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操作步骤
中医刮痧操作流程书面报告
中医刮痧操作流程书面报告
中医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中医刮痧
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刮痧前,需要准备好刮痧工具,通常
是用牛角、水牛角或者硬质塑料制成的刮痧板。
此外,还需要准备
一些润滑物,如植物油或者中药药膏,以便刮痧时减少皮肤的刺激。
其次,选择刮痧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刮
痧部位。
通常刮痧的部位包括背部、颈部、肩部等部位,但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接着,涂抹润滑物。
在刮痧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物,以减少皮
肤的刺激和摩擦,同时也可以增加刮痧的效果。
然后,开始刮痧。
将刮痧板平放在皮肤上,用力刮动,刮的方
向一般是从上往下或者从中心向外刮。
刮痧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
轻或过重,以免损伤皮肤。
最后,刮痧后的护理。
刮痧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红肿、淤血等
情况,这是正常现象。
可以用温水洗净刮痧部位,然后涂抹一些舒
缓皮肤的药膏或者植物油,以促进皮肤的恢复和修复。
总的来说,中医刮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疗法,但在进行刮痧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刮痧后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保证皮肤的健康和恢复。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刮痧技术操作规范一、定义: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二、操作方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三、主治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四、注意事项: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刮痧的操作流程
刮痧的操作流程刮痧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方法,旨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和紧张感,改善身体状态。
刮痧的操作流程与技术对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刮痧的详细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刮痧时,必须确保从头到尾都是安全且卫生的。
为了确保操作的效果和体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油脂。
刮痧需要使用一些可行的工具和油脂。
对于刮痧板材,可以使用翡翠,玉石和动物骨制品等材料来制作。
针对不同的皮肤质量和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
油脂可以使用植物油、芳香型精油和香草来提高皮肤弹性、滑性和营养。
2.准备一个不漏水、干净和宽敞的空间。
要确保在刮痧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和外界因素来影响操作的效果和身体的状态。
为了做到这点,可以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操作,或是在一个相对宽敞而且安静的短暂环境中进行刮痧。
3.准备一张干净的毛巾。
在刮痧的过程中,可能会需要几次擦拭或是涂油脂。
选择一张干净的毛巾可以帮助保持操作的卫生和方便清理油脂。
4.确认患者病史和身体状况。
在刮痧之前,必须检查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
对于像病毒感染、心脏和肝脏疾病以及血液循环疾病等特殊病情的患者,应该在刮痧之前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操作流程1.准备工具和油脂。
根据所选择的工具和油脂类型,将其准备好,并按照需求量挤出油脂。
2.清洁身体表面。
在进行刮痧之前,必须清洁身体表面,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可以使用淡水或温水和肥皂或沐浴露进行清洗。
3.涂上油脂。
将预先准备的油脂均匀地涂满患者的表皮。
此步骤旨在增加表皮滑度,以便在使用工具时更加流畅。
4.开始刮痧。
将刮痧器放在表皮上,并以适当的压力和速度进行刮痧。
此步骤旨在消除表皮疲劳以及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应该沿着皮肤的纵向方向进行,而不是横向或斜向。
5.按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应该根据身体的部位进行,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效果。
可以在胳膊、背部和腿部的肌肉上进行频繁和有力的刮痧,而在腹部、胸部和颈部等敏感区域则以轻微的刮痧为主。
护士温通刮痧的操作方法
护士温通刮痧的操作方法
温通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通过刮痧板或其他辅助工具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舒活气血、缓解症状的效果。
以下是护士进行温通刮痧的操作方法:
1. 与患者沟通: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告知温通刮痧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确认患者没有禁忌症后,取得其同意进行疗程。
2. 准备工具:护士应准备好所需的刮痧工具,如刮痧板。
确保工具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准备皮肤:护士应先为患者清洁和消毒刮痧部位的皮肤,以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卫生。
