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报告2024新版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80年代)
中国保险市场自1980年代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初期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独 大。
开放与竞争阶段(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
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和国内保险公司的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保险产品和服务 不断创新。
规范与发展阶段(2000年代至今)
中国政府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推动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互联网保险的 兴起为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异化竞争。
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分析
消费者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逐渐提高,他 们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寿险和财险产品外,消费者 对于健康险、意外险等特定领域的保险 产品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VS
消费者行为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消费者的购保行 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 择通过线上渠道了解和购买保险产品,同 时对于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理赔效率等 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创新科技推动保险市场变革,如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合约管理、智能合约等,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信任 度。
06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建议和展望
加强监管政策和法规建设
完善保险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保险监管制度,加强对 保险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评估 ,确保市场稳定和公平竞争。
加强法规建设
推动保险法规的完善和更新,以 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保护消费 者权益。
竞争力。
培养科技人才
推动保险机构加强科技人才 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 才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的 科技人才队伍。
07
结论和致谢
研究结论和贡献
01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保险市场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主 要结论
中国人寿保险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报告
2009年,平安产险车险电销渠道主动呼入量达138万次,投保成功率同比增 长近50%,由此产生的保费收入同比上升3倍!
乐融网构筑“鼠标+指南针”模式,率先布局保险。乐融网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销售经验,成立
了 B2C模式的金融保险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了金融服务ERP系统,打造了将产品管理、客户关系、订
内因与外因的主动汇聚,宏观经济政策与行业发展导向的自然交 织,公司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保险市场转型的历史性重合,是公司 发展与经济社会和保险市场发展历程的共鸣,即都强调发展质量与效 益、强调结构调整、强调内在推动力,三个转型的内涵具有天然的一
致性,其核心都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三个转型的重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顺应经济社会转型、保险市场转型趋势,
一行业转型悄然而至一行业转型悄然而至二公司转型刻不容缓二公司转型刻不容缓三突出重点加速转型三突出重点加速转型一行业转型悄然而至一行业转型悄然而至一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二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三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几点启示一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首先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内涵是
单管理、结算管理和渠道合作等一体化的后援平台支持管理系统,保障了客户的终身价值管理,在为客户提
供资讯与销售服务时,始终以客户的利益为中心,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乐融开拓市 场以服务为先,通过服务来宣传推广乐融平台,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再采取数据库营销的形式进行精准销售。 通过积聚上下游合作伙伴资源和独特的IT技术手段,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相对而言有三大优势: 一、产品丰富。与大型专一保险公司相比,提供的产品种类更丰富,更具比对性;二、便捷。与传统保险购 买渠道相比,网络平台操作更方便,更便捷。乐融通过独特的IT技术平台,与各大保险公司无缝对接,消费 者通过鼠标可以瞬时实现咨询、查询、订单、反馈等一系列服务。并可通过第三方支付系统或线下支付实现 便捷的保单投保;三、便宜。与线下实体购买相比省却中间环节,减少交易成本,让利消费者,更便宜。消 费者投入最少,节约做多。
中国保险行业介绍
保险科技的运用
01
保险科技是指运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 维来改进和优化保险业务流程和产品 ,提高保险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随 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 的发展,保险科技在中国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02
保险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 风险评估能力、理赔处理效率和客户 体验。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保险 公司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定价, 减少欺诈行为和提高理赔处理速度。 同时,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也可以 用于智能客服、反欺诈等领域,提高 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互联网保险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降 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通过互联 网,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购买保险产品 ,避免了传统保险销售中的时间和地 域限制。同时,互联网保险也简化了 保险业务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使 得保险产品更加具有价格竞争力。
然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也面临着一 些挑战。例如,网络安全问题、数据 保护问题、法律法规的制约等。因此 ,在发展互联网保险的同时,需要加 强监管和规范,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
保险行业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供给不足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 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市场上高素质、专 业化的人才供给不足。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缺乏 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机制和课程设置。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保险行业的竞争激烈和工作压力较大, 一些优秀的人才容易流失到其他行业或其他 国家,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05
