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理解和运用
成语解释及例句
成语解释及例句一、成语解释成语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意义的词组,常用于修辞和表达。
它们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和智慧。
下面,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成语并附上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守株待兔解释:守株待兔是指一个人安于现状,不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而等着机会自动来到,希望能够轻松地得到成功。
例句: - 他从不努力学习,只是守株待兔地等待好成绩的到来。
- 你不能守株待兔,应该主动去争取你想要的机会。
2. 亡羊补牢解释:亡羊补牢是指事情已经发生了损失,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
例句: - 小明意识到他错过了交作业的时间,但他决定亡羊补牢,立即完成作业。
- 公司意识到市场变化,决定亡羊补牢,加快产品研发进度。
3. 锦上添花解释:锦上添花是指在原本已经很好的基础上再做更好,为已经非常出色的事情再增添额外的优点或价值。
例句: - 这个好消息就像锦上添花,使得我们的节日更加快乐。
- 在他出色的表演之后,女主角的演唱更像是锦上添花。
二、成语例句下面是一些常用成语的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1.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表示所有的人都应该团结友爱,没有族裔或国界的隔阂。
–例句:我们应该用宽广的心胸对待他人,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2.画龙点睛。
–解释:在文章、绘画等中点燃关键之处,使作品显得独具一格或更加生动有趣。
–例句:在描述历史事件时,作者使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真正画龙点睛。
3.隔岸观火。
–解释:看着别人遭遇困难而不去帮助或解决问题。
–例句:他选择隔岸观火而不是帮忙解决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
4.百折不挠。
–解释:经历多次挫折后,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例句: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但他百折不挠地追求梦想。
5.触类旁通。
–解释:通过类推、比较等方法,将某个问题和另一个不同的问题联系起来。
–例句:我在学习数学时,发现触类旁通对于解决难题非常有帮助。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表达力。
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合理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展示个人的修养和语言能力。
因此,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是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一环。
一、成语的理解成语是由单个汉字组成的固定词组,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和情感。
理解成语首先需要了解其词义和来源,进而把握其文化内涵和使用场合。
例如,“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当羊走失时,修补栅栏。
在引申意义上,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挽回损失。
同时,这个成语也包含着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戒的意味。
二、成语的运用1.加深表达力成语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学习态度。
通过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迅速表达出一个人长时间不努力学习的结果。
2.增强修辞效果成语在修辞方面有很高的效果,可以让文章更加优美。
例如,“独善其身”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遵循自己的原则行事,不随波逐流。
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修辞效果,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3.凝练精炼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非常高的语义密度。
适当运用成语可以在有限的语言篇幅中表达更多内容。
例如,“乐观进取”这个成语,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用这个成语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可以直接表达出他积极向上的态度,使文章更加凝练。
4.启迪思考成语的使用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例如,“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可以引发对于盲目等待和缺乏主动性的反思,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成语的运用技巧1.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成语的使用必须要与文章的主题和语境相契合。
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需求选择与之相符的成语,避免出现牵强附会或使用不当的情况。
2. 注意成语的使用场合成语的使用场合是有限制的,不同的成语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有的成语适合用在散文或记叙文中,有的成语适合用在论述或说明文中。
成语大全实用与解释
成语大全及解说1、春花秋实:春季开花,秋季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品德。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就。
2、春光明朗:明朗:美好,可爱。
形容春季的光景鲜亮可爱。
3、春光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
春季的风景惹起人们的兴致。
4、春光满园:园内各处都是春季漂亮的风景。
比喻繁荣昌盛的情形。
5、花红柳绿:形容明朗的春季情形。
也形容貌色娇艳纷纷。
6、回春好手:回春:使春季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妙。
7 、温故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领会。
也指回想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8、任重道远 :比喻责任重要,要经历长久的奋斗。
9、死尔后已 :形容为达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10、欣喜若狂 :形容特别快乐的神态。
11、全神贯注 :形容注意力特别集中。
12、喃喃自语 :自己和自己说话。
13、危在旦夕 :形容状况十分紧急。
14、雨后春笋 :形容新惹祸物大批浮现。
15、目不暇接 :比喻眼前出现了很多精良的事物。
16、顶天立地 :形容形象特别高大,气派豪放。
17、想方设法 :想尽和用尽各种方法。
18、迫不及待 :比喻要求很急迫,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同样。
19、谨小慎微 :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20、面目一新 :形容旧的相貌改变了,体现出崭新的相貌 .21、胸中有数 :成:达成,现成。
比喻特别有信心 .22、标新立异 :别:别处的,独到的。
有独到的风格 .23、风声鹤唳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人在慌张时疑神疑鬼。
