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毒试题
4病毒试题.doc
单选:1、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B.多分裂法C.芽生D.复制2、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C.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3、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
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4、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5、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A.细胞溶解B.细胞融合C.细胞转化D.以上均可6、早期基因编码的早期蛋白的主要功能有()A.调节病毒基因组表达B.以上选项均正确C.参与病毒核酸复制D.改变或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的蛋白质7、病毒囊膜上的刺次突的组成成分是:()A.脂类B.多糖C.糖蛋白D.蛋白质8、对病毒成熟和释放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D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B.噬菌体一次释放几十至数百个子代病毒C.DNA病毒潜伏的时间通常为5-10小时D.R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9、所有方法都可用于实验室中培养病毒,除了()之外A.活的动物如鼠B.受精鸡卵C.组织培养D.营养琼脂的斜面10、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 )A.蛋白质B.核酸C.多糖D.脂类11、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B.原生动物C.霉菌D.酵母菌12、)噬菌体属于()A.微生物病毒B.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昆虫病毒13、新病毒合成所需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含在()中。
A.在宿主细胞中B.在病毒的衣壳中C.在病毒的基因组中D.在病毒的包膜中14、病毒物理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A.致病性的病毒数量B.有活力的病毒数量C.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D.无活力的病毒数量15、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列文.虎克16、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HIV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发展为艾滋病。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 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2. 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等。
3. 母婴传播:HIV阳性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
4. 其他途径:如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器械等。
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 坚持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2. 避免共用注射器或针头。
3. 确保血液和血制品的安全。
4. 孕妇应进行HIV检测,以预防母婴传播。
三、艾滋病的检测方法1. 抗体检测:通过血液检测HIV抗体。
2. 病毒核酸检测:检测HIV病毒的遗传物质。
3. CD4+ T细胞计数:评估免疫系统功能。
四、艾滋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五、艾滋病的社会影响艾滋病不仅对患者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对家庭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消除歧视,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一环。
试题1. 艾滋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流感病毒D. 埃博拉病毒2.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 性传播B. 血液传播C. 空气传播D. 母婴传播3.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使用安全套B. 避免共用注射器C. 定期献血D. 孕妇进行HIV检测4. 艾滋病的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抗体检测B. 病毒核酸检测C. 血糖检测D. CD4+ T细胞计数5. 艾滋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A. 完全治愈B. 控制病毒复制C. 增加体重D. 预防感冒答案1. A2. C3. C4. C5. B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艾滋病,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流行病学试题4
流行病学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E、意外事故与伤害无关2、下列哪项指标是目前评价疾病负担的最佳指标A、伤害调整寿命年B、伤害死亡率C、伤害发生率D、潜在寿命年数E、粗死亡率3、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存器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E、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4、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属于A、工程干预B、经济干预C、强制干预D、法律干预E、行政干预5、在评价精神卫生评定量表时主要的指标是A、正确性与重复性B、危险度与灵敏度C、可靠性与类比性D、信度和效度E、灵敏度和特异度6、精神卫生研究的目的应除外A、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B、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C、减少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精神压力D、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E、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水平7、下列不是行为流行病学研究特点的是A、研究的主要变量时行为B、作为病因的行为具有可逆性C、行为的反复性D、行为受研究对象的控制E、行为主体的可塑性8、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B、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C、寻求合作和援助D、稳定群众情绪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息后的工作9、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协助群众做好应对准备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期中的A、间期B、前期C、打击期D、处理期E、恢复期10、分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属于暴发调查程序中的A、暴发的核实B、准备和组织C、现场调查D、资料整理E、确认暴发终止11、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了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A、检测偏倚B、标本采集偏倚C、标本储存偏倚D、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12、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作为暴露标志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E、只宜作为暴露标志13、下列哪种不是致癌的生物因素A、乙型肝炎病毒B、甲型肝炎病毒C、幽门螺杆菌D、埃及血吸虫E、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14、为降低肺癌的死亡专率,下列哪项措施是首先应采取的A、改进肺癌的筛检方法B、加强推行禁烟运动C、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D、控制大气污染E、提倡合理营养15、某女士,58岁。
