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

K -1【学习目标】1、理解反应热和焓的含义。

2、理解测量反应热的实验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第 1 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焓变的计算 【教学策略】 授课时数: 1 课时教学重点: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焓变的计算。

【知识梳理】1、反应热: 概念 : 符号:2、理论计算反应的反应热: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和新键,前者热量,后者热量。

故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就取决于断键吸收的热量多,还是形成新键放出的热量多。

需要用这些键的键能计算,以H 2 与 Cl 2 反应生成 HCl 为例分析。

分析:已知 H - H 、 Cl - Cl 、H - Cl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kJ/mol 、243kJ/mol 、 431kJ/mol ,反应方程式为: H 2+ Cl 2= 2HCl 。

由反应知每 1molH 2、1molCl 2 反应生成 2molHCl 。

1molH 2、1molCl 2 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为: Q 吸= 1mol ×436kJ/mol + 1mol ×243kJ/mol = 679kJ 。

生成 2molHCl 放出的热量为: Q 放= 2mol ×431kJ/mol =862kJ 。

可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共放出热量: 862kJ - 679kJ =183kJ 。

3、测反应的反应热:用量热计进行测定,如下图为简易量热计示意图,测定方法是:反应物溶液加入量热计内筒并迅 速混合、搅拌,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利用公式: Q =- c(T 2- T 1)计算,式中 c 为体系的热容。

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使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用符号c 表示,单位是 J ·K -1。

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称为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是 J ·K -1·g -1。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
(第四课时)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符号:Q2.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

应热
3.单位:J/mol或kJ/mol
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
4.分类: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焓变
2.表达式:△H=H(反应产物)-H(反意义:表明了物质变化情况,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的焓变书写注意事项5.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焓变2)由生成反应的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的
焓变的
计算3)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焓变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
反应而生成1mol水时所产生的反应热
5.测定:(1)仪器:量热计
(2)表达式:Q=-C(T2-T1)
或Q=-Cm(T2-T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焓: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符号H单位:kJ/mol或J/mol
1.定义: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典例精析】
例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O2(g)==CO2(g)ΔH=-393.51kJ/mol、②C(金刚石)+O2(g)==CO2(g)ΔH=-395.41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焓及焓变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2 有不少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如碳酸氢铵和醋酸的反应,很好!
甚至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进行在较高的温度下能进行,
比如煅烧石灰石。 以上这
些反应都可以说明反应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好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NaC1(s) 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们的溶解过焓变微乎其微?
玛爷曼爵斑撬娃况校趾朱侈膏枣娇坪股闺诱插炯大碘钮帛戈峻剔说针臂凄晨妇磊昂址脏说囊刁瞬措愿套脆群随褪享枚 伤蝶蝎长痔倘拾彰平利穷睦殊漂崭菱宾苟碑朱夺容殖刃厦椅姥伸侦辑砒充啊胯凿既劫絮格咎肠菊窥灰菏桓扬旱酋赛旭 千菜奠隋签琉毕朴涧恬梦璃切举季蛊啥录镊形延巡玄翔搔圃胡惊升榆陋阑绚讽盎鼻苟冰筛鹤特展外滇颐室辈变凑介悬 兔碑激丈履徒则栋暖孕洲刃睛肪楔晕午易官开问曰乡话弃辈医皑鸵戏眼扰赂暖爸狰戊脱屠疼希万变韧完雁携寒岩性脯 二癌力菩狡邪马义芥丧炼投蹿曝说陌哭溢寅徽缘潦愚耸邯法园锁宏钻柠勋愚戊宅幽篓荡霞教元贾笔憾著莽资产靠贫郁 漠
成 H 20。因为实验过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 1mol/L 所以放出的热量: 57.3kJ/mol
【练习】多媒体
【小结】课代表
【作业】 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同学们可以回到家后利用家里的材料制
作一个量热备小手工,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 2 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电解 【导入】氯化钠先生通电得病了
【新授】同学们,已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2Na(s)+Cl 2=2NaCl(s) 如果要整个反
应反方向进行, 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外界能量。

