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098】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14811eff9aef8941e06d8.png)
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
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
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
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
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例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
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在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
”“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
三是介绍学习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安排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说说怎样读思画议,扣词析句;怎样把握中心,体悟情感。
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问题的学法提示,学生自然会领悟到针对所学内容该采用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的来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启发者、授之以渔,起到帮扶的作用。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21年6月机考资料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21年6月机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564bcf152d380eb62946df7.png)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1.吴泓《和学生一起读<论语>》教学随笔中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2.王崧舟《枫桥夜泊》课例中,初读阶段王老师实施了四个层次的教学,其中第一层是()。
A.读顺口B.读出节奏C.读出味道D.教师隐退3.钱梦龙《愚公移山》课例中,执教者一共设计了()大主问题,有条不紊地以聊故事的姿态“暗地”里开展系列教学内容的学习。
A.1B.2C.3D.44.在开展语文阅读探究性学习应做到()。
A.加深对人文的探讨B.加深对文本的深度解读C.采用花样跌出的教学方法D.紧扣探究内容,不蔓不枝5.李老师自评自己的《陋室铭》这一堂课是“()为核心,以运用为主旨”。
A.问答B.自读C.体验D.诵读6.板块设计教学刻意变“以讲为主”为(),重视创设各种活动式教学设计。
A.“以活动为主”B.“以写为主”C.“以自学为主”D.“以诵读为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3.0分,共12.0分)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1.宁鸿彬老师提出的“宁氏三原则”是()。
A.“三不迷信”B.“三个允许”C.“三个欢迎”D.“三个尊重”2.郭初阳《项链》课例中执教者用到的文本解读方法有()。
A.传记解读法B.原型解读法C.接受美学解读法D.文本细读3.方帆《荔枝蜜》课例的教师是学习的管理者、()等。
A.支持者B.引领者C.传授者D.组织者4.散文独特的审美特质包括性情之美、()。
A.语言形式之美B.语言结构之美C.语言表达之美D.内容结构之美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2.0分,共10.0分)1.张孝纯《中国石拱桥》实录中,第三环节针对前面训练过的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测评”,实现了语文教学中难得的()的统一。
人文性2.余映潮《天上的街市》课例中第二乐章,执教者采用()教学设计,重在训练学生的深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f9c1e8227916888586d717.png)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4、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7、《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0、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独特而有差异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基本概念1、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611e370b4e767f5acfce48.png)
单项选择题1、程少堂《诗经·子衿》课例执非常关注教学内容与()的勾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古代经典作的现代生活气息,边学边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言知识。
. C. 政策法规.古代典故.外国生活.现代生活2、张玉新执教《东坡词二首》的课例中,特别强调“教服务于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在()。
.想象.朗读.阅读方法和策略.写作3、武凤霞的《一株紫丁香》课例是借助()对接儿童生活。
. D. 图画.资料推展.想象.故事4、“素描作文”教学的训练非常重视()。
. A. 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这三个维度。
.知识,过程,方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素质.知识,思维,习惯6、被称为“本色语文”的代表教师是()。
. B. 曹勇军.王崧舟.韩军.黄厚江7、欧阳代娜老师执教的()课例,体现了文言文串讲发的传统精髓和现代化改造。
.《兰亭集序》.《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8、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教例充分体现了()教学法的灵活和生动。
. E. 讲授法. F. 串讲法.朗读.小组合作多项选择题9、黄厚江老师语文“本色教学”的“阅读教学策略”有:()..以讲授为主.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基本形式10、“大语文”说明文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说明文教学设计“有追求”.说明文要讲很多百科知识.说明文知识训练设计“活”而“实”.说明文的教学视野开阔11、中小学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师要提高现代诗歌的解读和鉴赏水平.教师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教师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教师要注意创新诗歌教学活动的设计12、洪镇涛语感训练的四步课堂结构包括:()。
