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转引起的偏向力,它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一种虚拟力。
在地球上的物体在做运动时,由于地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会作用在物体上,从而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偏转。
高中地理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很多学生对于它的理解和实验操作仍然存在困难。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帮助高中生突破地转偏向力的难点。
实验材料和器材:1. 一个圆形托盘或大碟子2. 一桶水3. 一张白纸4. 一支小旗帜或颜色鲜艳的纸片5. 一只手电筒实验步骤:1. 在圆形托盘或大碟子的中心位置放置一桶水,使其保持平稳。
2. 在白纸上标出一个十字,以方便观察物体运动的偏转。
3. 将白纸放置在圆形托盘或大碟子的边缘,确保白纸平稳固定,不会被风吹动。
4. 将小旗帜或颜色鲜艳的纸片插入白纸上的十字交叉点上,确保小旗帜或纸片能够清晰地被观察到。
5. 将手电筒打开,对准小旗帜或纸片,使其照射在白纸上的十字交叉点上。
6. 迅速将圆形托盘或大碟子逆时针旋转,观察小旗帜或纸片的运动。
实验结果和分析:观察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小旗帜或纸片的运动方向和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
当圆形托盘或大碟子以相对较快的速度逆时针旋转时,小旗帜或纸片会向右偏转;当圆形托盘或大碟子以相对较快的速度顺时针旋转时,小旗帜或纸片会向左偏转。
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解释为地转偏向力的效应。
地球以自己的轴为中心自西向东自转,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物体在地球上的运动会发生偏转。
实验中,旋转的圆形托盘或大碟子代表地球,小旗帜或纸片代表物体。
通过观察小旗帜或纸片的运动方向,可以推断出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和作用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1. 圆形托盘或大碟子的旋转速度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手电筒的光线要稳定且不要太过明亮,以免干扰观察小旗帜或纸片的运动。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圆形托盘或大碟子翻倒或造成其他意外伤害。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引起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偏离直线运动的现象。
要突
破这一难点,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1. 地球仪
2. 细线
3. 一个小球
实验步骤:
1. 将地球仪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调整好方向,使得地球仪北极朝向地理北方,而南
极朝向地理南方。
2. 在地球仪的赤道附近取一点,用细线系好小球。
确保小球可以自由地沿着地球表
面旋转。
3. 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手轻轻推动小球,使其开始旋转。
4. 观察小球在地球仪表面上的运动轨迹。
可以看到小球不再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呈
现出螺旋形的旋转轨迹。
5. 可以尝试在不同纬度上进行实验,观察小球在不同纬度上的旋转轨迹的变化。
实验原理:
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上的地转偏向力,会使得物体在地球表面上不再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向东偏转。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较大,而地球表面上的物体与地球一起转动,而惯
性使物体向前运动,导致物体相对于地球表面向东偏移,表现为偏向东方的转动轨迹。
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加深对地球自转与地转偏
向力的理解。
通过调整纬度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可以加深对地球纬度对地转偏向力影响
的理解。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确保地球仪底座稳固,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选择一个较小的小球,以便观察其在地球表面上的旋转轨迹。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地球仪复位,以免影响下一次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突破这一地理概念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实验原理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地球围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地球上的气流、水流和移动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即在北半球,气流、水流和移动物体会被偏向向右;在南半球,这些物体会被偏向向左。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造成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的综合作用所致。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 地球仪- 面积较大的室内空间- 一张透明的玻璃板- 蓄水池- 水- 一些小球2. 实验步骤(1)将地球仪放置在室内空间的中央,使其自转轴与地球自转轴垂直。
(2)在地球仪上标注出地球的自转轴,并在玻璃板上标注出地球仪的位置。
(3)将蓄水池放置在地球仪旁边,将透明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确保玻璃板平整。
(4)将一些小球放置在玻璃板上,让它们自由滚动。
(5)缓慢地旋转地球仪,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当地球仪轻轻旋转时,小球的运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偏向。
在北半球,小球会向右偏向;在南半球,小球会向左偏向。
这说明地球自转会对室内环境中的物体产生一定的偏向力。
这与地球自转导致的地转偏向力的概念相符。
五、实验总结与拓展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学生也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改变地球仪的自转速度、改变小球的质量等来观察偏向力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拓展对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六、实验意义通过这个关于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对地转偏向力的现象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地理学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高中地理中地转偏向力的难点问题,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突破。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搭建实验装置,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和实验意义,同时展望未来可能的实验方向。
