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___第二章_烃和卤代烃_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教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教学目的: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 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教程: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思考与交流]P28完成P29图2-1结论:P292、结构和化学性质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思考与交流]P29化学反应类型小结完成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
得出结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思考与交流]丙稀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导学在课堂P36[学与问]P30烷烃和烯烃结构对比完成课本中表格[资料卡片]P30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应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P32 思考: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A CH 2=CHCH 3B CH 2=CHCH 2CH 3C CH 3CH =C(CH 3)2D CH 3CH =CHCl答案:D三、炔烃1)结构: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实验装置: P.32图2-6注意事项:a 、检查气密性;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c 、气体收集方法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1)因电石中含有 CaS 、Ca 3P 2等,也会与水反应,产生H 2S 、PH 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体会有难闻的臭味;(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NaOH 和CuSO 4溶液)(3)H 2S 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H 2S 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溴反应,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验造成干扰。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烷烃 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1、烷烃:仅含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
通式: (n≥1)2、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 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 (n≥2)(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3、写名称或结构简式CH 3Cl 一氯乙烷 CH 3CH 2Cl 2CH 3CH 2CH 2Cl CH 3CHClCH 3 CH 3CHClCH 2ClCH 3CCl 2CH 3 CH 2=CH —CH=CH 2【教学过程】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思考与交流]P28表2—1和表2—2: 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1)熔、沸点和密度: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 。
相对密度逐渐 ,但都比水的密度 。
(2)状态: 由气态(分子中碳原子数n≤ )逐渐过渡到液态(5≤n ≤16)、固态(17≤n)。
(新戊烷在常温下为气态)(3)溶解性: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练习】: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或烯烃的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2)乙烯与溴的反应:_________(3)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 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当堂消化。
学案组编人: 张文奇 审核人: 孙文军 编号:GEHXXA5301H u a X u e X u e A n高二化学2、有机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 或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烃的卤代反应。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 (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本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21脂肪烃 教案
三、课时安排 第一节 脂肪烃 3 课时 第二节 芳香烃 2 课时 第三节 卤代烃 3 课时 复习与机动 2 课时
第 1 课时
主备人:郑仟
教学目的:
第一节 脂肪烃
总第 1 课时
成员:田广文 王自安 李普 何晓 柴风翊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NaOH 和 CuSO4 溶液) (3)H2S 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 H2S 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溴反应,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 验造成干扰。
(4)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
1、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应剧烈,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反应;
2、反应放出大量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壁仪器,容易因胀缩不均,引起破碎 ;
[思考与交流]P29 化学反应类型小结 完成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得出结论: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聚合反应: [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及建议
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必修II学习了几个典型有机物代表后,学生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初步从理论上掌握有机物组成与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了有机物本章主要介绍各类烃和卤代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制法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是对上一章理论学习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与演译过程,同时为下一章进一步学习其它烃的含氧衍生物奠定基础,巩固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1、内容分为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三大块,按组成与结构不同进行质分块,突出官能团的性质和比较。
2、采取呈现方式主要是用对必修II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并补充新的性质(如顺反异构、乙炔的制取及性质、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由点到面”的完善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学会的对比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初步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和化学研究的方法。
3、丰富和巩固了化学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章几乎涉及了有机化学的所提及的各类反应,充分复习了已学知识;同时也为下一章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打下基出。