病毒习题1 总论
病毒习题1 总论病毒习题1总论第23章病毒基本特征试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2病毒3帽状体4尖峰5核衣壳6缺陷病毒7挫折感染8干扰现象9失活10亚病毒11病毒基因重组二、填空1.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体积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中复制。
2.病毒形态为球形、杆状或丝状、砖状、子弹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
又称核衣壳4亚病毒,包括类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
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根据壳的数量和排列可分为二十面体对称性、螺旋对称性和复合对称性。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小,结构简单。
它必须在敏感的活细胞中存活,并以复制的形式增殖。
它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以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是耐寒性和耐热性。
在56℃加热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传染性,即失活。
三、单选题1.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刺突;2.以下关于病毒体的概念是错误的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包括核衣壳结构;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以下描述病毒的基本特征,有什么不对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4.以下与病毒蛋白的作用无关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朊病毒的化学性质是a.核酸和蛋白质;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c.核酸;d.蛋白质;e.糖蛋白;6.通过“出芽”从宿主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溶解细胞病毒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d.有包膜病毒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7.病毒概念的错误之处在于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8.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周期过程的正确描述如下: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渗透、生物合成、成熟和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和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和释放9.下列病毒的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的一组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hav、埃可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hbv、轮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hav。
华南理工微生物习题 第四章 病 毒-推荐下载
(2)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4)致病性的病毒数量
(2)螺旋长度与直径
(4)蛋白质亚基大小
(2)正链 RNA,负链 RNA 和双意
(4)嗜肝 DNA 病毒
)。
(4)5 个
(4)病毒的宿主范围
(2)整合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形
(4)产生成熟的病毒颗粒
)。
7、在终点测定中,病毒效价以 50%试验单元出现感染反应的病毒稀释液的稀释 度的对数值表示。 8、在拓朴等价多面体中,在表面积一定时以二十面体容积为最大,故病毒壳体 多取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9、病毒包膜系病毒以芽出方式成熟时自细胞膜衍生而来,故其结构和脂质种类 与含量皆与细胞膜相同。 10、病毒具有感染性,且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故所有病毒的基因组核酸都 是感染性核酸。
三、是非题 √、√、×、√、×、×、×、√、√、×、
四、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的噬菌体。 溶源性:感染细胞后噬菌体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 细胞内,没有子代噬菌体产生的现象。 温和噬菌体:能够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又称溶源性噬菌体。 原噬菌体: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溶源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自发裂解:自然情况下的溶源性细菌的裂解,但裂解量较少。 诱发裂解:经紫外线、环氧化合物等理化因子处理,溶源性细菌发生的大量裂 解。 半数致死剂量:使半数试验宿主死亡的病毒剂量。 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的特异性染色区域。不同病毒所形成的包涵体在 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内的定位不同;其染色性质亦不同,即有的嗜酸性染料, 有的嗜碱性染料;并且其大小、形态亦有所区别,所以包涵体在病毒的实验诊 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涵体是病毒复制所产生的复制复合物、转录复合物、装
4级病毒资料
提高公众对四级病毒的认知与防范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 利用媒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四级病毒的宣传教育
• 提高公众对四级病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 普及四级病毒的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 教导公众正确的防护方法,降低感染风险
• 高传染性,易导致疫情暴发
• 导致社会经济损失,影响经济发展
• 高变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 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02
四级病毒的预防措施
个人层面的预防方法
增强自身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
• 避免熬夜,减少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采取防护措施
• 定期发布疫情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律法规执行与监管
法律法规的执行
• 加强对四级病毒法律法规的执行,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法律法规的监管
• 加强对四级病毒法律法规的监管,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 抗原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试验等
• 抗体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
症状和体征检测技术
• 临床症状观察:如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
• 体征检查:如肺部听诊、神经系统检查等
•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四级病毒的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方法
实验室诊断方法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
• 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4种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测试题
4种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1.炭疽是由什么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单选题]A、鼠疫耶尔森氏菌B、炭疽芽孢杆菌(正确答案)C、霍乱弧菌D、伤寒杆菌2.吸入带炭疽杆菌的气溶胶,尘埃可引起() [单选题]A.肺炭疽(正确答案)B.胃肠型炭疽C.皮肤炭疽D.炭疽性脑膜炎3.下列不属于炭疽病的临床表现的是() [单选题]A.皮肤肺炭疽B.炭疽性腹膜炎(正确答案)C.炭疽性脑膜炎D.炭疽性败血症4.炭疽主要传播途径() [单选题]A.接触传播(正确答案)B.呼吸道传播C.消化道传播D.血液传播5.发现肺炭疽确诊或疑似病例应在多少小时内按规定上报() [单选题]A.8小时B.2小时(正确答案)C.4小时D.24小时6.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单选题]A.耶尔森菌(正确答案)B.肠道杆菌C.流感病毒D.艾滋病毒7.鼠疫最主要的传染源是什么动物。
