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问题1丨基础知识与考点概括

合集下载

溶液知识点总结和习题(人教版)

溶液知识点总结和习题(人教版)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知识点一:溶液的定义1、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意:⑴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⑵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和压强不变时,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⑶溶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当把水蒸发完,溶质会析出。

⑷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注意:⑴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不能称为溶质的一部分。

⑵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⑶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

⑷当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生成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是水。

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溶剂。

注意:⑴不指明溶剂是哪种物质的话,认为水是溶剂⑵如果是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6、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知识点二:乳浊液和悬浊液1、⑴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注意:⑴乳浊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静置后分层。

⑵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豆浆等。

⑵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

注意:⑴乳化现象是化学变化。

⑵常见的用洗涤剂除油污都属于乳化现象。

用汽油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是物理变化。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注意:⑴悬浊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⑵常见的悬浊液:米粥等1、每一种物质溶解过程都包含吸热和放热两个过程。

溶液知识点公式总结

溶液知识点公式总结

溶液知识点公式总结一、溶液的基本概念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均匀的物质。

2. 溶解度:溶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量称为溶解度。

3.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速率等于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速率时,称为饱和溶液。

4.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称为溶液的浓度,通常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表示。

5. 稀释:将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溶质浓度减少的过程称为稀释。

二、溶液的描述1.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称为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2. 摩尔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之比称为摩尔浓度,通常用M表示。

摩尔浓度(M)=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3. 体积分数:溶质体积与溶液体积之比称为体积分数。

体积分数(%)=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 100%三、溶解度相关公式1.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 溶剂 + 溶质的质量) × 100%2. 溶质的溶解度溶质的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100%3.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100%四、稀释相关公式1. 稀释后的溶质的摩尔浓度稀释后的溶质的摩尔浓度 = 稀释前的溶质的摩尔浓度 × 稀释前的溶液的体积 / 稀释后的溶液的体积2. 稀释后的溶质的体积分数稀释后的溶质的体积分数 = 稀释前的溶质的体积分数 × 稀释前的溶液的体积 / 稀释后的溶液的体积五、相关实例1. 已知溶质的摩尔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的质量2.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求溶液的摩尔浓度溶液的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3. 已知溶质的质量、溶质的密度和溶液的体积,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质的密度) / 溶液的体积六、总结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状态,它的基本组成是溶质和溶剂。

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

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

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溶液的定义和特点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液的特点:(1)溶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并未完全破坏,在溶液中仍然存在;(2)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形成了新的相互作用力;(3)溶质和溶剂之间达到了平衡状态;(4)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物理性质并未改变,而化学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溶解度和溶解过程1. 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通常用溶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对于不同物质来说,情况可能不同。

(2)压力:对于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情况来说,压力会影响溶解度。

根据亨利定律,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3. 溶解过程:溶解过程可以分为溶质分子离开晶体表面、在溶剂中扩散和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等阶段。

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溶解和析出同时进行。

三、溶液的分类1. 按溶解度来分类:(1)可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可以完全溶解在溶剂中,而且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离子活度。

例如盐类溶解在水中的情况。

(2)不可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质不能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例如饱和溶液。

2. 按溶剂的种类来分类:(1)气体溶液:气体可以溶解在液体中形成气液溶液,也可以溶解在固体中形成气固溶液。

(2)固体溶液:固体溶质可以溶解在液体或者另一个固体中形成固液溶液或者固固溶液。

(3)液体溶液:液体可以与其他液体形成混合物。

四、溶液的浓度和表示方法1. 溶液的浓度: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一般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分数、体积百分比等。

因此,浓度是评价溶液稀浓程度的重要参数。

2.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V,其中c代表摩尔浓度,n代表溶质的物质量,V代表溶液的体积。

3.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 = m/MV,其中C代表质量浓度,m代表溶质的质量,M代表溶质的摩尔质量,V代表溶液的体积。

溶液理论知识点总结

溶液理论知识点总结

溶液理论知识点总结一、溶液的基本概念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溶质的量较少,溶剂的量较多,它们之间的物理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而随着压力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加。

3.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溶剂中达到了最大溶解度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物质不再溶解,处于溶解与析出的平衡状态。

二、溶解过程溶解过程是指溶质分子或离子被溶剂分子包围,并逐渐被溶剂分子分散均匀的过程。

溶解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1.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溶解过程的关键因素。

