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美育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

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

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美育探析一、利用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感受力小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是自然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

如在学习访问陈巴尔虎旗一段时,作者通过“迎客”“相见”“款待”和“联欢”等场景,突出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使学生欣赏到了一幅幅独特的牧民生活风俗画。

通过描述自然美、人情美,使学生不仅领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而且具体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感知美的能力。

二、反复朗读,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感受力《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里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曲音乐。

”细细品读,这一自然段的意境是很美的。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自然段,听朗读录音,反复听、反复读,听了再读,读了再听,并要求学生通过仔细对比,找出自己与录音磁带在朗读语调上的不同之處。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讲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发现朗读语调上的差异引导到发现朗读感情的差距上来。

再对朗读的语调、情感,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体会后,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1)请大家想象一下:水是什么样子的?船是怎么漂流的?桨是怎么划动的?(2)“那声音”是指什么声音?水荡漾的声音,船移动的声音,抑或是桨划动的声音,还是三者和在一起的声音?(3)“那声音像一曲音乐”,如果让我们来演奏这首乐曲,大家认为用什么乐器能演奏出来?二胡?古筝?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后,再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再边听边思考。

在反复播放几遍录音之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关掉录音机,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再让他们讲讲想出来的画面和声音。

学科教育中的美学教育论文(共8篇)

学科教育中的美学教育论文(共8篇)

学科教育中的美学教育论文(共8篇)第一篇:中学语文中的美学教育一、自然欣赏美的景色,开拓审美视野自然赋予我们一切,自然中的万物都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

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既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又可以美化人的心灵。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然放松地欣赏美的自然景色来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

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作者先情景导入———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美的记忆,用多媒体放映大自然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美丽画面,迅速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完成美的第一步。

接着通过二步朗读法让学生感悟春的美景。

初读达到准确流畅,声音明亮。

再读则要注重声音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停顿连贯,跟随文句的意思和情感自然变化。

尽量以情带声,感知文句的情感含义,不要拘束,达到这些即是完成了美的第二步。

最后是通过音乐画面产生联想,将自己融入情景中,开启心灵去创造自己心中的春天。

这篇课文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自然美和春到人欢的生活美。

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再仔细品味,感受春天的活力,体会其中蕴含的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的美胜于春天的自然美。

二、以适当的教学节奏,奏出优美的曲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如同一支动听的乐曲,美妙的旋律能使学生久久沉浸其中,学生与其说是在上语文课,不如说是在欣赏音乐。

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节奏。

快节奏的语文课,能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获得激烈的美的情感体验,享受到险峻之美。

一些议论文可采用这种节奏进行教学,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味求神拜佛的危害,批驳敌方论点,然后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把敌人驳得体无完肤。

