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
第六章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1)
华 滋 华 斯
• 华兹华斯 (1770——1850) 的《抒情歌谣集 序》被称为是英 国浪漫主义艺术 的纲领和宣言。
《抒情歌谣集》序言:
第一、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 第二、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 。 第三、关于诗歌的本质问题。
最后,华兹华斯在《序言》中还对诗人的特 殊才能作了解释。
恶魔派:
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进行批评, 称 “桂冠诗人” 骚塞是叛徒。为此骚塞称拜伦、 雪莱是 “恶魔派”。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 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 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 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 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 约翰·济慈 (1795——1821) • 《夜莺颂》、《秋 颂》、《希腊古翁 颂》;
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司各特,其代表作 《艾凡赫》。
• 英国小说家 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 代表作《艾凡赫》 理查王 艾凡赫 瑞贝卡
• 其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惊险离 奇,场面五彩缤纷,人物非凡奇特,可说是浪 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为欧洲19世纪后期的社会 小说开辟了道路。巴尔扎克、雨果、萨克雷、 狄更斯、普希金都受到他的影响。
•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 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 对象。 •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 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 自然”的主张。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 强烈的主观性。 •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 说的创造。
浪漫主义知识点总结
浪漫主义知识点总结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和艺术运动的一种主要特征,它追求个性与情感的真实表达,崇尚自然、情感与想象力,是对理性主义、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
浪漫主义在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后世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的起源与背景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时代,社会变革、传统观念的动摇和人们对自由、民主的向往都成为了浪漫主义产生的土壤。
浪漫主义也是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反叛,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与科学,而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了现代化的社会,但这些变革也带来了物质丰富和精神空虚的两极化现象。
人们开始怀疑理性的权威和科学的绝对价值,开始关注内心情感和个人体验。
二、浪漫主义的特征1. 强调情感与想象力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刻。
浪漫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情感与想象力才能触及灵魂深处,而理性与科学只是表面的东西,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奥秘。
2. 崇尚自然浪漫主义者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美和真理的源泉。
在自然中,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情感的安慰。
自然也是浪漫主义者思考和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自然的表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3. 反对现实社会的不公与虚伪浪漫主义者看到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虚伪,他们呼吁社会的改革和对人类精神的关注。
他们希望人们不要只注重物质的享受,而要关注人性的良善和情感的真挚。
4. 颂扬个性与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者颂扬个人的英雄主义,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使命,应该追求内心的真诚与自由。
他们崇尚英雄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认为只有英雄主义的精神才能点燃人类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三、浪漫主义的文学代表作品1.《哥德尔》〈童话》,《童话》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童话》以它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幻想世界的构建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
2. 《山水顿观》《山水顿观》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文,其中强调对自然的吟咏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浪漫主义的产生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来源。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由此制定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其追随者费希特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谢林认为世界中搬演着悲剧,整体中存在不和谐,人们必须从自然出发,超越这种不和谐,寻求自我。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社会的真理在于其历史中,而人的精神是历史。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具有显著的唯心色彩的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此外,大革命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势必导致不同阶层的人们心态的变化。城市中的资产者追逐自由竞争,幻想在这种“平等”的社会氛围中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另一方面,大革命使贵族阶层逐渐落魄,于是悲观颓唐、人生虚幻的情绪滋生,对神秘彼岸的向往也成为流行的思想。这种种社会图景和人生境遇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提供的土壤。