通过本实验的进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现象,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理解提供实验支持。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意义、实验展望。
1. 引言1.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现象,探究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地球自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会使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做曲线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
2. 探讨地转偏向力对物体轨迹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沿不同方向释放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轨迹,了解不同方向的地转偏向力对其轨迹的影响。
3. 理解地球自转现象的物理原理: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是由地球自转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所形成,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地转偏向力的物理原理。
通过以上实验目的的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地转偏向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地球自转现象的物理意义。
1.2 实验原理地球自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时所产生的一种偏向力,它会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搭建实验装置来模拟地球自转偏向力的情况,从而观察和分析其作用机理。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离心力,二是地球自转导致的科里奥利力。
地球自转导致的离心力是由于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球上的物体在经度方向上的速度不同,造成物体所受的向外离心力,使得物体向外移动。
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自转速度和纬度等因素。
通过实验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不仅可以加深对地球自转现象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自然规律。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产生的力,也称为科里奥利力。
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无论是水平运动还是垂直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导致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地转偏向力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通常会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直观地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个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实验的难点突破方法。
难点一: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搭建地转偏向力实验需要用到一个旋转的平台来模拟地球自转,并通过测量物体的偏转情况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在实验中,需要设计和搭建一个能够旋转的平台,并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偏转角度。
突破方法:1. 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如金属等,来搭建实验装置。
确保装置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晃动或变形,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使用精密的仪器来测量物体的偏转角度,如光电门、角度测量仪等。
确保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
难点二:选择合适的物体进行实验地转偏向力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物体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在实验中,物体的质量、形状和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地转偏向力的表现,因此选择合适的物体进行实验是一个难点。
突破方法:1. 选择质量适中的物体,既不能太轻以致于被地转偏向力影响得不够明显,也不能太重以致于无法测量其偏转角度。
2. 选择形状规则、表面光滑的物体,以减小其他因素对地转偏向力的干扰。
可以选择一个小球或方块等形状简单的物体进行实验。
3. 选择材料具有较好导电性,以便使用光电门等仪器来测量物体的偏转情况。
难点三:消除实验误差地转偏向力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均匀性、实验操作的不准确等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消除实验误差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突破方法:1. 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实验装置的转速和转向,尽量保持稳定和均匀,以减小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时应该尽可能减小外部干扰,如避免在强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的赤道由于地球几何形状的不规则而与地球旋转轴不够垂直,这种偏向使得地球的旋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有所不同。
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存在对地理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影响风向、形成季风、导致气候变化等等。
地球上的地转偏向力这一抽象概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和亲身体验。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进行教学。
下面是一个容易理解和操作的地转偏向力实验:实验材料:1. 一个平滑的大玻璃盘或者盆子2. 一瓶水3. 一颗小球(比如乒乓球)4. 一个柔软的垫子或毛巾实验步骤:1. 将大玻璃盘或盆子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确保其表面光滑平坦。
2. 将小球放在盘子中央,并确保它能够保持固定位置。
3. 轻轻地把水倒入盘子中,使其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膜覆盖。
4. 用柔软的垫子或毛巾轻轻拂动水面,使水开始旋转。
5. 观察小球在水面上的运动,可以发现小球受到了一种向外的力,使其离开旋转的中心。
