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高考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曹操短歌行赏析

曹操短歌行赏析

曹操短歌行赏析曹操短歌行赏析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统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两家。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皓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在帐内设酒席宴请诸将。

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南鸣而去,曹操对此形此景,感慨万十,他横翩翩,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全诗三十二句,分四节,每节八句。

第一节忧叹人生苦短,要人们对酒当歌。

诗的开场就劝说人们“对酒当歌”,诗人的理由是:“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能有多久啊,它好比早晨的露水,一会儿就会干了,还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

“去日”,指逝去的岁月。

这四句猛一看很像《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劝人们及时行乐,其实不是。

这里讲“人生几何”,是说自己要抓紧时间,及时建功立业。

这从表面上看,是曹操在抒发个人的情感,发愁时间太快,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已经流逝,应该赶紧拿定主意来施展抱负。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没有实在意义,即指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

“杜康”相传是最早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作酒的代称。

接下来诗人说,即使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而诗人的忧愁难以消除。

用什么来解消愁闷呢?只有借助酒。

世事混乱,诗人目睹百姓的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这一点他的《蒿里行》中可得到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所以这八句作者写的不是“愁”字,也不是“愁”需要用酒来消解,要人们“及时行乐”,而是奉劝人们真正懂得人的生命规律而及早成就事业,下面的诗意由此伸发开去。

第二节写诗人求贤若渴的样子。

“青青”,原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情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赏析

曹操《短歌行》赏析

曹操《短歌行》赏析曹操《短歌行》赏析《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短歌行》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曹操《短歌行》【题解】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建都许昌。

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采用乐府古题,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又有所创造,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善于以质朴刚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在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的提倡、带动之下,这个时期的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光采夺目的一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建安文学”。

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多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本诗选自《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2],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

高中语文文言文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高中语文文言文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周公吐哺,天赏析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

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

曹操《短歌行》的赏析五范文

曹操《短歌行》的赏析五范文

曹操《短歌行》的赏析五范文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其中,最被广大读者所熟知的莫过于《短歌行》。

《短歌行》是曹操为表达个人志向与抒发胸襟而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他治国安邦的决心和坚持,同时也描绘了当时乱世的残酷和无奈。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短歌行》进行赏析。

首先,从诗歌体裁的角度来看,《短歌行》采用了古典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五个字,四句一段。

这种形式简洁明了,富有韵律感,能够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情感。

同时,诗歌还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呼应和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尽”和“流”,正是通过对偶的方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要追求理想并奋发向前的决心。

其次,从意象的角度来看,《短歌行》运用了丰富而生动的意象,使诗歌更加鲜活、感人。

通过描绘风景和自然景观,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主题得到了更加具体的表达。

例如,“白日依山尽”的描绘,立刻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壮丽的山水画面;“黄河入海流”的描写,则传递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再次,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短歌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治理乱世的决心。

诗歌中出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语句,表明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也展示了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坚定。

而“心悦诚服”。

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勾勒出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坚持与决心。

最后,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短歌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对比,以形象鲜明的方式展示了作者追求理想和坚韧不拔的决心;而“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中的艺术手法,则通过反复加重的语气,展示了作者在战乱中的果敢和英勇。

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力,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高中语文文言文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高中语文文言文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曹操《短歌行》原文和译文(含鉴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绕树三匝,何枝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可依?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周公吐哺,天赏析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

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

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留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其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之一便是短歌行。

曹操短歌行乃三行对联,结构简洁,叙述简练,抒发深情,表现出曹操对爱情、对英雄主义、对亲情和友情的深情厚谊和豪情激昂,深受读者喜爱。

短歌行全文如下: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曹操短歌行言简意赅,全文只有六句,但是却能表达出深情厚谊的情感。

第一句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描述了晚间清朗的月光,仿佛地上刚受到清冷的霜,月光明晃晃,清冷冰霜,给人以冷清、凄美的氛围。

第二句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如此明澈而澄净,让人想起家乡的景色,满溢着思乡之情。

本诗用短促的文字,把一种美好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对曹操早期的情感以及看法的总结和刻画,显示出他的内心深处所留下的善良和深情,即使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也依然历久弥新。

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注重短歌行的音律、表达语调、结构美感等
方面,特别是词汇的选择和搭配,应尽量使译文能够保留原作的韵味。

