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文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党政机关公文学习培训课件(ppt 128页)
种
条例》
《党的机关公文条例》
《行政机关 公文办法》
适用于向上级机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
报 关汇报工作、反 作、反映情况、提出建 汇报工作,反映情
告 映情况,回复上 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 况,答复上级机关
级机关的询问 问
的询问
适用于表彰先进、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 适用于表彰先进,
通 批评错误、传达 误、传达重要精神、交 批评错误,传达重
规定、函、会议纪要
意见、函、会议纪要
文件:特急、加急
文件:特急、急件
紧急程度 电报:特提、特急、加急、 电报:特提、特急、加急、
平急
平急,标右上角。
密级位置 份号下方(首页左上角) 右上角,信函在武文线下左 边。
成文日期 无规定,多用阿拉伯数字
汉字
三个“规范”主要变化对照表
文 《党政机关公文 《党的机关公 《行政机关 种 处理工作条例》 文处理条例》 公文办法》
通 知
机关执行和有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 关单位周知或 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 者执行的事项, 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
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 公文,传达要求下级 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
批转、转发公 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 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
文
周知的事项
事项,任免人员
一、公文文种
文 《党政机关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条例》全文共8章42条
❖ 第一章 总则: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 机关等
❖ 第二章 公文种类:明确了15种党政机关公文 文种
❖ 第三章 公文格式: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 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 2012)作了详细规定。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培训PPT幻灯片课件
6.2 印刷要求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超过2mm。黑色油
墨应当达到色谱所标BL100%,红色油墨应当达到色谱 所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 白、无断划。
25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 6.印制装订要求
6.3 装订要求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 过4mm,裁切后的成品尺寸允许误差±2mm,四角成 90°,无毛茬或缺损。
32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 7.2.3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 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 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 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33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13
目录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格式要求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2012版标准主要修改内容 公文标准编辑器的演示及说明
14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 标准主要内容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 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
• 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本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 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 (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 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30
• 7.2 版头
墨应当达到色谱所标BL100%,红色油墨应当达到色谱 所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 白、无断划。
25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 6.印制装订要求
6.3 装订要求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不掉页,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 过4mm,裁切后的成品尺寸允许误差±2mm,四角成 90°,无毛茬或缺损。
32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 7.2.3 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 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 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 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33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13
目录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格式要求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2012版标准主要修改内容 公文标准编辑器的演示及说明
14
GB/T 9704-201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条款解析
• 标准主要内容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 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
• 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本标准将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 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 (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 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页码位于版心外。
30
• 7.2 版头
公文处理培训ppt课件
(二)主体部分
10.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分别与正文和发文机关 署名之间空一行,字体字号用3号仿 宋。
“附件:”前空2个字,后接排附件 名称,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序 号用阿拉伯数字,每行位置对齐,如 “附件:1.×××”
有两个以上附件时,应注明顺序并 分别标注于各附件首页的左上方。
××××××××××××××××××× ××××××××××××××××××× ××××××××××××××××××× × ×。