实验解释: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模拟地球自转偏向力对物体的影响。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所以在赤道上的物体运动速度较大,而在极地上速度较小。
这样一来,相对于地球表面来说,在赤道上的物体会有向外的离心力作用,而在极地上的物体则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实验中的小球会受到向外的力,离开旋转中心。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存在,并且增加了对地理学概念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气候、风向等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地转偏向力实验,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掌握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希望这篇2000字的文章可以帮助你。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它对气流、水流等造成偏转和偏向,并且在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进行实验来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个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帮助你突破这一难点。
实验材料:1. 地球仪或类似的模型。
2. 水槽。
3. 水。
4. 一个小船模型。
5. 一个指南针。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地球仪或类似的模型,固定在水槽中央,使其自由旋转。
2. 在水槽中加入水,待水位稳定。
3. 将小船模型放置在水槽中,使其位于地球仪上方。
4. 将指南针放置在水槽旁边,以确定地球仪的朝向。
5. 轻轻旋转地球仪,观察小船模型的运动轨迹。
6. 反复旋转地球仪,可以尝试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记录小船模型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你会发现当地球仪旋转时,小船模型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弯曲的趋势。
而通过指南针可以发现,地球仪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在水流上,使水流沿着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形成一个弯曲的路径。
实验解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机制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在地球表面上,同时受到地球的自身重力束缚,使得物体在地球表面移动时会受到一个向右偏转的力,即在北半球为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为向左偏转。
这种偏转力就是地转偏向力。
在实验中,小船模型的运动就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其运动轨迹产生弯曲。
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在不同纬度的地方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地球仪的倾角来观察偏向力的变化。
2. 可以将小船模型换成气球等轻物体,观察其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3. 可以将地球仪换成竖直旋转的模型,观察偏向力对其他物体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或空气流等物体的影响,加深你对地球自转和地理学中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通过实验的拓展,你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地转偏向力对不同物体、不同环境的影响,丰富你的实验经验和科学知识。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一种力,它是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转偏向力通常被用来解释风的产生以及海洋和大气循环等自然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下面将介绍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1. 一个小型的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2. 一个小型的水槽和水3. 一个小型的塑料球实验步骤:1. 将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
2. 将水槽放在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的中心位置,并往水槽里加入适量的水。
3. 将塑料球放入水槽中,让它浮在水面上。
4. 开启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使其缓慢旋转起来。
5. 观察并记录塑料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原理:地转偏向力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它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
在实验中,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的旋转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
当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开始旋转时,水和塑料球也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实验观察: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开始旋转时,水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使水向外面的边缘聚集。
2. 塑料球会被离心力推向水槽的边缘,并以一个几乎和水面平行的轨迹绕着水槽旋转。
实验结果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比如风的产生。
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在经度方向上产生偏转。
根据费氏定律,气体在转动的参考系下会显示出偏离原本直线运动的曲线运动。
同样地,水和塑料球也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产生曲线运动。
实验拓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拓展,比如调整旋转平台或电动练习自行车的旋转速度,观察塑料球的运动情况。
可以观察到当旋转速度增加时,塑料球的运动轨迹会更加明显地成为一个圆形。
可以使用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塑料球进行实验,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是否有所不同。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机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理解地转偏向力对自然现象的影响,并进一步应用到相关的地理知识中。
高中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
高中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大学很多专业广泛应用的科目,也是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
