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考研《信号与系统》初试考试大纲

考研《信号与系统》初试考试大纲

《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确定性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灵活应用所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课程有关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变换理论;掌握连续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S域分析方法;掌握离散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和Z域分析方法;掌握系统传输函数以及系统的特性;熟悉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5~15%)⑴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⑵熟悉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⑶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⑷理解LTI系统的特性。

2..连续系统时域分析(10~20%)⑴理解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及0-和0+的问题;⑵掌握LTI连续系统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⑶掌握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求解;⑷理解卷积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3. 连续信号频域分析(10~20%)⑴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典型周期信号频谱;⑵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⑶熟悉傅里叶变换的性质;⑷掌握调制与解调的原理与应用;⑸理解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⑹掌握抽样定理及应用。

4. 连续系统频域分析(10~20%)⑴理解系统函数H(jω)的概念;⑵了解系统频率特性;⑶掌握LTI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⑷了解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特性;⑸理解信号不失真传输条件。

5. 连续系统S域分析(10~20%)⑴理解连续信号S变换的概念;⑵掌握典型信号的S变换;⑶熟悉S变换的基本性质;⑷掌握S逆变换求解;⑸掌握LTI连续系统S域分析。

6.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10~20%)⑴理解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⑵掌握LTI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⑶掌握单位序列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求解;⑷熟悉卷积和的概念、性质和计算。

7. 离散系统Z域分析(10~20%)⑴理解离散信号Z变换的概念;⑵掌握典型序列的Z变换;⑶熟悉Z变换的基本性质;⑷掌握Z逆变换;⑸掌握LTI离散系统Z域分析。

武汉工程大学837《计算机综合II》(电路、信号与系统) 2020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837《计算机综合II》(电路、信号与系统) 2020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综合II》(电路、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II是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招收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等硕士点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I考试涵盖电路和信号与系统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电路约80分信号与系统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IV考查内容电路【考查目标】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运用电路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电路问题的能力。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参考方向对电路方程的影响,实际方向的判定](二)功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定](三)电阻元件[元件的定义和电压电流关系,参考方向对关系式的影响](四)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独立源与非独立电源的特点与差异](五)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定律的表述、应用范围及物理意义、相应方程的列写]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电路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的内涵及其在以后各章节中的体现](二)等效电阻与输入电阻[两者的求解方法,适用条件及数值关系](三)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有源一端口的化简方法之一](四)Δ-Y等效变换[记住RΔ=3RY];线性电路的概念。

831信号 电路 考纲

831信号 电路 考纲

831“电路、信号与系统”复习参考提纲一、总体要求“电路、信号与系统”由“电路”(80分)和“信号与系统”(70分)两部分组成。

“电路”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路分析、求解、应用能力。

要求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的伏安关系、基本定律、等效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电阻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动态电路的基本理论,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谐振电路和二端口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号与系统”要求学生掌握连续信号的时域、频域、复频域分解的数学方法和分析方法,理解其物理含义及特性。

掌握离散信号的时域时域、Z域分解的数学方法和分析方法,理解其物理含义及特性。

熟练掌握时域中的卷积运算和变换域中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数学工具。

掌握系统函数及系统性能的相关概念及其判定方法。

掌握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研究生课程考试是所学知识的总结性考试,考试水平应达到或超过本科专业相应的课程要求水平。

二、“电路”部分各章复习要点(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复习内容电路模型与基本变量,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与元件伏安关系,电路等效的基本概念2.具体要求*电路模型与基本变量***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电功率、能量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概念;**等效初步概念,掌握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互换(二)电阻电路分析1.复习内容电路的方程分析法,网孔法和回路法,节点法和割集法。

电路定理的概念、条件、内容和应用。

2.具体要求*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叠加定理,替代定理原理及应用***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分析方法***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互易定理和特勒根定理(三)动态电路1.复习内容动态元件的概念,动态元件的伏安关系。

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动态电路的方程描述和响应,一阶动态电路的求解2.具体要求**动态元件及伏安关系,动态元件储能*动态电路方程及其求解**电路的初始值和初始状态***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及应用*阶跃电路与阶跃响应*二阶电路(四)正弦稳态电路1.复习内容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阻抗与导纳,功率及功率计算。

806(信号系统与电路分析(A))考试大纲

806(信号系统与电路分析(A))考试大纲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信号系统与电路分析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信号系统与电路分析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试卷内容结构信号与系统分析50%电路分析50%信号与系统分析一、信号与系统考试内容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与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描述方法和系统的特性。

