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3636a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e.png)
学会呼吸锻炼
教育患者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如深呼吸、咳嗽等,有助于改善呼吸 功能并预防肺部感染。
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教育患者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等,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管道,具有调节气流 、发声等功能。
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氧气和二氧 化碳交换、代谢等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是 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
防御功能
呼吸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能够过滤、阻挡外部有害 物质。
代谢功能
呼吸系统参与代谢过程, 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某些 药物的代谢。
控制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病例;开展群体性抗结核药物预防治疗。
06 健康教育在呼吸系统疾病 中的作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焦虑和抑郁
通过教育患者如何应对疾病带 来的情绪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负
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睡眠质量
诊断与治疗
诊断
肺癌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痰液检 查、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活检等。
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预防与控制
预防
戒烟、避免职业暴露、减少空气污染等是预防肺癌的 重要措施。
控制
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定期 进行肺癌筛查是控制肺癌的重要手段。
体征
教育患者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如深呼吸、咳嗽等,有助于改善呼吸 功能并预防肺部感染。
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教育患者如何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等,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管道,具有调节气流 、发声等功能。
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氧气和二氧 化碳交换、代谢等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是 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
防御功能
呼吸系统具有防御功能, 能够过滤、阻挡外部有害 物质。
代谢功能
呼吸系统参与代谢过程, 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某些 药物的代谢。
控制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病例;开展群体性抗结核药物预防治疗。
06 健康教育在呼吸系统疾病 中的作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焦虑和抑郁
通过教育患者如何应对疾病带 来的情绪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负
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睡眠质量
诊断与治疗
诊断
肺癌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痰液检 查、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活检等。
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预防与控制
预防
戒烟、避免职业暴露、减少空气污染等是预防肺癌的 重要措施。
控制
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定期 进行肺癌筛查是控制肺癌的重要手段。
体征
第二篇呼吸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
![第二篇呼吸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d9580faf1ffc4fff47ac43.png)
-
3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
Respiratory tract
◦ 鼻Nose
◦ 咽Pharynx
上呼吸道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 喉Larynx
◦ 气管Trachea
下呼吸
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 支气管Bronchi
肺
-
4
鼻The Nose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
最大努力呼出的气量为肺活量)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 能力
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volume :单位时间内出或者入 肺的气体总量
◦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呼吸频率
-
3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外鼻external nose
◦ 由骨和软骨构成支架,覆以皮肤
鼻腔nasal cavity
➢ 三个鼻甲,鼻道
➢ 鼻腔黏膜:嗅部和呼吸部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额窦、蝶窦、上颌窦、筛窦
-
5
-
6
-
7
喉The Larynx
是呼吸道,也是发音的 器官
位置:成年人 C4-C6, 以软骨为支架构成:
第二篇 呼吸系统常见疾 病
-
1
呼吸系统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2
呼吸系统
作用
◦ 提供气体交换,吸入O2 ,排除CO2。 ◦ 具有嗅觉和发声、参与血液PH调节等的功能。
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ecfa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d.png)
症状表现
高热、咳嗽、咳痰、胸痛,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发绀等症状。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 疾病者。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定义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持 久性扩张并伴有支气管壁 的破坏。
易感人群
儿童期患有麻疹、百日咳 等疾病者,以及有家族遗 传史者。
症状表现
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 (或)反复咯血。
接种疫苗
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 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保证机体氧供和二氧化碳排出。
预防呼吸道感染
降低肺炎、支气管炎等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睡眠、减轻疲劳、增强免疫 力等。
呼吸系统保健的方法与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 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有害因素
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和颗粒物质。
呼吸锻炼
深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 方法,增强呼吸肌力量和 肺活量。
主要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和 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
呼吸困难。
胸闷等。
起源于肺部细胞的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 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
02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
症状
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头痛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病因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 等。
预防措施
易感人群
长期吸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呼 吸功能,严重者可出现呼 吸衰竭。
对循环系统的危害
引起肺动脉高压,增加心 脏负担,易导致慢性肺源 性心脏病。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PPT)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6f1b93a1c7aa00b52acb68.png)
(一)病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 病毒、麻疹病毒等。
(二)病理变化
肉眼:肺轻度肿大,色暗红。
镜下:肺间质显著增宽 支气管腔、肺泡腔内空虚 或仅见少量浆液和少数单核细胞 透明膜形成,出血 上皮增生,多核巨细胞形成,病毒包涵体 继发细菌感染
(四)临床联系
刺激性干咳、发热,血白细胞不升高或降低 ,淋巴细胞减少。 缺氧症状(呼吸困难、发绀、严重者出现呼 吸窘迫) X线:斑片状模糊阴影 咳黏液脓性痰,痰中带血。
1cm,色暗红、灰黄色, 质实,下叶背侧较多。
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
细支 气管
