一次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二是指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理论中的的挫折是指“阻碍目的行为的一切事物”挫折—侵犯行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1939年提出的,最初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列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
为的认识。研 究结果表 明 : 1 、 幼儿在有意性 、 社会动机 、 社会 地位、 消极影响、 接纳倾 向上对亲社会行为和 攻击行 为的认识存在差异 ; 2 、 幼 儿对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 识从 同情 上看年龄差异显著 ; 3 、 幼儿对 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 识从有意性和接 纳倾向上看 年龄 和性别的 交
幼 儿 对 亲 社 舍 行 为和 攻 击 行 为 趵 i / t i R
南京 师 范大 学心理 学 院 高素芳
[ 摘
贡 拮
要] 本 文运 用 儿 童 社 会 行 为 访谈 问 卷 , 对7 2名 4 — 7 岁 幼 儿 进 行 问卷 访 谈 , 研 究 了不 同性 别 不 同年 龄 幼 儿 对 亲 社 会 行 为 和 攻 击 行
互 作 用显 著 。 [ 关键词] 幼 儿 亲 社 会 行 为 攻 击 行 为 认 识
O、 引 言
社会 行为是对社 会刺激 产生的 内隐或外显 的反应 , 其表现形 式包 括 表情 、 姿态 、 言语 、 语气 、 活动等, 是 衡量个体社会性发 展的指标 , 因此 研 究者可 以通 过研究儿 童的社会行 为进而判断 其社会性发展 的程度 。 从 行为 的社会 意义 、 对他 人是否有利 这个角度 可以将社会行 为划分为
2 . 1 幼儿在有意性维度对 两种社 会行为的认识 表1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有意性的方差分析表
S S MS d f F mg
社会行 为
3 . 6 4 4 3 . 6 4 4
l
5 . 5 2 3 *
. 0 2 2
亲社会行 为和反社会行 为。亲社会 行为是积极 的社会行为 , 一般包括 性 别 . 5 4 8 . 5 4 8 1 . 7 2 2 . 3 9 9 帮助 、 谦让 、 分享 、 合作 、 安慰 和关心 , 反社会行为是消极 的社会行为 , 儿 年 龄 . 3 2 1 . 1 0 7 3 . 1 4 1 . 9 3 5 童的消极行为最具代表性的是攻击行为。 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 中, 研究 者大都集中在行为的外在表现 、 影响 年龄 眭别 8 . 0 8 2 2 . 6 9 4 3 3 . 5 4 8 * . 0 1 9 因素 、 对后期行为 的影响 、 内在的心理机制等方面 , 而在影响 因素方面 , 社会行为 年龄 1 . 8 4 6 . 6 1 5 3 . 9 3 3 . 4 3 0 大都集 中于对外部 因素的研究 , 对社会行 为认 识的 内部 因素的研究还 比较缺乏 , 如对亲社 会行为 的研 究内容大多 集中在儿童 亲社会 行为 的 社会行为 性别 . O 1 9 . 0 1 9 1 . 0 2 9 . 8 6 6 培养 、 儿童亲社会行 为的发展研 究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因素 与国内外 亲 社会行为 年龄 陛别 2 . 6 2 0 . 8 7 3 3 1 . 3 2 4 . 2 7 4 社会研 究结果 的介 绍与评价 四方面 , 其余 的研究主要是 亲社会行 为的 表现 与亲社会意 向的调 查等方面 。T i e d e ma n n 早在 1 7 8 7 年就 已经 观察 注: 表示 p < O . 0 5( 下同) 到一周岁 的婴儿会 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 的活动或玩具 。国内有关 以幼 结果显示 , 社会 行为的主效应 显著 , F = 5 . 5 2 3 , p < O . 0 5 , 说明幼 儿对 儿 园幼 儿为被 试的研 究表明幼儿园小班 的幼儿就存 在以利他行 为为 目 不同社会行 为有意性 的认识 有差异 , 通 过描述性统计 发现幼儿对 亲社 的的互助行 为 , 随着 年龄的增长 , 儿童 的利他行为也呈增长趋 势。瑞士 会 行为 的认识分 数高于攻击 行为 , 即幼 儿更 倾 向于认 为亲社会行 为的 苏 黎世大学 E r n s t F e h r 等人 在 2 0 0 8 年对 儿童亲 社会行为 发展进行 的新 出现是有 意的。 实验研究 表明 , 3 — 8 岁的儿 童亲社会行 为随年龄 的增加而 增加 , 3 — 4岁 年龄和性别 的交互作用显著 , = 3 . 5 4 8 , p < 0 . 0 5 。通过 进一 步简单 的儿童表现得 自私 , 7 — 8 岁 的儿童表现 出更多 的利他行为 。总之 , 在认 效应分析 , 7 岁幼儿对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有意性的认识存在性别差 知角度对亲社会行 为的研究 比较缺 乏 , 尚需进一 步的研究 。 