考试要求1.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描述方法。

2.掌握信号与系统分类的方法及分类结果。

3.掌握系统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的定义及判别方法。

二、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考试内容信号的变换和运算;典型信号的定义;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卷积积分与时域分析法。

考试要求1.掌握常见信号的的定义及特点;掌握信号的几种基本运算(加、乘,时移,反折,压扩等)。

2.掌握单位冲激信号和单位阶跃信号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3.掌握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性质、计算及其应用。

5.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掌握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三、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考试内容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描述;单位样值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卷积和与时域分析方法。

考试要求1.掌握常用序列的描述方法、特点和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2.掌握单位样值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3.掌握单位样值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4.掌握卷积和的定义、性质、计算及应用;掌握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四、连续时间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考试内容傅立叶级数与周期信号的频谱;傅立叶变换的定义、性质;常用信号与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及其应用;连续信号的时域抽样与抽样定理。

考试要求1.掌握傅立叶级数的两种形式以及单、双边频谱图的绘制。

2.掌握傅立叶变换的定义、性质与应用;掌握常用的变换对以及周期信号傅立叶变换的表示方法。

3.掌握连续系统频率响应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掌握理想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概念及其频率响应的特点。

考研《信号与系统(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信号与系统(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3)LTI系统的性质(4)Βιβλιοθήκη 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LTI系统
(5)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
3.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1)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
(2)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3)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4)傅里叶级数与LTI系统
4.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1)非周期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一阶和二阶连续时间系统的时频特性分析
7.采样
(1)采样定理
(2)信号的重建
(3)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时间处理
8.拉普拉斯变换
(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收敛域
(2)拉普拉斯反变换
(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4)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与表征LTI系统
(5)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6)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利用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9.Z变换
(1)z变换及其收敛域
(2)z反变换
(3)z变换性质
(4)利用z变换分析与表征LTI系统
(5)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6)单边z变换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3小时
总分:150分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题型、分数比例:包括填空题20%(30分)和综合计算题80%(120分)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专业类别:
□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一、基本内容
1.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
(1)信号的概念及分类
(2)信号的运算、自变量的变换
(3)常见信号的表示

电路、信号与系统业务课考试大纲

电路、信号与系统业务课考试大纲

电路、信号与系统一、考试范围“电路、信号与系统”科目考试内容由“信号与系统”(下面1-5项)和“数字电路”(下面6-15项)两部分组成,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描述及信号的基本运算,典型信号。

系统模型、互联及主要特性;2.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积分、卷积和、卷积性质与计算。

用微分/差分方程描述的因果系统的经典解法。

零输入/零状态响应。

3.确定信号的频谱分析: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及周期信号的频谱表示。

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与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关系。

抽样定理。

4.LTI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系统的傅立叶分析法。

无失真传输条件,理想滤波器;5.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氏变换及其收敛域,Z变换及其收敛域。

变换性质以及典型信号的变换对。

用单边拉氏变换和Z变换求解微分/差分方程表示系统的全响应。

系统函数。

系统方框图。

6. 数制与编码:数制,数制转换,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利用补码进行加减运算,二-十进制编码,格雷码,ASCII符;7.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律,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非完全描述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的描述;8. 逻辑门电路: TTL与CMOS门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及参数;9. 组合逻辑电路:常用数字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组合电路逻辑分析,组合电路逻辑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10.触发器:D锁存器与触发器的特点与区别; JK触发器、 D触发器、T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描述方法;触发器的功能转换;11. 常用时序电路组件:异步计数器,同步二进制计数器,集成计数器,移位寄存器12. 时序逻辑电路: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状态机)的分析,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状态机)的设计;13. 脉冲信号的产生和整形:连续矩形脉冲波的产生,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原理及特点;14. 数-模、模-数变换器:数模转换器及其参数,模数转换器及其参数;15. 存储器及可编程器件: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OM,容量及容量的扩展,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A,PAL,GAL,PLD)实现逻辑函数。

