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真题题库

合集下载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
(提示:t0.05(15)=1.753,t0.025(15)=2.131,t0.05(30)=1.697,t0.025(30)=2.042)
学生12345678910 111213141516
期中63643548536070655365632861556559
期末60704043575682655871642561586762
赢得积极评价的动机
体力增强
超越别人的欲望
责任心提高
D 9、某测验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65分,标准差为5分,问分数在60与70分之间的人数占全体老先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
A、15.8%
B、34.1%
C、50.0%
D、68.3%
D 10、在采取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实验设计中,对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与( )无关。
参加测验的人中,有75%被数的分数高于该同学
参加测验的人中,有25%被数的分数低于该同学
参加测验的人中,有75%被数的分数低于该同学
该同学正确回答了75%的测验题
A 14、如果一个测验间隔两个月后再施测于同一群体,两次结果高度一致,可以肯定该测验是
可信的
有效的
统计上显著的
可推广的
B 15、在斯坦福-比利测验中,测得某儿童的智力年龄为8,这个结果的含意是( )
婴儿依恋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
区间估计P209
被试间设计
学习的迁移
论述题(每题7分共35分)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请论述两者的区别。
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它有哪些主要种类?
比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不同观点。(1.认知结构不同。皮:认知结构是变化的;现:认知结构不变。2.对阶段的理解不同。皮:4个阶段;现:关注知识如何表征、转换。3.发展条件不同。皮:同化、顺应、平衡;现:教育、训练。4.研究方法不同。皮:临床访谈对偶故事法;现:任务分析。5.发展动力不同。皮:内在动力好奇心;现330

同等学力心理学考试答案

同等学力心理学考试答案

同等学力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人类行为B. 心理过程C. 心理现象D. 心理活动答案:C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B.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D.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答案:B3.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4.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5.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是:A. 无关B. 相互独立C. 相互影响D. 完全相同答案:C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费斯廷格答案:D7. 人类记忆的三个阶段是: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B.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永久记忆C. 感觉记忆、永久记忆、长时记忆D.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习理论C. 发展学习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9.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社交需求答案:C10.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戈尔曼C. 斯滕伯格D. 布鲁姆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认知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神经科学答案:ABCD2.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组织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A. 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B. 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实现的C. 学习是通过认知加工实现的D. 学习是通过强化实现的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智力理论的主要类型?A. 多元智力理论B. 三元智力理论C.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D. 情绪智力理论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同等学力申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历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供您查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A.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觉理论的是( C )A.电话说B.神经齐射说C.拮抗过程说D.行波理论3.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B )A.行为调节系统B.动力系统C.信息接受系统D.信息存储系统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 D )A.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B.冲动与沉思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工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C )A.可逆性B.抽象性C.具体形象性D.去自我中心性6.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D )A.吸吮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抓握反射D.初级循环反应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方法是( B )A.恒定法B.平衡法C.双盲设计D.纳入处理8.一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 A )A.混合设计B.被试内设计C.随机区组设计D.被试间设计9.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B )A.抗拒诱惑实验B.水下击靶实验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D.言行一致实验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 A )A.形式训练说B.概括原理说C.共同因素说D.关系转换说11.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是(A )A.社交测量法B.罗夏墨迹测验C.角色扮演法D.主题统觉测验12.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 B )A.催眠者效应B.不充分理由效应C.睡眠者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13.一个研究者报告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人数为( D )A.23B.24C.25D.2614.一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大的人群比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比率更高,据此我们可以说,抽烟量与患肺癌比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A )A.相关关系B.因果关系C.函数关系D.包含关系15.一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用1表示“农民”,2表示“教师”,3表示“公务员”,这里的数据123属于( C )A.等级数据B.比率数据C.称名数据D.等距数据16.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C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 相关D.二列相关17.以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D )A.韦氏量表B.个性偏好测验C.比纳量表D.主题统觉测验18.可以作为同质性信度指标的是( C )A.肯德尔和谐系数B.差异系数C.克伦巴赫系数D.确定系数19.最早采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A )A.比纳量表B.瑞雯推理测验C.韦氏量表D.斯坦福比纳量表20.一项研究假设为:经过知觉运动学习的左利手儿童比未经过这种学习的儿童在眼手协调的作业上做得更出色,然而这种差别不出现在右利手儿童中,这项实验中“是否经过学习”是( C )A.中介变量B.因变量C.调节变量D.自变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效果律2.鉴别指数3.晕轮效应4.成熟势力说5.社会惰化6.概念形成7.暗适应8.抽样分布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兴趣及其类型.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3.简述心理测量的特质.4.简述实验法的显著特点.5.简述社会测量法及其具体形式.6.简述利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文学著作人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2.阐述不同理论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看法.。

