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4《简单机械》1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教案
《第4节简单机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结构及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注意:杠杆的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O)(2)动力(F1)(3)阻力(F2)(4)动力臂(l1)(5)阻力臂(l2)l: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杠杆匀速转动(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或2112l l F F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为何要调节成水平位置平衡?倾斜状态力臂比杠杆上的刻度小,所以为了直接根据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把杠杆调节成水平位置。
4.杠杆的分类(1)2121F F l l <>、省力杠杆如:铡刀、铁锹;(2)2121F F l l ><、费力杠杆如:钓鱼杆;(3)2121F F l l ==、等臂杠杆如:天平。
注意:在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确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的方向用力,力臂是最长的,力是最省的。
5.人体上的杠杆二、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4.1《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的概念,从日常用品和生活工具中识别出杠杆;2.从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找到支点、动力和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杠杆识别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我过古代劳动人民的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事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2.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形成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十分熟悉,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杠杆的经验,对杠杆省力的印象比较深,但是对于使用费力杠杆原因不明,也就是说,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追其根本就是杠杆使用中遵循的规律是未知,所以杠杆平衡条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力臂、为什么要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还存在疑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布置合适的任务,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教学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三要素【教学难点】杠杆的支点的确定【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欣赏长城图片: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那么堆砌成雄伟的长城的石块是怎样搬运到高山上的呢?(学生思考)揭示答案:当然不是。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勤劳的,也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展示杠杆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吗?(板书:一、杠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二、杠杆的三要素的学习1.出示动画场景: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
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小组讨论分析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①杠杆的构造是一根硬棒;②杠杆在使用过程中会转动,转动时有一点固定不动;③杠杆受到两个力,一个力能使它转动,另一个力阻碍它转动。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认识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第四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感叹人类的智慧;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引入:同学们周末有没常去逛超市?当购物车遇到障碍物,怎么才能越过?师:同学不仅有生活体验,而且讲出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视频:生活中的杠杆活动一:一起交流使用方法,思考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完成判断题。
上图这些器具在你们肯定都见过吧!你还带了或了解生活中哪些器具呢?与你同组的同学一1、杠杆可以是一根软棒() 2、杠杆不一定是直的()1、动力和阻力一定位于支点两侧()2、动力和阻力一定方向相同()3、支点一定位于杠杆上()4、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归纳特点: 1)硬棒 2)固定点 3)受到力的作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问:为什么弯的也可以作为杠杆?动画:支点让杠杆动起来,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即为支点。
演示:这种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你们喜欢将这个力称之为?通常用大写的F再加一个角标,F1是动力,F2是阻力。
板书:阻力 F2活动二:生活中有很多杠杆。
请同学们以活动一中的图片为例,说明其支点、动力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可画示意图),还有其他例子吗?活动三:探究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刚才我们撬动小木块,大家都感觉非常轻松。
我们请班级中的大力士来参与一个实验,把长木条上的木块橇起来。
——结果:撬不起来探究:杠杆能否转动跟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什么呢?如何找证据?(同时在黑板上画图画出F1 F2 )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并不是支点和力作用点的距离。
3.4.1简单机械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理。
-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杠杆和滑轮的原理。
-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
-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 反思总结: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2. 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学生对滑轮组的理解和设计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Biblioteka 深入理解和掌握。解决办法:
1. 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加深理解。
2. 通过分组实验和设计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滑轮的原理和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和解答疑惑,突破难点。
教学总结:
然而,我也发现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杠杆平衡条件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辅导。此外,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
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杠杆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把杠杆识别出来。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在杠杆上确定杠杆的五要素。
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
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重点1.通过杠杆的生活实例指出杠杆的五要素;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准确找出力臂;2.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实例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并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感性知识,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对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能知道,并能正确的使用部分简单机械,但他们对它们的原理并不甚了解,所以,在教学中,从生活常见的实例入手,概括杠杆的共同点。
考虑到学生对力臂理解有一定困难,可首先回顾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够将动力臂与点到线的距离联系起来,并比较力臂的大小;对实验探究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应组织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识别杠杆。
2、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二)方法目标(认知策略)1、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用杠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4《简单机械》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主题】第四节简单机械.【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2.了解杠杆的定义及杠杆的五个要素;3.初步学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杠杆。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杠杆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便捷与每秒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杠杆的认识及杠杆的五要素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的作法三、教学准备课件;羊角锤拔钉子和用开瓶器开瓶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一:欣赏智慧的力量。