24 、见贤思齐 : 见到品学兼优的人就想追上他。
25 、鹤发童颜 --- 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26、弘扬光大 --- 使好的作风、传统等获得发展和提升。
27、振聋发聩 --- 启迪人深刻思虑,有所觉悟。
28、奋发图强 --- 下定信心,努力追求进步。
29、业精于勤 --- 学业精湛是由勤劳得来的。
30 、不问可知:喻:认识,理解。
不用说话就能理解。
形容道理很显然。
31、不谋而合:约:相约。
语文成语的理解与应用
语文成语的理解与应用语文是我们学习中文的课程,而成语是中文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理解和应用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语文成语的理解和应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一、成语的理解成语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结构完整的词语,它们通常由形象生动的文字描述来表达丰富的意义。
理解成语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解成语的每个字的字义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每个字都代表着特定的含义,通过将每个字的意义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含义。
例如,成语“井然有序”中的“井”字意味着整齐,而“然”则表示自然,两个字结合起来就表示事物有序进行的意思。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察成语的典故和背景来理解它们的意义。
许多成语都源自于古代的故事和传说,了解这些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中的典故是孔子去拜访鲁哀公,对公车里轻重不同的斧子有了深刻的体会。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指自不量力地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二、成语的应用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它们来丰富我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在写作方面,我们可以运用成语来增加文章的语言魅力和表达的深度。
通过恰当地使用成语,我们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印象深刻。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聪明时,我们可以使用成语“睿智过人”来形容他的智慧超群。
另外,在口语表达中使用成语也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富有色彩。
成语常常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更丰富的意思。
通过合理地运用成语,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口语更具表达力和说服力。
三、学习成语的方法学习成语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1.多读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丰富的成语,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2.积累成语词典。
成语词典是学习成语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提供例句帮助我们掌握用法。
语文: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语文: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知识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一、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由四个字组成,多数源于古代文学、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凝固性。
2.成语的特点:结构固定、意义丰富、表达精炼、具有隐含意义。
二、成语的分类1.人物成语:以历史人物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如“愚公移山”、“掩耳盗铃”。
2.动物成语:以动物为主要元素,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
3.植物成语:以植物为主要元素,如“草木皆兵”、“瓜熟蒂落”。
4.自然现象成语:以自然现象为主要元素,如“春暖花开”、“雨后春笋”。
5.颜色成语:以颜色为主要元素,如“万紫千红”、“黑白分明”。
6.数字成语:以数字为主要元素,如“一心一意”、“五湖四海”。
三、成语的理解1.成语的本义:成语最初出现的意义,如“掩耳盗铃”原指盗铃者掩耳以避铃声,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2.成语的引申义:成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原义相关但更为丰富的意义,如“掩耳盗铃”引申为形容人故意回避事实,自欺欺人。
3.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如“狐假虎威”含贬义,形容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四、成语的运用1.成语在句中的作用: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句子更简洁、生动、形象。
2.成语的适用场合: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如在描述人物品质时,可以使用“视死如归”、“大公无私”等成语。
3.成语的搭配:注意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如“成果丰硕”中的“丰硕”与“成果”搭配恰当。
4.成语的误用:避免成语的误用,如“不可救药”用来形容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而不是人。
五、成语的学习与积累1.成语的来源: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了解成语的起源。
2.成语的记忆:采用联想、故事、例句等方法,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成语的积累:积累常用的成语,并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找和运用。
4.成语的实际运用:在写作、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水平。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语文知识尤为重要。
其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小学六年级语文重要知识归纳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成语的定义及作用成语是汉语中特定的短语,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成,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表达特定意义的功能。
成语凝练、形象,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含义,常用于修辞、表达情感、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等方面。
二、成语的来源与分类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有许多成语是由历史故事、传说、寓言等衍生而来的。
根据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将其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多种类型。
