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梁实秋《鸟》说课稿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鸟》教学设计梁实秋《鸟》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梁实秋《鸟》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深入理解课文。
2、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教学内容与步聚:一、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思考: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总领全文,为全文奠定感情基础。
2、“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一是紧扣鸟来写,使行文紧凑。
二是表明对笼中鸟的情感。
3、“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标本室里住着罢”的深刻含意是什么?明确: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4、第二自然段写鸟儿的“苦闷”,有什么作用?明确:①表现作者对苦闷的鸟儿的同情;②与下文那些欢快的鸟儿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和第6段写鸟的悲苦相呼应。
二、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1、“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作者连用两个“不是”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通过否定麻雀与乌鸦的叫声,表明作者所爱的鸟的声音是清脆的,嘹亮的,圆润和谐。
2、作者写杜鹃的声音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表达自己客居于四川的酸楚。
补充资料:杜鹃,又名杜宇,子规。
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21 杜鹃鸟是凄怨哀伤的象征。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鸟》教学说课课件
3.第2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的苦闷”? 并举例说明。
【答案】(1)反问:“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 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儿 瞵视昂藏的神气?”写出了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 遇的同情。
(2)引用:“抟扶摇而直上”写出了笼子里的鸟 的可悲处境,表达了作者对笼中鸟的同情。
2.“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 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 着吧?”这一句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案】 本题可运用记叙中议论作用分析法分析。以 “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做类比,用两个含“大概”的问 句,以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 自由”的闲人,表达了作者对囚笼中的鸟的同情。
2.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对故土的思念;(2)作者希望建立 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 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 才能的人生。
1.文章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文章开 篇点题,以“我爱鸟”三字开篇,并独立成段揭示 题旨,一个“爱”字构成了整篇文章的基本线索, 表明了作者对鸟的态度和情感,定下全文的感情基 调。
走近作者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1903年1月6 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 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 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 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 比亚的权威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一句? 我爱鸟
2.本文写的是鸟,但作者对鸟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变化的 过程,请你加以梳理。 为鸟苦闷——欣赏鸟----喜爱鸟——因鸟悲苦。
【答案】 协调。如果说1-4段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 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5、6两段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 鸟的悲苦,这同样是作者的“爱”,但较前者已经发生了很大 的改变,鸟儿们自在自为的自然境界被打破,失去了最起码的 生存条件,这不能不令人悲哀。作者又以这种令人悲哀的鸟为 参照物,联想到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与悲哀之鸟 一模一样,进而把目标指向人——现实中人的命运的悲哀,凸 显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种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更深层次 的思考的爱,这种爱比1-4段表达得更深刻丰富。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分析《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风格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鸟》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文章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第二章: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1 梁实秋的生平介绍时间: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2日地点:中国山东省主要经历:学者、作家、翻译家2.2 梁实秋的文学成就著作:《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等荣誉:被誉为“现代文学巨匠”第三章:《鸟》文章背景和主题3.1 文章背景写作时间:1940年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3.2 文章主题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第四章:文章写作风格和技巧4.1 写作风格幽默、讽刺、抒情语言简练、富有韵味4.2 写作技巧对比、象征等手法情景交融、细腻描绘第五章:阅读理解练习5.1 文章内容概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5.2 文章主题分析请分析文章主题,并谈谈自己的感受5.3 写作风格和技巧分析请分析文章中的幽默、讽刺等写作风格,并谈谈自己的理解第六章:词汇学习6.1 单词注释鸟(niǎo)笼(lóng)自由(zìyóu)向往(wǎngxiǎng)独立(dúlì)生活(shēnghuó)热爱(rè'ài)赞美(zànměi)6.2 词组解释鸟儿(niǎo'er)笼中鸟(lóng zhōng niǎo)向往自由(wǎngxiǎng zìyóu)热爱生活(rè'ài shēnghuó)赞美自然(zànměi zìrán)第七章:难点解析7.1 难句解析例如:“笼中的鸟儿,虽然食物不愁,却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权利。
”分析:这句话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推荐5篇)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梁实秋《鸟》教学设计《鸟》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的散文,文章以典雅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鸟的美,也记述了各种不同的鸟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下面给大家分享《鸟》教学设计,欢迎借鉴!梁实秋《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找出作者描写了鸟的不同方面的句子。
2、品读三四段描写鸟的声音形态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的独特风格!3、找出作者对鸟儿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中心主旨。
教学流程:一、导入:展示几张美丽自由的鸟儿的图片和几张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的图片。
问:你认为哪一种状态的鸟儿更美?你们喜欢哪一种状态的鸟儿呢?为什么?二、层层解读文本,随文解决生字词。
【读“鸟”】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②作者喜欢的鸟儿的哪些方面?用“我认为作者喜欢鸟儿的,你看(听)”的句式来回答。
③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有感情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他高踞枝头。
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2、【品“鸟”】自由朗读文章的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来谈)3、【悟“鸟”】跳读课文,思考:①本文作者除了爱鸟,对鸟儿还有哪些情感?②作者写这一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只是爱鸟么?补充作者简介,创作思想。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对梁实秋的评价梁实秋,原名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梁实秋及其作品《鸟》的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欣赏《鸟》的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简述《鸟》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梁实秋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教师分享《鸟》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第二章:作品梗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概述《鸟》的故事情节,介绍主要人物。