4、比较必修II中有机内容和本章的学习编排充分体现了非线性的螺旋梯次递进学习规律。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在过去编写的多套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知识是基本都是一步到位在高二下半学期的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与有机物有关的知识,放在必修II介绍基础的物质的性质,形成初步的概念,在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作为核心内容介绍。
1、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1.新课程标准内容的要求减少,难度降低,比较注重生活。
2•新课标注重以代表物质入手,从如何研究这一类物质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更多地需要从不同类别的有机物,其结构上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更多的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从新教材的篇幅上看,内容基本和原教材内容相似,只是在部分顺序不同,通过比较: 新教材增加了如下内容:(1)烯烃的顺反异构(2)炔烃的制备中注意事项(特别是除杂方面)(3)卤代烃的用途和危害。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2.2 芳香烃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学案
第二节《芳香烃》【教学目标】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
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知道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一、苯1、苯的结构:(1)分子式:____C6H6____;(2)结构简式:____________;(3)空间结构:苯分子中___6___个碳原子和___6___个氢原子共面,形成____正六边形___,键角为120°,碳碳键是介于__单__键和__双__键之间的____特殊化学键____。
2、物理性质:苯是__无__色,带有特殊气味的__有__毒(填“有”或“无”)液体,密度比水__小__,__易__挥发,__不__溶于水。
二、苯的化学性质: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
(1)取代反应¡é¨´苯与溴的反应: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é¨²苯的硝化反应:苯与__浓硝酸__和__浓硫酸__的混合物共热至50??~6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应:在Ni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苯的氧化反应¡é¨´可燃性: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浓烟___,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
¡é¨²苯___不能___(填?°能?±或?°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三、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1)溴苯的实验室制取¡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装置中的导管具有导气、冷凝回流的作用。
¡é¨²将苯和少量液溴放入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人教社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设计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车琳教学内容:卤代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充分认识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
(2)、初步形成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分析它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思路。
(3)、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有机化学反应,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
2、过程与方法(1)、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充分理解卤代烃的性质。
(2)、能依据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卤代烃的性质在有机综合题中的分析运用,体会“卤代烃”在有机物转化、推断、合成中具有“桥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及条件教学难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及条件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谈话讨论教学进程【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1、卤代烃定义:官能团:原子组成的特点:卤代烃的分类:⑴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
⑵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
⑶按烃基种类分:。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或 .卤代烃溶于水,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有些卤代烃是有机合成的主要原料。
纯净的溴乙烷是(状态),沸点38.4℃,密度比水,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通常情况下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而升高。
2、溴乙烷分子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结构式:颜色:状态:溶解度:密度:沸点:溴乙烷的核磁共振氢谱的特点: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由于C-Br键极性较强,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溴乙烷与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写出该化学方程式:消去反应:定义:溴乙烷与溶液共热.写出化学方程式:【课堂讨论】(争做课堂主人!)(一)预习检查,或预习演说(5分钟)(二)、实验探究(15分钟)1、设计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实验仪器:(搭建中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反应方程式:并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证明试验中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变成了溴离子?(2)如何检验生成物中有乙醇?2、有人对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右图 所示方案来检验反应中是否有乙烯生成。
选修五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第三节 卤代烃教案卤代烃教学设计定稿
2、充分振荡、放入水浴中加热。(如果反应发生,Br-会在哪一层液体中存在?)
3、用滴管小心吸取部分上层液体,移入另一支盛有1mL2mol/L的硝酸的溶液中,目的是什么?(中和NaOH,使溶液呈酸性)
4、加入2~3滴2%的AgNO3溶液,目的是什么?(检验Br-)观察现象。(迅速生成淡黄色沉淀)
环节二:溴乙烷的结构及性质预测
【展示模型】展示乙烷和溴乙烷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溴乙烷可以看成是乙烷中的1个H被Br取代的产物。
【学生活动】请完成下表,分析Br原子取代乙烷中的H原子之后,对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预测溴乙烷断键的位置。
乙烷
溴乙烷
结构式
结构特点(是否饱和?共价键类型)
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
化学反应中断键位置
环节四溴乙烷消去反应
【过渡】在上述反应中,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只把NaOH的水溶液换成是NaOH乙醇溶液,则又会发生另外的反应。我们来看一下化学方程式:
CH3CH2Br + NaOH CH2=CH2↑+ NaBr + H2O
【学生活动】
1、根据方程式,分析溴乙烷中的断了什么键?成了什么键?
