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 综合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热处理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操作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匡助您正确进行热处理作业。

一、热处理基本原理1.1 金属组织变化原理:热处理过程中,金属的组织结构会发生变化。

通过加热使金属晶粒长大,晶界迁移,原子扩散,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

1.2 热处理影响因素:热处理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不同金属和合金对热处理的响应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材料进行调整。

1.3 热处理效果评估: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理化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热处理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金属组织结构、硬度、韧性等。

二、常见的热处理方法2.1 淬火:淬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通过淬火可以使金属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但韧性较差。

2.2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较低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可以减轻金属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塑性。

2.3 等温淬火:等温淬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然后在恒温条件下保持一段时间,最后迅速冷却。

等温淬火可以获得细小的组织结构和高强度。

三、操作注意事项3.1 温度控制:热处理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

应根据材料的热处理图谱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加热和保温温度,避免过热或者过低。

3.2 冷却介质选择:不同的金属和热处理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水、油温和体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3 保护措施:某些金属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和变质,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包覆剂、气氛控制等,以防止氧化和表面污染。

四、质量控制要点4.1 金相显微镜观察: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的组织结构,判断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应注意观察区域的选择和标记方法,以确保准确的观察结果。

4.2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评估金属强度和硬度的重要方法。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质的方法。

在创造业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热处理作业的指导书,包括预热、加热、冷却和后处理等四个部份。

一、预热阶段:1.1 温度选择: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预热温度。

预热温度过低会导致热处理效果不佳,而过高则可能引起材料的变形或者裂纹。

1.2 时间控制:预热时间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尺寸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材料需要更长的预热时间,以确保整个材料达到均匀的温度。

1.3 温度均匀性:在预热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不均匀的情况。

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加热设备和适当的加热方式,如气体加热、电阻加热或者电磁加热等,来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二、加热阶段:2.1 加热速率:加热速率应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来确定。

过快的加热速率可能导致材料的变形或者裂纹,而过慢的加热速率则会延长加热时间。

2.2 加热温度:根据热处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过低会导致热处理效果不佳,而过高则可能引起材料的烧结或者过热。

2.3 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尺寸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材料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以确保整个材料达到所需的温度。

三、冷却阶段:3.1 冷却介质选择: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水、油和盐浴等。

不同的冷却介质会对材料的硬度和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3.2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应根据热处理的要求来确定。

过快的冷却速率可能导致材料的变形或者裂纹,而过慢的冷却速率则会影响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3 冷却方法:根据材料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冷却方法。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自然冷却、水淬和油淬等。

不同的冷却方法会对材料的硬度和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后处理阶段:4.1 温度控制:根据热处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后处理温度。

后处理温度过低可能导致热处理效果不佳,而过高则可能引起材料的烧结或者过热。

碳素钢热处理 实验指导书

碳素钢热处理 实验指导书

碳素钢热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素钢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的工艺方法和主要设备。

(2)研究碳的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冷却温度,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3)熟悉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表3所列工艺进行热处理操作实验。

(2)测定热处理后试样的硬度(炉冷、气冷试样测HRB,其余试样测HRC)。

三、实验原理碳素钢热处理工艺主要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是达到热处理良好效果的最重要工艺参数。

1.加热温度(1)退火亚共析钢加热至Ac3+(20℃~30℃)(完全退火);共析钢,过共析钢加热至Ac1+(20℃~30℃)(球化退火),得到粒状渗碳体,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2)正火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30℃~50℃),即加热至奥氏体单相区。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见图1.(3)淬火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见图2.图1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图2 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及加热速度等皆影响临界点Ac1,Ac3,Accm的位置。

热处理前需认真查阅有关的材料手册,按规范操作。

否则,得不到预期的组织。

如加热温度过高。

晶粒容易长大,材料氧化,脱碳和变形而失去效能。

几种碳素钢的临界点,见表1.表1 几种碳素钢的临界点注:△T为过热度,取决于加热速度,一般为5℃~15℃。

(1)回火碳素钢淬火后需尽快回火,按热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1)低温回火加热温度150℃~250℃,目的是得到回火马氏体。

部分降低淬火应力,减少脆性并保持淬火碳素钢的高硬度。

用于切削工具、冷作模具、滚动轴承等。

2)中温回火加热温度350℃~500℃,目的是得到回火托氏体,较多的降低淬火应力,有高的韧性和弹性极限。

用于弹簧钢等热处理。

3)高温回火加热温度500℃~650℃,目的是得到回火索氏体,消除淬火应力。

金属热处理实训指导书

金属热处理实训指导书

金属热处理实训指导书一、实验名称:结晶过程的研究二、实训内容:(一)Pb(NO3)2溶液的结晶(二)印证金属结晶三、实训目的:(一)了解Pb(NO3)2溶液的结晶过程。

