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必修五】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课件(18张PPT)
![【必修五】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0103732cc58bd63086bd1b.png)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 也》)
明确: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 人。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明确: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错了也错在明 处,改了众人照样敬仰他。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古诗与星宿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 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 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 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 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 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 箕(jī)、牛、斗、女、虚、危、 室、壁、奎、娄、胃、昴 (mǎo)、毕、觜(zī)、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谈谈下面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
简易古代文化常识
![简易古代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4d543f67ec102de2bd891e.png)
姓名字号
1.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幼时由父亲命名
2.称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成年(男20,女15)
由父亲或尊长取字
3.号:自号、别号、谥号、绰号等
4.P96 练习1、2、3
吏治官职
1。皇帝、天子; 2。丞相、相国、宰相; 3。三公: 周:司马、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 西汉: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 御史大夫(大司空); 东汉:太尉、司徒、司空; 明清:太师、太傅、太保。 4。平章、参知政事、大学士、军机处、令尹、刺史、 尚书、尚书令、门下省、中书省、中书令、知府、 钦差大臣、摄政、九卿、廷尉、六部、员外郎、 谏议大夫、枢密使、翰林院、翰林学士、太史、太守等 5。《陈情表》第二段;《张衡传》
纪年纪时之“纪年”
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帝王年号纪年法、帝王年号干支纪年法
P95 练习3
纪年纪时之“纪月纪日”
纪月:序数纪月法、孟仲季纪月法; 特殊纪月法(闰)
纪日:序数纪日法; 传统节日纪日法(上元、寒食等); 特殊称谓纪日法(人日、朔、望、晦等)
案首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解元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元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状元
第二名
第三名
榜眼
探花
北 方 玄 武 七 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东方苍龙七宿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 方 朱 雀 七 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天文地理之“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2b612c87c24028915fc3c0.png)
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地理1、太阳的别称:白驹、金虎、赤乌、阳乌、金乌、金轮、火轮、赤轮、晷景、奔晷、朱曦、曦和、阳明、大明、明光、光朱、曙雀、红日等。
春天的太阳——春晖,夏天的太阳——骄阳。
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黄昏的太阳——夕阳、夕曛、残阳、斜阳。
2、月亮的别称: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玉轮、银盘、玉盘;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魄;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3、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以七、八、九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以十、十一、十二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4、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5、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地或宇宙。
6、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泛指中国(华夏)。
7、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8、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泛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9、山河地理:【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今陕西一带。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今山西一带。
天文地理知识800字
![天文地理知识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a97042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7.png)
天文地理知识篇一:天文地理基本常识天文地理基本常识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天文学基本名词天文地理:泛指知识、学问,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例如许多旧小说中说到一个人很有学问,就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子午圈: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中天: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
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黄道: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目视星:肉眼所看到的星星。
二、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学成就日食记录:流星,新星和超新星,彗星,五星连珠,太阳黑子,石刻。
历法:治历方法,节气,《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著作:《甘石星经》、《灵宪》。
天文仪器:圭表,日晷,漏刻,浑仪,浑天仪,地动仪,浑象,简仪,仰仪,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甘德,落下闳,张衡,祖冲之,张遂(僧一行),郭守敬,沈括。
著名地理学家:裴秀,郦道元,徐霞客,魏源。
天文地理学成就:制图六体,风的观测和仪器,降水的观测和仪器,湿度的观测和仪器,地震仪的发明,云的观测和云图集,《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海国图志》。
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简述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
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d5771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4.png)
《中国古代⽂化常识》(王⼒)重点知识整理第⼀章天⽂1、五星:太⽩(⾦星)、岁星(⽊星)、⾠星(⽔星)、荧惑(⽕星)、镇星(⼟星)2、古⼈认为各种⾃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们将它们⼈格化,并赋予⼀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师屏翳、云师丰隆、⽇御羲和、⽉御望舒3、七政(七曜):⽇、⽉、⾦、⽊、⽔、⽕、⼟4、五纬:⾦、⽊、⽔、⽕、⼟①⾦星:古⽈明星,⼜名太⽩,因其光⾊银⽩。
⾦星黎明见于东⽅叫启明,黄昏见于西⽅叫长庚②⽊星:古⽈岁星,迳称为岁。