观看一段动画片的视频,引出课题: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活动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总结出什么是简单机械投影三副图,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三种机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提示学生从硬度、形状、运动形式等方面找。
活动三:总结出上述三种机械的共同点,得出杠杆的定义。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活动四:根据说总结出的杠杆的定义,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杠杆有哪些,最后教师在课件上投影出几种比较常见的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生了解在我们中国的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对杠杆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代埃及人在建金字塔时候就利用了杠杆。
投影工人用木棍(杠杆)橇石块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杠杆的同时,教师再点击左上角的图标进入杠杆的自述,为下面学习杠杆的五要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重点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下动力和阻力作用点,让学生会判断。
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简单机械知识,包括机械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功能等,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机械科学的应用意识与探索精神。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知识回顾、实验操作及案例分析。
(一)知识回顾1. 回顾《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常见机械种类,包括杠杆、滑轮、轮轴等。
2. 了解每种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二)实验操作1. 选择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如手摇式铅笔刀)进行观察与描述,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机械的运行原理。
2. 小组协作完成简单机械模型的制作(如滑轮组),记录制作过程并阐述模型功能。
(三)案例分析选取若干典型机械(如桥梁中的吊桥),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优点,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知识回顾部分,并形成简要的文字记录或思维导图。
2. 实验操作部分需小组合作完成,并提交小组作品照片或视频,以及详细的制作过程描述和模型功能说明。
3. 案例分析部分需结合课本内容与实际案例,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对案例的详细描述、应用原理的分析以及个人见解或思考。
4. 所有作业均需按时提交至指定平台或邮箱,并在作业中注明姓名、班级及学号。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准确性:知识回顾的准确性及对机械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创新性:实验操作中的创意及模型制作的独特性。
3. 团队协作:小组协作的默契程度及作品完成度。
4. 文字表达:案例分析报告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表达清晰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及建议。
2.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4.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促进交流与学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4《简单机械》1第一课时
B L1
D F2 B
L1
A
F1 L2 O
C
D
B
O
F E F1 L1 O
FE
F2
L2
拓展:挑战自我
垃圾桶可看作杠杆吗? 有几个杠杆?五要素在哪里?
F1
O
O
F1
F2
F2
寻找:自身的杠杆
F1
O F2
课堂小结
本课时学习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
1、杠杆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 转动,杠杆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请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
请找出杠杆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
F1
F2
F1
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 的(垂直)距离(L1)
F1
O
L1 动力臂
L2 阻力臂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F2
(垂直)距离(L2)
小结杠杆五要素
F1 动力
L1 动力臂
支点 O
阻力臂 L2
F2 阻力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画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规则作法要用到 虚线,直角符号、大括号)。
第四节 简单机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 2.了解杠杆的定义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 3.初步学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生产生活中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挖掘机
推土机
起重机
这三个机械有 什么共同特点
上例中的共同点: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 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第三章 第4节 简单机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简单机械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
2. 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如杠杆原理、轮轴原理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机械制作。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阅读教材中关于简单机械的章节,理解各种类型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2. 观察识别: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简单机械实例,如自行车的链条传动、手摇抽水机等,识别这些实例中使用的简单机械类型,并尝试描述其工作原理。
3. 动手制作:学生可以自选材料(如木条、橡皮筋、铁丝等),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或轮轴模型。
要求写出制作过程,并解释所选材料的原因。
4. 思考讨论:在小组内讨论简单机械的应用和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简单机械。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要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不能依赖他人。
2. 观察细致:观察校园内的简单机械实例时,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3. 动手实践:动手制作模型时,要求学生对所选材料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选择,保证制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 讨论合作:在小组内讨论和思考问题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四、作业评价1. 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目标,对简单机械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情况:根据学生制作的模型是否正确、材料选择是否合理、讨论是否积极参与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创新性:鼓励学生创新,在作业中是否有新的想法和实践,如使用不同的材料或创新制作方法等。
4. 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作业中是否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要及时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说明,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
3. 鼓励学生对教师反馈进行再次思考和实践,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对简单机械的理解和掌握。
3.4简单机械练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他们基本能够掌握滑轮组和杠杆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滑轮组和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安全注意事项不够重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滑轮组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运用滑轮组和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1)滑轮组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推导和理解;
(2)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解决办法:
(1)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
(2)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步突破。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黑板等教学工具,以便于教师展示教材内容、分享多媒体资源,并进行板书和标注。