() [单选题]A.食肉动物B.虎因动物C.腐乳动物D.啮齿类动物(正确答案)8.鼠疫患者有传染性的() [单选题]A.腺鼠疫B.肺鼠疫(正确答案)C.肠鼠疫D.皮肤鼠疫9.鼠疫病人潜伏期一般() [单选题]A.2-3天(正确答案)B.4-5天C.3-4天D.2-6天10.肺鼠疫病人X光检查的特点是()。
[单选题]A.肺炎B.支气管炎C.白肺(正确答案)D.肺癌1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单选题]A.杆菌B.弧菌(正确答案)C.球菌D.螺旋体1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单选题]A.甲类传染病(正确答案)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未被列入分类13.霍乱的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单选题]A.普遍预防服用抗菌药物(正确答案)B.建立腹泻肠道门诊C.加强引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疫苗接种14.猴痘的传播途径包括()多选题A.接触传播(正确答案)B.呼吸道飞沫传播(正确答案)C.母婴传播(正确答案)D.性传播(正确答案)15.猴痘的临床表现有()多选题A. 发热(正确答案)B.头痛(正确答案)C. 皮疹(正确答案)D.淋巴结肿大(正确答案)16. 预防猴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题A.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正确答案)B.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正确答案)C.避免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正确答案)D. 在猴痘流行地区,接种猴痘疫苗(正确答案)17.猴痘引起的皮疹主要发生在哪些部位?()多选题A.面部(正确答案)B.手掌、脚掌(正确答案)C.口腔黏膜(正确答案)D.生殖器部(正确答案)E.肛门(正确答案)18.猴痘皮疹应与哪些疾病皮疹鉴别?()多选题A.梅毒(正确答案)B.皮肤细菌感染(正确答案)C.水痘(正确答案)D.带状疱疹(正确答案)E.麻疹(正确答案)19.如何预防猴痘?()多选题A.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正确答案)B.戴医用防护口罩、面屏(正确答案)C.使用一次性隔离衣(正确答案)D.做好手卫生(正确答案)E.做到问诊一人一消毒20.猴痘疑似病例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伴有皮肤黏膜皮疹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项()多选题A.发病前30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B.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正确答案)C.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正确答案)D.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啮齿类、非人类灵长类等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正确答案)。
病毒传染病学题库及答案
病毒传染病学题库及答案
题目一
问题
什么是病毒?
答案
病毒是一种包含DNA或RNA的微小病原体,无法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题目二
问题
病毒感染人类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
病毒通过侵犯人类细胞,将其DNA或RNA注入人类细胞中,从而使细胞产生病变,从而感染人类。
题目三
问题
病毒感染人类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案
病毒感染人类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食品水源传播三种。
题目四
问题
如何预防病毒传染病?
答案
预防病毒传染病的方法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多吃清
淡易消化的食物、定期进行体检等。
题目五
问题
世界上哪些病毒传染病是致命的?
答案
世界上致命的病毒传染病包括艾滋病、埃博拉病毒、SARS等。
题目六
问题
如何诊断病毒传染病?
答案
诊断病毒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抽血检测、核酸检测等。
题目七
问题
如何治疗病毒传染病?
答案
治疗病毒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增加免疫力等。
题目八
问题
病毒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有哪些?
答案
病毒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包括丧失劳动力、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安全等。
新型冠状病毒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型冠状病毒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叙述有误的是(A)A.戴双层口罩会增加防护效果B.个人防护过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C.在N95 口罩的外面加戴一个医用外科口罩,可以弥补N95 口罩不能防喷溅的缺陷D.向防护服上喷洒消毒剂存在喷湿防护服,污染内层衣物的风险2.关于气溶胶的防护叙述有误的是(B)A.开窗通风8.电梯里无须戴口罩C.取消一切人员聚集活动D.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在疫情期间要停用E.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3.N95 口罩一般(C)更换,污染或潮湿时及时更换A.1小时4.2小时C.4小时D.8小时E.12小时5.新型冠状病毒不能被下列哪个消毒剂灭活(E)A.含氯消毒剂B.紫外线C.过氧化氢D.双链季铵盐类E.氯己定6.除常规手卫生指征外,以下也需要洗手或手消毒的是(E)A.穿戴防护用品前8.摘防护用品前、中、后C.进食饮水前D.回到驻地房间后E.以上都是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最长一般为(A)天A.14B.9C.7D.5E.37.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分型的哪一型(B)A.普通型B.轻型C.重型D.危重型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治疗正确的是(E)A.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B.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
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C.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D.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E.以上都是9.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特点,正确的是(E)A.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B.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C.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D.人群普遍易感E.以上都是10.医学观察期出现乏力、恶心、腹泻,推荐使用以下哪种中成药(A)A.藿香正气胶囊B.金花清感颗粒C.连花清瘟胶囊D.疏风解毒胶囊E.防风通圣丸1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因属于(E)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疫戾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期:推断一般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B)天均具有传染性A.5B.14C.10D.7E.313.下列几种口罩中(C)为优选有效的口罩A.医用外科口罩B.纸口罩C.N95 口罩D.海绵口罩E.布口罩14.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并在(C)小时内上报信息,做好相应处置工作A.1B.6C.2D.12E.2415.体温恢复正常(D)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响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以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或医院治疗其他疾病A.1B.2C.4D.3E.516.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做法不正确的是(D)A.采取空气隔离措施B.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测C.眼部防护(如护目镜或面罩)D.操作应当在密闭房间内进行E.穿防体液渗入的长袖隔离衣,戴手套17.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应当在(A)实验室操作,同时采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A.BSL-2,三级B.BSL-匕二级C.BSL-2,二级D.BSLT,三级E.以上均不是18.2019新型冠状病毒暂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中第(B)类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