”慢节奏的语文课,犹如一支清柔的小乐曲,舒缓自如,怡然自得,让学生在静静的思绪中感受到优美的情调,如《背影》一文里,学生可以从中细细品味世态炎凉和父爱之深。

三、以教学实例,展现内在美孙犁作为当代文坛上“白洋淀”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以文笔清新优美著称。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怒吼” 的海 潮 等 ; 自然 优 美 宁 静 的景 物 如 “ 淤 泥 而 不 染 ” 大 出 的 莲花 , “ 如 流水 一 般 , 静 地 泻 在 这 一 片 叶子 和 花 上 ” 静 的荷 塘 夜 色 等 ; 有 祥 林 嫂 式 的悲 剧 . 着 华 丽 的“ 装 ” 行 游 行 大典 还 穿 新 举 的 《 帝 的 新 装 》 … 可 以说 , 文 课 为 学 生 们 打 开 了 一 扇 无 皇 … 语 比 丰 富 的大 门 , 现 了一 个 绚 丽 多 彩 的世 界 , 学 生 们 受 到 了 展 使 多方 面 的美 的 陶冶 。
育 , 他 们 的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 化 科 学 素 质 、 心 素质 和 劳 动 使 文 身
技 能 得 到全 面发 展 , 初 步 确 立他 们 的世 界 观和 人 生 观 。 文 并 语 美 育 就 是 素 质 教 育 的 有 效 “ 剂 ” 它 既 可 以 融 于 其 它 各 种 教 溶 , 育 之 中 。 可 以促 进 其 它 各 育 的 发 展 。 又 中 学语 文教 学 中 的美 育作 为 一 种 特 殊 的 教 育 ,它 通 过 生 动 的 文 字 向学 生 描 述 丰 富 的形 象 , 发 其 思 维 , 化 其 感 情 , 激 净 使他们在不知不 觉中受到教育 , 且 效果深刻 、 定和持 久。 而 稳 在 当前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主义 的伟 大 时代 中 ,语 文 美 育 更 能 够 营 造 和谐 的社 会 文 化 氛 囤 ,这 也 是语 文 美 育 在 文 化 传 承 与发 展 中 的重 要 作 用 。 二、 中学 语 文 美 育 的 特点
语 文 课 不 是 纯 粹 的实 践 课 , 但它 有 明 显 的实 践 性 。 个 实 这 践 性 由对 象 与 主体 共 同决 定 。 对 象 角 度 来 看 , 意 一篇 课 文 从 任 都 是 一 个 独 立 的美 的对 象 ,都 是 作 者 自觉 从 事 实 践 创 造 的产 物 。 主 体 方 面 来讲 , 语 文 课 的 讲 解 和 阅 读 是 一 次 美 的欣 赏 从 对 实 践 ,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去 实 践 , 在 欣 赏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从 事 由 并 美 的创 造 。 的创 造 与 实践 离 不 开 具 体 的能 力 , 美 因此 美 的欣 赏 和 创 造 就 离 不 开 审 美 感 知 力 、 美 想 象 力 、 感 体 验 力 以及 运 审 情 两 门 。 l 些 都 能使 对话 教 学 更 流 畅 、 精 彩 , 些 绝 活 也 能 5 ] 这 更 这 更 好 地 调 动 学 生 对 话 的 积 极 性 。教 师 也 会 因 为 有 这 样 精 彩 的 对 话 教 学 感 到 教 学 的无 限 的乐 趣 ,学 生 也 会 因 为 有 这 样 的 教 学 而 感 到 语 文 学 习 的 乐趣 。 在 开 放 的 语 文 对 话 教 学 中 , 话 者 与 文 本 、 人 的 互 动 过 对 他 程 是 一 个 不 断 反 思 的 过 程 。 仅 是 文 本 、 人 , 重要 的是 , 不 他 更 自 我 也 成 为 反 思 的对 象 。 话 者 不 仅 进 行 慎 思 式 的 自我 反 思 , 对 在 与 他 人 的 对话 过 程 中 也 进行 反思 性 理 解 。 取 他 人 的 发言 , 听 是 与 他 人 协 商 , 一 种 接 受 外 源信 息 的 “ 对 话 ” 反思 自己 的 理 是 外 ; 解 , 与 自 己协 商 , 一 种 回归 自身 的 “ 对 话 ” 两种 对 人 . 可 澄 明 自我 。 现 意 义 的构 建 学 又 实 与智 慧 的生 成 。 师 在 这 个 过 程 中要 充 分 发 挥 好 主导 作 用 , 教 学 生才 能更 好 地 体 现 他 们 应 有 的主 体 性 。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新课程视窗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 赵
美育 , 即审 美教 育 , 叫美感 教 育 、 感 教育 。 也 情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 , 按照美 的规律改 造世 界 、 改造 自 身的重要手段 , 是人类文 明发展 的必然结果 , 是人 也 类 自身建设 的一 个 重要 方 面 。我 国传 统 的语 文 教 育, 历来 主张“ ” “ 统一 , 文 、道” 要求学 习者读 书做人 。 把读书与美学结合 起来 , 思想情 感 的陶冶 与知识 把 的学 习结合起来 , 传统语 文 教学 的精粹 。新形 势 是 下的今天 , 更值得我们继承这 一优 良传统。 语文学科是 中学课 程中的基础学科 , 有工具性 、 思想性 、 情感性等特 点 , 在对 学生进 行美 感 、 情感 教 育方面是其他 学科 很难 比拟 的。“ 文质兼美” 的语 文 教材在学生面前展 现 了一个 又一个璀 璨夺 目的“ 美 的世界” 。小说 中的人 物美 、 言美 , 歌 中的意境 语 诗 美、 节奏 美 、 情感美 , 文 中的象 征美 、 情美 , 些 散 风 这 优秀之作或 以意取胜 , 以情 动人 , 以景悦 人 , 或 或 或 以理示人 ……给人 们展 示 出一 个五 彩斑 斓 、 神奇诱 人的美好世界 , 是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美 的源泉。 ( ) 一 语文教学 过程 中的美 育教 育 , 能很 好地 帮 助学生学会体会事 物的文化蕴含 、 感 、 美 内质 。 在语文课 堂教学 过程 中, 教师 作 为引导 者不 要 仅仅局 限于对 每一 篇课 文的情节 、 人物 、 思想及 段落 结构等 问题 的反 复分 析 , 引导学 生 就课 文涉及 的 要 某些文化现象 、 文人心态等诸 多层 面生发开去 , 引导 学生学会欣赏社会 生活 中各类美 的事 物及 其美的蕴 含, 让他 们尽情地徜 徉于人 物 的悲欢 离合 和事情 的 缓急转折之 中 , 主人公 去看那些 他们 没有 去过 的 随