4. 涂抹刮痧油:将适量的刮痧油涂抹在刮痧部位,以减少刮拭时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5. 刮拭操作:护士应握住刮痧板的手柄,以适当的力度和角度,在刮痧部位上进行往复的刮拭。
刮拭的方向通常是从上向下或由远至近,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 控制力度:护士在刮拭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
力
度过轻时,可能无法达到刺激皮肤的效果;力度过重时,可能会造成皮肤创伤。
7. 注意部位刮拭时间:不同部位的刮拭时间不同。
通常,较为耐受的部位可以刮拭3-5分钟,而较为敏感或脆弱的部位则应适当缩短刮拭时间。
8. 结束操作:刮拭结束后,护士应为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可使用温水擦拭清洁刮痧部位,并涂抹舒缓的保湿霜。
需要注意的是,护士在进行温通刮痧时应确保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禁忌症,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判断,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护士应持续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正确进行刮痧治疗,促使全身气血流畅,邪气外透于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卡、刮痧板、刮痧油或温水、纱布、弯盘、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科护士××,我操作项目是中医刮痧技术,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取治疗本核对治疗单,确定需刮痧的部位→检查物品的质量、有效期→推车入病房(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取治疗单查对床头卡→走到患者床前(您是*床**吗?现在我要遵医嘱为您进行中医刮痧疗法了,它的作用是促使全身气血流畅,邪气外透于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您需要去厕所吗?请您配合一下)→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必要时屏风遮挡→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右手持拿刮痧工具,蘸取刮痧油或温水(口述:现在为您开始进行刮痧了,请您不要紧张。
)→顺序为先刮颈项部,再刮脊椎两侧部,然后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在确定的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用力,力量要柔和均匀,应用腕力,(口述:您感觉怎么样?,如感觉疼痛或力度过大请及时告诉我。
)如病人诉有痛感,及时调整力度,防止刮伤→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操作完毕,为患者清洁局部皮肤,取舒适体位,→拿治疗单再次查对并行签字(扫码)→整理床单位,酌情开窗通风→向患者行操作后交待(口述:*床**,刮痧治疗已完成,请您卧床休息30分钟,24小时内不能洗澡,多穿衣物,防止刮痧部位受风,并且要忌食生冷、油腻、刺激食品。
您现在感觉好些了么?口述:*床**,您还有什么需要么?)→报告操作完毕→整理用物,洗手。
三、应知应会1、刮痧的定义?答:采用边缘光滑的器具如水牛角、铜钱、硬币、瓷器片、小汤匙等物,蘸上植物油或清水在病人体表部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进行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细小的出血斑点,状如沙粒,以促使全身气血流畅,邪气外透于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
第一步准备好刮痧用具,检查刮痧板边角是否圆润,有裂纹,以免损伤皮肤;
第二步向患者讲述刮痧知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第四步涂刮痧介质,宜薄不宜厚;
第五步刮拭,要注意刮痧板的握持方式;
第六步,刮拭后擦干患者皮肤,让患者喝白开水或姜糖水,刮拭后三个小时内不能洗澡;第七步刮痧后半个小痧点会融合成片,24小时到48小时之后,出痧的表面皮肤会有轻微的灼热感属于正常反应;刮痧总的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连续治疗7到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10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刮痧疗法操作技术规范
刮痧疗法操作技术规范
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铜钱或瓷匙等器具,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反复刮动,使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具有开泄腠理、祛邪外出、调理气血之功效。
1、物品准备治疗盘、铜钱或瓷匙、滑润油。
(香油、花生油、石蜡油均可)
2、操作方法
(1)摆好体位,一般刮背时取俯卧位或伏坐位,刮胸腹部时取仰卧位,暴露需刮部位。
(2)用铜钱或瓷匙蘸取滑润油,在背部沿脊柱两侧先自上而下各刮20~30次,至皮肤出现红紫斑纹,再自大杼穴开始由里向外刮15次左右,依次从肺俞、心俞、隔俞、肝俞、脾俞穴沿肋间隙由里向外各刮15次左右,使脊椎两侧各出现6~8条弧形斑纹。
上腹部可从中脘、梁门穴进行上下刮动。
颈部前后均可自上而下刮,肘窝、腘窝处亦可行刮痧治疗。
(3)刮痧毕,为病人擦干汗液或更换汗湿衣裤,盖被卧床休息。
3、护理与注意事项
(1)行刮痧治疗前,应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刮痧的器具边缘必须光滑、圆钝,若有破损或毛糙,不得使用,以免刮破皮肤。
(3)操作时,应取单向刮动,用力均匀,轻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背部、胸腹部刮痧时应注意不要过多暴露病人,以免受凉。
(4)刮痧过程中,应观察病人面色、脉象、汗出等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
(5)刮痧后注意保暖,卧床休息,并观察病情有无好转,作好记录。
