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基础知识——耳机的构成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7a89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4.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耳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输出设备,广泛应用于个人音乐欣赏、通话和语音识别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耳机的结构耳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份组成:1. 耳机单元:耳机单元是耳机的核心部份,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常见的耳机单元有动圈式、动铁式和电容式等。
动圈式耳机单元由磁铁、线圈和振膜组成,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使振膜产生声音。
动铁式耳机单元则采用了由铁磁体构成的振动片,通过电流控制振动片的运动来产生声音。
电容式耳机单元则利用了电容变化产生声音。
2. 隔音壳体:耳机的隔音壳体是保护耳机单元的外壳,同时也起到隔音的作用,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隔音壳体通常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内部空腔的设计也会影响耳机的音质。
3. 音频线:音频线是将音频信号从音源传输到耳机单元的媒介。
音频线通常由导体、绝缘层和外部保护层构成。
导体负责传输电信号,绝缘层用于隔离导体,外部保护层则起到保护作用。
4. 连接器:连接器是将耳机与音源设备连接的接口,常见的连接器有3.5mm插头和2.5mm插头等。
连接器的选择要根据音源设备的接口来确定。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具体过程如下:1. 电信号输入:耳机通过连接器与音源设备相连,音源设备将电信号发送到耳机。
2. 电流控制:电信号通过音频线传输到耳机单元,根据不同的耳机单元类型,电信号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动圈式耳机单元,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使振膜产生声音。
对于动铁式耳机单元,电流控制振动片的运动来产生声音。
对于电容式耳机单元,电信号会引起电容的变化,从而产生声音。
3. 声音输出:根据电信号的特点和耳机单元的工作原理,耳机单元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
声音通过隔音壳体传播到耳朵,实现音频的播放。
三、总结耳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输出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其音质和使用效果。
耳机的结构包括耳机单元、隔音壳体、音频线和连接器等部份,其中耳机单元是核心部份,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耳机原理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
![耳机原理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9305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0.png)
耳机原理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原理: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是一种常见的音频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通过声音传递给人耳。
而电磁式耳机是一种常见的耳机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
一、电磁感应原理要理解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电磁感应原理。
安培定律告诉我们,当通过一根导线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当导线处于磁场中时,如果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二、电磁式耳机的结构电磁式耳机由多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磁体、线圈、振膜和隔音材料。
磁体通常由永磁体或电磁体构成,线圈则绕制在磁体上。
振膜是电磁耳机最重要的部分,它由轻薄的薄膜材料制成,可以震动产生声音。
三、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在磁体的作用下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线圈中的电流相互作用,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会在振膜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音频信号通过线路传递到线圈上时,线圈内的电流会变化,进而改变磁场。
这个变化的磁场会与磁体产生相互作用,振膜会随之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振动。
这样,振膜就会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通过耳朵传递给我们。
