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二五规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二五规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二五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背景与意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要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该计划,旨在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提高整体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目标与任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提高整体学术水平和竞争力,使我国成为若干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

1.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全职引进、兼职聘请等多种形式,引进国际一流的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为我国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高等学校与国外知名学术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培养人才:以项目为载体,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参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提升学科水平: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实施策略2.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与国外知名学术机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加强项目管理:对引进的优秀人才和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取得实质性成果。

4.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小尖中心小学十二五规划

小尖中心小学十二五规划

小尖中心小学“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实施“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坚守规范,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根据国家、省、市、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谋划,制定我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坐落在小尖镇,位于二O四国道东,三0七省道北侧。

学校创建于1938年,校园占地面积5518㎡,建筑面积3216㎡,现辖一所中心幼儿园、两所定点完小、一个教学点,全镇共有41个教学班,1810名学生,188名教职工,小学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20名,本科学历36人,大专学历96人,市、县学科带头人及教学能手18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倡导“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张扬个性,展示自己,放飞梦想,收获成功”为育人宗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力打造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获得“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市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市创新教育试点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市、县级各类竞赛中获集体奖项达15次,承担省级课题三个,市级课题5个,教师1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二、“十一五”教育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素质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师资队伍优良化”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得到了较快发展。

1.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通过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增强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任务。

强国必先强教,学校基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和实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基本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

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更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三)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统筹实施各项建设工程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国家已经陆续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大对学校基本建设的投入;各地也在实施多种形式的教育建设工程。

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科学规划指导各项建设工程;有利于统筹安排“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和资金投向,使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相互配套、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使每一笔建设资金都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教育经费投入的最大效益。

兰州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41)

兰州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41)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编制“十二五”规划,应当准确把握和正确对待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着眼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制定明确的定量指标,又要提出科学合理的定性目标;既要有预期性指标,又要有约束性指标。要增强规划的针对性,避免面面俱到或片面强调,确保规划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兰州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规划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做好《兰州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依照学校提出的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科学制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校“十二五”规划。
(三)统筹兼顾,加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关联性
1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定位,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科学分析学校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时,整体考虑,精心设计,做到既立足现实又富有远见,既体现进取精神又切合学校实际,使“十二五”规划既具有显示度、前瞻性,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西郊乡中心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郊乡中心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郊乡中心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2015后勤)为配合我校在“十二五”中有新的突破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巩固我校的办学特色,现根据我校及全乡的实际情况,结合全市的教育发展形式特制定我校总务处的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战略指导思想,深挖潜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师资。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围绕“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目,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

努力把我校建设成“设施过硬、特色显著”的学校。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总目标】在“以人为本、开发潜能、注重发展、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办学理念的科学,教育管理的和谐,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学特色的鲜明和办学条件的完善,努力构建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办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

【具体的目标】1.在2010年至2015年的五年中,我校将进一步完善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作;积极争取教学楼的重建;进行操场的改造,争取铺设水泥操场,让学生拥有一个安全、整洁、幽美的学习环境。

2.改善各功能室的设施设备,解决学校用电电压过低不稳的问题,努力把学校变成学生放飞智慧的乐园,精神栖居的家园和灵性流淌的生态园。

3.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搞好学校财产的维护管理工作。

4.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的管理使用。

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报账,用好每一分钱,同时尽可能从其它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种设施。

5.跟上时代步伐,争取实现班班均有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施,把学校建成现代化的农村小学。

6.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在每一名师生心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时刻不容忽视安全的重要性。

