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设备船舶设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66年:对客船的特别防火安全措施 · 1967年:对油船的消防/救生设备,VHF无 线电话、新型艇、船舶修理和舾装 · 1968年:第V章新增船载航行设备 · 1969年:船上消防员装备、救生圈/救生衣 的具体规定 · 1971年:无线电话/电报的改进、船舶定线 制的规定 · 1973年:对第Ⅵ章谷物装运的全面修改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V1 0.1V 0.001(KG1 0.76G2 G3 28R)
式中: K ——系数,按
K 1.13
1
米3
计算
——玻璃钢材料的密度
R ——艇发动机、按照灯、无线电设备及附件操
作岗位所占乘员数 玻璃钢、铝合金和钢的重量(千克) 《公约》要求当艇内浸水和破漏通海时,救生艇的浮 力仍足以将满载一切属具的救生艇浮起,每个乘员应配 280牛顿的附加自然浮力
3 国际航行海船救生设备的配备
按客船、货船两大类配备救生设备
五、救生设备的布置(存放)
1.救生艇应合理选择放置位置以保证紧急情 况下能安全迅速地卸放 但应: ①不突出船体,应在防撞舱壁之后 ②远离推进器 ③避开船舶的流水孔 ④离满载水线应有一定的高度 ⑤尽可能靠近起居、服务处所 ⑥救生艇附近于独立的吊艇架上(抛落 架上)
G1 G2 G3 ——分别为救生艇艇体及属具材料中的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⑥强度
救生艇应能经受从3.0米高处到水面的跌落冲击 及速度为3.5米/秒的船舷横向碰撞冲击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满载乘员应能承受从规定高度 到水面的入水冲击 救生艇超负荷吊起试验,其艇宽及龙骨的变形量 应分别不超过艇宽与艇长的1/400,卸荷后不得有 永久变形 试验负荷: W K1G1 K2 (G2 G3 ) G1 G2 G3 ——分别为艇体、属具及乘员的重力(牛顿)
SOLAS公约的形成和发展
(5) 众所周知的1974年SOLAS公约(SOLAS(74)公约)是 1974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伦敦召开的SOLAS公约国 际会议制定的,当时有71个国家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个公约由于对除第Ⅰ章以外的其他各章技术条 款可采用新的默认程序,从而替代了1960年SOLAS公 约,同时并将1960年SOLAS公约自1965年生效以来的 历年修正案全部纳入该公约,它们是:
2.海难救生系统
①海难救生工作包括: 准备、登乘、生存、信号与通讯、搜寻、营救 等6个方面 ②每一项工作都有能满足海难救生要求的设备 对每一组设备又应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一、概述
3.海难救生问题一直为国防所关注
①联合国组织内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是专门研究 海运技术的发展及海上安全问题的机构 其下属的海上安全委员会救生分委员会,定期召开 会议研究海难救助问题 ②《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第三章——救 生设备与装置。对船上救生设备的配置,各种救生设 备的技术性能及其检验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③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制定了《海船救生设 备规范》
三、救生设备的使用要求
1.在情况紧急时能即刻使用 2.在恶劣的气候和工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3.应使遇险人员在海上较长时间里可维持生命 4.容易被前来援救人员发现和施救
四、救生设备的配备
根据船舶的类型、航区、航线、船长(或总 吨位)、按乘员的总人数等要素,规定有一 定的定额配置标准 1.海船按照我国《海船救生设备规范》要求配 备。P283表5-2、5-3、5-4、5-5 2.内河船按照我国《长江船舶救生设备规范》 要求配备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④性能: 除应具有机动救生艇的一般要求外,尚应具 备下列主要技术:
艇长3.8米以上,8.5米以下 能乘载至少5名坐着人员和1名躺卧人员 海浪中航速不小于6节,并连续航行不少于4小时 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具有足够舷弧,艇首部舷弧应不小于15%艇长 在海浪中应具有足够的机动性和操纵性
一、概述
4.研究的要点
①为了发挥救生艇筏等水上生存设备的作用,首先 应保证它们能在沉船之前有效地降落(脱开险船) 并漂浮在水面上 ②为了使遇险人员能到达漂浮在海上的救生艇筏上, 必须采用有效的登乘方式 ③低温保护问题
就是使遇险待救人员避免因体温降低而死亡(即 冻死)的防护措施
SOLAS公约的形成和发展
救生设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救生设备的组成
第三节 救生设备的使用要求 第四节 救生设备的配备 第五节 救生设备的布置 第六节 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第七节 艇筏的降落、登乘装置 第八节 潜艇救生
一、概述
1.救生设备
是船上人员在水域救助落水人员,或在海难事故 中供乘员自救而设置在船的上的专门设备及其附 属装置的总称。
②容积及乘员定额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救生艇容积(救生艇立方容积) P290图5-4 是指艇内能容纳乘员的空间,一般按下式计算 1 h V = (2 A1 + A2 + 2 A3 ) A (a 4b 2c 4d e) 1 ( A2 或 A ) = 3 6 乘员定额 经过乘坐试验及划桨方便性试验核定的实有座位数 《公约》规定,救生艇的乘员定额改用乘坐试验或作 图法决定,取其小者,即不再按艇容积计算 乘员定额最大应不超过150人 乘员>60人应为机动救生艇
图4-1 金属(钢质)救生艇中剖面 1-舷顶材;2-扶强材;3-护舷材;4-舷侧桁材;5-艇体; 6-旁桁材;7-龙骨;8-底纵桁;9-肋板;10-角型材;11复正扶手; 12 救生索把手; l3- 肘板; 14- 空气箱体; 15半舱壁;16-机座;17-桨手座位;18-孔盖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二 、救生设备的组成
主要包括: 1.救助艇
2.救生艇筏 3.救生浮具——是可支持遇险人员在水中漂浮的 救生的器具 《公约》已取消使用救生浮具,我国《规范》还 允许在某些船上采用 4.个人救生设备——是可支持可支持单人在水中 漂浮的救生器具 5.救生抛绳器(弹抛器具) 6.通讯设备 7.烟光信号——是一种请求救援的信号,用来显 示遇险者所在位置 8.艇筏的登乘及降落装置
五、救生设备的布置
2.救生筏应存放在紧急时能即刻取用的处所 3.救生浮具应存放在能迅速抛落的处所
4.救生圈应存放在船舶两舷人员容易达的处所, 船首尾至少各置放1个 5.救生衣应存放于人员居留或易于到达之处 6.降落装置应确保艇筏在船有一定纵横倾和一 定航速时能安全迅速地降落水面 7.救生艇、救助艇及救生筏均应静力释放装置
1、 SOLAS公约的简要回顾
国际海事界著名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从诞生 至今已经有过5个版本: (1) 第一个SOLAS公约是在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 重大海难事故后,于1914年1月20日在英国伦敦制定的 ,出席当时会议的代表只有英、美、法等13个国家。 1914年SOLAS公约的主要内容为所有商船的航行 安全,水密及防火舱壁的规定,以及客船的救生和消 防设备等。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①尺度和吨位
艇长 不得小于7.5米 若因船舶尺度或其他原因所限,不得小于5.0米 干舷:满载情况下,不小于型深的0.44倍 舷弧:形状近似抛物线,平均舷弧值应不小于艇长 的4% 方形系数:应不小于0.64,具有尖尾的船型 吨位:载足全部额定乘员及属具后,总重量≯20吨
2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③稳性
载足额定乘员及属具时,初稳性高应不小于按下 式计算所得之值: 海船: GM 0.05(B2 B 4)m 内河船: GM
L 0.15 B 0.2( 3) m B
全封闭救生艇翻转180°后,应能自行扶正 《公约》对干舷和稳性要求为: 当50%乘员定额的乘员以正常姿势坐在艇中心线 一侧时,救生艇的干舷应至少为艇的1.5%或100 毫米,取其大者
工具,器材(艇用罗径、水密手电筒、钓鱼用具等)、 粮食、淡水、药品、信息等
③属具应可靠放置并易于随时取用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4.救助艇
①是在总结海难事故和船舶碰撞事件中,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艇 ,是一种特殊使命的救生艇 ②任务 随时营救落水人员 海难时集结和指挥 ③特点 能迅速降落与回收 机动性、快速性、浸溅性好 拖力大