异, 描述性统计发 现女孩 比男孩 的认识分 数高 , 说明 7 岁女孩 比男孩更 对攻击行 为认识 的研究 , 研究者 已经探讨 了儿 童对攻击行 为的价 倾 向于认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 行为的出现是有 意的。 值判断 、 对 攻击行 为的责任和对攻击 儿童 的接纳 的理解 以及攻 击行为 2 . 2幼儿在社会动机维度对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识 的影响 因素。研究表 明儿 童可 以很 好的区分攻击行 为 , 在价值 判断方 表2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社会动机的方差分析表 面, 儿 童早 期攻击行为 被认为是 “ 不 好” 的行 为, 随着年龄 的增 长 , 儿童 S S MS d f F s l g 形成 自己的道德观 念以后 , 对攻击 行为 的认识就 会做 出 自己的判 断 。 社 会行 为 8 . 6 0 4 8 . 6 0 4 l l 5 . 4 2 2 * . O o o 责任方 面儿童认为攻击 儿童要为他 们的行为负 责 , 不愿接纳他 们。影 响 因素方 面儿童 的认 知是主要 因素 , 包括儿 童对 社会行为 的认 识和对 性 别 . 6 0 2 . 6 0 2 1 . 6 8 2 . 4 l 2 情景信息 的识别等 , 道奇 发现 , 当儿童把 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 年 龄 2 . 0 4 8 . 6 8 3 3 . 7 7 3 . 5 1 3 同伴有 意造成 的时候 , 他一般倾 向于对同伴做 出报复性攻 击; 反之 , 如 果他认 为 同伴是 由于意外 或 出于善意 的动机 而给他造 成 了消 极后果 性别 年龄 2 . 2 2 9 . 7 4 3 3 . 8 4 2 . 4 7 6 时, 他一般倾 向于化 解其 报复动机。但是从整体上看 , 对攻击行 为认识 社会行为 年龄 . 5 0 1 . 1 6 7 3 3 o o . 8 2 6 的研究还 不全 面 , 缺乏系统性。对一种行为的认识 , 我们应该从为什 么 会 出现这种行 为, 出现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 它会带来怎样 的后果 以 社会行为 陛别 . 1 6 3 . 1 6 3 1 _ 2 9 1 . 5 9 1 及对这种行为应做 出什 么反应等方面来进行 。 社会行为 I 生别 年龄 . 6 1 2 . 2 0 4 3 . 3 6 5 . 7 7 8 因此 本文从 行为的有意性 、 社会动机 、 社会地位 、 消极影 响 、 接纳倾 向、 同情六个维度对亲社会行为 和攻击行为 的认识进行研究 。 结 果显示 , 社会 行为 的主效应 显著 , F o = 1 5 . 4 2 2 , p < O . 0 5 , 说 明幼 儿 1 . 方 法 对不同社会行 为在社会动机 上的认识有差 异 , 描述性统 计表 明幼 儿对 1 . 1 被试 亲社会行 为的认 识分数高 于对攻击行为 的认识分数 , 即幼儿认 为亲社 采 用随机抽样法 , 从 太原市 、 晋 中市 、 德 州市各幼儿 园共选取 7 2 名 会 行为的社会动机最强 。 幼儿作为被试 , 其中4 岁2 O 名( 男1 1 名, 女9 名) , 5 岁2 5 名( 男1 7 名, 女 2 . 3 幼儿在接纳倾 向维度对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识 8 名) , 6 岁l 5 名( 男7 名, 女8 名) , 7 岁1 2 名( 男3 名, 女9 名) 。 表 3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接纳倾 向的方差分析表
幼儿心理学教案-13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授课时间
专业、班级
授课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培养亲社会行为和矫正攻击性的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唤醒学生对儿童行为的观察意识,重视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及对其攻击行为的干预和矫正。
1)在教育、教养儿童的过程中,为儿童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特别注意儿童同伴学习榜样。
2)家长、教师应注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3)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书、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为幼儿提供分享、合作、助人等良好行为榜样。
2.移情训练法
3.创设实践条件和机会,提供指导和帮助
4.及时强化、巩固亲社会行为
二、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的直接或间接伤害他人或他物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从而阻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攻击行为的发展
最早指向同伴的攻击行为大约在1岁末时被观察到。这个时期恰好是儿童对自己所
是否产生亲社会行为?
