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是指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与血浆体 积的比值。各种原因如失水、大量血浆渗 出等使血液浓缩,可使HCt增高;各种原因 所致的贫血会使HCT减低。
12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
的平均体积。正常人的MCV为82~92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320~360g/L
10
贫血分级
成年男性 Hb小于 120克/升(女性小于 110 克/升)为贫血。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 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 >90克/升;中度,Hb<90克/升但>60 克/升;重度,Hb < 60克/升但> 30克 /升;极重度,Hb < 30克/升。
11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
如何解读血常规
1
如何解读血常规
• 概述 •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
由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血细 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 常规检验。
2
血常规检查
•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 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或静脉血检查。
13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 计数(DC)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测 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 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14
白细胞参数及其意义
• 白细胞(WBC):(4.0~10)×109/L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参考值:N:0.50~0.70(原用单位
12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
的平均体积。正常人的MCV为82~92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320~360g/L
10
贫血分级
成年男性 Hb小于 120克/升(女性小于 110 克/升)为贫血。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 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 >90克/升;中度,Hb<90克/升但>60 克/升;重度,Hb < 60克/升但> 30克 /升;极重度,Hb < 30克/升。
11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
如何解读血常规
1
如何解读血常规
• 概述 •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
由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血细 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 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 常规检验。
2
血常规检查
•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 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或静脉血检查。
13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 计数(DC)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测 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 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14
白细胞参数及其意义
• 白细胞(WBC):(4.0~10)×109/L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参考值:N:0.50~0.70(原用单位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
增多;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
见大量幼稚单核细胞;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
备注:单核细胞减少在临床意义不大。
胞减少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
见单核细胞增多。
精选课件
43
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 儿童 病理性 绝对增多(计数值)
相对增多(百分比值)
精选课件
44
淋巴细胞—病理性绝对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
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 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 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 多,可达15%或更多。
如亚急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 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等单核细胞增多;活动性肺结 核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
某些血液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
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 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 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
某些慢性感染
如结核病恢复期淋巴细胞也 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 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 类来识别。
精选课件
45
淋巴细胞—病理性绝对增多
淋巴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可 作为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个早 期征象,持续大于0.1×109/L则 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 征。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
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可达 20%以上,多为幼稚型。
备精注选:课件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在临床意义不大。42
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 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 重新分配所致。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ppt课件

解热镇痛药:安乃近(1.1%),氨基比林,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抗菌药: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喹诺 酮类,磺胺类。
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抗惊厥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氮平,氯丙嗪等。
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
A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面色苍白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A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PS: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
淋比例巴相细对胞增减高,少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血球常蛋规化白验缺单的乏解症读 等。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血液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抗菌药:氯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喹诺 酮类,磺胺类。
抗甲状腺药物:甲硫咪唑,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
抗惊厥抗癫痫药及抗精神病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氮平,氯丙嗪等。
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
A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面色苍白
生成 少
挑食、吸收差
丢失 多
痔疮、月经过多、血尿
破坏 多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A 引起红细胞减少的药物
(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乙琥胺(少见)、氯霉素(与剂量无关)、 磺胺嘧啶(偶见)。 (2)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苯巴比妥(罕见)、苯妥英钠(常见, 可用叶酸加VB12防治)、秋水仙碱、抗叶酸药、抗肿瘤药、异烟肼 (3)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非那西丁、甲基多巴(少见)、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中易发生)。
PS: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故淋巴细胞
淋比例巴相细对胞增减高,少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血球常蛋规化白验缺单的乏解症读 等。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血液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A 中性粒细胞减少:
(1)感染 (2)血液系统疾病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ppt课件

;.
20
A 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 红细胞平均宽度(SD):红细胞体积的大小 红细胞分布宽度(CV):红细胞形态大小均匀程度
SD
CV 贫血类型
常见疾病
增高 正常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高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 减低
正常 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高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增高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
28
这些指标一般都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存在仪器误差,比较
A 血液一般检测——血小板 大型血小板的比率增高:
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原发 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M7型)等疾病。结合临床情况,为 了确诊建议做一个骨髓穿刺。
大型血小板的比率降低:
(4)移植排斥反应
PS: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故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
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
13
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血液
嗜酸性粒细胞
有形成分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浆
单
淋
粒细
核
巴
胞
细
细嗜 中 嗜
胞
胞
酸 性
性 粒
碱 性
单核细胞
粒细粒
细胞细
胞
胞
;.
中性粒细A 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 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解读血常规报告PPT课件