1. 形容词成语:以形容词为主要词性,用于修饰名词或表示某种属性。
例如:拔苗助长、高山流水、明目张胆等。
2. 动词成语:以动词为主要词性,用于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
例如:闭门造车、临渊羡鱼、自相矛盾等。
3. 名词成语:以名词为主要词性,用于表示某种事物或概念。
例如:纸上谈兵、井底之蛙、目瞪口呆等。
三、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理解成语的含义对于学习语文、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理解与运用方式:1. 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意义相符,理解字面意思有助于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例如:心如刀割,字面意思是心像被刀割一样痛苦。
用于形容内心的痛苦,表达深刻悲伤的情感。
2. 理解成语的典故故事:有些成语的词源于历史古事,了解典故背后的故事,有助于理解成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
例如:掩耳盗铃,源于《列子·否泰》中的寓言故事。
意为掩耳不听,自欺欺人。
3. 运用成语进行比喻:成语可以用于比喻和修辞,使文辞更加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他的话就像刀子一样尖锐,让人受不了。
4. 运用成语进行联想:在写作或交流中,可以通过成语进行联想和引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成语解释大全详解
成语解释大全详解一、独立成篇的短文型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达意义。
本文将逐一详解各种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这些成语。
1.百年树人成语“百年树人”源自于《论语》中的一句话:“不成人,吾未见难矣。
”意指培养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而从事教育工作更是如此。
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强调培养人才的艰难和漫长过程。
2.不可思议成语“不可思议”用来形容某些事情或现象无法通过常理理解,或者完全无法想象和解释。
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佛教经典,其中有一部佛经名为《大百世经》,其中记载了一些超乎人们想象的神奇事物。
后来,“不可思议”逐渐演化成一种形容词,用来形容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
3.心照不宣成语“心照不宣”意指双方心意相通,无需言语表达即可明了。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默契和默契的情况,用来形容双方共同理解的情感。
……二、归纳总结型成语的使用十分广泛,它们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社会经验,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解释,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1.动物成语动物成语是指以动物为主题的成语,它们用生动形象的动物来比喻人的行为和品质。
例如,“狼狈为奸”形容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共同坏事;“如虎添翼”形容加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2.自然景物成语自然景物成语是以自然界的各种景物为主题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感情、行为或境遇。
例如,“花好月圆”形容美好和谐的景象;“雪中送炭”形容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援助。
3.社会现象成语社会现象成语是以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为主题的成语,用来形容社会中的各种行为和状态。
例如,“人浮于事”形容人多而任务少;“酒足饭饱”形容吃饱喝足。
……三、故事型成语有时候与具体的故事和典故有关,理解这些故事和典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与成语相关的经典故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些成语。
1.成竹在胸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子胥的大臣,他被楚国叛臣一直设法陷害,准备让国君杀掉子胥。
成语的含义及使用
成语的含义及使用本文列举了部分成语的含义和其使用,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1. 一马当先:比喻在众人中率先行动,带头前进。
例句: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带领队伍获得了胜利。
2.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例句:他本来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是画蛇添足地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3.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疑虑或恐惧而产生的错觉或误解。
例句:那个小偷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以为是警察,结果惊慌失措地逃跑了,这完全是他杯弓蛇影的结果。
4.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缺乏开阔眼界的人。
例句:他只待在家里看电视,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真是个井底之蛙。
5. 狐假虎威: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例句:那个小混混总是狐假虎威地欺负弱小的同学,让人很讨厌。
6. 守株待兔:比喻不劳而获,坐等成功的到来。
例句:他整天无所事事,只是坐在家里守株待兔,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
7. 纸上谈兵: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而不实际行动的人。
例句:他虽然很有学问,但是总是纸上谈兵,从不实践自己的理论。
8. 杀鸡焉用牛刀:比喻用过于强大的手段对付小问题,显得不必要和浪费。
例句:这个问题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力气解决,杀鸡焉用牛刀呢?9.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错了事情,最终要承担后果。
例句:他一直欺骗家人,最后自食其果被家人赶出了家门。
10.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艺术品中加上关键性的一笔,使其更加完美。
例句:这幅画的主题是自然风光,画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最后用一朵花来点缀画面,画龙点睛,使整幅画更加生动。
11. 对牛弹琴:比喻向不懂的人讲解高深的知识或艺术作品,显得白费口舌。
例句:他对那些音乐爱好者讲起了古典音乐,结果他们听得一脸茫然,就像是在对牛弹琴一样。
12.如鱼得水:比喻非常适应某个环境或工作状态,感到非常自在和舒适。
例句:这个画家的笔下,花草树木仿佛是活生生的生物,他画起来就像是和自然融为一体,如鱼得水。
13.浅显易懂:意思是表达或解释的内容简单明了,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引言:成语是中国语文的瑰宝,它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