此外,在译文中,还要控制好句子的层次和意义的连贯性,丝毫不能有破坏文章表达意思的毛病。

曹操的短歌行不仅是他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被众多的读者所推崇。

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本诗所表现出曹操对爱情、对英雄主义、对亲情和友情的深情厚谊,把一种无穷的情感表达出来,也体现了三国文学的精髓。

曹操的短歌行以其简洁优美的情调,挥之不去地把曹操的深情厚谊推向了极致,这首短歌行也将曹操的精神永远地留存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短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1曹操《短歌行》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①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①:人教版为“海”,粤教版为“水”。

【其二】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注释: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之歌。

当,是唱歌的意思。

几何:多少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鼓:弹。

苹:艾蒿。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短歌行》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短歌行》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短歌行》含答案20.(2022春·辽宁·高二学业考试)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诗人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起,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消逝。

B.诗人善用比喻修辞,如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

C.诗人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表达了像周公一样求贤若渴的心情。

D.全诗充满感叹时光易逝的消极情绪,包含着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21.(2022秋·河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对下列各句中画横线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庄子看来,真正的逍遥游是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真正无所待的精神境界。

B.杜甫在《登高》中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两句道出郁积在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难以派遣的悲凉愁绪。

C.杜牧《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话借古讽今,希望统治者接受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前朝覆辙。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辛弃疾虽壮志犹存却年老体衰,已无法建功立业的伤感。

22.(2022春·浙江·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对《芣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A.“采采”极写采摘芣苢时娴熟的技巧,“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曹操短歌行鉴赏800字

曹操短歌行鉴赏800字

曹操短歌行鉴赏800字《短歌行》是曹操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和时光飞逝的感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一、情感表达曹操在《短歌行》中,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又有对时光飞逝的惋惜。

整首诗的气氛感伤而不凄凉,尽管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忧虑,但并没有陷入绝望和颓废之中。

曹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二、艺术手法1.韵律与节奏:曹操的《短歌行》采用四言体,节奏明快,易于朗诵。

每句诗都有相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整首诗和谐统一。

这种韵律和节奏的运用,不仅使诗歌具有音乐美感,也使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2.象征与比喻:在《短歌行》中,曹操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

比如,“譬如朝露”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去日苦多”比喻时光的飞逝。

这些象征和比喻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使其具有更深的哲理性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3.语言质朴有力:曹操在《短歌行》中,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这种质朴有力的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人心,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三、思想深度《短歌行》不仅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歌,也是曹操思想深度的体现。

曹操在诗中,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时光的惋惜,更有对人生的深思。

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命短暂和时光飞逝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理解。

四、文学价值《短歌行》作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它不仅在艺术手法上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而且在思想深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首诗的影响力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短歌行》是一首充满情感、艺术手法独特、思想深度高、文学价值高的诗歌。

它不仅是曹操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他对人生、生命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读者喜爱和推崇,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短歌行》曹操赏析

《短歌行》曹操赏析

短歌行[ 魏晋]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54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发余此《短歌行》。

二、解题题目“短歌行”,长歌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行”是古体诗的一种题材,吟、引、歌、行等均属于古体诗题材范畴。

三、内容解析文章划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如下:(一)第一部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1.重点字词:“对”和“当”意思相同;“慷”“慨”表示心里激动不平;2.翻译: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样美好的日子能有多少呢?这样幸福的时光还能享受多久啊!人生就好比这早晨的露水,太阳升起,晨露就蒸发了。

短短的人生转瞬即逝,人生苦短啊!面对即将老去的自己,内心激动不平,怎样才能摆脱?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对生命的留恋也不再隐藏,怎样才能摆脱心头的恐惧,这大概也只能借助烈酒来消解我内心的忧愁了罢!3.艺术手法:比喻、设问、借代4.总结:诗人借助喝酒唱歌的方式来消除内心时光易逝、人才难得、功业未成的忧愁。

(二)第二部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重点字词:为(wei)介词,因为2.翻译:青青地是你的衣领,牵动的是我的忧思。

曹操《短歌行》诗词赏析

曹操《短歌行》诗词赏析

曹操《短歌行》诗词赏析曹操《短歌行》诗词赏析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

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一忧人生苦短。

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

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

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

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

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

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

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

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短歌行》原文及赏析

《短歌行》原文及赏析

《短歌行》原文及赏析《短歌行》是曹操的经典诗作之一,咱们一起来瞅瞅原文,再好好品品其中的韵味。

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咱们先来聊聊这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这一上来,就端着酒杯感叹人生短暂,就像那清晨的露水,一转眼就消失不见,过去的日子实在是太多忧愁。

