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与滑块专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传送带模型》课件

v
vA
NA
f
③物体A以vA的速度向左滑上带的右端后,
mg
A将做什么运动?
由于vA和v反向,物体相对带向左运动,滑动摩擦
力向右,提供阻力(合外力)
A可能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左端;也可能先
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被带回到右端。
思考:物块回到右端,速度
是怎样的呢?
新课教学
三
传送带问题的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4.倾斜传送带问题的受力分析
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速度为v
①物体A与带一起匀速运动,请对A受力分析
N
A
f
mg
θ
②将物体A轻放到带的底端,请对A受力分析
(物体能够向上运动)
N
A
f
mg
θ
新课教学
三
传送带问题的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N
A
4.倾斜传送带问题的受力分析
f
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速度为v
mg
③将物体A轻放到带的顶端,请对A受力分析
θ
N
Af
④物体A以vA>v的速度从顶端滑上传送带,
请对A受力分析
mg
θ
新课教学
三
传送带问题的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
Δ回顾(补充):关于斜面问题的常用结论
(1)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
①若斜面光滑,将物体A从顶端静止释放,请对A
受力分析,判断A的运动情况,求A的加速度。
传送带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匀速运动
④物体A以vA的速度向左滑上带的右端,请
对A受力分析
v
vA
NA
mg
f
新课教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含练习 无答案)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稍加留心,在工厂、车站、机场、装卸码头随处可见繁忙运转的传送带.近年来“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高考,均频繁地以传送带为题材命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把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当中.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首先,概括下与传送带有关的知识:(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1、水平传送带上的力与运动情况分析【例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0=2 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AB的之间距离为L=10m ,g取10m/s2.求工件从A处运动到B处所用的时间.【例2】如图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8m,以速度v=4m/s 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有一个质量为m=10kg的旅行包以速度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 ,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端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g=10m/s2 ,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图甲【例3】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全部课件(共7节)

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属性
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三、惯性
1.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的性质叫做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a: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改变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
运动规律,即始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 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5、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 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 抛,钥匙将落在( C)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静止 的木箱,怎样才能运动 起来呢?
用力推它
该如何让足球飞起来呢?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前322)
只有力作用在物体 上,物体才能运动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 马克思:最伟大的思想家
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 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思考与讨论
1、交通部门规定: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 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2、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 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
在一密封的车厢内,你有办法判定 车厢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吗?
近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深度剖析传送带问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 深度剖析传送带问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 深度剖析传送带问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 深度剖析传送带问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深度剖析传送带问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下的静摩擦力作用A.B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C.无论a为多大,A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D.2.(甘肃模拟)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现有两个小物块A、B都从传送带顶端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 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D。
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3. 如图,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距离为s=12m,将一物体无初速、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0。
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物体做匀速运动的位移;(2)物体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传送带B端所需的时间。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返回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5.一颗弹珠在水外力都消失,那么它将( )
C
牛顿 A.立即停止运动
运动
谢谢观看!
B.沿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提示:由牛顿第一
C.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往下掉
定律可知,运动的 物体在不受任何外 力时将沿原来的方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返回
第2节:探究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
牛顿 运动
谢 谢的关观系 看 !
返回
第2节:探究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
【思考与交流】
1.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小车,哪一个速度变化
谢 谢 观 看 ! 得快? 力大的
牛顿
运动 2.用相同的力去推空车和满载的车,哪一个速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
出来的
返回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
谢 谢 观 看 ! 牛顿 B.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运动
C.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运动
准确性,可多选几个计数点,采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返回
第2节:探究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
谢 谢 观 看 ! 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把数值记录下
牛顿
运动 来。 2.按如图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 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即 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联系生活实例,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并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2、难点: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疑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4、易错点:力和运动关系实际应用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75问题与练习第4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和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经历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2、难点:实验方案的确立、实验数据的分析,包括: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3、疑点:为什么要作a-1/m图像4、易错点:实验的方法与步骤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处理数据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归纳,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方法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理解G=mg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认识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3、疑点: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4、易错点:受力分析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82 动力学方法测量质量P82 问题与练习1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计算第四节力学单位制一、教学要求:1、知道单位制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4.1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典例精析 一、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
例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 一个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他的设想步骤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 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 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 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 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 体惯性的大小与其运动状态 和受力情况无关
B.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物体的惯性大小仅由其质 C.已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 量大小决定,与其他因素 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故一 无关
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
减小为1/6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
大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 (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 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 的是(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觉?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
释上述现象.