文学与艺术因素
尽管浪漫主义文学直到19世纪才蔚为大观,但实际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倾向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声称:“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率与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这就是对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概括。《荷马史诗》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都大量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18世纪英国的伤感文学实际就是浪漫主义的雏形,法国启蒙文学家卢梭主张回归自然也是浪漫主义在近代的滥觞。横向上看,浪漫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学思潮,而是涵盖了动魄的浪漫主义绘画,表达自己对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的理解;肖邦、李斯特等音乐家风格幽婉深邃,比才的歌剧热情奔放,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文学和艺术各门类之间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声势浩大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风潮
美国十九世纪(上)-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上)(浪漫主义部分)美国文化的勃兴与第一次文学高潮具有自身特点的新文学的出现是一个新的国家正在形成的标志。
从旧大陆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建立独立文学的呐喊声。
独立后的美国由于政治、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文化事业在原殖民地文化的基础上也得到了很快发展。
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相继办起了学校、图书馆和博物馆;19 世纪20 年代后又发现了许多报纸和杂志。
1828 年,著名的韦氏大词典的出版标志着美国规范化的民族语言业已形成。
这一切都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独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滋养美国文学的土壤虽然是贫瘠的,所产生的作品往往只不过是对英国文学的模仿,但高涨的民族意识有着与过去彻底决裂的强烈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19 世纪初爆发了英美之间的一场“文学之争”。
在这场文化战中,英美作家隔着大西洋互相指责,英国人讥讽地问:“四海之内有谁读美国书?”这个问题强烈地刺痛了美国作家,他们决心奋发图强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学。
此后很长时期内,报刊上不断就创造民族文学问题进行研讨。
诗人布莱恩特的论文《论诗歌和我们的民族、时代的关系》,超验主义文学家爱默生的演讲《论美国学者》,诗人朗费罗的长诗《卡瓦那》等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创造美国文学的重要性。
美国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就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整个历史时代密不可分的。
19 世纪起,由于美国政权不断巩固,经济发展逐步走上正轨,从而进入了这个世纪前60 年第一个大规模的经济腾飞时期。
1801 年,杰弗逊就任总统,在政治上推行了一条更加符合国家、民族和民众利益的路线,使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空气为之一振。
1814 年,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胜利,最后清除了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在美国的残余,为年轻共和国的独立自主、稳步发展提供了主权上的保证。
从1814 年到1861 年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 倍,跃居世界第四位。
19 世纪初,在英法战争、欧洲混乱之际,美国大力发展贸易,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一。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举例说明浪漫乐派音乐风格特征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德、理想化的、富于诗意的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
欧洲的浪漫主义乐派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20-1850)、中期(1850-1890)、和后期(1890-1910)。
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
卡尔•玛里亚•恩斯特•冯•韦伯(1786-1826)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音乐家庭,堂妹康施坦莎是莫扎特的妻子。
他的歌剧体现了格鲁克改革歌剧的原则,著有歌剧《自由射手》(对瓦格纳有深远影响),音乐小品邀舞(《华丽回旋曲》,是在正式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第一例。
)《音乐会曲》。
韦伯发展德国歌剧的目标,就是把诗歌,戏剧和音乐合为一体,也就是后来瓦格纳在《未来的艺术作品》(1849)一书中所说的“艺术作品的统一体”。
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被称作“歌剧之王”,作有600多首艺术歌曲,是一位旋律大师。
从14岁开始作曲,极具将曲子与歌词相结合的天赋。
他是西欧浪漫主义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代表作有弦乐重奏《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钢琴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菩提树),艺术歌曲《魔王》、《野玫瑰》,钢琴曲《f小调音乐瞬间》、《军队进行曲》和《小夜曲》。
《圣母颂》和《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钢琴小品,通常称为特性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体裁,舒伯特是开拓这个领域的作曲家之一他的OP90和OP142锝首即兴曲,以及OP94的6首瞬想曲,都有即兴创作的意味,是钢琴音乐的珍品。
埃克托尔•柏辽兹(1803-1869)是法国激进的浪漫主义之父。
他摆脱了古典主义交响乐的束缚,开标题交响乐之先河,是音乐成为标题的附属。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音乐会序曲《罗马狂欢节》、《海盗》、《秘密法庭的法官》。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1、早期代表:“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
弟)
2、后期代表:(1)“海德尔堡浪漫派”
(海德贝尔格) (2)柏林浪漫派
耶拿派