6.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包括问题探究、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7.网络资源:提前搜索并整理与本节课相关的网络资源,如科学知识讲解视频、科学家介绍、简单机械应用案例等,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滑轮组和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4.5简单机械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2. 教学难点
- 力矩概念的理解:力矩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的核心,学生对力矩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图示来辅助理解。
-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学生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何准确地记录数据、如何从数据中提炼信息并进行分析,是教学难点。
- 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学生需要理解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和优化简单机械的使用,以达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入手,需要教授他们解题的步骤和策略。
举例解释:
- 在讲解力矩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力矩的计算方法(力乘以力臂),可以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力臂的不同位置对力矩的影响,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收集简单机械的实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这些实例中的简单机械原理。
- 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解决实际问题或提高工作效率。
- 探索实验:进行课后实验,如制作一个杠杆、滑轮组等,亲身体验简单机械的力和运动关系,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解答: 力矩 = 力 × 力臂 = 50N × 0.25m = 12.5Nm。
例题5: 一个斜面高度为4米,长度为8米。如果施加一个160N的力,求斜面另一端的力。
解答: 斜面的机械优势 = 高度 / 长度 = 4m / 8m = 0.5。所以输出力 = 输入力 / 机械优势 = 160N / 0.5 = 320N。
-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简单机械。
科学九年级上浙教版3.3认识简单的机械教案
3.3认识简单机械(第一部分:杠杆)本部分共4课时第1课时:认识杠杆教学目的:1. 知道什么是杠杆。
2. 知道杠杆的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两力(动力、阻力),两臂(动力臂,阻力臂)。
3. 理解力臂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或幻灯片展示繁忙的码头、现代建筑工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机械,这些机械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所有复杂的机械都是由许多简单元件组成的,所以我们学习机械应当从最简单的机械开始。
二、新课教学:(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演示:开瓶器开瓶或羊角锤拔铁钉等生活在中常见杠杆事例指出:开瓶器就是一种被称为杠杆的简单机械。
引入: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
”这说明杠杆能产生巨大的力。
那什么是杠杆呢?[演示]撬棒撬石头的投影片或动画。
师生共同得出杠杆的基本特征:①在力的作用下会转动;②在转动时,杠杆有一个点是不动的。
进而归纳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提问:杠杆是不是一定是直的?“硬棒”如何理解?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硬棒”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是各种各样,可以是方的、圆的等。
2、杠杆的五要素对照杠杆撬石头投影片讲杠杆结构。
演示:开瓶器开瓶或羊角锤拔铁钉的实验,以及播放动态视频画面,分析得出杠杆的要素:支点、动力、阻力。
教师再结合撬棍来分析得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表示)。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4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杠杆
次数 F1/N
1
动力臂 动力 阻力 阻力臂
l1/cm 杠动杆力的臂 平F2衡/N 条件l2/cm
数据记录表格为:
阻力 阻力臂
2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F1L1=F2L2
生活中的杠杆
F1
o l2
l1 F2
请仔细观察,利用撬棒撬石头时,它的动力臂 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是省力了? 还是费力了呢?
请仔细观察,利用撬棒撬石头时,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呢?
的一条直线。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② 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杠杆
阻 请赛艇的船浆在划水时,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呢?使用费力的杠杆,有什么好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L1或L2。
杠杆
请画出下图中杠杆的力臂
F
O
BAOBA源自图1图2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状态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作缓慢匀速 转动时的状态。
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所需器材】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 •【实验结论】 •【启发联想】
杠杆的平衡条件
处呢?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力
的 请仔细观察,利用撬棒撬石头时,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时,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呢?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作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L1或L2。 ② 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浙教版初中科学9年级上册】3.4简单机械
Little Tsinghua Education Tutorial Station3.4 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杠杆模型的相关分析、画图、熟练运用杠杆平衡公式。
2、进一步掌握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3、认识人类使用机械的进程,以辨证的观点了解各种机械的优缺点。
4、理解在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实验中的多次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1、如何在实物中分析杠杆的要素。
2、滑轮的绕法。
3、转动过程中力的大小变化,杠杆平衡判断。
教学过程: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2)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杠杜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找支点是第一步,也是关键,告诉学生可让杠杆转一下)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在实际确定动力时,要看我们使用杠杆工作时为了达到预期目的,需要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能使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不论是哪个物体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和确定动力时的方法相同,由力的转动效果来决定,阻碍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就是阻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动力作用线就是通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动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所画的垂线长,也就是几何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就是:F 1·l 1=F 2·l 2或写成比例式:21F F =12l l①右图是脚踏式垃圾桶 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C.ABC为省力杠杆D.A′B′C′为省力杠杆②如右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增大,然后减小D.先减小,然后增大③右图,OA=25cm,OB=20cm,OC=20cm,AC=15cm,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示数为()A.36N B.45NC.50N D.60N作示意图,请在图中分别标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简单机械 第1课时(34页教案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简单机械》第1课时教学设计出示图片:开瓶器利用开瓶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将瓶盖打开。
开瓶器就是一种被称为杠杆的简单机械。
那么,杠杆有什么特征呢?活动:观察图中各种工具,说出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钳子起子板手剪子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有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是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简单机械。
杠杆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的条件(1)有力的作用(2)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3)是硬的,受力不发生形变或不宜发生形变。