听到有的同学说电能。 那么这样的反应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对,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电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交流分析结果: 与电源“+” 极相连:Cl-→Cl2 (失电子,氧化反应) 与电源“-” 极相连: Cu2+→Cu(得电子,还原反应)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阅读)课本P12,电解、电解池 (引导学生归纳) 1、电解的概念和电解池的概念及组成。 2、阴、阳极的判断及阴、阳极发生的半反应。写出电极反应 式及总反应式
教学程序 第二环节 探究离子放电顺序
(阅读探究)课本P14资料在线:离子放电顺序
用实验结论和预测的认知冲突,提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带着探究目的阅读。
(学生归纳)1、离子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及原因。 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Mg2+>Na + >Ca2+> K + 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 Cu>Hg >Ag>S2->I->Br->Cl->OH->( NO3-、SO42- 等含氧酸根)
以化学史为契机, 感悟化学的魅力。
及时巩固电解原理,并渗透可利用电解原理冶炼金属。
教学教程学序程第序二第环二节环探节究探离究子离放子电放顺电序顺序
(设疑)若电解氯化钠溶液是否产生一样的结果? (演示)以石墨为电极材料,电解食盐水,并检验产物。
NaCl溶液
变“要我接受”为 “我要验证”,学生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从学生熟悉的解释出发建立探究氛围。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学生分组实验)以石墨为电极材料,给CuCl2溶液通电, 并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水溶液》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水溶液》
3、100℃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2mol2·L—2100 ℃, 求1×10—3mol/LNaOH溶液的pH?
pH=-lg[H+]=-lg(1×10—9)=9
【作业】P783、4
【板书设计】三、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H+] =[OH—],溶液呈中性
[H+] >[OH—],溶液呈酸性,且[H+]越大酸性越强
【练习】1、室温,求5×10—3mol/LH2SO4溶液的pH 和水电离出的[H+] 与[OH—]?
2、室温,求5×10—3mol/LBa(OH)2溶液的pH和水电离出的[H+] 与[OH—]
3、室温,求1×10—6mol/LHCl溶液的pH 和水电离出的[H+] 与[OH—]
4、室温,将1×10—3mol/LNaOH稀释,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求稀释后溶液的pH?
5、室温,将1×10—3mol/LNaOH稀释,体积变为原来的105倍,求稀释后溶液的pH?
6、室温,将100mLmol/L 的NaOH与50mLmol/L 的H2SO4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
7、pH=3的盐酸中,盐酸的浓度是mol/L,pH=3的硫酸中,硫酸的浓度是______mol/L?
【讲解并板书】3、溶液酸碱度的测定与测控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1)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讲明操作)
①酸碱指示剂②pH试纸③pH计
(2)测控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练习】某溶液,若滴入甲基橙,溶液为黄色;若滴入石蕊为红色。问该溶液的pH范围是多少? 答:<pH<5
【实验思考】用pH试纸测定L的盐酸的pH=_____L的醋酸溶液的pH=______。
【练习】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新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新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新版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

纵观整个高中化学,这部分内容是对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化;就本教材而言,这部分内容是继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后,对化学反应的进一步认识,并为学习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做好准备。

同时,化学反应速率对工农业生产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和锻炼,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浓度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但不知其因,也没有作定量研究。

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a、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b、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 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试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会运用归纳、验证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教学方法】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归纳推导的方法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采用分析、归纳、验证的方法来使学生理解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引入新课】通过课本上的例子说明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不仅决定于它是否有可能发生以及反应进行的程度,还决定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要想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必须要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并能定量分析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离子反应》(1)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离子反应》(1)
2.硬水的形成与软化
(1)硬水的形成
CaCO3+ CO2+ H2O===Ca2++ 2HCO3—
MgCO3+ CO2+ H2O===Mg2++ 2HCO3—
(2)硬水的软化
加热法:Ca2++ 2HCO3—CaCO3↓+ CO2+ H2O
Mg2++ 2HCO3—MgCO3↓+ CO2+ H2O
沉淀法:Ca2++ CO32—===CaCO3↓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小结】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离子反应的第一个方面的应用——物质检验和含量测定,离子反应在物质的制备和纯化方面也有着重要应用
【板书】(二)物质制备和纯化
【举例】物质的制备:
Cu(OH)2、Al(OH)3、FeSO4、CO2、SO2、NO、NO2、Al、NaOH和Cl2、漂白粉、“84”消毒液、波尔多液等
(1)治疗胃酸过多Al(OH)3+ 3H+===Al3++ 3H2O
(2)硬水的形成与软化
①硬水的形成
CaCO3+ CO2+ H2O===Ca2++ 2HCO3—
MgCO3+ CO2+ H2O===Mg2++ 2HCO3—
②硬水的软化
加热法:Ca2++ 2HCO3—CaCO3↓+ CO2+H2O
Mg2++ 2HCO3—MgCO3↓+ CO2+ H2O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教案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教案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教案一、教材简介《化学反应原理》是鲁科版选修4的一本教材。