.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感受语言,触发语感13、散文独特的审美特质有:()..散文的语言形式美.散文的结构美.散文的性情之美.散文的音韵美判断题14、张孝纯老师运用“大语文”理念指导下的说明文教学视野非常开阔。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098】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098】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686057050876323012127d.png)
1、关于品味语言和语句揣摩。具体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品读词语一--标题中的“我们”;第二层次是揣摩开头部分“这是一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和结尾部分“这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分析小标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品读语言从词语到句子,最后到文章整体,由浅入深,打破了才传统课堂只分析个别语句的局限。而且每层分析都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学会阅读品析。
4、关于语言活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没;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分。这堂课更多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将文本内容理解和语言品味及结构特点、写人方法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活动、问题探讨和文本理解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活动和写作中的语言实践融合。
答:根据欧阳代娜执教的《岳阳楼记》课例,1、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串讲”之所以是“串讲”,就是要紧扣文本的语句,把字、词、句的意义、修辞等逐个进行解释。正因其“逐字、逐词、逐句”的落实,所以串讲模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句表层意思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欧阳代娜老师致力于语文教学事业,孜孜不倦的打磨自己的精品课,她把自己的教学追求概括为“美”、“巧”、“活”、“实”四个字。
2015年秋西南大学《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0949]大作业A标准答案
![2015年秋西南大学《语文名师典型案例细读》[0949]大作业A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937c3590c69ec3d5bb755a.png)
一、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学习语文与塑造人格相结合。
语文教学在教书和育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有人说:“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实在是真知灼见。做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语文学科这一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积极施加教育影响,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美丑的辨别。
3、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思维的发展,绝大多数取决于其对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来讲,首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创造条件形成主动思维的倾向。其次,是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方法,如:质疑问难、合理想象、举一反三、标新立异等等,鼓励学生用新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去分析事物,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见解。
2、有意渗透,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但有壮烈的篇章,还有优美的语句、有趣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情之美。语文教学无疑应当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爱好。
二、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在于读他人的文章能够正确理解,听他人讲话能够知情晓理;自己有所思、有所悟,能够提笔成文,能够对别人讲清楚。可见,语文教学绝不能仅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充分挖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
语文课上,教师端正亲切的仪表,会给学生以美感;教师精练、幽默的语言会给学生以美感;教师那工整、规范的板书也会给学生以美感。特别是课文的内容,字、词、句、篇的训练,都能让学生体验到美。
2019秋季西南大学[0297]《教育案例研究》作业辅导答案
![2019秋季西南大学[0297]《教育案例研究》作业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95d75e7fd5360cba1adb61.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名称:《教育案例研究》课程代码:0297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课堂教学的环节主要有:备课环节、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课堂提问环节、教学板书环节和等共五个环节。
D. 课堂教学结束环节【√】起立环节查勤环节问候环节2、以设疑问难、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主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有:和练习导入法等形式。
E. 移花接木法提问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幽默化解法3、以最为常见的板书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可把板书分为提纲式、词语式、和图文式四种类型。
图书式列表式漫画式表格式【√】4、教育案例不仅叙述了教育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情感及灵感。
思想【√】喜悦悲哀愤怒5、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板书时应写。
A. 行书B. 楷书行楷【√】草书6、具体说来,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以下这样一些作用:教练员的作用、导演的作用、媒介的作用和的作用。
朋友备用信息库【√】拉拉队员监督员7、教育案例的基本特征包括:、过程性和启示性。
F. 普遍性普适性真实性【√】专业性8、一个完整的教育案例应有以下基本结构:、引言、背景、情境描述、分析与讨论、附录等。
致谢数据图表标题【√】9、不适合案例教学的课桌椅排列方式有:。
圆周式及其变式秧田式【√】U形方式及其变式马蹄形10、目前存在的几种不正确的人才观有:“分数至上”人才观、“驯服工具”人才观和人才观。
“全面发展”人才观“平均发展”人才观【√】“重视潜能”人才观“多元智能”人才观11、备课需要做好的三项工作分别是:钻研教材、、考虑教法。
考虑学法了解学生【√】钻研教辅了解自身12、教育案例真实性的基础在于:教育事件具有展示性、教育故事具有、教育情境具有研究性。
