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5.爱国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法属西非和赤道非洲,东非和南部非洲的 大部分国家。 典型代表:北非摩洛哥,里夫部落起义 斗争目标-建立完全独立的里夫共和国 斗争形式-武装抗击侵略者 国内改革
6.宗教领袖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典型代表: 刚果 西蒙﹒基班古 黑人基督王国 不合作:不给白人干活,不给白人种农作物, 不缴租税,不买欧洲货,不进白人教会学校, 不服从法令
三、民族主义思潮的类型
1.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属于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 族,共同奋斗
2.苏加诺的民族主义 服务于民族团结,主张 各派政治力量平衡的综 合型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 民主 社会繁荣 信仰神
3.甘地的民族主义 宗教道德型的民族主义 宗教和政治相结合 以爱为核心的真理观 非暴力不合作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 民族民主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国家的情 况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 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有不同程度依附性 的弱国。 各国的革命和改革运动都是直接或间 接打击帝国主义及其支柱封建主义的,因 而都是民族民主运动。
一、领导力量上的六种类型
1.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
4.凯末尔的民族主义 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 5.胡斯里的民族主义 阿拉伯民族主义 6.杜波依斯的民族主义 泛非主义 7.拉丁美洲的大陆主义
二、地域上的改革运动类型
1.中东地域型的改革运动 1)典型: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伊朗礼萨汗改革 阿富汗阿马努拉改革 特征:现代化是以世俗化为中心 的改革运动, 基本点是现代化和 民族化。
2)伊本﹒沙特的改革 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 民族独立国家。但改革模 式和改革路线是依靠伊斯 兰教瓦哈比派来复兴国家, 在不违背教义和家族统治 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先进 科学技术,探索不同于东 西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
3.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表述,分析影响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因素。运用历史
图片、相关文献,通过与一战前的民族独立运动比较,总结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
的特点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 在学习中感受、认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所体现出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建
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美好愿景和进步理念。(家国情怀)
第 2 页,共 11 页
着反对本国封建势力的民主革命。在一战后,汇聚成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他们的斗争冲击 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而推动国际格局的演进。破解课标后, 提炼出“斗争●冲击”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两个篇章:第一幕:斗争,亚非拉民族民 主斗争如何冲击国际秩序;第二幕:冲击,亚非拉民族民主斗争为什么会冲击国际秩序,亚 非拉民族民主斗争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力如何。鉴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有部分涉及,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12 课分别向学生介绍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 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故而在本课教学中应有所侧重,第一幕斗争部 分,由学生预习梳理完成,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第二幕冲击部分作为本课重点 探究的内容,第一个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重点探究,为了更好地完成问题的探究,教师在学 生探究前给予点拨。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理解了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得以冲 击国际秩序的原因,一方面时代性为它创造了条件,多角度呈现出的斗争整体水平的提高, 增强了冲击的力量。第二个问题学生根据材料概括亚非阿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也就水到渠成,最终完成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中感受、认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所体现出的 追求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美好愿景和进步理念。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解析版)
第16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一)背景: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②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③亚洲部分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④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二)概况地区国家斗争概况东亚中国(1)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
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等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2)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1937年)。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阿富汗经过长期斗争,最终迫使英国于1919年签订和约,承认阿富汗独立。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印度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印尼反荷民族大起义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
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
②荷兰殖民当局调动大批武装力量,镇压了起义,革命力量被严重消弱。
但也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③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的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别具特色。
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史称“甘地主义”),深刻地影响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
主要角度第一阶段(1920—1922年)第二阶段(1930—1934年)第三阶段(1940—1942年)背景1919年3月,英印当局实行《罗拉特法》→国大党发动非暴力抵抗运动→英军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积极: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动员 了广大群众,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局限:局限于非暴力的形式,影响了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对英国政府抱 有幻想,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抵制西方先进物质文明, 不利于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 材料二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 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本 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国家产生了共产主义小 组和共产党。
——王春良等主编《世界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印度近代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新式 工厂从1911年到1921年几乎增加了1倍,全印工人总数在1921年已达208万。
