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一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

欢迎阅读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额开端?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开始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原有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外,又先后出现了产业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3.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4.1.2.1.2.3.4.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三种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三种政治力量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阶级的方案;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2.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两个基本的选择: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两个中国之命运:帝国主义列强不会让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中国无法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以后社会阶级发生了那些变动?★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不过,2.3.4.另资本-1.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基地。

2.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要点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革命的主要领导阶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革命的主要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这两个革命阶段的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

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2,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是;(1)(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年---1860年,英、法)(3)甲午战争(1894年,日本),(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日、英、法、德、意、奥、美1900年)(5)全面侵华战争(1931年---1945年)。

其中,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放火烧毁颐和园的是八国联军。

3,四个不平等条约;(1)割让香港岛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水准进一步加深了。

(3)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的条约是中日《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水准。

(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该条约中,能够表达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工具的内容是;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4,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就是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社会各阶层企图实现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民主科学化的过程,以挽救民族危亡。

主要包括;经济工业化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科学化的新文化运动。

其中,开启中国近代化先河,实现近代化开端的运动是洋务运动。

在政治制度上,企图改变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类似于日本和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辛酉政变:1861年,外逃的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因其子载淳年幼,载淳的母亲、西宫皇太后慈禧权利欲迅速膨胀,妄图“垂帘听政”,遭到了顾命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的强烈反对。

于是,慈禧勾结发动政变,逮捕并杀害了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表现出了唯洋人马首是瞻的奴才嘴脸,因而颇受侵略者赏识。

因此,这一帮卖国贼的上台,更加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清政府逐渐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因1861年是旧历辛酉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辛酉政变”,又叫做北京政变。

2.皇族内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维护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方案。

1911年5月,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了责任内阁。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本应由汉族资产阶级分子组成的内阁里,13名大臣中汉族只占4人,而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因此被人讥讽为“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的出笼,表明清政府极其迷恋皇权,根本无意真正实行君主立宪。

这是地地道道的挂羊头卖狗肉,完全是清政府实行假君主立宪以欺骗人民的工具。

3.一二九运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及时发动了“救国图存、全民抗战”的口号。

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一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

会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到来。

4.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重点简答、论述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答: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

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引起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答: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它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C)。

《万国公报》B、《民报》C、《字林西报》D、《新民丛报》2、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3、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孙中山(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蓄谋已久,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此后,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勾结、扶植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专题0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专题0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加重人民负担。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中国的贸易主权
上海
香港岛
2100万
《南京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的影响
材料: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这些条约为西方在中国的掠夺,披上了“合法外衣”。在条约体制下,中国主权不再完整、独立,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鸦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争后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独立主权 的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 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观察地图信息,列强侵略的范围有什么变化?
香港岛
九龙司 地方一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英国 工业革命
材料: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落后就要挨打
1.知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史实,梳理主干知识线索。 2.掌握重点知识并学以致用: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③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关天培 虎门抗英 以身殉国
三元里人民 抗英斗争
陈化成 吴淞抗英 壮烈牺牲
李秀成 带领太平军 抗击洋枪队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习近平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资本主义列强侵华一、知识归类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⑴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⑵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⑶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⑷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⑴清朝晚期;⑵北洋政府时期;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归纳条约特点:如首先明确规定传教权的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的条约;中国内河航运权最先被破坏的条约;灭亡中国的条约等4、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割占(结合地图)⑴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⑵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1895年《马关条约》)⑶俄国:19世纪50—80年代,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地图)⑴《南京条约》;⑵《天津条约》;⑶《北京条约》;⑷《马关条约》。

*中国近代何处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多?列强是怎样逐渐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据图指出)有人说通过这些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人也从西方学了不少好东西?这话有道理吗?6、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表现⑴攫取海关管理权。