周知事项。 通告和公告经常容易被混用,公告适用于地位较高的行政单位,通告则不限;公告范围 更广。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都行) 印发不能和意见连用,但可以和转发连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转发、 印发、批转的区别: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也转发下级机关的公文;批转主要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 文;印发是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 ) 印发类通知非常简单。通 知和通告的区别,通告没有主送单位。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一般有表扬先进、批评和情况 类通报)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 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我办主要下发的是政府令,是以市长名义发布的重要 的规范性文件)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会议公报、联合公报、统计公报、环境 公报,一般在媒体上公开发布)
二、公文种类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
梯形标题
× ×人民政府文件
PPT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演示文稿(缩略稿)
1
内 容
行政机
行政机
行政机
关公文 处理的
行政机
关公文 处理的
行政机
关公文 的格式
行政机
关公文 的行文
行政机
关公文
的定义
关公文
的种类
关公文
管理
定义
内容
规范
规则
2
一、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
公文 即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 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
使用的一种文体。
14.会议纪要
5.通知 6.通报
7.公报
8
1.命 令(令)
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 律、法规公布规章和实施法律、法规、 规章的行政措施;宣布施行重大强制 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9
10
(1) 公布令
颁
布 法 律、 法 令 和 法 规 时 使 用 的 令 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控制使用,当用才用
一文一事 按级请示
47
10.批 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 请示事项。
批复具有针对性、权威 性、鲜明性。
48
批 复 范 文 A
49
批 复 范 文 B
50
撰写批复注意事项
1.批复要紧扣请示明确作答, 不要答非所问,复非所求,节外 生枝。 2.批复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 起草批复时应同有关部门会签或 商量. 3.批复一定要有明确的受文单位。
签发。
70
市政府公文审签程序
分管秘 书长复 审
承办科
秘书长 复核
室初审
机要科
市政府 领导审 签
71
签收
5.复 核 登 记
内 容
行政机
行政机
行政机
关公文 处理的
行政机
关公文 处理的
行政机
关公文 的格式
行政机
关公文 的行文
行政机
关公文
的定义
关公文
的种类
关公文
管理
定义
内容
规范
规则
2
一、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
公文 即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党政机关、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 织行使法定职权、处理日常事务时经常
使用的一种文体。
14.会议纪要
5.通知 6.通报
7.公报
8
1.命 令(令)
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 律、法规公布规章和实施法律、法规、 规章的行政措施;宣布施行重大强制 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9
10
(1) 公布令
颁
布 法 律、 法 令 和 法 规 时 使 用 的 令 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控制使用,当用才用
一文一事 按级请示
47
10.批 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 请示事项。
批复具有针对性、权威 性、鲜明性。
48
批 复 范 文 A
49
批 复 范 文 B
50
撰写批复注意事项
1.批复要紧扣请示明确作答, 不要答非所问,复非所求,节外 生枝。 2.批复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 起草批复时应同有关部门会签或 商量. 3.批复一定要有明确的受文单位。
签发。
70
市政府公文审签程序
分管秘 书长复 审
承办科
秘书长 复核
室初审
机要科
市政府 领导审 签
71
签收
5.复 核 登 记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PPT
5.对公文的销毁和移交等作出具体规定。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10.基本格式和字号)
1.对各类文件的版头、正文、版记作具体规定,上 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版头全部统一
2.发文机关标志推荐用红色小标宋字体 3.公文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签发人
姓名用3号楷体 4.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正文用3号仿宋体,
❖ 第七章“公文管理” 1.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设立保密室和机要阅
文室。 2.定密前按拟定密级管理,定密后严格按密级管理。绝
密级文件专人管理。 3.密件公开发布前要履行解密程序。 4.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经
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件一般不得复制、汇编。复制、 汇编件按原件管理,加盖复制机关戳记。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联合行文时,按发文排列顺序将机关名 称排列在相应位置,印章下压机关署名, 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机关署名和成 文日期。印章排列整齐,不相交,不相切 ,每排印章不超版心,首排印章顶端上距 正文或附件说明1行内。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标题:2号小标宋 发文机关名称+事 由+文种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多名签发人: 每一排排两人 ,主办机关排 在前。
正文中的结构 层次序数
一、黑体 (二)楷体 3.仿宋 (4)仿宋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单一机关行文时, 成文日期右空4字 编排,以日期为准 居中编排发文机关 ,印章端正居中下 压署名及日期,并 使署名、日期居印 章中心偏下位置, 印章顶端上距正文 或附件 1行内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8.简化办理环节)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10.基本格式和字号)
1.对各类文件的版头、正文、版记作具体规定,上 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版头全部统一
2.发文机关标志推荐用红色小标宋字体 3.公文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签发人
姓名用3号楷体 4.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正文用3号仿宋体,