同等学力申硕《普通心理学》试题

同等学力申硕《普通心理学》试题

普通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联觉:本来是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2.表象:表象是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

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

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3.想象: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4.倒摄抑制:亦称倒摄干扰,是指后来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5.聚合思维: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6.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7.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8.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10.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的一种情况。

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成为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即分化抑制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1.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同等学力申硕国考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考试总体情况本次心理学考试总体上注重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强调对于实际应用的理解。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和论述题。

二、各题分析1、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概念、理论和实验方法等。

以下是一道例题:“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人格结构?” A. 自我 B. 超我 C. 意识 D. 本我【参考答案】C. 意识。

2、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某些心理学理论或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洁明了的解释。

以下是一道例题:“请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管理实践中,该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3、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一些具体心理学案例的分析能力,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以下是一道例题:“请分析以下案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此处省略具体案例)【参考答案】根据案例描述,该患者可能患有焦虑症,成因可能包括……(此处省略成因分析)4、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心理学某一领域的综合理解和研究能力,需要考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阐述。

以下是一道例题:“请阐述当代心理学的五大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并评价其优缺点。

”【参考答案】当代心理学的五大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行为主义流派注重对于外部行为的观察和实验,优点是具有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缺点是忽视内部心理过程。

同等学力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真题

同等学力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真题

同等学力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D 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_________。

A 感觉对比B 错觉C 感觉阈限D 感觉适应A 2. 不属于独立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___________。

(感知为感觉和知觉)A 感知B 注意C 记忆D 思维A 3. 懂英语的人,在读到字母“WOR……”后,会预期出现D、K、M等字母,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语单词。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__。

A 理解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选择性A 4. 人脑存储知识有两种最重要的形式,一种是概念,另一种是___________。

A 表象B 知觉C 思维D 记忆C 5.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语句的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___________。

A 语境B 生成C 意义D 表征A 6. 进行方差分析时,对所用数据的非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

A 组内平均数相等B 总体呈正态分布C 变异可加D 各组方差齐性D 7. 控制末知偏差源的适当方法是_____________。

A 区组技术B 匹配C 平衡D 随机化B 8. 一列等距正态变量的测量数据,另一列二分名义变量的资料,若两列变量线性相关,应使用______计算其相关系数。

A 积差相关B 点二列相关C 二列相关D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A 9. 下列检验方法中属非参数检验法的是___________。

A 中数检验法B Z检验C t检验D F检验C 10. 因素分析中,坐标轴旋转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A 减少因素的个数B 增加每个因素的共同性C 更清楚地解释因素的意义D 增加每个因素的负荷C 11. 抑郁量表的有效性常用抑郁症患者的测验结果与精神科医生诊断的符合程度来说明,这种方法是______。

A 内容效度B 构想效度C 效标效度D 评分者效度A 12. 下列各项方法中,不能用来计算项目间一致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及详解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

A.音调B.音高C.音响D.音色【答案】A【解析】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相应的听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音调、音响和音色。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人小,振幅越人,声音越响;波形是指声波的形状,最简单的是形状是正弦波,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

A.内隐记忆B.外显记忆C.瞬时记忆D.短时记忆【答案】A【解析】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彖,其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词干补笔作业和知觉辨认。

词干补笔作业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一些项目,如“cognition”;测验阶段不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学过的项目,而是给出学过项目的词干,如“cog”,并要求被试用心里想到的第一词来完成填空,然后观察被试在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是否会影响这一作业的成绩。

结果发现,一周之后,词干补笔的作业成绩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表明内隐表明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

A.视觉适应B.视觉对比C.正后像D.负后像【答案】B【解析】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町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圉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例如,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坏呈现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圆坏呈现蓝色。

总之,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

A.斯皮尔曼B.斯腾伯格C.韦克斯勒D.吉尔福特【答案】D【解析】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彖或材料: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1、内容反应一定是在以下哪种技术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单选题] *倾听(正确答案)解释鼓励面质2、方华情绪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单选题] *A胆汁质(正确答案)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3、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而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这说明认知水平发展到了()。

[单选题]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4、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单选题] *A 道德感(正确答案)B 美感C 理智感D 幸福感5、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先后次序是()。

[单选题] *可以变动的可以躐等的固定不变的(正确答案)无所谓的6、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单选题] *A)近因效应(B)光环效应(C)刻板印象(D)首因效应(正确答案)7、言语交往,首先应学会()。