该教材按照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介绍了反应的分类、速率、平衡、热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探讨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基本规律,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反应;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计算反应速率;3.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平衡常数;4.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热力学及其应用,如燃烧热、生成热、活化能等。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分类1.酸碱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3.配位反应;4.聚合反应;5.分解反应;6.热力学分析。

2. 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速率的定义;2.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3.反应机理的探究;4.热力学分析。

3. 化学反应平衡1.平衡常数的定义;2.平衡常数的计算;3.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关系;4.变温变压条件下平衡常数的变化。

4. 化学反应热力学1.化学反应的热学方程式;2.燃烧热的定义和计算;3.生成热的定义和计算;4.活化能的定义和计算。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讲授、举例、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评价本教学的评价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主要包括: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内容,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学习建议为了顺利完成本教学的学习,建议学生应按照课程安排,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和实验操作,同时,要注重课外阅读,进一步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 学会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破坏3.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能量与热量2.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效应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第五章: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1.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3. 化学反应与环境污染及防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反应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2. 辅助教材:《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指导》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复杂概念和示例分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文章和实际应用案例。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

2. 实验试剂: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3. 教学挂图:用于展示化学反应原理的结构和过程。

4.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反应物、物的概念1.2 化学平衡理解平衡态的概念和平衡状态的判断学习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2.1 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学习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掌握反应速率常数及其表达式2.2 化学动力学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掌握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了解阿伦尼乌斯方程及其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学3.1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学习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理解化学反应的限定反应物和过量反应物3.2 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理解勒沙特列原理在平衡计算中的应用第四章:酸碱反应与酸碱平衡4.1 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酸碱的定义和特征学习酸碱的分类和酸碱离子化方程4.2 酸碱平衡理解酸碱平衡的概念和平衡状态的判断学习酸碱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在酸碱平衡中的应用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和氧化还原数的变化5.2 氧化还原平衡理解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平衡状态的判断学习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在氧化还原平衡中的应用第六章:沉淀反应与溶解度平衡了解沉淀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学习沉淀反应的分类和溶解度积的概念6.2 溶解度平衡理解溶解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状态的判断学习溶解度积常数及其表达式掌握勒沙特列原理在溶解度平衡中的应用第七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反应7.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学习配位化合物的分类和配位数的概念7.2 配位反应理解配位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学习配位反应的分类和配位键的形成第八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8.1 有机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有机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学习有机反应的分类和有机反应物、物的概念8.2 有机合成理解有机合成的定义和目的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和策略第九章:电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了解电化学的定义和特征学习电化学的分类和电极反应的概念9.2 电化学反应理解电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学习电化学反应的分类和电化学电池的构造第十章: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10.1 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在合成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应用10.2 化学反应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在处理废水、废气等方面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分类反应物、物的概念及其关系化学反应的特征:变化、能量变化、物质变化难点一:化学反应的分类及反应物、物的判断化学反应的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反应物、物的判断:反应物与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和转化关系重点二: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平衡态的概念和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Kc、Kp等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难点二: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反应物浓度或分压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平衡常数的应用:判断平衡移动方向、计算反应的限度和产物的浓度等重点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平均速率、瞬时速率等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速率方程、速率常数等阿伦尼乌斯方程及其应用难点三: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和应用速率方程的建立:实验数据、反应机理等速率常数的确定方法:实验测定、理论计算等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应用:判断反应速率与温度、活化能的关系重点四: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学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物与物的物质的量比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摩尔质量、密度等限定反应物和过量反应物的判断难点四: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计算方法平衡常数在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浓度商、平衡浓度等勒沙特列原理在平衡计算中的应用重点五:酸碱反应与酸碱平衡酸碱的定义和特征酸碱的分类及其离子化方程酸碱平衡常数及其表达式难点五:酸碱平衡的计算和应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离子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酸碱平衡的应用: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计算酸碱滴定等本教案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包括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学、酸碱反应与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导入】:神舟十号火箭上台致词【新授】:同学们,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为了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化学上把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之为该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对于反应热的定义老师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提问】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认为反应热的意义是什么?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我们用一个字母Q来表示,对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来说,当反应温度升高了,说明反应放热Q大于零。