三、主要措施1.以人为本,确保学校安全。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校师生应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随时随地的开展安全工作,严禁杜绝一切人为主观因素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涪陵区龙桥街道龙桥初级中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涪陵区龙桥街道龙桥初级中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涪陵区龙桥街道龙桥初级中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2015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三个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内涵,现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意见渝府发〔2009〕102号、渝教计201011号文件精神,综合学校的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学校发展现状之分析一学校基本概况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龙桥初级中学校是涪陵区首批全日制单设初级中学;学校成立于1996年3月,由原荣桂乡中学和北拱乡中学撤迁合并而成,学校原名为涪陵区龙桥镇初级中学校,2008年8月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龙桥初级中学校;“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区教委和龙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龙桥教育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学校实行人本化管理、突出制度化管理、启动精细化管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稳步上升;1.基础设施;学校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拥有教学楼1栋,可设20个教室;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师生食堂1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运动场300平方米及部分运动设施,基本满足800师生学习、生活及课外文体活动需要;2.师资队伍;学校目前拥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工勤人员11人;本科学历54人,硕士研究生1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市学科带头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骨干教师9名;3.生源构成;我校生源主要来自龙桥街道原秣陵镇辖区,部分来自外地来龙桥街道工业园区务工的家庭子女;二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我校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学校管理与制度完善的矛盾;上述矛盾严重制约着我校办学品位的进一步提升;1.学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的教育,应当从片面追求分数的泥淖中走出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学习素质、文明礼仪、现代精神、创新意识、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等,才能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学校发展基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任重道远;我校40周岁左右的教师仍占多数,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严重,培养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应该说,我校教师更富有教育工作经验,但在当前中考制度、评价机制下,受生源质量因素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难以得到有效体现,因此,探寻一条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于学校发展来说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3.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内涵;历史上,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思路与策略上,办学较为封闭,管理较为粗放,分配注重平均,缺乏竞争激励,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未能得到有效尊重与弘扬;当前,尽管学校在逐渐朝着开放办学、精致管理、注重队伍培养、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也作出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但由于时间短,学校管理任务繁重,成效尚不明显,经验教训仍有待总结;三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我校所在的龙桥街道在涪陵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定位:高新技术工业创新区,绿色人文宜居区,100万人口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板块,李渡新城建设的重要结合部,铁路、高速公路的聚集地;区位优势显着,发展势头强劲,人口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生源数也会逐年增加;我校建校以来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全体师生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人为本,科学谋划,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办学特点的教学特色,有着自身办学的比较优势,为学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指南,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相信并依靠全体教职工,坚持“内涵发展”和“科学管理”不动摇,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上进、体魄强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实施异步教育,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区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与办学特色的学校;二基本原则依靠师生,注重内涵,凸显特色,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恪守“雷厉风行、严谨务实、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遵循“分层定标、同类施教”的办学理念,以“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为校训,培育“扬长砺强显彩呈辉”的校风,“因材施教、徇情导学”的教风,“适级而上、尽力而行”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个性鲜明、身心健康、善于与人合作、富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三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的核心主题:坚持以生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规划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提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核心任务:以爱与责任诠释育人教书使命的真谛,用专业智慧拓展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以主题年建设拉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深化办学内涵,凝练办学特色;2011年教育科研提升年、2012年教师队伍建设年、2013年校本课程建设年、2014年特色学校升华年、2015年学校品牌创建年;四主要任务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着眼学校未来发展,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0—2012,2013—2015,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具体来说主要是:1.内涵提升阶段2010—2012在本阶段,学校重点要重视内部管理与建设,即主要解决自身问题,重点要做好如下工作:1不断改善生源质量;学校要进一步通过管理的加强与创新来凸显办学特色,要逐步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改善生源质量与结构;2深化教师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学历结构,加大教师赴重庆市内外发达地区培训力度,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3逐步凸显办学特色;特色办学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挖潜本土资源,打好办学底色,创新校本特色;植根一方热土,建构一片高地;4稳步推进管理改革;坚持科学管理不动摇;围绕绩效工资改革,将国家政策与学校实际有机结合,继续深化学校人事体制改革与分配体制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凸显教职工主人翁地位;2.