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分析初试大纲

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分析初试大纲

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电路分析考试科目代码:882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俎云霄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年《电路》(第6版)邱关源原著;主编,高等 2022年一、试卷结构:1、选择题共45分;2、简单计算题共50分;3、计算题共55分二、考试范围: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考核知识点电路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电路与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理想元件与元件约束关系,理想元件的耗能与贮能;电功率,基尔霍夫定律(2)考核重点电路中物理量的参考方向,功率判别,理想电源性质及其应用2、电路定理与直流电阻电路分析(1)考核知识点等效变换的定义;电阻网络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电阻网络的Y-△等效变换;理想电源和独立电源的两种物理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叠加定理、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定理);支路电流法、节点电位法、回路电流法;受控电源及其分类,含受控源电路。

(2)考核重点戴维南定理的应用,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列KVL方程,节点电位法,回路电流法3、储能元件和一阶电路(1)考核知识点储能元件;动态电路、初始条件,换路定律,初始值的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换路定律,初始值的计算,三要素法4、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考核知识点正弦量的三角函数表示式包括sin(x)、cos(x)和tan(x)。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之间的关系是:周期 = 1/频率,角频率 = 2π/周期。

瞬时值是指在某一时刻的正弦量值。

幅值是指正弦波的最大偏离量,通常用V表示。

有效值是指在一个周期内,正弦波的有效能量与总能量之比,通常用√2/2V表示。

相位是指正弦波相对于参考点的角度,初相是指初始相位差。

相位差是指两个正弦波之间的相位差。

波形图可以用来直观地表示正弦波的形状。

相量是一种描述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关系的物理量,它与正弦量有对应关系。

重庆邮电大学《电路、信号与系统》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重庆邮电大学《电路、信号与系统》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1)基础知识 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分析的基本变量,电阻元件,独立电源元件,基尔霍夫定律,受控源,两类约束 关系。
(2)等效变换分析法 单口电阻网络的等效,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等效变换分 析法的应用。
(3)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支路分析法,节点电位分析法,回路电流分析法。
(7)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正弦信号及其相量表示,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稳 态电路的功率。
(8)耦合电感与变压器 耦合电路及其电路分析(以去耦分析为主),空心变压器及其电路分析(以反映阻抗法为主),理想变压 器及其电路分析。
(9)线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网络函数与电路的频率特性,RC 电路的频率特性,RLC 串联谐振电路,GLC 并联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信 号激励下的稳态分析。 (二)信号与系统部分
命题方式 满分 考试性质
重庆邮电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电路、信号与系统(F12)》考试大纲
招生单位自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限于线性电路、确定信号与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即线性电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分析,以 及确定性信号经线性非时变因果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分析。“电路”部分占 50%左右,“信 号与系统”部分占 50%左右。 二、考试内容 (一)电路部分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号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典型连续信号及其性质,典型离散信号及性质,信号的基本运算和变换;系 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线性非时变系统(LTI)及其性质,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系统 数学模型的建立,连续系统的时域模拟。
(2)系统的时域卷积分析法 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及其与冲激响应的关系,卷积积分(含算式求解、图解法和运算性质计算),LTI 连 续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分析法;单位序列响应、阶跃响应及其与单位序列响应的关系;卷积和(含图 解法、不进位乘法和算式法求解、运算性质求解),LTI 离散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和分析法。

081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

081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考试科目代码:[081] 一、考试要求《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大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考查考生对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等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熟悉确定信号的特性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及某些典型信号通过某些典型系统引出的一些重要概念。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信号的描述、分类及表示;第二节信号的运算与分解;第三节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表示与特性;第四节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五节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与分析方法,系统性质的判定;知识点:信号的运算及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特性,理解掌握和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状态的转换;第一节线性系统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起始点的跳变---从0-到0+第二节系统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第三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概念及求解;第四节信号的时域分解和卷积积分的定义、性质、计算;第五节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知识点:要求熟悉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并掌握其求解方法;重点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理解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会计算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能计算二个简单函数的卷积积分和利用卷积积分计算零状态响应。

第三章傅里叶变换第一节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析,典型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第二节傅立叶变换,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立叶变换;第三节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卷积特性(卷积定理);第四节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第五节抽样定理。

知识点:掌握如何将连续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之和,掌握利用傅里叶级数(或变换)将任意信号表示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之和。

“信号与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信号与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信号与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4
适用招生专业: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考试内容:
1.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基本的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系统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奇异函数,卷积和与卷积积分的计算,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

2.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周期性,连续与离散时间周期信号傅立叶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3.连续与离散时间信号傅立叶变换: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及性质,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系统的频域分析和系统的频率响应。