病毒学试题 (2).doc
试题 1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微米(μm)C.微微米(pm)D.毫微微米(fm)E.微微微米(am)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B.腺病毒C.痘类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E.免疫原性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ECHO病毒C.柯萨奇病毒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E.互补作用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D.互补作用E.表型混合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A.含有DNA和RNAC.含有核蛋白体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E.对抗生素敏感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8.无包膜的病毒是:A.疱疹病毒B.披膜病毒C.流感病毒E.狂犬病病毒【B型题】A 衣壳B 核酸C 包膜D 核衣壳E 壳粒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B 裸露螺旋对称型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 复合对称型24.流感病毒是:D25.肠道病毒是:A26.噬菌体:E27.单纯疱疹病毒:CA 有包膜RNA病毒B 无包膜RNA病毒C 有包膜DNA病毒D 无包膜DNA病毒E 缺陷病毒: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29.丁型肝炎病毒:E30.乙型肝炎病毒:C31.腺病毒:32 戊型肝炎病毒:BA 正粘病毒科B 副粘病毒科C 披膜病毒科D 肝DNA病毒科33.麻疹病毒属于:B34.流感病毒属于:A3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E36.风疹病毒属于:C37.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X型题】38.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B.流感病毒39.螺旋对称的病毒有D.柯萨奇病毒40.有包膜的病毒是:C.柯萨奇病毒D.ECHO病毒41.无包膜病毒有A.森林脑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42.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C.基因重组E.基因突变43.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E.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44.关于病毒复制叙述正确的是:C.复制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45.病毒复制周期包括:D.形成始体46.持续感染类型包括:A.隐性感染D.急性感染47.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包括:D.使机体产生抗病毒中和抗体E.直接杀伤靶细胞48.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脊髓灰质炎病毒49.可能与持续感染发生有关的因素是:E.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成包涵体50.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A.PFU51.预防病毒病获得成效的疫苗是:B.流感疫苗E.风疹疫苗二、名词解释胞内增殖。
微生物学(沈萍版)4病毒(wang)
核孔
细胞质
病毒粒子
细胞核
包含体
细胞质膜
图6-7 腺病毒粒子的吸收和核酸的脱壳示意图
3. 生物合成:
隐蔽期: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装配完 成之间的时期,称为隐蔽期。
DNA:核中复制
核酸复制 病毒生 物合成 RNA:质中复制(少数如TMV: 核中复制)
蛋白质合成:细胞质中进行
2)核酸:RNA或DNA
(1) 特点: ① 只含一类核酸(DNA或RNA):(植物病毒多为RNA,噬菌 体多为DNA,动物病毒为DNA或RNA); ② DNA和RNA都有单双链之分(一般生物只有双链DNA和单 链RNA); ③ 有线状的环状之别(DNA有线状也有环状,RNA多为线状, 少见环状); ④ 有正负链之分(凡碱基排列顺序与mRNA相同的单链DNA 或RNA称为(+)DNA链或(+)RNA链,反之则反,只有正 链核酸才有感染性); ⑤ 有分段现象; ⑥ 也含4类核苷酸,但个数少的多; (2) 功能 和其他细胞生物一样,起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DNA-——(+—)DNA
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 如:T偶数噬菌体、痘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 多瘤病毒等。
②(+)DNA
(+)DNA
(ds)DNA
(—)DNA(包裹时逐出)
以不断从复制型中脱离出来的(—)DNA为模板合成mRNA. 如:ΦX174噬菌体。 ③(+—)RNA (+)RNA (ds)RNA 直接以(—)RNA为模板转录mRNA. 如:呼肠孤病毒、水稻矮缩病毒。
左:E.coli T噬菌体吸附在E.coli上 右:腺病毒吸附在鸡红细胞上
2. 侵入和脱壳:病毒或其一部分进入宿主细胞的 过程。不同病毒方式不同。 1)噬菌体通过注射机制:尾端吸附在细菌的细 胞壁上后,释放溶菌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然 后尾鞘收缩,将头部的DNA压入细胞内,蛋白质 外壳留在外面。 2)fd经过纤毛吸入核酸。 3)M13等动物病毒则整个进入细胞内(吞噬), 然后脱壳(细胞内脱壳)。
传染病试题库+参考答案
传染病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A、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
脑膜刺激征B、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淤点淤斑、脑膜刺激征C、急起高热头痛、呕吐、香迷、呼吸衰竭D、危起高热。
惊厥.呼吸衰竭E、缓慢起病,发热不明显、头痛剧烈.无休克正确答案:B2、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A、中脑B、脊髓C、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D、大脑皮质E、间脑正确答案:C3、阿米巴痢疾的特点是A、便秘与腹泻交替B、可有皮疹、腹痛或腹泻C、果酱样便D、排菌时间较长,易呈慢性E、症状轻,非典型病例多正确答案:C4、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对大多数人来说,感染最可能表现是A、潜伏性感染B、显性感染C、病原体被清除D、隐性感染E、带菌者正确答案:D5、对伤寒的诊断有参考意义的是A、体温的高低B、肥达反应是否出现阳性C、白细胞总数喊少D、动态观察嗜酸性粒细胞E、肝、脾肿大的程度正确答案:D6、此例患儿入院后第3天出现木监及不随意运动是由于A、是由于脑皮质及脑干病变所致B、是小脑病变所致C、是由于锥体束及基底核受累所致D、仅锥体束病变E、是丘脑病变所致正确答案:C7、麻疹表现为|A、皮疹常呈椭圆形, 3~ Smm ,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皮疹星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B、起病后2 ~3日软腭充血明显,有多數细小出血点。
两胶下。