C. 普遍性分享性【√】典型性普适性判断题13、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坚持“三主两辅”的要求,即坚持以正面要求为主、以鼓励为主、以发扬积极因素为主,以限制为辅,以批评为辅。
A.√【√】14、教育案例的写作形式跟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一样的。
2022年教师职称考试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答案
![2022年教师职称考试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3319efcc7931b764ce154d.png)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参照答案四、观点阐述题(提供要点仅供参照)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思维。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回答(一):这种说法是片面。
探究学习是有助于学生积极构建,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由于接受学习涉及积极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积极接受还是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某些生字读写,某些词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回答(二):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精确.虽然探究性学习相对于老式接受学习而言,带领学生走上了新路程.,而教师往往没有精确把握,浮现脱离文本架空式舍本逐末问题,也会浮现“信手拈来”过于随意,学生交流中各自为阵局面。
“课程原则”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勉励学生运用各种办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规定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窗科领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并非只是让学生学会“研究”,而是旨在培养全面发展人。
与老式学习方式区别就在于:它一方面把学生视为“完整”人,把“探究性”、“创造性”等视为学生与生俱来天性,视为完整个性有机构成某些。
教育就是要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发掘、勉励这种天性,为每一种学生充分发展开放足够空间。
“课程原则”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勉励学生运用各种办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规定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窗科领域,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想,语文教学重在品味感悟,不在科学实验,看问题是要一分为二。
2、“汉语拼音是识字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一)汉语拼音教学规定“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精确地拼读音节,对的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结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中地位:协助识字、协助说好普通话、•协助阅读、•查字典《语文课程原则》:“汉语拼音教学尽量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西南大学__语文教学方法论(参考答案)2012年9月
![西南大学__语文教学方法论(参考答案)2012年9月](https://img.taocdn.com/s3/m/9d038e057cd184254b353525.png)
西南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论第五次作业1、请谈谈本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三大原则的含义。
"授之以语”,突出语言文学的学科原则。
这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
"授之以欲”,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原则。
这是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
"授之以渔”,建构学习方式的长效原则。
这是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
2、《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怎样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3、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追求真实的、充实的、人文的语文课堂。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有真情、有真话的课堂;充实的语文课堂是有内容、有收获的课堂;人文的语文课堂是有文采、有文化的课堂。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习和生活,不压抑、不虚假、不枯燥,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
4、任选某一节语文课,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及特点。
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或程序。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如"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交流-朗读比赛”这样的教学模式(程序)就体现了"以朗读为目标、以活动促发展、以交流促学习、以竞赛激兴趣”的特点。
5、请简要分析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
、"熟悉――陌生――再熟悉”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
语文教学过程是在熟悉的母语环境中发现并生成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学的语言环境中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是在平等的语言环境中师生双方进行人文精神对话的过程。
6、请选择语文教材的某个单元,谈谈其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语文教材主要包括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导读系统、练习系统四大要素。
西南大学17-18年机考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17-18年机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65004e03d8ce2f0166233d.png)