下面我和大家说一说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供大家参考。
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关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问题,中学阶段老师只是仅强调对于其偏转方向的记忆,即: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但是为什么存在偏向,为什么有这个力的存在,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其实道理也并不复杂。
什么是地球自转偏向力基于对中的惯性定律的正确理解,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绝非难事。
牛顿的惯性定律是这样说的:由于惯性,任何水平运动的物体总要力图保持它原来的方向和速度。
地球上的人是基于经纬网来定位的,经线表示正南和正北方向,纬线表示正东和正西方向。
假设北半球有一物体起始由A1向B1运动,即向正北方向运动,亦即沿着经线方向运动。
由于惯性,物体始终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A1B1始终要和A2B2保持平行,但是经线之间并不平行,而是越向极点,间距越小,而我们以经线来确定正南正北方向,所以看起来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了偏向,北半球向右偏转,纬度越大偏角越大,同理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赤道上经线之间相互平行,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和经线走向保持一致,所以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如何产生的那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个力并非真实存在的力,而是一个假想的力。
什么样的力不改变速度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这个力必须满足在沿速度方向正交分解没有分力,不提供这个方向的加速度。
所以这个力的方向必须垂直速度的方向,只起改变方向的作用,不改变速度大小。
水平运动的物体纬度越高,偏向越大,我们可以认为纬度越高,地球自转偏向力越大,同时画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力时应该垂直于速度方向画在右侧,同理南半球画在左侧。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的地转偏向力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地理现象。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从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难点知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加深对这一地理现象的理解。
实验材料:1. 地球仪2. 水平转盘3. 小球(可以是乒乓球、小橡皮球等)4. 纸制标尺5. 黑色粉笔6.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在转盘上固定一个地球仪,使其能够旋转。
2. 在地球仪的表面上放置一个小球。
3. 将转盘轻轻旋转,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4. 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下小球的运动轨迹和观察结果。
5. 使用纸制标尺和黑色粉笔在地球仪的表面上标注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6. 重复以上步骤,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转速,观察小球运动的变化。
实验原理:地球的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它会影响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实验中,转盘的旋转模拟了地球的自转,而放置在地球仪表面的小球则代表了地球上的物体。
当转盘开始旋转时,地球仪表面上的小球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偏向性运动。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实验结果:1. 在转盘不旋转时,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运动。
2. 当转盘开始旋转时,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出现一定的偏向性,并且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 当转速增大时,小球的偏向性运动会更加明显。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难点知识。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学生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地球上物体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
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自转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地转偏向力
1 . 3 “ 全球性大气环流”中的地转偏向力
三 圈环流 的前提是假设地表均 匀。当然假 设地表 均匀, 地球不 自转 ,即无地转偏 向力 ,那么就会形成单 圈环流 。正 是 由于地 转偏 向力 的存 在使 得三 圈环流这 种理 想模 式的形 成 。即在近地面形成 了七个 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 季风环流也 是大气环流 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 的季 风环流最为典 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及地转偏 向力 的作用形 成 了东亚 地 区的西北一 东南季 风 ,南 亚地 区的东 北一 西南季 风 。特别是从西南方 向飘来 的夏季季风 ,在大气压力 的作用 下 ,风带朝北方挪动 ,此时地球南端副热带高压 中的空气 向 北方移动过程 中,因为地球 自转倾斜力 的作用形成 的东南 贸 易风 ,穿过赤道 急速转弯 。 1 . 4 “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中的地转偏 向力 对 于气旋 和反 气旋而言 ,是经常 出现 的一种天气系统 。 低压 系统气流通过 向周围辐合 ,以及 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北 半球 呈逆 时针 ,南半球相反 [ 1 ] 。高压系统气流 由中心 向四 周辐散 ,在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下 ,北半球 呈顺时针,南 半球 呈逆 时针 。 1 . 5 “ 海水运动 ”中的地转 偏向力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海洋 中的海水 常年 比 较稳 定地沿着一定方 向作大规模 的流动 ,叫做洋流 。 赤道两极的海水 由于受到 了信风 的驱动 ,海 水将 从东边 流向西边 。也就是 从赤道的南北暖流。当赤道 的暖流抵 至大 西洋时 ,将会受到被大陆所 阻碍 ,那 么小部分暖流 将返 回而 行,形成逆 流,而剩 下大部 分由于受 到地球转 向力的作用 的
下。
影 响,将流 向纬度较 高的海岸 ,到达 中等纬度 ,又受到西风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的自转和地转偏向力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容易混淆和理解困难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地转偏向力,我们设计了一项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难点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掌握相关知识。