学习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选择小学语文教材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并附带20道以上对应的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正文:一、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类,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成语的特点包括形式固定、意义丰富、来源广泛等。
练习题:1. 什么是成语?2. 成语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 成语是由一定数量的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成语的特点包括形式固定、意义丰富、来源广泛等。
二、成语的理解与引申意义成语不仅仅是一种词组,还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引申意义。
通过理解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可以运用成语丰富语言表达。
练习题:1. 解释成语“一日千里”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2. 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答案:1. “一日千里”的字面意义是指一天能走上千里的路程,引申意义是指事物发展迅速、进展迅猛的意思。
2. “画龙点睛”的字面意义是指画龙时画龙的眼睛,引申意义是指在文章或作品中关键部分的精彩点睛,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三、成语的运用与表达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常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学会运用成语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练习题:1. 用适当的成语填空:“如果你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_______,不断学习进步。
”2. 用适当的成语填空:“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真是_______。
”答案:1. 用适当的成语填空:“如果你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学习进步。
”2. 用适当的成语填空:“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真是一帆风顺。
”四、成语故事与文化传承成语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通过了解成语的故事和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成语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可以提高交流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理解成语首先需要理解其内在的意义。
成语通常由几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含义,而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独特的意义。
因此,正确理解成语需要对其中每个字的意思有清晰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成语,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者相关的字典,了解每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事件,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
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避免在使用成语时出现错误的情况。
二、掌握成语的用法掌握成语的用法是正确运用成语的关键。
成语虽然有独特的意义,但使用的方式和其他词语并无太大区别。
因此,在运用成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语境相适应:成语的使用应该符合语境,与上下文相适应。
如果成语的使用与语境不符,可能导致误解或者产生歧义。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语境来决定是否适合使用成语。
2. 用法灵活多样:虽然成语有固定的意义,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可以通过改变语序、增减修饰语或者结合其他成语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变通的同时要保持成语原有的意义和形象。
3. 注意成语搭配:成语在运用时,搭配的词语也需要注意。
正确的搭配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而错误的搭配则可能造成语言上的不协调或者不通顺。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搭配的合理性,并且尽量避免搭配上的错误。
三、培养成语的运用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因此,培养成语的运用能力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积累。
1. 广泛阅读:阅读是积累成语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以及专门介绍成语的书籍,可以学到更多的成语,并且了解其正确的用法和意义。
成语理解与运用
成语专题:成语理解与运用一、成语常见误用类型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约定俗成的,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技巧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技巧成语,作为汉语的独特表达方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正确地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更能展现出个人的智慧和才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读成语的技巧和运用成语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一、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成语是源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产物,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因此,要正确理解成语,有必要了解其来源和含义。
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过研究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可以了解到成语的背后故事,从而对其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要注意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含义之间的区别。
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情景有所差距,理解成语时要注重其隐含的文化和传统背景,善于抓住其主要意义和引申义。
二、培养成语的积累与记忆成语犹如汉语的精粹,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了解更多的成语并进行适当的积累,是掌握成语的运用技巧的前提。
1. 阅读与学习:通过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古代典籍等,积累并理解其中的成语用法和含义。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标注、整理和复习常用的成语,以便记忆和运用。
2. 刻意练习: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设置专门的成语记忆与运用练习,例如背诵成语,完成成语填空,构思成语故事等。