1、关于PowerPoint2010保存格式说法错误的是( 4 )1. ppt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默认格式,一般在制作课件时都保存为此格式2. .ppsx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接进入放映状态格式是启用宏的演示文稿文件,如果演示文稿中有宏编秤程,则需要用此格式格式是演示文稿的放映格式,双击该类型演示文稿文件,将直接进入放映状态2、欲为幻灯片中的文本添加链接,可以用( 2 )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
1,文件2,插入3. 编辑1. 视图3、下列关于幻灯片放映的说法正确的是( 1 )1,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可以通过鼠标对幻灯片进行标注说明。
2. 如果设置了/排练计时,则幻灯片放映的吋候只能通过排练计时自动放映3.幻灯放映中途,不能提前结束放映4.幻灯片只能全屏幕放映4、关十PowerPoint中声音开始播放方式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1.自动表示单击幻灯片上的声音图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2.单击时表示在放映当前幻灯片时开始播放,当前幻灯片之后停止播放3.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下—张幻灯片时播放声音直到演示文稿结束4.跨幻灯片播放表示在切换到卜一张幻灯片吋播放声音直到下一张幻灯片放完5、根据科学性要求,在开发多媒体课件时不可以使用字符是( 1 )1. 繁体字2. 简化字3. 国标文字4. 以上均不正确6、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构成专门小组,进行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多媒体课件评价属于( 2 )1.非正式评价2.正式评价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7、关于PowerPoint中“添加音频”文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1.可以通过计算机上的文件添加音频2.可以通过网络或“剪贴画”任务窗格添加音频3.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4.不可以通过自己录制音频的方式添加音频8、以下方法不能用于创建演示文稿的是( 3 )1.根裾主题2.根据模板3.根据母版4.根据己有的演示文稿9、多媒体技术不具备的特性是( 3 )1.交互性2.集成性3.移动性4.实时性10、在PowerPoint中插入超链接,所链接的目标可以是( 4 )1.幻灯片中的某个图片2.幻灯片中的某个表格3.幻灯片中的某段文字4.同一演示文稿的其他幻灯片11、插入的声音文件作为整个演示文稿的背景音乐,则应在【音频选项】组中的【开始】中选择( 1 )命令。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一参考答案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817a7fddccda38376bafc4.png)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学目标具体化,即按照期望学习者身上出现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结果的方式对教学目标作具体说明,这种说明包含了行为(做什么)、条件(在什么具体情况下)和标准(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三种成分。
2、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原理和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和策划过程。
3、教学设计理论根植于教学本身的系统性特点,通过设计使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课后的反思和评价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
4、课内语文教学系统的要素,就静态系统而言,指的是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就动态系统而言,除上述要素外,还有一类要素组成了系统运行的逻辑程序即教学过程。
5、系统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系统理论把事物看成是整体、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6、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7、教学设计能促进教学的系统化,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搞好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系统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8、语文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学会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简答题(一)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P12)答:语文教学目标是指语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它的确定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
2、依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依据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是什么?(P6)1、语文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学习语文为目的。
2、语文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3、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基于人们如何学习语文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b4e5e2b8f67c1cfad6b86f.png)
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___________ 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___________ 的字,并且能够正确___________ ,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___________ ,提高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___________ ,增加___________ ,强调___________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合作学习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第二套限时资料
![(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西南大学第二套限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0c3dea52ea551810a687f3.png)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3.0分,共18.0分)1.郑晓龙的作文构思策略中的第三步是()。
A.说文解字B.意义链接C.词语链接D.自问自答2.张玉新在“原生态”教学观中提出教学应该立足于()。
A.方便教师教学B.方便学生学习C.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D.学生的自然本性3.陈钟樑老师在《合欢树》一文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风格是()。