实验材料:大理石、圆形磁铁、水平旋转平台。
实验步骤:1. 将圆形磁铁放置在水平旋转平台上,使其与平台保持水平。
2. 在磁铁周围撒上一层大理石。
3. 打开旋转平台,使其开始自转。
4. 观察并记录大理石的运动轨迹。
实验结果分析:当旋转平台开始自转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大理石的运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偏向。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大理石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偏向。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自转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这一现象影响了地球上一切事物的运动轨迹。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实验拓展:除了以上的实验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地转偏向力的知识。
可以通过模拟太阳光与地球表面的交互作用,让学生理解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的温度差异、气候差异等现象。
通过这些实际的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地转偏向力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表现形式:老师可以将这个实验作为地理课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自转和地转偏向力的知识。
老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形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知识点
1、地转偏向力的成因根本原因: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
它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
2、正确判断偏转方向原始箭头朝外再看左和右原始箭头朝外再看左和右原始箭头朝外再看左和右忍不住要讲3遍箭头朝外就好像你在草原上射箭一样......................关注“木子地理”,更多精彩内容.................3、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知识点......................关注“木子地理”,更多精彩内容.................侵蚀岸与沉积岸平直河道的地表径流在流淌的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使河流向那边偏转,哪边就会成为侵蚀岸,另外一岸是沉积岸。
我们称之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实际运用小技巧凹岸被侵蚀以后,岸会变陡适宜建立港口但容易发生洪水,应注意加固堤坝,防洪。
凸岸以堆积为主,岸会变缓适宜建立居民区曲流的侵蚀岸与沉积岸小细节曲流在判断侵蚀岸和沉积岸的时候只需要看水来的方向即可图中的河流在①与②、③与④的时候是曲流,可直接根据水来的方向判断①与③时侵蚀岸,②与④是沉积岸。
但是⑤与⑥是平直的河道,需要根据地转偏向力进行判断。
......................关注“木子地理”,更多精彩内容.................风向的形成地球近地面由于气压差形成的风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旋与反气旋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气旋呈现逆时针辐合上升南半球的气旋呈现顺时针辐合上升气旋的杰出代表是台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反气旋呈现顺时针辐合上升南半球的反反旋呈现逆时针辐合上升世界洋流图的形成洋流的流向会呈现出离岸的趋势这也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呢!导弹的发射假设金正恩不开心,沿40°N向日本发射一枚导弹,那么导弹运行的路线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金正恩正确的发射路线是朝向正东进行发射吗?......................关注“木子地理”,更多精彩内容.................学过地转偏向力的孩子们都知道,在空中运行的导弹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金正恩应该向东北的方向进行发射,加上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才可能会击中目标哦。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也是地球自转导致地球形态的重要原因。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上的物体都会根据自转的方向产生一个相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偏向力。
在高中地理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对于气候、海洋、自然灾害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一个水盆、几个小球(如乒乓球)、一个电扇。
1.先在水盆里放入几个小球,让它们自由运动。
2.打开电扇,调到适当的档位,使其产生风力。
3.将电扇对准水盆,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让风吹入水盆。
4.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特别是它们的偏向情况。
实验原理:在这个实验中,水盆代表地球,小球代表地球上的物体,电扇产生的风力代表地转偏向力。
当电扇吹入水盆的风产生的力与小球受到的水流阻力不平衡时,小球就会偏向电扇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相对于地球的自转方向的方向。
实验结果分析:当电扇产生的风力比较弱时,小球的运动状态比较稳定,没有偏向特定的方向;但当电扇产生的风力越来越强时,小球的运动就会开始向风的方向偏移。
这个实验结果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处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当地转偏向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影响到物体的运动。
实验扩展:可以适当增加实验条件,比如在水盆中加入一些染料或小鱼,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总结:这个实验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和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这个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让他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勇敢。
高中地理:关于地转偏向力最好的讲解
高中地理:关于地转偏向力最好的讲解地转偏向力是指由于地球不断自转引起的场力。
因为地球自转,站立在地球表面的物体会被地转而产生转动效应,从而形成地转偏向力,也叫旋转向力,即是EREN的力。
地转偏向力的来源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旋转”,也就是EREN力。
EREN力是指每秒地球自转一圈时所产生的力。
它是一个线性的力,其方向是由地轴的自转引起的,通常是由赤道向轴线(EREN力从赤道开始,然后向轴线)。