凸显特色阶段2013—2015在实现内涵提升阶段的各项任务后,学校要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区教委的政策扶持力度,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注重创新,凸显特色,争创文化特色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文化润校的发展战略,固化和传承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文化;本阶段,主要做好如下工作:1凝练办学特色;我校的办学特色应充分考虑地域资源、人文资源、师资优势、生源构成等因素,最终形成在异步教育特色理念下的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亮点,以艺体特色为媒介的办学特色;2优化办学质量;在生源结构优化改善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梳理、提炼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形成校本的、有效的、科学的质量提升策略,保持学校质量的可持续发展;3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学校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完善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师福利,福利分配坚持“专业发展与丰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策略努力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是龙桥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与一致目标;全校教职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通过五年努力,将我校办成拥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900余人、具有一定内涵与鲜明办学特色的品牌初中;一提升管理水平: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实行校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健全行政例会制度,遵守议事规则,不断加强学校行政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现代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2、积极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入贯彻劳动法,深化教职工聘任与上岗制度;完善各项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健全对教师、科室、年级部、学科组和备课组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实施绩效工资方案,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3、努力推进精致化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精致化管理制度、方案,设计各项工作的流程图,构建精致化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科室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部门功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校中观、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制度,使学校与科室的执行力有更明显提高;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二改善办学条件:1、重新规划校园布局;以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用两年时间完成校舍改扩建工作:2010年完成学生公寓的新建工作;2011年完成教学楼加固美化、科技楼新建、200米塑胶运动场新建工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另外,学校还将在十二五期间配齐附属设施、设备、做好学校净化绿化美化工作;2、提高教学和办公条件现代化的水平;分期分批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五年内为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力争在教学楼配备电子显示屏,提高学校档次,畅通信息传播渠道;3、充实教学资源;筹建学校图书馆,加大对图书、报刊的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各类图书的利用率,加快流通周转率;筹建电子教室,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4、为教职工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办好“职工之家”,筹建兵乓球室、台球室、健身房等小家,添置健身器材,为教师职工提供充足的健身场所;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改善师生食宿条件;三提高教学质量:1、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并完善教学精致化管理实施方案,以常规教学为抓手,规范过程,精致管理,形成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管理实体制、年级主任负责制,明确年级主任是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年级考核实行“捆绑式”,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年级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全体教师关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导处、教科研室、各年级管理部、各学科组搞好统筹,专题研究,落实措施,跟进督导,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成果、出人才、出质量;3、实行分层次教学;开展品牌生打造、学科竞赛辅导、特长生训练、薄弱科辅导、中考辅导等,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使学优生更优秀,学困生有提高;特长生有发展;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争取更多学生获奖;四创新德育工作: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原动力;举办班主任培训讲座,召开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组织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切实提升德育队伍的“软实力”;2、强化养成教育;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理想,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各阶段重点,按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持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教育、德育课程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主途径,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感恩日、校园开放周、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和网络;4、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和操作方法;建立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五突出教育科研:1、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的校本研训,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2、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改进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科研机制,建立协同管理的体制;3、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市区级等大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同时争取异步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出成果;把教科研能力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异者实行重奖;4、构建务实的教研网络;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座谈会等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推广优秀的教科研成果;六加强队伍建设1、创建和谐的领导集体;创学习型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创专家型领导集体,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指挥、决策和协调能力,分管领导成为某一方面的权威或专家;创实干型领导集体,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2、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定期评选各类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大力弘扬正气,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3、充实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招聘引进、自培等途径,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4、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学历提高奖励办法,鼓励教职工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重点是岗位培训;进一步推进“梯级培养工程”向纵深发展,打造学校名师;四、保障体系规划的落实,需要学校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为此我们要做到:1、注重舆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达成“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共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工作,保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共同愿景;2、强化过程管理;健全有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抓好全过程管理,及时调控,避免、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方针有效地开展;3、健全监控机制;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工会、教职工大会的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4、积极寻求支持;一方面学校要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未来五年,是充满着希望和挑战的几年;只要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汗水一定能浇灌出满园春色,为把龙桥教育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竞争力强的区内一流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西南科技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规划草稿

