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朝花夕拾》各章主要内容
(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
![(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4cb3d11bb4cf7ec4bfed0cb.png)
(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的全部内容。
《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狗•猫•鼠》——全篇通过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景况,也正因为那时,发现了鲁迅的隐鼠并不是因长妈妈故意杀死的,也为后《阿长与〈山海经〉》作了铺垫。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二十四孝图》通过鲁迅的青年时代对于《二十四孝图》的理解,也同时通过此来批斗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封建,主要内容就是鲁迅对于《二十四孝图》的认识,表现了鲁迅对白话文的坚决捍卫和对封建孝道的猛烈抨击.《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朝花夕拾》10篇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10篇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18c0b1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8.png)
《朝花夕拾》10篇主要内容第一篇:《朝花夕拾》10篇主要内容《朝花夕拾》10篇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
《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五猖会》——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阿长与〈山海经〉》——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本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政治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感激和怀恋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思恋老师的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10篇主要内容《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朝花夕拾各个篇章的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各个篇章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648c3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0.png)
朝花夕拾各个篇章的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各个篇章的主要内容
《记忆的树》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他和姐姐在一棵老树下玩耍,他们用尽力气想要把老树推倒,但是最终失败了。
这篇文章通过一件小事情,表现了童年时期的无忧无虑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小桥流水》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一同去游玩的经历。
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欣赏着小桥流水,领略着小村庄的风光,享受着田园生活的美好。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乡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父亲的礼物》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父亲送给他的一串珠子的故事。
作者年少时,父亲送给他一串珠子,并告诉他这是家传的宝贝。
这串珠子陪伴着作者走过了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成为了他宝贵的回忆。
这篇文章通过一件物品,表达了父爱的伟大和珍贵的家庭情感。
《我在霞村街的童年》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霞村街度过的童年时光。
他与朋友们一同玩耍、学习,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这篇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
生活情趣,表达了对于童年的怀念和对于成长的感慨。
《朝花夕拾》
这篇文章是整本书的名字,也是最后一篇文章。
它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整本《朝花夕拾》是一本以回忆为主题的散文集,通过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表达了对于生命、自然和家庭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这些文章既有童年时代的纯真,也有成年后的沉思,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的经典之作。
朝花夕拾各篇概括
![朝花夕拾各篇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3ae60a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c.png)
朝花夕拾各篇概括朝花夕拾各篇概括如下: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6、《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时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7、《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efec34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0.png)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第一章:《扫墓》这一章是以作者童年时与父亲扫墓为主线展开的。
他描述了乡村墓地的景象,以及扫墓时的状况和人们的行为。
