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实践的论文
关于猪的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探讨
![关于猪的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e98f6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b.png)
关于猪的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探讨猪作为重要的畜牧动物,在我国农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现代化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保的日益重视,生态养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猪的生态养殖技术的意义、技术要点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态养殖技术的意义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养殖模式,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改善饲料质量、保护自然生态、提高产品品质等方面的措施,实现绿色健康养殖的目标。
对于猪的生态养殖技术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增加生猪的健康与安全水平绿色环保的生态养殖方式可以避免传统养殖方式中猪患病和死亡率高的情况,对猪的健康有更大的保障,同时也能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卫生质量,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2、提高猪的肉品质量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以健康绿色为主导的养殖方式,它通过有效地调节猪的生活环境和饲料,让生长的猪更加适应自然环境,从而提高了猪肉的品质、鲜美度和营养价值。
3、保护自然环境传统的养殖技术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而生态养殖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养殖排放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技术要点1、建设规范的养殖场生态养殖技术要求猪场的建设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必须规范化、环保、安全,无恶臭、无噪声、无粉尘、无危险废品等危害。
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生态养殖管理制度、做好猪舍保洁、消毒、换气等工作。
2、合理配套设施对于猪的生态养殖来说,饲料就是猪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认真调查饲料的质量、价值、原产地等因素,加强对饲料的检测力度,保证饲料质量。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为猪配备合适的饮水设施,保证饮水源清洁卫生。
3、有效“绿色环保饲养”绿色环保饲养是猪生态养殖的核心要点,绿色环保饲养技术包括了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疾病防治等方面。
(1)绿色饲养管理:指做好猪苗的免疫、消毒、防疫、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绿色饲料配方: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了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对饲料进行不同的配方和营养补充。
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的探究
![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69a3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6.png)
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的探究【摘要】生态猪养殖技术是目前猪养殖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从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其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优点和挑战,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猪养殖技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展现出重要意义。
文章指出了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并提出了推广和应用该技术的重要性。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猪肉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整个养殖业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生态猪养殖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应用、优点、挑战、可持续发展、发展趋势、前景展望、推广、应用、重要意义1. 引言1.1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生态猪养殖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传统畜牧业中常常存在的养殖废弃物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在生态猪养殖技术中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合理的环境设计和资源利用,实现了养殖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猪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科技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满足市场需求、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2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猪养殖技术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基础,实现猪的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环保节能:生态猪养殖技术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生物反应器、智能化养殖等技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 循环利用:生态猪养殖技术提倡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合理设计猪舍和粪污处理系统,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 绿色无公害:生态猪养殖技术以绿色无公害为目标,采用生物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避免使用抗生素,确保猪肉的安全和质量。
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模式
![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5240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1.png)
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模式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生态猪养殖技术逐渐成为猪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猪养殖技术以改善猪舍环境、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为目标,通过生态化手段实现猪养殖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猪肉品质的提高,满足人们对绿色、安全、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本文将就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其发展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为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生态猪养殖技术1. 猪舍环境改善传统的猪舍环境往往存在通风不良、粪便积聚、污水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效率和肉质品质。