同步和异步AM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4.连续时间信号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收敛域;系统的复域分析、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图,傅立叶变换的几何分析法,系统的稳定性,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5.离散时间信号Z变换:
Z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收敛域;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图,傅立叶变换的几何分析法,系统的稳定性;单边Z变换。

6.采样、滤波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及频域采样,采样定理;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及频域采样;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处理;内插及信号的重建;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之间的变换;滤波的原理及典型滤波器的特性及简单设计。

二.考试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

中科院 研究生考试 859《信号与系统》大纲

中科院 研究生考试 859《信号与系统》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本《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通信类等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时间域与变换域的数学分析对系统本身和系统输出信号进行求解与分析。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一、考试内容(一)概论1.信号的定义及其分类;2.信号的运算;3.系统的定义与分类;4.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2.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和求解;3.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4.卷积的定义,性质,计算等。

(三)傅里叶变换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典型周期信号频谱;2.傅里叶变换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运算;4.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5.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6.能量信号,功率信号,相关等基本概念;以及能量谱,功率谱,维纳-欣钦公式。

(四)拉普拉斯变换1.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与运算;3.线性系统拉普拉斯变换求解;4.系统函数与冲激响应;5.周期信号与抽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五)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1.系统零、极点分布与其时域特征的关系;2.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和零、极点的关系;3.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频率响应;4.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断。

(六)连续时间系统的傅里叶分析1.周期、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2.无失真传输;3.理想低通滤波器;4.佩利-维纳准则;5.希尔伯特变换;6.调制与解调。

(七)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时间信号的分类与运算;2.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求解;3.单位样值响应;4.离散卷积和的定义,性质与运算等。

(八)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变换分析1.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2.典型序列的Z变换;逆Z变换;3.Z变换的性质;4.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5.差分方程的Z变换求解;6.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7.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8.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1科目名称:信号与系统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学科、通信学科、网络学科以及信号和信息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考查考生对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信号分析和系统特性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的程度;考查考生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任务是研究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认识如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基本分析、求解方法,并对所得结果赋予物理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正确分析典型的物理问题,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理解信号、系统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典型信号的定义及其波形表达;3、理解和掌握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的定义、特点(性质)及两者的关系;4、了解信号的不同分解形式;5、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含义,并能做出正确判断;6、熟练掌握信号的时域运算,理解运算对信号的影响结果;7、了解系统模型的意义,掌握由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绘出系统模拟框图或系统模拟框图写出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理解0-和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2、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至少掌握一种时域求解方法;3、掌握系统全响应的两种求解方式: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4、会分辨全响应中的瞬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5、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代数运算规律和主要性质、会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6、了解系统微分方程的算子表示。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的概念、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与区别;理解信号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抽样信号的频谱特点与抽样定理;能利用傅立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信号的频谱并绘制频谱图;掌握经典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并能灵活运用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对信号进行正、反变换。

《信号与电路基础》(科目代码844)考试大纲

《信号与电路基础》(科目代码844)考试大纲

《信号与电路基础》(科目代码844)考试大纲特别提醒:本考试大纲仅适合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该门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信号与系统部分,占100分;(二)数字电路部分,占50分。

(一)信号系统部分1.考研建议参考书目于慧敏等编著,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用基本信号(单位冲激、复指数信号等)分解一般信号的数学表示和信号分析法;掌握LTI系统分析的常用模型(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卷积表示、系统函数及模拟框图等);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时域法和变换域法。

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些重要概念和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掌握信号与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及方法:调制、采样、滤波、抽取和内插;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化处理的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的基本信号(2)信号的运算与自变量变换(3)系统的描述与基本性质二.LTI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积分,卷积性质(2)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卷积和,卷积性质(3)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单位冲激响应(4)LTI系统的基本性质(5)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统的框图表示三.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特征函数(2)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3)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的傅里叶变换(4)傅里叶变换性质(5)连续时间LTI系统频率响应,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6)信号滤波、理想低通滤波器四.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离散时间LTI系统的特征函数(2)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3)非周期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4)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性质(5)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五.采样、调制与通信系统(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2)欠采样与频谱混叠(3)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采样定理,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和内插(4)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离散时间实现(5)连续时间信号正弦载波幅度调制与频分复用(6)脉冲幅度载波调制与时分复用(7)离散时间信号正弦载波幅度调制。