巨红细胞
直径>15 μm, 见于:叶酸 或/和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贫。
2、形态异常:
球形细胞
直径<6μm, 厚度>2.9μm, 涂片中>2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也见于:自免溶贫。
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横径缩短,长径增大,
横径/长径<0.78,呈பைடு நூலகம்圆型/长柱 状,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临床意义
数目增多
量的异常
数目减少
核象变化
质的异常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缺乏症 核左移 核右移
形态异常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经期妊娠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或炎症:细菌性 (最常见的原因) 2)、广泛性组织损伤、坏死 3)、急性溶血或失血 4)、急性中毒 5)、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骨髓增殖性疾病 7)、恶性肿瘤的晚期 8)、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AIHA 9)、某些药物 10)、严重缺氧
晚幼红
网织红
成熟红细胞
2、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呼吸载体
肺泡
氧 红红细细胞胞
二氧化碳
组织
3、红细胞的生存周期:120天
参考值
Rbc(×1012/L) M 4.3~5.8 F 3.8~5.1 N 6.0~7.0
Hb(g/L) 130~175 115~150 170~200
影响因素:1、总血容量的变化 2、血浆容量的变化 3、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差异
解读血常规报告
血
液
血细胞 血 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蛋白质 酶 凝血因子
怎样看化验单生化和血常规ppt课件

• AST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在心肌含量最 高,肝脏为次,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 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 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 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 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80-100%,在发病前, ALT与AST即有升高,最高值>500,随病情好转逐渐 下降至正常。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如转氨酶在100 左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转为慢性。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 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 度为≤1.03mg/L (参考范围)。当肾功能 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 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 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 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 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 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22
• 血浆肌酐浓度反映肾脏损害、肾小球滤 过率、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 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因为 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 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 肾脏代偿与储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 显受损才使肌酐浓度升高。通常血浆肌 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及肾 性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升 高。
怎样看检验报告单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肝功能
肝功能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 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蛋白测定、 胆汁酸等。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总胆红素(TBil) 5.1-21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 3.4-13.7umol/L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 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80-100%,在发病前, ALT与AST即有升高,最高值>500,随病情好转逐渐 下降至正常。在急性肝炎的恢复期,如转氨酶在100 左右波动或再上升,提示急性转为慢性。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 正常情况下,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 度为≤1.03mg/L (参考范围)。当肾功能 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 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 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 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 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 分解,使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22
• 血浆肌酐浓度反映肾脏损害、肾小球滤 过率、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 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因为 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 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 肾脏代偿与储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 显受损才使肌酐浓度升高。通常血浆肌 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及肾 性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升 高。
怎样看检验报告单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肝功能
肝功能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 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蛋白测定、 胆汁酸等。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总胆红素(TBil) 5.1-21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 3.4-13.7umol/L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表示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 常人的MCV为82~92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 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 比。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查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查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
检验科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如何解读血常规
❖ 概述 ❖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 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 成。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目前大部分医院都 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
标本的储存
❖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 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 4小时。
血小板减少原因
❖ 血小板<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通常血小板数在 50×109/L以下,患者即有出血症状。可见于: ❖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线损伤、白 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亢进
血小板减少原因
❖ 免疫性破坏。如有血小板自身抗体(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过敏性药物损伤(奎宁、磺胺 类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炎症、风疹)、血小板同种抗体(新生 儿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消耗亢进(血栓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自身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常规检查》课件

以便于抽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或 降低,有助于发现感染性疾病。
贫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等指标,用于诊断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血液成分,如白 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其他疾病
血常规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其他疾病的线索 ,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可能提示感染 、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需进一步 检查。
复查与追踪的建议
对于异常指标,建议在短期内复 查,以确认结果并排除偶然误差
。
若指标持续异常,建议进行追踪 检查,以了解指标变化趋势并采
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复查和追踪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健康状况得
到有效管理。
解读报告
正确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医生应结合患 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解读报告,避免误诊或漏诊。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 查结果,应在采血前告知医生 是否正在服用相关药物。
异常结果解读
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 ,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综
合分析和诊断。
02
血常规检查指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 ,计数可以反映感染、炎症等状况。 正常值范围为4-10 x 10^9/L。
浆、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检测分析
对分离出的血细胞成分进行计 数、形态观察和分类等检测分
析。
报告解读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或 降低,有助于发现感染性疾病。
贫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等指标,用于诊断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血液成分,如白 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其他疾病
血常规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其他疾病的线索 ,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可能提示感染 、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需进一步 检查。
复查与追踪的建议
对于异常指标,建议在短期内复 查,以确认结果并排除偶然误差
。
若指标持续异常,建议进行追踪 检查,以了解指标变化趋势并采
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复查和追踪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健康状况得
到有效管理。
解读报告
正确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医生应结合患 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解读报告,避免误诊或漏诊。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 查结果,应在采血前告知医生 是否正在服用相关药物。
异常结果解读
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 ,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综
合分析和诊断。
02
血常规检查指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 ,计数可以反映感染、炎症等状况。 正常值范围为4-10 x 10^9/L。
浆、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检测分析
对分离出的血细胞成分进行计 数、形态观察和分类等检测分
析。
报告解读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解读血常规PPT课件