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
2.3 教学过程教师简要介绍《鸟》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分享心得。
第三章:文学特色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的文学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认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学语言、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
3.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鸟》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分享成果。
第四章:课堂讨论与思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鸟》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鸟》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讨论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4.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梁实秋的作品和散文艺术。
5.2 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和总结《鸟》的主题和意义。
推荐拓展阅读的梁实秋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5.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具体要求。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对梁实秋及其作品《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读《鸟》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梁实秋的生平和作品《鸟》的文本内容。
1.4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Step 2: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Step 3:展示《鸟》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Step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鸟》的理解和感悟。
Step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鸟》的文意,领会梁实秋的散文风格。
2.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意,解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细读《鸟》的文本,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Step 3:讲解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Step 4: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幽默等。
Step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鸟》的深入理解。
Step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感悟与启示3.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从《鸟》中汲取启示,提升自身的人生感悟。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鸟》中感悟人生哲理,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3.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引导学生从《鸟》中感悟人生哲理,如对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等。
Step 3: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敬畏自然、和谐共生等。
Step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梁实秋及其作品《鸟》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梁实秋,原名梁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作品简介:散文《鸟》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3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散文《鸟》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2.2 教学内容文本内容解析:分析散文《鸟》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作者情感态度:探讨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2.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鸟》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内涵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3.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欣赏和学习梁实秋的写作风格3.2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分析散文《鸟》中的修辞手法、用词选句等作者风格:探讨梁实秋的写作风格和特点3.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鸟》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鸟》的主题和意义4.2 教学内容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散文《鸟》中的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成果:鼓励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讨论成果4.3 教学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组织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散文《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5.2 教学内容总结散文《鸟》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拓展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5.3 教学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散文《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拓展思考第六章:文学背景探究6.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鸟》的文学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6.2 教学内容时代背景:了解梁实秋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文学流派:探讨《鸟》所属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6.3 教学步骤分析《鸟》的创作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流派及其特点讨论时代背景和文学流派对《鸟》的影响第七章:情感态度分析7.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表达7.2 教学内容情感态度:分析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探讨作者对鸟的情感情感表达:欣赏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7.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第八章:课堂互动与讨论8.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鸟》的主题和意义8.2 教学内容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8.3 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九章:写作实践9.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写作练习: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内容,进行写作实践写作指导: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9.3 教学步骤布置写作任务,明确写作要求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10.2 教学内容学习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如何提高学习效果10.3 教学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第十一章:比较文学分析11.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描写11.2 教学内容比较对象:选择另一篇关于“鸟”的文学作品,如其他著名散文家或诗人的作品。
梁实秋《鸟》说课稿
梁实秋《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信息•作品名称:《鸟》•作者:梁实秋•出版年份:1940年•题材分类:散文2. 内容概述本文是梁实秋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对鸟的描写,展示了鸟的自由、活泼和美丽。