(6)体弱病重,皮肤病患处,禁用此法。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刮痧的正确步骤为头部、面部、肩背部、胸部、腹部、四肢。
刮痧时力道应由轻到重,单方向用力,与皮肤间的角度为45度,每次20-30分钟,每次间隔1-2周。
1、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头顶部向前额发际处,头后部向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2、面部: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3、肩背部: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4、胸部: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由内向外,由左到右,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5.腹部:先找到肋骨,往肋骨下缘刮到小腹的位置,由上向下,自左向右刮拭。
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刮拭。
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分值要求评分素质要求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齐,符合要求 1评估10(开始计时)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病情、主诉、发病原因、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
3 病人的体质、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2 病人的心理状况,对本操作的认识、合作程度。
2 病室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病人。
3准备10护士:六步洗手、戴口罩。
2 病人:核对、确认、解释。
5 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碗内盛刮具及纱布2-3块、棉签,另一治疗碗盛介质弯盘、浴巾,必要时备屏风。
(少1件扣1分)3操作过程60备齐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取得合作。
3 定位:根据病情或医嘱确定刮痧部位,至少选3个部位。
(边定位边口述)15 体位:取适合体位,充分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
3 检查: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
3 正确持刮痧板,蘸取少量介质油,涂于刮痧部位。
2在所选的刮痧部位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单一方向、用力均匀地刮擦皮肤;每一部位刮15-20下(实际每处刮3-5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以病人能耐受宜;(方法与力度恰当)15刮痧过程中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湿润。
如感到干涩时,要及时蘸取介质,一直刮至皮下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痧痕(点)为度。
5观察:在刮痧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询问病人感觉、周身情况和局部皮肤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手法力度。
5 刮毕: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用手掌按摩局部,并给病人饮热水1杯。
5 健康教育:根据病情,做好相关健康指导,及相关注意事项。
5操作后10协助病人整理衣着,安置病人 4 整理用物,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口述) 4 洗手、记录、签名(口述)。
(结束计时) 2总体评价8刮痧部位准确,动作熟练。
3 操作过程中与病人交流得当,体现人文关怀。
2 刮法正确,力度适中,刮出痧痕、感觉舒适。
3 备注:操作总时间不超过9分钟。
面部刮痧手法操作流程
刮痧手法:1、上油:额头打圈——脸颊打圈——下巴打圈(法令纹往上提)——嘴角打圈——鼻子打外圈——眼睛打外圈(停在太阳穴上)2、穴位:点穴太阳穴滑向大迎——耳门地仓——颊车人中——迎香——颧髎迎香——鼻通——睛明睛明——鼻通——太阳穴印堂——神庭——太阳穴3、面部刮疗:刮痧板呈45度进行刮拭(3—5遍)A、1、双板交替提拉下巴,双板重叠在由下巴—法令纹—耳前,一板停在耳前,另一板由耳后排向腋下。
2、双手交替法令纹一起向上提拉,一板停在法令纹,另一板由承浆来回挂式,在由仁中来回刮式,双板重叠拉到耳前,一板停在耳前,另一板由耳后排向腋下。
3、双板交替提拉迎香—听宫,双板重叠在由迎香—法令纹—耳前,一板停在耳前,另一板由耳后排向腋下4、双板交替提拉下眼角—太阳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由耳前—耳后排向腋下。
5、双板交替由印堂拉到头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由额中经太阳穴—耳后排向腋下。
6、双板重叠用鱼尾来回刮式鼻梁。
7、双板滑至眉骨,一板挺在眉骨上方,另一板来回夹眉骨。
8、双板滑至头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来回刮式额头。
9、双板重叠,来回刮式额头一板停在头围另一板由印堂横刮至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
B 、1、双板同时在下巴两侧由下巴——耳前——耳后——腋下2、双板同时在承浆两侧由承浆——耳前——耳后——腋下3、双板同时在人中两侧由人中——耳前——耳后——腋下4、双板同时在地仓两侧由地仓——耳前——耳后——腋下5、双板同时在迎香两侧由迎香——耳前——耳后——腋下6、双板同时在鼻通两侧由鼻通——耳前——耳后——腋下7、双板由鼻翼两侧同时刮至听宫------耳前--------耳后-------腋下8、双板同时在下眼睑两侧由下眼睑—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
9、双板重叠在鼻子处用鱼尾来回刮式。