通常来说,溶质与溶剂之间有两种主要的相互作用力: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吸引力和溶质分子内部之间的作用力。

2. 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溶解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其速率受到温度、溶质颗粒大小和形状、溶剂的种类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过程的速率越快;溶质颗粒越小,溶解过程的速率也越快。

三、溶液的性质1. 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折射率、电导率等。

这些性质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2. 溶液的化学性质溶液的化学性质是指在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所表现出的化学行为,比如电离、水解、络合反应等。

3. 溶液的溶解热溶解过程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溶解热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溶解过程会放热;反之,溶解过程则会吸热。

四、溶解度平衡与溶解度积1. 溶解度平衡溶解度平衡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在溶解与析出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在溶解度平衡状态下,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和析出的速率相等。

2. 溶解度积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活度积。

根据溶解度积的定义可知:\[K_{sp}=[A^+]^m[B^-]^n\]其中,\[K_{sp}\]为溶解度积常数,\[A^+\]和\[B^-\]分别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九单元 溶液1.溶液(1)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形成:宏观上是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微观上是溶质粒子在溶剂分子作用下分散在溶剂中。

(3)溶剂的判断:有水时,水为溶剂;无水时,量多的液体为溶剂。

(4)溶液的读法:(溶质)的(溶剂)溶液,若溶剂为水,则可省去溶剂。

如:碘的酒精溶液、氯化钠的水溶液(可简化为氯化钠溶液)。

(5)物质溶解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温度等。

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6)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NaOH )溶于水时放热;硝酸铵(NH 4NO 3)溶于水时吸热。

2.乳浊液(1)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

(3)乳化:洗涤剂(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乳化后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仪器易被洗净。

汽油除油污是由于油污溶解于汽油形成溶液,与乳化没有关系。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方法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有固体存在,且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则表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若溶液中没有固体存在,则可以继续向溶液中加少量的该溶质,若所加固体不溶解,则表明溶液是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结晶(4)结晶:①结晶是指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结晶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结晶分为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提纯缓升型固体溶质)和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一般用于提纯陡升型固体溶质)。

4.固体溶解度(用S 表示,单位是g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液知识点梳理

溶液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溶液1、 溶液得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得均一得、 稳定得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得物质。

可以就是一种或几种,可以就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得物质。

只能就是一种。

可以就是固、液、气 三态, 2、 溶液得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得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得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 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 层。

3、 溶液得组成:由溶质与溶剂组成。

4、 溶质与溶剂得判断: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就是溶质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得为溶剂, 量少得为溶质。

5、 常见溶液中得溶质与溶剂:溶液名称溶质 溶剂 石灰水氢氧化钙Ca (OH)2 水出0 盐酸氯化氢HCI 水出0酒精C 2H 5OH 6、 溶解时得热现象:吸热(如硝酸铁)温度不变(如氯化钠)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碘酒 碘|27、加快物质溶解速度得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2)搅拌(或振荡)(3)将固体研成粉末8、溶液得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04为蓝色,FeS04为浅绿色,Fe? (S04)为黄色。

3b、溶质可以就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就是最常用得溶剂c、溶液得质量二溶质得质量+溶剂得质量溶液得体积#=溶质得体积+溶剂得体积(说明物质分子之间有间隔)d、由于溶液中存在得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注意透明与无色就是两个概念。

e、均一稳定得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

知识点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得不均匀、不稳定得混合物,静止后会分层。

2、常用得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3、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就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知识点三、饱与溶液与不饱与溶液1、饱与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得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得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得饱与溶液。

化学溶液单元知识点总结

化学溶液单元知识点总结

化学溶液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念和基本性质1.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则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通常来说,溶质的量相对较少,而溶剂的量相对较多。

1.2 溶液的分类根据溶解度的不同,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过饱和溶液则是在此温度下多溶解了一些溶质的溶液,而不饱和溶液则是在此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的溶液。

1.3 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的物理性质包括溶液的颜色、透明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

这些性质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质量比、浓度等因素有关。

1.4 溶液的化学性质溶液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其对电解质的电导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这些性质与溶质的种类、质量比以及是否可以解离等因素有关。

1.5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多少的量。

溶解度与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1.6 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分数、体积百分比等。