西南科技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规划草稿

西南科技大学“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规划(草稿)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规划。

本规划全面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以“拓展平台,弹性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持续优化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与运行体系,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工程,构建师生和社会满意的本科教学体系。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状况(一)建设成就“十一五”期间,学校以社会需要为根本,以委省共建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保证质量为主导,在实施本科教育“8111品牌计划”基础上,以“五个一本科教学改革循环推进计划”为重点,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以后本科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本科专业达到67个,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专业结构与布局,申报成功4个国家级、1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防特色专业和1个国防紧缺专业。

制定并完善了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建设了3门国家级、31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出版各级各类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及参考书150本,其中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本;建成了由1个国家级、6个省级、5个校级构成的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个国防特色专业。

制定完善了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院级课程平台,优化了课程体系,建设了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电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数字系统设计、通信原理、高频电子技术)5门,编写出版教材4本,其中毕效辉老师编写《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MATLAB﹒自控理论学习与仿真》《现代控制理论》获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构建了具有“一个目标,二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连贯,五个保障”特点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设立了4个创新实践班,搭建了公共、专业、学科三级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校内外实习基地达到160多个,校内品牌实践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设了1个国家级、4个省级教学团队;培育了4名省级、?名校级教学名师。

黄山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黄山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黄山学院“十二五"规划校发(2011)4号“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教育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抢抓机遇、深化、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统一办学思想,理清思路,明确努力方向,把握机遇,促进学校又好又快,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安徽省国民经济和“十二五”规划》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在全面总结学校“十一五”期间建设成就,认真分析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制定我校“十二五”规划.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创新,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声誉与日俱增,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切实思想治工作成功第一次党代会,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班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

集中开展了以“坚持科学,依托地域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题的学习科学观活动,有效解决了影响学校和的突出问题。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建设,加大了预防工作力度,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党纪教育。

认真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新途径。

切实对思想治理论课的指导,成立了科学部,不断推进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不断文化阵地建设,精心组织了纪念三和庆祝新成立60周年等系列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二)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开展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科学观大讨论等活动。

扎实推进评建工作,完成了院系本科教学校内自评工作。

先后了两次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应用型本科建设专题研讨会,提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修订和完善了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教学环节.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围绕区域经济的需要,重点以、生态、徽文化等为核心的特色专业群,打造徽文化科研品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增强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任务。

强国必先强教,学校基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和实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基本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

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更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三)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统筹实施各项建设工程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国家已经陆续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大对学校基本建设的投入;各地也在实施多种形式的教育建设工程。

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科学规划指导各项建设工程;有利于统筹安排“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和资金投向,使教育工程项目建设相互配套、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使每一笔建设资金都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教育经费投入的最大效益。

邵阳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设计

邵阳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设计

邵阳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湖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机遇和挑战1.发展现状学校“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实行“质量立校,改革兴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勤俭办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道路,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2010年6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调研反映良好,标志着我院从专科向本科过渡阶段已经结束,全面进入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新阶段。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现有校园面积1703亩,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6500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共有44个本科专业,分属9个学科门类。

其中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湖南省重点专业3个,湖南省特色专业8个。

逐步形成以工学为主体、文学和管理学为两翼,文、理、工、经、管、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师资队伍水平提升。

现有教职员工1087人,专任教师688人;有教授等正高职称83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212人,博士、硕士390人。

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拥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 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5人、湖南省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7人、在外校兼职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11人。

聘请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等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逐步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科研实力明显增强。

通过科研队伍整合、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开发、科研政策激励,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增强科研实力。

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草稿)

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草稿)

规划第十稿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根据国家、江苏省、连云港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发展实际和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序言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源于1802年敦善书院,始建于1906年的板浦中学堂,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百年跨越,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学校于1995年被确认为首批省合格重点中学。

2008年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并沿用至今。

2007年底转评为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4年4月5日成功举办了八十年华诞盛典。

作为海属地区革命和教育的摇篮,学校秉承“崇真敬业”校训,形成了“尊孔尚实、兴学育人、爱国图强”的光荣传统,成为一所集贤聚英、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

近年来,学校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初步构建了以“盛德厚学”为核心价值观的多维管理体系;形成了“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干部、教师与工勤队伍;建构了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为一体的具有“目标整体性、结构多元性、选择灵活性、教学差异性”四大特征的课程体系;强化并凸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绩;艺术体育等学校传统项目得以继承发扬并屡获佳绩。

学校现占地面积48427平方米,在校学生4673人,教学班级74个,生均面积1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9万册,生均藏书20册;学校绿化面积1345平方米;专任教师25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9人,研究生在读23人,占教师数14.5%;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93人,中级教师89人,占教师数76.5%;30-40岁教师100人,30岁以下教师54人,占教师数65%。

“十一五”期间,教师发表论文共计1074篇,各级获奖论文423篇,完成市级以上课题15个。

现为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并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九五”科研先进学校、中央教科所德育实验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省健康促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依法治校先进基层单位、省体育先进学校、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中学一级图书馆、省标准化实验室、市首批名校、市教学优秀质量奖、市教学管理进步奖、市教学特色奖等众多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敖汉旗育才学校十二五规划