古⼈认为岁星⼗⼆年绕天⼀周③⽔星:⼀名⾠星,并不是指⾏星中的⽔星,⽽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宿)⑤⼟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星宿:古⼈先后选择了黄道⾚道附近的⼆⼗⼋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苍龙七宿⾓亢氐房⼼尾箕北⽅⽞武七宿⽃⽜⼥虚危室壁西⽅⽩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朱雀七宿井⿁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苍龙、北⽅⽞武(龟蛇)、西⽅⽩虎、南⽅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离于毕”:⽉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星居于⼼宿“太⽩⾷昴”:⾦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喻为参⾠或参商。
⼜因参宿居于西⽅,⼼宿居于东⽅,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区,名⽈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尾箕⽃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古⽈魁;后三组成⽃柄,古⽈杓。
北⽃七星属于⼤熊座北⽃定季节:⽃柄指东,天下皆春;⽃柄指南,天下皆夏;⽃柄指西,天下皆秋;⽃柄指北,天下皆冬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https://img.taocdn.com/s3/m/1e51b85210661ed9ad51f3e1.png)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一.天文地理1、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翼、轸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3、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远离中原的地方。
)4、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5、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6、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7、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8、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10、江左:即长江以东。
11、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1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13.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
)14.古今地名大都——————北京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临安——————————杭州姑苏————————苏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15.地名别称冰城——————哈尔滨花城——————广州蓉城——————成都春城——————昆明雁城——————雁城芙蓉国——————湖南星城————————长沙雾都————————重庆水城————————苏州牡丹城————————洛阳16.(1)河内:黄河以北。
河东:黄河以东。
河西:黄河以西。
(2)山东:崤山以东。
(3)关西:函谷关以西。
(4)江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5)淮左:淮水东面。
二、纪年纪时纪年:(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地理相关的文化常识
![地理相关的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685e4f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7f.png)
地理相关的文化常识1、中国——中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国家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中心。
历史上,它一直是从古老的夏朝到现今持续不断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文明交流交融的中心。
中国的地理位置就如一个大桥,把两河流域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典型的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融合文化。
2、印度——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它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四大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国家,宗教融合文化也影响了印度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
古代印度被誉为“金字塔之国”,在技术方面有着重要的先发能力,特别是对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
3、日本——日本位于东亚,位置接近中国,同属于亚洲大陆,是一个由有着独特文化的多群岛聚集而成的国家。
古代的日本的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的传统礼器、舞蹈、艺术和学术等几乎全部流传到日本,而日本又把这些文化特色完善ß开发,并寻求出与之形成独特文化的自己的特色。
4、德国——德国位于中欧,总面积357.02平方千米,是欧洲共同体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大国,其源远流长的文化史足以见证它的发展。
在历史上,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工业革命,德国的文化总是中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全球的文化艺术活动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5、法国——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著名文革和传统文化的国家。
它作为重要的文化名城如巴黎,巴士底、马赛等,法国人保存和继承了独特的中欧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比如古典喜剧、小说、歌剧等,以及自由主义、英豪主义和自由新闻等思想流派。
6、英国——英国位于欧洲西北部,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之地,这里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比如在文学方面,英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如狄更斯、莎士比亚、简爱等,他们的作品对英语文学、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英国也曾出众的建筑文化,特别是大英帝国时代,曾在欧洲许多地方建造出一座座帅气而文艺复兴格调的宏伟建筑。
中华文化的书籍
![中华文化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c13992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3.png)
中华文化的书籍
中华文化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推荐: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涵盖了天文地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
2.《中国文化简史》:这本书在较短的篇幅内梳理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其发展历程,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入门书籍。
3.《论语》:这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主要讲述人伦道德
和思想风范,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体系basis。
4.《三字经》:这是一本大约千年前的小学读本,涵盖了儒家
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精髓。
5.《道德经》: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文献代表之一,主张“自
然本真”的观念,是中国文化中道统思想的重要代表。
6.《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通过讲述封
建社会的内部活动,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此外,《诗经》、《楚辞》、《左传》、《礼记》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书籍。