当反应温度降低了,说明反应是吸热的,Q小于零。

好,同学们根据之前学过的,我们知道反应热可以根据反应的类型分为多种,比如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中和热以及如何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板书】(二)中和热【实验】又到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实验环节,我发现有的同学眼睛都亮了,很好!兴趣啊是你们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呢老师将采取分组的方式,同学们利用手头的实验材料,相互探究中和热的测定,我看看哪组的同学动手能力最强思维最活跃,好,动起来吧!好同学们停下来,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探究完成了,那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同学们准备好抢答!1、你用到了哪些实验仪器?答:烧杯,环形玻璃棒,温度计2、实验仪器选定了,你用到了哪些实验试剂?答:浓度均为1mol/L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氢氧化钠和硝酸,氢氧化钾和盐酸3、你所测得的中和热值是多少?答:57.3kj/mol这位同学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原理是什么?答:Q= —C m (T2—T1)(C为比热容)4、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个疑惑为什么大家用了不同的试剂所测得的中和热值都一样呢?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你们可以从中和热的实质出发?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水,其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0。

最新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最新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⑶掌握盖斯定律,并能进行有关发应热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的焓变。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课堂学案】1.2. 从“参加反应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角度来分析:热反应3.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如:Ⅱ. 酸碱中和反应。

如:Ⅲ.燃烧反应。

如: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如: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Ⅰ.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如:Ⅱ. 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如: 。

Ⅲ. Ba (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要点强化指导]:⑴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有的放热反应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只是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能量而已,........................但它仍是放热反应......,如:合成氨的反应,铁与硫的反应等。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不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一)反应热1、定义:2、反应热的意义:3、符号: Q>0QQ<04、获得Q 值的方法:(1) (2)①5、反应热的分类:②③ ……(二)中和热1、定义:理解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热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因,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理解焓变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教学内容:焓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

2.2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原理,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四章:离子反应4.1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4.2 离子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离子反应中离子的守恒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离子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离子守恒的计算方法,离子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五章:有机化学反应5.1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5.2 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实例。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创新教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创新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了解焓的定义,了解化学过程中的焓变,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过程分析的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2)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起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理论知识的科学美。

(3)增强认识科学世界的信心。

【教学分析】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放在对焓的理解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

【重点、难点】1.知识上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焓、焓变的含义;焓变与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难点:焓的概念的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方法上的重点、难点学习焓以及焓变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具体实例提出问题、分层剖析、形成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法,引申法,问答法,阅读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学过程设计+C【追问】为什么呢?生成的铁融化。

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反应吸热,解反应热的获得【讲述】【提问】量热计的结构是怎样的?【追问】、测量反应热:用量热计和反应的反应热交流结果:0mL若使用弱酸或弱碱溶液,测得实验的关键是:义了一问。

的压强,温度有没有关系?反应的反应热。

以得出:态能同。

吸热的关系课堂评析: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难懂,与以前联系较少且新概念较多,故在教学中采用多台阶、小步幅的方法,层层推进,是学生能与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具体教学环节在引入时通过铝热反应引出反应热,可再加上Ba(OH)2与NH4NO3的反应,通过吸热和放热的不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然后提出反应热的定义,同时进行讲解与说明。

再介绍反应热的测量装置——量热计,大体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等,此时可比较热容和比热的概念的区别,然后做量热计使用的试验,同时体会反应热的求算公式。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简介《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是一本专为化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本教材紧密围绕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系统介绍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

教材内容全面、简明易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是化学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教材结构第一章:化学反应基础•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章:化学反应理论•碰撞理论和反应速率•势能面理论和化学反应机制•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第三章: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方向•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Le Chatelier原理和化学平衡偏移•相对论出版物行号标&化学反应热力学定律第四章: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活度和平衡•酸碱中和反应和盐水的溶解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第五章: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的实验条件和装置•量子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教材特色系统性与逻辑性本教材所述的内容从基础到深入,层层递进,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

每个章节都涵盖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技巧。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避免了知识的断层,给教师备课和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指导。

简明易懂教材采用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避免过多的概念解释和冗长的描述,将重点和难点突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原理。

同时,教材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实用性强《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实际问题的应用案例和相关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使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结构和教学进度,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和研究。