[单选题] *A表达B沟通C倾听(正确答案)D尊重8、B 总结经验教训C 调节抱负水平D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单选题] *A 自卑者9、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单选题] *A 人本主义学习观B 行为主义学习观(正确答案)C 认知主义学习观D 建构主义学习观10、当患者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表现心慌,紧张,出汗,坐立不安,我们称此人有()[单选题] * A情感脆弱B焦虑情绪(正确答案)C反应过度D心境突变11、对知觉对象的某一特性形成判断之后,不加分析地推及到这一对象的其他方面,“一好百好,一糟全糟”,这种泛化或扩张的心理效果就是()[单选题] *A光环效应B 近因效应(正确答案)BC 刻板印象D 首因效应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的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单选题] *A 刻板印象(正确答案)12、团体咨询最适宜的对象是()[单选题] *A 学习困难者B 人际适应不良者(正确答案)C情绪困扰者D 人格障碍者13、厨师做菜会越做越咸,是因为()造成的。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综合考试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听觉位于大脑的()A.枕叶B.颞叶C.顶叶D.额叶【参考答案】B【解析】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听觉中枢在颞叶内。

2、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是()A.辐合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C【解析】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3、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叫()A.定势效应B.地板效应C.气氛效应D.酝酿效应【参考答案】D【解析】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4、鱼和熊掌不兼得体现了意志行动中的()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矛盾【参考答案】A【解析】双趋冲突指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

鱼和熊掌都想要为双趋冲突。

5、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并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做等距取样,这种取样法称为()A.系统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D.整群随机取样法【参考答案】A【解析】系统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并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作等距取样。

6、观察者从外部观察或以旁观者身份观察而搜集资料的是()A.实验观察B.外部观察C.直接观察D.非参与观察【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_________。

A.感觉对比 B.错觉 C.感觉阈限 D.感觉适应2.不属于独立心理过程旳心理现象是___________。

(感知为感觉和知觉)A.感知B.注意C.记忆D.思维3.懂英语旳人,在读到字母“WOR……”后,会预期出现D、K、M等字母,由于他懂得,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构成一种英语单词。

这种知觉特性是__ ________。

A.理解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4.人脑存储知识有两种最重要旳形式,一种是概念,另一种是___________。

A.表象 B.知觉 C.思维 D.记忆5.根据乔姆斯基旳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语句旳表层构造决定句子旳形式,深层构造决定句子旳___________。

A.语境B.生成 C.意义 D.表征6.进行方差分析时,对所用数据旳非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

A.组内平均数相等 B.总体呈正态分布C.变异可加D.各组方差齐性7.控制末知偏差源旳合适措施是_____________。

A.区组技术 B.匹配 C.平衡 D.随机化8.一列等距正态变量旳测量数据,另一列二分名义变量旳资料,若两列变量线性有关,应使用______计算其有关系数。

A.积差有关B.点二列有关 C.二列有关 D.斯皮尔曼等级有关9.下列检查措施中属非参数检查法旳是___________。

A.中数检查法 B.Z检查 C.t检查 D.F检查10.原因分析中,坐标轴旋转旳目旳是_____________。

A.减少原因旳个数 B.增长每个原因旳共同性C.更清晰地解释原因旳意义 D.增长每个原因旳负荷11.抑郁量表旳有效性常用抑郁症患者旳测验成果与精神科医生诊断旳符合程度来阐明,这种措施是______。

A.内容效度 B.设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评分者效度12.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用来计算项目间一致性旳措施是__________。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对于我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心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心理学的同等学力考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综合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学综合真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和解析。

一、认知心理学部分1.关于工作记忆的概念和特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信息录入时没有转换为知觉信息B.是人类长期记忆的一个特殊分支C.主要负责保持信息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操作D.只涉及到语言和符号的处理答案:C解析:工作记忆是指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暂时存储、操纵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它主要负责保持信息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操作,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处理。

2.下面哪个概念与心理启蒙运动有关?A.经典条件反射B.无意识C.心理分析D.心理学实验答案:A解析:经典条件反射是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与心理启蒙运动有关。

心理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主张人类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实验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赖于传统的宗教和权威。

二、社会心理学部分1.下面哪个概念与自我概念有关?A.认知失调理论B.群体效应C.心理辅导D.自我实现答案:D解析:自我概念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理性和主观认识。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通过不断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达到自我概念中的目标。

2.下面哪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在群体中失去个体判断力?A.社会认知理论B.拥抱集体意识C.去个体化D.从众效应答案:D解析: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为避免被排斥和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失去个体判断力。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来解释。