❖ 第七章“公文管理” 1.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设立保密室和机要阅
文室。 2.定密前按拟定密级管理,定密后严格按密级管理。绝
密级文件专人管理。 3.密件公开发布前要履行解密程序。 4.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经
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件一般不得复制、汇编。复制、 汇编件按原件管理,加盖复制机关戳记。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联合行文时,按发文排列顺序将机关名 称排列在相应位置,印章下压机关署名, 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机关署名和成 文日期。印章排列整齐,不相交,不相切 ,每排印章不超版心,首排印章顶端上距 正文或附件说明1行内。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标题:2号小标宋 发文机关名称+事 由+文种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多名签发人: 每一排排两人 ,主办机关排 在前。
正文中的结构 层次序数
一、黑体 (二)楷体 3.仿宋 (4)仿宋
二、党政机关公文基本格式(3.公文版式实例)
单一机关行文时, 成文日期右空4字 编排,以日期为准 居中编排发文机关 ,印章端正居中下 压署名及日期,并 使署名、日期居印 章中心偏下位置, 印章顶端上距正文 或附件 1行内
LOGO
一、《条例》对原《办法》的调整 (8.简化办理环节)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培训幻灯课件
切忌把公文写作当作文学创作。
二、准确规范原则
准确规范是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准确就
是对公文的思想内容、文字表达、运转环节等方面 提出的质量要求。规范就是指公文在表现形式、行 文规则和行文方式等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循 的程序和规则。
一是要认真把好公文的质量关。把质量第一
的要求贯穿于公文办理全过程,不仅公文内容要正 确,文字表达要得体,而且处理要恰当。如果一份 公文的词语含糊笼统、表述不清,或者前后互相矛 盾,受文机关收到后就不知如何理解贯彻。如果印 制、校对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文字错漏颠倒,也 会给受文机关造成误解、费解、误时费事,一宇之 差,谬之千里。
三、精简高效原则
精简公文是改进机关作风的要求。高效运转是
公文办理的时效性要求。大力精简公文、提高公文 效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也是减少 “文山会海”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坚持少而精的标准。精简公文包含两层
意思:一层意思是发文数量要少,另一层意思是公 文篇幅要短。公文虽然是党和国家管理各项事务的 重要工具,但并不是唯一工具,决不能把制发文件 当作指导工作灵丹妙药。这些年来,按照中央、国 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整治文风、 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的要求,各地 区各部门在精简公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 积极进展。但文件过多过滥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 一情况,2012年5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进 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意见》(中办发〔2012〕16 号),省委办公厅也下发了相应的规定,对减少文件、
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旧的 《条例》和《办法》相比,其创新的亮点可以概括为4个关键 词:
一是“统一”,针对党政机关公文不统一的状况,对党
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作出统一规范,建立起统一的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
二、准确规范原则
准确规范是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准确就
是对公文的思想内容、文字表达、运转环节等方面 提出的质量要求。规范就是指公文在表现形式、行 文规则和行文方式等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必须遵循 的程序和规则。
一是要认真把好公文的质量关。把质量第一
的要求贯穿于公文办理全过程,不仅公文内容要正 确,文字表达要得体,而且处理要恰当。如果一份 公文的词语含糊笼统、表述不清,或者前后互相矛 盾,受文机关收到后就不知如何理解贯彻。如果印 制、校对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文字错漏颠倒,也 会给受文机关造成误解、费解、误时费事,一宇之 差,谬之千里。
三、精简高效原则
精简公文是改进机关作风的要求。高效运转是
公文办理的时效性要求。大力精简公文、提高公文 效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也是减少 “文山会海”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坚持少而精的标准。精简公文包含两层
意思:一层意思是发文数量要少,另一层意思是公 文篇幅要短。公文虽然是党和国家管理各项事务的 重要工具,但并不是唯一工具,决不能把制发文件 当作指导工作灵丹妙药。这些年来,按照中央、国 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整治文风、 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的要求,各地 区各部门在精简公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 积极进展。但文件过多过滥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 一情况,2012年5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进 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意见》(中办发〔2012〕16 号),省委办公厅也下发了相应的规定,对减少文件、
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旧的 《条例》和《办法》相比,其创新的亮点可以概括为4个关键 词:
一是“统一”,针对党政机关公文不统一的状况,对党
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作出统一规范,建立起统一的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
《机关公文处理》
2020/1/7
10
9.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请示事项。批复 是被动行文,有了请示才有批复。批复的开 头第一句基本是固定模式“你公司《关于 ****的请示》(文号)收悉。”
10.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注意区别: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发文中, 有很多下行文文号编成国办函、川府函等以 函的形式发文,这只是一个形式,不是文种。
2020/1/7
13
4.请示、批复和函。函用于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 事项时,作用与请示相同,只是行文关系的区 别。向自己的上级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 用请示,平级或不相隶属关系行文时用函。这 也是一个极易混淆的地方,但正因为太易混淆 了,有时为了尊重对方,达到办成事的目的, 函就故意用成了请示。对请示的回复用批复, 对函的回复用复函。比如:某公司向上级集团 公司人事部行文请示批准借人事项,准确标题 应该是《某某公司关于借用某单位某某同志的 函》,公司人事部回复应该是《某集团公司人 事部关于同意某某公司借用某某同志的复函》。
2020/1/7
20
《公文格式》学习材料
2020/1/7
21
公文格式
一、范围