行为发展知识点讲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在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视频观看】播放书中马普研究所视频,提问:这位2岁儿童在做什么,他是否产生亲
讨论:家长一般会怎么做?这位爸爸高明在何处?
思考:视频中这位2岁儿童在做什么,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有物、自主性以及同伴交往感兴趣的时期。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37页PPT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 Nhomakorabea,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故事
山间公路上三名持枪歹徙居然盯上漂亮旳女司机,逼迫中巴停下, 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 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极.奋起大 呼全车人阻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半 个时辰后,三歹徒与衣衫不整旳女司机归来。车又将行,女司机要 被打伤流血旳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愿,僵持起来。
(1)观察学习,网络对孩子旳影响
(2)童年旳经历,父母旳放任与粗暴旳体罚;
(3)影视旳影响,
男
30
女
岁
罪
行
程
度
观看电影旳多少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攻击旳情景与人格原因
攻击旳情景原因
1、高温 2、拥挤 3、责任分散,去个性化 4、服从权威 5、暴力年代:在70年中,50个国家参战国战后杀人
别人旳存在 (责任分散,1/3/2+1)
天气、噪音等
环境原因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旳理论解释
一、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旳理论模型 三、亲社会行为发生与发展旳理论阐释
[案例]吉诺维斯事件
1964年旳一天, 美国纽约,凌 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 (Kitty Genovese)旳姑娘返回 她旳公寓,被一歹徒持刀杀害 。 案件旳尤其之处于于,遇害者 旳38个邻居在整个案发旳35分 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 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 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旳 30多分钟里,居然没有一种人 去援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 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 一件不该发生旳惨剧成为现实。
没想到旳是,满车刚刚还对暴行熟视无睹旳乘客们.此刻却如刚刚睡醒般, 齐心合力地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去吧,我们还有事呢,耽搁不起!”有 几位力大旳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中年男子下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下《羊脂 球》里旳情节。 三个歹徒咧着嘴笑.得意地笑了。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 知耻地说:“哥们把她玩恣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言乱语:“她是我对象, 关你屁事!”一场争吵,直到那男子旳行李从车窗扔出,他随即被推搡而下。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3.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 –电视媒介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家庭 –同伴相互作用 (3)移情 ——主要途径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促进移情能力发展的策略 (1)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3)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 满足心理需要,减少受挫心理; • 提供宣泄压力的途径 • 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和强化
小结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概念、注意事项; 攻击性行为的基本概念、注意事项。
2. 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 攻击行为的起因 • 攻击行为的方式 • 攻击行为的类型 •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3.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模仿: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 • 经验的积累与强化 • 挫折 • 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4.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 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 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 攻击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工具性攻击:为了获得想得到的东西采取的抢夺 、推搡等行为; 敌意攻击:为了伤害他人而采取的攻击行为。 幼儿攻击的方式主要有: 身体攻击、语言攻击、物品攻击和关系攻击等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主讲:郝少毅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是指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如自己的玩具
给人看、送人、拿出玩具参与别人的行动。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的个别差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性别角色: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
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
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
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
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
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
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攻击行为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1.当别人要求他做某种他不愿做 的事时,内心极易生气,但又 不直截了当地用恰当的方式表 达自己的不满。
2.故意延误、耽搁必须完成的重 要任务,尤其是令他不快的人 希望他能按期完成的任务。
3.对确实不想干、又无力推脱的 事,则有意消极怠工或干得很 差。
第十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主要内容
• 什么是攻击行为? • 攻击行为的理论 •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 如何减少攻击?