2、请用实验验证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介绍】消去反应的要点:从一个分子中脱去小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环节五: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1、请总结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并明确每个反应断键和成键的位置。
【教师小结】2、反应介质(溶剂)不同,会导致反应的主要历程、主要产物不同。
【学生活动】3、请尝试建立记忆卤代烃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条件的方法,并相互交流。
1、掌握官能团对卤代烃主要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设计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素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2章第3节《卤代烃》word教学设计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授课方案一、教材解析: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详尽化,第一章中拥有共性的看法化知识在本章结合了详尽物质种类烃和卤代烃而获取进一步的落实和深入。
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特别重要的中间体,经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变换。
本章从代表物质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到同系列有机物的学习,增强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和“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方法。
经过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响、加成反响、聚合反响及消去反响等反响种类,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授课目的1.知识目标:(1)认识卤代烃的看法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响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2.能力目标:(1)经过溴乙烷中 C— Br 键的结构特点 , 结合其水解反响和消去反响 , 领悟结构和性质的互有关系, 有机反响中“条件”的影响,学会解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过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响具备条件的解析及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实验设计及操作,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实验能力和实验能力。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经过卤代烃怎样检验卤元素的谈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特别是不同样建议的比较实验,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领悟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行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经过独立思虑,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慎重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授课重点难点重点: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响和消去反响的基本规律。
四、学情解析:本校学生在全市属于中等学生,模块考试又相对简单,因此有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高中学习比较简单和轻松,必修二中对有机部分要求又比较低,因此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五、授课方法:(1)实验法:对溴乙烷的水解及消去反响进行实验;(2)教课方案导学:见后边教课方案;(3)新授课授课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诱惑——情境导入、显现目标——合作研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教课方案、部署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卤代烃一节,初步掌握卤代烃的水解及消去反响。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详细教案
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课标要求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
4.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5.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一、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1.结构特点2、化学性质(1)甲烷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CO 2+2H 2O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 4+Cl 2CH 3Cl+HCl (重要) 第二步:CH 3Cl+ Cl 2CH 2Cl 2+HCl 第三步:CH 2Cl 2+ Cl 2CHCl 3+HCl 第四步:CHCl 3+Cl 2CCl 4+HCl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 3俗称氯仿,CCl 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①与卤素单质X 2加成 CH 2=CH 2+X 2→CH 2X —CH 2X ②与H 2加成CH 2=CH 2+H 2催化剂 △CH 3—CH 3③与卤化氢加成CH 2=CH 2+HX →CH 3—CH 2X ④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⑤氧化反应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⑦加聚反应二烯烃的化学性质二烯烃跟烯烃性质相似,由于含有双键,也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全章教案.docx
选修5《第二章 绘和卤代桂》全章教案课题: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炷第二章炷和卤代姪第一节脂肪烧 一、烷® (alkane)和烯® (alkene)1、 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炷: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炷,又叫烷炷。
(若C —C 连成 环状,称为环烷炷。
)通式:CnH 2n+2 (n^l)(2) 烯炷: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绘叫做烯炷。
(分子里含有 两个双键的链炷叫做二烯炷) 通式:C n H 2n (nM2)2、 物理性质(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 相对密度逐渐增大;(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⑶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W4)逐渐过渡到液态(5WnW16)、固 态(17Wn)。
(4)炷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重 点 难 点烯烧的顺反异构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教学 目的烯怪的结构特点和化啓性质3、基本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炷的卤代反应。
(2)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参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如不饱和碳原子与也、X2>也0的加成。
(3)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reaction):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4、烷坯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绘不能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和漠水褪色(1)取代反应:CH3CH3+ Cl2—— CH3CH2CI + HC1(2)氧化反应:CJk+2 + 3jl±1- 02 3- nC02 +(n+l)H205、烯炷的化学性质(与乙鬲似)(1)加成反应3n(2)氧化反应① 燃烧:CJL+才。
高中化学 第2章 烃和卤代烃章末复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2章烃和卤代烃网络构建:专题归纳提升一、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快速判断方法1.等效氢法分子中完全对称的氢原子互为“等效氢原子”,分子中含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就有几种。
2.定一(或二)移一法确定有机物分子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时,可固定一个引入的原子或原子团,移动另一个;确定有机物分子三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时,可先固定2个原子或原子团,再移动另一个。
3.换元法若有机物分子含有n 个可被取代的氢原子,则m 个取代基(m <n )的取代产物与(n -m )个取代基的取代产物种数相同。
例1 已知二氯丙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则六溴丙烷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 . 4种B .5种C .6种D .7种【解析】 C 3H 6Cl 2有四种同分异构体,由丙烷的二元取代物与六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故六溴丙烷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4。