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
镜
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脱落上皮细胞
下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 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浆液
小叶性肺炎
(四)病理临床联系
• 咳嗽:炎性渗出物刺激支气管引起。 • 咳痰:化脓性炎时,脓性渗出物。 • 气喘:病变重者,肺换气功能障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
(一)概述
➢性质:急性纤维素性炎症 ➢范围:肺段、大叶 ➢人群:青壮年,男性居多 ➢病程:一周左右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90% 由 肺 炎 球 菌 引 起 , 其 中3型的毒力最强。少数 由其他化脓菌引起。
2.诱因
寒冷、疲劳、酗酒、感冒、 麻醉、糖尿病、肝肾疾病。
肺大叶实变
镜下
纤维素性炎
无组织坏死,肺泡壁完整
预后
较好
小儿、年老 体弱 化脓性炎 肺小叶 两肺下叶背侧多,病灶小 散在实变 化脓性炎,肺组织有破坏
较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1722d7960590c69ec376a0.png)
等 孕妇慎用
磷酸可待因
麻醉性中枢镇咳剂 有镇痛作用 有便秘、呼吸抑制 不可久服,以防成瘾
三、中药
中药止咳以祛痰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咳嗽排出痰 液,从而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中医看病讲究辩证,咳嗽药也有寒与温的区别 若不明白辨证,可能会加重病情。
中药
温化寒痰剂:祛痰止咳冲剂、橘红痰咳颗粒 清热化痰剂 :急支糖浆、 鲜竹沥、蛇胆川贝液 润肺化痰剂: 蜜炼川贝枇杷膏
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的常见病
肺癌↑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结核↑ 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致肺部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咳嗽 咳痰 咯血 呼吸困难 胸痛
咳嗽
咳嗽的性质
咳嗽无痰或痰量少→干性咳嗽
急性咽喉炎 急性支气管炎 胸膜炎 轻症肺结核
若咳嗽伴有咳痰困难,则应使用祛痰药,慎用镇咳药, 否则积痰排不出,易继发感染,并阻塞呼吸道,引起窒 息。
一 祛痰剂分类
恶心祛痰剂 氯化铵 粘液溶解剂 溴已新 化痰片(羧甲半胱胺酸) 痰易净(乙酰半胱胺酸) 氨溴索(沐舒坦) 舍雷肽酶 糜蛋白酶
沐舒坦----全肺动力型祛痰剂 商品名:沐舒坦 (Mucosolvan) 成分名: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cl)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1)
痰的性状
粘液性 浆液性 脓性 粘液脓性 浆液血性 血性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2)
痰量少 急性呼吸道炎症
痰量多、与体位有关、分层现象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支气管胸膜瘘
痰有恶臭味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3)
痰由白色泡沫或粘液状转为脓性 多为细菌感染
磷酸可待因
麻醉性中枢镇咳剂 有镇痛作用 有便秘、呼吸抑制 不可久服,以防成瘾
三、中药
中药止咳以祛痰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咳嗽排出痰 液,从而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中医看病讲究辩证,咳嗽药也有寒与温的区别 若不明白辨证,可能会加重病情。
中药
温化寒痰剂:祛痰止咳冲剂、橘红痰咳颗粒 清热化痰剂 :急支糖浆、 鲜竹沥、蛇胆川贝液 润肺化痰剂: 蜜炼川贝枇杷膏
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的常见病
肺癌↑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结核↑ 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致肺部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咳嗽 咳痰 咯血 呼吸困难 胸痛
咳嗽
咳嗽的性质
咳嗽无痰或痰量少→干性咳嗽
急性咽喉炎 急性支气管炎 胸膜炎 轻症肺结核
若咳嗽伴有咳痰困难,则应使用祛痰药,慎用镇咳药, 否则积痰排不出,易继发感染,并阻塞呼吸道,引起窒 息。
一 祛痰剂分类
恶心祛痰剂 氯化铵 粘液溶解剂 溴已新 化痰片(羧甲半胱胺酸) 痰易净(乙酰半胱胺酸) 氨溴索(沐舒坦) 舍雷肽酶 糜蛋白酶
沐舒坦----全肺动力型祛痰剂 商品名:沐舒坦 (Mucosolvan) 成分名: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cl)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1)
痰的性状
粘液性 浆液性 脓性 粘液脓性 浆液血性 血性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2)
痰量少 急性呼吸道炎症
痰量多、与体位有关、分层现象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支气管胸膜瘘
痰有恶臭味
痰的性状、量及气味(3)
痰由白色泡沫或粘液状转为脓性 多为细菌感染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完整版x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ppt课件完整版x](https://img.taocdn.com/s3/m/e84dd0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5.png)
换。
胸膜腔
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 在腔隙,内有少量液体
起润滑作用。
呼吸肌
包括肋间肌和膈肌,是 实现呼吸运动的动力来
源。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呼吸运动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通过神经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体液 中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氢离子等也能刺激呼吸中枢, 调节呼吸运动。
肺通气与肺换气的关系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而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 之间的气体交换。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等。
预防策略
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 、加强锻炼和呼吸肌训练等。同 时,积极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 和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风
险。
05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 面因素共同作用。
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等。
病理生理
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重塑, 气流受限可逆性逐渐减弱 。
预防措施
戒烟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措施,同时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加强职 业防护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07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简介
肺结核
定义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 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
染最为常见。
诊断
胸部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痰结 核菌检查等。
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等。
临床表现
长期咳嗽、咳痰、喘息、胸闷、 呼吸困难等,急性加重时症状更 为明显。
诊断依据
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 等综合分析确定。肺功能检查是 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胸膜腔
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潜 在腔隙,内有少量液体
起润滑作用。
呼吸肌
包括肋间肌和膈肌,是 实现呼吸运动的动力来
源。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呼吸运动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通过神经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体液 中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氢离子等也能刺激呼吸中枢, 调节呼吸运动。
肺通气与肺换气的关系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而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 之间的气体交换。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等。
预防策略
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 、加强锻炼和呼吸肌训练等。同 时,积极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 和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风
险。
05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 面因素共同作用。
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等。
病理生理
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重塑, 气流受限可逆性逐渐减弱 。