A.华丽B.平淡朴素C.标新立异D.平平无奇4.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A.共生互学B.和谐C.平等D.以上三者都是5.贾志敏老师主张语文课堂要做到“三实”,其中()是教学的本色。
A.真实B.朴实C.扎实D.厚实6.以下不是郭初阳课堂特点的是()。
A.尊重原文B.选取的角度巧妙C.注重同学参与D.感性教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道题3.0分,共12.0分)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1.从黄厚江《我们家的男子汉》可看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来自于()。
A.文本B.学生视角C.教师的亲自阅读。
D.真实生活2.余映潮《天上的街市》课例中的三个乐章分别是()。
A.读B.找C.背D.写3.诗歌从体裁上可分为()。
A.古体诗B.律诗C.近体诗D.绝句4.张玉新《东坡词两首》中,执教者教学推进过程以学生“自然阅读”的认知规律为主线,具体可以总结为()。
A.第一次阅读B.第二次阅读C.背诵D.深度理解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道题2.0分,共10.0分)1.诗意语文的旨归是()。
精神的语文2.于永正《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录的前半部分是典型的()训练,同时为写作训练做好铺垫。
口语交际3.文言文中的代词主要分为三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4.管建刚认为()和写作意识是作文教学的核心。
写作兴趣5.窦桂梅《游园不值》整个课堂设计围绕的主题是()。
赏析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现不足,取长补短。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d84082b8f67c1cfad6b89b.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098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程少堂《诗经·子衿》课例执非常关注教学内容与()的勾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古代经典作的现.政策法规.古代典故.外国生活.现代生活2、钱梦龙执教《愚公移山》的课例,一共设计了()个大主问题,有条不紊地以聊故事的姿. E. 2. 4. 3. 13、李卫东老师执教《陋室铭》课例,是以“()为核心,以运用为主旨”。
. B. 诵读. D. 问答.体验.自读4、王崧舟积极倡导()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绿色语文.心根语文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
. C. 层次性.物质性.活动性.关系性6、张玉新执教《东坡词二首》的课例中,特别强调“教服务于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在()。
.想象.朗读.阅读方法和策略.写作7、武凤霞的《一株紫丁香》课例是借助()对接儿童生活。
.图画.资料推展.想象.故事8、郭初阳执教《项链》的课例中,对“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的“也”的解读采用的文本解读方.文本细读.接受美学解读.互文性解读.传记解读9、贾志敏执教《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例中,创设交际情境所选择的话题是()。
. A. 要让于老师在诸多同学中辨别出两个同学.课堂上当场指认两个同学.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如何进行“人物描写”10、从吴欣歆执教《纵向展开议论》的课例可看出,执教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借助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横向.纵向.多水平.纵向和横向11、“素描作文”教学的训练非常重视()。
. F. 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1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这三个维度。
.知识,过程,方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素质.知识,思维,习惯13、被称为“本色语文”的代表教师是()。
西南大学2013语文教学方法论课后测试答案
![西南大学2013语文教学方法论课后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43ae196edb6f1aff001f79.png)
6
根据知识点 4:“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技术”,来确立和表述教学目标。 2、谈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的一致性。 仔细研读知识点二,结合知识点二进行论述。 第四章 语文教学内容设计
二、问答题 1、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和教学资料的区别。 隐藏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并颁布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语文教科 书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其中的选文是蕴涵教学内容的媒介;教学资料是辅助材料、补充 材料和训练材料的总称。 2、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隐藏答案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能力的预期,教学内容则是为培养学生能力而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 体系;教学目标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而教学内容则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决定教学 内容,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内容取自目标、体现目标、推动目标。 3、语文教学内容应该如何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隐藏答案 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教学内容开端的走向与教学目标的方向一致,即指向目标。 教师授课伊始就应该把教学“中心点”与学生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清楚知道 本课的教学中心点及教学意图,防止一开始就不着边际而故弄玄虚的“导入”。其次是教学 内容的每一步都要向教学目标靠近,即接近目标。整堂课教学内容的推进就是教学目标的推 进,这个逻辑进程正是由“中心点”的位移形成的。“中心点”位移正确,就意味着教学目 标清晰;反之,“中心点”位移出现偏差,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如果教学内容能始终与 目标保持一致,学生就能自然的达到目标。 4、典型材料、延伸材料、检测材料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隐藏答案 典型材料选择时可考虑几个方面:首先是材料能否对知识点给以较完整的呈现,这是典 型材料的基本标志。其次是材料的复杂程度是否适合教学对像,这是学生能否理解知识点的 前提。