通过刻意的练习,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增强将成语融入到写作和口语中的能力。
三、灵活运用成语的技巧掌握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记忆,我们就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成语来丰富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运用成语的技巧:1. 准确理解: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对其含义的准确理解。
只有对成语的含义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在适当的场合。
2. 灵活运用: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比喻或修饰事物,通过合适的成语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成语来展现细腻的感情、独特的意境或生动的场景。
3. 增添语言的多样性:成语作为汉语的瑰宝,可以丰富语言的多样性,使表达更具魅力和文化底蕴。
小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
小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短语形式,由于其独特的表意方式和鲜明的文化特点,成为了汉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生的课文中,成语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成语的方法和技巧。
一、积极阅读和思考在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积极的阅读和思考。
小学生应该经常阅读各种类型的课文,包括作文、小说、故事等,并注意其中的成语使用。
阅读中,要关注成语的上下文,思考成语的意义以及它所描述的事物或情境。
同时,还应该注意成语的词义辨析,了解其多义和特殊用法。
二、记忆和积累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需要记忆和积累。
小学生可以通过背诵成语和积累成语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成语水平。
在背诵成语的过程中,可以辅以图片、故事情境等辅助记忆的方法,让成语更加生动形象。
此外,可以编写成语卡片或笔记本,将学习到的成语进行整理分类,方便随时复习和应用。
三、灵活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需要灵活运用。
小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课文中成语的使用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口语表达中,增强理解和应用成语的能力。
在写作中,可以结合成语进行修辞和表达,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在口语表达中,可以巧妙地运用成语,让对话更有趣味和表现力。
四、注意成语的修辞功能成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表达功能。
小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时,要注意成语的修辞功能。
成语可以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强调句子的语气、情感和感观效果。
因此,在运用成语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求,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修辞,提升表达的效果。
通过积极阅读、记忆积累、灵活运用和注意成语的修辞功能,小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
成语作为汉语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趣味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小学生应该重视对成语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成语水平,让课文中的成语成为自己语言表达的瑰宝。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其具有简洁精辟、寓意深远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文学作品中。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展示个人的修养和思维深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以帮助读者提升语言表达的水平。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字面意义理解成语的字面意义是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基础。
成语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每一个字都具有自己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出发,推断成语的意思。
例如,成语“亡羊补牢”由“亡羊”和“补牢”两个词组成,亡羊是指羊丢失,补牢是指修建牢笼。
从字面上看,“亡羊补牢”意味着在羊丢失之后修建牢笼,来防止其他羊再次丢失。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情发生错误之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或修正,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正确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和用法。
二、了解成语的典故来源成语大多数来源于历史典故,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中。
了解成语的典故来源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齐国谋士子产被夺权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逃亡的情景。
他的妻子被他要求割下了一只脚,以节省逃亡所需的食物。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割席分腿”的典故来源。
了解成语典故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成语所传达的思想和哲理。
三、理解成语的寓意和比喻成语寓意深远,往往以隐喻和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
正确理解成语的寓意和比喻,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来丰富语言表达。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字面上是指大师傅门前耍斧子,意思是说别人拿一把斧子来炫耀,却不知道对方是行家。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自以为拥有高超技艺或者经验,却在专业领域表现出的技能或者知识不如他人。
理解成语的隐喻和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运用成语,达到精准表达的效果。
四、注意成语的语境搭配成语的运用需要注意其语境搭配,以避免产生歧义或者误解。
加点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
加点词语(成语)理解与运用成语是汉语的精髓之一,它们不仅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各种文化传统与社会习惯。
在学习中文时,了解成语的意义及用法对于提高语言水平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与用法。