二、溶解过程2.1 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溶解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包括三个步骤:① 破坏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② 形成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③ 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2.2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可以用溶解热和溶解熵来描述。

溶解热是指溶质在溶解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溶解熵是指溶质在溶解过程中分子排列的无序度变化。

2.3 影响溶解过程的因素影响溶解过程的因素包括溶质的种类、溶质的粒子大小、溶剂的种类、温度、压力等。

三、溶解度和影响条件3.1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溶质粒子的颗粒大小、溶剂的性质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溶解度最主要的因素。

3.2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来说,固体物质在一般情况下随温度的升高而溶解度增大,而气体在一般情况下随温度的升高而溶解度减小。

溶液部分知识点总结

溶液部分知识点总结

溶液部分知识点总结1.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溶质在给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最大溶质量来表示,单位是mol/L。

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质种类等因素影响。

在溶解度与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减小。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情况多见于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当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并达到一定的饱和值时,再升温不会再增大溶解度,而会出现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的现象。

溶解度曲线是描绘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通常在温度和溶解度坐标系中绘制。

溶解度曲线的形状通常与该溶质的性质有关,常见的有对称型、不对称型和温度不变型等。

对称型的溶解度曲线常见于一些晶型变化规则性较好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研究物质晶型结构的变化。

不对称型的溶解度曲线则多见于各种不同晶型形成菱形相图的化合物。

温度不变型溶解度曲线则见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中,特别是在溶解度曲线的中间部分温度范围内。

2.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溶液的稀释是指在保持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更多的溶剂以减少溶质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不变,但是溶液的体积增大,浓度减小。

稀释常用于化学实验中,通过稀释可以调整溶液的浓度,使实验过程更好地进行。

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溶液的浓缩是指在不加溶剂的情况下,增加溶质质量以增大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增大时,溶质的质量也增加。

浓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蒸发法、结晶法等。

浓缩是化学工业制备一些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也是溶液处理和回收的重要手段。

3. 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吸热现象是指溶解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的现象,这样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使溶液温度下降。

而放热现象则是指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现象,这样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吸热和放热现象对于控制溶解过程和预测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三物理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

溶质可以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溶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在溶剂中的最大量。

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三、饱和溶液当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时所形成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和析出达到动态平衡。

四、不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2. 体积分数: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总体积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3. 摩尔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通常用mol/L表示。

五、溶解过程溶解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入溶、扩散和晶体生长。

入溶阶段是溶质的微观粒子进入溶剂中的过程;扩散阶段是溶质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在空间中自由移动的过程;晶体生长阶段是溶质在溶剂中结晶的过程。

六、影响溶解过程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 溶剂种类:不同的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有不同的影响;3. 溶质的种类: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度是不同的;4. 溶解度曲线: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七、溶液的分离分离溶液的常用方法有蒸发结晶法、蒸馏法、结晶分离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综上所述,初三物理课程中的溶液知识点包括了溶解度、饱和溶液、不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表示方法、溶解过程、影响溶解过程的因素以及溶液的分离等。

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物理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念及基本知识1.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溶剂则通常是液体。

1.2 溶解度溶解度是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用摩尔溶解度或质量溶解度表示。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的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等。

1.3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时,称之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溶质浓度,当饱和溶液中再添加溶质,其余溶质将不再溶解,而沉淀出来。

1.4 稀溶液和浓溶液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质和溶剂的相对比例来划分,溶质比例小的溶液称为稀溶液,而溶质比例大的溶液称为浓溶液。

1.5 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溶质溶解在液体溶剂中形成的溶液称为液态溶液,而溶质溶解在固体溶剂中形成的溶液则称为固态溶液。

其中,液态溶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溶液。

1.6 化学反应和溶液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溶液可以作为反应物或产物参与到反应中。

这些反应可以是溶解反应、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1.7 溶液的应用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化工生产中溶剂、分离剂,医药制造中的溶剂、注射剂等。

二、溶解过程及相关知识2.1 溶解过程溶解过程是指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会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溶液。

2.2 溶解的热效应在溶解过程中,会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

当溶解过程吸收热量时,称之为吸热溶解;反之,释放热能时称之为放热溶解。

吸热溶解和放热溶解都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2.3 溶解平衡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溶解度与其固体形式的溶质浓度之间达到平衡,称之为溶解平衡。