中国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
保险行业监管问题
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的监管体系尚 不健全,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
导致市场乱象和风险隐患。
监管力度不够
在实践中,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 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监管不到 位的情况,导致一些保险公司违
入世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分析
入世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分析摘要:本文以提出优化我国保险业竞争力策略为目的,以保险行业发展实例为基础,结合实施竞争策略途径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障碍进行全面的分析。
其实对于我国保险行业的竞争优胜策略研究应该是多方面的,如优化保险市场结构,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经营,促进保险产品创新,完善保险立法等等。
因此,竞争策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保险行业障碍竞争策略一、保险行业根本性问题根本性问题就是问题的本质,解决根本问题需要系统思考,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对比其它经济领域,诚信对于金融企业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它可以说是金融业的生命,是整个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同样,诚信是保险业经营特殊性的要求。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一部分,诚信对于它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且由于保险业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是的最大诚信原则对于保险业来说显得比别的金融企业更为重要。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保险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保险领域中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一场保险业革命。
发展保险信息化,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可以带动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二、我国保险行业竞争难点问题分析(一)我国保险业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由于保险所特有的转移风险、提供保障的社会功能,保险业的出现、发展和繁荣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成为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稳定成熟的重要标尺。
然而,我国目前保险供给的现状却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保险产品同质化和单一化仍是保险供给的突出弊端,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保险需求与目前保险供给上产品创新能力低下、服务水平低下、核心竞争力低下的矛盾是保险业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保险业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保险市场定位偏于高收入人群,忽视了中低收入群体。
第二,市场细分不够,产品创新不足,对发展潜力巨大的责任保险研究不够。
当人们有全心的保险需求时,需要一种全新的险种,需要各类责任保险,它是一种覆盖面最广、覆盖力最强险种,责任险的有效发展是保险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精选3篇)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精选3篇)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篇1一季度,单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
保险市场增幅同比上升近21.81个百分点。
一是财产险业务平稳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54.40亿元,同比增长8.85%,其中,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79.42亿元,同比增长12.08%。
二是寿险业务快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459.28亿元,同比增长50.18%,其中,新单业务7141.42亿元,同比增长68.49%。
三是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高速增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790.02亿元和116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81%和79.23%。
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政策环境优化和保险公司不断开拓新业务领域,民生类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责任保险等增长较快。
一季度,责任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4.39亿元,同比增长21.25%,占财产险公司业务的比例为4.46%,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37个百分点。
未计入保险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6271.47亿元,同比增长209.53%。
其中,寿险业务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5785.05亿元;健康险业务保户投资款本年新增交费486.35亿元。
普通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790.02亿元,同比增长87.81%,占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60.06%,同比上升11.29个百分点;分红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640.60亿元,同比增长4.64%,占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27.39%,同比下降12.53个百分点。
互联网渠道业务平稳增长。
一季度,产险公司车险业务电话销售渠道和互联网销售渠道业务平稳增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4.56亿元和138.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和下降13.15%;占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比例为14.56%和8.23%。
寿险公司直销业务互联网销售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2.99亿元,同比增长554.86%,占寿险公司业务比例为0.96%,同比上升0.74个百分点。
中国金融保险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出版 ,所 以本 文采用 2 0 0 2年的全 国投入 产出表的数据 。
・
3 ・ 9
维普资讯
北京邮 电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 0 8年第 3期
式 中 为 J 产业 部 门拉动 其他 产业 部 门的影 响力 系数 。A
2 .完全 消耗 系数
8 .4 。居 民消 费使用 1 0 2 6 2% 4835 2千元 , 占 20 % 。 出 口的金 融保 险服务 为 2 812千元 ,占 0 3 .2 1 3 .%
四 、金 融 保 险业 中 间投 入 结 构 及 增 加 值 分 析
根据 20 0 2年全 国投 入产 出表 ,经 笔者计 算整 理 ,中 国金 融保 险业 的总 投人 为 7 3 1 元 ,其 31936千 中 ,用于对 4 产 业 部 门 的 中 间使 用 为 2 7 4 2个 63517千元 , 占总 投 入 的 3 .6 。新 创 造 的 增 加 值 为 60 % 4 6 6千 元 ,占 6 .4 。从 金融保 险业对 三次 产 业 的消 耗 结 构看 ,中 国金 融保 险 业不 消 耗 第一 产 67419 39 %
6= a +∑ b a (, . , , … , ) i i j k =l 2 3 n
k= 1
式 中 b是完 全 消 耗 系 数 ,o 是 直 接 消 耗 系 数 , o
为B= ( 一 ) 一, , A ~ 。
b 目 间 接 消 耗 系 数 ,完 全 消 耗 系 数 矩 阵 o 是
维普资讯
第1 0卷第 3期
20 8 6月 0 年