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美育教育[论文]

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美育教育[论文]

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美育教育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通过品味、挖掘、探究、领悟等环节,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审美情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令语文教育界欣喜万分,它与以往的教育大纲相比,更加突出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要完成此任务,就需将美育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由于审美心理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审美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愉悦,审美想象必然是以一定的形象为主。

基于审美对象的形象特征和审美心理的情感性特征,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教师把握审美对象的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积极利用新教材中信手可得的审美素材,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品味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义教课标说:“品味作品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赏读课文。

只有在美的品味与鉴赏中,才能培养起学生感官感觉的审美能力,形成审美趣味,树立起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他们能够透过文字对其所展示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感知力,拥有分辨音律的耳朵,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

语言文字是作品、作家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蕴藏美的物质外壳。

赏析语言的重要方式是强化朗读。

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语言,是感知课文美情美意的桥梁。

纵观新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很适合学生诵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做到语音抑扬顿挫,语调富有变化。

如此美读,品味语言,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

二、挖掘作品的形象美,增强学生的评判力好的文学作品,都极其注重对事物的形象描写。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教育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认识人物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美的殿堂里生情悟道,对所学知识愉悦耳目触发情思,从而形成整体创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更能通过美感、审美、美学等教育,来建构学生人格,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学习做完美的人。

一、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开掘教材丰富的美育资源(一)开掘课文中的自然美我们通常把山光水色等大自然中存在的美,称之为自然美。

作家在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点。

反映自然美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占有一定的数量。

朱自清的《春》,老舍的语文论文《济南的冬天》,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刘增山的《秋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这些作品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生动地再现了壮丽的祖国河山和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景色。

这类写景作品易于理解,学生也喜爱阅读。

(二)开掘课文中的创造美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显示劳动人民伟大创造力的作品,或古或今,或园林或建筑,都写得极富魅力,从一个重要方面展示了劳动创造美。

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作者以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文笔、高超的美学眼力,在介绍中国的园林、建筑、文物的同时,也无不渗透着赞叹之情,讴歌人民的劳动美、创造美。

读这些作品,有一种很高的美感享受,在享受的同时,心头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三)开掘课文中的艺术美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

许多课文是文学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结合得较好的优秀之作。

课本所选的古代写景诗词,艺术性很高,常用一两个诗名就画出一幅鲜明的图画,造成一个令人难忘的美好的境界。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杜甫的《望岳》,还有上面提到的一些诗作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仔细领略、欣赏这种经过作者加工改造了的自然美———艺术美。

中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加强美育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使美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相辅相成。

那么,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认为从六个方面入手,使得美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渗透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142 -01前言: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

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感情方面得以健康发展。

我们今天的美育,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要的是将美学渗透到语文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要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世界,此话正说明了审美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可见,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创设几个“美点”来陶冶学生。

各种体裁的诗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即使是应用文,那短短的电文也有它言简意丰的凝炼之美。