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 流派。其主要成员有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 莱格兄弟以及诺瓦利斯、蒂克等。1798年 到1800年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的《雅典娜 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 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 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 对自由,追求宗教神秘感和象征感。
雪莱名言
人类不再有皇权的统治,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人人平等,没有国家、氏族 和阶级的区别,也不再需要惧怕和崇拜, 每个人都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每个人 都是公平,温柔和聪明。
雪莱故居菲尔德庄园
雪莱在牛津大学时的宿舍
雪莱纪念碑塑像
雪莱的主要创作
《无神论的必然性》 长诗:《麦布女王》( 1813) 《伊斯兰的起义》( 1817)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819)。 抒情诗:《西风颂》、 《致云雀》。
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 的主观性。
第二,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 的创造。
第三,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重视丑的美学 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故乡”,浪 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诗人华兹华斯故居
诗人华兹华斯故居
诗人湖区散步搜寻灵感
《 抒情歌谣集》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 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 抒情歌谣集》。 《 抒情歌谣集· 序言》成为英国诗歌史 上的一座里程碑。
《 抒情歌谣集· 序言》
浪漫主义的名词解释_社会背景_文学传统_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的名词解释_社会背景_文学传统_艺术特点浪漫主义的名词解释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浪漫主义的社会背景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六章 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些主要作家及代表作:一、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1)早期浪漫派耶拿派:1 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2)后期浪漫派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等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3)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政治性讽刺长诗)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二英国(1)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其中华兹华斯的成就最高,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开创了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
他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
其中强调想象、强调感情、强调向民间学习。
湖畔派诗人对英国诗歌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理解社会”。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德国浪漫主义 文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 1.政治背景 2.哲学背景 二、德国浪漫主义的发展 (一)德国古典主义的余风——荷尔 德林
约翰· 克里斯蒂安· 弗里德里希· 荷尔德林 (1770-1843)
创作:1791年的颂歌(歌颂古希腊文化) 1799年书信体抒情小说《徐培里安》
(三)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海德堡派 1.海德堡派简介 1805年前后,一批新的浪漫主义作家 与学者先后聚集在海德堡大学,创 办刊物,成为后期浪漫主义,称之 为海德堡派,其中心成员是阿尔尼 姆与布伦塔诺。 2.作家作品简介 (1)阿尔尼姆与布伦塔诺
1806-1808年两人合编《儿童的神奇号 角》 (2)格林兄弟 1812-1814年两兄弟编写《儿童与家庭 童话集》 (3)亨利希· 封· 克莱斯特(1777-1811) 代表作品: 独幕喜剧《碎罐》(1808)和中篇小说 《米赫尔· 戈哈斯》(1810)
2.威廉· 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
1827) 作品: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 名篇:《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 《病玫瑰》、《老虎的赞美诗》
Spring Sound the Flute! Now it's mute. Birds delight Day and Night.
短诗:《布伦宁战役》《我在死者中》 《贝克莱的老妪》、《童尼卡》
(三)英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 1.拜伦 (1788-1824)
出生于贵族 10岁继承爵位和封地 13岁进入哈罗中学 17岁进入剑桥大学 21岁发表评论《英国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 1812年发表长诗《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1、 2章) 同年发表《编织机法案编制者颂》
理论主张: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认为世间存在着两种法律,一种 是低级的,其代表就是沙威;一种是高级 的,其代表是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主教:仁爱精神的化身
小说主要思想内容:
基本主题:宽恕、仁慈、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1、立足于人道主义,反映下层人民悲惨处境; 2、揭露资产阶级法律的不公正 3、歌颂劳动人民和共和党人的英勇献身精神,表现作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3.奇特的想象
情节的想象:
爱斯梅拉尔达母女在绞刑台重逢。
喀西莫多和爱斯梅拉尔达两人尸骨被分开,化为灰尘。 自然景象的想象: 《悲惨世界》写珂赛特到森林打水看见木星的描写:
“木星正卧在天边深处。那孩子不认识那颗巨星,她 神色仓皇地注视着它,感到害怕。那颗行星当时隔地平线 确实很近,透过一层浓雾,映出一种骇目的红光。舞作惨 黯色,扩大了那颗星的形象。仿佛是个发光的伤口。(第 2卷)
预言的云雀—雪莱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 英国19世纪20年代与拜伦齐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恩格斯誉为“天才的预言家”。代表诗作有《麦布 女王》、《伊斯兰起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等。 《西风颂》: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二节 雨果