1. 四面楚歌:意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四面都是敌人。
用法:形容困境,比如说“他在压力下,感觉自己四面楚歌”。
2. 画蛇添足:意义:做了多余而无用的事情。
用法:比如说“他想替我多做一些工作,但他不知道他的所谓‘帮助’是画蛇添足”。
3. 守株待兔:意义:等待机会而不亲主动去寻找。
用法:比如说“你在家守株待兔,别想展示自己的优秀能力”。
4. 马到成功:意义:比喻做事非常迅速成功。
用法:比如说“他非常有信心,一旦开始做事就是马到成功”。
5. 一石二鸟:意义:比喻一举得到两个好处。
用法:比如说“这个主意非常好,因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成本,一石二鸟”。
6. 守口如瓶:意义:保守秘密,不透露出去。
用法:比如说“警察训练他们守口如瓶,不泄漏任何机密”。
7. 七上八下:意义:非常焦虑和不安。
用法:比如说“考试的前一个晚上,我七上八下”.8. 班门弄斧:意义:在内行面前卖弄自己的爱好或知识。
用法: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上说话,我在旁边班门弄斧”。
9. 井底之蛙:意义:只知道自己身边的局限,没有更广阔的视野。
用法:比如说“他不愿意出门旅行,因为他害怕变成井底之蛙”。
10.卧薪尝胆:意义:刻苦努力,无所畏惧。
用法:比如说“他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卧薪尝胆”。
成语意义及用法
成语意义及用法成语是中文特有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经过长期形成和积累的固定搭配词组。
成语既具有独特的含义,又富有文化内涵,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示例来解释其具体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1. 一帆风顺成语“一帆风顺”形容事物顺利,没有阻碍或困难。
可以用来形容事业、生活等方面的顺利发展。
例如:“他创业以来,一帆风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大企业的老板。
”2. 人山人海成语“人山人海”形容人群密集,人数众多,形成一片繁忙的景象。
可以用来描述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例如:“在节假日里,各大旅游景点都会出现人山人海的场面。
”3. 卧薪尝胆成语“卧薪尝胆”源自《史记·朱子治黄石公案》。
形容人通过坚持刻苦努力,以达到坚定决心和追求目标的目的。
例如:“他每天都早起锻炼身体,卧薪尝胆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4. 如鱼得水成语“如鱼得水”形容人到了适合自己的环境或场所,感觉非常舒服和自在。
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境下非常得心应手。
例如:“她在音乐的领域里就像鱼得水,每一次演奏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5. 画蛇添足成语“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不必要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而不自量力的行为。
例如:“我已经说明白了,你再解释只是画蛇添足。
”6. 掩耳盗铃成语“掩耳盗铃”形容自欺欺人,对于明摆着的事情选择视而不见。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明知错误却不愿意改正的人。
例如:“他明明知道这件事是错的,却还选择不去面对,真是掩耳盗铃。
”7. 守株待兔成语“守株待兔”源自《晋书·苏秦传》,形容坐等机会到来而不主动行动。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消极等待、不积极奋斗的人。
例如:“成功不能只靠守株待兔,要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
”8. 画龙点睛成语“画龙点睛”形容一种修辞手法,意味着通过添加一个重要的细节使整体变得完美和精彩。
可以用来形容在表达中巧妙地点出关键问题的方式。
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成语
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成语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还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成语的重要性,并从准确理解、恰当运用以及扩展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准确理解成语的内涵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但是,很多人在运用成语时常常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
正确理解成语意义是使用成语的前提,只有理解成语的内涵,才能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首先,准确理解成语的基本词义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含义并不完全一致,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积累,确保掌握每个成语的准确含义。
比如,“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失去了一只羊后再去修补羊圈,但实际含义是指在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其次,准确理解成语的典故来源也是重要的一点。
每个成语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来源,了解这些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
例如,“病入膏肓”这个成语,它的典故来源于《论语·阳货篇》,描述了一个人的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二、恰当运用成语的技巧正确运用成语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它们插入到对话或文章中,更需要考虑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境。
以下是一些恰当运用成语的技巧。
首先,要注重语言的环境和场景。
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成语的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正式场合或者正规写作中,应当注意使用成语的程度和频率,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文字过于生硬。
而在日常口语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常见的成语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其次,要考虑成语与其修饰词之间的搭配。
成语往往需要与其他词语进行搭配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如雷贯耳”就需要搭配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物来具体描述。
只有搭配得当,才能使成语的含义更加准确传达出来。
三、扩展运用成语的创造性在掌握了成语的基本意义和正确运用技巧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展运用成语,增加表达的创造性。
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成语的理解和使用成语是是汉语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都和成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类文体中如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说明文、学术论文等,成语均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可以这样说,要学好语文,掌握成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文学上要达到一定境界,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非常关键。
