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篇中的文化差异与英语写作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篇中的文化差异与英语写作摘要:从语篇层面考察,英汉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英汉语篇中的文化差异表现为因中西方不同的生存环境、地理状况、哲学传统、思维模式而产生的明显差异。英汉语篇中体现出的诸多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因此,只有在掌握英汉语篇的不同特征及其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关键词:语篇;文化差异;思维模式;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102-02

一、引言

语言承载文化又反映文化。当我们把语言看作一种活生生的自然现象,在语篇层面进行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时,同时也是在更为宏观的层面对中西方文化作一种新的审视。

胡壮麟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语篇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当代语篇研究的首创者哈里斯(z.s.harris)指出:“语言不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子中,而存在于连贯的话语中。”他旨在强调把语言作为有机整体来看待。

在英汉语篇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英语语篇通常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特征,在语言的组织上以形合为主,体现出较强的客体意识。与之相对,汉语语篇则通常呈现出螺旋式的逻辑特征,语言组织以意

合为主,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我们认为这与中西方文化模式与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试图借助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语篇中的文化差异与英语写作作一些探索。

二、英汉语篇差异及其文化成因之探讨

1、直线形结构与螺旋形结构

英语段落的发展呈典型的直线形,段落中的意思以有秩序的顺序清晰地相互联系它往往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意思,然后分点说明。在

展开中心意思的过程中,段落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自然地从每一个前面的句子中产生,已叙述过的内容不会再加以重复。从而使语篇具有了一种流动的感觉,即在原先意思表达的基础上不断向深入和高峰方向发展的感觉。例如:

①we can read of things that happened 5,000 years ago in the near east, where people first learned to write. ②but there are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even now people cannot write.

③the only way that they can preserve their history is to recount it as sagas—legends hand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of storytellers to another. ④these legends are useful because they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migrations of people who lived long ago, but none could write down what they did.

⑤anthropologists wondered where the remote ancestors of the polynesian peoples now living in the pacific islands came from.

⑥the sagas of these people explain that some of them came from indonesia about 2,000 years ago.

上述段落的发展模式为:①→②③→④{⑤⑥}。句①主要起过渡作用,描述的是一个已知信息,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来知晓近东5000年前发生的事情。句②由“but”一词把语义转折到本段的中心,句③对句②又做了进一步发展。这样,②③句就交待了本段的中心意思:至今尚没发明书写的地方靠传说(sagas)保存他们的历史。句④在句③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指出这些传说很有用。⑤⑥句则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对句④作了更深入的扩展。

而汉语语篇通常呈现出螺旋形结构。其根本特征是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反复述说,并在此过程中把意思发展开去。例如:

①北京猿人洞里堆积着好几层灰烬,有的厚达好几米,烧骨、烧石、烧糊的朴树籽很多,说明四、五十万年前,人类已能使用火,把对人类用火的历史的一般认识(十几万年到二十万年)推前到四、五十万年。②并且使我们知道北京猿人已能熟食。③他们既烧烤肉食,也烘烤植物。④这就为研究猿人阶段的生活提供了一些直接的证据。⑤厚厚的灰烬,说明北京猿人能长期保存火种。⑥也说明他们有比较固定的集群,延续若干世代,共同劳动和生活。

——《十万个为什么(19)人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97页。

这一科普性语篇以灰烬为描述中心,通过重复而在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展开。句①交代了本段的中心话题——灰烬,并且引出了本文的

第一个推断,即北京猿人已能使用火。句②承句①继续发展,引出第二个推断:北京猿人已能熟食。句③是对句②的扩展或者说补充,具体指出北京猿人熟食的内容。句④在语段中起过渡和强调作用,处于主语位置的“这”指代的应是由北京猿人洞里的灰烬推断出的北京猿人已能熟食动植物这一事实。句⑤没有沿着句④向前发展,即并未在句④中“这”所表达的语意基础上继续向前推断,而是折回句①中所述的中心话题“灰烬”,在“有的厚达好几米”的基础上推断出“北京猿人能长期保存火种”这一层意思。句⑥严格说来是在句④和句⑤基础上的共同推论。该语篇围绕灰烬作了不断地推论和展开,指出北京猿人能熟食,并能长期熟食,从而最终作出“他们有比较固定的集群,延续若干世代,共同劳动和生活”这一最重要的结论。

2、形合与意合

英汉语都非常重视语篇的连贯和语句衔接的紧凑。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种语言所采取的具体策略是不同的。英语语篇较多采用显性连接手段,如时体形式的时态变化,关系词、连接词的大量运用,一定的替代或指称照应等手段。而汉语语篇则更倾向于隐性的连接手段,即通常并不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或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现,而主要依赖于语境和语用因素蕴涵的连贯。它通常依靠语篇内部各语句之间意思的统一连贯,层次的自然衔接,以及语句结构的相似性等来达到语篇连贯、衔接紧凑的目的。这也体现了汉语语篇貌离神合的特点。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