EREN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它有一个恒定的方向,也就是从赤道向轴线,它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力。
EREN力是一个旋转向力,它的作用是对物体施加力和节 S。
它的大小是由其外界惯性力的大小决定的。
EREN力的大小叫做“恒定量”,也就是每秒地球自转一圈的力。
地转偏向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它会采用“摆动”的方式加速物体的运动,一旦物体失去平衡,就会按照惯性力运动,而不是按照EREN力的方向运动。
EREN力让物体随着时间变换其方向和大小,使物体保持平衡,而不是按照EREN力相反方向运动。
EREN力不仅会使物体加快速度,它也会使物体进入某种“惯性状态”,即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的情况。
EREN力不只局限于控制物体的运动,它还可以作用于建筑物、山谷和海洋,使它们都处于一个某种平衡上。
EREN力对气象,地质,海洋等自然现象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地转偏向力会使大气在赤道附近形成“急流”(vortices),这个急流有利于形成热带雨林;地球自转也会影响海洋中的温度分布;地球自转还会使海洋有潮汐现象,而赤道附近海域的潮汐较大。
总之,地转偏向力是也叫旋转向力,也叫EREN力,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场力,它使物体处于一定平衡状态,保持稳定和平衡,能够影响地球上的大气、海洋、地质等现象。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自转的速度相对较快,每天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次。
这个自转产生了地球的转偏向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偏向力。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理解和掌握该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进行突破,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验内容。
一、海洋水流实验海洋水流是地转偏向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实验可以观察水流的偏转情况,从而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实验器材:1. 一个装满水的大容器;2. 一根浸入水中的绳子;3. 一块浮在水中的小木块。
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容器中,使之装满;2. 将绳子端部系在容器底部,并使其余部漂浮在水面上;3. 将小木块轻轻放在漂浮的绳子上;4. 轻轻旋转容器,观察小木块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小木块会随着容器的旋转而发生偏转,偏转的方向与容器旋转的方向相反。
实验解析:小木块的运动受到了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当容器旋转时,水体和绳子一起绕轴旋转,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偏向力,而绳子上的小木块处于水体中,也受到了同样的偏向力作用,从而发生了偏转。
二、飓风实验飓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转偏向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模拟飓风的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玻璃容器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打开喷头,向上喷一定量的水;2. 观察水雾的流动情况,并用温度计测量水雾的温度。
实验结果:水雾呈旋涡状流动,中心处温度较低,边缘处温度较高。
实验解析:在实验中,由于水雾的喷射,气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一个低气压区域。
地转偏向力使得空气在旋转过程中受到偏向力的作用,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
这样,水雾会呈现旋涡状的流动,而且中心处温度较低,边缘处温度较高,模拟了飓风中的温度分布情况。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引起的转偏向力,并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力。
在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显得被强制离开自己的初始位置,具有向右偏转的趋势(在北半球)或向左偏转的趋势(在南半球),这个过程就是地转偏向。
在地球上,地转偏向力对风、海流和其他自然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理学科中,地转偏向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转偏向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以下是一些实验步骤和教学提示:实验材料:1. 一件白色的棉布2. 一盆水3. 一把磁针4. 一个玻璃杯5. 一个圆形的皮球实验步骤:1. 用玻璃杯将皮球浸入水中,待其完全被浸入水中后取出。
这就相当于在水中放置了一个球形的物体。
2. 将球和磁针放在棉布上。
然后,将棉布缓慢地拉动,使球形物体沿着棉布表面滚动。
3. 在球形物体滚动过程中,观察磁针在棉布上的移动情况。
实验解释: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的空气和水会发生强制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科氏力,是由地转偏向力所产生的。
受科氏力的影响,气流和水流不再沿直线运动,而是被强制偏向其运动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流和水流方向是不同的。
在这个实验中,球形物体的滚动也会受到类似的科氏力的影响。
由于球形物体和磁针都被放置在一个可移动的平面上,它们也会发生一些类似于气流和水流的强制运动。
当球形物体沿棉布表面滚动时,科氏力就会让磁针偏向某一方向,这证明了科氏力在实验中的存在。
教学提示: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氏力的概念,但也需要注意一些教学技巧: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建议老师在实验前进行简短的介绍和讲解,解释科氏力的概念和作用。
2. 在进行实验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磁针在棉布上的偏移情况,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3.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不同条件下科氏力的变化情况。
4. 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尝试猜测实际生活中科氏力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测,可以进一步探讨和学习相关的地理概念和知识。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球自转是地球自身绕自己的中心轴旋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会出现地转偏向力。
地球在自转时,由于地球本身自身带有一定的角动量,而地球大气的运动和水体的运动又受到了地球自转的影响,导致物体在运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是因为旋转的地球自身正在运动,所以地球各个部位的速度不同,此时由于离地轴越近的地区依靠其离转轴的距离小、转速慢,而地球其他部位转速快,所以自转的地球会反作用于运动上的物体,使其在不受到其他力作用时,发生一定的偏移。