文章既赞美了鸟的独特生命力,又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梁实秋和他的代表作品•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风格•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欣赏力•激发学生对自由和美的向往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能力三、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技巧•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鸟的描写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对表达效果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自由和美的追求的思考能力五、教学方法•讲述法:通过教师对作品和作者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阅读分析法:通过师生共同阅读,分析文章内容、语言和修辞手法•讨论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归纳总结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梁实秋的照片和一些代表作品的摘录,引起学生对梁实秋和他的作品的兴趣。
2. 阅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鸟》,并进行分段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3. 文本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指导学生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的主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自由和美的追求的思考,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能否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语言分析能力:学生能否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思维能力:学生能否展开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2.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对梁实秋和他的作品是否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主题和要点•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本和表达自己的思考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讨论,深入探讨了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鸟》梁实秋课教案
《鸟》梁实秋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鸟》梁实秋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鸟相关的音频,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对鸟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5. 欣赏与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欣赏心得。
(2)教师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鸟的短文。
3. 推荐一本关于鸟类或其他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并简述推荐理由。
六、教学评估:1. 在课后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表现,以评估他们对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短文写作,评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文学欣赏兴趣。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梁实秋的《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2.2 作品分析分析《鸟》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鸟》的主题思想,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鸟》中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鸟》,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2) 分析《鸟》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的寓意;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课堂讨论;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梁实秋的其他作品,如《秋虫》、《落叶》等,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鸟》的文本材料,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
6.2 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6.3 课外资料搜集梁实秋其他作品的资料,以及与《鸟》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以便于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理解。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关鸟的图片或者播放鸟鸣声,引起学生对鸟的兴趣,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
7.2 分段讲解将《鸟》分为几个部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色、描写手法和寓意。
7.3 互动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询问学生对于文中某些描写的感受,或者对文中的寓意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教案标题:梁实秋《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梁实秋的短篇小说《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一张鸟类图片或展示一段鸟儿飞翔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鸟类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梁实秋的《鸟》这篇短篇小说。
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分发《鸟》的文本给学生,要求他们默读一遍。
2. 利用问题导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
例如:-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的关系如何?- 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是什么?为什么作者选择这样的背景?- 故事中的鸟是什么象征?它对人物的影响是怎样的?- 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或思考?3. 分组讨论学生的答案,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辩论。
文学分析与批判(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手法。
例如:- 鸟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它与人物的关系如何体现主题?- 作者通过描写鸟的形象和行为来表达什么情感或思想?2.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以及这种叙述方式对读者的影响。
写作与表达(20分钟):1. 要求学生以《鸟》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连贯性。
3.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一些象征手法或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可以选择几篇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读或展示。
2.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以及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案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梁实秋的作品,比较《鸟》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鸟》中的人物和情节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他们以《鸟》为灵感,写一篇自己的短篇小说。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鸟》这篇文章。
(2)能够分析并欣赏梁实秋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鸟》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梁实秋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分析。
3. 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在写作中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僻词汇和成语的理解。
2. 对梁实秋写作风格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3. 将课文中的表达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鸟》的文本。
2. 关于梁实秋的简介和相关作品。
3. 写作素材和参考范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过渡。
(2)简要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梁实秋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并欣赏梁实秋的写作风格。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指导。
5. 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鸟》。
(2)完成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3)选择一个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不少于400字。
六、教学评价1. 对课文《鸟》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对梁实秋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