生态猪养殖技术通过科学设计猪舍结构,优化通风设备,有效控制粪便处理和污水排放,从而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舒适度和生长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率。
2. 绿色饲料利用生态猪养殖技术注重绿色饲料的利用,通过科学配比饲料,合理利用农产品副产品和生活垃圾等资源,减少对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猪肉品质。
3. 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猪养殖技术强调猪粪、猪尿等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采用生物发酵、沼气发电等技术手段,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双赢。
4. 疾病预防与控制生态猪养殖技术通过改善猪舍环境、优化饲料配比、加强疾病监测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的常见疾病,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使用,避免畜产品残留物和抗药性细菌的产生,保障猪肉的食品安全。
二、生态猪养殖发展模式1. 产业化养殖生态猪养殖发展模式中,产业化养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产业化养殖通过规模化、标准化运作,能够有效地规避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2. 循环农业养殖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生态猪养殖的一种发展方向,该模式强调农业、养殖和加工的循环利用,通过猪粪发酵、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多种农业活动相互耦合,形成农业生产的循环链条,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猪的生态养殖 家畜生态学论文
![猪的生态养殖 家畜生态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cd75c4aa00b52acfc7ca03.png)
成绩论文题目:猪的生态养殖课程名称:家畜生态学任课教师:朱海生专业:动物科学班级:09级科产1班学号:222009602023048姓名:董如军2011年6月4日猪的生态养殖摘要: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从发展规模还是市场需求量来说。
比之以往已经翻了很多倍。
但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养殖方式都是比较原始的养殖方式,用老办法养上规模的猪。
久了就出现了诸多问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通过介绍生态养殖概念以及猪的生态养殖技术来说明生态养殖关键词:生态养殖猪市场技术一、生态养殖概念1、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2、为什么需要生态养殖采用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饲养出栏大量的畜禽,以满足市场对畜禽产品的量的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由于这些畜禽是生活在人造的环境中,采食添加有促生长素在内的配合饲料,因此,尽管生长快,产量高,但其产品品质、口感均较差。
而农村一家一户少量饲养的不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散养畜禽,因为是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自然地生长,生长慢,产量底,因而其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但其产品品质与口感均优于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饲养出来的畜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口感均较差的畜禽产品已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农村一家一户少量饲养的不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散养生态畜禽因其产量低、数量少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对生态畜禽产品的消费需求,因而现代生态养殖应运而生。
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265ba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f.png)
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论文•相关推荐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养殖技术不合理,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养猪业的发展。
本研究介绍肉猪的生态养殖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减小肉猪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我国肉猪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肉猪; 生态养殖; 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猪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市场需求的增大促进我国肉猪养殖业飞速发展。
同时,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必须从各个方面改善环境。
目前,我国的肉猪养殖依然是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肉猪生态养殖势在必行。
对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全面介绍,给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迅速从传统养殖方式向生态养殖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养猪的概念生态养猪的目的是在对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生产健康猪肉。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
它以养殖业为主体,对猪排泄物进行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生态养猪系统工程。
生态养猪技术打破养殖业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养殖业无污染、零排放,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 生态养猪的模式2.1 肉猪——沼气——鱼——果、粮模式这种模式是将肉猪的粪便放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将生产沼气之后的发酵肥料用于鱼塘养鱼,将鱼塘的底部的淤泥作为有机肥,种植水果、粮食等。
最后,果树的树叶、粮食的秸秆等又可作为肉猪养殖的饲料。
不但减少肉猪对外部饲料的依赖,更解决了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粪便污染问题,降低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及鱼的养殖成本,一举多得。
2.2 禽——猪——沼气——鱼模式这种模式是将鸡鸭等家禽粪便收集起来,发酵后掺入猪饲料中,作为猪饲料的一部分。