⑵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⑶贩卖华工。

⑷早期资本输出。

⑸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其侵略重点有何变化?清政府借外债和今天我们引进外资有区别吗?9、列强对近现代中国革命的镇压(表现)⑴绞杀太平天国运动;⑵绞杀义和团运动;⑶破坏辛亥革命;⑷破坏和镇压国民革命运动;⑸扶蒋反共;⑹干涉新中国内政10、列强在华矛盾的表现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⑵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争夺;⑶三国干涉还辽;⑷日俄战争;⑸分别扶植各派军阀割据一方。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整)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4、[简答]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达衰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多。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度,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只言片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茫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1/ 122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单选]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经典)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经典)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并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 鸦片战争和《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革命时期。

〔1〕鸦片战争〔2〕《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俄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甲午中日战争〔2〕《马关条约》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辛丑条约》二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19世纪末,日本也参加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展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19世纪中期,支持阿古柏入侵,并于1871年占领伊犁。

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俄国割占中国西北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介石打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开放府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
●台湾澎湖内中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
●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台办理移交手续。
1898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山东的威海卫和香港对岸的整个九龙半岛(新界),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附:《马关条约》内容:
●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 ;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通商口岸
2、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P35):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3、民族意识的觉醒:
(1)1841年,林则徐编成《四洲志》,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
(2)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内容P38】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1919)
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
(3)19世纪70年代以后,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一)·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一)·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

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以及历届反动政府的腐朽无能,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一、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1、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

在长达54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2、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注意:这一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四国,但由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侵略扩张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1)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产地,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它们将开放通商口岸放到显著位置;(2)作为封建国家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俄国的扩张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它以直接吞并领土为主。

在俄国吞并的领土中并没有带来新的资本主义因素。

所以,严格的说,它的扩张活动,不是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华,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一专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以下哪个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占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5、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A、赔款B、把持中国海关C、制造舆论D、进行宗教宣传6、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7、()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A、梁启超B、严复C、孙中山D、毛泽东8、以下哪个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工厂()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马关条约》9、以下哪个措施是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A、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在中国设立银行C、控制交通D、实行商品倾斜10、()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11、()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严复12、()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才B、邓延桢C、林则徐D、李鸿章13、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4、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A、林则徐B、道光帝C、关天培D、琦善15、在中国最早设立租界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6、西方列强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在下列哪件事后达到高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二)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 在清朝国势日衰之际,西方 资本主义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东 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的反差。 至18世纪,英、美、法等国 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 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 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 以其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
煌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 5 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 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 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 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社会结构 文化结构
第一讲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断代 从 秦 加王 秦 始 强朝 朝 皇 皇统 开 画 权治 始 像 。者 , 不历
中国封建社会 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封建的中央集权君 主专制制度。
经济结构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单元时限从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涉及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总体特征: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的对比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根本原因: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通过侵略夺取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条件:清政府腐朽没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自守;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是民族英雄3、鸦片战争的过程时间:1840—1842年标志: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扩大:1841年初,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战场:东南沿海地区对战争的态度:①主战派:林则徐等抗英;②妥协派:道光帝、琦善;③人民:三元里结果: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4、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 1842、8 中英(2)《南京条约》附件 1843年组成:《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3)《望厦条约》 1844年中美巡查医院建教堂(4)《黄埔条约》 1844年中法自由传教法国佬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根本的变化)社会矛盾: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主角:英法直接出兵,美俄为帮凶经过:1857—1858 1859—1860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7、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9世纪50—80年代,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8、太平天国运动背景:①阶级矛盾激化;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创立宗教理论(三合一:儒家大同思想、基督教思想、农民平均思想)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①土地分配制度;②产品分配制度;③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果:没有真正实行过\没有安定的环境;绝对的平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它发生在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的结束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二、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留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一次自发抗议运动。

新文化运动则是五四运动后的文化运动,强调民主、科学和进步,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军事产生了深
远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还为中共建
立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里程碑。

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成功取得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在1978年,中
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中国向现代化
国家迈进。

改革开放的成果包括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
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影响,复习资料中应包
括这些内容以及相关细节。