3. 写作练习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05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0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鸟》。
文章通过对鸟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教学时,我们将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 能够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3.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难点: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他们对鸟的印象,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3. 课堂讲解:对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课堂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板书设计:板书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由的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自由》,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含义和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文章主旨:对自由、独立的追求作者写作思路:通过对鸟的描述,表达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我心中的自由》答案:自由是一种无拘无束、独立自主的状态。
对我来说,自由意味着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做真实的自己,不受外界的束缚和限制。
我相信,只有拥有自由,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 题目:《谈谈你对鸟的印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们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但是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性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语文上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上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梁实秋,学习诗歌《鸟》的基本知识,理解并学会描写鸟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导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课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诗歌《鸟》,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鸟》的意义和主题,掌握写作鸟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理解并感悟诗歌。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教科书、幻灯片、黑板、粉笔等。
2.材料准备:有关梁实秋的资料、有关鸟的图片、学生自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鸟的叫声视频或者展示鸟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你们对鸟有什么了解?鸟的特点是什么?2.导读(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梁实秋的背景和他的作品,告诉学生本课将要学习的诗歌是《鸟》。
然后给学生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为什么梁实秋选择以鸟为主题来写诗?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测。
3.课文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展示诗歌《鸟》的整体结构、韵律和诗句的意义,讲解诗歌中的生词和较难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4.合作阅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阅读和理解,然后讨论鸟在这段诗句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用诗歌表达这个意义的方法。
5.课堂实践(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外的校园中观察鸟类的生态,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鸟,然后根据课文中描述鸟的方法,进行写作,要求学生描述鸟的外貌、动作、生活习性等,同时尝试为这只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用草稿纸进行写作,然后交流和修改。
6.展示与分享(2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对鸟的认识和所写作品的感受。
梁实秋《鸟》说课稿
梁实秋《鸟》说课稿一、课文简介《鸟》是著名作家梁实秋的一篇散文,以鸟类为主题,作者在文中深入剖析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鸟类的描述,探讨人际关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敌情等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梁实秋的作品及其作品特色•了解鸟类的分类及其特征•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描述鸟类的特征•能够感受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情感联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鸟类的感悟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三、教学重点•理解梁实秋在文中阐述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探讨其中的人性和亲情等情感•学习用简练的语言描述鸟类的特征四、教学难点•发掘文中深含的人性和情感,不仅仅是对动物的描述•在描述鸟类的特征时,寻找恰当的词语和语气来表达五、教学方法1. 探究法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鸟类的图片,讨论鸟类的特征、分类、习性等。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对鸟类的描写,深入剖析个别词语,体会作家的语言运用。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文中的句子,体味娓娓道来的语气和节奏感。
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梁实秋的意图和情感。
3. 讲解法适时进行讲解,解释文中生僻词汇或者作家的表达方式。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的意义。
4.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涉及的亲情、友情、爱情、敌情等情感主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触。
六、学习策略1. 观察策略让学生通过观察鸟类图片,抓住鸟类的特征,培养观察力。
2. 分析策略通过针对文中个别句子和词语的分析,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和情感。
3. 记忆策略提供记忆技巧,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记忆文中相关内容。
4. 表达策略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鸟类的感悟。
七、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通过看图片、玩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10分钟)介绍梁实秋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鸟》教案
第18课《鸟》(梁实秋)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难点: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 1.默读法 2.研究探讨法教学过程:《鸟》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略二.读准字词:略三.自主学习一: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一句?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类型鸟?四.合作探究: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哪一句?明确:我爱鸟。
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类型鸟?明确:令人怜悯的鸟、令人喜悦的鸟、令人厌恶的鸟、令人悲苦的鸟。
五.自主学习二:1.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对于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六段写到,鸟“有时也给人悲苦”。
这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六.合作探究二:1.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对于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1)本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儿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儿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作者对鸟儿的生存和命运充满悲悯与同情,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2)开头写到笼中的鸟,引出对鸟的议论描写起到引题的作用,并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结尾写到笼中的鸟,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收束全文,深化主题。
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的鸟的同情和悲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2.文章第六段写到鸟“有时也给人悲苦”。