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 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参照执行。
2020/1/7
22
二、版面
(一)页边和版心尺寸
(二)字体和字号
特殊情况指:密级和保密期限(3号黑体)、
紧急程度(3号黑体)、签发人姓名(3号楷体
字)、标题(2号小标宋体字)、文中结构层
2012年6月26日
6
(二)适用范围 决议行政机关很少用,命令和公报使用权限
很高,议案仅限于各级政府用。 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公文处理公文格式精品PPT课件
公文处理实务操作
综合办 范帆
培训内容
一、公文和公文处理工作的相关定义 二、科创区的发文流程 三、公文的各项格式要素 四、收文办理及具体流程
公文的定义
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 位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有一定 格式的应用文。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第 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 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 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 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 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各项格式要素
一、发文字号 一般位于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的位置, 在平行文及下行文中,居中排布。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与最后一个 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 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 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自每年第一件起按发出顺序编排,在阿拉伯数字 后加“号”字。
即文件标题)、附件、发送单位 、报、抄送”等5栏内容、本 人姓名和拟稿时间。
步骤3: 若部门有指定的核稿人员,核
稿人员在进行文字校对后应在“ 核稿”一栏签署自己的姓名和核 稿日期。若无核稿步骤,该栏可 不填写。
(一)部门拟稿,部门自行发文
单一签发人的 签发格式
多个签发人共 同签发的签发 格式
公文的各项格式要素
三、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事由和 文种组成,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 线下空两行的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 适宜,标题排列使用梯形或者菱形。
该标题为梯形排列 该标题为菱形排列
步骤4: 将发文稿纸及草拟文件内容送
综合办 范帆
培训内容
一、公文和公文处理工作的相关定义 二、科创区的发文流程 三、公文的各项格式要素 四、收文办理及具体流程
公文的定义
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 位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有一定 格式的应用文。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第 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 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 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 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 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各项格式要素
一、发文字号 一般位于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的位置, 在平行文及下行文中,居中排布。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与最后一个 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 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 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自每年第一件起按发出顺序编排,在阿拉伯数字 后加“号”字。
即文件标题)、附件、发送单位 、报、抄送”等5栏内容、本 人姓名和拟稿时间。
步骤3: 若部门有指定的核稿人员,核
稿人员在进行文字校对后应在“ 核稿”一栏签署自己的姓名和核 稿日期。若无核稿步骤,该栏可 不填写。
(一)部门拟稿,部门自行发文
单一签发人的 签发格式
多个签发人共 同签发的签发 格式
公文的各项格式要素
三、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事由和 文种组成,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 线下空两行的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 适宜,标题排列使用梯形或者菱形。
该标题为梯形排列 该标题为菱形排列
步骤4: 将发文稿纸及草拟文件内容送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讲座 PPT课件
◆删除原《条例》中一直没有使用过的“指示”文种。 ◆删除原《条例》中“条例”、“规定”文种。 ◆原“会议纪要”文种改为“纪要”。 ◆新《条例》原则上不区分党政机关文种适用对象。
三、文种选用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一)依据法规的规定和要求正确选用文种。 (二)依据发文机关的职能权限正确选用文种。
(三)按照文种的适用对象正确选用文种。
• 法》增加3个要素:“份号”、“发文机关署名”、 “页
• 码”,减少1个要素:“主题词”。
• (四)行文规则更加清晰具体 • 系统说明了行文的总原则,并分类归纳了上行 • 文、下行文、联合行文以及其他有关的行文规则
• (五)公文拟制的程序更加规范
• “公文拟制”是新《条例》提出的新概念,包 括:
4.联合发文的标题
公文格式新标准明确:三个和三个以下机关联合发 文时,应在标题中列出所有发文机关的名称,四个及四 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可以采用排列在前的发文机关 名称加“等”的方式。
例如:
《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的意见》
《市财政局等4个部门关于提高群众生活补贴的意见》
5. 标题常见错误
2. 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问题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 般不用标点符号。在实际工作中,标题中确有除 书名号之外的其他标点符号存在,如顿号、括号、 引号、破折号。因此,在特殊情况下确需使用上 述标点符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标题在事由部分出现多个机关、人名等并列时,每个 机关名称、人名之间应用顿号分开,不使用空格。
目前我市印发的公文,除“电报”和“会议纪 要”不盖印章外,其他均加盖印章。
2. 不得出现空白印章,要求发文机关署 名、成文日期、印章三个要素构成公文生 效标志。
三、文种选用的基本依据和要求
(一)依据法规的规定和要求正确选用文种。 (二)依据发文机关的职能权限正确选用文种。
(三)按照文种的适用对象正确选用文种。
• 法》增加3个要素:“份号”、“发文机关署名”、 “页
• 码”,减少1个要素:“主题词”。
• (四)行文规则更加清晰具体 • 系统说明了行文的总原则,并分类归纳了上行 • 文、下行文、联合行文以及其他有关的行文规则
• (五)公文拟制的程序更加规范
• “公文拟制”是新《条例》提出的新概念,包 括:
4.联合发文的标题
公文格式新标准明确:三个和三个以下机关联合发 文时,应在标题中列出所有发文机关的名称,四个及四 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可以采用排列在前的发文机关 名称加“等”的方式。
例如:
《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的意见》