敖汉旗育才学校十二五规划

敖汉旗育才学校十二五规划敖汉旗育才学校是2002年经旗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学校。

在旗委旗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旗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学校基本情况育才学校位于敖汉旗新惠镇西北部郊区的红娘沟村,占地面积68亩。

2002年学校的创办者自筹资金建起了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三栋,总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

现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学部,52个教学班,在校生2800多人,教职工195人。

二、主要业绩育才学校的创办者,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承担社会一份责任,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办学目标,面向社会招集了德才兼备的教师,组成了精明强干的教师队伍。

他们站在新课程改革的第一线,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素质教育新方案。

在教育教学方面初步探索出“当堂清、异步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管理方面形成了抓活动、促学习、促文明、促健康的“一抓三促”管理办法。

育才学校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

办学八年多,已有七届初中毕业生获得了全旗中考七连冠的骄人成绩。

2008年1月,旗教育局组织了局直四所学校的统一考试,初中三个年级总计统考十五个学科,育才学校学生夺得十四科第一,一科第二的好成绩。

同年七月我校毕业生桑天宇和贾术亮同学分别夺得了全旗中考状元和第三名。

这些优异的教学成绩,来源于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育才学校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各项大赛活动,学校篮球队多次在全旗中、小学生篮球赛中夺得冠军,学校文艺队在团旗委组织文艺表演大赛中屡次获奖,累计有1400人次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能力竞赛中获奖。

2005年我校被赤峰市教育局评为“赤峰市先进民办学校”;2006年被全国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语文教学十佳示范学校”;2007年被评为“全国诚信办学社会满意明星学校”;2009年被全国修词学会评选为“全国读写教学实验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校。

无锡机电高职十二五规划

无锡机电高职十二五规划

以提升办学内涵、创新育人机制、打造特色品牌为重心,着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基本建设水平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建立长效机制,领导科学发展上新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好学校办学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学校发展中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学校内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校硬件建设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提高整体实力与打造品牌特色的关系。

二、拓宽办学思路,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学校活力,推动创新发展要有新突破完善理事会运作机制,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校理事会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优化学校发展环境、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等方面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三、强化质量意识,实施精细管理(一)加强教学管理与策略研究1、探索提升教学质量新路径:大力实施精细管理。

加快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管理,做到“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并举,教师辅导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2、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

积极探索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十分重视教研组、教研室建设。

3、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构筑质量品牌优势:加大品牌培育和特色发展力度,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品位,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好名校功能,(二)增强专业与课程优势,抓管理树形象,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竞争力、服务力和影响力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专业调整与优化发展,打造精品课程:要密切跟踪无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发展最新进展,对照无锡市相关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对我校专业开设情况进行调研摸底,积极推动并有效指导我校的专业调整。

按照“精、专、强”要求,加强重点专业,办好新兴专业,调整薄弱专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打造骨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专业群,形成精品课程系列,重视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据《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顺应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教育跨入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创公平满意教育的新阶段;各学校也步入了课程改革的深水区,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如何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新局,实现巴蜀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特制定本行动规划。

一.规划背景。

1933年,巴蜀小学《建校宣言》中提出“创造一所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办学思想,宣示了巴蜀小学探索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历史使命,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创造”“实验”的基础;经过十六年“创造教育”研究,“创新”的思维方式融进了巴蜀人的工作和生活,并以此奠定和确立了巴蜀小学在全国基础教育界的地位;八年“激活教育”哲思与实践,鲜明提出了文化建校的思想,激发了巴蜀人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塑造了巴蜀小学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定点联系学校”和“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的品牌形象,近三年“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在建校宣言的旗帜下深入探索了巴蜀律动教育体系,经过近80年的教育积淀,巴蜀人励精图治办学,使巴蜀小学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小学。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00余人,学生5000多人,已拥有“三校两项目”办学规模。

审视今日之巴蜀小学,顺应素质教育导向,顺应人的发展规律,强化巴蜀人系统理性的教育思考和自我觉醒,通过优质师资团队带动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在未来的时日中,这绝没有止境。

.“十一五”时期,学校鲜明提出“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彰显了巴蜀教育的“律动”基因。