因此,我们可以从教材的内容、语言、结构等多方面挖掘,把富于典型意义的美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暴风雨来临之前高傲地飞翔, 勇敢无畏。这蝗鲜 明生动 的艺 批 判 又 同情 , 同 时对 比、环 境描 写 、 肖像 描 写等 写 作技 巧 也
术 形象 足 以唤 起 学生 美 的情 感 体验 ,从而 使 学 生在 生 活 中积
掌握 了。根据不同文章不 同体裁风格,教师还应借助语 言的
极 主动 地 发现 美 、创 造 美 。美 是 到处 都在 的, 生活 不 是缺 少 技巧 ,灵 活运 用 修辞 手法 , 以培养 学 生 的美 感 ,使 之深 透 地 掌握 知 识 。诸 如 :运 用 设 问句 ,可 以引起 学 生 的注 意 :运用 美而 是 缺 少发 现 的 眼睛 。 图文 并 茂是 中学语 文 教材 的一 大特 点 。精 美 的教 学 图 片 排 比 ,可 以增 强语 言 的气 势 ; 运用 对 偶句 ,可 以使 语 言富 有 增 强 了语 文 的直 观性 、形象 性 , 使学 生 的形 象 思维 得 到积 极 音乐 美。有 时 ,不妨小 造悬 念,运 用幽 默风趣 的语 言,激 发学
备裁辱旎 I 、 入
谈 谈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美 育
◎严 红
中学 语文 新 课标 明确指 出: “ 文课 程 应 重视 学 生 的 品 语
集 体 劳动 后 ,产 生劳 动最 光 荣 的思 想 感情 。这 些 都 可 以激起
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学 生 美 的情 感 , 从而 为 美 育提 供 了广 阔的 场所 。 二 、 在语 文 教 学 中渗 透 美 育的 途径 格 ,促进 德 、智 、体 、美 的和 谐 发展 。 ”著名 教 育家 叶圣 陶 先生 也 曾说 过 : “ 师不 仅 要授 予 学 生 以各种 知 识 , 尤其 重 教 要 的是 在于 启 发学 生 ,熏 陶 学 生 ,让他 们 衷心 乐 于 向 爱美 、 ( ‘动 之 以情 渲 染 美 一)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论文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论文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引导人、鼓励人、感染人。

美育是人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方面,它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形成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

但是中学课程中没有专门开设美育这一课程,只能把它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而中学语文是实施美育功能的绝好科目之一。

要把美育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可从了解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四方面加以运用。

一、帮助学生了解美赶时髦、追求时尚的新新人类——中学生对美更是情有独衷。

但他们对美只是一种朦胧的认识,甚至以怪为美、以丑为美。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点美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等常识。

在教学中,我重点强调了美一定是真的、自然的、善的,并从定义、举例两方面介绍了美育的三种方式。

在讲授美育三种方式时,或先找出一个美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什么美,然后再说定义;或先讲定义,后由学生从语文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美的例子进行佐证。

由于方法灵活,学生接受较快。

二、启迪学生发现美“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要在语文教学中陶冶情操与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非常丰富的审美对象和审美内容,因此,把审美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选文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去鉴赏、体验、领会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从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中获得美感享受。

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重点应放在对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和审美价值的挖掘上,即从情操美、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四者和谐统一之中去挖掘。

三、引导学生欣赏美审美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通过鉴赏优秀作品,领悟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美育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美育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教材不乏名家名篇之作,蕴含着很大的审美价值,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挖掘美育因素,寻找规律,就不难完成审美教育任务。

一、挖掘教材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出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得到教育。

1、设计导语,创设美的氛围在导入新课时,要创造一个美的氛围。

新课伊始,切忌一上课就板书课题、阅读分析,不妨精心设计三五句导语,创造一个和谐、新奇的气氛,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追求美感的欲望。

如教学《长江三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们去过三峡吗?那里不仅有激流险滩,也有名胜古迹,更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电站,现在就让我们学习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领略一下三峡旖旎险峻的美丽风光吧!”这样就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讲授散文,小说等作品时,还可以引用诗词作为导语。

如吟咏杜甫的《望岱》引出学习《雨中登泰山》,吟咏鲁迅的《自嘲》引出学习《琐忆》,引咏苏轼的《引湖上初晴后雨》引出学习《西湖漫笔》等,这样由此及彼、由诗到文,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能感受到熟悉的诗词所表现出来的美的情趣,激发他们对陌生课文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创设意境,引发兴趣的效果。