四、电磁式耳机的工作特点电磁式耳机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它可以提供较为精准和清晰的音频输出,因为振膜的振动是受电流变化控制的。
其次,电磁式耳机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感知到较小的信号变化。
此外,它的频率响应范围广,可以还原丰富的音频细节。
然而,电磁式耳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由于振膜的质量和刚度限制,它的频率响应范围相对较窄,无法满足高保真音频的需求。
此外,电磁式耳机在低频段的表现通常较弱。
五、电磁式耳机的应用电磁式耳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音乐播放、电话通讯、语音识别等。
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商业用途,电磁式耳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电磁式耳机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已经实现了更小巧、舒适、高音质的设计。
耳机构造讲解
![耳机构造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4f75fe352d380eb63946d8b.png)
一只耳机主要由四个局部组成:头带、左右发声单元、耳罩和引线。
头带的功能是固定左右发声单元,将其置于头的两侧,它的结构和它与单元的连接方法决定了头带和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影响着耳机佩带的舒适性。
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它对于动圈式耳机是至关重要的,其功能是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的重放。
耳罩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压耳式耳罩(Supra-aural),另一种耳罩呈杯状,围绕着耳朵,叫绕耳式耳罩(Circumnaural)。
耳罩要尽量的柔软舒适,其内部一般填充海绵,外面蒙上皮革或绒布。
耳罩使用的材料对中频和高频有汲取作用,它使耳朵与振膜形成一段距离,并在耳机和头部间形成一个腔室。
大型的绕耳式耳罩内部空间大,声音可以作用于耳廓,形成较好的空间感。
一只设计良好的耳机已经充分考虑了耳罩的作用,所以中高档耳机的耳罩是不可以损坏或随意更换的。
耳机的引线是耳机放大电路音频设备,用于便携设备。
一般高保真耳机会提供插头转换器,保证耳机在各种设备上的使用。
中高档耳机的插头是镀金的,这不是为了美丽,主要是为了预防插头氧化影响声音,由于金光滑柔软,还可以提供尽量大的接触面积。
低档耳机常采纳镀镍插头,这样虽然也可以预防氧化,对声音却有肯定的负面影响。
耳机的发声单元是耳机设计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局部。
动圈耳机的工作原理与动圈扬声器相同,音频信号输入音圈后,音圈产生的电磁场随信号的变化发生变化,变化的电磁场与磁路相互作用推进音圈和振膜的运动,振膜推进空气发声。
动圈耳机发声单元主要由三个局部组成:磁路系统、振动系统、腔体和孔等声学结构。
磁路系统由恒磁体、极板和极靴组成,对耳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恒磁体的一面是平板型的极板,另一面是呈“T〞形的极靴,极板和极靴间形成一个尺寸较小的环形磁间隙,振动系统的音圈就悬挂在这个间隙内。
通常高保真耳机使用的恒磁体为性能优良的钕铁磁体,较早的耳机型号有采纳昂贵的钐钴磁体的,低档耳机一般采纳铁氧磁体。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ffb0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e.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耳机的结构耳机是一种用于听取声音的装置,普通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1. 音频输入端:通常是一个3.5mm的插头,用于连接音频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2. 电缆:连接音频输入端和耳机驱动单元的导线,通常由高纯度铜线制成,以传输音频信号。
3. 耳机驱动单元:也称为耳机单元或者扬声器单元,是耳机中最重要的部份。
它由磁铁、线圈和振膜组成。
磁铁产生磁场,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振膜则受到磁场的作用而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4. 耳机壳体:用于保护耳机驱动单元和提供舒适的佩戴感。
耳机壳体通常由塑料、金属或者陶瓷等材料制成。
5. 耳垫:位于耳机壳体与耳朵之间,用于提供舒适的佩戴感和隔离外界噪音。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声学原理,具体步骤如下:1. 音频信号输入: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输入端的插头进入耳机。
2. 电流传输:音频信号经过电缆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
电缆中的导线将音频信号转化为电流,并将其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
3. 磁场产生:耳机驱动单元中的磁铁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
4. 电流产生磁场:通过电流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的线圈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5. 振膜振动:线圈的变化磁场与磁铁的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振膜受到力的作用而振动。