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有
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重要考点讲解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19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4、日本(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1)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抗日战争)从方式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专题二中国人民近代的抗争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一)地主阶级:反侵略斗争和探索1.抵抗派:(爱国官兵)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之一——西方列强侵华史2005年1月11日星期二【知识梳理】方法之一:按阶段梳理一、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1,国际背景:工业革命兴起与扩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2,主要国家:英法美俄,以英国为最强。

3,主要目的: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沙俄以满足领土扩张为目的)政治上直接发动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4,侵华手段:开埠通商(有那些?)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控制海关(协定关税海关总税务司)a,政治上主权沦丧,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沦为列强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5,对中国社会影响:经济结构变化外资经济出现洋务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新式学堂创办c,思想文化上教育近代化起步留学教育开始教会学校出现二、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1901年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英法相对衰落,美日德迅速崛起;掀起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狂潮。

2,主要国家:美日德强,美国领先。

(原因何在?)政治上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治华”3,侵华手段:争作债主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争夺路矿权开办工厂与银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民族意识觉醒,民族救亡运动蓬勃发展义和团运动民主革命运动兴起4,对中国社会影响: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经济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有力冲击封建思想文化,为维新变法及民主革命兴起提供思想武器。

三、第三阶段——1901年至1918年1,国际背景:围绕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形成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并爆发一战。

2,主要国家:美日两强,日本占优(原因有那些?)《辛丑条约》后扶植清政府3,侵华手段:以华治华,日本独霸辛亥革命后扶植袁世凯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政治上半殖民地深化;辛亥革命失败,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军阀混战4,对中国社会影响:经济上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资经济出现“短暂春天”思想上西学传播,第二次解放潮流出现,民主共和与民主科学的思想成主流四、第四阶段——1918年至1945年1,国际背景: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美日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华盛顿会议召开,日美矛盾尖锐;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加紧向外扩张。

2,主要国家:美日两强,争夺激烈政治上由“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由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扶植蒋介石政权)3,侵华手段:掠夺耕地与农产品经济上野蛮的经济掠夺掠夺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制经济,掠夺金银与现款政治上军阀混战,国民大革命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高涨4,对中国社会影响: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五、第五阶段——1945年至1953年1,国际背景: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奉行霸权主义政策;西欧与日本衰落,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2,主要国家:美国政治上以华治华,扶蒋反共;新中国成立后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

3,侵华手段:经济上大肆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形成独占地位(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军事上挑起朝鲜战争,威胁新中国安全,进驻海峡,阻挠统一4,对中国社会影响:内战与分裂,国家长期不统一。

方法之二:按国别梳理一、英国侵华史1,进行非法的鸦片走私贸易2,单独发动鸦片战争3,强迫清签订南京条约与附件4,与法国勾结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5,与清政府签订天津及北京条约6,操纵海关管理权7,帮助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8,支持日本挑起甲午战争9,加紧资本输出,参与瓜分狂潮10,镇压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11,以华治华,扶植清政府(洋人朝廷)12,干涉革命支持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3,扶植直桂滇军阀,分而治之14,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14,破坏大革命,制造一系列惨案15,分化革命阵营,支持蒋叛变革命16,日本侵华,纵容侵略到遏制日本归纳:英国是最先对华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在中国制造惨案最多的国家,最早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国家,始终蒋获得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首要目标。

英国在华势力于19世纪末逐渐衰落。

二,美国侵华史1,追随英国,进行鸦片走私2,强迫清签订望厦条约3,充当英法帮凶,签订天津条约4,组织洋枪队,助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5,支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6,扶植清政府,镇压义和团7,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8,扶植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9,扶植直系与日争夺,府院之争10,召开华盛顿会议,打破日本独霸局面11,破坏大革命,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12,二战后扶蒋反共,独霸中国13,建国初期,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归纳:美国侵华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即19世纪40年代——1901年,这一阶段美国主要是追随英国,充当英国侵华的帮凶;1901年——1945年,在华势力日益强大,提出独立侵华政策,并与日本展开激烈争夺; 1946年——1949年,侵华最主要国家,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两度出现,均与美国有密切关系。