上胸部、颈部、肩部等处皮肤有散在、族状或搔抓状、索条样的淤点或淤斑C、在病程 4 ~ 6天出现多形性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多见于躯干部, 1周内隐退,无脱屑D、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班丘疹,直径 2 ~ 4mm ,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E、于病程 3 ~ 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班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 ~78.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正确答案:D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β-溶血性链球菌B、柯萨奇病毒C、脑膜炎双球菌D、乙型链球菌E、乙型脑炎病毒正确答案:E9、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A、O抗原B、外毒素.C、肠毒素D、内毒袁E、H抗原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未包括在艾滋病期表现中A、机会性感染B、肿瘤发生C、神经系统症状D、全身淋巴结肿大E、美血清病样表现正确答案:E11、下列关于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临床表现不典型B、影响老年人记忆力C、病死率不高D、病程迁延,恢复慢E、通常发热不高,易出现虚脱正确答案:C12、乙型脑炎病毒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属虫媒病毒B、其基因组结构为单股DNAC、该病毒引起的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D、病毒抗原稳定E、为嗜神经病毒正确答案:B13、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A、猪B、隐性感染者C、人D、家禽E、牛正确答案:A14、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的培养方式为A、粪便培养B、骨髓培养C、胆汁培养D、尿培养E、血培养正确答案:C15、患者,男, 25岁。
流行病学试题4
流行病学试题41. 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A. 从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A. 只限于一个家庭B.只限于非病人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D.只限于全人类E.只限于病人3. 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上均是4.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理论性研究E. 以上均是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A. 防治传染病B. 治理水源C.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D.研究治疗方案E.以上均不对6.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A. 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B. 疾病,伤害,健康C. 传染病,慢性病,伤害D. 身体,精神,社会E. 以上均不对7. 欲调查某病在某地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宜选用A. 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8. 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A. 因果推断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C.验证病因D.确定病因E.以上均不是9.A. 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肝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生C.一次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D.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的调查E. 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进行调查1.抽样调查2.普查3.筛选10. 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试验肝血吸虫病合计有无阳性117 53 170阴性8 312 320合计125 365 490(1)该试验的正确指数A. 1.79B. 0.79C. 0.94D. 0.85E. 0.15(2)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A. 0.69B. 0.98C. 0.02D. 0.94E. 0.79(3)该试验的假阳性率A. 0.06B. 0.21C. 0.15D. 0.02E. 0.6911. 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的是A. 属于分析流行病学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C.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确定病因E.以上均不是12. 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是A. 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B.无需设立对照C.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D.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E.以上均是13. 有人用红外线扫描和X线摄片两种方法在一批妇女中筛检乳腺癌,试验结果见表试验结果乳腺癌红外扫描X线摄片有无+ + 40 20+ - 10 20- + 30 10- - 20 2450合计100 25001. 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灵敏度A. 0.39B. 0.80C. 0.98D. 0.99E. 0.602. 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特异度A. 0.39B. 0.80C. 0.98D. 0.99E. 0.603. 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的假阴性率A. 0.39B. 0.80C. 0.98D. 0.99E. 0.604.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的正确指数A. 0.39B. 0.80C. 0.98D. 0.99E. 0.601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15. 下列哪个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的? A病死率B现患率C超额死亡率D累积死亡率E罹患率16. 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17. 罹患率可以表示为:A(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B(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C(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D(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18.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E 续发率19. 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20. 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能消除:A地区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B 性别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C 年龄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D 疾病构成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E 以上均不正确21. 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A罹患率B 患病率C 发病率D 续发率E 感染率22. 伤残调整寿命年是指:A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B 因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C 因伤残而存活的寿命年D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E 以上均不正确23.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
艾滋病防控培训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单选题】1。
艾滋病病毒(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A。
性接触B。
输血 C.母婴 D.握手E。