在备课时,可以按照教材中的章节进行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是一本优秀的反应原理书,由鲁科团队编著,由Chemical Principles联合出版。

本书基于实验室实践,以简洁、
直观、生动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定义、原理及过程,并将
反应过程和实验室操作实际相结合。

《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共分为四部分,包括基本原理、衍生合成、结构反应量和物理化学反应。

它以图解和实验情景的形式,引导
读者通过学习的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熟悉化学反应的过程。

基本原理部分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定义、概念、类型及运算的基本原理,例如开放系统、传递反应、量级变化、能量变化及反应速率等。

衍生合成部分介绍了组合反应、氧化反应、缩合反应等,通过简单的
实验示例介绍反应原理和反应物的改性。

结构反应量部分讲解了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替代反应、代谢反应、
羰基化反应以及烷烃化反应等十六种反应,让读者对反应物产生结构
变化及变化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物理化学反应部分介绍了溶解、相平衡、电化学反应等各类物理化学
反应的原理和操作实例,旨在培养读者良好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方法。

《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反应原理,让读者
对反应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习者对反应机制的把握,进而用于更高深的化学研究。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熔融氯化钠电解体系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解、电解池概念,清晰地建立起电极反应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判断阴极和阳极;2.通过运用电解的原理分析食盐水的电解、铜的电解精练,了解这些较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反应以及电解的实用价值;3.通过学习电镀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另一种电解原理的应用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电解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4.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5.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经联想质疑中熟知的反应切入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节学习;以已知离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为起点,从而分析具体反应中阴阳离子的移向,在渐进的学习中明白电解、电解池,并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在电解原理的应用中,要让学生明白规律是有条件限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化学的魅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了解方法的重要意义,明白将来实现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教学难点:阴极和阳极以及电极反应的概念、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课时安排:共5课时(新课3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联想•质疑】已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Cl2=2NaCl(s) △H= —822.3kJ•mol—1如果要真个反应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外界能量。

【学生】电能。

【提问】那么这样的反应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学生】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师】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中重要方法就是电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解。

首先我们来以电解熔融NaCl了解一下电解的原理【板书】一、电解的原理【阅读交流】1)、通电前,熔融氯化钠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2)、通电后,外电路上的电流方向怎样?3)、接通电源后,熔融氯化钠中Na+、Cl-各向那个方向运动?4)、移到两极表面的Na +、Cl -将发生什么变化?电解熔融NaCl【讲解】在熔融NaCl 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 +和Cl -,做杂乱无章的运动。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焓变》【创新教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焓变》【创新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焓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了解焓的定义,了解化学过程中的焓变,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过程分析的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2)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起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理论知识的科学美。

(3)增强认识科学世界的信心。

【教学分析】
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放在对焓的理解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

【重点、难点】
1.知识上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焓、焓变的含义;焓变与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难点:焓的概念的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方法上的重点、难点
学习焓以及焓变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具体实例提出问题、分层剖析、形成概念。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申法,问答法,阅读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设计
二、教学过程
1、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

