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
古诗四帖原文及译文
![古诗四帖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a659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8.png)
古诗四帖原文及译文《古诗四帖》是中国古代的四篇诗文,分别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
这些诗文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用来教育儿童识字、明礼、修身和明理。
以下是这四篇诗文的原文及简要译文:《千字文》原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千字文》译文:天地混沌一片黑暗,宇宙浩瀚无垠。
太阳月亮周而复始,星宿运行不息。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岁月更迭,音律调和。
云腾致雨,露凝为霜。
黄金产自美丽的江河,玉石出自昆仑山。
名剑号称巨阙,珍珠闪耀夜光。
各种水果香甜可口,蔬菜多姿多彩。
《百家姓》原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百家姓》译文:姓赵钱孙李,名周吴郑王。
还有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和许,何吕施张。
还有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还有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三字经》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译文:人在初生时,本性善良。
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后天的修养使人们有所不同。
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专一的。
古代有孟母,选择邻居的地方。
如果孩子不学习,那就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窦燕山,有一位很有道义的人。
他教育了五个儿子,他们的名声都传扬开来。
不教育孩子,是父亲的过错。
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
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幼年不学习,长大后会有什么作为呢。
《弟子规》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当顺承。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在识字方面的特点。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在识字方面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4546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1.png)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在识字
方面的特点。
《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都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它们在识字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 三字一句,押韵上口:《三字经》每句三个字,句子短小精悍,容易记忆。
同时,全文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儿童诵读。
2. 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三字经》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3. 四字成句,对仗工整:《千字文》每句四个字,句子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
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部优秀的识字教材。
4. 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弟子规》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贴近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些启蒙教材在识字方面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富有韵律、易于诵读,能够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汉字,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
1。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介绍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5d042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b.png)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介绍《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的代表作品,它们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而闻名于世。
下面分别对这三部经典进行介绍。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精髓。
《三字经》共一百八十句,内容涵盖了天地、人事、数理、历史等多个方面。
其中,“人之初,性本善”、“勤学好问,苦学亦乐”等句子,教导孩子们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学习态度。
《三字经》通过简练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传达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是中国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是明代儿童读物的代表作品,由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共三百六十句,内容主要围绕着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友善待人等方面。
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师友所教,勿怠慢,临事须慎,未动思量”等句子,教导孩子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待人友好。
《弟子规》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培养了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课”。
它是北宋朝代的经典作品,由周克仁所作。
《千字文》共一千个字,分为四行四列,每一行都是四个字。
内容涵盖了天地、人事、数理、历史等多个领域,包括人的起源、五行八卦、古代历史等知识。
《千字文》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古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儿童提供了系统的启蒙教育。
这三部经典都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而著称。
它们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儿童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了儿童的品德修养和学习兴趣。
同时,这些经典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的代表作品,它们以简练明了的文字、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这些经典不仅对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新整理》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最新整理》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cc416ecd5bbfd0a79567337.png)
参考范本《最新整理》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
幼儿语文:课外书籍推荐《千字文 三字经 弟子规》
![幼儿语文:课外书籍推荐《千字文 三字经 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3d9fd022d1f34693daef3efc.png)
幼儿语文:课外书籍推荐《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三字经》,融历史、哲理、故事与韵律于一体,生动有趣,意味深长,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千宇文》中,自然运行,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生活意趣…包罗万象却条理井然。
传承历史,启迪蒙童。
方块字的奥妙,尽在《千字文》。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
但因为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
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
周兴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弟子规》列述小孩子居家出外、接人待物与学习上应遵守的规矩。
在孩子的品德教育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弟子规》堪称经典。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读物。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实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实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三者的关系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三者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7d91418f61fb7360a4c650e.png)
《弟子规》,李毓秀作于300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被称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
”因为它讲的是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非常具体、明确,所以成书后,被各府地州县广泛采用为启蒙教材,影响也就非常大。
《三字经》,被称为传统蒙学经典之冠,它是自南宋700年来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童蒙经典。
《千字文》,是南北朝后梁周兴嗣受梁武帝皇命所作,华丽优美,气度非凡,是传统蒙学经典中最优秀的一部,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相比。
当然在这三部经典里边,它流传的时间是最长的,已有1500年了。
我们从两个角度讲讲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的区别。
先从总体上说,弟子规重在力行做到,规范详细;三字经重在增广见闻,知识博杂;千字文重在天人合一,不断修养自己,达到圆满圆融。
弟子规(后边的弟三千都不在加书名号)的特点是讲道德行为规范,比如敲门、掀帘子,应该怎么做都讲的很具体,弟子规的好处就是具体。
实际到明清的时候,人的整体不行了,心胸比汉唐小了,道德下滑的很厉害。
聖贤就讲的境界低一些了,讲的具体一点了,他是为了人好。
有一首诗《返》赞美李毓秀的伟大:明清过后正气散,天伦尽丧人何惨?善留千八端方字,悬崖尽处好归返。
学的人境界越高,聖贤越是概括的讲,不讲那么具体,告诉你怎么敲门,那确实就是学的人有点太笨了,那得讲多少啊?千字文比弟子规早一千多年,所以就从博大的境界、和祥的心态着手,不去讲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学的人自然会很神聖,一个一个小皇子,都是很高雅的人。
千字文都是“束带矜庄”“容止若思”“化被草木”那样的语言,皇子学了自然就会谨慎端庄、自信祥和,从容安定,从而规规矩矩的走路、做事,他就带着那个内涵,所以就不用详细去说那些具体的行为了。