2、朗读教学,获得音韵美的享受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可以使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

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从而更好的理解、领悟文章内容和所体现的美的意境。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论文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论文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阅读欣赏能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应以美的语言和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创造美、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实施因素美育,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被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美育也是整个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是语文老师积极探索的课题。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重视美育渗透,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大意义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育人成材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按照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的规定,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这一规定,中学的美育目标是:初中阶段的美育目标是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高中阶段美育目标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和初步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从法律的角度说明,对学生的教育不能脱离美育。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总结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为了让语文教学与当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与时俱进,《新大纲》也对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师应紧扣教材,启发学生从文章中挖掘美;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针对年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表达美;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途径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由语文课的特点、性质、内容决定的。

语文教学不仅肩负着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更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正确而积极地实施审美教育呢?我的做法是:紧扣教材,启发学生从文章中挖掘美;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针对年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表达美;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一、紧扣教材,启发学生从文章中挖掘美中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名家名篇,其余的也是优秀佳作,遵循着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美的多种风格,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为语文教师实施美育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

只要我们善于使用教材,把课文中蕴含的美充分地挖掘出来,就能使语文课堂变成美育的一块重要基地。

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美大致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这三种美的感染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

语文教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这些美的典范。

如: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毛泽东的笔下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开阔与磅礴,在苏轼的笔下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和豪迈,在李健吾的笔下又是那样朦胧而瑰丽,在刘白羽的笔下显得雄伟而险奇,在柳永的笔下又显得悲怆而伤感。