第二阶段 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_________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第三阶段 华夫脱党进行了_________,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华夫脱党 “代表团”一词阿拉伯语为“华夫脱”, 该党章程规定, 党的使命是“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并强调和平的和合 法的”斗争是争取独立的唯一斗争方式。扎格鲁尔被选 为党的主席。创建的埃及资产阶级民族政党。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
德·甘地(1869--1948 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 人、印度国父。1915年, 泰戈尔称甘地为“圣雄”, 意思是“伟大的灵魂”。 为实现理想,他一生中曾 17次绝食。
2,过程
阶段 爆发背景
手段(行动)
结果
第一阶段 《罗拉特 1920-1922 法》、阿姆
——苏加诺
(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 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上承1905—1913年“亚洲的觉醒”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的余波,下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开端,形成了内部各个不同的独特阶段。
亚非拉是一个由于共同原因而遭受同样苦难经历和由于共同目的而面临同样历史任务的统一体。
亚非拉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复杂性,运动类型多样,不要用一种模式理解各国的运动。
亚非拉国家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受帝国主义国家奴役和压迫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就决定了各国的革命运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打击帝国主义及其支柱封建主义,都对国际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它是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又深刻影响了后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对应三个大洲的民族解放斗争。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斗争基本在同一时段,普遍诉求表现为追求独立民主,但是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斗争特点不同,这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教学中,我将通过详解几个典型国家的斗争道路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民主运动的多样性,并探究民族民主运动共同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影响。
本课内容与初中高度重合,同时又更加丰富,补充了印尼、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等国家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这些内容除了甘地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在原选修教材中有涉及外,其余知识(包括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都是新教材增加的知识,这就对一线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应对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教学立意1.团结意识和国情意识: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即各具特色,又彼此呼应支持。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印度的
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
斯特才生产它们。
——甘地《印度自治》
手纺车运动:实行非暴力不合作,拒绝使用洋布,倡导改穿土布衣服,恢复手工纺织。 目的:反对印度经济被资本主义西化,坚持发展自给自足的民族经济,信仰印度文明。 根本目的:获得印度民族自治、独立,体现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
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抗税。 “食盐进军”。甘地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 第二阶段(1930~1934年) 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
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当局逮捕了 第三阶段(1940~1942年)
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1)建立政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 (2)概况: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 第一阶段 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
(3)结果:荷兰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革命力量被严重削 弱,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1)建立政党: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
(三)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影响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
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局(摇(“制全限性12者部非) )性和暴的权把开:妥力意力民展协并志。族“性。”不运手)只意动纺要味局车在着限运这向于动种坏非”人人暴等类的力,以法意的落则志框后指屈架文导服内明下和,抵进妥影制行协响先斗。革进争非命文,暴的明哪力深,怕意入不一味发利个着展于人以(印也人印度能的度经全反民济部抗族发心非资展灵正产和来义阶社帝反级会国对的进的专动步。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三、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
1.阿根廷工人罢工: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
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2.智利的防止法西斯上台。 3.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1)领导者: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的桑地诺。 (2)精神之父: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 (3)斗争目标: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 (4)战旗:高举象征“不自由毋宁死”的红黑双色战旗。 (5)斗争对象: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6)斗争结果 ①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
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的抗英斗争 (1)领导力量:以扎格鲁尔(又译柴鲁尔 1857-1927,埃及领袖,创建华夫脱党) 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1)领导力量: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2)斗争方式: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 垒战等斗争方式。 (3)斗争结果 ①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 宪法。 ②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4)斗争继续: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 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抗争 (1)表现: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 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2)成果: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3)结果: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3.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宪法,但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墨西哥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卡德纳斯进行了改革。 (1)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 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制度。 (2)对外: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 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高中历史公开课-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谢谢!