三,日本侵华史1,挑起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2,三国干涉还辽,勒索赎辽费3,划福建为势力范围,参与瓜分狂潮4,参与八国侵华,签订辛丑条约5,与俄争夺东北,发动日俄战争6,一战期间对德宣战,出兵山东7,利用袁世凯称帝,提出二十一条8,扶植皖奉军阀,府院之争9,巴黎和会获得德国在山东一切权利10,制造惨案,干涉破坏大革命11,制造皇姑屯事件,阻挠东北易帜12,制造九一八事变,扶植满洲国13,制造一二八事变,签订淞沪停战协定14,制造华北事变,签署何梅协定15,西安事变力图挑起更大规模内战16,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归纳:按既定国策(大陆政策)有步骤的侵华;是近代发动侵华战争最多,经济掠夺最残酷,屠杀中国人民最多的国家。

两度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是一战期间,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大肆侵华排挤德国势力,独霸中国;二是1937年——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美日矛盾尖锐。

四,俄国侵华史1,17世纪入侵黑龙江流域,占雅克萨2,二鸦战争充当英法帮凶,大肆侵吞我国领土3,组织三国干涉还辽,与日争夺4,中俄密约,扩大在华势力5,强租旅大,参与瓜分狂潮6,派兵参战,助清剿杀义和团7,日俄战争,签订朴茨茅斯条约8,策动外蒙古自治归纳:俄国没有直接或是单独对华发动大规模战争,多采取趁火打劫,外交讹诈的手法,利用中国政局的动荡,大肆侵吞中国领土,扩张其版图。

在侵华过程中,与日英矛盾突出。

【形成认识】1,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几点认识。

⑴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

例如两次鸦片战争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输出的需要;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反映向帝国主义过渡中的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分割世界,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⑵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经历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其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⑶从结果看:除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它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2,列强经济侵略的阶段性及后果⑴鸦片战争以前,为扭转贸易逆差,进行鸦片走私贸易。

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

⑵1840年——1894年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采取开埠通商,控制海关等方式。

逐步瓦解自然经济,出现外资企业,刺激民资产生,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⑶1894年——1931年以资本输出为主,采取放贷款、办工厂、开银行、修铁路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⑷1931年——1945年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相结合,采取直接控制工矿业,强占耕地,统治农产品,控制金融等手段,实施以战养战,。

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灾难。

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规律与认识第一阶段:形成期(1840年到1860年)第二阶段:扩大期(1860年到1919年)第三阶段:修订期(1919年到1949年)第四阶段:废除期(1949年至今)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南门户被打开。

⑵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⑶中法战争——中法新约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法国率先取得在华资本输出特权⑷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出现瓜分狂潮,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5,列强侵华产生的两方面结果一方面,中国领土主权遭受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遭受列强的掠夺,使近代中国更加贫穷落后;中国人民肩负反侵略反封建双重革命任务。

另一方面,西方商品、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输入,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冲击了旧制度和旧观念,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例题评讲】例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美国侵华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

结合史实概述其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⑴1899年之前,主要是追随欧洲列强,从中获得侵略权益。

原因:美国实力较弱,扩张重点在美洲。

⑵1899年至二战,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以“门户开放”和“贸易机会均等”为原则,依靠经济实力,同列强争夺在华优势地位,逐步扩大在华侵略权益,特别是一战后同日本争夺更加激烈。

原因: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在美洲霸权地位已经稳固;欧洲列强相对衰落,美国开始加强全球争夺。

⑶二战结束至新中国成立,美国妄图独霸中国,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全面内战,全面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

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推行全球霸权,控制中国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新中国成立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威胁包围的政策;后来又制造“两个中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

原因:建国初两大阵营的对抗;两国之间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例二: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提出的“借师助剿”政策和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背景,实质上有何共同之处?它们各自的结局怎样?试分析其结局的成因?(中史参增刊第37题、9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