人身体前倾
答案 因为人具有惯性
原来人和车一起保持静止状态,当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身体下 部随车运动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 向后倾; 原来人和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停 止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
A.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人推原来静止的小车没有推动是因为这辆车的惯性太大B.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C.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速度成正比B.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C.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量就越大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快D.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4.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要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A.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1B.阻力减小到原来的2C.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D.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原来的2倍5.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 m/s2 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 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A.20 m/s2B.25 m/s2C.30 m/s2D.40 m/s26.向东的力F1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1;向北的力F2 单独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2。
则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 .大小为a 1-a 2B .大小为2221+a a C .方向为东偏北arctan 12a aD .方向为与较大的力同向7.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传送带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水平传送带问题水平传送带1. 传送带的基本类型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成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按放置方向分为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种,如图所示。
2. 水平传送带(1)当传送带水平转动时,应特别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物体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滑动摩擦力只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因此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要发生突变。
图示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10m/s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s,速度达到v;再经过时间t′=4 s,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取10 m/s2,求:(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的大小;(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3)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答案】(1)5 m/s2(2)0.5(3)50 m【解析】(1)工件的加速度a=tv解得a=5 m/s2(2)设工件的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所以动摩擦因数μ=mgma=ga=0.5(3)工件加速运动距离x 1=2v t 工件匀速运动距离x 2=vt ′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x =x 1+x 2 联立解得x =50 m 。
1. 水平传送带解题关键:先根据初始条件找出摩擦力的方向,进而得出加速度的方向,再根据传送带的长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 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只要物体和传送带不共速,两者之间就有滑动摩擦力。
两者共速时,滑动摩擦力消失,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3. 解题时注意,公式中涉及到的加速度、位移等都是相对于地面的。
(答题时间:30分钟)1. 如图所示,物块m 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
则下列关于m 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 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 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 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 皮带速度恒定,m 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D. 无论皮带做何种运动,m 都一定受摩擦力作用2. 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一物体以水平速度v 2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此时速率为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v 1<v 2,则v 2′=v 1B. 若v 1>v 2,则v 2′=v 2C. 不管v 2多大,总有v 2′=v 2D. 只有v 1=v 2时,才有v 2′=v 23.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 =12 m/s 的速度顺时针做匀速运动,其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1,把质量m =20 kg 的行李包轻放上传送带,释放位置距传送带右端4.5 m 处。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及高中所有物理教材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自由落体运动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第六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4 抛体运动的规律5 圆周运动6 向心加速度7 向心力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1、电荷库仑定律2、电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流和电源5、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交变电流4、变压器5、高压输电6、自感现象涡流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光谱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2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及其热运动2、物体的内能3、固体和液体4、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1、能量守恒定律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机的工作原理4、热力学第二定律5、有序、无序和熵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核能1、放射性的发现2、原子核的结构3、放射性的衰变4、裂变和聚变5、核能的利用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3、新能源的开发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1 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1、电场2、电源3、多用电表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5、电容器第二章磁场1、磁场磁性材料2、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3、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动势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变电流电机1、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变压器3、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电磁波通信技术1、电磁场电磁波2、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3、电视移动电话4、电磁波谱第六章集成电路传感器1、晶体管2、集成电路3、电子计算机4、传感器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2 第一章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平动和传动3、力矩和力偶4、力矩的平衡条件5、刚体平衡的条件6、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1、物体的形变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3、常见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1、常见的传动装置2、能自锁的传动装置3、液压传动4、常用机构5、机械第四章热机1、热机原理热机效率2、活塞式内燃机3、蒸汽轮机燃气轮机4、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1、制冷机的原理2、电冰箱3、空调器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3 第一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折射率2、全反射光导纤维3、棱镜和透镜4、透镜成像规律5、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眼睛2、显微镜和望远镜3、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1、光源2、常用照明光源3、激光4、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2、原子核衰变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4、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1、核反应和核能2、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3、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电容器与电容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8 多用电表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1 划时代的发现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楞次定律5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6 互感和自感7 涡流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的温标5 内能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 固体2 液体3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 单摆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 波的形成和传播2 波的图象3 波长、频率和波速4 波的反射和折射5 波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多普勒效应第十三章光1 光的折射2 光的干涉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4 光的颜色色散5 光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全反射8 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诞生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 广义相对论简介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的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 概率波5 不确定的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氢原子光谱4 玻尔的原子模型5 激光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 核力与结合能6 重核的裂变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S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 —t 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从V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 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
.....V.都增大....时,不管..a.如何变化,⑵若a 与V方向相反...。
....V.都减小....时,不管..a.如.何变化,★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第四章专题 传送带模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课件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1.特点:传送带运输是利用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 力将货物运送到别的地方去。它涉及摩擦力的判断、运动 状态的分析和运动学知识的运用
2.解题思路: (1)判断摩擦力突变点(含大小和方向),给运动分段; (2)物体运动速度与传送带运行速度相同,是突破口; (3)考虑物体与传送带共速之前是否滑出.