通过描写父亲在扫墓过程中的态度和举止,作者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同时,他还通过描写墓地的变迁和老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第二章:《村雨》这一章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在乡村度过的一个雨天。
他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揭示了村庄的生活状态以及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作者以童年时候的视角出发,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并从雨后村庄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三章:《小池》这一章以童年时代作者与小池的相遇为主题展开。
作者通过对小池的描写,表达了对小池的敬重和珍惜,并通过小池不幸的遭遇,传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同时,作者还透过对小池家庭的描述,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第四章:《球场》这一章主要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球场上踢球的经历。
作者通过对球场的描绘和对队友和对手的描述,表达了对运动的热爱和对团队合作的认可。
在描述比赛胜负和球场氛围的同时,作者还揭示了童年时充满欢乐和友谊的日子,令人回味无穷。
第五章:《老师》这一章以作者童年时代对老师的记忆和思念为主线展开。
作者通过对老师的细腻描写和感慨,表达了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恩。
他回忆起老师的教诲和教育方式,传达了对教育工作的认同和对师生情感的珍视。
同时,通过讲述老师离世后人们的反应,揭示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老师的怀念。
第六章:《草地》这一章主要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草地上游戏和观察昆虫的场景。
通过对昆虫、草地和游玩过程的描绘,作者再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游戏的喜爱。
同时,他还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和环境变化的反思,传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远离自然的遗憾。
第七章:《高考》这一章以作者青少年时代参加高考的经历为主线展开。
通过对高考前后紧张氛围和自己心情的描写,作者展示了对学习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焦虑。
朝花夕拾内容概括每章
![朝花夕拾内容概括每章](https://img.taocdn.com/s3/m/9b3f33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b.png)
朝花夕拾内容概括每章《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
本文整理了《朝花夕拾》每章内容概括,有需要的同学赶快收藏吧!《朝花夕拾》每章主要内容1.《狗·猫·鼠》主要人物---鲁迅、阿长主要内容---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2.《五猖会》主要人物---鲁迅,父亲主要内容---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3.《无常》主要人物---鲁迅,无常主要内容---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4.《阿长与〈山海经〉》主要人物---鲁迅,阿长,长妈妈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5.《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鲁迅、老莱、郭巨主要内容---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人物---鲁迅主要内容---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7.《父亲的病》主要人物---鲁迅主要内容---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8.《琐记》主要人物---鲁迅主要内容---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9.《藤野先生》主要人物---鲁迅,藤野先生主要内容---本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政治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感激和怀恋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思恋老师的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朝花夕拾11篇概括
![朝花夕拾11篇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639ab7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1.png)
《朝花夕拾》每章内容概括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6、《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时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7、《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朝花夕拾》各章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各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75c1b6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4.png)
《朝花夕拾》各章主要内容(一)《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朝花夕拾》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6774f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b.png)
《朝花夕拾》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中国古代作家鲁迅于1917年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作品以《孤独的人》为序,一共由六个短篇小说构成,内容跨古今中外,展示出鲁迅对社会文化的善感和理解力。
本文将按照小说章节从头到尾介绍朝花夕拾的内容,详细探究小说中的社会内涵,用文字勾画出鲁迅深邃的思想。
第一章《孤独的人》描述了刘梦泽被父亲遗弃而变得孤独而无助。