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MCV=HCT/RBC 平均红细胞容积 82~92fl(飞升)
MCH=HGB/RB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HGB/HCT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28~32pg(皮克)
310~360g/L
红细胞参数
• 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 fl) • 正细胞性贫血 (MCV 80-100fl, MCHC 31-35%)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C<31% )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计数 和 血红蛋白
Hb(g/L) 男性 女性 新生儿 120~160 110~150 170~200 RBC(×1012/L) 4.0~5.5 3.5~5.0 6.0~7.0
* 按Hb 30、60、90、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
红细胞参数
生理性贫血:
• 3个月~15岁以前的儿童,比正常成人低10~20% • 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 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
不要刻板认为:中性粒升高即是细菌感染的表现!
白细胞参数
中性粒细胞减少<1.5(0.5-0.7正常)
–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病毒) –血液系统疾病 –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 –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手术者要求中性粒大于1.5×10e9/ L以上,一般手术保持在1.0×10e9/L。
•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白细胞参数
嗜酸性粒细胞 • 动态变化(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酸粒 )
–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进机体抗 感染能力。急性期,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加,嗜酸粒减少; 恢复期,嗜酸粒逐渐增多。若不符合此规律,提示肾上 腺功能减退或病情严重。 –观察手术或烧伤病人的预后:术后4h嗜酸粒显著减少甚 至消失,24~48h后逐渐上升。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 嗜酸粒不降或下降很少,提示预后不良。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数目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4
白细胞生理功能
红细胞生理功能
血小板生理功能
各项指标常见异常病理意义 (结合直方图)三个互间双峰来分析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5
白细胞(中性粒)
升
降
高
低
急性细 菌性感 染或急 性溶血、 失血、 中毒广 泛组织 损伤或 坏死, 急性白 血病
伤寒、 伤寒、 流感、 再障、 电离辐 射、红 斑狼疮、 药物造 血功能 障碍、 营养不 良、免 疫下降
腹泻)
少见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6
红细胞
HGB、数目、压积 , 体积 ,峰右移
见于
溶血性贫血,再障, 巨细胞贫血,叶酸、 B12缺乏,慢性营养不 良(吸收,饱食因素)
类型: 正常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贫血,峰右移 小细胞贫血,峰左移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原因: 急性失血,急性溶血 ,再障,白血病, 叶酸,B12缺乏, 吸收障碍,缺铁性, 缺B6, 慢性失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
升
降
高
低
急性传 染病 (如风 疹,腮 腺炎等 病毒感 染初 期)。 慢性感 染(如 结核病)
射线、 药物应 用激素 或严重 的化脓 性感染, 流感,
HIV
中间细胞(单核细胞)
升
降
高
低
亚急性感染 (如心内膜 炎,疟疾, 活动性肺结 核,真菌, 寄生虫感染 等),过敏, 急性感染恢 复期,胃肠 道疾病(胃 炎,结肠炎,
7
MPV MPV
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性白血病 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再障
增多
降低
血小板增多症,肿瘤,大出 血,急性化脓性感染,术后, 脾切除等。 大于400时为病理性增多
急性白血病,再障,脾亢进,紫 癜,射线,贫血等,血友病。 小于50,轻度出血; 小于20,严重出血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8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1
血常规报告三分类19项
白 细 胞 项
%
% 7
%
白 细 胞 总 数
淋 巴
中 间
细
细
胞
胞
(
(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红 细 胞
项
7
红 细 胞 总 数
红 细 胞 压 积
平
体 积
均 红 细
胞
血 红 蛋 白 含 量
平 均 红 细 胞
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3
血小板4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