如需更多中华文化的书籍推荐,建议查阅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官方出版机构发布的历史书籍推荐书单。
中华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中华文化常识-天文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f10f1ade80d4d8d15a4fbc.png)
天文地理—世界地理观
中国古代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因此, 称为“中国”,周围有海洋环绕,分别为 北洋、东洋、南洋、西洋。 • 北洋:指渤海、黄海,朝鲜半岛附近。如 “北洋水师”、“北洋军阀”、“北洋政 府”、“北洋通商大臣”。这些词均源自 以李鸿章为创始者的一系政治力量在北洋 地区的军事、商业活动。 • 西洋:古代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 度洋沿岸地区,泛指包括欧洲的整个西方。
• 清末至民国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 北两洋区,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 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 河北、辽宁各省为北洋。
下南洋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 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 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 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 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星象分野
东方苍龙:角、亢、氐——兖州;郑 房、心——豫州;宋 尾、箕——幽州;燕 北方玄武:斗、牛、女——扬州;吴 虚、危——青州;齐 室、壁——并州;卫 西方白虎:奎、娄、胃——徐州;鲁 昴、毕——冀州;魏 觜、参——益州;赵 南方朱雀:井、鬼——雍州;秦 柳、星、张——周; 翼、轸——荆州;楚
西方十二星座的由来
• 源自天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 • 黄道经过88个星座中的13个,除了蛇夫座的 一小部分之外,从春分点所在的双鱼座数起, 它们是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 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 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统称为黄道十二 星座,也叫黄道十二宫。 • 人们说某某人属于什么星座,是指当某人出 生时太阳所处在黄道十二宫中的位置,即某 一宫。
天文地理—地理
• 四渎(dú ):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现黄河下游一段)。 • 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 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泽。后来淤为 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汉代司马相如 写的《子虚赋》中子虚吹嘘说云梦之地如 何如何广大即指此地。)、洞庭、彭蠡 (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 湖)。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7f5294195f312b3169a5a3.png)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天文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有七颗,形似斗):日出东山之上,徘徊牛斗之间。
三光:日、月、星。
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紫气: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祥瑞的征兆或宝物的光气。
“紫电(紫色的光芒,此处指宝剑)青霜,王将军之府库”。
也附会为帝王或贤人出现的征兆。
彗星:俗称扫把星,古人以为凶兆。
古有“彗星袭月”的说法北辰:北极星,古人以之喻帝王或受尊敬的人。
《滕王阁序》:天柱高而北辰(帝王)远。
宸:北极星所居,喻指帝王的宫殿。
宸翰,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宸极:喻指帝位。
宸居:帝王的居处。
宸枢,帝位。
天狼星:是冬春时节西北天空中出现的很亮的恒星,古人以之喻贪残之人。
苏轼《江城子》:西北望,射天狼(此指辽和西夏)。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月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中科举叫蟾宫折桂)。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姮娥(恒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太阳的雅称赤乌赤鸦阳乌金乌(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轮火轮飞轮赤轮晷景朱曦曦和(太阳神的名字)阳景大明明光光朱曙雀红日扶桑(传说东海外有神木曰扶桑,是日出的地方)春天的太阳―――春晖艳阳夏天的太阳―――骄阳早晨的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黄昏的太阳―――夕照、夕曛(落日的余辉)、夕晕、夕阳、残阳、斜阳赤日:红日,烈日。
有时也喻指天子。
赤日(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唐杜甫《晚晴》诗:“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红日)照耀从西来。
地理常识(公务员考试)
![地理常识(公务员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c787f9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6.png)
地理常识(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第一部分天文常识一、宇宙天体1.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2.恒星: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3.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4.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5.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黑洞: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它是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
7.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依据:适宜的温度、大气和可使用的水。
8.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
4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学家XXX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
所谓原始火球也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现在的宇宙仍会继续膨胀,也就是无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发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又会变成一个原始火焰即无限小的点以后,火球爆炸,宇宙就开始膨胀,物质密度逐渐变稀,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
这个理论能自然地说明河外天体的谱线红移现象,也能圆满地解释许多天体物理学问题。
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
9.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XXX10.XXX:鲁国《春秋》说:XXX十四年(公元前613年)“XXX,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但由于中西文化在那时交流甚少,所以西方人物以为自己先发现了它,故此命名为“哈雷”彗星。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化常识之礼仪习俗天文地理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化常识之礼仪习俗天文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2fd74b0066f5335b81215e.png)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C