(二)印证金属结晶的一般情况。

四、实验器材: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或家用电炉)、烧杯、饱和Pb(NO3)2溶液、玻璃片、石棉网、玻璃棒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将几乎饱和的Pb(NO3)2溶液滴在波片上(液滴不宜太小太厚)将玻璃片放在生物显微镜的样品台上,使物镜对准液体边缘,然后旋动粗调螺丝。

调节焦距,而后在转动微调螺丝,使成像清晰,并移动样品,由边缘逐步向利观察结晶。

2、由于溶液的边缘蒸发较快,故边缘处溶液首先达到饱和;结晶及由此处开始,有由于该处过饱和度甚大,产生大量核心,因而得到等轴结晶里(相当于钢锭的第一带)。

3、由于第一带向内由于过饱和度较小,产生核心数小,但其长大速度甚大,因而生长柱状晶带,且其方向垂直于液滴边缘(相当于钢锭第二带)。

4、最后溶液中心蒸发,产生方向混乱的、粗大的树枝状晶体(因这时已无足够的Pb(NO3)2充填,故不能得到完整的晶粒)。

六、实验注意事项:1、在调整显微镜过程中,不可使用物镜触及Pb(NO3)2溶液或其晶体,因此在观察溶液结晶时,应先以粗调螺丝将物镜移到接近式样表面的位置,但切勿于试样接触,然后以粗调节螺丝缓慢的将物镜上移,到呈现出像时,再用细调节螺丝调节到清晰可见时为止。

2、为了使结晶速度大些,可以将滴有溶液之玻璃片置于电炉上(或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约一分钟左右),烘烤时间不可太久,不得将溶液烘干,或者将玻璃片加热后在滴Pb(NO3)2溶液。

3、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内仪器、开关等4、未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内物品或实验完毕后的试料携出室外。

5、实验室内不得喧哗、打闹,不准吸烟,应注意保持室内卫生。

6、注意节约水、电、药、材料等。

7、爱护仪器设备,应预先了解一起使用方法,然后按操作规程使用之,禁止拆卸仪器。

热处理工艺实验指导书

热处理工艺实验指导书

热处理工艺实验指导书12020年5月29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教研室二00四年十二月22020年5月29日实验一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2、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

二、实验方法金相试样是用来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研究的样品,因此对样品的观观察面光洁度要求较高,要求达到镜面一样光亮,无一点划痕。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取样、镶嵌、磨制、抛光、浸蚀等工艺。

下面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1、取样显微试样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取其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例如在检验和分析失效零件的损坏原因时,除了在损坏部位取样外,还需要在距破坏处较远的部位截取32020年5月29日试样以便比较;在研究金属铸件组织时,由于存在偏析现象,必须从表面层到中心同时取样进行观察;对于轧制和锻造材料则应同时截取横向(垂直轧制方向)及纵向(平行轧制方向)的金相试样,以便于分析比较表层缺陷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情况;对于一般热处理后的零件,由于金相组织比较均匀,试样的截取可在任一截面进行。

确定好部位后就可截下试样,试样的尺寸一般采用直径φ12~15mm,高12~15mm的圆柱体或边长12~15mm的方形试样,如图1—1所示。

试样的截取方法视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异,软的金属可用手锯或锯床切割,硬而脆的材料(如白口铸铁)则可用锤击打下,对极硬的材料(如淬火钢)则可采用砂轮片切割或电脉冲加工。

不论采用那种方法,在切取过程中均不宜使试样的温度过于升高,以免引起金属组织的变化,影响分析结果。

42020年5月29日2、镶嵌若试样的尺寸太小(如金属丝、薄片等)时,直接用手来磨制很困难,需要使用试样夹或利用样品镶嵌机,把试样镶嵌在低熔点合金或塑料(如胶木粉、聚乙烯及聚合树脂、牙托粉与牙托水的混合物)中,如图1—2所示。

3、磨制试样的磨制一般分粗磨和细磨两道工序。

(1)粗磨:粗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工艺。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中,以提高其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为了确保热处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区: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和灰尘进入热处理设备。

1.2 检查设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温度控制准确。

1.3 准备工件:对待热处理的工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油污和杂质,以确保热处理的效果。

