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会计学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民营企业的作用也逐渐凸显。民营企业有着数量多、规模大、有干劲、发展潜力强的特点,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率方面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势单力薄、企业家自身能力不足的特征,以及中国市场愈加开放后的市场竞争力的加强,使得不少民营企业抵挡不住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而处于危险的边缘,有些甚至倒闭。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不规范化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治理结构与企业规模的不相称使得企业一直停滞不前。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选择合适的治理结构与相应的管理机制是目前民营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预期目标:本文着重分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深入思考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现状,结合我国目前市场形势,从案例分析中探索出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现状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我国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提供有效地治理参考,从而使民营企业家能够找到新的开拓方向,适应新市场形势的需要,认清企业治理环节的不足,对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国际上,对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是较多的,随着民营企业的兴起,在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包括很多方面,理论基础上对产权理论、两权分立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与探讨等。实践上也有很多学者对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以求得最有助于企业的治理方式。

在理论方面,王文钦(2005)说到,科思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译文是契约理论最早的经典之作,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去探究企业存在的理由,但这在当时有些生不逢时的感觉,引不起注意。

对于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李亚(2006)提到了六点: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是一个多元化的混合经济体系,民营经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上向新的产业领域扩展,并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开始走独立开发之

路,并讲到,从现有发展趋势看,民营经济经营范围将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传统的垄断行业扩展;与以上两个趋势相联系,民营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民营经济将完成第二次的创业任务;经济全球化把国家间的竞争演化为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民营科技企业将获得超常规发展。从企业法人的角度,金剑锋(2009)通过对国内、国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分析,与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提出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主张实行股权多元化,规范董事会的运作,规范经理层的运作机制,保障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结构,允许银行介入公司治理结构,限制高管人员兼职,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

对民营企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有学者做了专门的研究。李国荣(2008)分析了家族管理制度的利弊,家族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条件。提倡现代家族公司、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和公众上市公司三种模式,要求明晰产权,优化产权结构,逐步实行两权分离,推行职业经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摈弃家族文化,建立企业文化。“关系治理”是陈灿(2007)构建理论模型的中心概念,同时考虑关系治理与正式治理两种措施的作用,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型,并以实证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校验。同时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研究的还有于立,马丽波,孙亚锋(2005),在对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家族企业不同阶段的治理结构。由企业、所有权和家庭构成的三环模式有各自独立的法阵过程,即三维演进,进而对家族企业有个较全面的解析。

国内学者对国外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有研究,苏启林,欧晓明(2005)对韩国六大大型财团的管理恶整和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显示韩国大型财团都是被创始人及其家族成员所控制,且偏重于交叉持股。孙丽(2008)对中日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从战后日本股份公司的演变历程到现在,比较了中日韩政府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不同,以及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比较研究。

同时,有很多的学位论文也研究这一话题,金涛(2009)对光明房屋拆迁安置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与分析,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性进行了证实,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约束,减少企业风险。同时加大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让自己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怀心强(2007)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实证分析理解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很高,股权集中度的适当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企业绩效的提高。丁义贵(2006)对民营企业的产权和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

国外学者多为在理论基础上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契约理论创始人之一Michael Jensen曾预言,契约理论将引发“一场革命……在我们关于组织的知识中”。同时也有对契约理论的批判性文章,William Bratton以经济学文献为基础介绍契约理论,比较契约理论与之前公司法理论,并对契约理论的政治因素进行评价,王文钦总结Bratton对契约理论的批判主要两点:驳斥公司契约绝对自由的观点,肯定公司规范的强行性;认为契约理论过于强调契约关系而忽视层级管理关系。Monks(2003)从公司治理的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个基本结构要素分析,并从所有权、监督以及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功能的定位讨论。并分析研究了日本、德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从中描述公司治理成为国际化研究趋势的内在动因。康格,苏勒,法戈德(2002)对董事会责任功能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光辉国际咨询公司对美国《财富》1000强企业董事会最佳实践的调整数据的详细分析和对董事会职责研究的经典文献讨论,提出董事会应当对企业的所有利益集团而不仅仅是投资人负责的观点,总结了有效董事会的基本行为特征和工作准则。扎比霍拉哈·瑞扎伊(2008)采用公司治理的整合方法,关注公司治理参与者的价值增值作用。建立在原则、职能和机制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上提出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创造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并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公司治理卓有成效。马利克(2009)对公司治理的四种模式:所有者资本主义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股东价值模式、公司模式资本主义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得出公司模式资本主义是认为正确的模式,基于对公司利益的关注,而不是对某个群体利益的关注。

尽管国内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研究诸多,但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特殊性,有必要在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专门的分析与研究,从中发现不足并改进方法。

3.参考文献

[1]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3]王文钦.公司治理结构之研究[M].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5.

[4]孙丽.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日本启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李国荣.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探索[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6]陈灿.关系治理与绩效:中国家族企业治理行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7]金剑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于立,马丽波,孙亚锋.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