领导力量
目的
阿根廷
反对外国资本
共产党
民族革命
智利
防止法西斯上台
左派力量
民主革命
尼加拉瓜 1926-1933反美游击战 资产阶级(桑地诺) 反帝民主革命
墨西哥 1934卡德纳斯民主改革 资产阶级(卡德纳斯)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思考: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材料一 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权的表现形式就是 “考迪罗主义”,即军事独裁统治制度。拉丁美洲各国的“考迪罗”为了巩 固政权和地位,都极力寻求国外势力对自己的支持,投靠外国势力,实际上 成了半殖民地性质的附属国。
行动:合法、和平手段
非暴力 + 不合作
用非暴力限制群众运动,把群众 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允许的范围 内,维护资产阶级领导地位。
用不合作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 民统治,迫使英国让步,争取印 度独立自治。
反映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两重性。
9
二、步履维艰——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
自主梳理:阅读教材99-100页,完成表格。 任务三:概括非洲民族民主运动进程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0~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名誉职位等,罢课、离职、抵制法
1922年)
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抗税
第二阶段(1930~ 1934年)
“食盐进军”引发了各地的抗税斗争
第三阶段(1940~ 1942年)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亚非拉对西方殖民者的抗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学习目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特点及历史意义。
【导学案】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问题设计1:据课文P97第1段找出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背景、表现(中国、东南亚、西亚、南亚)?问题设计2:据课文P97第2段和P98第1段找出印尼人民反荷斗争概况、特点?问题设计3:据课文P98第2段找出甘地的思想主张?问题设计4:据课文P98第3段和P99第1、2段找出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概况?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问题设计1:据课文P99第4段找出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的概况?问题设计2:据课文P99第5段找出摩洛哥里夫地区的反殖民斗争的概况?问题设计3:据课文P100第1段找出埃塞俄比亚反意斗争的概况?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问题设计1:据课文P100第2段找出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概况?问题设计2:据课文P100第3段找出尼加拉瓜反侵略抗美斗争的情况?问题设计3:据课文第P101第1段找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目的、内容、影响?问题设计4:据课文P101第2段找出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活动设计1】阅读课本第三目,思考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原因:国内:经济上,保留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军事独裁统治。
国外:遭到欧美帝国主义侵略。
【活动设计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那些主要特点(从地区、领导力量、参加群体、运动目标等方面)?从地区看:范围广、规模大;从领导力量看:既有共产党领导,也有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参加者: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具有了全民族运动性质;运动的目标: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府。
【知识拓展】1、民族民主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①英、印实力悬殊,吸取暴力运动失败的教训;②甘地把印度宗教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相结合。
不同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④英国工业革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疯狂扩张,反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以下斗争以反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的是(D )A美国的独立战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D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3、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的是(B )A反对英国殖民统治B争取印度自治C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D提高印度民族自尊心4、20世纪初,点燃埃及人民反英情绪的事件是(C )A扎格鲁尔组织华夫脱党B华夫脱党的主张遭到英国拒绝C英国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D埃及的和平示威浪潮遭到了镇压5、下列有关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C )A发生在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B为了保证墨西哥1917年宪法的有效执行C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D为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6、2015年4月,印尼举行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庆典活动。
100多个亚非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说明(C )A亚非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的唯一方式B亚非国家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C“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已经深入人心D万隆发展成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7、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D )A英国国旗B法国国旗C西班牙国旗D美国国旗8、问答题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仍不平坦,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和挑战;多数亚非拉国家的经济仍然很落后,人民生活平穷;世界上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大部分亚非拉国家的科技水平落后,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9、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它的胜利有何国际意义?原因:帝国主义殖民势力不断衰落;非洲人民的觉醒;其他地区人民解放运动鼓舞国际意义: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格局、建立新秩序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④英国工业革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疯狂扩张,反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以下斗争以反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目标的是()A美国的独立战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D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3、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英国殖民统治B争取印度自治C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D提高印度民族自尊心4、20世纪初,点燃埃及人民反英情绪的事件是()A扎格鲁尔组织华夫脱党B华夫脱党的主张遭到英国拒绝C英国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D埃及的和平示威浪潮遭到了镇压5、下列有关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发生在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B为了保证墨西哥1917年宪法的有效执行C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D为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6、2015年4月,印尼举行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庆典活动。