二、热处理工艺2.1 加热阶段: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确保工件均匀受热。

2.2 保温阶段: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工件内部温度均匀。

2.3 冷却阶段: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冷或油冷,以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三、质量控制3.1 温度控制: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要时刻监控加热设备的温度,确保温度稳定。

3.2 工件质量检验:热处理后的工件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3 记录数据:对每一次热处理作业进行记录,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以便追溯和分析。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耐高温的防护服、手套和眼镜,确保人身安全。

4.2 防火防爆措施: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高温和火花,必须保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4.3 避免中毒:某些热处理工艺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操作人员要注意防护,避免中毒。

五、设备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2 清洁保养:保持热处理设备的清洁,避免油污和杂质影响热处理效果。

5.3 更新升级: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热处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
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定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内容 1、材料:20#、T10 钢试样。 2、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确定热处理工艺方案。 3、按设计方案进行热处理。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量。 5、指导学生对热处理工艺与硬度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其所学的《工程材料》和《金属热处 理原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钢的热处理原理及硬度实验原理,正确设 计、制定碳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案,利用热处理炉进行碳钢的热处理,并并用洛 氏硬度计检测热处理后的试样硬度,分析硬度与热处理工艺的关联性,分析工 艺的合理性。 通过实验, 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对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的 感性认识,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基本知识,熟练使用热处理相关仪器设 备。 同时可逐步提高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实验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动 手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并掌握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碳钢淬火、回火的操作方法;了解钢在热处理时含碳量、加热 温度、加热时间、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明 确热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制订热处理工艺过程、设计操作步骤、确定工 艺参数(如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等); 了解钢淬火、 回火后的硬度变化, 建立硬度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具备在指定工作条件下制定热处 理工艺,以及通过热处理实践操作、硬度检测等实验过程,对相应的工艺进行初 步实验、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1
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管式热处理炉、 箱式热处理炉及相关配件和洛氏硬 度计。准备碳钢试样若干。 四、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指导 (一)实验前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教师给出热处理所用材料牌号、主要临界温度,准备好待处理试样。检查试 验设备的完好程度。 牌号 20# T10 Ac1 730 730 855 800 Ac3 835 Ar3 680 Ar1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指导,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类型、要求性能和工艺规范,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2. 材料准备:清洁材料表面,去除油污和其他污染物,以确保热处理效果。

3. 设备检查:检查热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加热炉、冷却设备和控制系统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工艺参数设定: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

三、作业流程1. 材料装夹:根据材料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当的装夹方法,确保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 加热过程:a. 将材料放入预热炉中,按照设定的温度曲线进行加热。

b. 控制加热速率,确保材料温度均匀上升,避免温度梯度过大引起应力集中。

c. 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使材料达到所需的组织状态。

3. 冷却过程:a. 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水淬、油淬或空冷等。

b. 控制冷却速率,避免快速冷却引起材料的裂纹和变形。

4. 温度监控: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和调节材料的温度,确保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作业记录: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和材料性能等,以备后续分析和追溯。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等。

3. 遵守操作规程,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行为,如吸烟、饮食等。

4. 注意热处理设备和材料的温度,避免烫伤和热飞溅。

5.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五、质量控制1. 检验方法: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金相分析及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

金相分析及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

金相分析及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包括:原材料检测(金相组织、硬度)→ 热处理(去应力火)→ 终检(金相组织、硬度)的全过程并得出相关实验结果。

1.熟悉金相分析基本方法(金相试样的制备、观察、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2.熟悉钢的热处理工艺及操作(退火工艺、热处理炉的使用);3.熟练掌握洛氏硬度仪的操作,了解工业生产中常用硬度检测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设备金相显微镜、热处理炉及控温仪表、洛氏硬度计、砂轮机、预磨机、抛光机、吹风机。

2.试样材料20、45、T10(任选一种) 。

3.消耗材料Cr203抛光液、4%硝酸酒精溶液、棉花、水砂纸、金相砂纸、抛光布、水。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两人一个试样,做完该试样实验的全过程。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1.取样(已完成45号钢φ20×25)试样通常选取圆柱体或正方体。

试样可用手锯(软质)或薄片砂轮/切割机床(硬质)等切取或锤击成块(脆性)。

应注意试样的温度条件,必要时用水冷却,以避免正式试样因过热而改变其组织。

2.镶嵌(不需要)对不规则的材料,如果试样太小,直接用手磨制困难,可将其镶嵌在低熔点合金或塑料中。

因此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3.磨制(1)粗磨用砂轮或锉刀将已截取试样去除飞边、毛刺、尖角等,将试样待观察面制成平面,可先在粗砂轮上磨平,候磨痕均匀一致后,即移至细砂轮上续磨,磨时须用水冷却试样,使金属的组织不因受热而发生变化。