一、成语的含义和特点成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是意义完整的、结构上定型的、在语法上与单词等价的固定性短语,是现成的或既成习用语。
如成语“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并不是四个字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结构上则不能改变字眼或顺序,不能说成“鼠目光寸”等;在句中则起一个单词的语法作用,如“这种鼠目寸光、有眼无珠之徒,成不了气候”(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一句,“鼠目寸光”跟“有眼无珠”都是“徒”的定语。
二、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一)成语的来源1、历史继承下来的A、古代书面语言:有的属于神话传说: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有的属于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有的属于历史典故:负荆请罪、破釜沉舟;有的属于诗文名句:忧心忡忡、老骥伏枥。
B、群众口头语言:水到渠成、千夫所指、狼子野心、正大光明。
2、当代创造出来的:一穷二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求同存异、百花齐放、扬长避短、饮水思源、自力更生、按劳取酬、争分夺秒、穷则思变、厚今薄占、史无前例、与时俱进。
3、从外民族借用来的:火中取栗(拉·封丹寓言)、象牙之塔、五体投地、不可思议、心心相印(佛教经典)。
(二)成语的结构在五万多条汉语成语中,有三字格的,也有五字、六字、七字格的,如“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五十步笑百步”、“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绝大多数成语(约占96%)为四字格式。
这些四字格的成语,其内部语素的组合是有一定的语序和层次的。
汉语语法的各种结构,几乎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概括起来,成语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并列关系(内部又可分陈述、支配、偏正)陈述的并列式:由两个陈述式的词语并列而成的。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
成语用法详解知识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并具有固定的词义和惯用的搭配。
成语广泛应用于汉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一、成语使用方法1.理解成语的意义:在正确使用成语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往往由两个或以上的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整个成语的意义通常与字面意思不完全一致。
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成语的出处、来源和用法来加深对成语意义的理解。
例如,成语“画龙点睛”字面上意思为在画龙时点亮龙的眼睛,但实际意义是在文章或作品中加入一句关键的话语,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正确运用成语:成语往往有固定的搭配和用法,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遵循成语的惯例。
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语序或成分,否则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发生变化。
例如,成语“班门弄斧”指的是老师傅在木匠班门口摆弄斧子,意思是用自己的斧头在专业方面向专家炫耀。
如果将“班门”改成其他地点,或者将“弄斧”改成其他动作,就无法表达成语原本的意义。
3.恰当使用成语:成语虽然有一定的表达效果,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
在正式的场合或者严谨的文体中,使用成语要谨慎。
在口语交流、幽默或者故事情节中使用成语则更为合适。
例如,在正式的商务会议中使用成语可能会显得不够正式和严肃,而在家庭聚会或者友好交流中使用成语则可以增加趣味和交流效果。
二、成语的相关知识点1.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通常有四种,分别是《诗经》、《论语》、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留下了许多成语的雏形。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也被后人发展成了成语。
2.成语的用法:成语可用于修辞、比喻、点题、判断、议论等方面。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声势,使语言更具韵味。
3.成语的分类:成语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等,其中形容词成语最为常见。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成语是中文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简洁而形象的字词组合,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
然而,由于成语的特殊性,很多人在阅读和理解成语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语解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一、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是理解成语含义的重要基础。
成语来源于历史、文学、传说等各个领域,它们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故事。
通过了解成语的来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例如,成语“画蛇添足”源于一则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多此一举;成语“打草惊蛇”则源于《战国策·赵策一》中的故事,意味着做事要谨慎小心。
二、寻找成语的上下文语境在阅读成语时,了解成语所在句子或语篇的语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分析成语所处的上下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时,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
例如,成语“一毛不拔”可以表示人吝啬小气,也可以表示人非常大方,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会有所变化。
三、注意成语的形象比喻和修辞手法成语通常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在理解成语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其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来推测其含义。
例如,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羊补牢”就是一种典型的比喻手法,意味着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
成语“杯弓蛇影”中的“杯弓蛇影”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人过于敏感和多疑。
四、善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是我们的好帮手。
现在有很多成语词典和成语查询网站,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成语的解释、来源和用法。