【答案】 A二、由相对分子质量推求烃分子式的方法1.各类烃的通式(见下表)2.“商值通式”判断在掌握各类烃的通式的基础上,由相对分子质量推求烃的分子式可采用如下的“商值通式”判断法,其规律是:假设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r ,则有:(1)若M r 能被14整除,可推知为烯烃或环烷烃(通式均为C n H 2n ),其商为碳原子数。
(2)若M r +2能被14整除,可推知为炔烃或二烯烃(通式均为C n H 2n -2),其商为碳原子数。
(3)若M r -2能被14整除,可推知为烷烃(通式为C n H 2n +2),其商为碳原子数。
(4)若M r +6能被14整除,可推知为苯或苯的同系物(通式为C n H 2n -6),其商为碳原子数。
(5)12个氢原子相当于1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C n H m )其分子式也可能为C n +1H m -12。
例2 若A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则其分子式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3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3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3烃的燃烧规律【重点难点】烃的燃烧规律的应用【教学过程】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2、在石油化工中有分馏、催化裂化与裂解、催化重整等工艺。
请比较这三种化学工艺的不同。
五.烃的燃烧规律1.烃完全燃烧耗氧量的比较不论是烷烃、烯烃、炔烃还是苯及苯的同系物,它们组成均可用来表示,这样当它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其方程式可表示如下:(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对于1molC x H y ,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为(x+4y)mol ,显然(x+4y)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学案H u a X u e X u e A n【练习】1、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2H6C.C3H8D.C4H102、已知1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时需5molO2,则x和y之和可能是()A.X+Y=5 B.X+Y=7 C.X+Y=11 D.X+Y=9(2)、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由于等质量的C和H相比,H的耗氧量比C多。
例如12克C要消耗32克O2,而12克H要消耗96克O2。
因此等质量的不同烃完全燃烧,烃中H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
判断等质量不同烃燃烧时的耗氧量题型,可先把分子式化为CHx,然后比较X值的大小,X 值越大,H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
【练习】3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 CH4B C2H6C C3H8D C6H62.烃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量的比较(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生成CO2和H2O的量的比较对烃C x H y来说,x越大,生成CO2越多,y越大,生成H2O越多。
(2)、等质量的烃燃烧生成CO2和H2O的量的比较等质量的两种烃,如果C的质量分数越大,则生成CO2的质量越多,生成H20的质量越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_烃与卤代烃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导学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复习题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复习烃和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构建知识体系。
2、通过练习,提高运用烃和卤代烃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作用的认识。
构建知识体系:一、各类烃的结构与性质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习题2、柑橘中柠檬烯的结构可表示为,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苯的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B.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易发生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补充题)习题3、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异丙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异丙苯是苯的同系物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苯与异丙苯C.在光照的条件下,异丙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代物有三种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分别是(1)不能与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在FeBr3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的是____________,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2)与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都不反应的是______。
(3)能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4)不与溴水反应但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补充题)习题5、下列物质中因化学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聚丙烯 B.C、CH3C≡CHD.的是( )习题7、在实验室里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入MnO2固体;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稀硝酸酸化。
选修5___第二章_烃和卤代烃_学案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班级:姓名:高二化学组编写人:刘成国编写时间:2011-11-29 上课时间:备课组长签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的组成、结构、通式以及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并会判断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脂肪烃通式的小结、燃烧规律的小结掌握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脂肪烃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一.烷烃复习与引申:1.烷烃――2.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推导烷烃的通式:(归纳法、递推法、数列法)3.烷烃的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溶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5)〖引申〗含碳量的变化:4.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1)取代反应(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2)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高温分解反应: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烯烃复习与引申:1.烯烃――单烯烃:多烯烃: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1)通式推导:(2)组成特点归纳:3.物理性质:【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熔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2)4.化学性质:【相似性】(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引申1〗“马氏加成规则”〖引申2〗共轭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引申3〗烯烃的自身无限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观察反应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引申4〗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 CH 2 ] n [ —CH 2 —CH 2 — n CH 2 ———HH H CH 3 ———HHH CH 3C C = HCH 3 C C =HH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课时)班级:姓名:高二化学组编写人:刘成国编写时间:2011-11-29 上课时间:备课组长签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炔烃的组成、结构、通式以及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导学案2
(1) 准确量取 11.40 mL 液体所用仪器是 ________;
(2) 加入 AgNO3 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
________;
-1
(3) 已知此卤代烃液体的密度是 1.65 g · mL ,其蒸气对甲烷的相对密度是 11.75 ,则每