粗磨(2)细磨经砂轮磨好、洗净、吹干后的试样,随即依次在由粗到细的各号砂纸上磨制。

方法:①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并使磨面朝下,均匀用力(轻微压力)沿直线向前推行,返回时试样要离开砂纸,如此反复,直至磨面上的磨痕被去掉,新的磨痕均匀一致时为止。

注意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②从粗砂纸换到细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与旧磨痕成垂直方向。

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

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docx

昆明理工大学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2011年10月26日第一节概述热处理综合实验是对学生热处理棊础知识与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与考察,木实验要求学牛以常见机械零件为对象,对零件的工作坏境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所能捉供试样的钢种范围内(Q235,20, 45, 40Cr, T8, T10钢)进行选材,再根据材料的基本性质设计相应的热处理工艺,以相同材质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实验,实验完毕后测试锁度,以对实验效果进行判断。

实验步骤1、确定要制造的典型零件或工程构件,如:轴类、齿轮类、滚动轴承类、弹簧类、紧固件、曲轴、连杆、工具、模具零件、铸件等。

画出零件草图。

2、根据所要制造零件的服役条件(工作状态),选择其材料(在Q23520, 45, 40Cr, T8, T10等几种钢中來确定)查阅所选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处理临界温度。

3、画出该零件的热处理工艺曲线,标明热处理技术要求。

第二节零件的选材本实验室可提供的材料有Q235, 20, 45, 40Cr, T8, T10,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能与适用范围如卜:1、Q235, 20 钢Q235和20钢都属于碳素结构钢,其强度较低,很少淬火,无回火脆性。

冷变形塑性高、—•般供弯曲、压延、弯边和锤拱等加工,切削加工性、冷拔或正火状态较退火状态好、一般用于制造受力不人而韧性要求高的零件,如杠杆轴,变速箱变速叉,齿伦,重型机械拉杆,钩坏等。

Q235和20钢因为含碳量较低,淬火后表面硬度值也不是太高,在36011BS〜4001IBS范围内。

所用的热处理一般选用化学热处理,像渗碳淬火等,一般不会肓接淬火,20钢渗碳淬火回火后的硕度在43HRC〜48HRC Z间。

2、45 钢45号钢也属于碳素结构钢,其含碳量高于20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

45钢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耍的结构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变负荷卜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

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1. 全面熟悉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过程;2. 掌握常用材料热处理工艺规范的制定;3. 了解热处理的操作方法; 4.研究热处理对钢的性能的影响;5.认识碳钢经各种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 进一步了解碳钢经热处理后,在 组织和性能上有什么改变。

实验设备和材料设备:箱式电炉和控温仪表、洛氏硬度机、台式金相显散镜、预磨机、抛光材料:45、T10钢样、45钢、T10、T12、20钢热处理过试样一套、各号金 相砂纸、金刚石研磨膏、水、油。

实验内容⑴制定出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⑵分组进行热处理操作。

⑶测定热处理后样品的硬度值。

⑷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

⑸观察各种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组织,绘出组织示意图。

⑹将测得的硬度值与应得到的显微组织一起填入实验报告。

四、概述(一)设计、制定热处理工艺规范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来改变其内部组织,而获得所 需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它的基本过程包括: 将钢加热到选定温度, 在该温度 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用选定的速度冷却。

1 .加热温度的选择⑴淬火加热温度根据 Fe — Fe3C 相图来确定 :对亚共析钢,合适的淬火加热温度为 AC +30~50r ,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细小的马氏体。

如果加热温度不足(低于AC ).贝W实验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造成淬火后硬度不足。

对过共析钢和共析钢,合适的淬火加热温度为ACI+30—50C。

淬火后的组织为隐晶马氏体与粒状二次渗碳体,组织中的粒状二次渗碳体可以明显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过高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CM)会使淬火后得到粗大马氏体和较多的残余奥氏体组织.使材料的耐磨性下降,脆性增加,这是因为共析钢含碳量高,加热到ACCM以上时,碳化物全部溶解,使奥氏体晶粒易于长大,淬火后的马氏体粗大。

同时,奥氏体内的含碳量越高,则淬火后的马试体量越少,残余奥氏体量越多。

⑵回火温度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AC1 一下某个温度,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这一操作过程叫回火。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的材料和要求,包括材料类型、尺寸、形状、硬度要求等。