北京邮 电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unl f U T ( oi c ne dt n ora o P Sca S i csE io ) B l e i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保险报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报[中国保险报]国际评级推动中再集团可持续有效益发展日期:2010-12-07字号:【大中小】今年7月,中再集团及旗下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X公司(简称“中再产险”)、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X公司(简称“中再寿险”)俩家子X公司,均获得了国际专业评级X公司A.M.Best 授予的“A”评级。
这是对中再集团强劲资本实力、稳健运营方式以及在中国保险市场上领先市场地位的高度肯定,标志着中再集团已经进入到了壹个新的发展阶段,且将以崭新的面貌展当下国内外同行面前。
在当前持续波动的宏观经济、金融保险市场环境下,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中再集团始终坚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完善资本管理机制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在获得首次国际评级后,中再集团成立了专门的评级维护机构,统壹协调和调动各方面资源,积极打造适应市场风险挑战的核心竞争力,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壹,坚持可持续有效益发展道路,逐步提升中再集团核心竞争力。
中再集团围绕可持续有效益发展,且根据国际评级机构对内部管理的长期稳健性要求,深入落实“转变方式,优化结构,精细管理,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狠抓薄弱环节,集团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主要体当下:壹是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实现较好盈利。
在2009年运营业绩比较理想的基础上,2010年前三季度中再集团合且保险业务收入292.02亿元,合且资产总额1025.70亿元,合且税前利润11.83亿元。
二是加快运营理念转变。
中再集团系统近期先后召开了风险评估、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财务资产管理等4个专业工作会议,深化了对提升全系统综合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的认识,且出台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业务结构进壹步优化。
各子X公司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有效益的险种、分支机构业务发展,效益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承保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保险业是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保险业在风险管理、社会保障、资本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家和人民的长期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稳定器”,在经济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险公司通过吸纳和分散风险,为投资者提供资金保障,稳定市场预期,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推动经济的正常运转。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其发展现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公司数量逐步增加。
截至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容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保险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其次,保险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保险业务日益多元化。
不仅有传统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基本险种,还有健康保险、养老保险、责任保险等新型险种,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再次,保险科技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保险业的商业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另外,保险监管也日益严格,保险合规、风险防范等已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要环节,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我国保险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变革中迈进。
未来,我国保险业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保险业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为国家和人民的长期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良好,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保险业将继续发挥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企业文化
企业使命:恒久守护,向善而行 企业愿景:融合康养、社区与数字化元素的创新型保险公司 企业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努力拼搏、开拓进取 企业作风: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 经营理念:简单、专业、协作 核心价值观:以客为尊,我们尽善尽美;以人为本,我们上 下同欲;以价值为纲领,我们精益求精;以创新为驱动,我们敢 于超越;以诚信为基石,我们一诺千金;以合规为底线,我们坚 守执行
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
• 要求利用优势,回避威胁,具体表现为:利用保险业发展政策环 境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优 势,通过快速发展,将蛋糕做大,回避威胁;利用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外贸高速增长的优势,大力发展财产、货物保险;利用中 等收入人群多、居民储蓄余额大的优势,大力发展人寿保险,回 避威胁;利用消费者对我国保险业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优势,回避 中资保险市场份额降低的威胁;利用外汇储备多的优势,开发外 汇投资类产品,提高收益,回避偿付能力可能不足的威胁。
• ②合作渠道评级:荣膺2019年度中国银行”最佳合作保险公司”荣誉称 号,民生银行“B类合作公司”
• ③IT专利:共计荣获银保工作平台、新银保通、经代通等系统的10项软 件著作权。
• ④地方政府评奖:重庆分公司荣获重庆银保监局“2018年度监管服务A 类评级”;陕西分公司2019年荣获“A级纳税人”荣品体系 三、意外险市场分析 四、SWOT分析 五、行业竞争分析 六、产品策略 七、营销策略 八、未来发展规划 九、结论与建议
引言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截至到19年12月底的 统计数据,全年保险行业定期存款余额超过2.4万亿元,是实 体经济中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超过3.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量达到18.33万亿元(数据来源 :保监会),较17年年末增长了将近百分之十。仅是总保费超 过千亿元的保险公司就有9家之多。但在保险行业发展形势一 片大好的背后,保险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异常激烈的竞争现状, 社会资本纷纷将保险牌照视为资本运作的低门槛通道,在仅19 年一年中,保监会就一口气批筹了17家保险公司,18年已经 开业7家公司,目前仍有超过百余家公司在排队等候,金融业 界内很多社会资本都想在保险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行业中分一 杯羹。
保险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风险分散、资金融通、经济补偿等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险市场的逐步完善,保险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保险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旨在揭示保险行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付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保险行业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1)保险业务收入: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其中,人身保险业务收入增速较快。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保险业务收入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人身保险业务收入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财产保险业务收入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5.9%。