《弟子规千字文》全文
![《弟子规千字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1fdfa73c1ec5da51e27002.png)
《弟子规千字文》全文篇一:弟子规千字文带拼音dìzǐguī弟子规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 jǐn xìn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dōng zé wēnxià zé qì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chén zé xǐnghūn zé dìng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shì suī xiǎowù shàn wéi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gǒu sī cángqīn xīn shāng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dé yǒu shāngyí qīn xiū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千字文tiān dì xuán huáng yǔ zhòu hóng huāngrì yuè yíng zèchén xiù liè zhānghán lái shǔ wǎng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qiū shōu dōng cáng rùn yú chéng suì lǜ lǚ tiáo yangyún téng zhì yǔ lù jié wéi shuāng 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9a9e7cd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e.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由于《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不利于清政府的愚民统治,一本极力宣扬封建等级观念,以方便清朝统治者的工具性读物《弟子规》应运而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弟子规全文及解说,欢迎阅读。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女儿经》介绍及全文解读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女儿经》介绍及全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7733f53f121dd36a22d8241.png)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简单介绍及全文解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
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
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
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在教学的顺序上是《三字经》第一,《千字文》最末。
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简后繁,这很好理解;二就是“经”与“文”的根本区别。
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引伸义就是规律、原理、原则与方法。
自古以来,圣人的书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有四书、五经等经典。
《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纂而成的一篇韵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学价值极高,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三字经》则不然,它“字有重复,词无藻彩”,即不讲究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
但《三字经》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因此“三百千”中最难理解的是《三字经》,最难讲的也是《三字经》,没有丰富的学识、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仅仅凭借文字是绝对无法理解经义的。
相反,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经验的积累,对《三字经》的理解会越来越深,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欢《三字经》,这也是为什么来听《三字经》讲座的老年人很多。
《弟子规》(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国学权威经典大字注音打印版
![《弟子规》(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国学权威经典大字注音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1b5505dd36a32d737581cc.png)
事 虽 小 ,勿 擅 为。 苟 擅 为,子 道 亏。 物 虽 小 ,勿 私 藏 。
-1-
传 承 国 学 文 化
gǒu sī cáng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长 者 坐, 命 乃 坐。 尊 长 前 , 声 要 低。 低 不 闻,却 非 宜。
-3-
称 尊 长 ,勿 呼 名 。
传 承 国 学 文 化
jìn wèn bì qǐ qū duì fù tuì shì rú rú bì wù shì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chí yí fù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guān wà bì yǔ zhèng lǚ fú jù niǔ
置 冠 服,有 定 位。
luàn dùn guì jié
事 诸 兄 ,如 事 兄 。 〈谨〉
zhāo lǎo chén qǐ yì bì zǎo zhì guàn yè xī mián chí cǐ shí
勿 乱 顿,致 污 秽。
guì huá
衣 贵 洁,不 贵 华。
shàng xún fèn duì yǐn shí shí shì kě xià chèn jiā wù wù jiǎn guò wù zé zé
qīn yǒu zhòu yè yào xiān cháng bù lí chuáng yè
亲 所 好,力 为 具。
jǐn wèi yí yí xiào
亲 所 恶,谨 为 去。
shēn yǒu shāng dé qīn yǒu shāng ài wǒ wǒ qīn yōu qīn xiū hé nán
童蒙经典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国学经典简介
![童蒙经典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国学经典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901e2e24693daef5ef73db9.png)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 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 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 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 意。《三字经》用典多, 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 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一章 《总叙》——教育之道; 第二章 《入则孝》——孝敬之道; 第三章 《出则弟》——兄弟之道; 第四章 《谨》——修身之道; 第五章 《信》——为人之道; 第六章 《泛爱众》——处世之道; 第七章 《亲仁》——择师之道; 第八章 《余力学文》——学习之道。
《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 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弟子规》体系出自《论语· 学而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举出为人 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 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养成忠 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童蒙经典 伴我成长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
钱文忠解读《三字 经》,父母送给子女的最 好礼物,老师颁给学生的 最棒奖品,你我励志明心 的精良读本 。
•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 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在其次。 •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 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 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谢谢!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 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 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 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 科。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童蒙经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与生活息息相关凝集了汉语 视听上的形式美,适于学童 吟诵注重心性涵泳,利于学 童人格的健全。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拼音打印版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拼音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0ff0d2f705cc175427090e.png)
《三字经》百家姓zhào qián sūn lǐzhōu wúzhèng wáng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féng chén chǔwèi jiǎng shěn hán yáng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zhūqín yoúxǔhéLǚshīzhāng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kǒng cáo yán huàjīn wèi táo jiāng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qīxièzōu yùbǎi shuǐdòu zhāng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yún sūpān gěxīfàn péng Láng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Lǔwéi chāng mǎmiáo fèng huāfāng鲁韦昌马,苗凤花方。
yúRén yuán Liǔfēng bào shǐtáng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fèi Lián cén xuēLéi hènítāng费廉岑薛,雷贺倪汤。
téng yīn Luóbìhǎo wūān cháng 滕殷罗毕,郝邬安常。
yuèyúshífùpíbiàn qíkāng乐于时傅,皮卞齐康。