这些作者通过自己的笔,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自然画卷,令人身临其境,油然而生爱慕向往之情。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 我们教师要有美育教
学的意识, 努力提高 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 , 认识中学语文教 学中美育的原则, 把握好中学语文美育教学的实施途径 , 做 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 提高学生 的美学修养 , 以美育教育为 方式, 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那么 , 怎样在具体的语文教学 中进行美学教育呢?现将本人的一些浅显认识阐述如 下:
@锤
露 @
… 9 0 ( 一 20 … … … … …期) 0… 年第1 总第1 期 1 5
的伟大的品格、 崇高的思想感情的文章最容易激发读者的 美感 。如: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 的《 大堰河——我 的保姆》 诗 人用许 多排比句叙写了“ 乳母——大堰河” 在极度贫穷极度 寒冷的条件下 , 总是“ 含着笑” 无微 不至地照料着 自己的乳 儿“ 。我们通过“ 我” 大堰河” “ 对 乳儿” 无私的爱, 揭示其美 好崇高的内心世界 , 教师在讲解时进 一步引导使读者联想
美是人们 的一种感受, 它需要人们去体验它, 以教师 所
在 课堂 上 讲解 “ 是 重要 的 , 重 要 的是 让 学生 阅读 , 过 美” 更 通 眼睛、 朵、 耳 声音 、 字 等 去体 验 美 , 文 去想 象 美 好 的 画面 、 情
“ 晏子使 楚, 楚人在城墙上挖洞使其入以戏之, 晏子非常机
摇守 旧派 的统 治, 从容就义, 体现 了变法 图强者崇高的爱国 之美 。 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着力挖掘语文课本 中美的东 做
西。 在教学过程 中, 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 使学生受到真善
美 的熏 陶和 感染 , 树立 正 确 、 康 的人 生观 、 健 价值 观 , 步提 逐 高 学 生 的道德 素 养 , 养 学生 的 审美 能 力 , 培 培养 学 生对 美 好 事物 的兴 趣和 爱好 , 立 正确 的审 美观 念 。 树 三、 挖掘 课 文 中的 创造 美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自然 界的 事物 的美 。 “ 所谓 自然 事物 ,也 是指 自然发 生而 不依 存于 人 或社 会关 系 的纯 自然 的事 物 。 ”如 雄 伟 的峨 嵋、妩 媚 的 西湖 、幽雅 的 雁荡 、神 奇 的泰 山等 。它 包括 单 个 自然物 与 自然 现象 的 美 ,也包 括 由多个 自然 物 与 自然 现 象所 组 成 的大 自然 的风 光 美 ;它既 包括 春光 明媚 、色 彩 柔和 、奇 花异 草 组成的给人 以赏心悦 目的 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 电闪、 狂风 暴雨 、 奇 山异水 所组 成 的 自然 界 的壮 美 。 自然 美是 与 社会 美 相对 而言 的 ,并 与社 会美 共 同组成 现 实美 。大 自然 不仅 为 人 类提 供 了取之 不 尽 的生活 资料 来源 ,同时 也为 文学 艺术 提供 了 丰 富生 动 的写作 素 材 ,中学 语文 教 材 中的 以 “自然 美 ”为描 写对 象 的游 记 、散文 ,就为 中学 语文 教 学提供 了大量 的 “ 自然 美 ”方 面 的审 美教 育 内容 。在教 材 中有 很 多 自然美 可供 学 生借 鉴模 仿 , 如 参天 耸立 的 白杨 (《 白杨 礼赞 》 ) ;亭亭 玉立 的荷 叶 (《 爱莲 说 》 ), 江 南 的春 雨 、春 花 、 春 草 (《 》 ) 春 ;济 南 的 蓝天 绿 水 (《 南 的冬天 》) 。每一 篇都 能 给学 生美 的感 受 ,唤起 学 生美 济 等 的感情 ,使 其甘 之 若饴 。通 过文 章 所创 造 的审美 境 界 ,帮助 学生 深 化 审美情 趣 ,提 高 审美 能力 ,促 发他 们 的审美 发 现 ,培养 他们 热 爱祖 国 、热爱 山河 的美好 情操 。 二 、形 象美 的教 育 形 象美 是指 人 物形 象 的 “ 在 美 ”和 “ 外 内在 美 ” ,以 内在美 为要 。 中学语 文教 材 中除 散文 作 品外 ,大量 的 是 以人物 形象 为描 写对象 的小说 。在 这 条文 学作 品 的长廊 中,作家 们 留下 了不 少震 撼人心 的优秀作品,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作为审美典型, 对 学 生有 强烈 的 审美教 育 作用 。如 迂腐 可怜 的孔 已己 ,麻木 的 闰 土 ,视死 如 归的 闻一 多 ,不愿 做亡 国奴 的韩 麦 尔 ,爱财 如命 的夏 洛 克 … …这 些栩 栩 如 生的人 物形 象 ,都 强烈 地震 撼着 青 少年 的心 灵 。语 文 教师 就应 该 充分挖 掘 人物 “ 象美 ”的这 种感 人力 量和 华 。 形 教 育 作用 ,感 染 启迪 、净 化升 华学 生 的思想 、心灵 ,培 养他 们 正 ‘ 确 的 审美 观念 ,点燃 他们为 美 好理 想 而献 身 的感情 火花 。例 如 : 鲁迅的 《 藤野 先 生》通 过 “ ”与 藤野 先 生 的交往 , 高度赞 扬 了 我 个 与众 不 同的 、朴 实 的、热忱 的和没 有 民族偏 见 的伟 大学 者形 象 。表现 了作 者深 沉 执着 的爱 国主 义 、 国际主 义精 神 ,寄托 着作 者 的 “ 文 主义 ”美 学理 想 ; 《 兰 诗 》中 的木兰 深 明大义 、刚 人 木 毅 勇 敢 、勤 劳 善 良、 不 图功 名 而 又 胸怀 柔情 ;魏 巍 的 《 的老 我 师 》 中 的蔡 芸 芝 热 爱 学 生 、热 情 公 正 、 温柔 美 丽 、教 导 有 方 的 形象 。我 们语 文 教师 就要 善 于抓住 文 学作 品 中的人 物形 象这 个链 条 ,用 “ 人物 形 象美 ”的美 学力量 ,激 发起 学 生求 真 、趋 善 、爱 美 、憎 丑 的道 德情 操 , 点燃 学 生 为美好 事物 而 不惜 献身 的心 灵火 花 ,让 其在 潜移 默化 中受 到深 刻的 审美教 育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一、语文教学美的本质及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美应该是语文教师运用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各种生活、语言、艺术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和谐、简洁、新奇独特发现和传达,使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教师情感的中介,同学生的情感自然汇流。

从教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客体关系来看,语文教学美分为“教之美”和“学之美”。

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美的本质,对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是为我们评价语文教学提供了依据。