维克多·雨果( 1802—1885)是 法国重要的诗人、 戏剧家和小说家, 浪漫主义运动的领 袖。在各个文学领 域都有重大建树。
者共和、民主的政治思想。 4、宣扬以仁爱精神对抗恶,人道主义的感化(米里哀
对冉阿让、冉阿让对沙威);
艺术特点
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②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夸张手法
冉阿让:集中了卓越的体能智能、博爱善 良,大起大落的经历和命运。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2)、艺术特征:
首先,浪漫主义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是主观性、 抒情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 感情。 其次,浪漫文学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歌颂 和对城市文明的诅咒。 再次,浪漫主义文学重视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 另外,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 欢运用夸张的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 胜的艺术效果。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湖畔派”诗人的华滋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是以华滋华斯、柯勒律治在 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华滋华斯于 1800年在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 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一篇艺术纲领。 “撒旦派”:当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日益明显的时候, 拜伦、雪莱登上文坛,同他们展开论争,谴责他们的粉饰 现实的倾向。由于他们敢于论战,而被英国绅士们斥之为 “撒旦”(恶魔),所以文学史上称拜伦、雪莱,还有济 慈为“撒旦派”。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在 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华兹华斯于 1800年在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 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一篇艺术纲领。
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是 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 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
“湖畔派”
湖畔派(Lake Poets)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 兹华斯、柯勒律治Coleridge(1772——1834)和骚塞 Southey(1774——1843)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 湖畔派诗人早年向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站在保守的 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度,宣扬 宗教道德观。 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 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 《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
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作品
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作品浪漫主义是一种充满激情、爱情、自由和个人情感的艺术运动,它在19世纪的欧洲迅速兴起,并对当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对爱情、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渴望和表达。
这篇文章将介绍几位浪漫主义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带领读者进入那个富有情感与想象的时代。
1.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笔下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悔过》。
这首诗通过表现一个罪犯的内心和他对过去所犯罪行的反思,展现了对救赎和宽恕的渴望。
2.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约翰·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秋颂》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短暂性和美的追求。
3. 罗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1759-1796)罗伯特·伯恩斯是苏格兰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苏格兰方言和民歌的形式呈现,充满了对苏格兰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热爱。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继续欢乐,亨特!》,它描述了一个农民和他的朋友一同享受乡村生活的场景,并表达了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
4. 费德里克·舒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费德里克·舒勒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作品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对人性的关怀。
《钟声》是他最著名的诗歌之一,通过描绘钟声在夜晚中回荡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5. 虞世南(665-762)虞世南是唐代中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叙述爱情故事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描绘河水奔腾、万里沙漫的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四、英国文学 (一)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二)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雪莱和济慈 (三)司各特
英国人的特点
爱家、爱自然 这个岛国的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 ——独立。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两种风格
田园式的温柔——温柔、缠绵 华兹华斯、济慈 海盗式的暴烈——激烈、反叛 雪莱、拜伦
诺瓦利斯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在创作上 的主要代表,在《夜的颂歌》中,他沉
湎于神秘的世界,否定人生,歌颂黑夜