个 此 卤 代 烃 分 子 中 卤 素 原 子 的 数 目 为 ________ ; 此 卤 代 烃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时,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两种产物。例如: CH2===CH— CH2— CH3 或 CH3— CH===C—H CH3。
(4) 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有机物中引入三键。例如: 2NaOH―乙―△醇→ CH3—C≡ CH↑+ 2NaCl+ 2H2O。 二 卤代烃及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在烃分子中引入— X 原子有以下两种途径: (1) 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1.溴乙烷的分子式为 C2H5Br ,结构简式为 CH3CH2Br ,官能团为— Br 。
2.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
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
溶剂。
3.溴乙烷分子的 C— Br 键为极性键,容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如溴乙 烷与 NaOH溶液共热时,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在进行如下操作。其合理的是
()
⑥CH2Cl 2
①取氯代烃少许,加入 AgNO3 溶液 ②取氯代烃少许与 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 AgNO3
溶液 ③取氯代烃少许与 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 溶液 ④取氯
代烃少许与 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2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难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 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
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2.【教学过程】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
2.形成条件: (1)具有(2)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必须连接两个不同的 或原子团. 3.异构分类(1)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________。
(2)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________。
:学案H u a X u e X u e A nC C = HHH 3CCH 3 C C =H HH 3CCH 3命名: b b a a C =Cb c a a C =C b a ba C =Cb ac a C =C【思考】(1)、以上四种结构中顺式结构的是反式结构的是(2)、所有的烯烃均存在顺反异构吗?4.性质特点:________性质基本相同,______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三.炔烃1.炔烃:分子里含有___________的一类脂肪烃,通式为_______________。
2.乙炔组成和结构分子式:,实验式:,电子式:结构式:,分子构型:,键角: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CaC2+2H2O→(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法。
(4)除杂净化:注意事项:①为有效地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可用代替水。
②点燃乙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4.乙炔性质:乙炔是、的气体,微溶于水。
P32实验探究实验2-1(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C2H2 +O2(明亮带黑烟)用途: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能使KMnO4酸性溶液紫色褪去(2)加成反应①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②催化加氢③乙炔和氯化氢(HX)发生加成反应:1mol碳碳三键最多能与mol H2、X2、HX(3)乙炔的加聚反应;5.炔烃的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相似,容易发生、、等,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教案
本章内容的选取也注意了联系生活实际,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苯、苯的同系物以及卤代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使用对健康的危害。
关于章图和节背景图的说明:①本章章图由一幅主图和三幅小图组成,主图为铺设于灌木丛林中的输油管线;三幅小图分别是:采油机、燃烧的蜡烛和乙炔及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②节背景图为炼油厂厂景。
3内容结构在本章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通过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课件、图片及生活中的化学等创设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要注意充分体现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要注意学习自然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做中学”,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在芳香烃中,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苯的化学性质,并让学生自主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选择甲苯作为苯的同系物的代表物,比较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差异,并以此通过“学与问”让学生领悟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学习烃的知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卤代烃的内容,所以教科书将烃和卤代烃安排在同一章。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和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能根据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选修五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第三节 卤代烃教案1
《卤代烃》教学设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化学科董睿1.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5模块中的《卤代烃》。
本节课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概念;采用“搜集相关材料—分析结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在做中学”。
2.教材分析卤代烃知识是继化学必修2中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们均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熟悉的物作为背景。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热情,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上看,“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为内容标准,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为主,教学目标不要定位过高。
最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中,卤代烃的考察频率较高,如:06年江苏化学卷23题、北京理综卷25题,07年上海化学卷29题、天津理综卷27题、山东理综卷33题、宁夏理综卷31题,08年海南化学卷21题、全国理综卷29题、天津理综卷27题等。
卤代烃基本是以由烃向烃的含氧衍生物转变或者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数量、位置变化的中间产物出现。
主要涉及的反应包括:①一卤代烃的消去→加成→取代后生成多个官能团,②一卤代烃的消去和取代生成不同产物,③1、3-丁二烯的两种加成,④不对称烯烃的加成等,在考察③④的性质时,题目均给出了相应提示。
建议可以在习题教学中予以重视,特别是一卤代烃官能团的转化和1、3-丁二烯的加成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强。