什么是攻击行为
• 攻击行为是:意图伤害他人的 身体行为或言语行为。
• 动物发怒时,典型的社会性攻 击行为。
• 掠食者潜行在猎物之后,典型 的静息性攻击行为。
人类的攻击行为
• 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 的,以伤害为目的的。
• 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 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恐怖活动)
攻击行为的理论
• 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 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 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攻击行为的Leabharlann 物学理论• 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 • 神经系统的影响(脑区的活动) • 基因的影响 • 生物化学因素(酒精、激素)
7.这种人多数性格内向、孤僻、 胆小,心胸狭窄,好记仇,不 善人际交往。
•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 主要特点简单地讲就是:用消 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 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 “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或事。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经常在内心批评或断言他人的 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视处 于权威地位的人。
5.常常由于不干或干不好自己应 干的那部分工作,影响了整个 集体的利益,或妨碍了集体、 别人的工作,以此暗示别人自 己是集体中很重要的一分子。
亲社会行为的提高和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
体育已然成为目前最热门的几个行业之一,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从事者也是越来越多。
但是随着参与人数的逐渐增多,出现在体育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也是不断地出现在大众的眼中,使得体育参与者出现对运动既喜欢又害怕的心理。
给大家归纳什么属于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以及我们作为体育教练或者体育老师怎么样去提高和预防它们。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SUMMER SAFETY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或者团体有益的行为。
比如说足球场上为了避免他人受伤而采取收脚行为;篮球运动中的收肘行为;羽毛球运动中球打到对手主动道歉等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针对运动中出现的亲社会行为,我们如何有效地去往这方面培养或者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呢?二、亲社会行为的关键点SUMMER SAFETY给大家归纳了以下五点:L价值澄清法作为体育教师让学生借助前辈的启发帮助和环境的影响,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与他人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发现自身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价值观逐步进行澄清,然后依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行事。
比如,我们可以多让学生接触价值观正确的学长或者长辈,认清并及时修正自己一些不恰当的观点。
2.榜样教育法体育老师和父母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在他们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还要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对媒体信息、或者对伙伴的选择。
比如,我们在为人处世或者运动场上,应当保持应有的礼貌,做事谦虚,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对抱团交友有一个正确的选择依据。
3.自我概念训练过分展现自我的倾向性会使他失去对别人需要、兴趣、感受的敏感性,因此,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应当训练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自己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上。
比如,我们在篮球教学中,不应让学生树立为别人而学,为他人的兴致而动的观点,应当让学生知道,自己参加运动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学习篮球技能为主要目的。
4.责任心训练责任心是个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因,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责任心来达到亲社会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一、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的定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利他主义(altruism):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2、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一、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为了基因的保存。
☐近亲选择:人们偏好直接指向血亲的利他行为。
证据:人们在灾难中寻找家人比寻找朋友的可能性大得多。