在溶解平衡状态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速度与溶质从溶质溶液中析出的速度相等。

2.4 溶解规律溶解过程符合溶解度规律和亲合势规律。

溶解度规律称之为回晶平衡规律,它指出在溶液中存在有饱和度的状态,而亲合势规律则指出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溶解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溶液知识点梳理总结

溶液知识点梳理总结

溶液知识点梳理总结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形成是因为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溶质分子被溶剂分子包围和分散。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

它是一个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溶解的极限值,通常以质量或摩尔浓度表示。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3.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与溶剂的溶解和析出达到动态平衡的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 稀溶液和浓溶液稀溶液是指溶质的质量分数较低的溶液,而浓溶液则是指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的溶液。

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和性质有所不同。

5. 溶解过程溶解过程是指溶质分子在溶剂中扩散和溶解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溶解的溶液。

6. 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质和溶剂在形成溶液过程中的行为和性质。

7. 溶解热和溶解焓溶解热是指单位质量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溶解热的大小取决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

而溶解焓则是单位摩尔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时释放或吸收的焓值。

8.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质量分数、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

9.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的曲线。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规律。

10. 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具有比溶质和溶剂更复杂的性质。

例如,溶液的密度、折射率、导电性等都受到溶质和溶剂性质的影响。

11. 溶液的化学性质溶液也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例如,溶液中的离子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或生成新的化合物。

12. 溶解过程的影响因素溶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溶质质量、溶剂性质等。

溶液知识点专题总结

溶液知识点专题总结

溶液知识点专题总结一、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混合物。

溶质是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均匀的混合物。

二、溶解度和饱和溶液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2. 饱和溶液是指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最大溶解度时所形成的溶液。

三、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大。

但也有一些溶质在升温后溶解度反而减小的情况。

2. 压力:气态溶质在液态溶剂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有关,一般情况下,随着压力的增大,溶解度会增大。

3. 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溶质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溶解度。

四、浓度的描述1. 质量浓度: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体积的比值来表示。

2. 摩尔浓度:用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总体积的比值来表示。

五、溶解过程溶解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它包括溶质分子脱离其原来的位置,进入溶剂内,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六、溶解热和溶解热变化1. 溶解热: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时所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2. 溶解热变化:溶解过程中的热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为吸热和放热两种。

七、溶液的性质1. 导电性:电解质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导电,而非电解质的溶液不具有导电性。

2. 折射率:溶液的折射率与溶质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可以用来判断溶质的浓度。

3. 四边形规律:根据溶质的数量和种类不同,溶液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八、共沸混合物的制备和应用共沸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互相溶解度极好的液体混合物。

共沸混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有很多种,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化工和制药等领域。

九、胶体溶液的特点和应用胶体溶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溶液,其特点是颗粒粒径在1-1000nm之间。

胶体溶液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染料、颜料的制备,医药领域的药剂制备等。

十、溶胶凝胶体系溶胶凝胶体系是一种具有胶体和溶胶混合特性的体系。

九年级化学溶液题型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题型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题型知识点溶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物质状态。

了解和掌握溶液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现象,还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将对九年级化学溶液题型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饱和溶液1. 定义:当溶液中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2. 形成条件: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和析出速度相等时,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形成饱和溶液。

3. 饱和溶液的特点: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溶质呈动态平衡状态,不断溶解和析出。

二、浓度计算1. 溶液的浓度表示:浓度是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或溶液的稀稠程度的物理量。

2. 溶液浓度的常用表示方法:a. 质量浓度(C):C = 质量(g)/ 体积(L)b. 体积浓度(V%):V%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 × 100%c. 摩尔浓度(C):C = 溶质物质的物质量(mol)/ 溶液的体积(L)三、溶解度1. 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单位质量的溶质的数量。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a. 温度:大多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b. 压力:气体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c. 溶剂的种类:不同溶剂对同一种溶质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四、溶解过程1. 溶解过程中的吸热现象:a. 异常溶解热:一些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热,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

b. 结晶热:溶液在结晶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

2. 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a. 可能发生吸热反应,即溶解过程吸收外界热量。

b. 可能发生放热反应,即溶解过程释放热量。

五、离子反应与溶解1.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称为电解质,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盐类。

3. 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如弱酸和弱碱。

六、溶解过程中的离子平衡1. 离子平衡:当溶质溶解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溶质离子和溶剂中离子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