2. 检查热处理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炉子、温度计、冷却介质等。

4. 确定热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

三、热处理步骤1. 清洁材料:将待处理材料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2. 加热:将清洁后的材料放入预热炉中,逐渐升温至所需的加热温度。

确保加热速率适中,避免材料的过热或热应力。

3. 保温:在达到加热温度后,将材料保持在该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的达到。

4. 冷却:根据热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法,如水淬、油淬或空冷。

确保冷却速率符合要求,避免材料的过冷或不均匀冷却。

5. 清理和检查:将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残留物。

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以评估热处理效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热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接触加热设备和热处理材料,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3. 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4. 在使用冷却介质时,要防止溅入眼睛和皮肤,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5. 在热处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材料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五、质量控制和记录1. 对于每次热处理作业,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对材料硬度、显微组织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在热处理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关键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法等。

3. 对于热处理后的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4. 所有的热处理作业记录和质量检验报告要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阅和追溯。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第一篇: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产生期望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

热处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保温和冷却。

加热过程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组织发生相变。

保温过程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稳定,并使其达到均匀性。

冷却过程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使其组织结构固定下来。

热处理的常见方法之一是退火。

退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并降低其硬度。

退火适用于处理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改善金属的可加工性。

淬火是热处理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淬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产生马氏体组织,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金属材料通常呈脆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回火来提高其韧性。

回火是淬火的后续处理步骤,通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性。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选择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期望的性能。

除了退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还包括正火、间歇淬火、表面淬火等多种方法。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以较慢的速度冷却的过程。

正火可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细化,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间歇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表面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表面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

热处理在金属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然而,不同的金属材料对热处理的响应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实验,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总结起来,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作业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准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环境准备: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染物。

三、作业步骤1. 材料清洁:将待处理的材料进行清洁,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2. 加热:将材料放置在热处理设备中,并根据材料类型和要求设定适当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3. 保温:在达到目标温度后,将材料保持在该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4. 冷却:根据材料的冷却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冷等。

5. 清洁和检查:在完成热处理后,将材料进行清洁,并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6. 记录和报告: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时间等,并撰写作业报告,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四、作业要求1. 安全要求: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等。

2. 温度控制:确保热处理设备能够准确控制和维持所需的温度范围,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3. 时间控制: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合理设定热处理时间,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冷却控制:根据材料的冷却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并确保冷却速度符合要求,以避免产生不均匀的组织结构。

5. 检查要求:在热处理完成后,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6. 记录要求: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时间等,并保存相关数据和报告,以备将来参考和追溯。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温度控制不准确:检查热处理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校准。

2. 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根据材料的冷却要求,调整冷却方式和时间,以达到预期的冷却速度。

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样品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2.掌握制备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概述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显微分析的主要工具,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

金相显微分析可以观察、研究材料的组织形貌、晶粒大小、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组织中数量和分布情况等问题,即可以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其化学成分(组成)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类材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可以判别材料质量的优劣等。

在现代金相显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由于光学的原因,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几十倍到两千倍,鉴别能力为250μm 左右,若观察工程材料的更精细结构(如嵌镶块等),则要用近代技术中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的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 光射线技术等。

以下仅对常用的光学金相显微镜做一介绍。

1.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如图1-1所示。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及一些辅助光学零件。

物镜和目镜分别由两组透镜组成。

对着物体AB 的一组透镜组成物镜O 1;对着人眼的一组透镜组成目镜O 2。

现代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由复杂的透镜系统组成。

图1-1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示意图物镜使物体AB 形成放大的倒立实像A ,B ,(称中间像),目镜再将A ,B ,放大成仍倒立的虚像A ,,B ,,,其位置正好在人眼的明视距离处(即距人眼250mm 处),人眼在目镜中看到的就是这个虚像A ,,B ,,。

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如下: 1)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下面公式来确定:目物目物f Df L M M M •== 式中 M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物镜的放大倍数;目M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f ——物镜的焦距;目f ——目镜的焦距; L ——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度;D ——明视距离(250mm )。

热处理综合实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热处理综合实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实验3 热处理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基本的选材方法
(2)学会编制基本的热处理工艺并掌握热处理操作过程。

(3)观察不同热处理后的组织形态。

二、实验内容
(1)分组:5-7人/组(每组60 min)。

(2)参观热处理设备及温度控制方式、冷却介质。

(3)确定零件的材料以及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提前讨论完成),并进行最终热处理工艺的操作。