预防措施
戒烟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措施,同时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加强职 业防护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07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简介
肺结核
定义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 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
染最为常见。
诊断
胸部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痰结 核菌检查等。
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等。
临床表现
长期咳嗽、咳痰、喘息、胸闷、 呼吸困难等,急性加重时症状更 为明显。
诊断依据
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 等综合分析确定。肺功能检查是 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呼吸一科健康教育PPT课件
![呼吸一科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37c6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2.png)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理解患者的感受,建 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提供信息和教育
向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患 者树立积极 的治疗态度。
鼓励放松和应对技巧
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 呼吸、冥想等。
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通过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 任和理解,提高医患之间的合作意愿 。
促进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教育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使其能够主动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 疗效果。
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PPT课件
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向患 者展示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
方便患者理解和记忆。
宣传册和手册
肺癌
起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是 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症状
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 体重下降等,晚期可能出现转 移症状。
治疗
根据肺癌分期和病理类型,选 择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 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预防措施与健康生活习惯
01
02
03
04
戒烟
戒烟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最重 要的措施之一,可以显著降低 COPD、哮喘和肺癌的风险。
。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部位, 具有调节空气流量和防止食物 进入气管的作用。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管 道,负责将空气引导到肺部。
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 责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呼吸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 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人 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min(按年龄) • 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 次/min,按年龄,排
除体温升高 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 压升高、毛细血管再 充盈时间延长(>2 秒) • 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 升高,心脏射血分数 可异常。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 重型。及时发现上述 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5期(恢复期)
•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 • 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
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以下表现之一提示重症病例
•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
、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 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 例可无皮疹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 在此期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 岁为主 • 呼吸异常:呼吸增 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 30~40
(一)、上呼吸道疾病预防
临床表现: 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起 病较急,咽干,同时出现流鼻涕,2-3天后有 的病人感到全身酸痛可伴咽痛,一般一周内基 本恢复。 预防: 患者最好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传染给他 人。如果在冬季最好带口罩。
治疗分类
p 行为治疗: 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
雾霾
呼吸系统疾病
流感
咽咽炎炎
呼吸系统含义
•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 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鼻腔 咽 喉 气管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疾病概括
据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 病死亡原因的统计,呼吸系统疾病 (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 占第四位(13.1%),在农村占第 三位(16.4%)。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 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 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 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 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
支气管
呼吸道 通气、清洁、 温暖、湿润 空气
肺
气体交换
的主要部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气管炎
气胸
常见呼吸 疾病分类
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球菌性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原因
免 疫 功 能 失
植 物 系 统 紊
酸 性 体 质
调
乱
呼 吸 道 感 染
如何预防和改善酸性体质
p 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对体液酸化影响很大。适量运动以及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 嗜好。
• 发病年龄: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为主 •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 • 主要表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
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障碍 • 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分期(2012年)
•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第5期(恢复期)
p 不吃宵夜 通常晚上八点过后进食就称之为宵夜。因晚上人体活动力低,且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
因此食物留在肠子理会变酸、发酵、产生毒素,使体质变酸。 p 要吃早餐 人体在凌晨 4 : 30 体温达到最低点,血循会变慢,如果睡太晚再加上不吃早餐,血
液循环变慢,氧气减少,形成缺氧性燃烧,会使体质变酸。 p 调整饮食结构,酸碱食物的比例建议为 20 ∶ 80 。 多喝碱性离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纯净、可乐等。如果体质偏酸性,可多实用碱性食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p 药物治疗: 跟住发病原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选择合
适的药物对症处理。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
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