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 “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 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 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D
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C.“临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
D.“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者的称呼。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
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
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a4aecd767f5acfa0c7cd33.png)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2.家庭礼仪
(1)排行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 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 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 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 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 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 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下官、末官、小吏等
D.读书人的自谦:
小生、晚辈、晚生、不才、不佞、不肖等
E.称自己一方:
家~ 舍~
(2)敬称
对对方用敬称: 令、尊、贤、仁
姓名 字号
13.称庙号或年号
例子:唐太宗、元世祖、 洪武皇帝、乾隆皇帝
14.特殊称谓
A.百姓: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B.职业
★初一:朔 ★十五:望 ★十六:既望 ★月末:晦
传统节日纪日法
纪年 纪时
之 纪时
十二地支纪时法
1个时辰=2个小时
第一个时辰叫做初,
第二个时辰叫做正。
特定称谓纪时法
十夜 鸡 平 日 食 隅 日 日 晡 日 黄 人
二 时
半
鸣
旦
出
时
中
中
昃
时
入
昏
定
时 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பைடு நூலகம்
戌
亥
现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 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与古代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与古代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2b418b84254b35eefd347a.png)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与古代地理天文历法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1.天文名词解释【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ǎng、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ēn)。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三字经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b279f8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a.png)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被世人所公认。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被誉为“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经》分为多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强调后天教育及时且方法正确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第三部分介绍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如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
第四部分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列举了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等书籍。
第五部分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以下是关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习文化,贵以专。
昔仲尼,师项橐。
学不厌,诲不倦。
百善孝,居首位。
子曰礼,仁之本。
信与勇,德之友。
遵古训,德行备。
诗书易,礼春秋。
孝悌忠,信礼义。
学如山,思无邪。
道之以,德之辅。
观六艺,皆通习。
文武全,才兼备。
琴棋画,诗酒茶。
陶冶情,乐无涯。
敬先贤,亲师友。
学思辨,行有恒。
博于问,慎于思。
明辨之,笃行之。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80cc6d94028915f804dc257.png)
目 录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制度
天文地理之天文篇
宏观印象: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具体天象:恒星定而行星动 二十八宿(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 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 奎 、 娄 、 胃 、 昴 、 毕 、 觜 、 参 ) 北 方 玄 武 七 宿 西方白虎七宿 ( 角 、 亢 、 氐 、 房 、 心 、 尾 、 箕 )
谥号
褒扬类 靖民则法曰皇 照临四方曰明 慈惠爱民曰文 德象天地曰帝 道德博闻曰文 克定祸乱曰武
民无能名曰神 扬善赋简曰圣 经天纬地曰文
贬斥类
好内远礼曰炀
壅遏不通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动祭乱常曰幽 在国遭忧曰愍
名与实爽曰炀
不悔前过曰戾 慈仁短折曰怀
怜悯类
早孤短折曰哀
古人的称谓习惯
古人自称时称名
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 勃,三尺微命,无路请缨。——王勃《滕王阁序》
姓名与字号
下面这些人物的名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诗文,请指出名与字之间的 关系
1、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 “登东皋以舒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清代的张孟词,字腾蛟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王勃《滕王阁序》
4、清代的奚疑,字子复 “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姓名与字号
“字”的由来:男子在二十岁时举行冠礼时,由父亲或尊 长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是对名的解释 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 大致说来,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同义互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 二、相辅相关。名与字的意义相互关联,具有联系。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df2680ff78a6529647d5308.png)
河北、河南 河北、河南: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 泛指长江以南。 江左、江表: 江左、江表: 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 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 江南为“江表” 江表,又因位于长江之东, 江南为“江表”。江表,又因位于长江之东,所 以又称“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以又称“江东”,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五湖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 (也有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