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系统与数字电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系统与数字电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参考书目
836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 180分钟
考试形式 考试总分
笔试(闭卷) 150分
《SIGNALS AND SYSTEMS》 A.V.Oppenheim 西安交大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吕幼新 电子工业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复习考研例题详解》 张明友 电子工业出版社 《脉冲与数字电路》 万栋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脉冲与数字电路》王毓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总体要求 根据“信号与系统”和“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两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学 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考生学科基础知识点的要求,制定本考试大纲。其总体要求考生熟练掌握 两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能够准确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有关基本理论与方法来正确 分析和解答给定的试题。 二、内容及比例 信号与系统”部分(60%) “信号与系统”部分(60%) 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二大类分析方法和四大数学工具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二大类分析方法和四大数学工具等内容。 正确理解信号的基本分类,熟练掌握奇异信号及其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正 确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判断系统的基本性质。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正确理解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熟练 掌握卷积积分与卷积和的基本运算,尤其能够运用相关性质完成卷积积分与卷积和的基本计算。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深刻理解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和傅里 叶变换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傅里叶变 换(包括反变换)的方法;正确理解系统的频率响应及有关滤波等概念,熟悉各类滤波器,熟练 掌握信号的幅度调制、采样等基本理论,深刻理解采样定理。 熟练掌握连续时间LTI LTI系统的S域分析方法。准确理解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 LTI S 念以及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能够根据信号时域特点正确地判断其拉普拉斯变换的 收敛域;熟练掌握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拉普拉斯变换(包 括反变换)的方法;深刻理解连续时间LTI LTI系统的系统函数H(s) H(s)对系统基本特性的表征;能熟练 LTI H(s) 地运用双边或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系统(包括具体电路)的响应;熟练掌握连续时间LTI LTI系统 LTI 的方框图表达、系统函数和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相互间的转换。 熟练掌握离散时间LTI LTI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准确理解双边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念以及 LTI Z Z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的关系,能够根据序列时域特点正确地判断其Z变换的收敛域;熟练 Z Z 掌握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Z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Z变换(包括反变换)的方法;深刻理解 Z Z 离散时间LTI LTI系统的系统函数H(z) H(z)对系统基本特性的表征;能熟练地运用双边或单边Z变换求解系 LTI H(z) Z 统的响应;熟练掌握离散时间LTI LTI系统的方框图表达、系统函数和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相互 LTI 电路”部分(40%) 数字电路 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概念与定理体系;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综合分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概念与定理体系 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综合分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组合电路 析与应用等内容。 析与应用 1、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概念与定理体系(20%) 熟练掌握二进制数的表达、转换与运算以及逻辑函数的基本表达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深刻理解数字逻辑定理的表述、证明和运用;熟练掌握组合逻辑最简表达与静态冒险问题;正确 理解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基本特性。 2、组合电路、时序电路分析与设计(50%) 熟练掌握以逻辑门、基本时序元件为基础的数字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分析;能够正确地利 用逻辑门、基本时序元件完成规定电路功能的设计;深刻理解分析、设计过程的规范表达;熟练 掌握常用数字逻辑功能单元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比较器、加法器、计数器、 移位寄存器等)的基本运用。 3、综合分析与应用(30%) 熟练掌握常用数字逻辑功能单元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比较器、加法器、 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的综合应用。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字电路功能模块准确地设计出能完成指 定任务要求的电路,同样也能够正确地分析出给定电路所能实现的数字逻辑功能。 三、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06电路、信号与系统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06电路、信号与系统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1.信号与系统分析部分(75分)试卷题型:选择题、计算题,其中选择题约占30%,计算题约占70%。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2.电路分析基础部分(75分)试卷题型:选择题、计算题,其中选择题约占30%,计算题约占70%。

(命题可根据考核需要,对试卷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做适当调整。

)五、考查内容(一)信号与系统分析部分1、基本概念(1)了解信号的描述方法和分类情况;(2)了解系统的描述方法和分类情况;(3)掌握系统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及稳定性的概念及判定。

2、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掌握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2)掌握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性质;(3)了解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概念、相互关系;(4)掌握卷积积分的定义、图解法及性质;(5)掌握用时域分析法求解连续系统的响应。