10、双板同时在眉骨两侧由眉骨—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11、双板同时在额头处来回刮式在由额头—太阳穴—耳前——耳后——腋下12、双板同时在下巴两侧由下巴—耳前—额头—由鼻子两侧——到下巴—结束。
刮痧吸痧操作方法
刮痧吸痧操作方法
刮痧和吸痧是中医疗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下面是刮痧和吸痧的操作方法:
刮痧操作方法:
1. 准备好刮痧工具,通常使用牛角刮痧板、水晶刮痧板、玉石刮痧板等。
2. 在刮痧部位涂上适量的刮痧油或按摩油,使皮肤表面润滑。
3. 将刮痧板倾斜45度角,用力刮拭皮肤,通常以轻柔、均匀的力度刮动,避免过度刺激。
4. 刮痧的方向通常是从上往下,可以顺着经络走向进行或以“罐外刮内”或“透刮”等刮法刮动。
5. 进行刮痧时要注意力度和节奏,避免粗暴造成皮肤损伤。
刮痧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可有所调整。
吸痧操作方法:
1. 准备好吸痧罐和火源,通常使用小玻璃罐、竹罐等。
2. 清洗和消毒吸痧罐,确保其干净卫生。
3. 在吸痧部位涂上适量的吸痧油,使皮肤表面润滑。
4. 将吸痧罐的开口处点燃,迅速将罐口贴紧于皮肤表面,使罐内形成负压,吸住皮肤。
5. 在皮肤上停留一段时间,通常为5-10分钟,然后迅速取下吸痧罐。
6. 吸痧过程中要注意火源的安全,避免烧伤。
吸痧时也要注意吸痧罐的大小和力度,避免过度吸引造成肌肤受损。
以上是刮痧和吸痧的一般操作方法,但刮痧和吸痧是专业技术,建议在经过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简单刮痧操作流程
简单刮痧操作流程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特殊的刮痧板在皮肤表面进行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
以下是简单的刮痧操作流程:
1. 准备工具:确保刮痧板干净、无破损,并涂抹适量的刮痧油或介质。
2. 选择部位:根据需要治疗的部位,如颈部、肩部、背部等,选择合适的位置。
3. 放松肌肉:让患者放松身体,深呼吸几次,以减少疼痛感。
4. 开始刮痧:用刮痧板的一角或边缘,沿着经络方向轻轻刮拭,力度适中,不要过重。
5. 持续刮拭:每次刮拭约5-10分钟,直到皮肤出现红润或微紫现象。
6. 结束刮痧:用清水清洁皮肤,擦干后涂抹保湿霜。
7. 注意事项:刮痧后避免受凉、洗澡和饮酒,以免影响疗效。
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刮拭皮肤,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调理身体健康的目的。
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刮痧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刮痧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刮痧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刮痧师需要准备好刮痧工具,如刮痧板或刮痧油,同时也需要为患者准备好病历记录表格,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
2. 患者准备。
患者需要脱去上衣,暴露出需要刮痧的部位,同时在舒适的环境下放松身体,以便进行刮痧操作。
3. 刮痧操作。
刮痧师在患者的皮肤上涂抹一层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沿着经络或肌肉纹路,以一定的力度进行刮痧。
刮痧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不适。
4. 刮痧结束。
刮痧结束后,刮痧师需要为患者进行拍打或按摩,以舒缓患者的皮肤和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告知患者刮痧后需要注意事项,如多喝水、避免受风等。
二、评分标准。
1. 刮痧技术。
刮痧师的刮痧技术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刮痧的力度、角度、频率等,技术是否娴熟、熟练度如何,都会对评分产生影响。
2. 服务态度。
刮痧师的服务态度也是评分的重要考量因素,包括是否亲切、耐心、细致、周到,是否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3. 治疗效果。
刮痧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包括刮痧后患者的舒适感、症状改善情况等。
4. 安全措施。
刮痧师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措施,如是否使用消毒工具、是否在刮痧前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等,都会对评分产生影响。
5. 专业知识。
刮痧师是否具备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是否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刮痧方案,也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6. 整体印象。
刮痧师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也会对评分产生影响,整体印象是否良好,是否能够给患者带来信任感和舒适感。
通过以上对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刮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需要刮痧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和治疗效果,希望刮痧师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刮痧服务。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需要一块痧板或者湿毛巾,还有一些润滑剂(如保健油)。
2. 选择穴位:刮痧退热时,可以选择颈部、肩部、背部、脚底等位置的穴位进行刮痧,并按照经络的方向进行刮痧。
3. 涂抹润滑剂:在要刮痧的穴位上涂抹足够的润滑剂,这样可以减少皮肤受损、疼痛等不适感。
4. 开始刮痧:用痧板或者湿毛巾,进行适当的按压和推拿,使穴位处的经络得到充分的刺激。
然后,以适当的角度和力度进行刮痧,直到皮肤出现红斑为止。
5. 调整力度:在刮痧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调整力度,避免痛苦或者受损。