例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
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
vA=4 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
)
√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 m/s
√B.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 m/s √C.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 m/s
情 (1)可能一直加速
景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1
(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
情
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景
(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
2
可能先加速再匀速
(3)v0=v时,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 v = 2m/s 向右运
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 A 端,物体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 0.2。若 A 端与 B 端相距
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
(多选)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 恒定的速度 v1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一物体以水平速 度 v2 从 右端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
面,此时速率为 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 若 v1 < v2,则 v2′ = v1 B. 若 v1 > v2,则 v2′ = v2 C. 不管 v2 多大,总有 v2′ = v2 D. 只有 v1 = v2 时,才有 v2′ = v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优秀课件资料

一、历史回 1 . 亚 里顾士 多 德 的 观 点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这种观点持续 了两千年之久.
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 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 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伽 利略的观点是通过理想实 验总结出的.
3.伽利略的理想 实验
•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到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 没有受到阻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并且 一直运动下去.
(3)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的性质(惯性), 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 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 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 性.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 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 都具有惯性.
练习:
在沿水平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列车内,某人竖直向上跳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落回原起跳点 ❖B落回原起跳点前方 ❖C落回原起跳点后方 ❖D 无法判断
❖某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空中, 由于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 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种设想 可能吗?
❖设想一下,若地球突然停止了转 动,世界会是怎样的?
8. 天空吸引你亮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疆。前路漫漫踏歌行,心生双翼待时飞。愿你鹏程 万里,前途无量。
7.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3、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4.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7.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2、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25.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为梦想奋斗的励志语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专题

游戏:谁能让小球离开传送带?
一、考纲解读:
传送带问题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涉及 到物理中很多主干知识点,它既能训练学生的 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 因而,这类问题当然是高考命题专家所关注的 问题。
二、考察规律:
(一)、传送带问题分类 按放置分:水平、倾斜两种; 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按初速分:无初速、有初速。
(二)、知识点联系
1.可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弹簧、 多过程、多物体等内容联系考察。
2.经常考察内容: 运动学问题 动力学问题
图象类问题 功能类问题
N
fvv0G源自1、受力分析 2、运动分析 3、图象分析 4、功能分析
三、解题策略:(四分析)
1、受力分析: 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有多种: 1.滑动摩擦力消失; 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
Q
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 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 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则小木块的速
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BCD )
3、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 火车站,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以5m/s的 恒定速度运动,传送带长L=7.5m,今在其左 端A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上面,物体被带动, 传送到右端B,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 擦因数μ=0.5,试求:物体经多长时间由传 送带左端A运动到右端B?(取g=10m/s2)
变式一: 若传送带长l=2.5m,求时间。
变式二: 若物体以对地速度v0=5m/s滑上传送 带,求时间。
变式三: 若物体以速度v0=7m/s滑上传送带, 求时间。
变式四: 若物体以v0=3m/s速度滑上传送带, 求时间。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新人教版必修1

惯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结论 1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
精品课件
练习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 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课堂小结
(1)伽利略找到力和运动关系的 研究方法。(理想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 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 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3)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精品课件
[板书设计]
一 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观点:必须有里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精品课件
(1)警察叫司机系安 全带,为什么?
(2)亚洲飞人柯 受良驾车飞越黄 河,他凭什么有 这种胆识去飞越 气势磅礴的黄河 呢?
精品课件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精品课件
思考:一个看似简单但困扰 人类两千年的问题?
力和运动有何关系 ?