《市财政局等4个部门关于提高群众生活补贴的意见》
5. 标题常见错误
2. 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问题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 般不用标点符号。在实际工作中,标题中确有除 书名号之外的其他标点符号存在,如顿号、括号、 引号、破折号。因此,在特殊情况下确需使用上 述标点符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标题在事由部分出现多个机关、人名等并列时,每个 机关名称、人名之间应用顿号分开,不使用空格。
目前我市印发的公文,除“电报”和“会议纪 要”不盖印章外,其他均加盖印章。
2. 不得出现空白印章,要求发文机关署 名、成文日期、印章三个要素构成公文生 效标志。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读PPT(共 81张)
询问答复函
请示批准函与请示区别 :一是类型不同 ;二是 主送机关不同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 ;四是受文机 关复文方式不同
按文面规格分:公函和便函 按行文方向分:去函(又称来函)、复函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 定事项。 办公会议纪要、其他会议纪要 纪要与决议区别: 一是适用范围不同 二是涉及内容重要程度不同 三是形成程序不同 四是涉及内容范围不同 五是作用不同 六是发布方式不同
第三章 公文格式 一、用纸格式
(二)文面格式和排版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 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等组成。
版头、主体、版记
版头由公文份数序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 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 隔线等组成。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 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 的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 排布。也就是说发文机关标志下边沿距版头中 的分隔线约30 mm,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 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 虚位,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上行文的 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 姓名处在同一行。
文书 :公务文书 ;私人文书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二)什么是党政机关公文
二、公文的特点 (一)作者的法定性 (二)特殊的工具性 (三)法定的权威性 (四)体式的特定性 (五)严格的程序性
三、公文的作用 (一)规制令使作用 (二)明事通情作用 (三)参谋决策作用 (四)宣传舆论作用 (五)商洽联络作用 (六)存储凭证作用
请示批准函与请示区别 :一是类型不同 ;二是 主送机关不同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 ;四是受文机 关复文方式不同
按文面规格分:公函和便函 按行文方向分:去函(又称来函)、复函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 定事项。 办公会议纪要、其他会议纪要 纪要与决议区别: 一是适用范围不同 二是涉及内容重要程度不同 三是形成程序不同 四是涉及内容范围不同 五是作用不同 六是发布方式不同
第三章 公文格式 一、用纸格式
(二)文面格式和排版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 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等组成。
版头、主体、版记
版头由公文份数序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 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分 隔线等组成。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 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 的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 排布。也就是说发文机关标志下边沿距版头中 的分隔线约30 mm,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 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 虚位,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上行文的 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 姓名处在同一行。
文书 :公务文书 ;私人文书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二)什么是党政机关公文
二、公文的特点 (一)作者的法定性 (二)特殊的工具性 (三)法定的权威性 (四)体式的特定性 (五)严格的程序性
三、公文的作用 (一)规制令使作用 (二)明事通情作用 (三)参谋决策作用 (四)宣传舆论作用 (五)商洽联络作用 (六)存储凭证作用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习材料(PPT 43张)
(5)规定“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 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 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 转报上级机关”。
(6)规定“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 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注意与“亲启件”、“签报”的区别
(7)上行文不直接送机关负责者个人的限制 文种范围更宽泛,直接规定为“不得以本 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 党《条例》仅限制“请示” ; 《办法》限制的是“请示”、“意见”和 “报告” 。
“简单就是可靠”“便利更有生命力”已经被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认同。超过实际需要的多样 性从来都是公文质量与公文处理效能的大敌。 机关内部几乎人人参与公文活动,不能期望都 能成为专家,因此有关制度、方法、程序应尽可 能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化繁为简。只有简单方便, 才易于有效掌握和推行,才可以对所有人严格要 求;才可以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中间转换环节, 少出差错,提高公文质量。
2.《公文办理》1章5条内容安排: (1)总述 (2)收文办理主要程序(含7项内容) (3)发文办理主要程序(含4项内容) (4)涉密公文的传递传输 (5)归档公文整理 条理清晰,概念明确 表述规范,语言简洁
3.《公文办理》主要新内容如下:
(1)收文办理主要程序 签收——登记——初审(退文)——承办(分 办、拟办、批办、注办)——传阅——催办—— 答复
(8)规定“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 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9)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 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原仅《办法》有此规定; 党《条例》则规定党委系统的“上级机关 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当抄送 其另一上级机关”,一概如此,没有例外。
第五章 《公文拟制》新旧规定比较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培训版PPT课件
.