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 肺水肿 •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 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 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 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 外其他感染因素 • 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物,例如糙米、蔬菜水果,另外海藻类食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体重反应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与否,在于您平日的保健,多一分关心,将多一些健
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与下 呼吸道感染;
多由病毒引起来的,根据流行病 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 冒,咽炎和支气管炎
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 择有效的药物
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
最好戴口罩 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
概述
•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 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或窘迫、呼吸减慢或节律异常, 口
唇紫绀, 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 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
出现 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 此期病例属 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除体温升高 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 压升高、毛细血管再 充盈时间延长(>2 秒) • 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 升高,心脏射血分数 可异常。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 重型。及时发现上述 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5期(恢复期)
•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 • 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
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以下表现之一提示重症病例
•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
、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 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 食欲不振等症状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 例可无皮疹
•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 在此期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 岁为主 • 呼吸异常:呼吸增 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 30~40
(一)、上呼吸道疾病预防
临床表现: 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起 病较急,咽干,同时出现流鼻涕,2-3天后有 的病人感到全身酸痛可伴咽痛,一般一周内基 本恢复。 预防: 患者最好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传染给他 人。如果在冬季最好带口罩。
治疗分类
p 行为治疗: 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
雾霾
呼吸系统疾病
流感
咽咽炎炎
呼吸系统含义
•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 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鼻腔 咽 喉 气管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疾病概括
据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 病死亡原因的统计,呼吸系统疾病 (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 占第四位(13.1%),在农村占第 三位(16.4%)。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 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 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 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 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
支气管
呼吸道 通气、清洁、 温暖、湿润 空气
肺
气体交换
的主要部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气管炎
气胸
常见呼吸 疾病分类
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球菌性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原因
免 疫 功 能 失
植 物 系 统 紊
酸 性 体 质
调
乱
呼 吸 道 感 染
如何预防和改善酸性体质
p 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对体液酸化影响很大。适量运动以及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 嗜好。
• 发病年龄: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为主 •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 • 主要表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
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障碍 • 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分期(2012年)
•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第5期(恢复期)
p 不吃宵夜 通常晚上八点过后进食就称之为宵夜。因晚上人体活动力低,且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
因此食物留在肠子理会变酸、发酵、产生毒素,使体质变酸。 p 要吃早餐 人体在凌晨 4 : 30 体温达到最低点,血循会变慢,如果睡太晚再加上不吃早餐,血
液循环变慢,氧气减少,形成缺氧性燃烧,会使体质变酸。 p 调整饮食结构,酸碱食物的比例建议为 20 ∶ 80 。 多喝碱性离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纯净、可乐等。如果体质偏酸性,可多实用碱性食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p 药物治疗: 跟住发病原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选择合
适的药物对症处理。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
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
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 肺水肿 • 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 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 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 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 外其他感染因素 • 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物,例如糙米、蔬菜水果,另外海藻类食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体重反应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与否,在于您平日的保健,多一分关心,将多一些健
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与下 呼吸道感染;
多由病毒引起来的,根据流行病 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 冒,咽炎和支气管炎
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 择有效的药物
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
最好戴口罩 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
概述
•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 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 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 •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 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或窘迫、呼吸减慢或节律异常, 口
唇紫绀, 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 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
出现 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 此期病例属 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