6. 声音产生:振膜的振动产生声波,通过耳垫传播到耳朵中,使人们能够听到声音。
总结:耳机的结构主要包括音频输入端、电缆、耳机驱动单元、耳机壳体和耳垫等部份。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声学原理,通过音频信号的输入和电流的传输,使得耳机驱动单元中的振膜受到磁场的作用而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耳机,并了解耳机的性能特点。
耳机工作原理
![耳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9e25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d.png)
耳机工作原理
耳机是一种输出音频信号的装置,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使人们能够听到所需的声音。
耳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信号输入:耳机通过连接到音频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的插孔来接收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通常是经过放大和处理后的音频信号。
2. 动圈式耳机:动圈式耳机是最常见的耳机类型之一。
它由一个或多个驱动单元组成,每个驱动单元都包含一个磁体、一个线圈和一个振膜。
电信号通过导线输入到驱动单元的线圈中,产生一个磁场。
电流的变化会导致振膜的震动,从而产生声音。
因此,动圈式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产生声音。
3. 电容式耳机:电容式耳机也是一种常见的耳机类型。
它由一个驱动单元和一个电容器组成。
电信号通过导线输入到驱动单元中,产生一个震荡的电场。
这个电场会导致电容器的震动,从而产生声音。
电容式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场的震动来产生声音。
4. 传导式耳机:传导式耳机有时也被称为骨传导耳机。
它不通过传统的声音传输路径(即耳道和耳膜),而是通过震动传输声音。
传导式耳机通常位于头部的骨骼或皮肤上,通过振动传导声音到内耳。
这种类型的耳机适用于某些听力障碍或需要保持外部音响感知的情况。
以上是耳机的几种常见工作原理,它们通过不同的原理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无论是动圈式、电容式还是传导式耳机,它们都帮助我们享受高质量的音频。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e9bd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8.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耳机的结构耳机是一种用于音频输出的设备,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份构成:1. 耳机壳体:耳机壳体是耳机的外壳,通常由塑料、金属或者混合材料制成。
它起到保护内部元件的作用,并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
2. 音频驱动器:音频驱动器是耳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常见的音频驱动器包括动圈驱动器、平衡式驱动器和电容式驱动器等。
3. 磁铁系统:磁铁系统是动圈式耳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由永久磁铁和线圈组成,通过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永久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音频驱动器振动产生声音。
4.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用于减少外界噪音对耳机的干扰,提供更好的音频体验。
常见的隔音材料包括海绵、泡沫塑料和陶瓷等。
5. 连接线:连接线将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如手机、音乐播放器等)连接起来,传输音频信号。
连接线通常由导电材料(如铜线)和绝缘材料组成。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类型的耳机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的耳机工作原理:1. 动圈式耳机:动圈式耳机是最常见的一种耳机类型。
它由一个音频驱动器(也称为动圈)组成,该驱动器由一个线圈和一个连接到一个薄膜上的磁铁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它产生一个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2. 平衡式耳机:平衡式耳机采用了两个音频驱动器,一个用于产生低音,另一个用于产生中高音。
这两个驱动器分别连接到不同的频率范围,以提供更清晰、更平衡的音频效果。
3. 电容式耳机:电容式耳机使用了一个电容器作为音频驱动器。
电容器由两个带电极板的金属薄膜组成,当电流通过电容器时,极板之间的电场产生变化,导致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总结起来,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磁场或者电场的作用,使音频驱动器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不同类型的耳机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以实现不同的音频效果和频率响应。