同2.1中所述模式,这种方式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链,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节约养殖成本。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最终5篇)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3c4ae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c.png)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最终5篇)第一篇: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摘要]现代的人们绿色生态观念越来越强,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更为健康的身体。
绿色观念渗入到畜牧养殖业中,重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绿色产品。
本论文针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畜牧养殖技术;绿色生态;推广方式1推广绿色畜牧养殖的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
目前中国更为注重绿色畜牧养殖,就是要为人们提供营养含量高且能够保证质量的畜牧产品。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大力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可以提高中国畜牧产品在世界同行业领域中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保护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2.1绿色畜牧养殖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绿色畜牧养殖要对环境高度重视。
选择没有遭到污染的环境,各项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以及土壤资源等等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在该地区的附近也没有工业企业,即便是农业耕地,也不存在使用农药的问题。
养殖户将畜禽类在这样的环境区域内自然放养,可以使畜禽类不会接触到各种污染源,畜禽产品的质量也会有所保证[1]。
如果是农家小规模养殖,也可以在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环境中放养。
虽然养殖规模会受到限制,且养殖的周期比较长、产量也会很低,但是,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非常高。
如若满足市场需求,则需要扩大畜牧业的规模,这就需要利用草原的条件,也可以建立牧区,各种食草动物都在这里放养,不仅可以实现在畜牧业的规模化,而且能够满足市场供应。
2.2绿色畜牧养殖要按照生态原理进行饲养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如果在生产中不避免污染源,就会导致各种公害。
特别是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有机废水等等,都需要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以确保养殖的动物都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下生存。
为了确保畜牧养殖场的自然环境平衡,就要在饲养中按照生态原理进行。
可以将生态畜牧场管理模式构建起来,将畜牧场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废水等等,都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方式忽视系统化处理,并合理利用。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101f2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c.png)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生态猪是国内广泛推行的养殖方式,采用先进技术养殖,使猪肉在口感、品质及质量安全上都有明显提升,不只保证了消费者饮食上面的安全,也大大减少了养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养殖业的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1.生猪生态养殖的意义1.1有利于促进猪肉品质的提升在传统养殖技术中,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铜、锌等金属元素和抗生素,严重影响猪肉质量,危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受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影响,一些养殖场盲目追求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指数,忽视了猪肉的味道和颜色。
生态养猪避免了这些问题,避免了有害物质在猪肉中的残留,提高了猪肉的品质。
1.2实现更好的环境效益每年,农场都会产生污染物。
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周围环境将受到严重污染。
发展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利用沼气池的能量发酵猪粪。
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
发酵后的沼液还可以用作浇灌植物的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促进了能源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1.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生猪养殖已成为养猪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型生猪养殖正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促进了猪肉品质的提高,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猪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生态猪养殖技术2.1基因改良技术我国在当前生态猪的.养殖方面引进了国外优质品种,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但在风味和口感方面不完全符合我国群众的需求;而国内的某些地区生态猪养殖在风味和口感方面很好,但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却较低,所以需要优质选育和杂交技术,让优质品种有效结合,从而为我国持续发展的生态猪养殖提供遗传基础。
2.2生态饲养技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要考虑养殖场周围环境和气候,利用早期断奶隔离分段饲养技术,科学的隔离母猪和仔猪,根据生长阶段不同实施不同的饲养。
同时,对生态猪要适当放养,在猪舍附近草地或山坡上放养,保证猪肉品质。
2.3远程监控技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在猪舍安装自动监测控制器,设置生态猪养殖的相关参数,对猪舍内的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全天候监控,每隔10min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库中。
生猪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应用【论文】
![生猪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0faf2af705cc17542709b6.png)
谈猪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实践摘要:猪生态养殖技术更为完善,其喂养方式得以改变,能够适应当前的新环境。
所以,在猪养殖中,倡导生态养殖技术,是现代化社会中的发展需要。
基于此,对猪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应用与推广,以促使其在实践中充分发展。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推广猪的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是为动物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对其合理喂食、实现病种的预防和控制。