第25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25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程标准1.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知识点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1)东亚:中国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3)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4)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1)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多种斗争形式,迫使英国作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
(2)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2.摩洛哥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3.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941年埃塞俄比亚恢复了国家独立。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阿根廷: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2.智利: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3.尼加拉瓜: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2)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 爱国民族主义运动 民主运动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国家
表现
阿根廷 共产党领导,举行反对外资的罢工,与警察战斗。
智利
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上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 上台。
尼加拉 瓜
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政府军战斗,迫使美军于 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 志”
墨西哥
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 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 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资产阶 级民主改革)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与一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理解)
苏加诺
结果
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为独 1923年,克里姆建立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 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23 里夫共和国。1926年, 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要求英 共和国被西、法殖民 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国放弃特权(埃及驻军、控 军扼杀。 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 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链接 高考 (2020·全国Ⅰ卷·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
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
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
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 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
两次世界大战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为例
2021年第09期 No.09,2021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总第862期Sum No.862•教学设计•两次世界大酬亚非拉_«运动的特点—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为例吴斯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201203)丨关键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阶段性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丨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丨文章编号j0457-6241(2021 )09-0059-08在统编教材之下,如何理解与把握新教材 想必是每位一线教师的必修课。
笔者在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教学时注意到,与以往相 比,新教材增加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篇幅。
其中包括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 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21课“世 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统编教 材以时序为基本线索,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亚非 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脉络。
众所周知,资本主 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为殖民 体系的建构,而两次世界大战又与殖民地问题 密切相关。
教材扩充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 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影响现代世界 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教学中厘清亚非 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十分必要。
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为例,尝试从单 课教学首寻突破,为今后探索亚非拉民族解放 运动史的专题教学抛砖引玉。
一、寻找问题,突破难点前文提到,《中外历史纲要(下)》以时序为 基本线索,通过第13课、第16课及第21课的相关内容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始末铺陈道 来。
笔者之所以选择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 运动的高涨”进行课例分析,是因为第13课“亚 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可视为亚非拉争取民族解 放运动的开端;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是亚非拉成功摆脱殖民压 迫的终点,这两个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鲜明,较为容易把握。
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
二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斗
争方式?
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了多种斗争方式来争取自主独立和解放,以下是其中几种主要方式:
1.武装斗争:一些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了武装斗
争,包括游击战争、游击队活动和军事反抗。
这些运动通过武装斗争来对抗殖民统治和外来入侵势力,争取独立和自由。
2.非暴力抵抗:非暴力抵抗是亚非拉解放运动的另一种重要
斗争方式。
借鉴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一些亚非拉国家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采取了示威、抗议、罢工和公民不服从等非暴力方法来争取权益和自由。
3.外交和国际压力: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通过外交手
段和国际压力来争取国际支持和承认。
通过国际组织、外交关系和国际舆论的影响力,他们争取国际社会对自身民族自决和独立的支持。
4.组织和政党建设:亚非拉国家的解放运动也依靠组织和政
党建设来组织和领导人民斗争。
这些组织和政党在国内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团结各个阶层和群体,为自由和民主的目标而奋斗。
5.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在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亚非拉
国家的解放运动还注重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
通过言论自
由、文化活动、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他们致力于唤醒和凝聚人民的民族意识,倡导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复兴。