溶液知识点总结

溶液知识点总结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一、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固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能够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水是最经常使用的溶剂,常见的还有汽油,酒精二、溶液的特点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里各部份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份的浓度,安度,颜色等完全一样。

稳固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旋转,溶质可不能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

但当其中一种液体是水时,不管水量多与少,一样把水叫做溶剂。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样是水溶液4、溶液的用途●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映比较快,有些产品的反映在溶液中进行缩短了生产周期●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植物吸收的养料必需是溶液,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

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相溶的物质能够形成溶液,而不相溶的能够形成浊液。

油与水不相溶,使劲振荡后也只能取得乳状的液体,这种液体也不稳固,通过静置,植物油慢慢浮起来,又分为上下两层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固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以后,油尽管并无溶解在水中,但这时形成的乳浊液与却能均匀、稳固地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乳浊液的稳固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阻止小液滴彼此凝结,洗涤剂能把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没珠,洗涤剂的作用确实是乳化作用,洗涤剂是乳化剂。

三、溶解进程中的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进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分子中扩散,这一进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进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得溶液的温度发生转变。

若是溶质的扩散进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进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

六年级数学溶液问题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溶液问题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溶液问题知识点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关于溶液的问题。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六年级数学中与溶液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在解决溶液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一、溶液的定义与性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指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将其他物质溶解的介质。

在溶液中,溶质是可以被溶解的,而溶剂则是溶质的溶解介质。

溶液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溶液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 溶液是均匀透明的;3. 溶质的粒子在溶液中被分散;4. 溶质和溶剂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二、浓度的计算与表示浓度是用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

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质量体积分数。

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表示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总质量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表示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总体积3. 质量体积分数:质量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表示为:质量体积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总体积三、稀释与浓缩稀释和浓缩是指改变溶液浓度的方法。

1. 稀释:稀释是指在保持溶液中溶质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溶剂的过程。

稀释液体的浓度通常用浓度公式来计算。

2. 浓缩:浓缩是指在保持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溶剂的过程。

浓缩液体的浓度也可以用浓度公式进行计算。

四、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不仅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典型的例子是饱和溶液,当溶质的质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即溶质无法继续溶解时,溶液便称为饱和溶液。

而溶解度则是指在饱和溶解状态下的溶质质量。

五、晶体的析出与溶解晶体是指在溶液中溶质过饱和后析出的固体颗粒。

晶体的析出与溶解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

当溶液过饱和时,溶质开始析出并形成晶体,这个过程称为结晶。

相反,当晶体在溶液中溶解时,也是通过溶解过程来实现。

溶液章节知识点总结

溶液章节知识点总结

溶液章节知识点总结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质溶解的介质。

在溶液中,溶质的粒子被分散在溶剂之中,形成了一种均匀的混合物。

2. 溶解度和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达到一定的极限时,就形成了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质浓度达到最大值,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了。

3. 溶解过程和溶解热溶解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通过各种因素促进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在溶解过程中,有些溶质能够释放热量,称为溶解热。

溶解热是溶解过程中重要的热力学参数,可以影响溶解过程的速度和平衡状态。

4.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

稀释是指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来改变溶液的浓度,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5. 溶液的物理性质溶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折射率和凝固点降。

其中,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的质量,折射率是指溶液光的折射程度,凝固点降是指溶解了溶质的溶液的冰点降低情况。

这些物理性质可以用来表征和鉴别不同溶液的性质。

6. 溶液的化学性质溶液的化学性质包括电导性、酸碱性等。

溶液中的离子可以导致溶液的电导性,从而可以检测到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另外,溶液的pH值和溶质的酸碱性也是溶液的化学性质的重要表征。

7. 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积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不同温度下,所测得的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预测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且可以用来确定溶解度积。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乘积,可以用来确定饱和溶液中溶质浓度的大小。

8. 溶液的分离技术溶液的分离技术包括结晶、结晶析出、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来选择,进行溶液中组分的分离和纯化。

总的来说,溶液是化学和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状态,了解溶液的性质和特点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高三化学选择溶液题知识点

高三化学选择溶液题知识点

高三化学选择溶液题知识点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溶液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溶液题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和相关概念。