和死亡。他的理想是回到天主教占统治
地位的封建时代(13世纪)。
(二)海德堡派
1805 年 左 右 , 一 批 作 家 在 海 德 堡 创 办 《隐士报》,形成了以海德堡为中心的 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阿尔尼 姆和布伦塔诺等,其成就主要在于对德 国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他们俩合编 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的号角》和格林 兄弟搜集、编写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都很有名.。
(一)“湖畔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学中出现了最早 的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向往 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 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因此他们远离城市隐居 在英国西北部昆布兰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是 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制的 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 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
(四)所谓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
义 ——雨果 浪漫主义是在同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 起来的。 理性的 感性的 想象的 主观的 自由的
致大海——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这是你最后一次在 我的眼前/滚动着蔚蓝色的波涛/闪耀着骄傲的 美色。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象是他在 别离时的呼唤,/我现在最后一次倾听/你悲哀 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 你的岸边,/一个人静悄悄地、朦胧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苦恼着! 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阴沉的声调,你 悠远无尽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静寂,/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18_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
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孙红霞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100049)摘要:兴起并活跃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是伴随着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涨而出现的。
由此,启蒙时代的科学理性受到来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的巨大挑战和威胁,也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科学理性的信心和偏爱,懊恼和悲观以及受骗和失望的情绪在蔓延。
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潮在对科学进行无情批判的同时,亦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众(包括当时流行的各种神秘主义教派)参与的反对科学组织和科学机构的运动。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前期在西欧各国以卢梭为代表的以及后期以尼采为代表的众多浪漫主义反科学斗士的反科学思想以及言论,并从文学史角度来考察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想在德国、英国和法国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特征,例如:德国的浪漫主义反科学突出的表现为唯心主义和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相结合的特征,以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阿尔尼姆、布伦坦诺等为代表;英国的浪漫主义反科学突出的特征是诅咒城市文明,缅怀封建中古,否定技术进步。
其中以对英国的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改革起到关键作用的湖畔派代表,像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浪漫派代表,像拜伦、雪莱、济慈等;法国的浪漫主义突出显示了批判古典主义的特征,其中以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和雨果等为代表。
通过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力图发掘出众多思想家和文化先锋的反科学思想脉络和轨迹。
最后,本文尝试揭示出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的如下特征:即主观性和反对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而反对科学存在的合法性。
关键词:浪漫主义; 反科学; 特征引言: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为法国的大革命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础,然而,“理性的胜利”在革命之后却如同坠落的天使,失去头上的光环,瞬即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信仰。
与此同时,浪漫主义思潮和运动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和民族解放斗1作者简介:孙红霞,女,1976年生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E-mail Address: hongxiasun@争渐入高潮的背景下产生并快速发展起来,正当人们开始怀疑长久以来左右人们行为、意志的观念体系,并且渴望新的信仰之时,新诞生的浪漫主义便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并最先占据了文化领域中的先锋思想家的头脑。
浪漫主义概念
浪漫主义概念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
强调个体情感体验、超越现实的幻想和对自然、自由、热情和个人创造力的追求。
浪漫主义在文学、绘画、音乐、哲学和政治等领域都有影响力。
浪漫主义成为一种对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抗议,强调个体的内在世界和情感。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强调情感流露,个体的超越经验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绘画上,浪漫主义强调情感表达和对景色的感知。
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追求情感的表达和超越现实的幻想。
浪漫主义的特点包括对自然的崇拜、对过去的怀旧、强调个体的情感和直觉、对理性和制度的反叛、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未知和超自然的追寻。