最后是看材料是否生动有感染力,只有生动的材料才能吸引学生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 刻印象。 选择延伸材料最重要的是考虑材料的维度(广度),也就是说每个材料一定能从知识点 中延伸出一片新的领域,而不是在同一个领域里单调的增加材料的数量。同时材料的深难度 也是很重要的,决定深度的标准是“跳一跳、摘到桃”。 选择检测材料应该注意:能很好体现中心点及延伸维度;难度适中,估计大多数学生都 能完成;能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有利于产生创造的冲动;有利于评价及测查,不宜太过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关于语言活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分。这堂课更多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将文本内容理解和语言品味及结构特点、写人方法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活动、问题探讨和文本理解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活动和写作中的语言实践融合。这个教学活动既是线性的,又是多维的;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
一、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实现其“本色”阅读教学。(50分)
二、任选一篇小说,尝试设计一例阅读教学的“切入口”教学片段。(50分)
三、结合具体的作文教学实录,论述“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教学设计的操作要领。(50分)
四、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管建刚“作文评讲课”的操作要领。(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五、举例分析文言文如何融合现代教育理念进行“串讲”教学设计。(50分)
3、关于文本内涵的把握。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这种对文本内涵或主题的分析归纳,打破了传统课堂临近结束时空洞归结主题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文本分层逐步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或内涵,充分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主张。
“慧心”经营作文讲评课型。(没有举例酌情扣分)
五、举例分析文言文如何融合现代教育理念进行“串讲”教学设计。(50分)
答: 以欧阳代娜执教《岳阳楼记》为例,有以下要点:
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 进行了“艺术化”的教学设计;(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 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 改变“串讲”的具体形式;(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 在诵读活动中加深理解。(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
三、结合具体的作文教学实录,论述“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教学设计的操作要领。(50分)
答: 交际语境的营造;入情入境的角色扮演;口语交际训练与书面交际训练的巧妙融合。
四、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管建刚“作文评讲课”的操作要领。(50分)
答: 尊重童心世界,先“放胆”后“小心”; (没有举例酌情扣分)
“文心技巧”优于“文字技巧”,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没有举例酌情扣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教育2017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098】 A卷
大作业 满分:100分
答题要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2题做答,每题50分。(答题要求:每题字数不少于600字;要密切联系教学实例或教学实录进行阐述;答案要以小标题形式分条阐述,切忌含混笼统)。
1、关于品味语言和语句揣摩。具体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品读词语——标题中的“我们”;第二层次是揣摩开头部分“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和结尾部分“这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分析小标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品读语言从词语到句子,最后到文章整体,由浅入深,打破了才传统课堂只分析个别语句的局限。而且每层分析都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学会阅读品析。
面对文本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黄老师主要抓了三个方面:文本内涵,即男子汉精神;小标题的结构特点;语言品味和语句揣摩。这也暗合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理念,突破了一般阅读教学“线性”教学思路,而是提取文本中有效的教学资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可谓简洁,实用,好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路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则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二、任选一篇小说,尝试设计一例阅读教学的“切入口”教学片段。(50分)
答:从矛盾处切入。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我让学生仔细研究于勒叔叔的来信,发现这封信的破绽;执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让学生找出诗中的人称代词,提出疑问:“诗人的主体并没有变,那人称就应该是一致的,为什么这首诗中人称却在不断的变化呢”;执教《湖心亭看雪》,我跟学生说,既然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为什么又写“舟中人两三粒”总之,大到性格的矛盾、情感的矛盾、文体的矛盾、文化的矛盾,小到一个字与另一个字的矛盾,一个动作、一封信,我们都能找到另一个参照系,从矛盾中撕开第一道口子,然后逐步深入。
参考答案:
一、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实现其“本色”阅读教学。(50分)
答: 黄厚江老师是“本色”语文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这堂课采用浅文深教、浅文趣教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开发文本自身的教学资源,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很好地体现了黄厚江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基本定位——“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也体现了黄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