下面将对高三化学选择题中涉及到的溶液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溶液是一种均匀透明的混合物,其中溶质分子被溶剂分子包围并稳定地分散在溶剂中。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体积的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达到溶解度的最大值,溶液呈饱和状态。

而不饱和溶液指的是溶解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4. 浓度计算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等方式进行表示。

其中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摩尔分数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中所有组成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5. 溶液的稀释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减少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是不变的,根据浓度计算的公式可以得知,溶质浓度与溶液体积呈反比关系。

6. 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性质包括溶解度、电导性、酸碱性等。

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溶解度曲线上,上面的点表示饱和溶液的温度和溶质溶解度的关系。

电导性是指溶液中存在离子的能够导电的性质,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

酸碱性指的是溶液的酸碱程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大于7的为碱性,等于7的为中性。

7. 溶液的溶解过程溶解过程是指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破坏和建立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就较小;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就较大。

高中化学 溶液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 溶液知识点总结

第1讲溶液的基本概念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注:溶液透明但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

3、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1)溶剂的定义: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2)溶质的定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3)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4)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5)溶质是最终在溶液中的成分。

溶质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等)、液体(酒精等)或气体(氯化氢等)。

但是,由于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溶质是生成物,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溶质是碳酸,氧化钙溶于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

(6)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7)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和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如果没有水,量小的为溶质,量大的为溶剂。

◆在溶剂是水的溶液中,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如果硫酸有剩余,则硫酸和硫酸锌均为溶质。

4、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如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硫酸铜溶液),碘的酒精溶液(碘酒)等。

5、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1 /1、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2、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问题1丨基础知识与考点概括
1.溶液=溶质+溶剂;
2.浓度=溶质÷溶液;
3.溶质=溶液×浓度;
4.溶液=溶质÷浓度;
5.溶液蒸发、稀释的等价条件(重点)
①加溶质时,溶剂不变,溶液增加;
②稀释时,溶质不变,溶剂增加,溶液增加;
③蒸发时,溶质不变,溶剂减少,溶液减少;
6.溶液混合等价条件(重点)
①混合前的溶液=混合后的总溶液;
②混合前的溶质=混合后的总溶质;
注:不考虑挥发、饱和结晶等学科专业问题
常见题型有:两者溶液混合(可以十字交叉),蒸发(溶质不变),稀释(溶质不变)。

溶液混合是考试重点,可以了利用公式6列方程求解。

1.四个士烧杯甲、乙、丙、丁的容量比为3∶4∶8∶10。

用甲烧杯装满与水比重相同的A溶液倒入丙烧杯后,用水兑满,然后将混合的溶液例入乙烧杯至满后,将剩下的部分倒入丁烧杯并用水将丁烧杯注满,问此时乙烧杯中A溶液的浓度是丁烧杯中的多少倍?
A. 2
B. 2.5
C. 4
D. 6
【解析】B。

溶液基本问题。

甲3,溶质为 1.5,乙与丙的溶质相同,得知浓度之比为2.5:1。

2.现有一种浓度为15%的盐水30千克,如果用50千克浓度更高的盐水和它混合,混合后的盐水浓度将大于20%,而小于35%。

据此可知,后加入的盐水的浓度(假设浓度为x)范围是:
A.23%<x<47%
B.15%<x<35%
C.15%<x<23%
D.23%<x<50%
【解析】A。

溶液混合,利用混合前后溶质不变,得知去两个极端点:令溶液浓度为X,则有:30×15%+50X=80×20%,得知X=23%,同理X=47%。

3.将浓度为15%和5%的盐水各1000克,分别倒出若干配置成浓度为10%的盐水1200克,将剩下的盐水全部混合在一起,得到的盐水浓度为:
A.10%
B.8.25%
C.8%
D.7.25%
【解析】A。

总溶液2000,总溶质200,今剩余溶液800,剩余溶质80。

或者从总量看,原始溶液混合后本身浓度即为10%。

4.王老师将天然蜂蜜和矿泉水混合成蜂蜜水,现有一瓶浓度为10%的蜂蜜水100克,如果需要将蜂蜜水的浓度提高到20%,需加入天然蜂蜜A克和矿泉水2A克,那么后加入的蜂蜜是原来的
A.2倍
B.1.5倍
C.1倍
D.2.5倍
【解析】D。

溶液混合问题。

总溶液:100+3A,总溶质10+A,混合溶液浓度20%,因此A=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