共用注射器注射2.HIV 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A。
高压湿热消毒法 B.7 5%乙醇C。
0。
2%的次氯酸钠D。
焚烧 E.紫外线3.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B。
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多选题】4。
下列哪些消毒方法可以用于对HIV 的消毒()A.56℃,30分钟B。
0。
2%的次氯酸钠C。
0.1%的甲醛 D.γ射线E。
紫外线5.感染HIV 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 )A。
精液 B.血液 C.乳汁D。
艾滋病病人的骨灰E。
眼泪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1.AIDS是由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2.AIDS的传染源为、。
3.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4.目前治疗HIV 感染的抗病毒药有、和三大类.5.艾滋病的潜伏期为年。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X ”)1.我国规定,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就医时,须将本人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师。
()3.用人单位不得以感染艾滋病病毒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4.艾滋病病人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
()5.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共用餐具和亲密接触(如握手、接吻) 进行传播。
()四、问答题(共20分)1.简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案:一、选择题1.D 2.E 3.D 4.AB 5.ABCE二、填空题1.HIV2.病人无症状HIV 携带者3.性接触传播途径4.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5.2~10三、判断题1.√ 2.√ 3.√ 4.X 5.X四、问答题答: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大总结
第一章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2、1347年的一场由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的同时也来来。
引起的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1/3的人(约3、2003 年 SARS 在我国一些地区迅速蔓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严重地被打乱,这是因为SARS有很强的传染性,它是由一种新型的所引起。
4、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病毒);具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5、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__ ___商人__ ___。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___ 的 ____,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__和__ ___。
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详细地记载了制8、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__ __国的_____ ____,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_______和__ ____。
9、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细胞也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分离、培养和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
10、目前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 3 大类微生物主要是、及。
二、选择题1、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1)鼠疫(2)天花(3)艾滋病(AIDS)(4)霍乱2、微生物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论是五界系统,还是三域(domain)系统,微生物都占据了()的“席位”。
(1)少数(2)非常少数(3)不太多(4)绝大多数3、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基础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它又可分为()的分支学科。
(1)几个不同(2)少数有差别(3)许多不同(4)4个不同4、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
新冠疫情防控测试题(四)
新冠疫情防控测试题(四)一、单选题(50题,每题1分)1、下列属于中度风险区域的是() [单选题] *A.会议室B.普通住院病房(正确答案)C.早产儿室D. 产房2、清洁与消毒的原则是() [单选题] *A.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正确答案)B.为保证清洁消毒效果,可同时使用多种消毒剂C.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D.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可采取喷洒消毒方式3、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使用中辐照强度大于等于()合格。
[单选题] *A.70μW/cm2(正确答案)B.80μW/cm2C.90μW/cm2D.100μW/cm24、去污能力较强,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物的清洁剂是() [单选题] *A.中性清洁剂B.酶清洁剂(正确答案)C.碱性清洁剂D.酸性清洁剂5、下列区域中在医院环境清洁卫生管理等级属于卫生级的为() [单选题] *A. 病案室B. 门诊科室(正确答案)C. 产房D. 会议室6、热力消毒要求A0值达到()以上,相当于()持续时间10分钟() [单选题] *A. 600,90℃B. 660,80℃C. 600,80℃(正确答案)D. 600,100℃7、下列哪个科室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是合格的() [单选题] *A. 治疗室B.新生儿室(正确答案)C.感染性疾病科门诊D.血液透析中心8、下列哪个科室的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是合格的() [单选题] *A. 普通病房(正确答案)B. 重症监护室C. 产房D. 质检科9、下列哪项是环境表面常用消毒方法() [单选题] *A. 空气消毒机B.紫外线照射C.含氯消毒剂擦拭(正确答案)D.空气熏蒸10、清洁消毒的布巾地布材质宜使用() [单选题] *A. 尼龙B. 纯棉C. 棉纶D. 微细纤维(正确答案)11、A0值是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
A0值()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病毒学试题(回忆版)
病毒学试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spike2.di(defectiveinterfering)3.replicationintermediate(ri)4.plague(噬斑)5.pfu(噬斑构成单位)、cpe(细胞炎症)、隐密期6、信息体(informosome)7、温度敏感性变异株连8、抗原飘移与抗原转型9准种10、互补11、细胞原癌基因12、干扰素13、ribozyme14、dna疫苗15单克隆抗体16法氏囊,网状内皮非政府细胞分裂症等(传染病英文翻译成中文)二、简答题:1、慢病毒感染的概念及原因(两个方面即病毒方面与机体方面)2、病毒载体活疫苗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病毒载体构建的技术路线3、亚病毒的分类及其定义4、病毒的特性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病毒学)5、病毒的溶解和入侵过程(分后两步)(病毒学)6、请设计试验方案,如何证明某一种病毒的核酸具有感染性(病毒学)7、简述病毒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方式(病毒学)8、叙述新病毒出现的机制(病毒学)9、叙述反转录病毒的复制步骤(病毒学)10、存有几个就是写下病毒的英文名称使写下分别属于哪科、哪属于(不常用的几个)11、如果一牛场出现布氏杆菌,恳请制订免疫系统计划(传染病)?12、假如出现烈性传染病如何搞?(传染病)三、论述题1、详细叙述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并写出每段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及其每种蛋白的功能(病毒学)2、详细叙述sars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在分子水平上的异同(传染病)。