这让我想起有次和朋友喝酒,大家也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小时候盼着长大,长大了又怀念小时候,可不就跟这诗里说的一样嘛!“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几句啊,那种慷慨激昂的情绪,还有那挥之不去的忧愁,简直太真实了。

曹操说只有喝酒才能解忧,其实咱们生活中不也常常这样,遇到烦心事了,就想喝点小酒放松放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里曹操引用了《诗经》里的句子,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就好像咱们在工作中,特别希望能有几个得力的伙伴一起打拼。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画面多美好啊,想象一下一群鹿在草地上欢快地叫着,吃着青草。

曹操说自己要是有嘉宾,一定好好招待,又是奏乐又是喝酒的。

这就跟咱们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一样,热热闹闹,开心得很。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那明亮的月亮啊,什么时候才能摘下来呢?忧愁又涌上心头,停都停不下来。

有时候咱们望着天上的月亮,也会莫名地生出些感慨来。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朋友大老远地来看望自己,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过去的情谊。

这不就是咱们和久未见面的老友重逢的场景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景色描写得真美,可又透着点迷茫。

曹操的短歌行赏析

曹操的短歌行赏析

曹操的短歌行赏析《短歌行》是曹操的经典诗作之一。

一、诗歌内容与主题这首诗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中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篇,感叹人生短暂,犹如朝露转瞬即逝,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里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与思念。

曹操将贤才比作心中所念之人,为了他们,自己沉吟思索,久久不能释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描绘了宴会上宾客欢聚的场景,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欢迎和礼遇,希望他们能前来归附自己。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以明月比喻贤才,表达了对贤才难得的忧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写贤才远道而来,曹操与他们欢聚畅谈,回忆往日恩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绕树寻找栖息之地比喻贤才在乱世中寻找明主,暗示贤才应归附自己。

最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和统一天下的决心。

二、艺术特色1. 用典巧妙•诗中多处引用《诗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句子,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等,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 比喻形象•以明月比喻贤才,以乌鹊比喻贤才在乱世中的彷徨,形象生动,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3. 韵律优美•诗歌采用四言句式,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历史价值与影响《短歌行》不仅是一首文学佳作,也反映了曹操作为政治家的胸怀和抱负。

在历史上,这首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在作品中引用或化用《短歌行》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和政治的思考。

同时,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

汉末曹操诗作《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汉末曹操诗作《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汉末曹操诗作《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诗词:曹操〔东汉〕原文:其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行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奉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珪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季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此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亮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间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舞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勉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主动向上的。

其主旨表达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洁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详细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翻译:其一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扬慷慨,愁闷长期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由于您的原因,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闲得意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全唐诗】《短歌行二首(其一)》曹操古诗赏析

【全唐诗】《短歌行二首(其一)》曹操古诗赏析

【全唐诗】《短歌行二首(其一)》曹操古诗赏析【作品介绍】《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

其中第一首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诗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而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

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短歌行二首其一对酒当歌(1),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4),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7)。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8)。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9)。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0)?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1),枉用相存(12)。

契阔谈?(13),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14),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短歌行》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考

《短歌行》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考

《短歌行》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考原文:短歌行曹操〔两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唯一作: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一作:皎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注释: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

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无实际意义。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衣服的交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沉思,深思,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曹操短歌行的诗词赏析

曹操短歌行的诗词赏析

曹操短歌行的诗词赏析曹操短歌行的诗词赏析《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诗中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曹操短歌行诗词赏析篇一《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此刻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十分发愁,愁得不得了。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刻建功立业。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那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刻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就应赶紧拿定主意,到我那里来施展抱负。

因此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用心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证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因此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正因透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因此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那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资料,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好处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用心的情感。

曹操《短歌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曹操《短歌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曹操《短歌行》阅读答案及赏析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1.诗中多次出现“忧”,这种“忧”是否意味着诗人对人生持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呢?(4分)【答案】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

但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正因为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霸业未成,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

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体现的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是选“何”好还是“无”好?为什么?(4分)【答案】“何”好。

“无”字,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进行一种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恰似那谦虚的山、博大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供依托的一枝。

赏析:《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

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短歌行》鉴赏
古代文化
0609 1305
曹操《短歌行》鉴赏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

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
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

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

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

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

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

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

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

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

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

关于这一点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

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

”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

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

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

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

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

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
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

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