希翼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对耳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要求。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耳机基础知识讲解
![耳机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d77934a7fd5360cbb1adb14.png)
耳机涉及的名词或术语解释
音质评价术语
9. 定位感:顾名思义,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好的耳机,要求的是 声音里的乐器或人声的位置是“定”在那里的,同一首曲子,小提琴位 置始终是从某个地方发出了的,不能发生偏移。
10. 音场: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宽、深、高、低)。耳机的表达 的音场就是指耳机在播放时,所能再生的乐队排列形状。也可以理解 为,我们在听耳机时,所能感受到现场演奏时乐队的排列形状。
耳机分类
4 无线耳机:
耳机分类
——按用途来分
主要是针对一些距离或者场地限制而使用的耳机,主要有远红外耳机,射频耳 机,蓝牙耳机和最新的无压缩传输技术kleer的无线耳机。 等。远红外耳机由于耳机与发射装置之间容易被障碍物阻挡,所以现在已经很少用 了。
射频类的如森海塞尔RS120,最新 kleer无线传输技术的如森海塞尔 MXW1
耳机涉及的名词或术语解释
音质评价术语
7.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 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音箱 的喇叭比较大,由于运动的惯性,他的瞬态响应肯定不如耳机。
8. 解析力:就是对细微、复杂声音信号的处理能力。好电视能把一片 黑头发解析的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 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好的解析力。一般 而言,能把很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细节表达的很好,叫低电平时 的解析力。在爆发极端爆棚的声响(高电平)时,把所有东西解析的 很清楚,叫高电平的解析力。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de37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9.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耳机是一种常见的音频输出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音频设备,如手机、电脑、音乐播放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耳机的结构耳机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份组成:1. 耳机外壳:耳机外壳是保护内部组件的外部壳体,通常采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
外壳的设计可以影响耳机的外观、舒适度和音质表现。
2. 音频驱动单元:音频驱动单元是耳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常见的音频驱动单元有动圈驱动单元、平衡式驱动单元和电容式驱动单元。
- 动圈驱动单元:动圈驱动单元是最常见的驱动单元,它由一个磁体和一个固定在磁体中心的薄膜组成。
当电流通过薄膜时,薄膜会振动,产生声音。
- 平衡式驱动单元:平衡式驱动单元采用了两个磁体,一个负责产生声音,另一个负责抵消振动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音质。
- 电容式驱动单元:电容式驱动单元由一个固定的金属板和一个可振动的金属板组成。
当电流通过金属板时,金属板之间的电场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声音。
3. 导线:导线用于将音频信号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
普通情况下,耳机的导线由铜或者银制成,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
4. 耳垫:耳垫是耳机与耳朵之间的缓冲层,可以提供舒适的佩戴感受,并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耳垫通常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如人造革、绒布等。
5. 连接器:连接器是将耳机与音频设备连接的接口,常见的连接器有3.5毫米立体声插头和2.5毫米平衡插头。
连接器的设计和质量会影响音频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声转换的原理。
当音频信号通过耳机的导线传输到驱动单元时,驱动单元会根据信号的波形和频率产生相应的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以动圈驱动单元为例,它由一个磁体和一个固定在磁体中心的薄膜组成。
当音频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磁体时,磁体味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磁场与电流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薄膜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会通过耳垫传递到耳朵,从而产生声音。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4092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b.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耳机的结构耳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设备,由多个组件组成。