2021年农科院考博题动物病毒学一、名词解释1di2antigenticdrift3感染性cdna4核酸疫苗5pfu6ribozyme7ltr8温度敏感突变株9envelope二、简答题1类病毒与朊病毒的区别。
2鉴别新城疫病毒毒力的依据。
3病毒血凝、血凝抑制作用及血吸附机理。
4写出下列各科病毒的一种病毒herpesviridae,adenoviridae,coronaviridae,rhabdoviridae,orthomyxoviridae5黄病毒科存有几个属于,各写下一个病毒。
病毒学试题完整版本
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A.微米(μm)C.微微米(pm)D.毫微微米(fm)E.微微微米(am)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B.腺病毒C.痘类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E.免疫原性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麻疹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A.ECHO病毒C.柯萨奇病毒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E.互补作用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D.互补作用E.表型混合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A.含有DNA和RNAC.含有核蛋白体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E.对抗生素敏感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A.能通过细菌滤器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18.无包膜的病毒是:A.疱疹病毒B.披膜病毒C.流感病毒E.狂犬病病毒【B型题】A 衣壳B 核酸C 包膜D 核衣壳E 壳粒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B 裸露螺旋对称型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 复合对称型24.流感病毒是:D25.肠道病毒是:A26.噬菌体:E27.单纯疱疹病毒:CA 有包膜RNA病毒B 无包膜RNA病毒C 有包膜DNA病毒D 无包膜DNA病毒E 缺陷病毒: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A29.丁型肝炎病毒:E30.乙型肝炎病毒:C31.腺病毒:32 戊型肝炎病毒:BA 正粘病毒科B 副粘病毒科C 披膜病毒科D 肝DNA病毒科E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33.麻疹病毒属于:B34.流感病毒属于:A编辑版word3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E36.风疹病毒属于:C37.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X型题】38.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病毒有:B.流感病毒39.螺旋对称的病毒有D.柯萨奇病毒40.有包膜的病毒是:C.柯萨奇病毒D.ECHO病毒41.无包膜病毒有A.森林脑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42.病毒非遗传性变异包括:C.基因重组E.基因突变43.有关包膜病毒叙述正确的是:E.易侵入肠道并在肠粘膜细胞中增殖44.关于病毒复制叙述正确的是:C.复制过程中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45.病毒复制周期包括:D.形成始体46.持续感染类型包括:A.隐性感染D.急性感染47.能垂直传播的病毒有:A.脊髓灰质炎病毒48.测定病毒在组织培养中增殖的指标是:A.PFU49.预防病毒病获得成效的疫苗是:B.流感疫苗E.风疹疫苗二、名词解释胞内增殖。
生物安全试题及答案
生物安全试题及答案生物安全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分)1、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各种菌(毒)株所需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参见卫生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规定。
2、尽管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存在各种潜在感染的风险,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及实验室设备设施条件的改善,防范感染事件发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通过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将会减少或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3、二级实验室适用于进行我国危害程度分类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活动。
4、二级实验室在一级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设备。
5、依据现行国度标准,三级实验室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整个平面布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液体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蒸汽可以进入。
7、XXX操作规范:(1)人员进入二级实验室,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经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方可进入;(2)进入实验室后,应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记实;(3)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在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价的根蒂根基上,选择并穿戴好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应穿上鞋套,穿防护服或反穿式隔离服,戴好帽子、口罩、手套,需要时根据操作内容可戴上防护眼镜;戴帽子时,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4)二级实验室内,各种可能产生___________的操作,应在生物平安柜内或其他物理保护装置中进行;(5)将实验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平安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假如是两个人进行操作,彼此生物平安试题及谜底应配合,但不能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产生的废物,应该放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废物盒里;(7)实验结束后,首先撤出主要实验材料,随后再撤出剩余实验用品,实验废物应放在废物处理桶中并在二级实验室内进行灭菌;(8)撤离结束后,对安全柜内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实验废物放在废物桶中,还要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消毒处理;(9)实验产生的废物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灭菌;(10)整个实验结束后,在实验室出口处脱去个人防护装备,脱去手套,脱去防护服,脱下防护眼镜、口罩,摘掉帽子,末了脱去鞋套;并仔细_______________;(11)在离开二级实验室之前,需要做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
1、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
B.多分裂法
C.芽生
D.复制
2、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3、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
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
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
4、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
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
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