6. 结束刮痧:刮痧10-20分钟后,可以逐渐放松手法,进行缓和按摩,促进经络循环和身体放松。
注意事项:
- 严禁在开放性伤口和湿疹、皮肤破损等部位进行刮痧。
- 刮痧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用力和过度刺激,以免造成皮肤受损或者不适感。
- 刮痧后需要给予适当的休息和保湿护理,避免暴露在寒冷或者风中。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护士刮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开场引言嘿,朋友!你知道吗?刮痧这事儿啊,就像一场身体内部的小扫除,可神奇了呢。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刮痧来调理身体,护士们也经常会进行刮痧操作。
但这可不像咱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里面有着不少的门道,要是不注意啊,可能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还会有点小风险呢。
今天我就来好好给你讲讲护士刮痧操作流程里那些需要注意的事儿。
二、核心注意事项(一)选对刮痧工具,好比战士选武器首先呢,刮痧工具很重要。
你想啊,这就跟战士上战场得选对武器一样。
要是工具没选好,那整个刮痧过程可能就不顺畅。
比如说,如果用的刮痧板材质不好,表面不光滑,那在皮肤上刮的时候就会很不舒服,甚至可能刮伤皮肤。
就像你用一把钝刀去切菜,不仅切不好菜,还可能把手弄伤呢。
那怎么选呢?建议护士们在选择刮痧板的时候,要选择边缘圆润、光滑,质地比较好的材料,像牛角材质的就很不错。
在使用之前呢,一定要仔细检查刮痧板有没有破损或者毛刺,就像检查新衣服有没有线头一样,这一点可不能马虎。
(二)患者身体状况要摸清,别盲目下手护士在进行刮痧操作之前,得好好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这就好比你要开车出远门,得先检查一下车子有没有问题一样。
要是患者身体比较虚弱,或者有一些特殊的疾病,比如血小板低,凝血功能不好,那刮痧的时候就得特别小心了。
因为刮痧会让皮肤表面有一些微小的出血点,如果凝血功能不好,可能就会导致出血过多。
举个例子啊,就像一个年久失修的房子,墙都不太牢固了,你要是还大力去敲敲打打,那墙可能就塌了。
所以呢,护士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有没有在吃抗凝药物之类的。
如果患者身体虚弱,那刮痧的力度就要轻一些,时间也要短一点。
(三)刮痧部位要准确,不能乱刮一气咱们身体每个部位都有它的特点,刮痧可不是在身上随便乱刮就行的。
这就像给植物浇水,不同的植物需要浇在不同的地方,根和叶子的需求可不一样。
比如说,颈部有颈动脉窦这个敏感的部位,如果在这个地方乱刮,可能会引起头晕、心慌等不舒服的症状。
正确的刮痧手法与顺序
正确的刮痧手法与顺序刮痧操作之顺序依身体状况而定,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
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至于刮痧手法,分别叙述于各部位刮痧内。
(一)后颈与背部之刮痧:其实际操作分述如下:1. 刮背颈椎: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
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
3. 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
4. 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
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1. 先刮任脉:自天突穴(胸骨体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为胸骨体,第二段为心窝至肚脐,第三段为肚脐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脐处可轻刮。
2. 以任脉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两侧做斜线之刮痧,约三.至五条,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各有不同。
1.上肢外侧: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进行。
2. 上肢内侧:由肩向叉与指尖方向刮。
3. 下肢外侧及后侧:由大腿向膝,向脚刮。
4. 下肢内侧:由内踝尖向膝,向上刮。
(四)刮痧板重直于皮肤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五)刮痧力道应做单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匀,不可过速、过重、过快,以免患者畏惧不安与疼痛,影响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拔罐整体的操作程序如下图:1. 视病体刮痧相应经络、穴道与部位。
2. 视出痧情况及病理,选择一至三处,以皮肤针轻叩皮肤。
3. 在皮肤针轻叩处,即速拔罐。
4. 拔罐约三至五分钟后起罐。
5. 起罐后,以艾条温灸患处三至五分钟。
刮痧拔罐使用之器材(一)刮痧使用之器材: 1. 刮痧板2.润滑剂主要功能为润滑之用。
依据古籍记载,最早仅用「水」为润滑剂,后来加上「油」,以及各式油类,如麻油等。
民间亦有于油料中加红花、川芎等通经活血的药物,以促进气血顺畅,如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学会研制的「刮痧油」、「刮痧膏」,即是油料中加入川芎、独活等十二种中药,有促进气血活络的功能。
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0
缺一项-1
用物少一样-1
操 作 流 程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患者,再次解释。
3.根据病情或医嘱再次确定刮痧部位。取合适体位,保暖。
未核对医嘱-2
注意保护隐私。
未核对患者-2 未再次
4.再次检查刮具。
指导 - 4安置患者 - 4洗
9根据疾病,结合本操作和原发病等进行健康教育。
手记录各 - 2
10.妥善安置患者。洗手记录。
终末处理
1.接触过病人的一次性用品全部扔黄色垃圾袋里。
2.刮痧板酒精消毒后涂食用油或刮痧油,置于塑料袋中阴
凉处保存。
3
未按规定处理各-1.5
注意事项
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解释 - 2未定穴 - 6取合