3、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1)掌握两种形式傅里叶级数系数的计算、频谱的特点及绘制;(2)熟悉并理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频谱的概念和常用的傅里叶变换对;(3)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4)掌握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求解方法;(5)熟悉无失真传输的概念、条件;熟悉理想滤波器的类型及特性,了解调制解调的概念;(6)掌握频率响应的概念、含义及确定方法;掌握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7)熟悉信号抽样的实现、抽样信号的频谱;(8)掌握时域抽样定理、奈奎斯特频率(间隔)的含义和信号的重建方法。

4、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熟悉单、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念;熟悉各类信号收敛域的特性;(2)熟悉常用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对,了解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关系;(3)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掌握用部分分式展开求单边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方法;(5)掌握系统函数的概念、求解及与频率响应的关系;掌握系统函数与系统微分方程的关系;(6)掌握用系统函数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掌握由系统函数确定频率响应的方法;(7)掌握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不含电路网络的复频域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包括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两部分)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电路分析约70分信号与系统约80分全卷 150分(二)题型比例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约60%解答题约40%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电路分析(一)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考试内容电路中电流电压及功率等变量的定义、参考方向的概念;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的定义及V AR;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基本特性、电路两大约束方程的独立性以及支路分析法。

考试要求1. 了解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定义和参考方向的概念。

3.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会理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4. 了解电阻元件的定义、电阻元件得分类、以及有源电阻的判别依据。

5. 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6. 了解受控源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7. 了解电路中两大约束关系方程的独立性的基本内容。

8. 掌握支路分析法基本概念,能建立电路的支路电流或电压方程。

(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考试内容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和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电路的分析。

考试要求1. 掌握网孔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含有受控电源和电流源支路的电路。

2. 掌握节电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含有受控电源和电压源支路的电路。

3. 掌握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会建立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节点方程,并利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进行电路的简化。

(三)电路的基本定理考试内容线性电路的比例性,叠加定理,互易定理,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电路的等效变换。

考试要求1.理解线性电路的比例性质,会利用电路的比例性质进行电路的求解。

2. 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3. 了解互易定理的基本内容及适用范围。

4. 了解置换定理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条件。

5. 掌握戴维南定理的基本内容,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的计算方法,包括含受控源的电路。

6. 了解诺顿定理的基本内容。

7. 理解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基本内容,会计算负载电阻的最大功率。

8 . 掌握等效变换的基本概念,会利用简单电路的等效变换进行电路分析。

9. 掌握综合利用上述定理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

(四)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考试内容电容元件和电感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电容和电感的储能,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三要素法,一阶电路完全响应的分解,正弦激励的过渡过程和稳态,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考试要求1.了解电容的电荷与电压的约束关系,电感的磁链和电流的约束关系。

2. 理解电容和电感的VCR以及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的VCR表达式。

3. 掌握电容元件的电压连续性和和记忆性质以及电感电流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4. 理解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得储能以及储存能量的计算。

5. 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的基本概念和计算,理解时间常数 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6. 掌握一阶电路直流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7. 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会利用三要素法计算电路的完全响应。

8. 理解一阶电路全响应的分解及其意义。

9. 理解阶跃响应的定义和应用,了解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关系。

10.了解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以及响应形式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五)正弦稳态电路分析考试内容相量的概念(包括幅值相量和有效值相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三种基本元件VCR 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相量模型,简单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包括相量图),相量模型的节点分析和网孔分析,相量模型的等效。

考试要求1. 了解相量的概念,包括幅值相量和有效值相量以及与正弦量的关系。

2. 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 了解三种基本元件VCR的相量形式以及相量图。

4. 掌握阻抗和导纳的基本概念,以及阻抗和导纳的关系,并会计算元件的阻抗和导纳。

5. 掌握相量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会利用相量模型进行电路分析,包括节点分析和网孔分析。

6. 掌握相量图的基本概念,会利用相量图进行简单电路分析。

7. 理解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并会计算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最简等效电路和等效参数。

(六)正弦稳态功率及能量考试内容电阻的平均功率,电感、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和平均储能,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考试要求1. 了解电阻元的平均功率,会计算电阻元件的平均功率。

2. 了解电感、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和平均储能的概念,并会计算电感和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和平均储能。

3. 掌握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

4. 理解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共轭匹配和模匹配的概念,并会计算在两种匹配下的最大功率。