2
一是公文格式 二是公文办理 三是几点感受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 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是文 秘人员必须学习的知识。
.
3
第一部分 公文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已经统一,对基层单位的公 文格式可有一定的“容忍度”)
.
4
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密、机密、秘密间不空格;如果只标密级不标 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秘密两字之间空一字。 密级与保密期限位置从右上角移到了左上角 密级和保密期限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
12
3、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定格编排在版心左 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 份号、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部分 主体: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 上部分 版记: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部分
.
9
版头示意图
.
10
(二) 版头(一次调好,以后就照搬使用) 1.份号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
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说明: 份号: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
说明:99版: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分别标注“特急”、“加
急”。编排有三种情况: 1、只有份号,无密级和保密程度,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第二行; 2、有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
行; 3、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都没有,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第一行。
.
13
4.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课件
n 中央办公厅1989、1996年2次印发党的机 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先后7次 修订颁布公文处理办法。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与原《条例》和原《办法》的不同
n 注重继承保留,文种数量相对减少。原《条例》 和原《办法》共18个文种;最终《条例》确定 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15个,去掉了“指示”、 “条例”、“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第五节 新《条例》的特点
n 新《条例》综合了旧《条例》和旧《办法》的 内容,适用于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公文处理, 结束了多年来党政两套标准运行的状况,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n 新《条例》对公文和公文处理工作的涵义,及 15种文种适用范围界定更加科学。
4. 结构严谨:就是围绕主题表达的 需要,合理地安排和展开材料,公文层次、 段落的划分和安排前后呼应、逻辑严密、 自然连贯、完整匀称。
5. 表述准确:就是观点和论述要符 合实际情况和机关意图,无虚假错漏,不 产生歧义。
6. 文字精练:就是公文语言要简明 扼要、准确贴切、严密规范。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n 增加审议前初核的规定。新《条例》针 对“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 稿”,明确规定“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 公室进行初核”。 在重要文稿提交审议 之前,由办公室先行进行初核,其审核 重点是发文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重大 政策措施的协调一致性、可操作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 作条例》培训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与原《条例》和原《办法》的不同
n 注重继承保留,文种数量相对减少。原《条例》 和原《办法》共18个文种;最终《条例》确定 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15个,去掉了“指示”、 “条例”、“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第五节 新《条例》的特点
n 新《条例》综合了旧《条例》和旧《办法》的 内容,适用于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公文处理, 结束了多年来党政两套标准运行的状况,有利 于提高工作效率。
n 新《条例》对公文和公文处理工作的涵义,及 15种文种适用范围界定更加科学。
4. 结构严谨:就是围绕主题表达的 需要,合理地安排和展开材料,公文层次、 段落的划分和安排前后呼应、逻辑严密、 自然连贯、完整匀称。
5. 表述准确:就是观点和论述要符 合实际情况和机关意图,无虚假错漏,不 产生歧义。
6. 文字精练:就是公文语言要简明 扼要、准确贴切、严密规范。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n 增加审议前初核的规定。新《条例》针 对“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 稿”,明确规定“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 公室进行初核”。 在重要文稿提交审议 之前,由办公室先行进行初核,其审核 重点是发文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重大 政策措施的协调一致性、可操作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 作条例》培训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培训 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处理\公文格式》 讲稿
2014·05
2020/3/19
1
《公文处理》 学习材料
2020/3/19
2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及 常见错误
一、公文的概念、特征、作用
(一)概念
公文是机关、单位、团体实施领导、 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 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 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 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 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2020/3/19