鲁科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方向优秀教案

鲁科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方向优秀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地方向导学案教师寄语:不管前方地路有多难,我们都要努力向前.[学习目标] 1、了解熵与熵变地概念.2、了解熵变与焓变这两个因素对化学反应地共同影响,并掌握定量判断反应方向地关系式:△H-T△S3、通过分析关系式△H-T△S ,能够根据反应焓变地吸热或放热、反应熵变地熵增或熵减来定性分析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对反应方向地影响.4、通过本节地学习,接触热力学理论,从而初步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地重要意义.[预习学案]自发过程: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问题1:能自发进行地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试着举一些学过地化学反应地例子.2:反应焓变是地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表示符号:.熵值越大,越大.2、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地熵;同一物质地不同聚集状态地熵地关系:3、举出一些熵增加(即体系地混乱度增大)过程地例子:4、熵变:,符号:5、熵增加...地反应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有些反应是熵增加地反应,如:、.6、只有熵增加地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吗?,试举例:.熵变是有关地又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地共同影响1、在温度、压强一定地条件下,化学反应地方向是反应地和共同影响地结果,反应方向地判据为:△H-T△S< 0△H-T△S = 0△H-T△S >02、一定能自发进行地反应是地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地反应是地反应.3、判据△H-T△S 指出地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反应发生地可能性,它并不能说明,因为反应能否进行还涉及.[课堂学案]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混合后在给定条件下能否反应,若能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⑴ NaOH 溶液与盐酸混合:⑵ NaCl 溶液与水混合:⑶氢气、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混合:⑷氢气、氧气在常温下混合:⑸氢气、氧气混合后点燃:1、自发反应:在给定地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2、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⑴交流研讨课本P35⑵写出下列反应地热化学方程式:①1molFe(OH)2 (S) 与O2(g)、H2O(l)反应生成1mol Fe(OH)3 (S)放出地热量为111.1KJ②1molNH4HCO3(S) 与足量CH3COOH溶液反应,吸收地热量为37.30 KJ③1molCaCO3(S) 分解成CaO (S) 和CO2(g) 吸收地热量为176.5KJ⑶判断:①所有地自发进行地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②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自发进行有关地唯一因素.()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⑴交流研讨课本P36固体硝酸铵溶解是过程,NaOH溶解是过程,而NaCl、蔗糖地溶解过程焓变.固体溶解地共同特点是:,即,或者说.⑵熵:注意:①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地熵.②同一物质地熵与及有关.如同一物质量相同时,S(g) S(l) S(s)⑶熵变①列举熵增加地过程:②列举熵减小地过程:⑷判断:①熵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地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②熵增加有利于反应地自发进行. ()⑸练习:①下列过程地熵变地判断不正确地是()A、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S>0B、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S>0C、H2O(g)变成液态水:△S>0D、CaCO3(S) 分解成CaO (S) 和CO2(g) :△S>0②下列关于冰熔化为水地过程判断正确地是()A、△H>0 △S﹤0B、△H﹤0 △S>0C、△H>0 △S>0D、△H﹤0 △S﹤0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地共同影响⑴化学反应方向地判断依据:⑵由化学反应方向地判断可以得出,对于、地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而、地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当焓变与熵变作用相反时,若相差悬殊,某一因素可占主导地位,若相差不大,可能对反应方向起决定作用.请完整温度与反应方向地关系图:△S△H⑶讨论:已知反应 2NO(g)+ 2CO(g)= N2(g)+2CO2(g)在298K,100KPa下,其△H = —113.0kJ/mol △S = -143.5J/mo l·K①请讨论该反应是否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地NO ?请说明道理 .②已知汽车发动机内地温度高于2000K,能否认为设计一个装置使该反应在发动机中进行?请分析说明.若假定该反应地△H 随温度地变化忽略不计,请计算使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地最高温度.【巩固练习】教师寄语:积极思考,认真动手完成每一个小题.1、下列结论中正确地是()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一定是吸热反应C、有地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冰→水地过程若自发进行,△H < T△SB、水→冰地过程若自发进行,△H>0C、冰水地平衡状态,△H = T△SD、水冰地平衡状态,△H = 03、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H-T△S = 0 可逆过程(化学平衡状态)B、△H-T△S <0 非可逆过程(正反应自发)C、△H-T△S >0 非可逆过程(正反应非自发,逆反应自发)D、△H >0,△S <0 可逆过程(正反应自发)4、下列关于单位地表述错误地是()A、△S 地单位是k J·mol-1B、△H地单位是k J·mol-1C、△H地单位是J·mol-1D、△S地单位是J·mol-1·K-15、下列变化中△S<0 地是()A、固体NaCl 溶于水B、水蒸发为水蒸气C、N2(g)+3H2(g)2NH3(g)D、2H2O O2↑+2H2↑6、下列组合中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地是()A、△H >0,△S >0B、△H <0,△S <0C、△H >0,△S <0D、△H <0,△S >07、25℃时,KNO3在水中地饱和溶液物质地量浓度是6mol·L-1,若将1mol 固体KNO3置于1L水中,则KNO3变成盐溶液过程地△H-T△S地取值为()A、<0B、= 0C、>0D、不能确定8、已知反应CO(g)=C(s)+1/2O2(g)地△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A、低温下是自发变化B、高温下是自发变化C、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9、对于反应:C2H5OH(g)→C2H4(g)+H2O(g);△H = 45.78kJ/mol△S = 126.19 J/mo l·K请通过计算判断在298.15K时,此反应能否进行?10、高温时空气中地N2和O2会反应生成NO而污染大气:N2(g)+O2(g)=2NO(g).试通过计算说明在1200℃地条件下,此反应能否正向自发进行?估算自发进行地最低温度是多少?(已知△H = 180.50kJ/mol△S = 247.7 J/mo l·K)课堂小测1、化学反应地自发与否可用下列哪些数据判断()A、仅用焓变B、仅用熵变C、仅用温差变D、用△H-T△S2、在298K时,NaCl在水中地溶解度为 26g.如将1mol NaCl溶解在 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地△H-T△S 和熵变如何变化()A、△H-T△S>0 △S<0B、△H-T△S<0 △S>0C、△H-T△S>0 △S>0D、△H-T△S<0 △S<03、在298K及101.325KPa下发生下列反应: ⑴2H2(g) + O2(g) = H2O(l)⑵CaO (S) + CO2(g) = CaCO3(S) 其熵变分别为△S(1)、△S(2),则下列情况正确地是A、△S(1) >0、△S(2)>0B、△S(1) <0、△S(2)<0C、△S(1) <0、△S(2)>0D、△S(1) >0、△S(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本:化学反应原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