该工作在整体上还比较复杂,需要在各个方面科学执行,这样在整体上才能达到无污染的目的。
1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阐释1.1发展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意义(1)能够提升猪肉的质量。
基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会在饲料中增加过量的铜、锌等金属物质和抗生素,会影响猪肉的整体质量,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危害。
同时,一些养殖场由于规模化的养殖方式,仅仅重视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瘦肉指标,未对猪肉的味道、色泽等进行分析。
所以,实现生态养殖,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并提高猪肉的整体质量。
(2)维护整体的环境效益。
在每个养殖场内,都会产生污染物,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处理,将会影响周边环境。
所以,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基于沼气池能源,对猪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使其生成的沼气能够作为生活燃料,也能经过发酵,利用沼液对植物进行浇灌,降低化肥的使用数量,这样不仅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解决,也能促进能源、资源的充分使用。
(3)使其符合市场的经济发展需要。
实现猪生态养殖,是当前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一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向着规模化以及专业化方向进步,也能在整体上提升猪肉品质,保证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向着国际化方向进步。
1.2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实施要点(1)营造需要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在猪生态养殖工作中,环境对猪的整体生长十分重要。
所以,在猪养殖工作中,需要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在实际执行期间,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猪舍条件进行分析,严格要求猪舍的铺设材料。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渗水性以及吸水性更好的材料。
还要保证猪舍具备良好通风性与干燥性,对其进行定期消毒,以降低细菌的产生。
猪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猪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ce12c9c281e53a5902ff71.png)
猪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论文1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概述生态养殖这一技术主要包括饲养动物的卫生环境、喂养饲料、病种的预防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化工程。
而猪的生态养殖则主要指的是,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求喂养的饲料是绿色无农药、无重金属以及添加剂的,猪是在自然条件下健康生长的一种生态化的养殖方式。
此外,在养殖猪的过程中,猪产生的粪便还可以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来供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所用。
其生产的粪便还可以作为农产品的肥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
2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分析2.1猪生态养殖技术实施所需的环境和卫生条件环境对猪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采用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养殖环境进展严格的要求,养殖户应该认真的分析猪舍的条件,特别要对猪舍地面的铺设材料进行严格的要求,采用一些渗水性和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同时还要确保猪舍的通风性和是否干燥等,并对猪舍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的滋生。
此外,还应该注意猪舍周围的卫生环境,控制好猪的养殖密度,并对猪舍中的一些粪便和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猪的质量。
2.2猪生态养殖中对疾病的处理在猪生态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对此,饲养员要在饲养的过程中,对猪疫病进行监测,在发现疾病后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的对疾病进行处理。
一旦发生疫情,饲养员还应该与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防疫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空间上隔离疫猪,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与此同时,饲养员还应该对猪圈进行全面的消毒,防止疫情的扩散。
此外,对于其他种类的猪,也应该加强监测和观察,一旦发现有疫情的现象,就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此,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让养殖户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处理方法和养殖技巧,优化自己的养殖技巧,减少在猪生态养殖中不必要的损失。
2.3沼气的利用技术在进行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物,这些废物如果投放到大自然中去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而将这些废物投放到沼气池中,则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5篇]
![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4abbe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c.png)
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猪养殖技术研究论文第一篇:猪的养殖技术1猪的养殖技术1.1饲养方式是主导目前,常用的猪饲养方式有直线催、平面喂和多次投,其中,直线催即从仔猪断奶入栏到育肥出栏,都实行精料催肥、圈养、不放牧及不运动。
平面喂即站在节省开支、节省饲料的角度,根据猪的实际情况来投放饲料。
如猪的数量多,且猪舍面积够大,可选择一块固定的地方作为采食场,将饲料撒到地面上,供猪自由采食。
多次投即仔猪断奶入栏后,定时定量饲喂,每日每头饲喂混合精料0.6~0.8kg,每隔10d增加0.1kg。
2~4个月的幼猪则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饲养,每日喂4次,5~6个月的猪则日喂3次。
以上3种饲养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养殖户应根据猪的实际情况将3种饲养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把握好最佳的饲养方式,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1.2防疫和驱虫是保障猪疫病的防治和驱虫作为猪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做好猪养殖场疫病的诊断、防治及驱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可定期清扫猪圈、猪活动场所及其他可能存在病毒和细菌的地方,保持猪圈干净、干燥、通风良好,猪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垫草要及时更换,并定期进行喷药杀虫。