12
2.公告和通告。除法律、法规规定用公告的 情况外,主要区别是告知范围的大小不同。
3.请示和报告。请示和报告不分这是极易犯 的一个错误。一句话,看是否有请上级解 决或批复的事项,有就用请示,没有就用 报告。很多报告中往往有部分内容是建议 意见,上级收文后可采纳、可不采纳,相 关情况可告知报文单位、也可不告知报文 单位。
2020/3/19
10
9.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请示事项。批复 是被动行文,有了请示才有批复。批复的开 头第一句基本是固定模式“你公司《关于 ****的请示》(文号)收悉。”
10.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注意区别: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发文中, 有很多下行文文号编成国办函、川府函等以 函的形式发文,这只是一个形式,不是文种。
2020/3/19
7
4.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 办法。在原《办法》中,“意见”既可作为 上行文(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为上级单位 献计献策;实际使用时,一般用于对上级单 位征求意见的一种回复。也可作为下行文 (往往是对重要问题表明态度、提出见解和 参考的处理办法);还可作为平行文(主要 是提出意见供对方参考。)
3.工具性。公文是各机关、团体、单位在公务管理过 程中最经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工具。
2020/3/19
4
(三)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传达意见和决策,安排部署工 作。
2.行为规范作用。比如通过发布法律、法规及规 范性文件等,规范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 人的行为。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向上级单位报告情况、请示问 题,与一般机关单位就工作业务进行商洽、询问、 回答或交流情况和经验。
2020/3/19
6
(二)适用范围 决议行政机关很少用,命令和公报使用权限
很高,议案仅限于各级政府用。 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组 织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一是重要事项作 出决策和部署,二是语气很强。 2.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 定事项。对市州一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 一般不存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如果要 用也仅限于公告法定事项,比如土地征收公 告、招考公告和招标公告等。 3.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 者周知的事项。
2020/3/19
8
5.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单位执行和有关单位 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用得最多)
常见通知类型及注意事项:(1)批转和转发:批转通知 用于上级批转下级的文件,转发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或平 级单位的文件。比如:按条例要求,单位的内设部门一 般不直接向下级单位发布指令性公文,内设部门某方面 的工作安排需要通知下级单位、本级有关部门执行,有 三种处理方式:一是直接由该内设部门以单位或单位办 公室名义起草代拟稿,由单位或单位办公室发文。二是 由单位批转本级部门文件。三是由单位办公室转发文件。 (2)印发通知。常用于印发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方案等。(3)批转、转发、印发材料是正文,注意一定 不能标注附件,但被批转、转发、印发材料中可以有附 件。(4)人事任免用通知。
2020/3/19
3
(二)特征
1.权威性。首先,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其次, 无论是事实、数字还是各种意见、结论,一旦进入正 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解释、否定。第三,公文 是机关、团体、单位的喉舌、意图,是其开展工作的 依据。
2.规范性。公文的撰写和处理,从起草到成文,到收 发、传递、分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等,都有一套 规范化的制度。另外,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其文体、 结构、用纸的尺寸、文件标记都有统一的规定。
2020/3/19
9
6.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 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7.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回复上级单位的询问。
8.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要 求一事一请,主送机关一般一个,不能多头请示, 不能抄送下级单位。多头请示容易使主办与协办 单位之间相互推诿,延误批复时间或者由于批复 意见不一致,使下级难以适从。受双重领导的单 位,在请示问题时,应当本着谁有权力批准这一 问题就请示谁的原则,可将另一上级单位列为抄 送,以便对方了解情况。请示文件最易出错的地 方是标题:比如:《某某公司关于请求解决信息 化建设资金的请示》,请求与文种请示意思相近, 属于重复哆嗦错误,应删去请求二字。
11.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 项。
2020/3/19
11
(三)几个易混淆文种之间的区别
1.决定和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时,主要区别 在于语气的强弱,决定语气很强,有强调决 策的意味;通报语气弱,只是告知表彰情况。 决定的制发单位相对级别要高一些。根据省 上规定,目前,市州政府及以下部门(单 位),表彰一般均不再使用,改成了表扬。 市政府(市政府办)在行文时,也有意在弱 化表扬文件,现在一般不用决定这个文种了, 多数情况用通报。涉及到表扬通报这类文件, 要经过纪委、安监、计生、综治、维稳等一 票否决单位会签,无特殊原因,均要提交会 议审议。
5.凭据记载作用。绝大多数文件在传达意图、安
排工作、联系公务的0/3用/19。
5
二、文种类型及适用范围
(一)种类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 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议案、函、纪要。原《办法》规 定公文种类为13种,新《条例》规定公 文种类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 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 要”。
2014·05
2020/3/19
1
《公文处理》 学习材料
2020/3/19
2
公文处理基本知识及 常见错误
一、公文的概念、特征、作用
(一)概念