下面是耳机常见的结构组成:1.1 音频驱动单元:耳机的核心部件,用于产生声音。
常见的音频驱动单元有动圈驱动单元、动铁驱动单元和电容驱动单元等。
1.2 耳机壳体:用于包裹和保护音频驱动单元的外壳。
耳机壳体通常由塑料、金属或者混合材料制成,并具有合适的形状和大小以适应人耳的结构。
1.3 耳垫:位于耳机壳体与耳朵之间的部份,用于增强佩戴舒适度和隔离外部噪音。
耳垫通常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如硅胶、泡沫或者人造革等。
1.4 连接线:用于将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如手机、音乐播放器等)连接起来,传输音频信号。
连接线通常由铜线或者银线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1.5 插头:连接线的一端,用于插入音频源设备的音频输出接口。
常见的插头有3.5毫米立体声插头和2.5毫米平衡插头等。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或者静电力作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2.1 动圈耳机的工作原理:动圈耳机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它的音频驱动单元由磁体、线圈和振膜组成。
当音频信号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电流会在磁场中产生力,使振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2.2 动铁耳机的工作原理:动铁耳机也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但与动圈耳机不同的是,它的音频驱动单元由一个小型的动铁驱动单元组成。
当音频信号通过驱动单元时,驱动单元内的动铁片会受到电流的吸引和排斥,从而振动并产生声音。
2.3 电容耳机的工作原理:电容耳机利用了静电力的作用。
它的音频驱动单元由两个带电的金属板(电极)和一个绝缘层(介质)组成。
当音频信号通过电极时,电极之间的电场会发生变化,导致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弱小变化,从而产生声音。
2.4 其他类型的耳机工作原理:除了上述主要的耳机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耳机,如无线耳机、降噪耳机等。
无线耳机通过蓝牙或者其他无线技术接收音频信号,并通过内置的音频驱动单元产生声音。
耳机基础知识介绍
![耳机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81d9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f.png)
一款具有出色降噪功能的无线蓝牙耳机,适合旅行和日常生活中使 用。
Sony WH-1000XM4
一款高性能的无线降噪耳机,具有出色的音质和舒适的佩戴体验。
05
耳机市场趋势与未来发展
耳机市场现状与趋势
无线耳机市场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技术的进步,无线耳 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降噪等。
健康监测功能
03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兴起,未来耳机可能会集成健康监测功
能,如心率监测等。
耳机与其他音频设备的比较
与音箱的比较
耳机提供私密、沉浸式的听音体验,而音箱则适合多人共享听音 环境。
与耳塞的比较
耳塞通常体积较小,便携轻便,而耳机的音质和舒适度可能更优。
与骨传导耳机的比较
骨传导耳机通过骨头传递声音,适合运动和户外场景,而普通耳 机则适用范围更广。
02
电信号驱动耳机扬声器产生声音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
02
耳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
总结词
灵敏度是衡量耳机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效率的指标,单位 为dB/mW。
详细描述
灵敏度越高,耳机所需驱动功率越小,声音表现越清晰。一 般来说,高灵敏度的耳机更容易驱动,但低灵敏度的耳机在 某些音频设备上可能更容易获得深沉的低音效果。
03
耳机的使用与保养
正确使用耳机
01
02
03
音量控制
使用耳机时,应先调节音 量,避免突然的响声对听 力造成伤害。
佩戴时间
长时间使用耳机可能导致 听力疲劳,建议适当休息,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佩戴方式
确保耳机佩戴稳固,避免 因滑落或移动导致声音失 真或损伤听力。
耳机基本知识
![耳机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5820fd549649b6648d74709.png)
耳机基础知识耳机的机理、结构和种类耳机是一种电声换能装置――它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并佩带在头上或插在耳中的一种听音设备。
与扬声器不同的是耳机的作用是在一个小的空穴内造成声压, 扬声器则是向自由空间辐射声能。
耳机基本工作于20Hz― 20KHz 的人耳可闻的频段, 这是声学中从频率零点几赫兹的次声到几千兆赫的特超声中极为有限的区域。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狭窄的频段, 其高端频率也比低端频率高出1000 倍。