3.杠杆五要素支点O 、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观察图片中各种工具,总结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的特征观察图片并说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能力.帮助学生记忆理用硬棒撬动石头(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叫做支点;(2)动力: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
4.杠杆五要素的几点说明(1)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来确定。
(2)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3)动力和阻力可以在支点两侧,也可在支点同侧;学生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理解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当力作用在支点时力臂为零。
(5)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5.画力臂的步骤(1)辨认杠杆;(2)先找支点O;(3)画出动力和阻力;(4)画出力的作用线;(5)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L,即为力臂。
思考与讨论:在生活和生产中,你还能举出杠杆的其他实例吗?请你找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缝纫机踏板学生学习画力臂的步骤学生思考回答并举例说明掌握画力臂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杠杆的五要素用钉锤撬钉子6.人体的杠杆人体的杠杆系统,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骨——一根硬棒;(2)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3)两根骨之间可以活动的关节——支点;(4)移动肢体或物体——阻力的来源。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简单机械”。
我们将从概念认识、应用及在生活实例中的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究。
重点涵盖斜面、杠杆、滑轮等基本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通过这些主题深化学生对机械基本特性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如斜面、杠杆、滑轮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分类。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提问:教师将在课堂提问中,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学生需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记录及结论。
3. 课堂表现: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互动性及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4.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包括简答题或选择题等,用于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拉门、吊车等)引出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详细讲解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分类。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类型简单机械的工作过程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内交流实验观察结果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简单机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后作业,包括简答题或选择题等,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3.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六、学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简单机械这一主题展开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4 简单机械 学案设计
简单机械【学习目标】1.知道几个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2.知道几个滑轮的组合。
【学习重难点】1.充分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原理。
2.熟练运用各类简单机械。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指出所列工具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剪刀_____;扳手_____;钻头_____。
2.滑轮可分为动滑轮和_____。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
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得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有用功为_____J。
总功为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4.如图所示。
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100N。
物体B重60N。
当B匀速下降时,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N。
5.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
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_____。
二、达标检测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2.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能省力B.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如果所示,滑轮组提升重600N的物体,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它所用的拉力为()A.200NB.150NC.100ND.75N4.如图所示,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要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F1和F2相比较()A.F1比较小B.大小相同C.F2比较小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A.DFB.ODC.OCD.O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主题】第四节简单机械.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了解杠杆的定义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3.初步学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分析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杠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杠杆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便捷与每秒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认识及杠杆的五要素
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的作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羊角锤拔钉子和用开瓶器开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活动一:欣赏智慧的力量。
观看一段动画片的视频,引出课题: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活动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总结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投影三副图,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三种机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提示学生从硬度、形状、运动形式等方面找。
活动三:总结出上述三种机械的共同点,得出杠杆的定义。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活动四:根据说总结出的杠杆的定义,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杠杆有哪些,最后教师在课件上投影出几种比较常见的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生了解在我们中国的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对杠杆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代埃及人在建金字塔时候就利用了杠杆。
投影工人用木棍(杠杆)橇石块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杠杆的同时,教师再点击左上角的图标进入杠杆的自述,为下面学习杠杆的五要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重点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下动力和阻力作用点,让学生会判断。
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
活动五: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师介绍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对画法进行总结。
学生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练习,其实也是和课堂讲学稿相配套的练习画图,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活动六:寻找:自身的杠杆,其实是书本P79中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手臂上的杠杆。
用动画来展示我们手臂上的杠杆,有利于后面在手臂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在手臂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活动七:课堂小结,让学生起来对本节课作一个大概的总结,概括出知识要点,老师再呈现本节课的小结。
板书设计: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