他因此走上不归路,被社会视为贱民,甚至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装不上口的醋瓶。
可是,当他被一群乞丐发现,并与他们一起吃饭时,他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刘梦泽从这次经历中体会到,即使生活在艰苦的社会,也不断发现社会存在着友爱,温情,互助等温暖的情感。
第二章《追忆木兰花》讲述了两个朋友关羽与张飞因分析木兰花而产生深刻的追忆。
当他们在湖边怀念走散的几年前的关系时,一朵木兰花忽然出现,触动他们的内心,使他们重新珍惜友谊的价值。
在他们的追忆和纪念之中,木兰花飘荡着,陪伴着他们、点燃他们的梦想。
鲁迅在这一章中强调,无论什么时候,友谊都是值得珍惜的。
第三章《静夜思》描写了主人公李白藉由一首静夜思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以及他内心深处所憧憬的家乡。
当主人公正叹息留恋故乡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叫做月儿的女孩,月儿是她早年结识的恋人,而这份爱情,改变了他当初憧憬家乡的温柔留恋,激发他坚定前行,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一章节,鲁迅旨在向世人传达,即使追求自由梦想也不必舍弃家乡,只要我们知道未来的路是怎么走的,便能珍惜家乡里的每一个美好记忆。
第四章《木兰辞》以歌颂木兰为主题,叙述了当年木兰的英勇对抗暴君的故事。
主人公木兰的行为表明,她从不害怕死亡,反而把自己视作抵抗暴政的先锋,并以勇敢和坚定的态度面对社会。
木兰在反抗暴政的过程中,鲁迅希望能让读者感受到抵抗和愤怒,但也督促他们在斗争中坚持理性,克服邪恶,表达真切的对新生活的追求。
第五章《春望》以古代大臣赵宝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兼具雄才忠心的才子被贪婪的权贵和政客所毁掉的故事。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54818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e.png)
《朝花夕拾》各章概括如下:第一章:描绘主人公与长妈妈相识的情景,展现长妈妈善良、朴实的一面。
讲述主人公和长妈妈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二章:描述儿时进入私塾读书的情况,展现了私塾先生的形象。
同时,也描绘了主人公对大乘经典的兴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佛法奥妙的想象。
第三章:讲述主人公对小乘经典的学习和思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佛法奥妙的探索。
同时,描述主人公初次外出读书,接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第四章:主要描绘一位普通的保姆、藤野先生赏识这位没有什么成绩的鲁迅先生的才华。
通过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个生活片段描绘了当时一个正直而又和蔼的教师,以及个体对一位当时大家都是不放在眼里的普通教师态度变化的过程记录。
第五章:讲述了在仙台结识一位日本学生——藤野严九郎,并且和他之间的故事,深刻地感受到不为民族所限的深刻含义。
第六章:作者在日本学成归国,在东京也与范爱农相遇,回忆了他们的一些事情。
第七章:描述作者追叙自己小时候在故乡和私塾读书的生活,交错串连发生在琐事。
最后以一个狗的离奇悲惨的死亡结束。
第八章:是作者到三味书屋后和寿镜吾老先生开始接触的文字,描述作者对寿镜吾老人的敬意。
接着转入批判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
第九章:记述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的过程,描写求学的情节,以及作者当时的感想和见解,批判当时的教育制度。
第十章:描述作者离开南京去日本留学时的心理、思想、经历和感受。
同时,也描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善良感情。
第十一章:描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第十二章:以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为结尾,回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此外,文章也通过对比表现出了革命思想对鲁迅先生一生的重要影响。
总之,《朝花夕拾》以小孩子的眼光描写出当时社会的庸俗和封建教育对儿童心灵的戕害,展现了温馨的亲情、动人的师生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人际关系,同时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旧思想的批判。
【语文知识点】朝花夕拾每篇的主要内容
![【语文知识点】朝花夕拾每篇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dba431b770bf78a6429547b.png)
【语文知识点】朝花夕拾每篇的主要内容1、《狗•猫•鼠》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主要内容: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主要内容: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主要内容: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朝花夕拾1~5章的概括内容
![朝花夕拾1~5章的概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cad06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5.png)
朝花夕拾1~5章的概括内容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的早期散文作品。
本文对朝花夕拾的前五章进行了概括。
以下是各章的内容概述:第一章《百草园》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时代的故事。
他回忆起自己在父亲的百草园中度过的快乐时光,描写了一些在那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如父亲种植草药的经历,姑姑的传说故事等。
通过这些回忆,鲁迅向读者展示了他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以及对家庭的怀念。
第二章《药》是一篇描述鲁迅与他的一位小学同学的故事。
他的同学因患病需要服药,但他却因为父亲的忽视而无法得到合适的治疗。
鲁迅为了帮助他的同学,自己负责煎药,但最终却因为煎药不当而导致同学的病情恶化。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以及对患病者的关爱与怜悯。
第三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鲁迅的童年到青年时期的故事。
他在这篇文章中描述了自己对中草药的研究和对文学的追求。