如果将这个1000/1 的比值放在一个等效的抗性网络设计中考虑,就会发现问题十分严重, 这使得优质耳机的设计和制造变得十分困难。
耳机的设计,必须在机‐电‐声这三种系统里存在的诸多矛盾因素中采用折衷的办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许多设计者主观的思路和技巧, 这就形成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耳机的“个性”和“味道”。
许多朋友问“哪种耳机是最好听的?” 这同问“哪种频果是最好吃的?”的一样, 常常使回答者无所适从。
话虽这么说,但是如果对各种耳机的机理、结构、特性先有个基本的了解,还是可以作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自己的用途,再有目的的在众多的耳机品牌和型号中有选择的试听, 也就不难找到自己满意的产品了。
一、耳机中的电声换能器耳机中的电声换能器, 通常称作为“发声单元”。
它是耳机的核心部件, 基本决定着耳机的整体性能。
耳机中一般采用单一类型的电声换能器,但是为了展宽声音重放的频率、提高其性能, 也有个别的耳机采用两种电声换能器的。
只是这种耳机由于结构比较复杂、更由于新型振膜材料和技术的不段出现, 目前这种双电声换能器的结构在当前耳机制造中已不多采用。
下面我们就对耳机中常用的动铁式电声换能器、动圈式电声换能器、等磁式电声换能器、压电式电声换能器、静电式电声换能器、驻极体电声换能器以及利用这些换能器所制造的耳机分别予以介绍:1、动铁式电声换能器动铁式电声换能器也称电磁式电声换能器。
它是随着电话的发明而出现的, 当时主要用于电话通讯的受话器中。
耳机基础知识
![耳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41bc30e5022aaea988f0f78.png)
耳机基础知识一、耳机是如何分类的?1、最简单的分法,可以分为头戴式和耳塞式:头戴式一般上凸交大,有一定重量,所以携带不太方便,但其表现力十分强,能使与世隔绝享受音乐的美妙。
耳塞式主要易于外出旅游听音乐,因为它的体积很小。
此类耳机主要用于上播放机、随声听、MPBMDCD )分2、按换能原理(TranSdUCer)耳机两大类,虽然除这二EIeCtrOStatiCDynamiC )和静电(主要是动圈(但或是已被淘汰或是用于专业用途市场占驻极体式等数种, 类之外尚有等磁式、有量极少,在此不做讨论。
以上)的耳机耳塞都属:目前绝大多数(大约99%动圈耳机(也称为电动式)线圈在信号电流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此类,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大多可为音响上的耳机输出驱动。
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动圈式耳机效率比较高,: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也称为电容式静电耳机(微米),线圈在电场力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STAX米级(目前但它的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静电耳机所能到达的声压级没有动圈式耳机大反应速度快,能够重放出各种微小的细节,失真极低。
由于其结构精密,对材料要求很高,而且多为手工装配调试,故价格昂贵。
静电耳机原理图:双分频耳机是在半开放式耳机的基础上整合了另夕卜还有一种双分频式耳机:封闭式、它把电动式、电容式、电动式和电容式两者各自的优点的双段分频耳机。
(这可是个实实在在的"杂交")此类耳机无开放式四种耳机的优点集于一身Z论从动态范围、瞬态响应、放音质量、音色厚度等等方面都是十分出众的Z而且它的声音解析准确是音乐发烧友的最佳½择。
由使用情况来看,—般说来,电动式的耳机具有结构简单、音质稳定、价格便宜等特点,适合于一般人士选用,它能满足_ 般的需求;电容式耳机,音质好且频带宽,但由于工艺复杂,价格就比较高,适合于发烧友们选用,它的听音品质相当好。
、按开放程度分3主要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密闭式)封闭式耳机就是通过其自带的软音垫来包裹你的耳朵Z使其被完全覆盖起但有了音垫就可以在噪音较大所以个头也较大,来。
耳机制作基础知识
![耳机制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d2b50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9.png)
耳机制作基础知识
1.驱动单元。
耳机驱动单元是指产生声音振动的核心部件。
目前市面上的耳机主要有动圈式、静电式、动铁式和复合型四种驱动单元。
其中动圈式常见于入门级耳机,动铁式常见于高端耳机,静电式常见于高端电极耳机。
2.音腔设计。
音腔是指耳机内部空间的设计。
耳机的音质好坏与音腔设计有很大关系。
音腔的设计需要考虑声学理论,以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
3.线材。
耳机线材是连接电源、音频设备和耳机驱动单元的线缆。
线材的选择对声音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铜线材或银线材是耳机线材的主要材料,而铜线材的价格相对便宜。
4.外壳材料。
耳机外壳材料可以影响声音的反弹和漏音,因此也对音质产生影响。
常见的耳机外壳材料有金属、塑料、木材等。
5.细节处理。
细节处理指对耳机进行各种微调,以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
细节处理包括音腔内部的填充材料、换荷重纸、调整线材等,以及在声学测试中对音频响应、失真等指标的调整。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3fcb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d.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耳机的结构耳机是一种用于个人音频听觉体验的装置,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份组成:1.1 耳机壳体:耳机壳体是耳机的外部部份,通常由塑料、金属或者其他材料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的电子元件,并提供舒适的佩戴感。