这些斗争方式的组合和应用在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们为亚非拉国家的自主发展和民族独立铺平了道路,塑造了他们的历史和国际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
拉美: 古巴人民推翻马查多独裁统治(1933)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34~39)
印尼起义军炸毁火车
朝鲜人民写的革命口号
义 安 河 静 苏 维 埃 运 动 图
普列斯特斯
海尔· 塞拉西一世夫妇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 民主运动的特点
1、广泛性:地域;成分 2、持续发展 3、多样性 (1)领导力量的多样性 共产党;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爱国王公贵族;部落酋长
第三节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产生的原因
(1)战时印度社会的变化与英印合 作关系 (2)战后民族矛盾的激化
孟太古—蔡姆斯福改革方案1918.7
罗拉特法1919.3
(3)国大党进入甘地时代
莫汉达斯· 卡尔姆昌德· 甘地(1869--1948)
商人(吠舍)官僚(波尔班土邦大臣)家 ·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发展概况
1、第一阶段:1918~1928 亚洲:土尔其凯末尔革命(1918~1923) 朝鲜三一起义(1919年3月) 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919~1922) 中国五四运动(1919年5月) 阿富汗反英独立战争(1919年) 伊拉克人民反英起义(1920年) 伊朗反英武装起义(1920年)
第四节 埃及华夫托运动
一、1919年埃及人民起义 1、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埃及 2、柴鲁尔和华夫托党 3、埃及三月起义 二、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三、1923年宪法和第一届华夫托内阁
1923年宪法 第一届华夫托内阁 护宪运动
四、1936年“英埃协定”
第五节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一、20、30年代的墨西哥 二、卡德纳斯改革 1、卡德纳斯 2、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 土地改革;国有化运动;文化教育改革 扩大工人民主权利;巩固民主政体 3、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地位
导火线:阿姆利则惨案(1919.4 .13) 正式开始: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1920.9) 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提出 国大党改组 修改党章,明确提出“司瓦拉吉” 威尔士亲王访印与群众运动的高涨(1921) 乔里乔拉事件与运动的结束(1922)
二、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文明不服从运动)
第六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第六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 民主运动概况 第二节 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第三节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四节 埃及华夫托运动 第五节 墨西哥卡的纳斯改革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概况
四、甘地主义
四、甘地和甘地主义的评价
“圣雄甘地” 改造了国大党;领导了三大群众运动 (反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宗教偏执)
甘地主义 哲学;政治;社会;经济
《罗拉特法案》引起印度人民示威运动
提倡和平改革的甘地
甘地在进行绝食斗争
甘地领导的抵制英货活动
甘地简朴的生活
阿姆利则惨案
德里群众的非暴力不和作运动
3、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3、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建设纲领工作
解放贱民(不可接触者)--《普那协议》 (甘地、马拉维亚、安培德· 卡尔)1932 教派和解(宗教团体决议1932.8) 推广手纺土布、发展乡村工业 开展农村教育、提倡讲究卫生
三、1935——1945年的印度
《印度政府组织法》1935 国大党在省立法会议选举中的胜利 国大党的分裂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矛盾的加深 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9)
庭1888年赴英学法律;1891年获律师资格 回国;1892年在孟买从事律师工作; 1893—1915在南非塔塔公司工作;1915回 国;
甘地时代国大党的变化
党内温和派与激进派重归于好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合作的实现 国大党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 从合作到不合作的对英政策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
拉美: 巴西普列斯特斯纵队长征(24~27) 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26~33)
2、第二阶段:1928~1939
亚洲:
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0~34) 中国、朝鲜抗日民族运动 印尼“七省号”军舰起义(1933年) 越南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30~31) 埃及六月起义(1934年) 扎伊尔农民抗税斗争(1931年)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35~41)
非洲:
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 摩洛哥里夫共和国(1921~1925) 比属刚果基班古运动(1921年) 阿根廷一月革命风暴(1919年) 墨西哥农民暴动(1922年)
拉美:
1923年,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转入低 潮后,东方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
中国大革命(1924~1927) 亚洲: 叙利亚、黎巴嫩人民反法起义(25~27)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荷起义(26~27)
(2)指导思想的多样性
孙中山的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 甘地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 苏加诺综合型民族主义 真纳“两个民族”的理论 凯末尔主义 阿拉伯民族主义 拉美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苏加诺
真纳
1920-1945 中东委任统治地的动乱
桑地诺解放军攻入马纳瓜
(3)斗争方式的多样性
普遍的革命运动 改革运动 群众运动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士兵起义
第二节 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一、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与西亚政治
1、奥斯曼帝国的解体 2、阿富汗的独立和改革 3、伊朗的民族斗争和巴列维王 朝的建立 4、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
二、凯末尔革命
1、一战后土耳其民族危机的加深 2、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1)凯末尔 (2)民族革命战争的过程 政治组织时期(1919.5~1920.4) 民族独立战争时期(1920.4~1922.9) 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立时期 (1922.9~1924.4) (3)凯末尔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三、世Fra bibliotek化改革
政治改革 法制改革 经济改革 教育改革 文化改革 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四、凯末尔主义
凯末尔
一战时的凯末尔
凯末尔在亲自上课
民族英雄凯末尔
漫画:英国解决土耳其海峡的方案
土耳其军队开进伊斯坦布尔时牧师在祈祷
在土耳其的希腊军队
《洛桑和约》签字仪式
安卡拉召开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1、社会背景
工农运动的高涨 国大党左派的出现 1929年经济危机 西门调查团访印1928与德里宣言192 国大党拉哈尔年会1929.12
2、群众文明不服从运动
食盐进军(1930.3.12) 群众运动的高涨与武装起义(1930.4~5) 德里协定(1931.3) 群众文明不服从运动的结束(1934)
一、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1、一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 的变化 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关系的变化 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
2、战后殖民统治的强化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3、十月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把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东方的 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 十月革命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利的国 际条件和后方基地 理论指导和干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