他通过自学成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发自己的才华。
这一章节表达了鲁迅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以及他对自我教育的重视。
第四章《狗》是一篇描写狗与人的关系的故事。
鲁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他和一只忠诚的狗的故事。
这只狗陪伴他度过了许多孤独的岁月,成为他的朋友和倾诉的对象。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表达了对狗的深情和对人与动物之间特殊的情感纽带的思考。
第五章《家》是一篇回忆鲁迅家庭的故事。
他回忆起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们,描绘了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相处之道。
他描述了母亲的勤劳和慈爱,兄弟姐妹们的相互关爱和照顾。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向读者展示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家人的珍视。
以上是对《朝花夕拾》前五章的内容概括。
这部散文集通过鲁迅对自己童年和家庭的回忆,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展示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鲁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同时也触动了读者对社会和家庭的思考和反思。
朝花夕拾所有篇章的概括
![朝花夕拾所有篇章的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a8d4c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7.png)
朝花夕拾所有篇章的概括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散文集,这里面的篇章可都特别有意思呢。
一、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讲了他仇猫的原因。
他小时候养过一只隐鼠,特别喜欢它,可是这只隐鼠却被猫给吃了,所以他就特别讨厌猫。
不过鲁迅可不是单纯地说猫和鼠的事儿,他还把猫比作那些欺负弱小、谄媚权贵的人呢。
而且文中也有对当时社会上一些正人君子的讽刺,这些人就像猫一样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却干着不怎么光彩的事儿。
二、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是个很普通的妇女,有很多缺点。
她睡相不好,还爱切切察察,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给鲁迅带来了最心爱的山海经。
这让鲁迅特别感动,他也开始对阿长有了敬意。
这篇文章写出了鲁迅对阿长复杂的感情,既有小时候对她那些毛病的厌烦,又有后来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三、二十四孝图鲁迅在这里对封建孝道进行了批判。
他列举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些所谓的孝道故事,觉得这些故事特别荒谬和残忍。
像老莱子都七十多岁了还扮小孩子来讨父母欢心,郭巨为了奉养母亲竟然要把自己的儿子埋了,这哪是什么孝道,简直是违背人性的事情。
鲁迅就是想通过这篇文章来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性。
四、五猖会这篇文章写了鲁迅小时候盼望看五猖会的事儿。
五猖会是一个很盛大的庙会,鲁迅特别想去。
可是就在他兴奋地准备去的时候,他的父亲却突然让他背书。
这让他的兴致一下子没了,等背完书再去看会的时候,他已经觉得索然无味了。
这也反映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
五、无常无常是一个勾魂使者的形象。
鲁迅笔下的无常,既有恐怖的一面,又有很有人情味的一面。
他会同情那些冤魂,还会做一些公正的判断。
和那些阳间所谓的正人君子相比,无常反而显得更加可爱和公正。
这篇文章也是在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很有名的一篇呢。
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还有很多有趣的小动物。
朝花夕拾十篇的概括
![朝花夕拾十篇的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c23efd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0.png)
朝花夕拾十篇的概括一、狗·猫·鼠这篇文章啊,讲的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和猫的那些事儿。
他特别不喜欢猫,觉得猫有点欺负弱小呢。
猫抓老鼠不是天性嘛,但鲁迅觉得猫抓到老鼠后不马上吃掉,而是玩弄它,这就很残忍啦。
而且还提到他小时候养的隐鼠,本来以为是被猫吃了,可后来才知道不是,这里面有很多童年回忆和对猫的那种复杂的情感,就像是在讲一个自己小时候的小冤家的故事。
二、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保姆,她呀,一开始鲁迅可不大喜欢她。
阿长有点粗俗,睡觉还摆大字,各种小毛病。
但是阿长却给鲁迅买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这对鲁迅来说可不得了,一下子就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大转变。
这就像是身边有个看着不咋地的人,却突然做了一件特别暖心的事儿,让你一下子就对他充满感激。
三、二十四孝图这篇主要是鲁迅对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的一些看法。
有些故事他觉得特别不合理,像“郭巨埋儿”,为了孝顺母亲就要把儿子给埋了,这多恐怖啊。
鲁迅就觉得这种封建孝道是对人性的压抑,他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这些传统故事,就好像是在对那些封建旧思想说“你们这样不对”。
四、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很热闹的庙会,鲁迅小时候特别想去。
可是他的父亲却在他要去的时候,让他背鉴略。
小鲁迅背得那叫一个痛苦啊,等背完了去庙会,兴致也没了。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满心欢喜要去玩,结果被家长要求做了件很扫兴的事,那种期待落空的感觉,鲁迅写得特别真实。
五、无常无常是个鬼,但是鲁迅笔下的无常却很有人情味。
他会同情那些可怜的人,和那些高高在上、冷漠的神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像是在说,有时候所谓的“恶”的东西反而有善的一面,而那些被认为“善”的东西可能很冷酷,感觉鲁迅是在通过无常这个形象来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可经典啦。