1.2 音频驱动单元:音频驱动单元是耳机的核心部份,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常见的音频驱动单元有动圈式驱动单元、电容式驱动单元和电磁式驱动单元等。
不同类型的驱动单元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声音特性。
1.3 耳垫:耳垫是与耳朵接触的部份,通常由软质材料制成,如聚氨酯泡沫或者人造革。
耳垫的作用是提供舒适的佩戴感,并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1.4 连接线:连接线将耳机与音频源(如手机、电脑等)连接起来,传输音频信号。
连接线通常由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构成,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声学原理。
下面以动圈式耳机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2.1 动圈式耳机的工作原理:动圈式耳机是最常见的耳机类型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种称为“电磁感应”的现象。
首先,音频信号通过连接线传输到耳机中。
信号经过耳机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耳机线圈旁边的磁体相互作用,使得线圈开始振动。
线圈的振动导致连接在其上的薄膜(称为“振膜”)也开始振动。
振膜的振动产生声波,通过耳垫传递到耳朵中,从而实现声音的播放。
2.2 其他类型耳机的工作原理:除了动圈式耳机,还有其他类型的耳机,如电容式耳机和电磁式耳机。
它们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
电容式耳机利用电容器的原理,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场来产生声音。
电磁式耳机则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来产生声音。
不同类型的耳机在音质、频响范围和功率等方面可能有所差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类型。
总结:耳机是一种常见的个人音频设备,由壳体、音频驱动单元、耳垫和连接线等部份组成。
不同类型的耳机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如动圈式耳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0765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0.png)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耳机的结构耳机是一种用于听取声音的设备,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是耳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常见的驱动单元包括动圈式、动铁式和电容式等。
动圈式耳机采用一个铝线圈和一个磁铁,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使铝线圈振动并产生声音。
动铁式耳机则使用一个由铁片和线圈组成的振动系统,电流通过线圈时,铁片振动产生声音。
电容式耳机则利用电容的变化来产生声音。
2. 耳机壳体:耳机壳体是保护驱动单元的外壳,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耳机壳体的设计不仅影响着耳机的外观和舒适度,还对声音的传播和隔离起着重要作用。
3. 隔音棉:隔音棉位于耳机壳体内部,用于隔离外界噪音,提供更好的音质和听觉体验。
隔音棉通常由吸音材料制成,如海绵或纤维素。
4. 连接线:连接线将耳机与音频设备(如手机、音乐播放器等)连接起来,传输音频信号。
连接线通常由铜丝或银丝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用性。
5. 插头:插头是连接线的一端,用于插入音频设备的耳机插孔。
常见的插头类型有3.5mm立体声插头和2.5mm平衡插头等。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耳机的工作原理与驱动单元的类型有关。
以下以动圈式耳机为例,介绍耳机的工作原理:1. 电流输入:将音频设备输出的电信号通过连接线输入到耳机中。
2. 磁场产生:电流通过耳机中的线圈时,线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3. 振动发声:磁场与驱动单元中的磁铁相互作用,使得驱动单元中的铝线圈振动。
4. 声音放大:振动的铝线圈使得耳机壳体内的空气也随之振动,产生声音。
5. 声音输出:声音通过耳机壳体上的开孔传递到耳朵,使用户能够听到声音。
动铁式和电容式耳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但驱动单元的结构和原理有所不同。
总结:耳机的结构主要包括驱动单元、耳机壳体、隔音棉、连接线和插头等部分。
驱动单元是耳机的核心,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不同类型的耳机采用不同的驱动单元,如动圈式、动铁式和电容式等。
耳机的工作原理与驱动单元的类型密切相关,以动圈式耳机为例,电流输入后,通过驱动单元的振动产生声音,最终通过耳机壳体输出到耳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看Soomal的朋友应该对耳机结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Soomal有着大量的耳机拆解以及部分耳机的暴力拆解,但此篇文章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这对系统的了解耳机结构还是大有帮助的。