同时,可实行自繁自育制度,以确保外来疫情进入猪群。
并重视猪品种的改良工作,以从根源上提高猪的生产品质。
如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引进仔猪,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认无疾病后方可购入并群。
1.3合理用药是关键药物防治猪病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猪在养殖过程中,病原种类多,且不可能每种病都要接种疫苗,这是导致猪在免疫空白期易受到多种病原侵害而发病的重要原因。
鉴于不同细菌对不同类型药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因此,在给猪用药时要注意合理搭配。
将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进行合理科学配伍,能有效改善药剂的性能,充分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将药物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大化。
如在没有了解药物功效的前提下盲目配伍,不仅会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还可导致猪只死亡。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探讨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d47186e5f0e7cd1842536ca.png)
中国畜禽种业2019.03作者简介:陆健雄(1969-),广西桂平市人,大学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探讨陆健雄1杨德林2(1,广西桂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37200;2,广西桂平市中沙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7200)摘要:生猪养殖是我国养殖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引入科学的养殖理念,提升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是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猪养殖;生态养殖;推广实践在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更好的融合,体现出更大的生态效益,成为现阶段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本身能更好地保证生态效益方面的需求,同时对提高养殖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猪生态养殖技术及应用1.1生态养殖环境养殖环境直接影响生猪养殖的成败。
生态养殖环境要求在实际栏舍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确保环境方面的卫生水平达标,在基础设备上应保证铺装材料具备一定的渗水性和吸水性,满足尿液粪便堆积问题的处理要求;猪舍内部安装排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另外,养殖区域周边也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1.2生态饲养管理要做好饲养管理,结合生态养殖的要求,选择天然食物为基础饲料,做好相应的配比,确保营养成分能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在饲养过程中,对生猪粪便进行再利用,满足农田施肥需求,构建一套生态循环体系。
为了提升猪肉品质,我们可以适当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严格做好饲料成分的筛查,在提高生猪免疫力的同时满足猪肉品质标准[1]。
另外,在水源控制上,我们应确保所选用的水源清洁无污染,并结合养殖要求适当增加电解质和维生素,确保用水需求。
1.3生态防疫技术推广生态防疫技术是生态养殖的关键环节。
该技术重在以防为主,重点要做好消毒、日常防疫和保健等工作。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16bb2955270722192ef757.png)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论文生态猪是国内广泛推行的养殖方式,采用先进技术养殖,使猪肉在口感、品质及质量安全上都有明显提升,不只保证了消费者饮食上面的安全,也大大减少了养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养殖业的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1生态猪养殖的意义1.1有利于促进猪肉品质的提升传统养殖技术中,饲料当中添加了过多的铜、锌等金属元素以及抗生素药物,对猪肉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危害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有的养殖场受到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影响,盲目追求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瘦肉指标,从而忽略了猪肉的味道、色泽。
生态猪养殖避免了这些问题,避免了猪肉中有害物质残留,提升猪肉品质。
1.2实现更好的环境效益每年养殖场都要产生污染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周围的环境就会受到严重污染。
而发展生态养殖技术就可以利用沼气池能源对猪粪便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经过发酵处理过的沼液还可以作为浇灌植物的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不仅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还促进了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
1.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猪的养殖成为了养殖市场的重要趋势,生态猪的养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着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猪肉品质提升,同时也有利的促进了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猪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生态猪养殖技术2.1遗传改良技术我国在当前生态猪的养殖方面引进了国外优质品种,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但在风味和口感方面不完全符合我国群众的需求;而国内的某些地区生态猪养殖在风味和口感方面很好,但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却较低,所以需要优质选育和杂交技术,让优质品种有效结合,从而为我国持续发展的生态猪养殖提供遗传基础。
2.2生态饲养技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要考虑养殖场周围环境和气候,利用早期断奶隔离分段饲养技术,科学的隔离母猪和仔猪,根据生长阶段不同实施不同的饲养。
同时,对生态猪要适当放养,在猪舍附近草地或山坡上放养,保证猪肉品质。
2.3远程监控技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在猪舍安装自动监测控制器,设置生态猪养殖的相关参数,对猪舍内的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全天候监控,每隔10min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库中。
养猪论文写作范文(农学导师推荐6篇)
![养猪论文写作范文(农学导师推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0fe822700abb68a982fbe9.png)
养猪论文写作范文(农学导师推荐6篇)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不断增多,由于其他产业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规模化猪场引进了许多世界养猪领域的新发明、新设备。
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养猪业的更多应用,养猪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希望以下6篇养猪论文对你有所帮助。
