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
【摘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固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纷纷实行改制或者退出市场,这就需要民营接管,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进入,往往采取兼并的方式来吞并市场,此时,民营企业必须与外资企业抗衡。因此,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也就更加重要。
【关键词】: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治理模式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现代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立”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类。企业所有者拥有企业的资本财产所有权,但受自身个人精力、管理能力、专业分工、知识水平等影响,不得不把经营权委托给企业或者并不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职业经理人员,这样经理人员则拥有其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而且双方通过签订契约来界定权、责、利。但是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很难精确确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同时由于“委托——代理的产生,双方对信息不对称,致使经理人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其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出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现象,基于此企业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实现企业的管理。
狭义的公司治理就是为了为了解决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实现其所有者(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公司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
经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实现经济利益,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和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在全球范围主要可分为三种模式:以德国和日本为主的网络导向模式;以英美等国的市场导向模式以及东南亚的家族治理模式。【1】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
(一)产权不清或者产权单一现象严重
我国的民营企业初往往是同学、朋友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创建的,由于中国人好面子,在创建时,企业往往缺乏科学的契约。契约化的缺失而产生的产权不清,是导致很多民营企业日后的产权之争的罪魁祸首,爱多VCD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企业产权明晰的重要性,纷纷制定契约。但是我国的民营企业业主主要由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组成,单个业主占有企业绝大部分剩余权和控股权,甚至一部分民营企业把企业产权等同于个人财产,认为企业的一切都是老板的,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产权单一,往往形成“一股独大”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样很难使得社会资本进入企业,企业也很难得到高速的发展(二)公司治理机构虚化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企业的规模变大,为了把企业变得更大更强,一部分民营企业虽然能够依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形成
了“两会四分权制“。所谓两会四分权制是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分别行使最终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监督权权和经营指挥权。从国外的公司治理的模式上看,我国的民营企业也能学习西方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但上述的治理模式在实际的治理中,由于股权高度集中,董事会往往由大股东控制,董事长往往是是大股东,董事会如同虚设,根本没有形成健全的、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企业有一个正常健康的经营机制。监事会被董事及经理视为从属的被领导地位,监督也就无从说起,这样致使没有谁能够监督到企业的运行状况,委托代理所产生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公司治理机制也就是纸上谈兵,名存实亡。
(三)家族化管理严重
家族治理是指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真正实现分离,企业的主要控制权仍然掌握在企业家族成员中,企业产权是这一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子承父业”深入人心,企业所有者不愿意把企业的产权交给“外人”,要么培养家族成员,要么“内部培养”,很少从企业外部寻找其继承者。家族治理与家族管理混为一谈,企业社会化、公开化程度较低,外界的资本很难进入到企业之中,致使大多民营企业关门做管理。同时,民营企业老板“个人英雄主义”盛行。
(四)集团公司治理效率低下
我国的民营企业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往往通过兼并、购买的形式,实现其多元化战略,企业的规模、产品多样性、业务范围、经营地域都会扩大,这就形成了
一个集团企业。集团企业如何治理也是这类企业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多元化的投资导致民营企业治理失控,内部链接脆弱。集团企业对子公司、分公司的治理进入了“管得太紧,要死;管得太松,要飞”的进退维谷的地步。
(五)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时,持有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传统治理理念,真正的“经济型”治理模式还没形成。政府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重视不够,企业与政府之间没形成良好的政企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大量存在;企业与舆论、社会媒体、消费者、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友好互动机制还未形成。【2】
三、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思路研究
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国情,对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产权由单一产权向多元产权、流动产权转变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往往掌握在企业老板或者一个家族中,同时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一味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两权分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我国的民营企业可以摸索出一条多元化产权和流动性产权的道路,所形成的相互支持又相互监督的产权,一方面可以积聚更多的社会资本,使更多的外
部资本内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资金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多元化产权可把企业的风险分散,产权所有者可以共同承担风险。
(二)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能形成相互制约的股权结构,企业控制权由几个大股东共同分享,共同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当公司面临重大决策时,大股东之间可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可避免任何一个股东的“一股独大”行为。股东之间相互制衡,共同决策,决策的科学性将会得到更有效的保证,但要注意股权不能太分散,太分散了,企业决策效率低下,也很难达到一致的认同。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行业、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3】
(三)建立基于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建立不完善,企业制度的建立也不规范、不完善,为此,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基础上,还要建立企业制度以及监督机制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应该科学分析企业所处的阶段,企业的现状,不要一味认为只要是企业都要建立基于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比如,一个50人的企业,一般是不需要建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其次,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制约机制,特别是避免由有企业的“旧三会”、机构臃肿的现象,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以引入独立董事。第三,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特别是对经营者的责权利要明确的规定。第四,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本激励。激励机制包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