浪漫主义作品通常呈现出情感激动、幻想、唯美和理想化的特点。
浪漫主义对19世纪欧洲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影响。
浪漫主义者常常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看作是最高目标,反对社会的束缚和官僚制度的限制。
浪漫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来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情感和想象力的文化和艺术运动,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一直持续到现代。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傅立叶提出建立“法朗吉”,在这个团体里,劳动分工完全根 据个人爱好和能力,劳动成为人的需要和享受。 英国的欧文(1771—1858)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 身上,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开设了托儿所、幼儿园和 小学、夜校,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三)文学发展自身的历史逻辑。 作为创作方法,同现实主义一样,古已有之。此手法着重表现 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的理想。 “浪漫主义”词源学: 源于传奇一词。西方直到17世纪以前,还没有出现浪漫主义 一词。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 漫的”一词。18世纪下半叶,这个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 来,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形容“比耶纳的湖 岸比日内瓦湖岸更荒凉,更浪漫”。18世纪末,歌德首先注 意到“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席勒区分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 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 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 他们高举个性解放的旗臶,宣扬的时代新精神,反对社会对人 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 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 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 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 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 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 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 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古典 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反其 道而行之,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 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但浪漫派并不重视是否反映历史的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时间: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起源于德国。
【产生背景】1.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2.思想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3.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情感抒发的崇尚为其兴起铺平了道路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传奇,浪漫主义运动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
浪漫主义第一个浪潮: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施格莱尔兄弟创办《雅典娜神殿》,奠定理论基础。
法国浪漫派的先驱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
浪漫主义第二个浪潮:英国拜伦、雪莱、济慈,法国拉马丁、维尼,意大利白尔谢、剧作家曼佐尼,德国霍夫曼、艾兴多尔夫。
浪漫主义第三个浪潮:发生在法国,以雨果为首。
【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2.从民主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分为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但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2.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和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撷取题材)3.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倡导想象4.忧郁感伤的情调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前驱:彭斯《苏格兰方言诗集》,布莱克《天真之歌》《经验之歌》长诗《四天神》真正开创:【“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古舟子咏》《忽必烈汗》(二人合编《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提出了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点)、骚塞《书斋咏怀》。
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写作品梗概作文巴黎圣母院
写作品梗概作文巴黎圣母院写作品梗概作文巴黎圣母院1《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雨果撰写的一部浪漫派小说。
书中主要描述了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之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
正义与邪恶,纯洁与肮脏,美丽与丑陋之间的较量更反映出世界的残酷。
爱斯美拉达,一个能歌善舞的美丽女孩。
她过着流浪艺人的生活。
当她深夜被人抢劫时,一个英俊潇洒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从此对她一见钟情。
她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爱情,最后被判以绞刑。
她不仅外表美丽无比,内心也高尚纯洁。
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
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等用种种卑鄙的手段逼迫她时,她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镇定,她还宁死不屈,在绞刑架前显出了她的大义凛然……卡西莫多,一个极其丑陋的聋瞎敲钟人。