(2)投资收益: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年来投资收益逐渐提高。
2019年,我国保险业投资收益为7175亿元,同比增长9.3%。
其中,投资收益占比最大的是债券投资,占比达到56.3%;其次是股票投资,占比为22.7%。
2. 盈利能力分析(1)综合成本率:综合成本率是衡量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综合成本率呈下降趋势,2019年综合成本率为92.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保险公司在提高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在努力降低成本。
(2)综合费用率:综合费用率是衡量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指标。
2019年,我国保险业综合费用率为34.3%,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这说明我国保险公司在提高经营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综合赔付率:综合赔付率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指标。
2019年,我国保险业综合赔付率为69.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保险公司在降低赔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偿付能力分析(1)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保险公司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高于监管要求。
中国保险业SWOT分析
中国保险业SWOT分析中国保险业基本概况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村合合作医疗建设、从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从2006年-2010年的5年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绩,保险公司从93家发展到146家,中国保险全行业高管人员由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保费收入已达到11137.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保险业“十一五”规划列出的保费收入超万亿的目标。
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14500亿元,2010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是2005年的3.3倍,2010年1—12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95.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6万亿元。
保险赔付3200.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756.03亿元;人身险赔付1444.4亿元。
目前,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到2010年底,国内有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
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在未来,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将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进行SWOT分析,能让我们对中国保险业及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分析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分析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客观来讲,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取得长足进步1、主营业务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首先,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1980年,我国保费收入仅4.6亿元,到2009年,全国年保费收入达11137.3亿元,年均增长近30%。
第二是险种不断丰富。
由1980年的30多个发展到今天的1000多个,类型上由单一的人寿保险发展到今天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
保险行业由1980年时的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发展到今天的包括24家中资保险公司和37家资保险公司的61家保险公司。
按业务性质分,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
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3、投资渠道稳步拓宽保险业积累资金的运用渠道不断拓宽,由以往单一的银行存款,国债,投向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更广阔的金融市场。
2008年10月后开放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股权。
2009年2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又首次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
4、法制监管不断提高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新中国第一部保险法,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有法可依的历史阶段。
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为中国保险业的健康、规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1年,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
至此,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5、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外资保险公司已在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了18个营业性机构。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发展环境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发展环境分析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保险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形势。
然而对于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保险业,后金融危机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在实现保险业发展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也将面临着多重问题和风险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保险监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环境的优化、保险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后金融危机时代①的中国保险业的国内发展环境比较有利,然而同时又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环境复杂和经济环境多变的国际环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保险将走向哪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保险业保持持续增长,保险经营更加科学、规范,保险功能更加充分发挥是发展趋势,然而在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环境(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转变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影响着保险业的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影响明显呈上升趋势。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全球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维持上升趋势,造成的损害也逐渐增大。