地转偏向力是气象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知识。
本文通过实验的形式,将地转偏向力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必要性,掌握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加深对这一重要地理概念的理解,并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实验器材磁力仪、双杆电子天平、圆盘或光盘、试管、磁铁、吸管、液体食用色素、洗涤剂等。
实验原理地转偏向力的理论基础是“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
为了更好的解释科里奥利力,我们可以拿一个旋转的盘子来解释。
当我们用手旋转一个盘子时,我们会发现盘子的边缘比较快,中间的部分则相对较慢。
那么,如果对于盘子的中间和边缘能够施加相同的力,我们会发现盘子依然会发生旋转。
这就是科里奥利力。
科里奥利力告诉我们,以地球转轴为轴心,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物体所受到的偏离力方向,则与运动物体与地球转轴的夹角,以及陆地和海洋的速度方向有关。
在地球自转的相对参照系中,一个飞虫从赤道上空飞往南极时,会发现南极向右干,如果这条航线是从南极到赤道,则会发现地面向左干,这就是常说的地转偏向力。
实验步骤1.准备圆盘或光盘以及一个磁铁、一只试管和吸管。
2.将一杯水倒入试管中,滴几滴液体食用色素和洗涤剂,使水变色并在吸管上制作一个小孔。
3.将试管倒置,将吸管的小孔朝下悬在试管口上。
4.将磁铁放置在圆盘上的中心位置,然后将盘子用手旋转。
5.在盘子旋转的同时,注入色素溶液(注意:此时须快速慢,不要犹豫),并观察色素的运动轨迹。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难点突破的实验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一种力,它对风向、海流、气压分布等天气现象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地转偏向力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实验材料和器材:1、一个玻璃瓶,与瓶相配的一个圆盘封口;2、一瓶水;3、一瓶酒精;4、红色和蓝色的食用色素;5、几只弹性汤匙(贴一层透明胶带以增加强度);6、一台扇形电风扇;实验过程:1、将色素溶于酒精中,得到红色酒精液和蓝色酒精液,分别倒入玻璃瓶中;2、加水到接近瓶口的高度;3、在瓶口放置一个圆盘,盘上贴上弹性汤匙,汤匙的长度约为盘半径一半;4、打开电风扇,使其向圆盘中心吹风,同时将盘快速旋转,观察汤匙的偏向情况。
实验原理:当电风扇吹向圆盘中心时,气流被圆盘阻挡,造成气流分离,形成旋转流。
旋转流的作用力将导致液体内部受到一个力,即地转偏向力。
由于红色酒精液与蓝色酒精液的密度不同,因而在旋转时呈现不同的偏向情况。
红色酒精液向外被偏向,蓝色酒精液向内被偏向,这说明了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北半球和南半球、液体物质的密度有关。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先把颜料和酒精混合均匀,再添加适量的水,事件搅拌均匀;2、旋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液体溅出瓶外;3、为了增加实验的可视性,可以在弹性汤匙上贴上一层透明胶带,增加弹性杆的强度,以便更好地观察汤匙的偏向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北半球,旋转的液体物质向右偏,即表面向右旋转;在南半球,旋转的液体物质向左偏,即表面向左旋转。
而在赤道附近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偏向现象。
这组实验结果,符合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高中地理:地转偏向力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A. 月相变化 B. 地转偏向力 C. 昼夜交替 D. 潮汐现象
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
6.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列车的铁轨
一辆自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哪边的铁轨磨损比较严重呢?
崇明岛会越来越接近江苏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为侵蚀岸 江苏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为沉积岸
因此崇明岛会越来越接近江苏哦! 4、真题演练 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 相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若要在甲、乙两图四点中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B 6.B 7.C
1、地转偏向力的成因 根本原因:地球的自转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它只在物体相对于 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 速率。 2、正确判断偏转方向
原始箭头朝外再看 左和右 原始箭头朝外再看 左和右 原始箭头朝外再看 左和右 忍不住要讲3遍 箭头朝外 就好像你在草原上 射箭一样
......................关注“木子地理”,更多精彩内容................. 风向的形成
地球近地面由于气压差形成的风 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
北半球的气旋呈现逆时针辐合上升 南半球的气旋呈现顺时针辐合上升 气旋的杰出代表是台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
高中地理是大学很多专业广泛应用的科目,也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
下面小编和大家说一说高中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供大家参考。
高中地理难点:地球自转偏向力 关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问题,中学阶段老师只是仅强调对于其偏转方向的记忆,即: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但是为什幺存在偏向,为什幺有这个力的存在,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其实道理也并不复杂。
什幺是地球自转偏向力 基于对高中物理中的惯性定律的正确理解,理解地球自转偏向力绝非难事。
牛顿的惯性定律是这样说的:由于惯性,任何水平运动的物体总要力图保持它原来的方向和速度。
地球上的人是基于经纬网来定位的,经线表示正南和正北方向,纬线表示正东和正西方向。
假设北半球有一物体起始由A1向B1运动,即向正北方向运动,亦即沿着经线方向运动。
由于惯性,物体始终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A1B1始终要和
A2B2保持平行,但是经线之间并不平行,而是越向极点,间距越小,而我
们以经线来确定正南正北方向,所以看起来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了偏向,北半球向右偏转,纬度越大偏角越大,同理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赤道上经线之间相互平行,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和经线走向保持一致,所以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如何产生的 那地球自转偏向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个力并非真实存在的力,而是一个假想的力。
什幺样的力不改变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