5.手法:手持刮板,蘸少许介质,在所选刮痧部位由内向
适体位 - 2未注意保暖
外、自上而下单一方向用力均匀的刮擦皮肤。每一部位刮
-2必要时未遮挡-2未检
20下左右,根据个体情况,以病人能耐受为宜。刮痧部位
查刮具 - 4未润滑刮具
应尽量拉长, 一般选3-5个部位。
60
-4法错误-6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
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0
缺一项各-2
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
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评 价
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刮痧的目的并主动配合。
2.病人体位合理,感觉舒适,皮肤出现瘀斑,局部无破损。
中医刮痧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中医刮痧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一、前言中医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刮痧护理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1.准备工具:刮痧板、按摩油、毛巾、消毒酒精等。
2.准备环境:确保操作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和影响。
3.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身体情况,确定刮痧部位和力度。
三、操作流程1.清洁皮肤使用消毒酒精或温水清洁刮痧部位的皮肤,确保皮肤干净卫生。
2.涂上按摩油在刮痧部位涂上适量的按摩油,以便刮痧板更好地滑动,并起到润滑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3.开始刮痧手持刮痧板,在顾客皮肤表面轻柔地进行擦拭或滑动,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
刮痧的方向要与经络方向一致,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
4.注意力度根据顾客身体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刮痧的力度和时间。
对于敏感肌肤或者初次体验的顾客,应该采用轻柔的方式进行刮痧。
5.刮痧部位根据顾客需求和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刮痧部位。
常见的刮痧部位包括腰背、颈部、手臂、腿部等。
6.结束操作操作结束后,使用温水或毛巾清洁皮肤,并适当按摩放松肌肉。
提醒顾客注意保暖和饮水等事项。
四、注意事项1.不宜空腹或饱食后立即进行刮痧。
2.不宜在月经期间进行刮痧。
3.不宜在皮肤有伤口或湿疹等情况下进行刮痧。
4.操作时应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如皮肤红斑、过敏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
五、总结中医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
操作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注意力度和刮痧部位,并遵守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的操作流程,可以使顾客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刮痧法操作流程
刮疡、法规范及流程刮莎法的定义:刮疥法是用刮疡、板蘸刮疡、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疥,就是利用刮癒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 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一. 操作前准备1.评估: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及既往史。
■体质及刮疹部位皮肤情况。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患者的心理状况。
2.物品准备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3•患者准备■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并配合;■然后帮助患者采取合理的体位,暴露刮莎部位并注意保二. 操作流程1.定位遵医嘱再次核对,明确刮癒部位2.刮疡、的方法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疹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莎点为宜;如果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直至皮肤红紫3.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立即停刮并采取平卧位,扌艮告医生,配合处理。
4.刮毕刮疡、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三. 操作后整理1.整理■•整理床单位,安排合理体位(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按床旁呼叫器)■•清理用物,归还原处2.记录■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刮疹后患者的反应,局部皮肤的情况■签名四,刮疹的目的■缓解或解除外感时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五. 刮莎的作用■活血祛瘀刮疥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调整阴阳刮疥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疡、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操作步骤刮痧的用具刮痧的工具有很多,如同刮痧法一样,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刮痧常见的工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刮痧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搪瓷杯盖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应使用专为刮痧制作的正规刮痧板。