简单地说,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准是教学效果,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决定了教学品级。

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越高,教学效果越明显,其教学品级就越高。

其次是体现了语文教师素质品味的高低。

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语文教学具有节奏美和结构美,从信息的传输和反馈的角度看又具有语言美和情境之美。

这些都对语文教师的美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而言,这样的品位恐怕还是“阳春白雪”,但是我们不应该永远甘做“下里巴人”。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另外,认识语文教学美的本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深化美育的落实,深化和丰富教育学理论、美学理论的研究。

二、语文教学美的几种形态语文教学的美存在于语文教师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具有美感的语文教学,因教师的风格、个性的差异而独具各自不同的形态。

1.情境美。

情境美的主要特征是:借助一定的语境或场境,再现或渲染一种语文教材中用语言符号表达的特定情感和境界,给人以亲沐其情、身临其境的享受,从而使学生忘其身,迷其情,恋其境,悟其真,识其美。

创造情境美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情要真;二是心要热;三是意要远。

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形式上的新异性;二是内容上的实践性;三是方法上的启发性。

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凭借情境理解知识;二是运用情境训练语言;三是进入情境陶冶情操;四是体会情境学会鉴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

2013.07学教育情感、文化等人文营养大量流失。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连“基础性”都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个性发展了。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选修课的教材容量大,课时少,如何以简驭繁,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使用比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确定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问题的难易或认识的正误深浅,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比较教学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之一。

不论教学内容是什么,不论教学对象是谁,也不论在什么教学阶段、教学时间、教学地点,都可使用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包含着比较对象、比较标准、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四个要素。

从上面的比较教学法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比较教学法对我国选修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选修课教学的进行探讨,我们知道选修课教材与必修课教材,各选修系列,同一选修系列各模块,同一模块各单元,就是同一单元不同篇目,它们的内容与知识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又是千头万绪的,运用比较教学的法,能理清这千头万绪,使纲目井然有序,同时从多方面的联系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选修课内容是在必修课内容的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新老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抓住这一点,通过联系与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根据选修课程的内容可以按时代,可以按作家,也可以按题材、风格或诗体种类,分类组合,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分到合,从多方面,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

通过纵横联系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如《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学习王维的诗歌《积雨辋川庄作》和《辛夷坞》,可以联系必修课中王维的《山居秋暝》,加深对王维诗歌写景动静结合、“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和清寂淡雅的艺术意境的理解,最后,比较归纳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风格。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教 育 工 作 者 不 仅 要 传 播 知 识 , 而 且 要 担 负 着 培 养 学 生 美
的 心 灵 和 人 性 、 高 学 生 审 美 情 趣 的 任 务 。 一 点 在 语 文 提 这 教 学 中体现 得 尤 为 突 出。 关 键 词 : 学 语 文教 学 中 美育 作 用
当前 .中学语 文 教 学 已 由传 统 的封 闭式 教学 向开 放
得知识 。
首 先 .教师 必 须在 课 堂 中有 一 定 的情 感 投 入 和 哲理
注入 , 便 给 学生 创 造 一种 身 I 境 的课 堂 氛 围 。 情感 以 临其 而 投 入 和 哲 理 注 入 的 最 好 方 式 , 过 于 教 师 “ 之 以情 , 莫 动 晓
二 、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美 育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的 中 是
关 键
要 想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变 被 动 为 主 动 .关 键 是 激 发 其
学 习 兴趣 。而要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键 是 美 的 熏 陶 。 关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为 学 生 创 设 的 那 种 入 迷 人 痴 的 情 境 ,那 种 令 学 生 学 而 不 厌 的 气 氛 .那 种 使 学 生 随 着 课 文 内 容 的 波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美 育 。 激 活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是
根本
谐 的 情 感 。 “ 无 疑 处 激 疑 。 无 趣 中 引 趣 。 揣 摩 中 获 于 于 于
知 , 比 较 中 鉴 赏 , 辨 析 中 识 误 , 发 散 中 扩 思 ” 正 确 于 于 于 , 地 把 握 学 生 的 课 堂 心 理 流 向 , 控 课 堂 情 趣 氛 围 。 增 强 调 在 学 生 美 的感 性 认 识 的 同时 , 时帮 助 学 生进 行美 感 升 华 , 适 把 感 性认 识 提 高 到理 性 认识 , 而 使 其 获得 欣 赏 美 、 造 从 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问题
【摘要】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本文通过谈论感知美,发展审美鉴赏力,发展审美创造力等三个方面谈论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感知;鉴赏;创造
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语言、意境的分析,让学生感知美,进而达到鉴赏美、创造美对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一、感知美
审美感知是指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主要指审美主体(学生)对审美对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