范文第一篇题目:冬春养猪保温除湿冬春季节猪舍"低温、高湿";是养猪的大忌,是冬春季生猪生产的重要障碍因素。
因此,寒冷潮湿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要在切实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舍湿度。
1 创建高燥环境猪舍要建在地势高燥,坐北朝南的地方,这样有利于排水、防风和保温;猪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表,同时要选用防潮材料,力求地面干燥不返潮;并经常疏通圈舍外四周的排水沟系,做到平时无积水,雨停水即干。
2 加强保温管理猪舍低温是湿害的帮凶,极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
猪舍如有贼风侵入,地面渍水结冻,不但容易冻伤,而且会引发疾病。
因此,入冬后要及早维修好圈舍,堵塞洞口,防止冷风侵入。
3 做好通风换气猪舍除潮防湿有效的方法是通风,即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带走舍内潮湿的气体,吹干地面,另一方面排出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
但冬春气温低,要注意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控制好通风量,舍内风速不应超过0.1~0.2m/s,并在通风前后及时做好增温工作,力求使通风期间的温度变幅小于5℃,且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4 及时清除粪尿猪排泄粪尿是造成猪舍高湿和空气不良的重要原因,故应及时湾扫猪粪尿水,确保栏干舍燥。
最好让猪养成定时到舍外排便的习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舍内湿度。
5 喂暖料换垫草冬春季要选择发干、发暖的饲料喂猪,喂完后让猪喝自动饮水器的水,这样也具有降低舍内和地面湿度的作用。
同时注意勤换垫草,垫草吸水性强,容易吸收粪尿的水分和被粪尿污染。
一般2~3d换1次干净垫草,通过更换垫草随时带走水分和污物,使垫草经常保持干燥、卫生,从而达到除湿保暖目的。
论生态猪的绿色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
![论生态猪的绿色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a56a7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9.png)
论生态猪的绿色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养殖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猪的养殖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逐步转向绿色养殖,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本文将就生态猪的绿色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绿色养殖技术1.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猪的养殖需要充足的土地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绿色养殖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猪场多采用圈养方式,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生态猪的绿色养殖则可以采用放养或半放养的方式,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猪只的健康成长。
2.清洁能源的应用传统猪场多采用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而绿色养殖则应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循环农业的实施生态猪的绿色养殖技术中,循环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安排种植和饲养顺序,实现农业的循环利用,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4.饲料的科学配方生态猪的绿色养殖技术中,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天然无污染的饲料原料,进行科学配比,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疾病防控的技术手段绿色养殖强调对猪只健康的管理和疾病的防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疫病防治,减少对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疾病对环境的污染。
二、发展趋势1.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生态猪的养殖将会更加依赖科技的支持,如智能化养殖设备、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市场需求的引导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会成为生态猪养殖发展的重要引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机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生态猪的养殖也将向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
3.政策的扶持政府对绿色养殖的支持将助推生态猪养殖的发展。
未来,政策将更加倾向于支持绿色养殖,为生态猪养殖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产业的整合生态猪的绿色养殖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包括种植、饲养、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模式
![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4496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9.png)
浅谈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模式【摘要】生态猪养殖是指利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养殖猪的技术和模式。
本文通过介绍生态猪养殖的背景意义和概念,分析了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探讨了生态猪养殖的发展模式和特点,并总结了其优势与挑战。
未来,生态猪养殖技术将继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径需不断探索,同时生态猪养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也值得重视。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推广将有助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和提升猪肉产品的质量,为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模式、特点、优势、挑战、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1. 引言1.1 生态猪养殖的背景意义生态猪养殖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生态猪养殖强调生物多样性、尊重自然规律,更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猪养殖还可以提高养猪效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生态猪养殖将成为未来猪业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生态猪养殖的概念介绍生态猪养殖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进行猪的养殖生产。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生态猪养殖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动物福利,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猪养殖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规律,最大限度地模拟自然环境,为猪提供舒适的生长场所和健康的饲养环境。