5、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A.细胞溶解
B.细胞融合
C.细胞转化
D.以上均可
6、早期基因编码的早期蛋白的主要功能有()
A.调节病毒基因组表达
B.以上选项均正确
C.参与病毒核酸复制
D.改变或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的蛋白质
7、病毒囊膜上的刺次突的组成成分是:()
A.脂类
B.多糖
C.糖蛋白
D.蛋白质
8、对病毒成熟和释放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D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
B.噬菌体一次释放几十至数百个子代病毒
C.DNA病毒潜伏的时间通常为5-10小时
D.R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
9、所有方法都可用于实验室中培养病毒,除了()之外
A.活的动物如鼠
B.受精鸡卵
C.组织培养
D.营养琼脂的斜面
10、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 )
A.蛋白质
B.核酸
C.多糖
D.脂类
11、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
B.原生动物
C.霉菌
D.酵母菌
12、)噬菌体属于()
A.微生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
D.昆虫病毒
13、新病毒合成所需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含在()中。
A.在宿主细胞中
B.在病毒的衣壳中
C.在病毒的基因组中
D.在病毒的包膜中
14、病毒物理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A.致病性的病毒数量
B.有活力的病毒数量
C.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
D.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15、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列文.虎克
16、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
A.接触
B.口器
C.伤口
D.a、b、c
17、病毒缺乏()。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蛋白质
D.核酸
18、溶源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
A.抗性
B.免疫性
C.再次溶源性
D.裂解
19、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A.土壤中
B.活细胞中
C.空气中
D.水中
20、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内部含有遗传物质
C.不能独立生活
D.属于单细胞生物
21、某些病毒核衣壳外包被的一层结构称为()。
A.细胞膜
B.包膜
C.刺突
D.外膜
22、病毒含有的核酸为()。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2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使人或家禽患病
B.对植物也有危害
C.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D.能用来制作禽流感疫苗
24、只含有单一核酸的微生物是()。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放线菌
25、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 )的病毒。
A.蛋白质
B.DNA
C.RNA
D.DNA和RNA
多选:
1、病毒成熟后主要通过哪些方式释放?()
A.胞吐
B.分泌
C.裂解细胞膜
D.出芽
2、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
A.病毒、机体和环境条件
B.病毒致病性和毒力
C.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播媒介
D.病毒的宿主范围
3、病毒具有()
A.繁殖能力
B.核酸
C.独立代谢酶体系
D.蛋白质
4、下列属于卫星病毒的是()。
A.朊病毒
B.丁型肝炎病毒
C.烟草坏死病毒
D.卫星烟草花叶病毒
5、下列描述属于病毒子壳体结构的为 ( )
A.二十面体对称
B.螺旋对称
C.三十面体对称
D.复合对称
6、亚病毒因子包括()。
A.朊病毒
B.卫星病毒
C.衣原体
D.类病毒
7、下列属于动物病毒的是()。
A.大肠杆菌噬菌体
B.艾滋病病毒
C.腺病毒
D.禽流感病毒
8、病毒衣壳的作用包括()。
A.保护核酸
B.吸附易感细胞
C.具有抗原性
D.与病毒增殖有关
9、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多糖
10、病毒的繁殖包括()。
A.吸附
B.复制
C.裂解
D.侵入
11、干扰素的种类有()。
A.α干扰素
B.β干扰素
C.γ干扰素
D.ε干扰素
判断题:
1、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
2、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3、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4、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5、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6、脱壳是指病毒脱掉其衣壳,释放其核酸的过程。
7、植物病毒只能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机械损伤所形成的微伤口进入细胞。
8、晚期基因编码的晚期蛋白主要是构成子代毒粒所需的结构蛋白。
9、不同病毒的形态结构不同,成熟释放过程各有特点。
10、有囊膜的病毒在成熟过程中需要在细胞膜上进行加工和修饰,如插入一些特殊的糖蛋白。
11、亚病毒与其辅助病毒具有核序列的同源性。
12、病毒的潜伏时期从病毒脱掉衣壳开始,但我们仍可以检测到完成的病毒颗粒结构。
13、晚期基因编码的晚期蛋白主要是构成子代毒粒所需的结构蛋白。
14、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15、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16、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17、病毒有抗青霉素的效应,因它们不具有基因组。
18、(+)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
19、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
20、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21、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22、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只合成一次mRNA。
填空:
1、我们可以把病毒的复制分为早期转录和晚期转录两个时期,早期转录是指发生在的转录,所转录的基因为早期基因。
2、卫星RNA是指一些必须依赖进行复制的小分子单链RNA片段。
3、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
4、Avain Influence Virus的中文名称为__ _____。
5、病毒的核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6、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病毒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__和__ __,类病毒只含有_____,朊病毒只含有____。
8、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裂解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__ _变成了__
_________的缘故。
9、温和噬菌体能以__ _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_____细胞。
10、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_ _等。
问答:
1、病毒的复制周期有何特点
2、病毒具有哪些特点?
3、简述组成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
4、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5、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6、破坏病毒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破坏病毒的?简述体外灭活病毒的化学物质及其灭活原理。
7、名词解释:
(1)噬菌斑
(2)温和噬菌体
(3)毒性噬菌体
(4)原噬菌体
(5)类病毒
(6)溶原细胞
(7)双层培养法
(8)一步生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