如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制成的刮痧板,水牛角刮痧板有以下特点:1)纯天然、无副作用,光滑、美观、不易损坏等优点,更加体现了自然刮痧之法的特点,避免了其他类别器械所造成的疼痛、皮肤伤害、静电等不良反应。
2)根据人体表面生理结构特点设计,既可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体各个部位刮痧,可做为点穴、手指关节部位点按、足底穴位按摩、全身按摩等的理想保健治疗工具。
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水牛角本身也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刮痧润滑剂:在开展刮痧之前,为了有效防止划破刮拭部位的皮肤,需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如麻油、色拉油都可以作为润滑剂使用。
同样也最好使用专为刮痧目的而生产的专用刮痧润滑剂。
如我公司生产的刮痧油是传统刮痧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方,浓缩而成的一种刮痧专用润肤制品,除包含普通刮痧油的特性与功能外,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润滑人体皮肤、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及增强疗效等作用,具有功效强、用量省等特点。
它经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与工艺,将数种天然植物合理的加工而成,充分考虑植物药之间君臣佐使的要求,使配方最大限度发挥润肤与增效作用,除刮痧外,还可用作按摩、拔罐、足疗、美容、护肤之佳品。
可配合刮痧、拔罐、按摩、足疗时使用,亦可单独使用。
刮痧方法的分类和操作方法介绍刮痧方法的分类:刮痧刮拭方法主要可分为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刮痧法:为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多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
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
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通常采用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或特制的刮板,蘸取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既可减少刮痧时的阻力,又可避免皮肤擦伤并增强疗效),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刮动、磨擦。
按手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
直按刮法: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间接刮法: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间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出现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患者。
撮痧法:根据手法又可分为挟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1)挟痧法: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挟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
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揪痧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常发出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
2)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
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出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一般在局部夹揪6-7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
3)如果病情较重者,夹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
揪痧时,由于夹痧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
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2)扯痧法: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提扯患者的皮肤,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扯痧疗法。
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痧症或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
扯痧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
施术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牵拉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
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为止,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有松快舒适感。