生态猪养殖强调在养殖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使用,注重养殖环境的改善和动物的健康。
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改善饲养条件、加强疾病防控等措施,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生态平衡的发展。
生态猪养殖的概念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成为当下养殖业的新趋势。
随着社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猪养殖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望成为未来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2. 正文2.1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1. 环境控制技术:生态猪养殖中,环境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猪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初探
![猪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d0d711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3.png)
猪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初探近年来,生态养殖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养殖模式在生态环境和效益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研究和推广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就猪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绿色饲料的应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猪的饲养方面,选用绿色饲料是关键一环。
绿色饲料是指通过天然方式或者特殊方法种植、生产的,对环境无污染、对猪群健康有益的饲料。
例如,地瓜、苜蓿、水稻秸秆等都是猪喜欢的饲料,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二、循环农业体系的建立猪场排泄物产生的废弃物污染是传统养殖模式的一大难题。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建立并完善循环农业体系。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将猪粪变成有机肥料,用于种植绿色饲料,形成饲养-饲料-废弃物-有机肥料的良性循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生态环境的打造传统养殖场通常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和噪音,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通过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分等手段,使养殖场更好地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中。
在废水处理、气味排放处理等方面采取先进技术和做法,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猪场成为“净土”,提升周边生态环境。
四、智能养殖设备的应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也包括智能设备的应用。
智能设备能够对猪只的饲养环境、饮食、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养猪效率,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喂食器实现精准喂养,避免浪费;通过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温湿度的智能调节,为猪只创造更为舒适的生存环境。
总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初步探讨表明,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然而,要实现生态养殖的目标,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投入到生态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猪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实践
![猪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037812c0508763230121267.png)
猪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实践摘要:猪生态养殖技术是近些年来诞生的一种新型猪养殖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猪养殖模式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提升了猪养殖的安全性,为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文章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就猪生态养殖技术展开探讨,希望对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推广0引言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怎样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好地契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现在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生猪养殖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诞生,满足了养猪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内容1.1营造良好饲养环境①猪舍的选址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区域,最好是远离居民居住区域;②猪舍建设可建高架网床或低网床,采用漏缝、半漏缝地板,平养的用水坭混凝土铺设地板,地板不能过于光滑且留一定坡度以利于尿液能流到排污沟里面;③确保猪舍有着良好的干燥性及通风性,猪舍顶部应铺设隔热石棉瓦层,猪栏两侧墙采取半开放式结构,将饮水槽、食槽设置其下,栏舍门口和对面墙均需要设置排气扇或通风孔;④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制剂对猪只、栏舍等进行喷洒消毒以抑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和苍蝇生长、减少猪场臭气产生从而改善猪生长环境;⑤及时妥善处理猪产生的排泄物及其他垃圾,将环境清洁卫生搞好。
1.2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养殖人员应严格遵循检疫制度的相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计划,定期对猪注射疫苗,将传染病的传播渠道及时切断,使传染病发病的可能得到遏制。
养殖人员还应随时监测猪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猪存在疾病征兆,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加以处理,如果是发生了疫情,则需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对病猪采取对症治疗。
同时对整个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病毒继续扩散影响到整个猪群,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3进行猪原生态放养猪生态养殖技术倡导在猪养殖过程中应对猪进行原生态放养[1],通过分析总结猪的群居行为及饮食习惯,开发出额外的场所对猪进行放养,以便猪能够在特定的活动范围内进行自由的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猪肉品质,还能够增强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维护猪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猪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实践的论文