五年间,巴蜀小学完成了一品多牌的学校布局和稳定而开放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建设,全面探索了新格局下的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物业保障等,同时还搭建了走出巴蜀走向世界的多元化教育通道,为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制度性保障。

湖南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南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南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在第二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讨论稿: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结论,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院校,学校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一)主要成绩1.办学思路清晰,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条件改善“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符合国家、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达到18846人,比2005年增长61%,其中应用技术学院在校学生5806人,是2005年的2.8倍;国际教育学院在校学生510人,是2005年的1.2倍;成人教育在籍学生5111人。

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日益改善,完成了主校区二期工程11.2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45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2005年的6841万元增至1.04亿元,增长52%;纸质图书由91.3万册增至116万多册,增长27%,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达到一定规模。

2.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学校紧紧抓住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机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五”期间,本科专业由26个增加到41个,28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初步形成了由电气、机械、化工、纺织、管理类专业组成的优势专业群。

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教研室,11门省级精品课程。

岗子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岗子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岗子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扬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向高品质、高质量办学目标迈进的重要阶段。

为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凝心聚力、励精图治、迎难而上,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促进三跃中心小学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发展定位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特色:原味教育和象棋教学发展目标:规范管理、和谐发展办学思路:抓德育管理,创“文明校园”;抓教学管理,创“书香校园”;抓课程改革,创“快乐校园”;抓学校管理,创“和谐校园”;抓综合治理,创“平安校园”。

校风:勤奋踏实团结创新校训:会生活做真人教风:敬业严谨善诱学风:勤思多问三、总体目标根据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形象与内涵的均衡提升,务实与创新的协调发展,素质与特色的全面兼顾,把学校办成办学水平高,教学质量优,师资队伍强,学生素质好,家长素质高的可持续发展的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小学。

今后五年内学校主要实现的目标有:办学水平:兰州市红古区教育现代化小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水平达全区前列。

干部队伍:努力打造一支“脚踏实地、心胸豁达、品德高尚、智能高超、领导高效”的现代学者型干部队伍。

教师队伍:积极锤炼一支“视野开阔、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肯于研究、善于反思”的现代科研型教师队伍。

到2015年,专任教师7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

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诚实负责、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兴趣广泛”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现代文明人。

石榴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石榴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为遵循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要求,加快学校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依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连云港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我校办学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一、发展概况学校始建于1952年3月,前身为山东临沂地区第5速成师范,同年8月更名为东海县初级中学,成为东海县境内第一所中学。

1956年更名为东海县石榴树初级中学。

1971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改称东海县石榴中学,1998年11月成为市重点中学,2000年4月成为省重点中学。

2004年异地新建成为独立完全高中。

2009年,通过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校名为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建校以来,学校历经沧桑,桃李满园,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向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学校以“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有特色、质量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的整体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荣获了“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招飞先进单位”、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连云港市“平安校园”、“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管理规范达标学校”、“绿色校园”、“教学质量进步奖”、“教学管理质量奖”、“教学管理特色奖”,东海县“综合治理及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法制建设先进单位”、“艺术工作先进单位”、“AAA级特色学校”、“首届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办学优势1.办学理念先进。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的高中教育,走提升内涵发展之路,学校依据校情,依托“石榴”校名,从石榴树枝叶、花果形象中析出“和谐、美好,和而不同、美美共生”的寓意。

结合我校六十年积淀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发展需求,提炼出“和美文化”特征,确立了“为学生的和美人生奠定”的办学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东港市东尖山学校2011年3月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根据《东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以抓质量、树特色为核心,以人性化思想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文化强校为宗旨,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整合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加强学校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用人性的光辉发展生命化教育”的发展特色,办好人民满意、适应地区发展的教育,力争实现“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异,教学质量优秀,学生习惯良好”的办学目标。

2、具体目标:(1)校园建设:增加设施、设备,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创建“园林化校园”,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

(2)品德教育:把“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道德教育以重视观念的传递、行为的限制转为情感启迪,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探求价值的德育教育系列模式。

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资源,强化养成教育、品质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创新“有效课堂”研究,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等水平的教学质量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使全体学生的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为抓手,整体推进各年级各学科的校本研修进程。