山东、 山东、山西 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 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 比如《史记》常有山东豪杰如何如何,就是指的这层含义。 比如《史记》常有山东豪杰如何如何,就是指的这层含义。 古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古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山东 关内、 关内、关外 汉朝前, 特指函谷关;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阴阳: 阴阳: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山南水北。 阳:山南水北。 江河: 江河: 古代“ 专指长江, 专指黄河。 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角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井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奎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獝。 斗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天文地理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天文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1fc16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65.png)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天文地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五天文历法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1、天文名词解释【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
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
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
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天文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天文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a98a53e518964bcf847c6f.png)
【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地名】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和现代不同的地方:①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②八荒: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荒为荒远之地。
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③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④山东:指崤山以东。
⑤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⑥江左:即长江以东。
⑦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⑧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⑨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⑩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⑾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二十八宿探秘】二十八宿是中国天文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下面具体介绍各宿。
名称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星期木金土日月火水木金土日月火水编号 1 2 3 4567891011121314名称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星期木金土日月火水木金土日月火水编号151617 18192021 22232425262728木,金,土,日,月,火,水表示各宿代表的星期名称。
凡角,斗,奎,井宿日一定是木曜日(星期四)。
1-28表示二十八宿的出没次序,它们依次从东方升起,向西运行。
角宿-即室女座a,春季黄昏在东方,到5。
6月黄昏位于南天中部。
心宿二即天蝎座a,7-8月黄昏在南天中部,古名大火,商星。
斗宿又叫南斗,属人马座。
牛宿以牛郎星最有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岳衡山
•
北岳恒山
•
中岳嵩山
•
三、天文地理—地理
•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如华 阴在华山之北,江阴在长江之南。
• 阳:山南水北,阳光易照到之处。如衡阳 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淮阳在淮 河之北,济阳在济水之北。
•
三、天文地理—区域名称
• 中国: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 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 之战》)
•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
河西走廊
• 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 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 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 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 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 ,又称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 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 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
禹贡九州土壤图
•
• 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 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 为池。(《过秦论》)
• 殽:指殽山。例如:有二陵焉。(《殽之 战》)
• 函: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
• 岱:指泰山。例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 未了。(《望岳》)
•
都城选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特色
• 山水条件:背山面水。出于政治、生活、经济的 需要。出于军事的考虑是便于防御。
• 天下居中:能够便于控制它的国家,一般是交通 中心。但居中这个理念并不完全处于整个国土的 中间。这主要是政治上的考虑。
• 人文条件:一般是某个朝代最初起源的附近。比 如西周、东汉、秦朝、元朝、清朝等。
•
西方十二星座的由来
• 源自天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
• 黄道经过88个星座中的13个,除了蛇夫座 的一小部分之外,从春分点所在的双鱼座 数起,它们是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 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 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 统称为黄道十二星座,也叫黄道十二宫。
• 人们说某某人属于什么星座,是指当某人 出生时太阳所处在黄道十二宫中的位置, 即某一宫。
• 三、天文地理—古代行政区划
萌芽时期----先秦 • 夏商朝:方国制度(臣服于夏王、商王
的地方诸侯,一般是迫于武力承认臣 属关系,关系不太牢固) • 西周:分封制度 •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是我国古代 行政区划的开始。
•
三、天文地理—天文
• 星座:是指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实际 上同一个星座内的恒星相互间没有实际的 关系,不过其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 自古以来,人对于恒星的排列和形状很感 兴趣,并且很自然地把一些位置相近的星 联系起来,组成星座。星座分为北天星座 、南天星座和黄道星座。当前的全天分为 88星座。
•
三、天文地理—地理
• 三山: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 山(或指东海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 丈)。
•
三山之一----安徽黄山
•
三山之二----江西庐山
•
三山之三----浙江雁荡山
•
三、天文地理—地理
•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东岳泰山