此法主要应用于头部、颈项、背部及面额的太阳穴和印堂穴。
本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较好。
(3)挤痧法:对因痧引起疾患,用两手或单手大拇指与食指互相挤压皮肤,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痧斑为止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
操作方法为:患者坐位或卧位,施术者用两手或单手大拇指在施治部位处做有规律、有秩序的互相挤压,直至局部皮肤出现“红点”为止。
依病施治,“红点”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黄豆”,小似“米粒”。
(4)拍痧法:指用虚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体的刮拭部位,一般为痛痒、胀麻的部位。
(5)点揉法:指用手指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点压,同时做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是点压与指揉的复合手法。
该法不属于刮痧手法而属于按摩手法,在治疗和保健中常与刮痧法配合应用,可起到增强疗效和弥补刮痧疗法不足的作用。
在刮痧治疗中主要用于头面部、腹部、肢体关节及手足部。
挑痧法:指刮拭者用针刺挑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暗痧、宿痧、郁痧、闷痧等病症。
挑痧前须准备75%酒精、消毒棉签和经过消毒处理的三棱针、中缝衣针1枚,或916号注射针头1个。
刮拭者先用棉签消毒局部皮肤,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针,轻快地刺入并向外挑,每个部位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紫暗色的瘀血,反复56次,最后用消毒棉球擦净。
放痧法:又称刺络疗法,以针刺静脉或点利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疗法。
治疗时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
如在静脉放痧时,应先将患者左臂近心处用布带或止血带捆紧,要求患者握掌,然后,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肤,再用75%酒精脱碘。
然后针刺放血。
在穴位放血时,可根据病情需要,经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缝衣针直接点刺。
放痧可分为泻血法和点刺法。
与挑痧法基本相似,但刺激性更强烈,多用于重症急救。
(1)泻血法:消毒被刺部位,左手拇指压其下端,上端用橡皮管扎紧,右手持消毒的三棱针、缝衣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mm深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该法有难度,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2)点刺法:针刺前挤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右手持持消毒的三棱针、缝衣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被刺位迅速刺入皮肤1-2mm深出针,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
刮痧操作方法:操作时手持刮痧板,蘸上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匀地进行刮拭,一般使用腕力,同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反应调整刮拭的力量,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操作手法有平刮、竖刮、斜刮及角刮。
1)平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2)竖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竖直上下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3)斜刮:用刮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
本法主要适用某些不能进行平、斜刮的部位而采用的手法。
4)角刮:用刮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刮痧的补泻手法:刮痧疗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
补和泻是相互对立作用相反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手法,其与刮拭力量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有关。
(1)刮痧的补法:1)刺激时间短、作用浅,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2)作用时间较长的轻刺激,能活跃器官的生理机能;3)刮拭速度较慢;4)选择痧痕点个数少;5)刮拭顺经脉运行方向;6)刮拭后加温灸;(2)刮痧的泻法:1)刺激时间长、作用深,对皮肤、肌肉、细胞有抑制作用;2)作用时间较短的重刺激,能抑制器官的生理机能;3)刮拭速度较快;4)选择痧痕点数多;5)刮拭逆经脉运行方向;6)刮拭后加拔罐;(3)刮痧的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三种。
1)刮拭按压力大,速度慢;2)刮拭按压力小,速度快;3)刮拭按压力及速度适中;刮痧常用的体位: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前侧的刮拭;2、俯卧位:适用于头颈部、肩背部、腰部、四肢后侧的刮拭;3、侧卧位:适用于头面侧部、前胸后背肋骨间隙及上下肢侧面的刮拭;4、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面部、颈前及上胸部的刮拭;5、俯伏坐位:适用于后头、后项及后背的刮拭;6、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面颊、颈侧及耳部的刮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