实验内容如表所示。

(4)测定钢淬火后的硬度。

(5)测定钢回火后的硬度。

(6)数据整理交实验指导老师审阅
(7) 观察各种热处理工艺下的金相组织,并画出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三种组织。

表1 零件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
表2实验数据
备选材料:45钢、40Cr、35CrMo、30CrMnSi、T8、T9、T10、T12、CrWMn等
三、实验报告
(1〕简述实验目的。

(2)写出本组选材依据以及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具体参数(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
(3)实验所得数据(完成表格内容)
(4)画出金相组织图,并指出你的热处理工艺对应哪种类型组织。

四、讨论:
①钢中含碳量不同时,热处理工艺及性能有何影响?
②回火温度对回火组织的影响?
③热处理冷却时,搅拌速度会影响组织及性能吗?为什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综合实践指导书1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综合实践指导书1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综合实践指导书曾豪华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9402318 课程总学时:48实验课程性质:基础实验课程实验学时: 3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个学时适用专业:机电、CAD、汽车开课时间:二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金相热处理实验室撰写人:曾豪华审定人:一、综合实践周的指导思想及目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正确选择材料及正确制定实施热处理工艺的目的,特安排了本次综合实践。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是在若干基础科学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但它的一些主要理论是通过实践并总结了实践的规律而建立起来的。

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课堂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这次综合实践周中必须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

务必使学生们通过这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综合实践周,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最基本的方法和知识。

每一位学生都能操作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全过程,并独立制作出合格的金相组织试样。

二、综合实践周的任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综合实践周是在学生们学完《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后安排在《金相热处理实验室》所要完成的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综合实践时间安排3~5天。

综合实践的任务是:1.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选择零件材料及制定正确的热处理工艺;2.选择毛坯的种类、选择成型的方法、绘制出毛坯图;3.制定工艺方案及拟定工艺路线;4.制定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掌握主要热处理工种(如:正火、淬火、回火)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确地使用热处理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地完成简单零件的热处理工作;5.通过热处理的质量分析,能初步地运用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中已学到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6.能正确使用洛氏硬度计和金相显微镜,通过电脑屏幕图象的分析、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金相组织分析的全过程和方法,初步掌握金相试样的制作方法和检验技术。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用于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使材料的性能得到优化。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包括温度范围、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2. 检查炉具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要求。

3. 准备适当的保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热处理步骤1. 准备工件: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杂质和油脂等,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的准确性。

2. 加热:将工件放入预热炉中,并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和保温时间。

确保工件均匀受热,避免过度或不足加热。

3. 保温: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以使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4. 冷却: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气冷却、水冷却或油冷却等。

确保冷却速度符合要求,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5. 检验:对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检验,包括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等,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四、作业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热处理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材料的热处理要求。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的准确性。

3.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保证自身安全。

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炉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炉具和设备的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确保热处理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确保炉具和设备的电气安全,避免火灾和电击等危险。

4. 确保炉具和设备的机械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工艺参数,以免影响热处理效果和材料性能。

六、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热处理作业的步骤和要求,包括作业准备、热处理步骤、作业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过程。

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包括金属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能源行业等。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执行热处理过程,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的性能,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

这包括淬火、回火、退火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2. 检查设备和工具:确保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

检查加热炉、冷却设备、温度计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

3. 准备样品:根据作业要求,准备好需要进行热处理的样品。

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并做好标记。

三、操作步骤1. 样品装夹: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将样品装夹在适当的装夹工具中。

确保样品与装夹工具之间的接触良好,并避免任何变形或损坏。

2. 加热过程:将装夹好的样品放入预热好的加热炉中。

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控制加热炉的温度和时间。

确保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避免样品出现不均匀的热应力。

3. 冷却过程: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法。

这可以包括水淬、油淬、气体冷却等不同的方法。

确保冷却速率符合要求,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4. 温度控制: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使用温度计对样品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

确保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避免过热或过冷导致的质量问题。

5. 回火处理(可选):根据需要,对已经完成热处理的样品进行回火处理。

这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6. 检查和测试:完成热处理后,对样品进行检查和测试。

这包括外观检查、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

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了解热处理过程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3. 注意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遵循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方向)课程代码: 8102001总学时: 2.5周总学分:2学分编写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写人:贺毅审核人:审批人:批准时间: 07 年 1 月 6 日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通过本实践环节的进行,熟悉钢铁材料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和金相观察及硬度测试等过程,了解材料热处理相关设备及操作和硬度计的使用,掌握金属材料的制样技术,并掌握在金相显微镜下识别常见的热处理组织,掌握金相摄照及暗室技术,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及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掌握钢铁材料的常见热处理工艺的工艺参数确定原则,实施热处理操作。