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加大校本研修的活动力度,形成鲜明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5)优化师资:为使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校将实施教师成长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加强专业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在本计划的五年内,我校现四十五周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使五年后五十岁以下教师本科化。

(6)美化环境: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新颖、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

三、具体措施1、优化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要明确管理理念、人文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1)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调动教职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神凝聚人,以情感凝聚人,以效益凝聚人,使教师以积极地心态对待工作,以友善的心态对待同事、学生、家长,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领导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

(3)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学校工会的保证监督作用,以及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

(4)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坚持教师的自尊、自律、自强与学校人性化管理的相互和谐,坚持个人利益与学校发展的相互和谐,坚持个人心理疏导与学校严格管理的相互和谐。

2、提升师资素质:以“让教师与学校一道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师资发展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全体教师在上级进行的专业技术考核验收中顺利过关。

3、加强队伍建设:学校领导者、班主任和专职教师队伍是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三个支撑点。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身心健康的学校管理队伍,力求形成一支懂管理、有成效、勤钻研、会创新的一体化学校管理团队。

在本“计划”的五年内,行政领导结构调整,即: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领导下的学科组管理体系。

(2)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用三年的时间形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班级能力的班主任队伍。

(3)强化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过硬、个性显明、教有所长的专职教师队伍,争取五年的时间每个学科都能有在全市教学工作中具有影响的名教师。

4、强化校本研修:坚持以校本研修为学校发展动力,坚持“问题即课题,教研为科研”的研修理念。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上进行更有广度与深度的研究。

(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突出常态下的常规教研活动。

5、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

在“十二五”计划的前三年,全校上下将强化“有效课堂”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在“计划”的后三年中,我校将在通过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选出优秀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岗位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手段,探索新型多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上,实行四个优化,一是优化师生关系,把竞争带进校园,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和鞭策带给学生;二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激活思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四是优化学业质量管理,本着“夯实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规范学业质量检查手段,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真正实现较大提升。

6、改善办学条件:(1)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建设,突显学校办学特色。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淘汰一批陈旧设备,配齐多媒体设备,改善校园网络运行环境,争取做到网到室、网到班。

拓展网络功能,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配备各种功能教室,要坚持配备标准、适度超前。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特色,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艺术的园地,学生成长的摇篮。

(1)“教师有书卷气,校园有书香味”是学校的隐性文化。

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将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强化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把“带学习型队伍,建学习型学校,做学习型教师”的思想理念,真正变为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自觉行为。

(2)绿化校园,营造优美环境,做到整体规划,精心设计,体现庄重典雅、活泼灵动的特点。

(3)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装饰上栏,让学校的办学思想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4)公共场所、走廊、办公室等布置要体现艺术性、观赏性和完美性,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5)规范师生日常行为,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8、关注学生健康:要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学校体育工作要创建自己的特色,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传统体育比赛。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实施策略1、组织领导:成立“十二五”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组长:张伯余,成员:隋运峰、周伟、吕德鑫、高春丽、徐永清,组织“计划”的起草、学习、修订和实施工作。

学校将每学期初围绕“五年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把具体工作目标逐一落实到各部门、各学科组。

2、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快学校发展步伐,为全体教师营造一个既心情舒畅又严于律己,既利于扎实工作又利于不断创新的环境,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校园生活质量,开展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教师校园体育等文化活动,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注重服务保障,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加强后勤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4、重视评价引导,认真做好调控监督。

学校建立“十二五”发展计划自评操作流程,确保本计划的有力有序的落实。

五、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2010——2011)(1)加强学科专业教师培训,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

(2)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初步显现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

(3)加强德育与教学有机结合,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和体制。

2、第二阶段(2012——2014)(1)调整学校领导结构,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管理团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研、培等形式,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专职教师队伍。

(3)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完善学校特色建设3、第三阶段(2015):(1)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2)学科建设取得成效,形成多样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3)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方向,显现学校管理的生命与活力。

心系学校发展,展望美好未来,是我校教职工“十二五”发展的主题。

我们相信,显性的学校物态文化和隐性的人文情怀,必将融入每一位教师的生命,彰显学校规范化的管理和精细化的教育。

总之“十二五”期间,我们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全校教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计划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希望全体教职工能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对本计划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措施,使“计划”真正顺应广大教职工的心愿,适应我校一体化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