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FP的不同理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粗放的这种研究方法被认为是错误的。
郑玉歆(1999)通过对东亚 TFP被低估的讨论后指出,“作为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是个内涵含混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不但包括了所有没有识别的带来增长的因素,而且也还包括了概念上的差异和度量上的全部误差。不同研究者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概念、数据以及假定等方面常常做了不同的处理,会使结果不具备可比性”(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易纲、樊纲、李岩(2003)进一步指出,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不具有可比性,因而据此指认中国经济增长没有效率提高这种研究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对全要素生产率度量的方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即使是对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因此,比较不同国家用不同模型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是没有意义的”(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