自然环境的恶化对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保险业如何在自然灾害的防范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今巨灾保险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未来保险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中对保险业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世界性的老龄化②程度加剧。
人口老龄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老龄社会中人们对于商业保险产品类别、产品保障期限等方面的需求变化;另一方面,老龄化程度加剧导致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需求数目、比例上升;另一方面,寿命延长、老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要求保险产品涉及在保障期限、保障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
(三)经济环境。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
保险业的全球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保险业在经济一体化的巨浪下,向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渗透,以使在国内市场竞争处于极限之下,向海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高额利润来源。
保险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1.2020中国保险科技应用价值研究报告:科技定义保险新未来
2.保险科技:资本逐鹿,风口已至
3.保险科技专题研究(一):始于线上化,向前后端赋能迈进
4.保险科技专题研究(二):群雄逐鹿的背后,商业模式探究
5.保险行业深度报告:寿险代理人迈向质、量时代,开门红有望超预期
6.保险行业深度复盘—纵横二十载,激荡十三年
7.保险行业专题研究:行业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
8.非银金融行业:重疾重新定义,保险调整为买入机会
9.中国保险科技应用价值研究报告:科技定义保险新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9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日期:1999-10-31市场经济实际上是风险经济,保险是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和有效运行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下,保险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经济风险提供补偿,也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
它一方面以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社会分散的资金积累成保险基金,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和合理的赔付支出,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同时为保险公司自身创造更多的基金积累和利润。
这主要体现为保险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用积累的保险基金来补偿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付保险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从而起到"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一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同其它金融市场一样,中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独家经营、险种单一、收入微小、增长缓慢、缺少法制的状况。
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有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尽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一经营中国保险市场的体制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缺乏有竞争的体制,导致中国保险业活力不足、经营效率低和费率水平过高。
为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竞争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除继续支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发展外,又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
在试点建立综合性保险公司的同时,从1988年起开始尝试建立专业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分别于四川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沙市和厦门市批准设立了5家人寿保险公司。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组建17家人寿保险公司。
人保公司在这17家人寿保险公司中都有一定的股份。
此外,另两家非寿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和大众保险公司分别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1月成立。
保险法颁布后,将17家专业保险公司全部并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
并于1996年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批准设立了新华人寿,泰安人寿2家寿险和华泰保险,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3家非寿险公司。
到1997年1月,中国共有中资的非寿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2家和综合性保险公司3家,保险业的员工约有14万。
1996年保费总收入77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寿险为324亿元人民币,非寿险为452亿元人民币。
这样,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有31家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
于此同时,鉴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筹建保险机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其中有的已向保险监管部门提出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
在我国各大城市开设代表处达数年之久的外国保险公司亦急于进入我国市场。
这些都将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促进保险市场的发育。
再者,保险中介人制度的实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代理人在我国保险界是启用得较早的一种中介人组织,也是今后将要大力发展的一种中介模式。
1996年1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各城市组织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近20万人参加,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保险代理人的业务活动。
此外,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保险中介机构也在不断发展,成立了10余家地方性的保险经纪公司。
上海、天津、杭州和深圳先后成立了5家保险公估人公司。
这使我国保险业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体系。
这种格局,对于推动市场竞争、促进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险产品的创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并且形成了产险、寿险、再保险分业经营的良好格局。
二.中国保险市场初步对外开放与整个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相适应,从80年代起,我国也开始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
起初是一批外国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90年代,美国国际集团先后在上海和广州设立了寿险和财产险公司。
