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札记红楼梦讲座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牛老师浅谈《红楼梦》有感

张凌霄(美术)

学校的讲座形式多样,异彩分层,有历史、有名著、有电影、有书画。这不又听了一次牛老师的浅析红楼。又一次得到了很好地学习。听后感觉颇深,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总述《红楼梦》在中国、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在西方,代表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古代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浩如烟海的诗文经典流传到今天,仍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厚影响的已为数不多,《红楼梦》便是其中之一。

《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妇,也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赢得崇高的国际声誉。可以这么说,研读《红楼梦》,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所以它是永恒的、永远研究不完的,永远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迷。

二、红学研究的历史时期、主要派别、分支及对后世的影响。

说《红楼梦》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迷毫不为过,因为我们都知道这部文学巨著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写,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而且他的续书大大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第五回大家还记得吗?这一回在全书中可是极其重要的一回,曹雪芹通过一些主要人物的判词以及《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贾府最后应该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高鹗续的什么?“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

世泽。”根本不对头。正因为这部书不完整,犹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具有一种残缺的美,所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普通民众对其进行研究,甚至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

1、红学研究的历史时期、主要派别

蔡元培先生说过:“多歧为贵,不取苟同”。出现了很多的歧异、争论,是多么求之不得,宝贵的啊!但在多歧的情况下,应该取一个什么态度呢?不要苟同,苟同就是勉强地去同意别人的意见,要有学术骨气,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学术胸襟,多么值得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学习啊!

2、红学的主要分支

(1)、曹学。(《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著作,所以要读通红楼梦就要了解曹雪芹的家世)

(2)、脂学。(当年的《红楼梦》是手抄形式流传,多认为最古老的本子是甲戌本,书名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见它又与《三国》《水浒》等不尽相同。《石头记》是从一开始传抄行世就带有脂砚斋的多次评点,而不是后世读者所加。换言之,脂砚斋的批语是小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脂砚斋其人实为曹雪芹的合作者,这是大大不同于明清其他小说评点本的最重要标志。雪芹、脂砚独创的这个新体例,为中国小说史增添了异样色彩光辉。脂砚斋到底是谁?是曹雪芹的叔辈。是曹雪芹的化名。是曹雪芹的妻子。)

(3)、探佚学。(是由周汝昌先生1949年倡立,希望通过书中的一些伏线、脂批等探寻曹雪芹真实的意图,后面的真实情节。曹雪芹最了不起的文才是他笔法之多变、之灵活,就是“多笔一用”和“一笔多用”。)(4)、版本学。(《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如:甲戌本、程乙本、己酉本、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等)

(5)、诗词歌赋研究。

(6)、人物论。

……

3、《红楼梦》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清嘉庆年间得硕亭的诗“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说明谈论《红楼梦》已是一种社会时尚了。

通过学秋氏的诗“《红楼梦》已续完全,条幅齐纨画蔓延,试看热车窗子上,湘云犹是醉憨眠。”说明当时红楼梦已深入民间。

当然,后来《红楼梦》又转换为了更多样的艺术形式,年画、连环画、泥塑、瓷雕、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剧等。现在的中国人,即使没有读过原著,总也从其他的艺术形式里,多多少少知道些《红楼梦》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三、《红楼梦》所用书名及含义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的遭遇是很曲折、很坎坷的,出现了许多版本及题目。

《红楼梦》——甲戌本凡例中写道“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红楼梦”本是太虚幻境中警幻所演之曲名,由于曲子暗示了全书的主要情节和主人公最后的归宿,寓示美好的儿女之情,最终也是生离死别,这也如同一梦,梦破一切皆空,到头来还是一个悲剧。

《石头记》——最早这个书就叫做《石头记》。古本《石头记》里,第一回就介绍了这个书名的演变,一块女娲补天的剩余石被弃掷在大荒山青埂峰,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最后缩成扇坠儿那么大,被一僧一道交于警幻仙姑,随神瑛侍者的肉身——贾宝玉一起降生在一个温柔富贵乡,历尽了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最后那块石头又回到了大荒山,回到了青埂峰下;在那里,它恢复原来的形状,很大一个石头,上面写满了字,讲述它下凡所经历的故事。所以最早书的定名就是《石头记》。写作手法

《情僧录》——那书里面又说,空空道人——这是书里面作者设想的一个人物,在石头的反复要求之下,将石头上的字从头至尾,抄写回来,流传于世,并将之易名为《情僧录》。

《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又把这个书叫做《风月宝鉴》。通过脂砚斋批语我们知道,曹雪芹在少年时代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风月宝鉴》,那么很显然现在的《红楼梦》里面,运用了他早期小说里面的一些情节,特别是贾瑞的故事,在那段故事里面,就出现了那样一个东西,叫风月宝鉴。大家还记得吧,像一个镜子一样的东西,你拿着以后,正面照会怎么样,反面照会怎么样。这一段故事很显然是从他的旧作《风月宝鉴》里面挑出来,融化到《红楼梦》整体故事里去的。当然,用《风月宝鉴》这个名字概括《红楼梦》是很不恰当的。

《金陵十二钗》——而对曹雪芹本人来说,一度比较倾心于把这个书的名字定为《金陵十二钗》。因为他在构思这部书,考虑人物配置的时候很动脑筋。曹雪芹为了确定这个小说里面的女性角色,他呕心沥血,正册应该是谁,副册应该是谁,又副册应该是谁,他来来回回调整,不是一次就成型的。像正册究竟收入哪几位,如何排序,他费了很多脑筋。当然最后他的合作者脂砚斋劝他,说这个书还是应该叫做《石头记》,所以脂砚斋后来在甲戌年她抄阅再评本书的时候,又恢复了最早的书名叫《石头记》。

当然,这几点还感觉有点肤浅。毕竟红学的研究现在形成了一个大的文化派系。但是这次讲座的收获很多大。

2013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