(七)网络传输函数和频率响应考试内容网络传输函数的基本概念,网络传输函数的分类,正弦稳态的叠加,平均功率的叠加,频率响应的概念,RLC电路的谐振。

考试要求1. 了解网络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并会计算网络函数。

2. 理解正弦稳态的叠加,并会计算多源多频激励下的正弦稳态响应。

3. 了解平均功率的叠加,并会计算多频激励下的平均功率的计算。

4. 掌握频率响应的概念,并会计算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5. 掌握谐振的基本概念,以及RLC电路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谐振特性、和通频带的概念,并会进行综合计算。

(八)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考试内容耦合电感的基本概念,耦合电感的VCR和耦合系数,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耦合电感的去耦合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的VCR,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理想变压器的实现。

考试要求1. 了解耦合电感的基本概念以及同名端和耦合系数的概念,会写耦合电感的VCR表达式。

2. 理解反映阻抗的概念,会对空心变压器电路进行分析。

3. 了解去耦合等效电路的方法,会进行去耦合的计算。

4. 掌握理想变压器的VCR和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的性质,会进行理想变压器电路的计算。

5. 了解用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的实现条件。

信号与系统(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信号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信号的表示方法、基本运算和变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线性非时变系统及其性质,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离散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连续系统的时域模拟。

考试要求1.正确理解信号、系统的概念,信号的分类方法。

2.掌握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分类。

3. 熟练掌握系统的模拟方法。

4.正确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含义。

(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考试内容LTI连续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法,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及其与冲激响应的关系;任意波形信号的时域分解与卷积积分的定义,卷积积分的图解法和阶跃函数法、求解卷积的运算性质,LTI 连续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分析法;单位序列响应、阶跃响应及其与单位序列响应的关系;任意波形信号的时域分解与卷积和的定义,卷积和的图解法、卷积和的运算性质。

考试要求1.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在时域进行分解的方法及其描述。

2.理解卷积概念的含义;熟练掌握卷积的性质及计算方法(包括图解法)。

3.正确理解单位冲激函数、单位阶跃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单位冲激函数的性质。

4.会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LTI系统。

5.熟练掌握时域法求解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三)信号的频谱分析与付里叶变换分析法考试内容周期信号表为付里叶级数,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周期信号的功率谱;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及其特点;典型信号的付里叶变换,付里叶变换的性质;频域系统函数H(jw);系统无失真传输的条件;无失真传输系统和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抽样定理。

考试要求1.了解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的含义,掌握其表示方法。

2. 掌握周期信号分解为傅立叶级数的方法。

3. 熟练掌握傅立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4.熟练掌握非周期信号及周期信号频谱的求取方法。

5. 正确理解理想滤波器的概念,知道理想滤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

6. 正确理解f(t)时域抽样所对应频域频谱的变化及抽样率对谱线分布的影响,以及频域抽样所对应时域时间波形的变化及抽样率对时间波形分布的影响。

(四)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考试内容傅里叶变换分析法的局限性,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收敛域;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典型信号的单边拉氏变换,单边拉氏变换的性质,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LTI连续系统的s 域分析法;系统信号流图及其化简与模拟;系统函数的零、极点概念,零极点图,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时间特性、频率特性、因果性以及稳定性的定性关系,系统稳定性的判别。

考试要求1. 理解傅立叶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2. 掌握单边拉氏变换的定义以及拉氏变换收敛域的基本特征。

3. 熟练掌握拉氏变换的性质及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

4.熟练掌握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能用拉氏变换法求解二阶电路的全响应(零输入、零状态响应与初始条件的关系及特征)。

5. 了解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五)离散时间系统与Z变换分析法考试内容离散信号的单边Z变换,单边拉氏变换与对应样值序列Z变换的关系,典型离散信号的Z 变换,Z变换的性质,Z反变换的求解(部分分式展开法和留数法);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法,离散系统信号流图及其化简与模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时间特性、频率特性、稳定性的定性关系,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判定。

考试要求1. 了解离散时间信号的描述方法。

2. 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卷积和的计算方法(包括图解法)。

3. 理解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及模拟图表述方法。

4.理解单位函数的基本概念,阶跃响应与单位函数响应的关系,掌握离散系统单位函数响应的时域求取方法。

5. 熟练掌握Z变换的定义,Z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以及Z变换收敛域的基本特征。

6.熟练掌握单边Z变换的性质;常用信号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求取;Z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

7. 掌握用Z变换方法求解二阶离散系统的全响应。

8. 理解 H(z)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三、参考书目1、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瀚荪主编,高教出版社;2、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教出版社;3、信号与系统(第二版),郑君里主编,高教出版社;4、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主编,高教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