•
西岳华山
•
部分地名的别称
• 南京--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
• 杭州--钱塘、武林
福州--三山、榕城
• 镇江--京口
开封--汴京
• 西安—古城 唐城 汉城 济南--泉城
• 上海--申城
成都--蓉城
• 广州--羊城 花城
深圳--鹏城
• 重庆--山城 雾都
哈尔滨--冰城
• 武汉--江城
长沙-星城
• 南昌--洪城
•
西方占星学中的星座
白羊座 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双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处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天枰座 9月23日-10月23日 天蝎座 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 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 人文背景:经济上相对比较发达。古代都城东移 就与经济重心的东移、南移有关。
• 出于应对主要军事威胁的需要:如西汉出于应对 匈奴的需要而选长安,明清出于应对蒙古的威胁 而选北京。
•
三、天文地理—古代都城
其它 • 夏朝阳城(河南登封); • 商朝亳(河南商丘), • 盘庚迁都到殷(河南安阳); • 蜀汉成都。
•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 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 ”《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 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 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
三、天文地理—区域名称
• 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 ,以西为关西。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八百 里秦川称为关中。
• 明清时期的关内、关东:此“关”指山海关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二战时 的日本的关东军与此地名有关。
• 日本的关东:指日本以京都、大阪为中心 的地区。
•
三、天文地理—区域名称
•
下南洋的几次大规模的迁移
1.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时,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乱华,中 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4.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
5.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 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 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 、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 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 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 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 ,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
三、天文地理—地理
•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 湖、洪泽湖。
• 四海,即现今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由于古时认为中国四面环海 , 之后四海 就被泛指全国各地。
•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来自•三、天文地理—地理
• 四渎(dú ):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现黄河下游一段)。
• 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 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泽。后来淤为 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汉代司马相如 写的《子虚赋》中子虚吹嘘说云梦之地如 何如何广大即指此地。)、洞庭、彭蠡( 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
•
三、天文地理—区域名称
• 岭南:岭指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 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 江西、湖南、两广之间),岭南泛指五岭 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 塞北:指长城以北地区,亦称塞外、口北 、口外等。
•
走西口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 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 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 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 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 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 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 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 谋生的移民活动。
• 在走西口的过程中山西也形成了一批富晋大户, 晋商发展起来。
•
三、天文地理—古代都城
• 六大古都:西安(西周镐京,秦朝咸阳, 西汉、隋唐长安、西魏)、洛阳(东周洛 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京( 六朝古都,明朝、民国)、北京(金燕京 、元大都、明清、民国)、开封(北宋东 京)、杭州(南宋临安)。
此处西口指晋北的杀虎(胡)口
•
走西口的意义
• 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 交流,拉近了两地区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了蒙 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 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 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这些地区与内 地经济一体化。这些地区人口剧增,形成商业中 心。“先后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曹家 ,后有朝阳”。这些说法都表明晋商对这些地区 开发的推动作用。
•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
三、天文地理—天文
• 盖天说:古代宇宙学说,认为天圆地方, 天象张开的伞,地像棋盘。
• 浑天说:古代宇宙学说,认为天地开头像 鸟卵。天包地如卵裹黄,其浑圆又像弹丸 ,故称浑天。天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基南北两极固定于天的两端,天和日月 星辰皆循偏斜的方向旋转。
6.改革开放后,大批中国人到南洋开公司,做生意。
•
下南洋的影响
1.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 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3.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生活中占有重
要地位。 4.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和经
济一体化进程。 5.为使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
反华、排华情绪或行动。
•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 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 域。
• 八州、八荒:泛指中国。例如:序八州而 朝同列。(《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 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
•
三、天文地理—区域名称
• 九州:上古行政区划,尧分天下为九州, 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东汉时有十二州,晋有十九州,唐已有 二百多个州,宋元与唐一样,明清时改州 为府。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