3、对热处理后的钢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及摄照。

4、对热处理后的钢选择正确的硬度测试方法,进行硬度测试。

5、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6、完成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1、热处理方案的确定(1)设计钢的退火、正火热处理方案:目的①了解含碳量对钢退火、正火组织的影响②退火、正火工艺对同一钢材组织的影响③了解含碳量对退火组织硬度的影响(2)设计不同马氏体形态的热处理方案:目的①了解含碳量对马氏体形态的影响②热处理工艺对马氏体形态的影响③了解含碳量对淬火钢硬度的影响(3)设计不同冷却介质的热处理方案:了解冷却介质对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影响。

(4)设计淬火钢的回火组织的热处理方案:目的①了解回火温度对回火组织的影响②了解合金元素对回火组织的影响③了解回火温度和合金元素对硬度的影响本综合实验共分三个组,实验内容(1)为每组必选内容,实验内容(2)、(3)、(4)三个组各选一个内容。

2、根据所选定的热处理方案,选择材料,查阅参考资料,确定热处理工艺参数。

3、切割取样,选择热处理设备,校正设备温度,准备冷却介质。

4、正确进行热处理操作。

5、磨制样品,抛光腐蚀,观察热处理后组织,分析组织变化规律,并对典型组织摄照。

6、对热处理后样品选择硬度测试方法并进行测试。

7、金相照片及硬度数据结果处理、分析。

8、根据热处理综合实验要求完成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实验仪器、设备:砂轮切割机1台线切割机1台砂轮机2台热处理炉4~6台抛光机多台金相显微镜多台硬度计2台印相机2台上光机2台2、实验用材料:原料:各种钢材(见表1),铁丝,淬火介质(盐水、水、油等)砂纸10~14套抛光布3~5张腐蚀剂、酒精适量金相底片、金相像纸各10~12张表1 热处理综合实验所需钢材四、实验原理1、钢的热处理原理:固态金属利用加热和冷却,使金属材料的组织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进行材料的组织设计。

钢的热处理原理包括钢的加热转变和冷却转变。

在加热转变中,满足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使钢的原始组织发生向奥氏体组织的转变,控制加热速度、加热温度及时间,得到所需要的组织状态。

在冷却转变中,过冷奥氏体在A1温度以下在不同的转变温度区间或不同的冷却速度下发生不同类型的组织转变:在A1到550℃左右的高温区或冷却速度缓慢时,发生珠光体转变得到珠光体组织;在550℃左右到Ms点的中温区或冷却速度较快时,发生贝氏体转变,得到贝氏体组织;在Ms至Mf之间的低温区或冷却速度快时,发生马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组织。

淬火组织(贝氏体、马氏体)进行回火转变,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得到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及回火索氏体组织。

控制钢的热处理过程,得到珠光体组织、贝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及回火组织,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机器零件的要求。

2、钢的退火、正火的组织形态:钢的退火组织接近平衡状态组织,当含碳量在0.02-0.77%范围时是亚共析钢,退火组织为F+P,随含碳量增加,F逐渐减少,P逐渐增多;当含碳量为0.77%时是共析钢,退火组织全部为P;当含碳量在0.77-2.11%范围时是过共析钢,退火组织为P+Fe3CⅡ,随含碳量增加,P逐渐减少,Fe3CⅡ逐渐增多。

钢的正火组织,因冷却速度较快,组织与退火组织有差异,如相同含碳量的亚共析钢中铁素体比退火组织少,过共析钢无网状Fe3CⅡ。

3、钢中常见马氏体形态:马氏体形态早期主要指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形态。

随着电子显微术的发展。

还包括马氏体的精细结构。

我们知道,钢的成分不同,热处理条件的差异,对马氏体形态、马氏体亚结构及显微裂纹的倾向性影响很大,马氏体形态与马氏体的亚结构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对马氏体的机械性能(强度和韧性)又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观察马氏体形态,研究马氏体形态关系密切。

因此也可以通过马氏体形态的观察来分析零件的热工艺史及进行废品分析等。

关于板条马氏体的片状马氏体的一般形貌特征,教科书上已有专门讲解,故不再赘述。

这里要指出的是,片状马氏体其空间形态为凸透镜状。

这只是一般的叙述。

实际上由于奥氏体浓度不均等原因。

马氏体的生长受阻,片状马氏体不一定表现为规则的凸透镜状。

而有时是不规则的。

另外,一般中,高碳钢在正常温度淬火,多得到板条片状的混合组织(及混合马氏体),或者得到隐晶马氏体(实际上也是混合马氏体)。

这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往往难以分辨它们的特征,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对于亚结构的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隐晶马氏体是一般高碳钢常规淬火以后的正常组织,若发现片状则表明淬火温度偏高。