猪的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是为动物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对其合理喂食、实现病种的预防和控制。
该工作在整体上还比较复杂,需要在各个方面科学执行,这样在整体上才能达到无污染的目的。
1.1发展猪生态养殖技术的意义
(1)能够提升猪肉的质量。
基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会在饲料中增加过量的铜、锌等金属物质和抗生素,会影响猪肉的整体质量,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危害。
同时,一些养殖场由于规模化的养殖方式,仅仅重视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瘦肉指标,未对猪肉的味道、色泽等进行分析。
所以,实现生态养殖,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并提高猪肉的整体质量。
(2)维护整体的环境效益。
在每个养殖场内,都会产生污染物,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处理,将会影响周边环境。
所以,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基于沼气池能源,对猪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使其生成的沼气能够作为生活燃料,也能经过发酵,利用沼液对植物进行浇灌,降低化肥的使用数量,这样不仅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解决,也能促进能源、资源的充分使用。
(3)使其符合市场的经济发展需要。
实现猪生态养殖,是当前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一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向着规模化以及专业化方向进步,也能在整体上提升猪肉品质,保证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向着国际化方向进步。
1.2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实施要点
(1)营造需要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在猪生态养殖工作中,环境对猪的整体生长十分重要。
所以,在猪养殖工作中,需要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在实际执行期间,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猪舍条件进行分析,严格要求猪舍的铺设材料。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渗水性以及吸水性更好的材料。
还要保证猪舍具备良好通风性与干燥性,对其进行定期消毒,以降低细菌的产生。
还要维护猪舍周边的卫生环境,对猪的养殖密度进行控制,正确处理其产生的粪便与垃圾,以促使生态养殖工作质量的提升。
(2)对疾病进行处理。
在猪生态养殖工作中,需要对其产生的疫病进行控制,保证能利用相关措施对其预防,避免疾病。
所以,在实际工作执行期间,饲养人员需要在执行中,对猪疫病进行监测,保证能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对疾病也能及时处理。
当发现疫病的时候,饲养人员还要与防疫部门相互沟通,保证在积极引导下能阻隔疫病,实现针对性治疗。
同时,还要对猪圈进行消毒,以免疫病扩散。
针对
其他种类的猪,也要对其监测与观察,针对其问题的产生对其解决。
也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掌握并学习一些处理方法和养殖技巧,以降低其产生的损失。
(3)沼气利用技术。
在猪生态养殖工作中,基于多种废物的产生,排放到大自然后会造成较大污染。
所以,可以将这些废物排放到沼气池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沼气池的安装,其位置要合理选择。
如选择在通风性更好、位置更高区域。
养殖的废物排放在沼气池中,经过发酵形成沼气。
这些沼气也能排放到农田中,促使其发挥肥料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在农业发展获得更高经济效益,也能改变周边环境[1]。
(4)原生态放养技术。
猪生态养殖技术具备自然性以及原生态性,在实际养殖期间,工作人员会根据猪的饮食习惯、群居行为等进行分析,并开发出一些适合猪的场所,保证猪能够在特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同时,猪产生的一些废物也会排放到山间,促使该地区土地肥力的提升,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该技术方式具有较大优势,在人能力范围内,为猪营造适合的自然环境,能增强猪的抵抗能力。
同时,在该环境下,也能抑制疫病的产生,维护猪的整体安全性和质量。
(5)发酵床养殖技术。
该技术的使用具备无污染、零排放特点。
它主要是在养殖中实现粪便处理、环境控制以及有机肥处理的结合性。
对于猪圈的垫料,可以使用秸秆与锯末粉、菌种将其均匀搅拌,并产
生发酵物,这样粪便在期间就会被微生物溶解,也能分解出有机肥。
该方法的使用不仅能在养殖中对粪便问题进行处理,也能促使其实现良好的养殖环境。
(6)林下养殖技术。
该技术是猪舍与林地的结合应用,不仅能降低养殖污染,也能对农村土地的紧张现象进行缓解,以促使猪肉质量的提升。
林下养殖需要选择在天然林地,保证猪不会受到危害。
对于较大的猪,还能为其形成固定的生活模式。
所以,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猪的大小合理控制,并选择在合理位置放置水槽和饲料。
(7)种养结合的养殖技术。
该技术是基于养殖、粪便、肥田等模式展开,在逐渐形成下,不仅能对当前的粪便污染现象进行解决,也能提升农作物产量,促使其养殖行业和种植工作更为严格。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各个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制约性。
所以,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对其进行探索,将生态养殖方式作为重点,创建新发展体系,以维护整体的进步[2]。
(1)创建基地、公司以及农户为一体的养殖模式。
该模式在整体上,使用起来更为简单,已经被相关企业广泛使用。
该养殖模式的使用,主要是在供料、供种以及采购、防疫工作中实现一体化,根据企业中生态养殖工作中的实际标准,对饲料、种苗、技术以及药物等进
行选择,保证在操作与指导工作中实现一体化。
在该模式下养猪,不仅能保证猪肉的整体质量,也能使养殖过程符合具体指标。
(2)实现种养与生态园的结合方式。
在该模式下实现养猪生态化,会在一定范围内约束生猪数量,保证猪的生存空间。
同时,其具备的生态环境是经过人工配置,使用的草坪植物没有使用农药,是基于天然环境生长的。
对于猪喂养工作,可以对其进行自然采食或者进行饲料喂养。
一般情况下,主要选择农作物或者果树的种植区域进行养殖,以保证能对猪粪进行利用,也能降低对农药的使用。
在该模式下,不仅能减少污染,也能给猪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空间。
(3)立体养殖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现有的空间环境,并在期间对不同的动物群体进行分析。
基于饲料为主体,促使其实现一个生物链,实现资源的充分使用。
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也能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
立体化的养殖模式是当前的一种新方式,在使用期间,也可以利用沼气,实现立体化养殖。
当前,该方式不仅得以有效应用,也是一种新突破。
猪生态养殖技术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各种问题。
所以,需要养殖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打造出具有 __的生态养殖模式。
[1]张金玉,周俊忠,王炳翔,等.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适度规模蛋鸡场应用与推广[J].畜禽业,xx(12):38-40.
[2]吕浩.生态养殖技术及推广应用[J].江西农业,xx(4):43.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