三、发展心理学部分1.根据托尔曼提出的语言发展阶段理论,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单词和短语的使用→问句示范→否定句的使用B.单词和短语的使用→否定句的使用→问句示范C.问句示范→否定句的使用→单词和短语的使用D.否定句的使用→问句示范→单词和短语的使用答案:A解析:根据托尔曼的语言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语言的发展顺序应为:单词和短语的使用→问句示范→否定句的使用。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真题

2023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真题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当大脑处在清醒和警惕状态时,脑电波重要是()。

A.α波B.β波C.γ波C.δ波2.刚刚可以引起感觉旳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感受性B.差异感受性C.差异阈限D.绝对阈限3.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时间旳回忆属于()。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说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4.个体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旳智力属于()。

A.流体智力B.晶体智力C.成分智力D.情境智力5.被誉为试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旳是()。

A.罗斯B.麦独孤C.奥尔波特D.勒温6.定量地解释整个群体旳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组员在该群体中地位旳一种措施是()。

A.社交测量法B.角色饰演法C.罗夏克墨迹测验法D.主题统觉测验法7.若已知样本平均数服从正态分布,原则误为1.2,其中某次抽样所获样本平均数为10,则总体平均数0.95旳置信区间为()。

A.10±1.96×1.2 B.10±2.58×1.2C.10±1.00×1.2 D.10±1.64×1.28.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旳某项特殊能力进行评定,已知评定分数均不服从正态分布,若要检验二者旳评定成果与否存在差异,应采用()。

A.秩和检验法B.符号秩次法C.符号检验法D.t检验9.有一组数据表达旳是一次英语考试中每个学生在班级旳名次,对这种数据()。

A.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B.不能进行加减乘除C.可以加减不能乘除D.可以乘除不能加减10.对R行、C列旳列联表数据进行独立性检验时,χ2分布旳自由度应为()。

A.R-1 B.C-1C.R×C D.(R-1)(C-1)11.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单位旳取样措施称为()。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系统随机取样法D.简朴随机取样法12.弗洛伊德心剪发展阶段理论中旳第四个阶段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真题题库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部分录屏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来源:才聪学习网/同等学力申硕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详解2020年心理学专业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科目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部分录屏讲解)、课后习题和章节题库三大部分,具体为: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部分录屏讲解)。

根据《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对近年来考试真题进行了详细解析,部分重难点试题配了录屏讲解。

特别说明:2015年度真题缺,为此我们十分抱歉。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对《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所有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解答。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遵循《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的章目编排,分为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七部分内容,每部分包含若干章,每章根据最新大纲的要求及相关教材,精心选编了典型常考题,并提供答案。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部分录屏讲解)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1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
•普通心理学
•第1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3章感觉
•第4章知觉
•第5章意识和注意
•第6章记忆
•第7章思维
•第8章语言
•第9章动机
•第10章情绪和情感
•第11章技能
•第12章能力
•第13章人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1章导论
•第2章研究设计
•第3章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4章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第5章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评价
•心理统计学
•第1章研究中常见数据的特点与初步整理•第2章数据的分布及其总体参数的估计•第3章假设检验
•第4章各种研究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5章多元统计分析
•心理测量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心理测验的编制
•第3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
•第4章测验结果的解释
•第5章测量的信度
•第6章效度
•第7章项目分析
•第8章学绩测验
•第9章智力测验
•第10章人格测验
•发展心理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3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4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第5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第6章童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7章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8章青年初期心理的发展•第9章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第10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第11章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学习理论
•第3章认知领域的学习
•第4章品德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第5章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6章个别差异
•第7章教师心理
•社会心理学
•第1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第2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发展
•第3章印象形成与归因
•第4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5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6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第7章社会影响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普通心理学
•第1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3章感觉
•第4章知觉
•第5章意识和注意
•第6章记忆
•第7章思维
•第8章语言
•第9章动机
•第10章情绪和情感
•第11章技能
•第12章能力
•第13章人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1章导论
•第2章研究设计
•第3章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4章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第5章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评价
•心理统计学
•第1章研究中常见数据的特点与初步整理•第2章数据的分布及其总体参数的估计•第3章假设检验
•第4章各种研究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5章多元统计分析
•心理测量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心理测验的编制
•第3章测验的实施和计分
•第4章测验结果的解释
•第5章测量的信度
•第6章效度
•第7章项目分析
•第8章学绩测验
•第9章智力测验
•第10章人格测验
•发展心理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3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4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第5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第6章童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7章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第8章青年初期心理的发展•第9章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第10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第11章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学习理论
•第3章认知领域的学习
•第4章品德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第5章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6章个别差异
•第7章教师心理
•社会心理学
•第1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第2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发展•第3章印象形成与归因
•第4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5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第6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第7章社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