Cl Cl OH OH∣∣∣∣C-C-C-C-Cl →C-C-C=C →C-C-C-C →C-C-C-CC-C-C-CC-C-C-C →C-C=C-C →C-C-C-C →C=C-C=C∣∣∣Cl Cl Cl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卤代烃也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质,在高考中也占居非常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教学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结构、通式以及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并会判断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4、掌握乙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5、通过学习脂肪烃的性质递变规律,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烷烃复习与引申:1.烷烃――2.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推导烷烃的通式:(归纳法、递推法、数列法)3.烷烃的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溶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5)〖引申〗含碳量的变化:4.烷烃的化学性质【相似性】(1)取代反应(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2)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高温分解反应: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烯烃复习与引申:1.烯烃――单烯烃:多烯烃: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1)通式推导:(2)组成特点归纳:3.物理性质:【递变性】(1)状态的变化:(2)熔沸点的变化:(3)密度的变化:(4)溶解性的特点:(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2)4.化学性质:【相似性】(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引申1〗“马氏加成规则”〖引申2〗共轭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引申3〗烯烃的自身无限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观察反应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引申4〗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第二课时一.乙炔的分子结构 1.写出乙炔的“四式”:2.乙炔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从结构可以预测乙炔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二.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实验1.乙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哪些气体的制备相同?2.这些气体的制备能否都选用同一实验装置?3.关于乙炔制备的操作:= CH 2 ] n [ —CH 2 —CH 2 — n CH 2 —C —C —HH H HCH 3 CH 3—C —C —HHH HCH 3CH 3第一组C C =HHH 3CCH 3 C C =H HH 3CCH 3第二组(1)概括操作步骤:(2)电石,主要成分是________,通常还含有CaS、Ca3P2等杂质,电石中的这些成分遇水都可以发生水解,因此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通常会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杂质气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除去。
4.认真观察实验,填写下表:三.乙炔的化学性质1.乙炔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甲烷、乙烯燃烧对比,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写出乙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乙炔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炔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与氯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题组训练1.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A.CaC2水解生成乙烷 B.ZnC2水解生成丙炔C.Al4C3水解生成丙炔D.Li2C2水解生成乙烯2.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的分子是()A. C2H4B. CO2C. C3H4D. CH43.下列各选项能说明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是,而不是的事实是()A.燃烧有浓烟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所在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D.与足量溴水反应,生成物中只有2个碳原子上有溴原子第二节芳香烃教学目标:1、了解苯和其他芳香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3、通过学习和比较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领会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苯的结构与性质1、芳香烃--2、苯的物理性质3、苯的结构苯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或。
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苯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①苯与溴的反应在有存在时,苯与溴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C —CH2—CH3 CH2=CH CH =CH2②苯的硝化反应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50℃-60℃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苯的加成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苯的氧化反应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
现象为:,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苯(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
其通式为。
①苯的同系物都是芳香烃,但是芳香烃不一定是苯的同系物。
分子里有且只有一个苯环,苯环上的侧链全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才是苯的同系物。
例如:等芳香烃都是苯的同系物,而烃不是苯的同系物。
②通式为CnH2n-6的物质不一定为苯的同系物。
例如:符合通式CnH2n-6,但该烃不是苯的同系物。
2、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例如:C9H12对应的苯的同系物有八种同分异构体。
3、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①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可利用此性质区分苯和苯的同系物。
②苯的同系物均能燃烧。
现象:火焰明亮、冒浓烟。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时,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苯与苯的同系物在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来源:(1)自1845年到20世纪40年代,________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
(2)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_________等工艺获得芳香烃。
2、应用:简单的芳香烃是合成炸药、染料、药品、农药、合成材料的重要有机原料。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目标:1、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并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了解卤代烃的结构特点、一般通性和用途。
3、了解氟利昂对环境的不良作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卤代烃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卤代烃3、饱和一元脂肪卤代烃:通式为:。
命名:与烯烃的命名相似。
即:(1)主链的选择:;(2)编号原则:。
4、(复习)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1)先写,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写法相同;(2)然后再用等效氢的思考方法写出—X的位置异构。
(练习)1、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发生一元氯代反应后,可生成2种同分异构体,则原C3H6Cl2应是()A、1,3—二氯丙烷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D、2,2—二氯丙烷(练习)2、2—溴—3,3—二甲基戊烷是由某烃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化氢加成制区取的,则原烃是。
5、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数为液体或固体。
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溶剂。
特别提醒①低级溴代烷密度比水大,而一氯代烷密度比水小。
②常温下呈气态的氯代烷是CH3Cl和C2H5Cl。
二、溴乙烷1、分子结构H H| |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H —C—C—Br| |H H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__。
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________液体,沸点为38.4℃,密度比水________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科学探究]溴乙烷取代反应的产物探究—C2H5Br与溶液反应混合物中的上层水溶液—AgNO3溶液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稀HNO3 AgBr实现现象向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后有________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在试管内的溶液里生成了________沉淀。
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Br-。
注意事项a.当用取代反应后的水溶液进行了Br-检验时,要待试管中溶液分层后再小心吸取上层液体,以免吸到尚未水解的溴乙烷。
b.进行Br-检验时,要先向待检溶液中滴入较多的稀HNO3溶液以中和NaOH。
否则,OH-会干扰Br的检验。
(1)取代反应C2H5Br分子中的C—Br键容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提醒①水解的条件:强碱(NaOH或KOH)的水溶液、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