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那里有各种好玩的东西,什么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还有会叫天子呢。
在百草园可以听蟋蟀弹琴,找斑蝥,是充满乐趣的地方。
后来到了三味书屋,就得规规矩矩读书了。
朝花夕拾概括10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概括10篇文章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cec235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9.png)
朝花夕拾概括10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里头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散文,每一篇都像是鲁迅心里头那块最柔软地方的轻轻一触,让人读来既感动又感慨。
咱们就聊聊这十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一块儿回味下那些旧时光里的温情与哲思。
先说第一篇《狗·猫·鼠》,鲁迅在里头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表达了他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恶。
文章里头,鲁迅拿狗、猫、鼠这些小动物说事儿,其实是在讲人的事儿,让人读了之后,心里头那个味儿,啧啧,复杂得很。
接下来是《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回忆了他儿时的保姆长妈妈。
长妈妈虽然粗俗,但心地善良,给鲁迅买了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这事儿,鲁迅记了一辈子,每每提起,心头都是暖洋洋的。
你看,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哪怕是个保姆,也能给人带来一辈子的感动。
《二十四孝图》里头,鲁迅对那些封建孝道进行了批判。
他说,有些孝道故事,简直就是残忍的代名词,读来让人心里头不是滋味。
鲁迅这人啊,就是实在,有啥说啥,不藏着掖着。
《五猖会》写的是鲁迅小时候去看迎神赛会前被父亲强迫背书的事儿。
这事儿,鲁迅记得清清楚楚,那种无奈和压抑,到现在读来,都让人心里头沉甸甸的。
你说,这教育孩子,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儿地逼啊。
《无常》呢,鲁迅写了无常这个鬼的形象,说它公正无私,敢于直面黑暗。
无常在鲁迅眼里,成了正义的化身,而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反而成了鲁迅笔下的反面教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咱们都熟悉的,鲁迅回忆了他小时候在百草园玩耍的快乐时光,还有后来到三味书屋读书的事儿。
百草园里头的那些花草虫鱼,都成了鲁迅心头最美好的回忆。
到了三味书屋,虽然规矩多了,但鲁迅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父亲的病》里头,鲁迅写了他父亲患病期间的事儿。
那些庸医的误诊和乱治,让鲁迅心里头那个恨啊,恨自己当时无能为力,也恨那些庸医的无知和贪婪。
《琐记》写的是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事儿。
朝花夕拾每章的概括
![朝花夕拾每章的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e72f9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4.png)
朝花夕拾每章的概括《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共分为十二章,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以下是每章的概括:第一章:《朝花夕拾》本章主要描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家乡景物和人物的记忆,以及对大自然中绚丽花朵和美丽景色的感受。
第二章:《父亲的病》作者讲述了父亲因长年患病而受苦的经历,以及作者对父亲坚强意志和顽强生命力的敬佩之情。
第三章:《我的母亲》本章描写了作者母亲的形象,她的善良和辛勤工作,为家庭默默付出的母爱,以及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第四章:《记忆》通过回忆童年时期的生活,作者展示了一些贫民窟中的人物形象,揭示贫困和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
第五章:《故乡》本章主要描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农村生活和乡村风物的热爱,表达了对家乡土地深深的情感。
第六章:《祥林嫂》作者通过描写一个乡村妇女祥林嫂的故事,展示出她无私的爱和极度牺牲的精神,让读者思考社会的伦理观念。
第七章:《阿孩》本章以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小孩的形象,描述了他在贫困环境下的痛苦经历以及他对知识和求学的渴望。
第八章:《伤逝》作者以一个亲身经历为背景,揭示了生命短暂、死亡不可避免的真实,使读者对生命的价值和无常有所思考。
第九章:《南腔北调集》此篇是一部幽默散文,通过对不同地方方言和习俗的嘲讽,借用地域特色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陈腐文化的批评。
第十章:《野草》作者回忆起与友人赏花游玩的经历,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旧。
第十一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章描绘了百草园和琉璃厂两个不同世界中人们的生活模样,表现出两个阶级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冲突。
第十二章:《旧事重提》此篇散文通过回忆鲁迅小时候在旧城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再次呈现了旧时封建社会的苦难与黑暗,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以上是对《朝花夕拾》每章的简单概括,这本书通过作者各个亲身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示出了鲁迅先生对于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历史知识点】《朝花夕拾》每章的主要内容
![【历史知识点】《朝花夕拾》每章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38b61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7.png)
【历史知识点】《朝花夕拾》每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桨声灯影里的江南在这一章中,鲁迅回忆了他年幼时生活在浙江的江南地区的情景。