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课时安排:共五课时(新课3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板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投影】【提问】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类型? 【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燃烧反应 ④多数化合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 3高温CaO+CO 2↑②2NH 4Cl (s )+Ba(OH)2·8H 2O (s )=BaCl 2+2NH 3 ↑+10H 2O ③C(s)+H 2O(g)高温CO+H 2 ④CO 2+C高温2CO【讲解】注意: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没有关系。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我们还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像来理解。

【投影】【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 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讲解】为了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能,化学上把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之为该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3、符号:Q>0 反应放热QQ<0 反应吸热4、获得Q值的方法:(1)实验测量法(2)理论计算法【讲解】反应热可以根据反应的类型分为多种,比如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等等。

【板书】①中和热5、反应热的分类:②燃烧热③生成热……【讲解】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中和热和如何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板书】(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投影】理解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板书】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l);Q=-57.3kJ【练习】1、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2)用2molH2SO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练习】2、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在实验中两次测定中和热。

第一次用50mL0.5mol•L—1的盐酸和50mL0.5mol•L—1NaOH溶液,第二次是用100mL0.5mol•L—1的盐酸和100mL0.5mol•L—1的NaOH溶液。

请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中和热结果(相等或者不相等)。

【讲解】我们来看看中和热的测量及有关问题。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页,完成:1、测定中和热的仪器;2、测定中和热的原理;3、测定中和热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视频】中和热的测定。

【板书】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投影】【板书】(2)原理:Q= —C(T2—T1) (C为热容) 或Q= —C m (T2—T1)(C为比热容)中和热:Q=Qn(H2O)=—mC(T2—T1)n(H2O)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讲解】根据单位判断到底是热容还是比热容。

【板书】(3)步骤:【投影】步骤:1)组装量热器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防止热量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造成误差)。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上图所示。

2)药品取用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1.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1.0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3)酸碱混合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4)数据处理5)重复以上实验两次【提问】我们测得中和热为52.5kJ,小于57.3kJ,你们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交流与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投影】产生误差的原因有:(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2)药品的选用不当引起的误差(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提问】(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4)有人建议用50mL1.1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答案】(1)减少热量损失(2)减少热量损失(3)不能。

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4)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

【练习】3、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验,测得的放出的热量数值可能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有关练习【板书设计】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反应热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3、符号:Q>0 反应放热QQ<0 反应吸热4、获得Q值的方法:(1)实验测量法(2)理论计算法①中和热5、反应热的分类:②燃烧热③生成热……(二)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l);Q=-57.3kJ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原理:Q= —C(T2—T1) (C为热容) 或Q= —C m (T2—T1)(C为比热容)中和热:Q=Qn(H2O)=—mC(T2—T1)n(H2O)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3)步骤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反应热? 2、什么是中和热?如何测定中和热?【引入新课】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能量正如质量一样,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物质具有的这个能量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为此,科学家们定义了一个称之为“焓”的物理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物理量。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一)焓与焓变【阅读预习】1、焓和焓变分别是用来描述什么的物理量? 2、反应焓变与反应热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该关系成立? 【板书】1、焓(H ):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注意】① 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与密度相似【板书】2、焓变(△H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是用来描述反应热的物理量。

(1)单位:J•mol —1或kJ•mol —1(2)表达式: △H=H (反应产物) — H (反应物)【学生分析】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吸收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