wǔyúyuán bǔgùmèng píng huáng 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hémùxiāo yǐn yáo shào zhàn wāng和穆萧尹,姚邵湛汪。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7e989825c52cc58bd6bef1.png)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篇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字文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2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3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4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5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6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7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8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9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10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11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12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13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14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15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16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17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18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19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三字经范文精选: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字经范文精选: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4a4dddf90f76c661371acb.png)
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弟子规和三字经有什么区别?《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____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3db8980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3.png)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读国学经典有先后顺序吗?当然有讲究了,顺序不对,效果减倍。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怎样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欢迎阅读读国学经典的顺序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三线程,用经典来说:就是经+典+其他,读国学经典的好处(1)记忆能力:孩子天生都是记忆的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2)语言表达能力:读经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我们准备的领读语音是标准播音员的声音,可以校正儿童的普通话发音,即使父母亲普通话不标准,孩子也能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3)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能过指读,能轻松解决孩子的识字问题。
在我们的读经教育中,识字变得非常简单,一个月认识成百上千的字,对多数孩子都是小意思。
识字关过后,孩子基本都能自行阅读儿童读物,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4)理解能力: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5)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养成:如果说以上能力的提高,都不算什么的话,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经典都是在各种规律,讲讲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读经,很容易把孩子的道德层面提高。
(6)性格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变其多动的性格。
天天坚持读经,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老三篇要背诵的课文
![老三篇要背诵的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e222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b.png)
老三篇要背诵的课文
老三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课文,包括《弟子规》、《千字文》
和《三字经》。
这些课文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
儿童启蒙教育的基础读物。
我会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
蒙读物,由北宋朱熹编纂而成,内容主要是教导儿童如何做人处世,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内容。
这部课文通过简洁明
了的语言,传达了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培养孩子的品德有
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看看《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
读物,由南北朝时期的学者周克编写,全文1000个字,每句都由不
同的汉字组成,目的是帮助儿童学习汉字和古文。
这部课文在中国
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教育,被视为学习汉字和古文的基础读物。
最后,我们来讨论《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
读物,作者不详,内容以三字一句的形式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地理、朝代和伦理道德等知识。
这部课文通俗易懂,语言简洁,适
合儿童学习和记忆,被广泛用于中国古代的教育中。
总的来说,老三篇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课文,包括《弟子规》、《千字文》和《三字经》,它们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儿童的启蒙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课文,儿
童能够学习到丰富的道德观念、汉字和古文知识,对其成长和教育
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6635baf0aaea998fcd220ebe.png)
比赛规则:1、《中庸》的作者是( C )。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2、这是有关《千字文》的题“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昃ze(四声)的含义是:( B )A月光圆满 B 太阳西斜 C太阳东斜3、这是关于《弟子规》的题《弟子规》是圣贤对后生的教导,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 B )A孝敬长辈 B孝敬父母 C尊敬老师4、这是有关《三字经》的题:“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C )。
A、玉米B、高粱C、大豆5、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是:( B )A 《弟子规》B 《千字文》C 《三字经》6、这是有关《三字经》的题“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 )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毛泽东和周恩来7、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B )A、宋国B、鲁国C、赵国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C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9、“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中驹(jū)的含义:( A )A、小马B、大马C、奔跑的马10、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其中有一项不是五岳之中的是( C )A、泰山B、嵩山C、黄山11、打败蚩尤和炎帝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并成为华夏族的始祖的是:( B )A、神农氏B、轩辕(黄帝)C、有巢氏12、《论语》共有( C )篇。
A、10篇B、15篇C、20篇13、这是有关《三字经》的题:“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中“苏明允”是指谁:( B )A、苏轼B、苏洵 C 、苏辙14、“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 A )A、学习非常的重要B、学习要趁年轻C、要懂得怎么学习第二轮:判断题(必答题)1.《弟子规》中是这样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b3f7ba71fab069dc51220121.png)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631194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6.png)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曰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那么友,弟那么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那么敬,臣那么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假设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一、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二、入则孝出则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三、谨而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四、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清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番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资稼穑叔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昆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酋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蒸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释纷利俗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口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口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口,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口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口,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