效。
比较前两个SOLAS公约,它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 重大改进: 客船的水密分舱、稳性标准、应急时主要设备项 目的维修、结构防火、引进500总吨以上货船的设备安 全证书等。
SOLAS公约的形成和发展
(4) 1960年SOLAS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成立以 后制定的第—个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当时离1948年 的SOLAS公约虽然只有12年,但基于技术的较快发展和 进步,促使了它的形成。 它包括了不少新的要求,明显的例子有:新增加 了原子能动力船的安全要求;将不少对客船的要求扩大 到货船;要求进行海上事故调查;引进救生筏等。 当时参加制定该公约的国家已有55个,比起1948年 多了21个。该公约于1965年5月26日生效。
能以不低于2节的速度拖带本船所配备的两只最大的满 载额定乘员和属具的救生筏 能迅速营救落水人员 应装设牢固的,具有足够强度的拖带装置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5.自由抛落式救生艇
①问题的提出
《公约》对救生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很 多新的课题: 如:i) 布置救生、救助设备与艇甲板的矛盾 ii) 5节航速下的安全放艇 iii) 放艇处与螺旋桨的距离 iv) 横倾20°,纵倾10°下的安全放艇,以及 提高放艇速度 v) 艇的安全脱钩,与入水后的自由漂浮 →产生了,安装在船尾中线处的自由抛落式救生装置
该公约计划于1915年7月生效,但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直没有生效。
SOLAS公约的形成和发展
(2) 第二个SOLAS公约是1929年制定的,它的基本格 式和1914年SOLAS公约相同,只增加了很少量的新要 求。该公约于1933年生效。 (3) 年长一代的造船工作者比较熟悉的1948年SOLAS 公约已是第三个版本,它于1952年11月29日生
普通型 自空气型——是一种防毒型救生艇 耐火型
*全封闭救生艇有逐步取代开敝型和部分封闭型救生 艇的趋势,尤其是在国际航行的船舶上
救生艇是在船舶遇难后不得不弃船时,供乘员撤离险 船用的小艇,是船上主要的且也是最重要的救生设备。 因此应具有良好的稳性、浮性和航海性能
2.救生艇的主要技术要求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④快速性
客船、油船配备的机动救生艇,在静水中的满 载航速应不小于6节
当拖带满足及带有属具的25人救生筏时,航速应不小于2节
其他船舶配置的机动救生艇,航速应不小于4节 《公约》要求机动救生艇的航速均为6节
⑤浮性
载足额定乘员及属具的救生艇在灌满水的情况下, 仍能保持漂浮状态 ,维持正稳性 内部储备浮体体积应小于按下式计算值:
SOLAS(74)公约于1980年8月25日起 生效
SOLAS公约的形成和发展
2、 SOLAS公约的几个重大突破
综观SOLAS公约的形成及其发展,特别SOLAS(74) 公约的产生及其后的频繁修改,可以看出该公约具有 以下几Hale Waihona Puke Baidu面的重大突破。 (1) 加速公约及其修正案的生效 (2) 提高现有船舶的标准 (3) 公约性质的改变 在以下两个方面产生了变化: * SOLAS公约已由现有的“纯技术”公约变成“技术 管理”公约 * S0LAS公约的范围已从现有的船舶扩大到了岸基
(一)救生艇与救助艇
1.救生艇的类型 ①按艇体材料分
木质救生艇——很少采用 金属(钢、铝)救生艇 玻璃钢救生艇——广泛采用
②按推进方式分
机动救生艇——多以柴油机为动力 非机动救生艇——主要依靠划桨
*现《公约》要求全部配备机动救生艇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③按结构形式分 开敝式救生艇 部分封闭式救生艇 全封闭式救生艇:
K1 ——系数,金属艇为0.25 玻璃钢艇为1 K 2 ——系数,金属艇为1.25,玻璃钢艇为2
六、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⑦密性
救生艇载足额定乘员及属具浮于水面经2小时后, 艇体不应渗漏
3.属具的配备
①应根据船舶的吨位、航区、用途、乘员定额、推 进方式、艇型、配备救生艇属具,以满足艇内人员 操作、维修、维持遇险人员的生命,进行通讯联络 和呼救 ②属具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