他描述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富饶的土地以及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
他提到了自己父亲的一些迷信行为,同时也揭示了江南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公正现象。
第二章:野草上的影迹第二章主要记录了鲁迅在北平读书时期的一些思考和触动。
他提到了自己初中时代的遭遇,以及对历史书籍的感悟。
此外,他也回顾了自己与冯至之间的友谊,并讲述了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第三章:狼和红花在这一章中,鲁迅回忆了他曾经参加的一个“爱国团体”的活动。
他描述了团体的一些活动,以及团体成员们的动机和意图。
鲁迅还反思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并对一些国家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
第四章:钟楼和蛇第四章主要以鲁迅在北京大学工作时的经历为背景。
他讲述了自己在学校的职责和困境,并揭示了一些教育体制上的问题和不公。
第五章:家这一章是鲁迅回忆自己与家人的故事。
他描述了家庭成员的性格和遭遇,以及自己对家庭的思考和情感。
同时,他也对中国家族观念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反思。
第六章:药第六章主要以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为中心。
他讲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住宿和学术活动等。
此外,他还对日本社会和文化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比较。
第七章: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在这一章中,鲁迅回顾了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及其后果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他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以及人们的痛苦和无助。
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了一些展望。
第八章:公全忠和毛孔第八章主要以鲁迅关于历史人物毛孔和公全忠的反思为主题。
他对毛孔和公全忠的形象进行了描绘和批判,同时也对历史评价的主观性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第九章:辛亥前后在这一章中,鲁迅回顾了辛亥革命及其后的社会变革。
他回忆了自己当时的体验和见闻,并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评价。
第十章:故乡最后一章是鲁迅回忆自己的故乡浙江的情景。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16894f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5.png)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第一章:儿时回忆这一章主要回顾了作者在儿时的生活中的一些记忆,如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与亲人相处等。
通过对这些回忆的描述,展示了儿时的无忧无虑和天真快乐。
第二章:春天在这一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儿时对春天的喜爱与向往。
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气息,以及春天给人带来的希望和生机,展现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之情。
第三章:冬天这一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对冬天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描绘冬天的寒冷和严寒,以及冬天给人带来的想象和感悟,展示了对冬天的喜爱与体验。
第四章:花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对花的喜爱和对花的感悟。
通过对花的色彩、形态和奇妙之处的描绘,以及对花的寓意和人生的启示的思考,表达了对花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第五章:动物这一章主要描绘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体验。
通过对各种动物形态、习性和特点的描述,以及对动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对动物世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第六章:风景在这一章中,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各种美丽的风景。
通过对大自然的山川、水流、云雾、日出日落等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敬畏。
第七章:人物这一章主要描绘了作者对一些人物的记忆和敬仰。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和事迹的描述,以及对他们的思考和评价,表达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伟大人物的敬佩。
第八章:时间在这一章中,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进行了思考。
通过回忆过去和对现实的观察,以及对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有限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九章:生活这一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对日常琐事、生活细节和对家庭、亲人的关怀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体验的思考,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第十章:自然在这一章中,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思考进行了描述。
通过对自然景色、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奇妙之处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各章主要内容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