他遭到了亲人及整个社会的遗弃。
但他却有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
他也爱着爱斯美拉达,并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
他最初见到爱斯美拉达是奉命深夜来抢夺爱斯美拉达的时候。
后来,他因抢夺失败而被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抓住并绑在耻辱柱上处以鞭刑。
当他口干舌燥之时,给他水喝的正是美丽的爱斯美拉达。
从此之后,卡西莫多便深深地爱上了她。
但最后导致他们俩不能在一起的还是卡西莫多那丑陋的外表。
最后卡西莫多只能在另一个世界跟她相依。
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我深有感触。
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先天不足而自暴自弃,更不能过分追求外表美。
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善待他人。
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写作品梗概作文巴黎圣母院2每个女孩都希望有一个可以一直守护着自己的骑士,即使是一个卑贱的舞女也不例外。
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人公——吉卜赛女郎,艾丝美拉达就是一名看似卑贱的舞女。
整个故事就是因她而起。
1482年愚人节那天,艾丝美拉达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上表演,优美的舞姿使得副主教克洛德爱上了她,并让自己的`养子,敲钟人卡西莫多吧她抢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第一节概述发展背景:A、从社会发展的原因来看,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处于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B、从思想文化原因来看,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从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来看,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坚实的文学发展基础。
思想特征: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抨击社会的罪恶,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重视民间文学,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
艺术特征:强烈的主观性、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各种艺术形式的探讨,民间文学和诗体长篇小说;艺术手法:对比、夸张、想象、丑的美学价值。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早期的主要代表是: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威廉·布莱克(Willam Blake 1757—1827)、“湖畔派”三诗人“湖畔派”诗人1798年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本薄薄的诗集《抒情歌谣集》,风靡一时。
这是两位匿名青年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作品。
1800年再版,华兹华斯又附上一篇长长的《序言》,提出了崭新的哲学和美学观点。
被评论界视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主张用民间的纯朴语言来写诗人的真实感受,而不要用那些美丽的“诗意词藻”。
他在一些诗中探讨了大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
人在自然中洗刷掉一切精神上的烦恼和污垢。
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把“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上有重大创新”。
主要代表有拜伦、雪莱和济慈。
雪莱是英国卓越的浪漫主义大诗人、哲学家、改革家和杰出的散文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伊斯兰的起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等。
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诗人,主要代表作品有:《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夕》、《拉米亚》、《夜莺颂》和《希腊古翁颂》等。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海德尔堡派《雅典娜神殿》耶拿派《隐士杂志》【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早期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代表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
后期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代表是拉马丁、维尼、乔治·桑和缪塞。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也是法国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文笔著称,对晚期的浪漫主义有深远影响。
《墓畔回忆录》与卢梭的《忏悔录》一起,堪称“法国自传体创作的两座丰碑。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前期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是欧文和库珀以及艾伦•坡。
三十年代后,以超验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成熟阶段。
主要代表作家有:爱默生、霍桑、惠特曼、麦尔维尔等。
第二节拜伦和唐璜拜伦出生于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世家。
天禀聪颖,但生来微跛,稍稍解事便极为敏感、自尊,从小形成了孤独、傲岸和反叛的性格。
先后就读于哈罗中学与剑桥大学,酷爱历史、哲学与文学,获硕士学位。
天生的颇足使天性狂乱的拜伦形成了一种极度自尊与敏感自卑的矛盾甚至在某方面有点病态的性格。
他对生活、对人生绝望却又终生为之战斗。
他追求自由,保有独立的人格,他痛斥那些虚假的为腐朽的社会歌颂颂德的同行们。
《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为作者带来了巨大声誉。
在这首诗里,拜伦对英国文坛的几乎所有名人,都毫不留情地给予痛斥和鞭挞。
他指斥骚塞的诗作内容空虚而荒唐,华滋华斯的诗歌思想浅薄、寡淡无味,柯勒律治的诗过于幼稚,托马斯·穆尔的诗失之淫秽;司各特、霍兰勋爵等也都受到了他的严厉批评。
因此湖畔派诗人骚塞称之为“恶魔”。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塑造了一个孤独、忧郁、悲观的青年人,这是一个厌倦了纸醉金迷生活的青年漂泊者,不愿与丑恶为伍,又无法找到出路,实现自身的理想,体现了那个时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
《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1813-1816年,拜伦创作了一组被称为“东方叙事诗”的作品,以《海盗》为代表,一共六部(包括《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纳》《柯斯林之围》)。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题材新颖、充满了浪漫的情调。