自1992年我中政府共批准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等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开办6家经营机构,加上1996年新批准1家合资保险公司,目前共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经营机构。
截止到1997年底,已有84家外国保险机构在华设立144家代表处或联络处。
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今后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三.保险市场迅速扩大保险业的改革和开放,促进了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险种和保费收入迅速增加。
1995年我国保险收615.7亿元,"八五" 期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44%;保险商品的种类显著增多。
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600多种;承保金额具有相当规模,1994年全国承保总金额为11.2万亿元;保险覆盖面扩大,1995年国有大型企业保险承保金面为35%,中型企业达45%。
四.保险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保险市场立法有突破性进展改革之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既是所有保险业务的垄断经营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保险市场的管理者(保险机构的审批除外)。
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十几年来有了很大改变。
(1)为加强中国保险市场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专门承担保险市场监督与管理职能的保险公司,这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职能的转变和真正商业化创造发展条件;(2)1995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机构体制改革方案。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保集团",分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保再保险责任公司;(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保险市场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已于199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保险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确立股份制为我国保险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保险企业一开始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确立产险,寿险分业经营,体现了国际商业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
五.寿险比重已大于财险比重,保险结构趋于合理产,寿险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达程度。
据有关资料表明,人均保费前10名的国家和保费占GDP比重前10名的国家平均寿险比重为53.5%和61.7%,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人均保费和保费占GDP比重后10位的国家的平均寿险比重只有28.6%和21.3%。
这表明产、寿险结构深刻地表明了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达程度。
1997年财险收入占全部保险收入的比重与上年相比,从58.25%降为44.5%,寿险比重由41.75%上升为55.5%,在我国保险史上首次出现寿险比重大于财险比重的状况,形成了与国际保险业类似的格局,保险结构趋于合理。
六.保险准备金逐年增加,通过赔付,支持了生产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1990年我国保险准备金为190亿元,1996年底上升为809亿元,年均增长27.3%。
1990年我国保险赔付金为68亿元,1996年底上升为407亿元,年均递增34.7%,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生产,维护了居民生活安定。
第二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一.市场开发不够中国保险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从其规模看,开发的不够,无论是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位于世界第60--70位的水平。
从另一个方面讲,保险市场不发达,也不利于中国经济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保险业至今尚未达到金融三大支柱之一应有的地位。
以1994年为例:从保险收入来看,我国的保费收入为49.2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0.25%。
同期日本的保费收入为6061亿美元,美国为5941亿美元。
我国不仅大大落后于美,日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为52.5亿美元);从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日本为12.83%,南非为12.77%,印度为1.29%,韩国为11.87%,我国仅为0.97%。
居世界第62位;从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来看,日本为4850美元,瑞士为3587美元,美国为2279.7美元。
埃及为8.3美元,印度为5.7美元。
中国为4.1美元,居世界排名的第68位;从参保人数来看,中国的12亿人口中,参加各类人身保险的只有2.5亿,不足总人口的21%,这中间还是以各种意外伤害保险为主。
而发达国家投保人身险的一般占到总人口的80%左右,其中大部分投保的是终身寿险产品。
从保险从业人员来看,美国有2亿人口,保险从业人员和与保险业有关的人员达200多万。
我国12多亿人口,保险从业人员只有13万多人。
保险市场开发不够还表现在市场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保费收入在1980至1990年年均增幅为46.7%,其中国内业务增幅为54.6%,而财产险较寿险业务发展又快近20个百分点,国际业务增幅为30.9%。
社会保险业务落后于商业保险业务,寿险业落后于产险业务,国际业务落后于国内业务。
三种落后是市场结构失衡的标志,世纪之交的中国保险业从市场总量和结构上并不容乐观。
在国际上,保险业与银行业比肩而立。
例如英、美、德、日等国家的保险资产同银行资产并驾齐驱,有的国家甚至保险资产还高于银行资产,在日本大保险公司还自己办银行,保险业堪称名符其实的金融支柱。
而我国保险资产与银行资产相比微乎其微。
1996年底,我国保险资产总额1089亿元,同期银行资产总额7.2万亿元,仅占1.51%。
保费收入与居民储蓄额相比也大体如此。
1996年底,我国保费收入为776.6亿元,仅占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500亿元的2%。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大约为15%,发展中国家一般为7%,由此可见,我国保险业若真正成为金融的重要支柱,还需要极大的发展。
二.保险风险较大我国保险机构在各类业务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保险存在的风险在逐步积聚。
(一)经营性风险-盲目扩大规模,业务整体素质不高,风险控制不严1.不顾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盲目追求"高速度"、"快发展",忽视承保质量和合理的业务结构,忽视承保业务风险控制,造成部分风险失控。
如有的公司为了完成业务指标或多提业务费用,置风险于不顾,将屡保屡亏的专业车队的车损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和船龄较长、适航性差的船舶以及年龄超标、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人,都予承保,导致业务质量低劣,承保风险过大。
甚至有的公司为了应付考核或攀比速度,不惜弄虚作假,长险短做,人为空转,搞"泡沫保费",严重削弱了偿付能力。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保险机构,为了争抢业务而不顾血本,或盲目降低承保费率,或超标准支付高额手续费,或以冲减保费的办法,给付高额回扣,如航空人身意外险的手续费给付曾高达保费的60%,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而且还为滋生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2.条款设计粗放,缺乏科学日风险预测、论证。
尤其是在新扣,如航空人身险种的开发上,片面追求"新、快"和"配套服务",不注意风险与效益,忽视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
如少数地区开办的农作物保险及机器设备损坏险,由于条款责任过大,费率过低,曾形成过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