☐互惠规范:帮助对方能够增加对方将来帮助自己的可能性☐学习社会规范:自然选择使得学习社会规范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
人们要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
☐二、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真正的利他主义是不存在的,只有报酬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
☐三、移情-利他主义假设(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巴特森(batson,1991)认为人们常常纯粹是出于善心而助人。
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即使自己可能付出代价。
当移情发生的时候,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
☐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Batson,2002的研究☐2*2因素设计,自变量:1、移情;2、利己☐研究程序:☐大学生被试听录音,内容为一个出了车祸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人帮助补课。
☐移情条件的控制:通过指导语改变被试的移情程度。
高移情条件下,要求想象该学生遇到这样的事件感受是怎样的,低移情条件下,要求被试不要关注该学生的感觉。
☐利己条件的控制:研究者改变不帮助该学生的代价,高代价条件中,被试知道该学生下周将回班级上课。
那么被试将会因为拒绝帮助他而感到不舒服。
低代价条件:该学生会在家学习,不会来上课,被试不必面对他,并为没有帮助而感到内疚。
☐结果:在高移情条件下,无论代价高低,人们都愿意提供帮助。
在低移情条件下,认为将在课堂上遇到该学生的人比认为不会遇到她的人,愿意提供帮助的要多得多。
表明移情低的时候,社会交换开始起作用。
3、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利他行为3.1个体差异:存在利他人格吗?一些人有更多的利他人格,但人格的个体差异不是一个人多么乐于助人的唯一预测源。
研究表明,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分数高的人未必比分数低的更能助人。
☐但是个体的人际责任归因风格、移情能力和利他技能和价值观影响其利他行为。
人际责任归因:责任归属于谁?☐面对失去能力而需要帮助的人,人们是否会给以帮助主要通过认知归因而作出决定。
☐一般的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
若他人的困难是由于自我放松而造成,则助人行为受到抑制,反之,他人困难若是不可控制的,则人们更愿意作出帮助。
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强者更多助人,即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需要、痛苦等)就能产生助人行为。
价值观:如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能助长信教者的利他行为,因为宗教一般都向教徒宣传“与人为善”。
盖洛普(1984)的民意测验表明,具有高度信仰的宗教徒到需要帮助的地方去工作的可能性最大。
3.2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女人在长期的照顾关系中比男性更多助人行为,而在冒险救助陌生人方面男生的比例更大。
6-12岁间,年龄增长,利他行为也增多。
3.3文化差异:人们更愿意帮助内群体的人。
文化因素决定人们在划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界限有多清晰时起作用。
3.4心境的影响:心情好,做好事;做好事,好心情;情境性的内疚-补偿4、亲社会行为情境因素:什么时候人们会帮助他人☐ 4.1环境:乡村与城市人口密度越大,人们助人的可能性越少。
米尔格拉姆认为,住在城市里的人经常被刺激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
☐ 4.2关系的性质:人们会更愿意熟悉的人,如朋友或家庭成员。
对人们彼此熟悉时,更关注助人的长期收益。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比较亲密的关系中,人们较少考虑他们会收到的好处。
但是也有例外,在重要的领域中,人们更愿意向陌生人提供帮助而非朋友。
因为看见亲近的朋友做得更好,会伤害我们的自尊。
☐ 4.3旁观者数目:目击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这一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
Latanee和darley1970的研究☐你在参加一个人们对城市生活问题态度的研究。
指导语让你填写一张问卷。
然后注意到白色的烟从小通风口一点点进入室内。
不久后,房间里充满了烟,你会做什么?☐结果:当人们独自一人时,大多数做出反应。
2分钟之内,50%的人离开房间找到实验者。
6分钟之内,75%的人向实验者报警。
☐在三人组的条件下,只有12%的人在2分钟内报告雾,38%的组有人在6分钟之内报告雾。
在不反应的组织,在不反应的组中,参与者还是用手挥开烟雾,填写问卷。
责任扩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一)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来源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是一个关于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的著名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Latané, 1981)在总结自60年代开始的利他行为和旁观者干预的实验研究后,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
渊源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B=F(P, E)个体的行为(behavior)是个体内外需要(person)与其所处心理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即个体所处的心理场决定个体的行为。
拉特纳认为应该从社会力场(social force field)的角度来探索社会力(即他人或群体的影响力)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及其规律。