这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明确:笼中鸟衣食无忧,却无自由,引起的感情是失去自由的苦闷;第6段所写的鸟儿则是生存与严酷恶劣的环境中,引起的是生命饱受外力摧折的痛苦。
作者推己及人,情感发端在于动物,深层则是对人生的了解和同情。
七.限时记忆“读一读写一些”字词然后用作业本来听写。
课鸟梁实秋教案
优质课《鸟》梁实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风格。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散文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散文《鸟》的主题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笔特点和艺术风格。
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3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和情感。
采用小组讨论或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鉴赏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作品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鸟》的结构和内容。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篇章结构,探讨其组织方式。
解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3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创作练习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创作练习,参考《鸟》的艺术风格。
指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丰富创作内容。
4.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散文创作的基本技巧。
采用小组讨论和互评,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互相学习。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对梁实秋其他作品的兴趣,拓展阅读范围。
5.2 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推荐梁实秋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展示梁实秋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第六章:作品背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鸟》创作的背景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动物笑谈》,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生命之趣”选编了四篇写动物的文章,本课描绘了鸟的各种生动的情态,并且由鸟及人,借物抒情,通过写鸟来写自己对那种自由自在、潇洒自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喜爱,也含蓄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社会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生命之趣”,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及作者散文小品的风格。
能力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路。
2、指导学生通过摘录和勾画,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作者对鸟的情感,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文章内容,理解状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的体裁兴趣极大,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鸟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学生一次特殊的情感体验。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情感主题并不难,但如何把作
者的情感理解加深一个层次及语言品味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深厚而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珍惜和平自由的生活。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而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二)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
”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兴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
根据以上依据,我采用的学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谈论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细节探究
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节的创设,是兴趣激发的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会用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设计:同学们,你们家养过鸟吗?养的都是什么鸟?又是怎样养鸟的呢?(生)养鸟是一种悠闲,更是一种乐趣,今天让我们走进文学大师梁实秋,看看他笔下的鸟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话题说起,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同时便于下一步展开教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将重点字音及成语解释在书上进行勾画和补充,进一步熟悉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关于作者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雅舍小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
“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散文经典。
今天我们所学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表现“知性”的。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了解作者。
)
2.朗读课文,把握生字词。
抟(tuán)羽翮(h?)蜷伏(quán)栅栏(zhà)饮啄(zhuó)呱呱(gū)曳着(ya)长喙(huì)丰腴(yú)迷惘(wàng)鸢鹰(yuān)
(此活动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开展,有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整体感知。
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划出写鸟的特点的文字,用波浪线标出作者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用着重号标出作者悲鸟的内容,批注自己阅读的感受。
4、理解课文的结构
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第一部分(①):提出全篇主旨
第二部分(②):笼中鸟的苦闷。
第三部分(③~⑥):自由之鸟可爱。
第四部分:(⑦)不自由的鸟不可爱。
(此环节通过对于课文行为思路的把握概括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细节探究
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第5段“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中“幻想”的含义是什么?“我”对其不存有幻想的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鸟?作者对这些鸟的
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作者写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令人喜悦的鸟、蛮横无情的鸟以及令人悲苦的鸟。
看到触目惊心的笼中鸟,作者是无比的关注;在四川欣赏到令人喜悦的鸟的声音、形体,作者对这些鸟是充满“爱”的;对蛮横无情的鸟,无法幻出诗意;看到那些令人悲苦的鸟时,作者则是充满同情。
3.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4.“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办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作者为什么不忍看?
(设计这几道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5、品析下面句子,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6、这篇文章整体上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体会拟人比喻等手法的好处,把握关键词语来赏析文章,体会情感)
(四)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积累有关鸟的古诗词名句;
2、积累有关自由的名言警句。
(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在笑的同时感受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平等,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是
情感上的再加深)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1、阅读梁实秋的其他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怀。
2、试着向作者学习,用生动笔调为你所熟悉的动物写一个“素描”。
(此环节设计有读有写,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说板书:
板书能帮助学生更清晰、更明了地理清课文的层次,概括出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我将设计如下:
鸟
梁实秋
鸟→→→→→→→→→→→人生
↓↓
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