精品课件
历史回顾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
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
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
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
保持运动状态才有精惯品课性件
2.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
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
精品课件
5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运动定律》----传送带与滑块专题
1.(双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恒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2.如图所示,长为L=6m 、质量M=4kg 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kg 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
块施加F=8N ,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求:(g=10m/s 2
) (1)小物块的加速度;
(2)长木板的加速度;
(3)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3.如图所示,有一长度x =1 m 、质量M =10 kg 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一端放置一质量m =4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物块在2 s 内运动到小车的
另一端,求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 是多少?(g 取10 m/s 2
)
F m
M
4.长为1.5m 的长木板B 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 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 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 ,直到A 、B 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 、B 的速度为0.4m/s ,然后A 、B 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
后停下.若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 的质量相同,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求:( g =10m/s 2
)
(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5.如图所示,货运平板车始终保持速度v 向前运动,把一个质量为m ,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放在车板的前端A 处,若物体与车板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不滑落,车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L=2m ,质量为M=4.5kg 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和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开始均静止.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g 取10m/s2)求:
(1)为使小物体不从木板上掉下,F 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0N ,小物体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A
v B
7.(双选)如图所示,在马达驱动下,皮带运输机的皮带以速率v 向右水平运行,现将一块砖正对皮带上的A 点轻轻地放在皮带上,此后 ( )
A .一段时间内,砖块将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对地做加速运动
B .当砖的速率等于v 时,砖块与皮带间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C .当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时它位于皮带上A 点的右侧的某一点B
D .砖块在皮带上有可能不存在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的状态 8.(双选)如图11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L v +v μg
B.L
v C.
2L μg
D.2L v 9.如图示,两传送带轮间距离S=20m,按图示方向以速度v=4m/s 匀速转动着。
在传送带左端沿与传送带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以1m/s 的初速度滑上一小物体,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求小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时间?
10.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右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 、B 始终保持v =1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 =4kg 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 间的距离l =2m ,g =10m /s 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 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 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1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求: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
(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
(3)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2.如图,木块以v0=6m/s的水平速度滑上L=18m的水平静止的传送带,经t=6s能由A端运动到B 端,求:(1)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力因数;(2)若传送带以v1=4m ∕s顺时针转动,木块无水平初速度轻放到传送带上,说明木块运动情况;(3)求第(2)问中木块用多长时间到达B ?
13. 如下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模型,传送带长L=8m,现有一质量为m=10kg的旅行包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
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取g=10m/s2。
试讨论如下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则旅行包从传送带左端A滑到右端B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从传送带左端A滑到右端B历时多少?(3)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能否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B端?如不能试说明理由;如能试计算历时多少?
v v
1.BC 2题:
3题:4题:
5题:V2/(2μg)
6题:
7.AD 8.CD 9题:
10题:
【答案】(1)4N ,a =lm/s 2;(2)1s ;(3)2m/s
解析:(1)滑动摩擦力F =μmg ① 以题给数值代入,得F =4N 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
③ 代入数值,得a =lm/s 2
④
(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1m /s .则 v =at
⑤ 代入数值,得t =1s
⑥
(3)行李从A 匀加速运动到B 时,传送时间最短.则
2
min 12
l at =
⑦ 代入数值,得min 2s t = ⑧
传送带对应的运行速率 V min =at min ⑨ 代人数据解得V min =2m/s ⑩
11. 解:(1)工件的加速度 a=v/t
(2)设工件的质量为m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µmg =ma
mg
所以动摩擦因素 µ=
gt
v
g a mg ma == (3)工件加速距离 t v
x 2
1=
工件匀速距离 vt t v x 222=⨯= 所以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vt x x x 5.221=+=
12题:Μmg = ma a = μg = 1m/s 2 t 1 = v /a =1s
x 1 = at 2/2 = 2m x 2 = x —x 1=20m —2m=18m t 2 = x 2/v = 9s t = t 1+t 2 = 11s
13题:
(l )取旅行包为研究对象,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在传送带上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旅行包由A 端滑到B 端历时,由运动学公式
得
,解得
,由于旅行包由开始到静止共历时不符合运动实际情况,故舍去。
(2)设旅行包滑到B 端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v 相等,则有,解得此时传送带
的速度为
,说明旅行包在传送带上应先做匀减速
运动然后匀速运动,设旅行包匀减速运动时间为,则有,
旅行包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旅行包由A 端滑到B 端所用时间为。
(3)若传送带以速度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旅行包的受力情况与传送带静止时相同,旅行
包能从传送带的A 端滑到B 端,所用时间同样为。
18.0.8s 【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F-f = m B a B①F NB= m B g②f =µF NB③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A a A④
设B从木板的左端拉到木板右端所用时间为t,A、B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 A和s B,
s A =1
2a A t2⑤s B =1
2
a B t2⑥s B - s A =L⑦由以上各式可得t=0.8s
15:如图所示,传输带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o,皮带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传输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输带A到B的长度为16m,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12.Μmg = ma a = μg = 1m/s2 t1 = v/a =1s
x1 = at2/2 = 2m x2 = x—x1=20m—2m=18m
t2 = x2/v = 9s
t = t1+t2 = 11s
13.:。