4、淬火钢的回火组织形态:1)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组织是淬火钢经低温回火(150~250℃)后获得的组织。

高碳淬火钢低温回火后得到的回火马氏体,是由过饱和的α固溶体与高度弥散的ε碳化物组成的两相混合物,在金相显微镜下呈暗色针状组织,不能分辨出ε碳化物的存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过饱和的α固溶体上分布有细小的ε碳化物,立体上,高碳淬火钢经低温回火得到的回火马氏体,仍然保留其原淬火马氏体的片状形态。

而低碳淬火钢经低温回火或自回火后,则只有碳的偏聚,而无碳化物的析出,原淬火马氏体的板条形态,保持不变。

对于中碳淬火钢经低温回火后,既有碳原子的偏聚,又有ε碳化物的存在,其回火马氏体的形态仍然各保持其原淬火马氏体的片状和板条状。

2)回火屈氏体:淬火钢在350~500℃中温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是由针状铁素体与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在金相显微镜下,其中的粒状渗碳体,仍然不能分辨。

也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在针状铁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大量微细的粒状渗碳体。

但应注意:⑴回火屈氏体中的渗碳体颗粒比回火马氏体中的ε碳化物要粗大一些;⑵回火屈氏体中的渗碳体与基体铁素体已无共格关系,而回火马氏体中的ε碳化物与过饱和α固溶体有共格关系;⑶回火屈氏体隐约可见原马氏体形态。

3)回火索氏体:淬火钢在500~650℃高温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它是多边形的铁素体晶粒与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的渗碳体颗粒又较回火屈氏体中的粗一些,而弥散度则小一些,在金相显微镜下,仍然分辨不出小的碳化物颗粒,也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在多边形铁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大量较粗的粒状渗碳体;金相显微镜400倍下可清晰地分辨高温回火时回火温度较高或回火时间较长的粗大的球状渗碳体。

5、冷却介质对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影响: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是相对等温转变而言的。

与等温转变不同,连续冷却转变是在一个温度区间内进行的。

由于转变温度不同,即由于过冷度不同,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也不同。

这样,对一个零件来说,不但在不同部位上,而且在同一个部位的同一视场中,可以观察到不同过冷度的不同转变产物。

这就是混合组织。

注意,这里说的混合组织是指不同过冷度的不同转变产物的混合组织。

混合组织有两相或多相组成。

大多数热处理过程(如普通退火.正火.淬火)是在连续冷去条件下进行的,大多数热加工过程(如铸.锻.焊)也是在连续冷去条件下最后完成的。

它们通常都得到混合组织。

而且,由于材质,零件(形状.尺寸),工艺的差异,混合组织常常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因此,了解冷却介质(即冷却速度)对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影响,研究并识别各种条件下的混合组织,对于材料的选用,热处理工艺的制订,热加工质量的分析是很必要的。

中碳钢连续冷却混合组织可能的组成物有铁素体,珠光体(或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等。

在混合组织包含各种组成物时,应仔细识别。

识别时除了注意区分他们的形状,色泽与分布特征外,还应联系材质,工艺等因素综合分析。

在制备金像试片时,要掌握腐蚀的程度,使各组成物的差别尽量显示出来。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主要技术重点:1、热处理方案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2、正确的热处理操作3、金相制备及暗室技术4、硬度测试5、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难点:各种热处理组织的识别六、实验步骤1、取样:通过砂轮切割机或线切割机取样2、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方案、工艺参数3、热处理操作:按确定的热处理方案进行相关热处理操作4、金相组织观察、分析及摄照5、硬度测试:根据材料、热处理状态等选择正确的硬度测试方法6、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7、完成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七、实验报告要求1、格式要求详见西华大学材料学院综合实验报告模板。

2、实验目的及任务。

3、热处理方案及工艺参数确定。

4、金相组织观察结果及相关照片。

5、硬度测试结果分析。

八、实验注意事项1、本综合实验环节众多,同学应服从指导老师、实验室老师、组长的安排。

2、在综合实验过程中作好相关实验记录,便于实验结束后编写综合实验报告。

3、正确使用和爱护相关实验设备,不懂的一定要请教。

4、在实验中,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