Philips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
一个典型的头戴式耳机,由5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头带(又称头梁)、耳壳、驱动器、导线、耳垫。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耳壳
耳壳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相当于音箱的箱体,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超小的音箱。
里面安装了一个[或多个]驱动器,用于发声。
根据耳壳的声学设计,又可以分为密闭式和开放式两大类,耳机在声学结构上与音箱有区别,耳机的声学设计基本不需要考虑声短路的问题,这些细节在后面的文章中再谈。
耳壳大部分采用塑料材质制造,主要的原因是易于造型以及塑料材质本身可以做到非常轻巧。
也有少量的耳机使用木壳、铝壳,这些材质的应用并不是为了音质,而是外观设计的需求,对于耳机来说,1毫米多厚的塑料壁厚已经十分坚固了。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从耳壳障板上摘下驱动器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驱动器
驱动器,或称为耳机扬声器。
这是耳机的发声部件,大部分为电动扬声器结构,也是俗称的动圈,它的结构与大部分音箱用扬声器没有大的不同,一样是利用音圈通电后形成电磁体,与永磁体产生吸斥作用,推动振膜发声。
创新 in-ear 入耳式动铁耳机拆解-动铁单元内部的结构
在耳机扬声器的设计当中,还有一类比较盛行的,即动铁驱动器。
这类驱动器主要用于耳塞式的耳机设计当中,头戴式耳机中几乎不会采用。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导线
创新 in-ear 入耳式动铁耳机拆解-看看导线结构
为驱动器供电的被称为导线,发烧友说的“换线”就是换的这个。
导线的作用就是为驱动器提供电信号,导电材料主要为铜,偶尔也有银线,为了增加抗拉扯的性能,往往还会加入尼龙丝,增加线材的强度。
由于耳机是贴耳聆听,人耳对信号的变化会更加敏感,因此导线本身的质量可能会影响到音质,有些耳机的设计,将导线设计为可拆卸的方式,方便用户换线。
导线对音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争论话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很多结论把导线的作用夸大了。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头带(又叫头梁)
耳壳不可能直接贴附在耳机上,于是有了U型支架的设计,这个支架被称为头带或者头梁。
它就是一个夹子,将两个耳壳夹你的头上。
头带的设计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佩戴舒适度,因此头带一般都是设计为可伸缩,以适合不同的头型,在头带连接耳壳的部分,也可以做一定角度的调节。
头带经过演化,发展出了后挂式耳机,其基本结构与头戴式相同。
AKG K701 头戴式耳机-自适应头带
Audio-Technica 铁三角 ATH-AD1000 头戴式耳机-自适应头带
Philips飞利浦 SHP9000 头戴式耳机-自适应头带有些头带的设计可以自动贴合头型,这种被称为自适应头带。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耳垫
DENON 天龙 AH-D2000 头戴式耳机-耳垫
Edifier 漫步者 H800 头戴式耳机-耳垫
耳垫能缓冲头带压力,也是直接贴附皮肤的部分,它对佩戴的舒适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它的主体材料多数为海绵,表面材质则有了各种各样的不同,有人造革、真皮、绒布、网布等等。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而这个容易被人忽视,有些材质在接触人体的汗液后,会发生迅速老化的作用,出现褪色、掉渣等问题。
长期使用,海绵的弹性也会逐渐消失。
耳垫不只是一个和舒适度有关的器件,它也是重要的声学结构构成部分,它能包围驱动器到耳朵之间的空间,形成腔体,它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漫步者的H800,改动耳垫就能改变音质。
Edifier 漫步者 H260 入耳式耳机暴力拆解-拆开耳壳
耳塞式耳机体积比头戴式的小巧许多,其耳壳总量很轻,直接塞入耳孔也不至于跌落,因此头带被简化,但有些耳塞式耳机为了更好的佩戴,发展出了耳挂。
除此之外,耳塞式的耳机结构与头戴式的基本相同,由耳壳、导线、驱动器、耳垫组成。
Creative 创新 Aurvana in-ear2 入耳式动铁耳机-附赠的硅胶塞
耳垫演化成硅胶套、海绵套,它的作用依然是隔音为主,也能让佩戴更加牢固。
它们依然对声音能造成影响,作用不可小视。
Rapoo 雷柏 H3000+ 2.4G无线头戴式耳机-内置无线接收解码电路
Rapoo 雷柏 H3000+ 2.4G无线头戴式耳机-另一个耳壳内的充电电池
Rapoo 雷柏 H3000+ 2.4G无线头戴式耳机-第三代极细微NANO音频发射器
[18×5×7mm]
随着无线耳机的兴起,耳机的结构也进一步的被改变,在传统耳机的基础上,耳壳中的内容增加了,增加了解码电路、供电系统,以及还得配合一个发射器使用,但省掉了导线。
蓝牙耳机不要发射器,原因是发射器被集成到了音源设备当中。
RoyQueen 朗琴 E3 头戴式耳机-电路板正面
近些年,还有一些集成播放器的耳机出现,这类耳机依然基于传统耳机进行结构改进,耳壳中加入了解码电路、读卡器、电源等,这类耳机一样不需要导线,也不需要发射端,能够自成系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