主人公往往都是社会的异类,不是流放者就是流浪汉,亦或是犯上作乱的叛逆者。
他们都与传统的文明社会背道而驰,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
这些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忠于爱情,却往往是社会的牺牲品。
他们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进而彻底反叛的英雄性格,烫烙着拜伦的个性气质,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曼弗雷德》主人公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有如歌德的浮士德。
而且他能够通过掌握的新知识调遣天地间大小神灵来满足种种愿望,然而在欲望满足之后,他感受到的却是知识的失望,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于是他认为知识不能解决人生的难题与困惑,它不过是由一种无知转变成另一种无知。
作品带有某种忏悔与反思的内涵:极端放任个人欲求将把自己导向地狱。
“自由=地狱”揭示了那种蔑视理性、蔑视道德的极端的自由恰恰是自身的囚笼。
《唐璜》——故事:以唐璜的游踪及其数次爱情历险为主要线索,展现了欧洲社会的广阔图景,涉及人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人物:唐璜是一个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很少哈洛尔德的忧郁孤独,亦无曼弗雷德的愤世嫉俗,更见不到该隐那种叱咤风云的叛逆反抗,他的性格特征随着种种历险经历而深化复杂。
(17世纪西班牙作家加布里埃尔·杰列茨以笔名蒂尔索·德·莫利纳(Tirso de Molina),发表剧本《塞维利亚的登徒子,又名石客》(1630)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唐璜的重要文艺作品。
后来这个人物又出现在莫里哀、普希金、莫扎持和肖伯纳等的笔下。
据统计,至20世纪末,有关他的文艺作品就多达千部以上,论著也有近两千篇(部)。
因此,唐璜在西方与堂吉诃德、哈姆莱特、弗士德一起被称为“四大不朽人物”。
)唐璜的形象分析:唐璜在拜伦的诗作中是一个崭新的形象。
他既不像哈洛尔德的忧郁孤独,也不像曼弗雷德般愤世嫉俗,更不像该隐那种叱咤风云的叛逆反抗。
他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做作,对恋人倾心相与,并不朝三暮四。
同时又缺乏坚定的信念,经不住诱惑,随遇而安,玩世不恭,人性中充满了矛盾性。
他的种种行为之中,无不闪现着人性中的自然而然的天性(爱情的产生)(诚挚纯朴毫不做作)真诚、善良、自守人格不向强权低头,勇敢、嫉恶如仇,这些人性的美好品质就是“诗意”的所在。
情感的自然流露、人性的自然;善与人性的忠贞;人的独立与尊严,面对强权,不为苟活而失去自我。
思想意义:长诗通过唐璜在欧洲几个国家的不同生活经历,反映了欧洲19世纪的社会历史面貌,对当时的反动势力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洋溢着炽烈的革命激情。
长诗的基调是讽刺,具有批判的现实性。
对各类阶层人物的腐化变节的讽刺,如对湖畔派的批评;对不合理的婚姻,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和讽刺(见诗,朱丽亚的信)。
艺术特色:强烈的主观抒情和浓郁的浪漫色彩。
拜伦鲜明的爱憎激情显现在长诗优美而略带忧伤的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统贯全篇。
夹叙夹议。
拜伦似乎常常按捺不住自己,在叙述中随时向他的主人公和读者大发议论,或评点国事和人物,或追思遐忆,或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语言风格多样,极富变化,把愤怒的揭露、辛辣的揶揄、尖刻的辩论、俏皮的嘲笑、热烈的抒情和哲学的沉思表现的恰到好处。
第三节雨果和《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反映了19世纪法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贝尚松城。
童年和少年时期,父亲征战疆场,他随母亲生活,受其影响,成为保王党的忠实信徒。
后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
天资聪慧,12岁开始写诗,15岁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褒奖,被名重一时的夏多布里昂称为“神童”。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在序言中,雨果认为,在新的时代,文学必须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
他提出了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1830年3月25日,雨果创作的《欧那尼》正式上演,引发了浪漫派和古典主义派之间的决战。
《欧那尼》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大获全胜。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中一个典型的艺术范本。
它具备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一切要素,鲜明反映了作者的浪漫主义的文艺观。
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在情调奇特、色彩鲜明的中世纪宗教场景中展开情节,演绎了一个悲惨可怕、震撼人心的故事。
故事情节:(狂热的人群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愚人节,选出了最丑的愚人王——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
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在广场上卖艺。
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罗德·弗洛罗被少女的美丽所吸引,指使加西莫多夜间在街头劫持姑娘。
爱斯梅哈尔达被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出,她从此爱上了这个轻薄的军官。
克罗德跟踪爱斯梅哈尔达和弗比斯,在他们幽会时刺伤了法比,并嫁祸于姑娘,姑娘因此被判死刑。
行刑之日,对爱斯梅哈尔达充满爱慕之情的加西莫多从教堂前的法场上把姑娘救了出来,将她安置在不受法律管辖的圣母院里。
教会掀起了宗教狂热,吉卜赛少女被视为女巫,法院决定不顾圣地避难权要逮捕姑娘。
巴黎下层社会乞丐王国的乞丐、流浪人闻讯攻打圣母院,要救出自己的姐妹。
混战之际,克罗德把爱斯梅哈尔达劫出圣母院,逼她屈从于自己。
他在遭到拒绝后把姑娘交付给追捕的官兵,在圣母院楼上看着姑娘被绞死。
绝望的加西莫多在愤怒中把从小把他养大的克罗德推下顶楼活活摔死,他自己也到公墓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自尽在她的身边。
艺术特色:1、作者以离奇的情节、奇特的想象、宏伟的场景、夸张的人物,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色彩夺目的浪漫主义图画。
2、独特的圆心结构。
正是以此独特的圆心结构,小说围绕着不同的人物对女主人公爱斯梅哈达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方式的爱,着力表现了人物的不同心灵:第一种是巴格特的爱——母爱第二种爱是克罗德的爱——渴望和占有第三种是加西莫多的爱——感恩、尊重、真诚第四种爱是法比和甘果瓦的爱——逢场作戏第五是奇迹王朝的爱——阶级之爱3、强烈的多层次的对照“取一个形体上畸形得最可厌、最可怕、最完全的人物,把他安置在他最能突出的地位上,在社会组织的最低下的底层,最被人轻蔑的一级上,用阴森的对照光线从各方面照射这个可怜的东西,然后给他一颗灵魂,并且在这灵魂中赋予男人所具有的最纯净的一种感情,结果,这种高尚的感情根据不同条件而炽热化,在你眼前使这卑下的造物变换了形状,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