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成语,并且及时解决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积累和运用成语最后,要想熟练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积累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注意观察和记忆成语,积累一定量的成语词汇。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我们适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增加文章或对话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理解和运用
成语理解和运用
考点预测
成语的正确使用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答这类题,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句子的结构,感情色彩及搭配关系等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明确成语误用的原因有: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范围不当,逻辑脱节,句式不合,敬谦错位,词性误用。
解答技巧
平时对成语要重视积累。
①正确了解成语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误解词义;
②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③要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克服自相矛盾、重复累赘现象;④尤其要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
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
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
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
穷困愁苦,失意消沉。
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驯良、顺从。
连声诺诺:一声接一声地答应。
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生死祸福:人生中的出生、死亡、灾祸、祥福。
有含盖人生世事的意思。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雅俗之分:高雅和低俗的区别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衰草连天:衰草应该就是枯草。
连天,形容多。
一大片的枯草。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草长莺飞:莺:黄鹂。
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
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在劫难逃:命定的灾祸是无法逃脱的(迷信)
【 漢典网】
啸聚山林: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
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束手无策:策:办法。
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
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
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动于衷:衷:内心。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经典试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在学习上确是有一些比较省力的办法。
B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C 为了让分别数载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沟通信息,我们精心组织了联欢会。
D 每天一下班,老张看到妻子已经将饭菜盛好放在餐桌上,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
【解题指津】 A(B"进退维谷"是进退两难的意思,与晒谷场的环境、开心嬉戏的心情不一致;C"不期而遇"词意为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以外碰见。
与有目的精心组织相矛盾;D"宾"是客人,词的意思是客人一到这里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老张下班回家,怎么能说"宾"呢?)
【经典试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王芳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在费时间了。
B 他的文章思想混乱,文理不通,真是不刊之论。
C 这些家伙现在装老实,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还会东山再起。
D 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触的夜泊图画。
【解题指津】 D(A"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不能用来说明对事情的经过不了解;B为望文生义引起的作物,使用者不懂"不刊之论"是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C"东山再起"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作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现比喻失势以后又重新得势。
此句使用者的意图是要表达"重新活动起来"的意思,应用含有贬义的"死灰复燃"而不能用"东山再起"。
)
课堂测试
1.(2004,重庆)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B、禅城区设置路边停车场应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C、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
毁。
D、我和老王单枪匹马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3.(2004, 鄂州)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B、母亲一走进花丛,那些花就手舞足蹈,像见到了亲人。
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4月18日,扬州结束了没有火车的历史,这一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祖国各地。
B.各商家在商品交易会上推出许多新产品吸引顾客,整个交易大厅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C.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大家应该相互谅解,设身处地思考问题,那么矛盾很快就能化解。
D.党和政府一直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最近又发文件要求全国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
5. (2004, 哈尔滨)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C.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老师诲人不倦的嘱托,一直鞭策着我不停地前进。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