中学语文美育就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让学生凭直觉获得美感。

1.感知情感之美
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态度的体验。

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酝酿情绪、创设情境,迅速将学生引入审美境界,引导学生调节和滋养自己的情感。

比如《春》,学生首先齐诵“春风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并且深情演绎描摹春色、赞美春
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奠定激情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情感氛围中,收到较佳的美育效果。

2.感知语言之美
作家用来创造形象的就是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捕捉美、理解美,从而掌握语言艺术。

文学大师朱自清的语言:“腴厚从平淡中来,”有丰腴的神采和醇厚的情味,叙事、写景、状物、抒情无不娓娓动人。

《背影》于淡淡的哀愁中见舐犊情深,他怀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通过车站送别,以特写镜头勾勒出父亲迈着蹒跚的步伐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父子情深在看似淡淡的背影中泛出,这“背影”凝聚了父亲的爱,儿子的情。

3.感知意境之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创设特定的意境,理解它,就能把握作品脉搏,了解作品的神韵。

“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教师讲述富有感情,内涵丰富的作品,就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限的崇高境界。

二、发展审美鉴赏力
它是审美主体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能力。

这个过程包括感受形象阶段、审美判断阶段、体味玩赏阶段。

1.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在文学鉴赏中,联想是建立形象之间的联系,实现形象之间的流动、过程和跳跃,由作品所描写的形象想到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
而获得美感。

想象则是根据作品的形象化描述,在自己意识中构成形象,并透过作品的有限形象捕捉和领会更为深远的“象外之形”和“弦外之音”的心理机能。

因此,语文鉴赏要激发联想和想象,建构相应的新的艺术形象,从而获得审美的快感。

2.培养学生情与理互相渗透的能力
有了感性的东西,就要去仔细体味,让学生发现美。

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情与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审美判断一方面不能脱离形象,掺和着鉴赏主体的感性体验和情感活动,另一方面又有理性在起作用,贯穿着鉴赏主体的理性认识和思考。

《济南的冬天》写景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

冬天的济南是个无风响晴的“宝地”,它暖和慈祥,接着写了小雪之美,胜似“小水墨画”,最后把清泉垂柳的冬天比作“空灵的蓝水晶”,学生在饱含深情读懂这篇文章的同时,教师要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深刻领会祖国的奇伟壮观,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民族自豪感,更好地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三、发展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调动各种审美因素,用自己的手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就语文美育而言,创造美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准确、流畅、生动地说和写,以做到语言表达美。

听、读是理解,语言理解的美育主要是审美鉴赏;说、写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育则主要是审美创造。

1.想象和联想是审美创造的一大特征
它是人们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作品艺术的翅膀,借助它,作者就能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想象是把从感知所得到的表象加以改造并重新组合,构成全新的想象。

因此,它是在审美过程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它可以改变个体通过感知所获得的映象,在心理上开拓出无限广阔、自由的时空领域,创造出人们未曾见过的东西。

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布置能唤起想象的作文。

如《假如我登上月球》、《20年后的家乡》等,学生要写好这类想象丰富的文章,自然要翻有关科技资料,这就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只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写出创造性的文章来。

2.审美创造的第二大特征是独特性与新颖性
创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渗透着主体精神独特性的新颖的活动。

因此,从模仿到创造,要通过读写听说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范文、感知借鉴美的基础上,进而创造美。

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写出新颖的文章来。

3.审美创造的第三大特征是丰富性和完美性
审美创造活动几乎调动人的全部心理要素参与其中,人在审美创造中品尝了人生命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同时审美创造的产品也是丰富而不单调的;由于人的不完满和世界的不完满,因此在这种不完满中通过创造把生活向完满的境界提升,完满的艺术品就是这种审美创造的完满结晶。

总之,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审美创造力,最终达到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冶性,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