公文是机关、单位、团体实施领导、 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 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 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 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 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2020/3/19
12
2.公告和通告。除法律、法规规定用公告的 情况外,主要区别是告知范围的大小不同。
3.请示和报告。请示和报告不分这是极易犯 的一个错误。一句话,看是否有请上级解 决或批复的事项,有就用请示,没有就用 报告。很多报告中往往有部分内容是建议 意见,上级收文后可采纳、可不采纳,相 关情况可告知报文单位、也可不告知报文 单位。
2020/3/19
10
9.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请示事项。批复 是被动行文,有了请示才有批复。批复的开 头第一句基本是固定模式“你公司《关于 ****的请示》(文号)收悉。”
10.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注意区别: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发文中, 有很多下行文文号编成国办函、川府函等以 函的形式发文,这只是一个形式,不是文种。
2020/3/19
7
4.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 办法。在原《办法》中,“意见”既可作为 上行文(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为上级单位 献计献策;实际使用时,一般用于对上级单 位征求意见的一种回复。也可作为下行文 (往往是对重要问题表明态度、提出见解和 参考的处理办法);还可作为平行文(主要 是提出意见供对方参考。)
3.工具性。公文是各机关、团体、单位在公务管理过 程中最经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工具。
2020/3/19
4
(三)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传达意见和决策,安排部署工 作。
2.行为规范作用。比如通过发布法律、法规及规 范性文件等,规范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 人的行为。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务联系作用。向上级单位报告情况、请示问 题,与一般机关单位就工作业务进行商洽、询问、 回答或交流情况和经验。
2020/3/19
6
(二)适用范围 决议行政机关很少用,命令和公报使用权限
很高,议案仅限于各级政府用。 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组 织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一是重要事项作 出决策和部署,二是语气很强。 2.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 定事项。对市州一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说, 一般不存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如果要 用也仅限于公告法定事项,比如土地征收公 告、招考公告和招标公告等。 3.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 者周知的事项。
2020/3/19
8
5.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单位执行和有关单位 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用得最多)
常见通知类型及注意事项:(1)批转和转发:批转通知 用于上级批转下级的文件,转发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或平 级单位的文件。比如:按条例要求,单位的内设部门一 般不直接向下级单位发布指令性公文,内设部门某方面 的工作安排需要通知下级单位、本级有关部门执行,有 三种处理方式:一是直接由该内设部门以单位或单位办 公室名义起草代拟稿,由单位或单位办公室发文。二是 由单位批转本级部门文件。三是由单位办公室转发文件。 (2)印发通知。常用于印发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方案等。(3)批转、转发、印发材料是正文,注意一定 不能标注附件,但被批转、转发、印发材料中可以有附 件。(4)人事任免用通知。
2020/3/19
3
(二)特征
1.权威性。首先,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其次, 无论是事实、数字还是各种意见、结论,一旦进入正 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解释、否定。第三,公文 是机关、团体、单位的喉舌、意图,是其开展工作的 依据。
2.规范性。公文的撰写和处理,从起草到成文,到收 发、传递、分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等,都有一套 规范化的制度。另外,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其文体、 结构、用纸的尺寸、文件标记都有统一的规定。
2020/3/19
9
6.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 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7.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回复上级单位的询问。
8.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要 求一事一请,主送机关一般一个,不能多头请示, 不能抄送下级单位。多头请示容易使主办与协办 单位之间相互推诿,延误批复时间或者由于批复 意见不一致,使下级难以适从。受双重领导的单 位,在请示问题时,应当本着谁有权力批准这一 问题就请示谁的原则,可将另一上级单位列为抄 送,以便对方了解情况。请示文件最易出错的地 方是标题:比如:《某某公司关于请求解决信息 化建设资金的请示》,请求与文种请示意思相近, 属于重复哆嗦错误,应删去请求二字。
11.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 项。
2020/3/19
11
(三)几个易混淆文种之间的区别
1.决定和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时,主要区别 在于语气的强弱,决定语气很强,有强调决 策的意味;通报语气弱,只是告知表彰情况。 决定的制发单位相对级别要高一些。根据省 上规定,目前,市州政府及以下部门(单 位),表彰一般均不再使用,改成了表扬。 市政府(市政府办)在行文时,也有意在弱 化表扬文件,现在一般不用决定这个文种了, 多数情况用通报。涉及到表扬通报这类文件, 要经过纪委、安监、计生、综治、维稳等一 票否决单位会签,无特殊原因,均要提交会 议审议。
5.凭据记载作用。绝大多数文件在传达意图、安
排工作、联系公务的0/3用/19。
5
二、文种类型及适用范围
(一)种类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 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议案、函、纪要。原《办法》规 定公文种类为13种,新《条例》规定公 文种类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 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