(1). 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在一个社会力场中,对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影响源,接受其影响的人越多,这个影响源对于某一目标人的作用力也就越小。
目标人越多,每个目标人所接受的来自影响源的作用力也越小。
第n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要小于第((n-1)个目标靶对作用力的分散作用。
(2). 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时间的因素是影响社会作用力的重要因素。
同样的影响源,在不同时间里出现,对人们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力是不同的。
影响源数目的增加,虽会使整个社会力场的作用力增加,但与原有影响源所发挥的作用力相比较,后增加的影响源产生的作用力递减。
1元-0元 > 100元-99元(边界递减作用)(3). 社会作用力乘法原则I=F(SIN)I (impact) :影响源作用于一个目标靶个体时,该个体体验到的作用力的量S (strength):社会源的强度(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等)I (immediacy):接近性(时间、空间)N (number):作用源的人数作用源某一维度被削弱,整个作用力的强度也会削弱;提高某一维度的强度也可以弥补另一维度强度较弱带来的缺陷,从而提高整个作用力的强度。
4.4匆忙与助人代价匆忙的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匆忙的条件,增加了人们助人的代价,从而使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减小。
达利(J.M. Darley)等人1973年的研究证明,个人在有紧急的事情要做和没有紧急事情的情况下,助人行为有着不同的模式。
匆忙的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5、谁更容易获得帮助?5.1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者是男性的时候。
☐男性更愿意帮助那些忧伤的女性(Latane & Dabbs,1975; Piliavin & Unger,1985)。
5.2相似性☐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5.3人格特征☐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些是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而使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太愿意帮助那些内在可决定的理由而使得自己面临困境的人。
5.4外部特征:吸引力越大,被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6、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二、示范作用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四、助人技能的学习五、价值取向的教育二、攻击行为1、什么是攻击?☐攻击行为:引起他人身体或心理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有明确的意图⏹行动可能是身体上或言词上的。
⏹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Berkowitz(1993)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攻击:☐敌对性攻击:一种源于愤怒、旨在将痛苦加于人的攻击行为。
☐工具性攻击:以攻击为手段来达成某种目的,而非以造成伤害为目的的攻击行为。
☐例:球场上的攻击行为2、攻击是天生的本能,还是后天习得?☐Thonmas Hobbes,1651主张人类在自然状态中是残暴的。
☐Freud,人天生具有死本能,它致力于摧毁生命。
除非得到释放,否则将会爆发。
☐能否证明攻击行为不是严格预设的(本能)?郭任远的实验——猫和老鼠可以是朋友?关于实验证据的争论☐郭任远的实验中,小猫与老鼠成了朋友,而且当小猫有机会捕杀其他老鼠时,它也拒绝了。
它的友善泛化到其他的老鼠上。
⏹能否证明攻击行为不是天性吗?----它可能证明了攻击本能可以被童年的经验抑制。
☐另一位科学家证明,当一只老鼠被诱入笼子时,隔离抚养的老鼠会攻击,且其方式与有打斗经验的老鼠完全相同。
因此,攻击不需要学习。
⏹Scott,1958认为这个实验不意味着攻击必然是本能的。
需要发现生理学上的证据,打斗的刺激仅仅来自于身体内部。
才能证明这个结论。
上述实验中,新来的老鼠刺激其打斗。
Scott认为没有天生的打斗需求。
如果一个生物可能很好地安排生活,不需要打斗。
☐康拉德·洛仑兹(K.Lorentz)⏹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
人与动物攻击的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而与外界刺激无关。
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的释放。
(基于对一种热带鱼的观察)☐目前普遍接受的结论⏹攻击之所以在进化中被保留下来,因为这具有使动物存活的价值。
同时,几乎所有的动物也演化出一种有力的抑制机制,使他们这么做对其最有利的情况下,抑制它们的攻击。
因此攻击确实有本能的成分,并并非完全出自于本能,它是一种选择性策略,取决于先前的社会经验和当时的情境。
总之,攻击行为可以被改变。
3、神经和化学成分对攻击的影响☐大脑区域:⏹杏仁核,受到刺激时,攻击行为增加;杏仁核神经活动受阻时,动物会变得温顺。
☐影响攻击行为的生物化学成分:⏹1)大脑中的5-羟色胺,会对攻击产生抑制作用。
该物质过少,会导致攻击行为增加。
⏹2)一种男性激素---睾丸素也会使得攻击行为增加。
▪男性是否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别差异是否具有文化共通性?☐酒精:为什么增加攻击行为:一、减少社会抑制力。
二、改变了信息处理的方式,人们在酒精作用下会遗失细节,从而对信息错误的理解。
☐身体不适和痛苦:人们在身体不适时,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增加。
研究表明高温度与攻击性也存在关系。
美国五十个城市45年(1950-1995)的年平均温度 vs 暴力犯罪的信息——天气越热的年份里暴力犯罪的比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